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文化发展力——以北宋东京汴梁的街市为例

合集下载

宋代的都市生活与社会风俗

宋代的都市生活与社会风俗

宋代的都市生活与社会风俗宋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兴起不仅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都市生活与社会风俗带来了独特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宋代的都市生活展现出了丰富多样的面貌。

一、繁华都市的集市宋代的城市是繁荣的,它们不仅是政治和经济中心,也是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场所。

各种规模不同的集市活动在城市中兴起,成为都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汴京(今河南开封)的东京城市,拥有七十二个街坊,每个街坊都设立了定期的集市,这些集市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贩和购物者。

这些集市不仅是商品交流的场所,也是社交聚会的场合。

在宋代的集市上,可以看到各种物品琳琅满目,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奢华的丝织品。

而在这些集市中,可以看到各行各业的商人,他们为了能够引起顾客的注意,会选择各种方式来吸引购买者。

有的商贩会高声叫卖,有的则会将商品陈列得十分精致,以吸引顾客的目光。

商贩们的技巧经验丰富,能够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和消费能力推销商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商品的交易。

二、文人雅士的生活除了商贩、购物者之外,宋代的都市生活还受到了文人雅士的影响。

宋代文人雅士崇尚文化和艺术,他们钟爱诗词、书画和音乐等艺术形式,积极参与文化社交活动。

宋代的文人雅士常常会举办诗歌聚会,互相交流切磋,并以此增强社交关系。

在这些聚会中,文人们会以酒为媒,一边饮酒一边吟诗作文,他们追求的是情趣和浪漫。

这种令人心曦的雅集文化在当时的都市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品味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宋代的都市生活也推动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品味的变迁。

当时的都市居民注重身体和容貌的保养,因此娱乐和休闲活动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例如,宋代的剧场和歌舞会经常吸引着大量的观众,市井中的演唱者和艺人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

同时,人们开始注重饮食的品质和多样性,精美的烹饪技艺和美食成了都市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此外,宋代的都市生活也见证了女性地位的一定提高。

城市的文化发展力——以北宋东京汴梁的街市为例

城市的文化发展力——以北宋东京汴梁的街市为例

次全方位的改造 使之具备 了不仅推动社会和经
济而且推动文化发展 的新 的强大 功能。 令人备感兴趣的是 ,给 汴梁增添新的文化演
绎动 力的重 要源 泉是街市 赋予 它 的浓厚的世俗 性 。 街市 的产 生 .不 仅 带 来 了汴 梁城 市 商 业 活 动
【 关键词 】城 市 ;北宋汴梁 ;街 市 ;文化发展
维普资讯
一o 潞.潞 播o. 168 I7 ∞ 1I广z 0 1 7 . I 0 ㈨ 0 . . 2 抖 眯 N o o <∞ I
城市的文化发展力 冰
以北 宋 东 京 汴 梁 的街 市 为 例
田银 生
【 摘要】城市具有推进 文化 发展 的巨大能 力。北宋
【 文章编号】 1 0 -1 2 2 9 0 3
( 0 7 1 -0 3 -0 2 0 ) 0 06 4
Th ea ng o t sta s o m i g t iy i o ab — em ni fi r n f r n hect nt et i
t r i i g s a ef ro d n r e p e I d v l p e e v n p c o r i a y p o l. t e e o st l h
明确汴 梁 身 上得 到 了极 好 的 验 证 我们 知 道 北 宋 汴梁 在 中 国城 市 发 展 史 上具 有革 命 性 的意 义 由
东京汴梁的街市是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 的一项革命 性产物 ,它的意 义之一是把城市 改造 为更为健 全
画 在 宋 代 的 若 干发 展 与 街 市 之 间 的 关 系 ,以求 抛 砖引玉。
ABSTRACT: ect a u ep we r ig Th i h sah g o ri d i n y n v

北宋东京汴梁的城市特征

北宋东京汴梁的城市特征

北宋东京汴梁的城市特征引言北宋东京汴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都城之一,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境内。

作为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汴梁城具有独特的城市特征。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建筑风格、街道布局等多个方面来探讨北宋东京汴梁的城市特征。

城市规划汴梁城的规划十分严谨,城市的形状呈长方形,东西宽,南北较长。

城内有皇城、内城和外城三个区域,各自设有城门。

皇城是皇帝的行宫所在,是城市的核心区域。

内城是贵族、官僚和富商居住的地方,也是商业和文化交流的中心。

外城则是普通百姓的居住区域。

建筑风格汴梁城的建筑风格以木结构为主,大量使用悬山、斗拱、飞檐等传统建筑装饰方式,形式庄重而美观。

城内有许多宫殿、祠堂、庙宇等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大相国寺、大观楼等。

这些建筑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场所,也是文化活动和社交交流的重要场所。

街道布局汴梁城的街道布局规划十分有序,主要道路分为东西和南北两条大街道,贯穿整个城市。

两条大街道在城内划分出多个街区,每个街区都有自己的名称和功能。

城内的小巷道路密布,连接了各个街区,方便市民的出行和交流。

农业和手工业汴梁城周边的农田发达,以水稻种植为主,城市的粮食供应主要依靠自产。

此外,汴梁城还发展了盛行的手工业,特别是绘画、陶瓷和丝织品等行业,这些手工业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商业活动汴梁城是北宋时期的商业中心,各类商品交易繁荣兴盛。

城内设有许多市场和商业街,商人们经营着丰富多样的商品,包括丝绸、药材、珠宝等。

市民和外地商人纷纷来汴梁城购买商品,使得商业活动成为城市的一大亮点。

文化繁荣北宋时期,文化繁荣是汴梁城的一大特征。

汴梁城内有许多文化机构和学府,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前来求学和创作。

北宋的文化精英们纷纷在汴梁城中心聚集,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容,也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繁荣。

社会秩序和治安汴梁城在北宋时期秩序井然,治安良好。

城内设有许多衙门和警察局,维护了城市的社会秩序和治安。

宋朝汴梁街市

宋朝汴梁街市

宋朝汴梁街市本文摘自:《微历史@宋朝人》,作者:赵家三郎,出版:同心出版社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开封,位于豫东平原的中心,又称汴梁、汴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九帝,是当时著名的文化、经济、艺术、政治中心,其繁荣程度,后世难以企及,还是中国最早有犹太人定居的城市。

大宋GDP占全球22。

7%,人均GDP为450美元。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国库收入为7070万贯,最高达到1。

6亿贯文,即便南宋丢失半壁江山,国库财政收入竟也高达1亿贯文,此乃天文数字,后世难以企及。

熙宁年间开封米价400文一石,宋代一石66公升约100市斤米。

按现在市场普通米价2。

50元/市斤估算,400文=250元RMB购买力,即1文钱0。

625元(宋时一贯钱为770文),一贯钱481。

25元。

按熙宁十年国库收入为7070万贯文计,其时国库收入约为340。

24万亿RMB。

2011年中国国库录得财政收入,刚刚突破10万亿RMB。

开封人口超过100万,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世界之最。

另,十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洛阳、杭州、扬州、成都、广州、福州、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

其时,欧洲最大城市也不过十几万人口。

金建国十余年后,大宋使者去金上京会宁(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访问,只见一片原始大森林,毫无建制可言,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地方散落着百十来户牧民土筑房。

满眼荒凉不可言,一穷二白叮当响。

一国之都,简陋至极。

就是这么一个人少、没钱、简陋的国家,竟然灭掉了极度繁荣的北宋帝国。

所以,繁荣不等于强大。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萧太后、圣宗耶律隆绪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攻宋,朝野震恐。

主战派寇准、毕士安、杨亿等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主动出击。

战役中,宋军三次获胜,并射杀辽主帅萧挞凛。

萧太后一看宋也不好惹,求和了。

一代英主真宗关键时刻精神病发作(赵氏有家族遗传性精神病史),鬼使神差地同意议和。

北宋开封的繁荣景象作文

北宋开封的繁荣景象作文

北宋开封的繁荣景象作文
汴梁城,金壁辉煌,仿若是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古老的记忆的黄河之畔。

阳光倾泻而下,洒在宽阔的街道上,映亮了川流不息的人群。

不知从何而来四面八方的货物,琳琅满目,堆着了店铺的货架。

丝绸如涛,瓷器如玉,香料弥漫着异域风情。

人们人来人往,谈起着生意,也话没说完家常。

夜幕降临,街市非常不热闹。

店家高挂起红灯笼,照耀着人们的笑脸。

来自各地的艺人们,在街头表演,琴声悠扬,歌声婉转,让着无数的观众驻足观赏。

城墙上,禁卫们威严地巡逻站岗,守护者着这繁华的都市。

城门洞开,一队队马匹拉住货车,缓缓地驶出城门,为这座城市给予生机与活力。

北宋的汴梁,是世界的中心,是梦想实现的地方。

它让着无数的人们,带了如果能,奔往这繁荣的都市,感受到着时代的脉搏,亲身体验着生活的多姿多彩。

夜色恨意,月光如银,撒落在汴梁城的屋顶上,也撒落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无尽的遐想。

宋都古城保护、修缮与文旅融合的思考

宋都古城保护、修缮与文旅融合的思考

建筑空间Architectural Space宋都古城保护、修缮与文旅融合的思考马俊红(中共开封市委党校,河南 开封 475000)摘要:正在推进的宋都古城保护、修缮以及大力发展的文旅融合,是开封市重点推进的两项工作。

将二者有机结合,形成强大的合力,是讲述“开封故事”、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抓手。

关键词:古城保护修缮;文旅融合;文化自信开封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八大古都,素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的城市特征。

作为八朝古都的开封,有着鲜明的城市风貌,明清城墙围合的13平方公里古城保存完好,城市历史风貌突出,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广阔的前景。

一、历史文化街区要差异化保护和发展在推进宋都古城保护和修缮中,根据古城内不同地块的现状特征和文化要素,并综合考虑各个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沿革、功能定位、风貌特色、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因素。

注重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实行差异化保护和发展。

开封有“七街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双龙巷则被誉为“开封第一巷”,甚至是“天下第一巷”。

这里走出过赵匡胤、赵匡义两位北宋皇帝,加之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开封胡同文化,是开封人古巷、胡同情结的主要寄托。

在古城保护、修缮的背景下,担负着振兴开封文旅融合的重任。

双龙巷的一大特点是街区内坐落着清末民初的中原传统四合院。

在古城保护与修缮中,可以选择对这些院子进行保护修缮,突出院落的文化载体作用。

双龙巷具有多种民居建筑形式并存的特点,它的传统民居具有建筑艺术、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和保护意义,通过对空间格局及街区景观的修缮,突出了开封传统民居的风貌和传统民俗的特征。

通过恢复原有街区、院落的肌理及中原民用建筑传统,挖掘展示历史、名人、非遗文化。

结合文化旅游的客观需求,街区以文化客栈为主要业态,展示其历史特色,即“豫东合院”的建筑文化、“名贤聚居”的名人文化、“白衣观音”的宗教文化、纷呈荟萃的民俗文化、“尚学重教”的教育文化等,打造了一处新的文化体验景点。

北宋东京汴梁的城市特征

北宋东京汴梁的城市特征

北宋东京汴梁的城市特征一、引言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东京汴梁作为当时的国都,城市特征十分鲜明。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建筑风格、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方面探讨北宋东京汴梁的城市特征。

二、城市规划1. 市区布局北宋东京汴梁市区呈南北长条形,南起太庙,北至开封府衙门,东西宽约七里。

市区内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

内城面积约2.8平方公里,外城面积约9.3平方公里。

2. 城墙建设汴梁城墙采用了“三重墙、两重河”的设计,即在外围设置两道护城河和三道护城墙。

这种设计使得汴梁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市之一。

3. 街巷布局汴梁街巷纵横交错,形成了密集的网状结构。

主要街道有大街、小街、胡同等。

三、建筑风格1. 宫殿建筑北宋宫殿建筑风格以“黄琉璃瓦、碧纱帐幕、白玉栏杆”为主要特色。

宫殿建筑群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皇城,另一部分是内城。

2. 寺庙建筑北宋寺庙建筑风格以“重檐歇山顶、斗拱交错”为主要特色。

寺庙建筑群包括大雄宝殿、藏经楼等。

3. 民居建筑北宋民居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以“四合院”为主要形式。

其中,达官显贵的住宅多采用青砖黛瓦的装饰。

四、交通运输1. 河道交通汴河是北宋东京汴梁的重要水路,连接了南方和北方的运输。

汴河两岸有众多码头和船坞。

2. 马车运输马车在北宋时代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

汴梁市区设有马市和马道,供市民购买和使用马匹。

3. 步行交通步行是北宋时代最主要的出行方式之一。

街巷纵横交错,市民可以通过步行快速到达目的地。

五、商业贸易1. 市场贸易北宋时期,汴梁市区内有众多市场,如大观、绮陌、钱塘、西市等。

这些市场以粮食、布匹、茶叶等为主要商品。

2. 行业商会北宋时期,汴梁市区内有众多行业商会,如绸缎行、茶行、药行等。

这些商会为同行之间提供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3. 外贸贸易北宋时期,汴梁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

汴河沿岸有众多海外商人和使节驻扎在此。

六、结论综上所述,北宋东京汴梁的城市特征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建筑风格、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等方面。

宋朝的城市与市场商业与城市发展

宋朝的城市与市场商业与城市发展

宋朝的城市与市场商业与城市发展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也是中国古代城市与市场商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宋朝期间,城市与市场商业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宋朝的城市与市场商业以及它们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一、宋朝城市的发展宋朝时期,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经济富庶的状况和中央政权的稳定,城市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许多城市出现了扩建和修建城墙的现象,比如当时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等城市。

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空间上的扩张,还体现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以及公共设施的改善上。

宋朝的城市规模往往十分庞大,街道宽阔整齐,市场分区明确,城市功能得到了合理的组织和布局。

二、宋朝市场商业的兴盛宋朝市场商业的兴盛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宋朝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增长,这为市场商业的繁荣提供了坚实基础。

另外,宋朝时期商业手段和风气的改变也对市场商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时商业活动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商品流通、金融交易、文化传播等,形成了繁荣的商业网络。

宋朝的市场商业形式多样,有大型市场、集市、店铺等,各种商品和服务在市场上进行交换,促进了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

三、城市与市场商业的互动关系宋朝的城市与市场商业是互相促进、互为依存的关系。

城市的发展为市场商业提供了空间,市场商业的繁荣则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城市提供了人口和需求,吸引了商人和商品的流通,市场商业则为城市提供了物质财富和经济动力。

城市和市场商业的互动关系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和职业分工的细化,提高了劳动效率,推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四、城市与市场商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宋朝的城市与市场商业对城市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城市与市场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商人和手工业者的聚集,促进了产业技术的传承和创新,拓宽了经济的发展空间。

其次,城市与市场商业的兴盛带动了庞大的消费市场,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城市的文化发展力——以北宋东京汴梁的街市为例
作者:田银生, TIAN Yinsheng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刊名:
城市规划
英文刊名:CITY PLANNING REVIEW
年,卷(期):2007(10)
被引用次数:1次
1.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四种) 1998
2.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四种) 1998
3.张惠民宋代词学审美理想 1995
4.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 1995
5.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 1985
6.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1995
7.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四种) 1998
8.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 1992
9.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 1992
10.姚瀛艇宋代文化史 1992
11.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2006
12.刘道醇圣朝名画评 1995
13.夏文彦图画宝鉴 1983
14.王恽秋涧集 2005
15.周宝珠《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 1997
1.田银生宋东京(汴梁)城市新秩序的种子[期刊论文]-城市规划汇刊2002(5)
2.周文逸北宋东京城街坊空间特色初探[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3.田银生中国传统城市结构的"二元对立统一律"[期刊论文]-城市规划学刊2005(1)
1.李华瑞.杨小敏2007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述评[期刊论文]-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8(2)本文链接:/Periodical_csgh200710006.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