音响实验指导及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dsp实验报告总结doc

dsp实验报告总结doc
3.1 硬件总体结构
3.2 DSP总体结构
3.3 电源模块设计
3.4 时钟模块设计
3.5 存储器模块设计
3.6复位模块设计
篇二:DSP实验报告
DSP课程设计 实 验 报 告
语音压缩、存储和回放
学 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设计人员: 吴莲梅 08214085电子0803班 杨 莹 08214088电子0803班指导老师: 日 期:
(1)A律限制采样值为12比特,A律的压缩可以按照下列公式进行定义:
A|x|11?lnA|x|1
(0?|x|?)?sgn(x)(?|x|?1)F(x)?sgn(x)
1?lnAA1?lnAA
式中,A是压缩参数(在欧洲,A=87.6)x是需要压缩的归一化整数。从线性到A律的压缩转换如下表所示:(压缩后的码字组成:比特0-3表示量化值,比特4-6表示段值,压缩后
一、 设计目的
设计一个功能完备,能够独立运行的精简DSP硬件系统,并设计简单的DSP控制程序。
二、 系统分析
1.1设计要求 硬件要求:
(1)使用TMS320VC5416作为核心芯片。 (2)具有最简单的led控制功能。 (3)具有存放程序的外部Flash芯片。 (4)外部输入+5V电源。 (5)绘制出系统的功能框图。
(6) 仪器仪表--如频谱分析、函数发生、锁相环、地震处理等。 (7) 自动控制--如引擎控制、深空、自动驾驶、机器人控制、磁盘控制。 (8) 医疗--如助听、超声设备、诊断工具、病人监护等。(9) 家用电器--如高保真音响、音乐合成、音调控制、玩具与游戏、数字 电话/电视等 DSP 的发展前景 DSP 的功能越来越强,应用越来越广,达到甚至超过了微控制器的功能,比 微控制器做得更好而且价格更便宜, 许多家电用第二代 DSP 来控制大功率电机就 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汽车、个人通信装置、家用电器以及数以百万计的工厂使用 DSP 系统。数码相机、IP 电话和手持电子设备的热销带来了对 DSP 芯片的巨大需 求。而手机、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梦幻音响电路的调试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梦幻音响电路的调试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梦幻音响电路的调试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梦幻音响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 培养学生掌握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梦幻音响电路的基本原理;2. 电路调试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电路调试过程中问题的排查;2. 音响效果的优化。

二、教学准备教学材料:1. 梦幻音响电路实验套件;2. Multimeter(万用表);3. 调试工具(如螺丝刀、剥线钳等);4. 实验指导书。

教学环境:1. 实验室环境;2. 每组配备一个音响电路实验套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梦幻音响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激发学生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梦幻音响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放大器、滤波器、功放等组成部分的作用。

3. 实践操作(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梦幻音响电路的搭建和调试。

4. 问题排查与解决(20分钟)学生在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先自行排查,后向教师请教。

教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5. 音响效果优化(10分钟)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和实际需求,对音响效果进行优化,教师给予指导。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梦幻音响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调试方法;五、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教学延伸1. 邀请音响设备生产企业的工程师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音响设备的生产工艺和市场需求。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音响设备生产线,了解音响设备的生产过程。

3. 开展小组项目,让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音响设备,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电视音乐音响实验教案

电视音乐音响实验教案

第三节电解池(1)总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电解原理,会判断电解池、电极产物、电极周围溶液pH值及整个溶液pH值的变化;2、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培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电解原理和以电解CuCl2溶液为例得出惰性电极作阳极时的电解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电解原理,非惰性电极作阳极对电解产物的判断,电解原理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电解原理1、电解原理:CuCl2 =Cu2++2Cl-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2、基本概念(1)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2) 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3) 当离子到达电极时,失去或获得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CuCl2Cu+Cl2↑2、电解池的两极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

(发生还原反应)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

(发生氧化反应)3、电解池中的电子的移动方向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液中的阳离子(被还原)电解池中阴离子(被氧化)→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4、电解的本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5、离子的放电顺序阳离子:Ag+>Hg2+>Cu2+>Fe2+>Zn2+>H+>Al3+>Na+>K+阴离子:S2->I->Br->Cl->OH->含氧酸根6、电极产物的判断(1) 阳极放电顺序:活泼阳极(金属)>无氧酸根离子>OH―>含氧酸根离子>F―(2) 阴极放电: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7、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列物质,标得失;选离子,配电荷;配个数,巧用水;两式加,验总式。

8、电解规律(1) 电解质分解型:无氧酸、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溶液的电解,水不参加反应(2) 电解水型:强碱、活泼金属的含氧酸、含氧酸等溶液的电解,只有水参加(3) 放氢生碱型:电解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时,电解质的阴离子和水电离的H+放电,溶质和水都参加反应,pH增大(4) 放氧生酸型:电解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时,电解质电离的阳离子和水电离的OH―离子放电,溶质和水都参加反应,pH减小。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报告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报告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报告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报告一、引言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元素进行集成和处理的一种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教育、娱乐、广告等。

本实验旨在探究多媒体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深入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熟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操作。

3. 分析多媒体技术在教育、娱乐、广告等领域的应用效果和优势。

三、实验过程1. 实验设备准备:计算机、摄像头、音响、投影仪等。

2. 实验操作: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多媒体元素的集成和处理,包括文字编辑、图像处理、声音录制等。

3. 实验结果分析:观察和比较不同处理方式下的多媒体效果,评估其优劣和适用场景。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文字编辑:通过多媒体软件进行文字编辑,可以实现字体、颜色、大小等多种样式的选择和调整。

在教育领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课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在广告领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设计炫目的文字广告,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2. 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图像进行编辑、修饰和合成,提高图像的质量和表现力。

在娱乐领域,多媒体技术可以用于电影特效的制作,创造出逼真的虚拟世界。

在广告领域,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图像合成和处理,制作出吸引人眼球的广告海报。

3. 声音录制: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声音的录制、剪辑和混音,提供更加丰富和逼真的音频体验。

在教育领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语音教学材料,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在娱乐领域,多媒体技术可以用于音乐制作和声音效果的设计,提供更加出色的音乐体验。

4. 视频处理:多媒体技术可以对视频进行编辑、剪辑和特效处理,提高视频的质量和观赏性。

在教育领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视频,直观地展示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

音频线检验与试验作业指导

音频线检验与试验作业指导

音频线检验与试验作业指导引言概述:音频线检验与试验是在音频设备的维护和故障排除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音频线的检验与试验,可以确保音频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音频传输质量。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音频线检验与试验的作业指导。

一、音频线的外观检查1.1 线材外观检查:检查音频线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明显的刮痕、变形等物理损坏。

1.2 连接头检查:检查音频线的连接头是否松动,是否有氧化或腐蚀现象。

1.3 弯曲测试:对音频线进行适度的弯曲测试,检查线材是否柔软,是否存在断裂或内部损坏。

二、音频线的电气参数测试2.1 电阻测试:使用万用表或专业测试仪器,对音频线的电阻进行测试,确保电阻值在正常范围内。

2.2 电容测试:使用专业测试仪器,对音频线的电容进行测试,检查是否存在电容不良或漏电现象。

2.3 绝缘测试: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音频线的绝缘电阻进行测试,确保绝缘电阻值符合标准要求。

三、音频线的信号传输测试3.1 信号传输测试:通过连接音频设备,播放音频信号,用示波器或音频分析仪等测试仪器,对音频线的信号传输进行测试,确保信号传输无失真、无杂音。

3.2 频率响应测试:使用频谱分析仪等专业仪器,对音频线的频率响应进行测试,检查是否存在频率失真或响应不均匀的问题。

3.3 相位测试:使用相位差测试仪,对音频线的相位差进行测试,确保音频信号的相位准确无误。

四、音频线的耐久性测试4.1 张力测试:对音频线进行适度的张力测试,检查线材是否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断裂或损坏。

4.2 插拔测试:对音频线的插拔次数进行测试,模拟实际使用场景,确保连接头的插拔可靠性。

4.3 温度测试:将音频线暴露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测试线材的耐温性能,确保在极端温度下仍能正常工作。

总结:通过对音频线的外观检查、电气参数测试、信号传输测试和耐久性测试,可以全面评估音频线的质量和性能。

在进行音频线检验与试验时,需要使用适当的测试仪器和工具,并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操作。

音响的检测实验报告

音响的检测实验报告

音响的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音响设备进行一系列检测,了解其性能参数,并对其声音质量进行评估。

二、实验器材1. 音响设备(包括音箱、功放、音源等)2. 音乐播放设备(如手机、电脑等)三、实验步骤1. 连接音响设备首先,将音源设备(如手机)与音响设备(如音箱、功放)通过音频线连接起来,确保信号传输畅通。

2. 音量调节调整音响设备与音源设备的音量,使其在适当范围内,既能清晰传达音乐的细节,又不会产生噪音干扰。

3. 频率响应测试在正常音量下,播放不同频率的音频文件,分析音响设备的频率响应范围。

通过调节频率和音量,使用频谱分析仪或音频分析软件,测量不同频率下音响设备的响应强度,并绘制出频率-响应曲线图。

4. 失真测试播放携带丰富谐波的音频文件,在不同音量下观察音响设备是否出现失真情况。

通过对比恢复信号和原始信号,量化计算失真度,以了解音响设备的音质表现。

5. 噪音测试关闭音源设备,并记录音响设备在无输入信号时的噪音水平。

通过放大噪音信号,分析其频率特性,以评估音响设备的噪声性能。

6. 抗干扰能力测试在音响设备正常工作状态下,将手机等通信设备靠近音响设备,并观察音响是否受到干扰。

同时,通过对比干扰前后的音频信号,评估音响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频率响应测试根据测量结果,可以得出音响设备的频率-响应曲线图。

该图显示了音响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效果。

频率-响应曲线越平滑均匀,表明音响设备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性能。

如果在一定范围内出现波动,则可能意味着音响设备存在共振或衰减等问题。

2. 失真测试失真是指音响设备在处理音频信号时产生的非线性畸变。

通过计算失真度,可以了解音响设备的失真程度。

失真度越低,音响设备的音质表现越好。

3. 噪音测试噪音是指音响设备在无输入信号时产生的杂乱声音。

通过分析噪音的频率特性,可以了解音响设备的噪声性能。

噪音越低,音响设备的静音性能越好。

4. 抗干扰能力测试抗干扰能力是指音响设备在存在外部干扰(如手机信号)时的稳定性能。

音频线检验与试验作业指导

音频线检验与试验作业指导

音频线检验与试验作业指导引言概述:音频线是连接音频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音频信号的传输效果。

为了确保音频线的质量和性能,进行音频线的检验与试验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音频线检验与试验的相关内容,包括检查外观、测试电阻和电容、测量信号传输等方面。

一、外观检查1.1 首先检查音频线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包括线材是否有明显的划痕、断裂或损坏等情况。

1.2 检查音频线的连接头部分,确认连接头是否完好,接触部分是否有氧化或锈蚀现象。

1.3 检查音频线的插头和插孔,确保插头和插孔之间的配合度良好,插拔无阻力。

二、电阻和电容测试2.1 使用万用表或专用测试仪器测试音频线的电阻,确保电阻值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音频信号的传输质量。

2.2 测试音频线的电容值,检查电容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以避免因电容异常导致的信号失真或干扰。

2.3 对于长距离传输的音频线,可以进行串扰测试,以评估线材之间的干扰程度,进一步优化信号传输效果。

三、信号传输测试3.1 使用音频信号源和音频接收设备,连接音频线进行信号传输测试,检查音频信号的传输是否稳定、清晰。

3.2 测试音频线在不同频率下的传输性能,包括低频、中频和高频等,确保音频线在各个频段均能传输出准确的信号。

3.3 对于特殊要求的音频线,如高保真音频线,可以进行失真测试和频率响应测试,以评估音频线的性能和品质。

四、附加功能测试4.1 对于带有附加功能的音频线,如麦克风线或耳机线,可以测试其附加功能的正常工作情况,如麦克风的录音效果或耳机的立体声效果等。

4.2 测试音频线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进行插拔测试和弯曲测试,以确保音频线在长时间使用中不易损坏。

4.3 对于特殊环境下使用的音频线,如防水音频线或防火音频线,可以进行相应的防护性能测试,以确保音频线在特殊环境下的可靠性。

五、维护和保养5.1 定期清洁音频线的连接头部分,避免接触部分积累灰尘或氧化物,影响信号传输效果。

5.2 注意避免音频线的过度拉扯或弯曲,以免导致线材损坏或接触不良。

蓝牙音箱组装实验报告(两篇)

蓝牙音箱组装实验报告(两篇)

引言概述:蓝牙音箱组装实验报告(二)旨在详细介绍蓝牙音箱组装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注意事项以及成品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内容。

本实验报告将分为引言概述、正文内容和总结三个部分。

正文内容:一、材料准备1.1音箱外壳材料1.2蓝牙音箱主控板1.3功放芯片1.4喇叭单元1.5电源电池1.6其他组装所需配件二、组装准备工作2.1工具准备2.2准备工作区域2.3组装指导手册阅读2.4安全措施三、组装过程3.1组装外壳3.1.1安装喇叭单元3.1.2配置电源电池3.1.3连接主控板3.1.4测试连接质量3.2主控板与配件安装3.2.1安装蓝牙模块3.2.2安装功放芯片3.2.3调试电源与音量控制3.2.4检查组装质量四、质量检测4.1功能测试4.1.1连接蓝牙设备4.1.2音乐播放测试4.1.3音量调节测试4.1.4稳定性测试4.2外观检查4.2.1外壳完整性检查4.2.2按键灵敏度测试4.2.3连接口稳固性检查4.2.4喇叭音质测试五、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解答5.1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5.1.1完善组装计划与流程5.1.2细心操作以防止损坏组件5.1.3确保正确配对与连接5.1.4注意耐电压和静电抗干扰能力5.1.5遵循安全操作规范5.2常见问题解答5.2.1无法连接蓝牙或信号不稳定5.2.2音量调节异常5.2.3功放芯片发热5.2.4音质低劣或有噪音总结:通过本次蓝牙音箱组装实验,我们详细介绍了组装准备工作、组装过程、质量检测以及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解答。

在实验中,我们强调了安全操作、细心操作以防止组件损坏以及遵循正确的组装流程的重要性。

通过正确的组装和质量检测,我们可以确保音箱的功能和外观的完善。

同时,我们还针对常见问题进行了解答,以帮助大家解决在组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蓝牙音箱组装实验能够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完成实验后我们还获得了一个高质量的蓝牙音箱,提升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引言概述:蓝牙音箱是一种逐渐流行的便携式音频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4 均衡器在系统连接中的位置
图 2-5 均衡器操作面板
连接好设备,播放音乐,调节均衡器各频点推子的高低,改变提升量和衰减量, 感受音乐音色变化。
3.用均衡器作反馈抑制 操作提示:
在没有其他信号源输入时,作反馈抑制,设备可使用图 2-4 的方式连接。 按下 FBQ 按钮,对着传声器讲话时,观察各推子上显示灯闪烁的明暗情况。
实验一、模拟调音台操作训练
实验任务 1.基本连接及扩声操作 任务要求:
在计算机 1 中播放音乐,并用有线传声器拾取讲话声,将两种声音按合适的比例 混合,通过音箱扩出来。 操作提示:
线路连接的逻辑图如图 1-1。
计算机 1

音箱
音箱


功放
调音台
图 1-1 系统连接拓朴图 将计算机 1(或 MP3)的左右输出信号接到调音台的 1、2(或 3、4)两个通道线 路电平输入孔(LINEIN)上。将传声器接到调音台 8 号通道低电平输入(MIC IN)插孔上。 (如图 1-2 箭头所示) 将调音台的左右声道输出接至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上,通道 1、2、8 的发送开关 Main 打开。 (如图 1-2 箭头所示)。 打开功率放大器电源,将功放音量旋钮到一半位置;打开调音台电源;打开传声
实验二 实验名称:信号处理设备使用 1、实验目的:了解均衡器、效果器、压限器、激励器、反馈抑制器等音频处理设备的 作用,掌握音频处理器的使用方法,掌握根据使用需要合理配置和连接音频信号处理设 备的技巧。 2、实验器材:调音台(JF842)、多媒体计算机、传声器、功率放大器、监听耳机、音 箱、均衡器、压限器、效果器、激励器、反馈抑制器。
等。 2)打开调音台电源、功率放大器电源,将功率放大器的衰减器旋钮打到一 半位置,调音台话筒通道、多媒体计算机左右通道和总输出的推子打到 0dB 位 置。将三个通道的发送到 Main 母线。 3)打开传声器开关,一边讲话一边右旋增益旋钮,使输出信号指示到 0dB 的位置,监听音箱中扩出的声音。 4)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声音,逐个右旋计算机通道的增益旋钮,使输出信 号指示到 0dB 的位置。 均衡操作:5)调节计算机所在通道的均衡器的四个旋钮,感觉音色的变化。 声像操作:6)调节多媒体计算机所在通道的声像,分别设置为:两个都在中间、两个 都在最左边、两个都在最右边、左右边各一个,感觉四种情况下的声像区别。 内置效果器操作:7)将传声器所在通道的 FX 旋钮(辅助输出/效果发送)右旋到合适 位置,调节 AUXreturn 中 FX 的反馈量,选择内置数字效果器的效果类型, 感受各种效果的差异。 关闭系统:8)按开机相反的顺序关闭系统电源,各调节旋钮复位到初始状态。 4、结果与讨论: 1)增益旋钮和信号推子都能控制某通道的音量,使用信号推子可以直观看出音量相对 大小与推子位置的关系,应通过对不同通道的增益调节使信号推子处于同一位置时,音 量大小基本一致。 2)通道输入的四个辅助发送旋钮可将不同通道中的信号混入到四个辅助输出的某几个 中。便于进行信号的加工。 3)通道输入的信号可分别输出到编组输出 1-4 和主输出 L、R 母线上,编组母线可分 别送往主输出的 L 或 R 上,可实现不同通道的任意编组和混合。 4)内置效果器的参数只能选择预设值,不能微调参数。
实验报告样例
实验一 模拟调音台使用 1、实验目的:了解模拟调音台的结构,了解输入输出接口与各调节旋钮的对应关系, 理解各调节旋钮的作用,掌握调音台与其它音响设备的连接和调音操作。 2、实验器材:调音台(JF844)、多媒体计算机、传声器、功率放大器、监听耳机、音 箱。
3、实验步骤与要求: 基本操作:1)按实验指导书要求连接好调音台、功率放大器、传声器、多媒体计算机
实验二、音响处理器使用 实验任务 1.效果器操作 任务要求:
用有线传声器拾取讲话声,通过 Insert 将效果器接入传声器通道,调整效果器参 数,使音箱中出现各种临场效果。 操作提示:
线路连接如实验一任务 5 相同。如图 2-1。
计算机 1
传 声 器
效 果 器




果器用 Y 型线通过调音台传声器所在 INSERT 接口接到调音台上,Y 型线的 OUT 接效果器的 IN,Y 型线的 IN 接效果器的 OUT。实物连接如图 2-2 所示。
在计算机 1 中播放伴奏,通过传声器拾取伴唱音,要求在音箱中同时扩出伴唱和 伴奏声音,用计算机 2 录音,要求只录下伴奏的声音。 操作提示:
线路连接的逻辑图如图 1-5。


计算机 1





计算机 2
功放
调音台
图 1-5 系统连接拓朴图
在任务 1 的基础上,从 SUB1、2 号插孔中引出信号到计算机 2 的 MIC 输入插孔 中;传声器所在通道的“main”开关打开但 1-2 开关关闭,计算机 1 所在的通道的“main” 发送开关和“1-2 编组”发送开关均打开。计算机 2 的耳机输出接至调音台 15-16 输入 通道的左右声道输出(用于回放录音。)
将压限器 A 通道的检波输出接到 B 通道的检波输入上,B 通道使用外置检波信号。
打到外部控制
如图 2-7 所示。
图 2-7 双通道互调操作示意
图 2-7 中空心箭头表示通道 A 和通道 B 信号的流向,来自调音台的左右声道,去 功率放大器。 6. 压限器噪声门操作 任务要求:
将压限器接入功放之前,打开噪声门开关,在计算机 1 中播放噪声门实验素材(混 噪声朗诵),调节素材的播放效果,使噪声较小而语音足够大。调节噪声门门阈电平的 大小,使没有语音时噪声出不来,有语音时语音和噪声均可正常扩出来。 操作提示:
利用外置效果器给传声器添加混响 操作提示:
线路连接的逻辑图如图 1-8 。
计算机 1
传 声 器
效 果 器




功放
调音台
将 Y 型线的 I/O 端(TRS 端)插入传声器通道“insert”插孔中,其输出端接外置 效果器的输入端,输出端接外置效果器的输入端。
6.使用 AUX 插孔接入周边设备。 操作要求:
3.声像操作 任务要求:
将伴奏声音录在声音文件的左声道上,而伴唱声音录在文件的右声道上。 操作提示:
将计算机 1 和传声器通道的 1-2 开关均打开,计算机通道的声像旋钮打到最左边, 传声器通道的声像旋钮打到最右边。
4.调音台内置混响操作 任务要求: 给传声器声音添加混响 操作提示:
将传声器通道 AUX3(FX)打开,AUX 母线的 AUX3 打开,AUX3 发送到“main”, 调整内置混响器参数,感受混响效果。 5.使用 Insert 插孔接入周边设备。 操作要求:
音响原理与技术实验指导 说明:
音响原理与技术实验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本实验指导书先描述任务,然后给出 完成任务的提示及实验方案,最后分析实现的原理。
实验操作规程 1.在连接线路时,先不要开设备电源开关。 2.不使用电容传声器时,不要开调音台幻像电源开关。 3.开设备电源时,按信号的流向顺序逐一打开,关电源时按相反顺序操作。 4.不要把音量(增益)开关开到最大值,应先开一部分,根据音量逐渐加大。
利用外置效果器给传声器添加混响。 操作提示:
将传声器通道 AUX1 打开,从 AX1 send 孔接出信号到外置混响器,将外置混响 器的输出接到 AUX1 Return 插孔中,感受混响效果。
实验一练习题: 1.以实验素材中的立体声伴奏(“小城故事”)为伴奏,用传声器拾取伴唱,录制 成一个声音文件,要求录制的文件伴唱声像在中央,伴奏是立体声的。(提示:伴奏输 入到调音台可直接采用立体声输入,若采用两个通道输入,则两声道的声像应分别左旋 调到底和右旋到底。传声器声像调到中央。 2.以实验素材中的立体声伴奏(“小城故事”)为伴奏,用传声器拾取伴唱,录制 成一个声音文件,要求录制的文件伴唱声像在左,伴奏声像在右。(提示:伴奏必须使 用两个通道输入,且两声道的声像应均左旋调到底。传声器声像右旋到底。
线路连接可使用类似图 2-4 所示的方式,将均衡器替换成压限器。
图 2-6 压限器前后面板示意
5.双通道互调压限操作 任务要求:
在 1 个通道中播放音乐,1 个通道使用传声器的信号。要求使用传声器讲话时,音 乐声变小,停止讲话后音乐声恢复。 操作提示:
将压限器接入功放之前。传声器和输入音乐的声像分别调到左和右,通过调音台 输出的两个声道分别是讲话声和音乐声,并分别输入到压限器的 A 通道和 B 通道中。
按类似图 2-4 的接法,将均衡器替换成压限器。 素材两声道输入到调音台后,声像均调整到中央,控制噪声通道的音量小,朗诵 通道的声音大,大小比例在实验时仔细调整,使实验过程中两者同时出现时可被明显听 到。 调节压限器的门限电平,使没有语音时噪声刚好被阻断。
实验二练习题: 1.在实验室演示压限器的噪声门实验,因没有噪声发生器,可使用用于卡拉 OK 的 VCD 光盘中的声音作为实验素材。这种光盘中的一个声道用来播放音乐(伴奏),另 一个声道是原唱。实验效果应为:没有演唱时完全无声,有演唱时,同时会有很小的伴 奏音乐。 2.在配乐朗诵时,要求没有开始朗诵时音乐声较大,在开始朗诵时音乐自动变小, 朗诵结束后音乐自动恢复较大。请使用双通道压限器实现上述要求。
3、实验步骤与要求: 1)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连接好系统。按规定顺序逐个打开各设备电源,调节各音量增 益和衰减旋钮到规定位置。 均衡操作:2)调节均衡器各频点的提升和衰减量,感觉扩声音色的变化情况,将均衡 器的旁路开关打开,比较使用均衡器和不使用均衡器的区别。 压限操作:3)播放左右声道分别为伴奏和伴唱的节目,将压限器的 LINK 开关按下, 打开噪声门开关,并旋到较大位置,从小到大调节调音台的输出,注意观察输出声音的 变化情况。 4)将压限器噪声门打到较小位置,调节压限器门限电平和压缩比,启动时间和恢复时 间,改变调音台输出音量,观察输出音量的变化情况。 效果器使用:5)在传声器通道的插入插口中插入 I/O 连接线,将输出头插入到效果器 一个声道中,对应输出插口中插返送线。通过滚轮更换效果器的效果类别,微调效果参 数,观察对着传声器讲话时,扩声的变化情况。将调好的参数存入到一个存储号中,并 调出存储的效果。 激励器使用:6)按照与 5)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式连接激励器,调节激励器的各参数, 观察音效的变化情况。 用辅助输出和返送连接音频处理器:7)使用传用的辅助输出连接线,将辅助输出 1 的 输出接至均衡器,辅助输出 2 的输出送至效果器,辅助输出 4 的输出送至压限器,各设 备和返回信号送至 3 个空闲的通道,调节各通道参数和设备参数,观察效果变化情况。 4、结果分析与讨论: 1)均衡器串接入总输出,可同时改变所有通道的音色,插入某一通道时,调节均衡器 对其它通道的音色没有影响。 2)压限器在左右声道关联时,伴唱大小发生改变时,会影响到伴奏的音量。压限器噪 声门打开时,若信号幅度不够,会出现静音,使声音断断续续。 3)压限器压缩比调到较大位置时,在音量大时会出现饱和失真效果。 4)使用辅助输出较使用通道插入更灵活,可在不改变线路连接的情况下,改变音频处 理设备处理的通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