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离子方程式的应用

合集下载

离子反应的重要应用

离子反应的重要应用
离子反应的重要应用
一、判断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气体)、难电离物
生成难溶物
酸:H+与SiO32— 碱:OH—与Mg2+,Al3+,Fe2+,Fe3+,Cu2+, Ag+ 等 盐:(根据口诀表)
生成易挥发物 碱性气体:OH—与NH4+ (浓溶液或加热条件)
K,NO可3 用
来浇灌农田。
二、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
“书改写”,步改骤写:原则:
①“①写易”溶,且首易先电以离客的观物事质实改为写依为据离写子出形正式确;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③易““电改删离””, ,绝强 强按 将大酸 碱各 反数物 应盐HK质前CO在后lH、溶没、H液变2SN中化OaO4的实、H离际H、N子存CO在按a3(的数OH微删)粒2去、形B;a式(O改H写)2 ; ④“②查难”溶,或检难查电方离程的式物是质否写遵为循质分量子守式恒;与电荷守恒。
特别提示:要注意题目的附加隐含条件,如:
“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无色溶液” 等。
中学常见的有颜色的离子:
MnO4-:紫色 Fe3+:棕黄色
Cu2+:蓝色 Fe2+:浅绿色
例: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 工业废水中,共含K+、Ag+、Fe3+、Cl-、OH-、 NO3- 六种离子。
①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3种
酸性气体:H+与CO32—,HCO3—,SO32—,HSO3—等
生成难电离物
弱酸:H+与CH3COO—,PO43—,SO32—,HSO3—等
弱碱:OH—与NH4+ 水:OH—与H+, HCO3—,HSO3—,HS—,

谈离子方程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离子方程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离子方程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孙殿勤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年第05期【摘要】酸碱盐教学是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文就引入简单离子方程式,在酸碱盐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方面的一些做法进行应用举例。

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酸碱盐知识,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关键词】离子方程式;应用;举例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概念的引出与应用属高中阶段学习内容。

根据教学实际本人在初中化学酸、碱、盐的教学中,引出简单离子方程式,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酸、碱、盐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实质,解决酸、碱、盐知识中的有关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就离子方程式在初中化学中的具体应用举例说明。

初中化学中常用到的离子方程式如下:H++OH-=H2O 2H++CO32-=H2O+CO2↑2OH-+Mg2+=Mg(OH)2↓2OH-+Cu2+=Cu(OH)2↓Fe3++3OH-=Fe(OH)3↓Ca2++CO32-=CaCO3↓Ba2++CO32-=BaCO3↓Ba2++SO42-=BaSO4↓Ag++Cl-=AgCl↓Fe+Cu2+=Cu+Fe2+一、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反应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条件,对生成物而言是看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气体、水生成。

学生根据条件判断,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肓目的死记硬背,机械的判断。

很难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正确的判断方法。

在教学中给学生讲清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生成新物质,而复分解反应中只有沉淀、气体、水在溶液中难电离,是生成的新物质。

在参加反应的两物质中若有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的离子对,反应即可发生,否则不反应。

例.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①CuSO4+BaCl2-;②NaCl+KOH-解①,因CuSO4中有SO42-,BaCl2中有Ba2+,SO42-+Ba2+=BaSO4↓ 故此反应能发生。

反应的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 +CuCl2②NaCl+KOH的反应,反应物中的各离子相互结合都不能生成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七沉淀”、水、二氧化碳,故此反应不能发生,也即没有新物质生成。

例析离子方程式在解题中的特殊运用

例析离子方程式在解题中的特殊运用

例析离子方程式在解题中的特殊运用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的式子,所以它能揭示反应的实质。

在化学试题中,除题目直接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外,很多同学不会运用离子方程式来进行思维解题,而有些题目如果不运用离子方程式来进行考虑问题的话,或过程复杂、或导致错误结论。

下面将通过一些例题来阐述离子方程式的特殊运用。

一、准确判断浓度变化时的平衡移动的方向例1、改变下列条件,能使可逆反应FeCl 3+3KSCN Fe(SCN)3+3KCl向逆反应移动的是()A、增大FeCl3浓度B、加少量KClC、减小KSCN浓度D、减小Fe(SCN)3浓度[分析]现行教材在讲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就是以该可逆反应为例来分析的,并在最后概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少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的方向移动。

”由于这样一句结论,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B、C。

然而,如果把该可逆反应该写成离子形式则为:Fe3++3SCN-Fe(SCN)3。

离子方程式中的微粒才是实际参与反应的物质,由此可见:K+、Cl-实际上并没有参与反应,因而通过增加KCl晶体来增大其浓度是不会引起平衡移动的,答案只有C。

二、运用离子反应进行思维,直接把握反应离子间的数量关系,从而避开思维陷阱或复杂的过量讨论,以至正确迅速求解。

例2、在某100ml的混合液中,硝酸的物质量浓度为0.4mol/L, 硫酸的物质量浓度为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求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量浓度()A 0.15B 0.225C 0.35D 0.45[分析]有些同学对Cu与HNO3反应而不与稀H2SO4反应记得很清楚,因而作出如下错误解答。

解: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3 8 30.03mol 0.04mol n经比较可知:Cu过量,以硝酸的物质的量计算得n=0.015mol,题目要求溶液中铜离子物质量浓度,因此答案为A。

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离子方程式的含义1. 离子方程式啊,那可真是化学世界里的一把神奇钥匙!就好比你要去一个神秘的地方,离子方程式就是打开那扇门的密码!比如说铜和硝酸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 + 2Ag+ = Cu2+ + 2Ag,这不就清晰地告诉你铜原子是怎么变成铜离子,银离子又是怎么变成银原子的嘛!2. 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可重要啦!它就像一张地图,指引着化学反应的路径呀!像碳酸钙和盐酸反应,CaCO3 + 2H+ = Ca2+ + H2O + CO2↑,这就是告诉你碳酸钙在盐酸作用下是怎么一步步变化的,神奇吧!3. 嘿,离子方程式的含义你可别小瞧!它就像一个故事,讲述着离子们的奇妙经历呢!比如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OH- + H+ = H2O,不就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的一场相遇和结合嘛,多有意思!4. 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呀,那简直就是化学反应的灵魂所在!好比一部精彩电影的剧情!就像铁和硫酸铜反应,Fe + Cu2+ = Fe2+ + Cu,清楚地呈现了铁原子和铜离子之间的互动,是不是很牛?5. 哇塞,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太深刻啦!它就像一个密码本,解锁着化学反应的秘密呢!就拿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来说,Ba2+ + SO42- = BaSO4↓,这不就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独特故事嘛!6. 离子方程式的含义,那可是超级厉害的!就如同一个指南针,指引着化学的方向!比如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2H+ = Zn2+ + H2↑,清晰地显示了锌原子的变化过程,多了不起!7. 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啊,可别小看了它哟!它就像一个侦探,能找出化学反应的真相!像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Ba2+ + 2OH- + 2H+ + SO42- = BaSO4↓ + 2H2O,这不就是在揭示这场反应的来龙去脉嘛,厉害吧!8. 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呀,那真的是太关键啦!它就像一个指挥家,掌控着化学反应的节奏!例如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是不是很生动地展现了铝的变化呢?9. 离子方程式的含义,真的是太神奇啦!它就像一道光,照亮了化学反应的世界!就像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HCO3- + H+ = H2O + CO2↑,清楚地告诉你碳酸氢根离子是怎么转化的,好妙啊!10. 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啊,绝对是化学里的宝贝!它就像一个魔法,让化学反应变得清晰可见!比如氯气和水反应,Cl2 + H2O = H+ + Cl- + HClO,这就是氯气在水中的奇妙旅程呀,太有意思了!我的观点结论:离子方程式的含义真的是非常丰富和有趣,通过各种例子能清楚地看到它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重要性,真的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三化学知识点的应用与拓展

高三化学知识点的应用与拓展

高三化学知识点的应用与拓展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以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相互转化为核心内容。

在高三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并且进一步了解了化学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探讨高三化学知识点的应用与拓展。

一、离子方程式的应用离子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中离子的转移情况的方程式。

通过离子方程式,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和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

例如,当我们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通过离子方程式来揭示电子的转移过程,以及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关系。

离子方程式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工具,还可以应用在实际的化学实验中。

比如当我们进行电解实验时,可以通过观察离子方程式的变化,了解电解过程中物质的转化情况和电流的作用。

二、配位化合物的特性与应用配位化合物是由中心离子与周围配体形成的化合物。

在高三化学中,学生学习了各种配位化合物的性质和命名规则。

这些知识在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生化药学研究中,配位化合物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通过与靶分子形成络合物,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活性。

此外,工业上的催化剂也常常采用配位化合物,通过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的配位,实现反应的加速和控制。

三、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与应用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学科。

在高三化学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这些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日常使用的汽车燃料,其燃烧速率与反应动力学有关。

通过研究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可以优化燃烧过程,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和燃烧产物的安全性。

四、化学平衡与溶液平衡的探究化学平衡和溶液平衡是高三化学中重要的内容。

学生学习了利用平衡常数和反应系数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以及溶液中不同物质的平衡关系。

这些知识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和生态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工业生产中,通过控制反应的平衡条件,可以实现产物的选择性合成和高效利用原料。

同时,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学研究中,平衡关系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体中物质的转化过程和影响因素。

离子方程式的特点

离子方程式的特点

离子方程式的特点离子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中离子的生成、消失和转化的方程式。

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离子方程式能够明确地显示出反应中参与的离子和它们的数量。

在化学反应中,离子的数量和种类对于反应的速率和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离子方程式,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反应中每个离子的参与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反应过程。

离子方程式能够展示离子的转化和生成过程。

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离子以及它们的数量都能够清晰地表示出来。

通过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离子,我们可以了解到反应中离子的转化和生成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机制。

离子方程式还能够显示出离子的电荷变化。

在化学反应中,离子的电荷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影响反应的方向和速率。

通过离子方程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反应中离子的电荷变化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反应机理。

离子方程式还能够体现出离子在溶液中的溶解和分离过程。

在溶液中,离子会与水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水合离子。

离子方程式能够清晰地显示出溶液中离子的形成和分离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溶液中离子的行为。

在进一步描述离子方程式的特点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扩展。

离子方程式能够揭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在溶液中,离子能够与其他离子或分子发生反应,形成新的离子或分子。

通过离子方程式,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溶液中离子的反应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离子方程式能够揭示离子间的电荷转移反应。

在离子方程式中,离子之间会发生电荷转移反应,即一个离子失去电荷,而另一个离子获得电荷。

这种反应在溶液中常常发生,通过离子方程式,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离子间电荷转移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电荷转移反应的本质。

离子方程式还能够揭示离子的生成和消失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离子可以通过反应生成,也可以通过反应消失。

通过离子方程式,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离子的生成和消失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离子在反应中的行为。

离子方程式还能够揭示离子的转化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离子可以通过反应转化成其他离子,或者通过反应转化成分子。

高中化学使用离子方程式的方法

高中化学使用离子方程式的方法

高中化学使用离子方程式的方法 1.离子反应要符合 “客观事实”发生“离子反应”,就会有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如何书写,是有技巧的。

这个技巧包括分析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反应环境有何影响、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有无先后顺序等。

例 1. 铁和盐酸反应:2Fe+6H +=2Fe 3++3H 2↑是错误的。

正确写法是:Fe+2H +=Fe 2++H 2↑,因为稀盐酸只能将单质铁氧化成正二价。

显然,离子反应要符合离子反应的原理。

例2. KIO 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KI :5I -+IO 3-+3H 2O===3I 2+6OH - 是错误的,因为忽略介质对产物的影响,酸性环境不能生成OH -,正确的写法是IO 3-+5I -+6H+=3I2+3H2O 。

因此,离子反应要注意反应环境对产物的影响:在酸性介质中,反应物或产物中不出现OH -;在碱性介质中,反应物或产物中不出现H +;而对于中性介质,方程式左边可出现H 2O 、右边可出现H +或OH -。

例3. 少量SO 2通入Ca(ClO)2溶液中SO 2+H 2O+Ca 2++2ClO —=CaSO 3↓+2HClO 是错误的,因为忽略了氧化还原反应,HClO 可将CaSO 3氧化为CaSO 4。

再如氢氧化铁与氢碘酸反应写成Fe(OH)3+3H +=Fe 3++3H 2O 也是错误的,因为Fe 3+和I -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 2+和I 2 。

显然,要仔细分析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 4. FeBr 2溶液中通入少量Cl 2时,Fe 2+与Cl 2先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 2++Cl 2=2Fe 3++2Cl -,当通入足量Cl 2时,则还要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Br -+Cl 2=Br 2+2Cl - ,因为还原性强弱顺序Fe 2+>Br -,而向FeI 2溶液中通入少量Cl 2时,I -与Cl 2先反应,离子方程式应写成2I -+Cl 2=I 2+2Cl -,当通入足量Cl 2时则还要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Fe 2++Cl 2=2Fe 3++2Cl - ,因为还原性强弱顺序I ->Fe 2+。

离子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的区别

离子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的区别

离子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的区别离子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是化学中常用的两种表示化学反应的方式。

虽然它们都是用来描述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但是它们在表达方式和应用范围上有一些区别。

首先,离子方程式是一种简化的化学方程式,它只关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在离子方程式中,只有参与反应的离子被列出来,而不考虑它们所处的物质状态。

例如,对于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的反应,离子方程式可以写为:Ag+ + Cl- → AgCl。

可以看到,离子方程式只关注了反应中的离子,而没有考虑它们所处的溶液中的状态。

相比之下,电离方程式是一种更详细的化学方程式,它不仅考虑了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还考虑了溶液中的物质状态。

在电离方程式中,溶液中的离子和分子都被列出来,并标明它们所处的物质状态。

以刚才的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为例,电离方程式可以写为:Ag+(aq) + Cl-(aq) → AgCl(s)。

可以看到,电离方程式不仅列出了反应中的离子,还标明了它们所处的溶液状态,以及生成物的物质状态。

其次,离子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的应用范围也有所不同。

离子方程式主要用于描述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特别是在溶液中发生的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

离子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反应中离子的转化和生成物的形成。

而电离方程式则更广泛地应用于描述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电离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反应中离子和分子的转化过程,以及生成物的形成。

综上所述,离子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在表达方式和应用范围上有一些区别。

离子方程式更简化,只关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而电离方程式更详细,不仅考虑了离子反应,还考虑了溶液中的物质状态。

离子方程式主要应用于溶液中的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而电离方程式则更广泛地应用于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无论是离子方程式还是电离方程式,它们都是化学中重要的工具,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重视离子方程式的应用
作者:朱海松
来源:《速读·上旬》2014年第02期
摘要: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常从离子组是否大量共存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角度考查,一般以客观题形式呈现。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理综化学部分非选择题中均出现了以信息方式呈现要求写氧化还原型的离子反应的题型。

这就给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学会用离子反应的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正确运用例子方程式。

关键词: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反应机理
对于同一个离子反应,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都可用来表示该反应,离子方程式可以说是在化学方程式基础上改写的,但它更从本质上表达了哪些离子实际参加了反应,以及这些离子前后量的变化情况等。

下面就这一特点从三个方面结合例题谈谈离子方程式的应用。

一、离子方程式区别于化学方程式的本质特征。

假如我们解题的习惯把溶液中的离子间反应看成是溶质分子间的反应,思路仍停留在只能用化学方程式处理离子反应的水平,此时若用化学方程式解答上面例题,就会非常困难。

因此应建立用离子方程式处理离子反应的思维习惯。

三、根据信息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笔者把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或者理科综合(化学)试题非选择题部分涉及到要求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作了统计,31个地区15套试卷中,大纲版全国卷、新课标全国卷I、新课
标全国卷II、北京、浙江、山东、福建、广东、安徽、江苏、海南卷均明确要求根据题中的信息写离子反应方程式,这还不包括间接的隐性的涉及到离子反应的试题。

责任编辑:易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