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蜜蜂系列之 社会制度
蜜蜂养殖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蜜蜂养殖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一、困境与挑战养蜂是一项古老的谋生手段,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养蜂史。
养蜂技术的发展和养蜂业的扩大,都与相关民族文化的进化与社会的变迁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显示出各不相同的特色或发展轨迹。
然而,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中华民族所面对的各种挑战和特殊的经历,都对中国养蜂业的现代化发挥过不容忽视的关键作用,致使中国当代的养蜂业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模仿抄袭西方同类产业的烙印。
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反思中国养蜂业的这一发展历程,我们不得不为之惊叹:当年发展现代养蜂业时,疏于关照的生态问题、民族文化保护问题和中国人种的体质特征问题,而今都对中国的养蜂业构成了一系列不容回避的挑战。
这样的挑战已经超出了单纯的行业问题,必须从更广的视野、更长远的整体民族利益出发,才能做出有效的应对。
生态人类学应在这一领域内,恰好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中国各民族驯养的蜂种为中华蜂,它是东亚蜜蜂的一个亚种。
这一蜂种在中华大地已经生息了数千万年。
在漫长的地质史岁月中,中华蜂早已和中国各生态区系中,数以十万计的生物物种结下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
中华蜂的存亡将关系到数以万计植物的顺利授粉传种问题,还要关系到数十万种动物的食物链。
中华蜂濒临灭绝,将意味着中国整体生态安全的牵连性受损。
不幸的事实正在于,在我国当前的养蜂业中,中华蜂的种群已经濒临灭绝,以至于不得不动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去建立中华蜂保护保种基地,以延续中华蜂的种群,进而挽救我国整体的生态安全。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产业,中华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养蜂业发展史,各民族的养蜂业不仅仅能提供食物的来源,同时还支撑着多种农、林、牧业的正常运行。
中华蜂与中华蜂制品已经渗透进了中华各民族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涉及到中华各民族的传统医药,饮食营养,乃至于伦理意识观念,等等诸多方面,从而成为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
中华蜂种群的存亡,势必会直接关系到中华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以及人民的身心健康。
拯救蜜蜂 为现代农业增添科技之翼

18农家之友 2017. 1三农聚焦 农经视点拯救蜜蜂为现代农业增添科技之翼拯救蜜蜂刻不容缓 养蜂业的发展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维持生态平衡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化学杀虫剂、除草剂、化肥的过量使用,蜜蜂的健康状况堪忧,生存条件堪忧,全球多地相继发生蜜蜂消失的现象,大部分地区已经没有蜜蜂的踪影,有毒植物,环境污染都是造成蜜蜂消失的罪魁祸首。
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副所长彭文君表示,要科学、全面地认识蜜蜂在生态农业中的特殊作用,蜜蜂在作物生长中起到媒介作用,能够促进和增强植物的再生机能,成为可再生的资源。
蜜蜂授粉对作物毫无损害,异花之间的授粉,能够增加蜜蜂抗逆的机能。
蜜蜂不仅是生态农业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一条食物链,蜜蜂在食物链中生态位很低,如果这个生态位减弱了,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它起到了媒介之间不可或缺的作用。
如何真正做到保护蜜蜂?科技部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秘书长、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培育)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孙小林表示,首先应该保护中华蜜蜂。
中华蜜蜂的抗寒、抗敌害能力远远超过西方的品种。
一些冬季开花的植物,如果没有蜂蜜的授粉,必然影响生存。
我们国家的许多植物之所以能够繁衍下来,中华蜜蜂是功不可没的。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在北京房山和黑龙江 我国是养蜂大国,蜜蜂是有益的昆虫,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蜂儿诗》:“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
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又带百花香。
”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蜜蜂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曾非常形象地把蜜蜂誉为“农作物的月下老人”。
如果说大自然的生物链组成具有神奇的密码,那么蜜蜂就是破解密码的大咖工匠。
但我国养蜂业目前还停留在传统的生产阶段,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也比较低,蜜蜂生存环境恶劣,严重地制约了养蜂业的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19农家之友 2017. 1三农聚焦 农经视点饶河建立起了中蜂、黑蜂的保护区,并且开始寻找野蜂。
甜蜜事业成就创业梦想

小小蜜蜂,在养蜂人曲春义手里,却被他“玩弄”出一番大事业。
从开始的兴趣爱好,到组建合作社、建设养蜂基地、成立研究所。
数十年的精耕细作,让蜂业焕发无穷魅力,成就了“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金奖”,“全国畜牧推广科技示范单位”称号。
甜蜜事业成就创业梦想——记宽甸良鑫中华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曲春义长白山麓,鸭绿江畔,美妙神奇的一方山水,生机盎然的一片热土,一块潜力深厚的宝地,这里是世界六大无污染区之一,辽宁生态旅游实验区——宽甸。
宽甸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侯,空气纯净、水质清澄,林草复盖率达80%以上,百里桃园、万亩油菜花蜜源流香,椴树槐树、板栗柱参浓香馥郁,蜜蜂的生存环境完全达到绿色产品生产标准,可开辟的养蜂自然容量达10万群。
这里饲养土蜂(中华蜂)的历史悠久,2009年,全县有中华蜂不足0.3万群。
2012年,在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的鼓励和指导下,曲春义创办成立了“宽甸良鑫中华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做良鑫人做良心事”的经营管理理念,以争创“中华蜂蜜第一品牌”为战略目标,通过几年的努力,合作社成员由建社之初的十几人发展到138人,中华蜂种群规模由最初的200群发展到5000余群。
2016年收购蜂产品25吨,销售收入750万元,社员人均养蜂收入5万多元。
截至目前,宽甸的中蜂储量已达3万群,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二,已成为宽甸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可以说,合作社不仅推动了宽甸中华蜂养殖产业的恢复发展,同时也成就了曲春义的创业梦想。
合作社产品爱上养蜂事业成就甜蜜事业1980年,当时还只有16岁曲春义在父亲的蜂场里接触到中华蜂,便爱上养蜂,决心把养蜂当作一项事业,大干一番。
中华蜂又称中蜂、土蜂,属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是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具有耐寒、抗病、采集勤奋、维持强群和善于利用零星蜜源等特点,非常适合偏远山区定地饲养,2006年,中华蜂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上世纪90年代末,蜂产品加工业曾辉煌一时,可在利益的诱惑下,很多人掺水、掺糖,冒充纯蜜赚取更高的利润,市场上的蜂产品一度良莠难分。
蜜蜂检疫规程

– 蜂场所在地县级区域内未发生本规程规定的动物疫病;
• 这里的动物疫病是指所在县没有发生相关蜜蜂疫情,比如所在县多数 蜂场发生欧洲腐幼病,在这种情况下就不符合检疫合格标准。
– 蜂群临床检查健康;
• 此款是指蜂群检查。
– 未发生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蜜蜂孢子虫病、白垩 病及其它规定的疫病,蜂螨平均寄生密度在0.1以下;
疫情报告
• 发现蜜蜂疫病呈暴发流行或新发生的蜜蜂疫病时, 按规定程序报告疫情。
– 按照《动物防疫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程序报告疫情。 即从事动物疫情监测、检验检疫、疫病研究与诊疗以 及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的单位 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疑似染疫的,应当立即向当 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预 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 疫情扩散。
– 蜜蜂的病虫害种类很多,要全部实行检疫是不可能的, 列为检疫对象指的是那些普遍发生的,危害性较大的 蜜蜂疫病,因此爬蜂病、囊状幼虫病、麻痹病、黄曲 霉病、壁虱、蜂虱等病未列入蜜蜂检疫对象。
主要特点
• 规定了蜜蜂检疫基本制度。
– 一是蜜蜂检疫申报制度。按照《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农业部6号 令)的有关规定,国家实行动物检疫申报制度,本《规程》和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进行了衔接,规定货主应当提前3天申报检 疫。
• 子脾:每群蜂取封盖或未封盖子脾2张以上,主要 检查子脾上的未封盖幼虫或封盖幼虫和蛹的状况。
– 子脾是检查重点,因为美州腐幼病、欧洲腐幼病、白 垩病主要感染幼虫。
实验室检测
• 对怀疑患有本规程规定疫病或临床检查发现其他 异常的,应进行实验室检测(《蜜蜂检疫规程实 验室检测方法》见附录)。
《昆虫记》蜜蜂的简介

《昆虫记》蜜蜂的简介【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昆虫记》与蜜蜂三、蜜蜂的简介四、蜜蜂的生活习性五、蜜蜂的重要性六、结论正文【引言】《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Jean-Henri Fabre)的一部代表作。
作为一部融合了科学和文学的巨著,《昆虫记》通过对昆虫的研究和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界的热爱。
在书中,法布尔对众多昆虫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其中,蜜蜂作为昆虫世界的一份子,也引起了作者的极大关注。
本文将对《昆虫记》中关于蜜蜂的描述进行梳理,以期对这种勤劳的小生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昆虫记》与蜜蜂】在《昆虫记》中,法布尔多次提到了蜜蜂。
他以尊重生命的态度,对蜜蜂的生活习性、劳动分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绘。
通过阅读这些文字,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蜜蜂的生活,还能感受到作者对这些勤劳昆虫的赞美之情。
【蜜蜂的简介】蜜蜂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的一种昆虫,是昆虫世界中最为熟知的一类。
蜜蜂的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据统计,全球约有 3 万种蜜蜂。
在我国,蜜蜂的种类也相当丰富,常见的有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等。
蜜蜂具有高度的社会性,群居生活,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特定的职责,如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和酿造蜂蜜,雄蜂负责与蜂后交配,蜂后则负责产卵和统领整个蜂群。
【蜜蜂的生活习性】蜜蜂的生活习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集花粉和蜂蜜:蜜蜂以花粉和蜂蜜为食,工蜂负责采集,将花粉和蜂蜜储存在蜂巢中,以供整个蜂群食用。
2.建造蜂巢:蜜蜂善于利用自己的唾液和腿上的毛,将蜡质颗粒和水混合,建成六角形的蜂巢。
蜂巢是蜜蜂生活的场所,也是它们存放食物和繁殖的地方。
3.社会分工:蜜蜂群体内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分为蜂后、雄蜂和工蜂。
工蜂是最勤劳的成员,负责采集食物、建筑蜂巢、照顾幼蜂等;雄蜂数量较少,主要职能是与蜂后交配;蜂后则是整个蜂群的核心,负责产卵和领导蜂群。
4.过冬:在寒冷的冬季,蜜蜂会减少活动,进入冬眠状态,以降低能量消耗。
2023年上半年安徽省测试行测真题考试(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上半年安徽省测试行测真题考试(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60题)1.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剧增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使珠穆朗玛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地区冰川正面临急剧缩小的危险。
研究显示,珠峰海拔在5000米到6000米的冰川集中区域出现冰川快速融化的现象,这些地方将只在冬季而不是在温暖的季节时看到结冰。
专家推论说,根据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喜马拉雅地区的冰川减少的速度还有可能加快,如果本世纪内气温如预测的一样继续升高,该地区的冰川最终将消失殆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过去50 年珠峰周边冰川覆盖面积减少了33.3%B.喜马拉雅山其他地方的冰川对气温变化不敏感C.喜马拉雅山冰川面积每年缩小约0.1%到0.6%D.珠峰海拔7000 米以上的冰川没有快速融化迹象2.世事的变化如_______,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故乡的面貌_______,但更新中也有无法弥补的遗憾。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沧海桑田变化多端B.白云苍狗日新月异C.日出日落如隔三秋D.云谲波诡天翻地覆3.要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就必须牢牢坚持党性原则。
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
因此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必备条件。
下列论述与上述推断结构最相似的是:()A.人民群众的拥护是我们党最坚固的根基。
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
因此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B.强国必须强军。
强军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因此巩固和加强人民军队刻不容缓C.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
维护国家安全才能维护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因此维护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实现人民幸福安康D.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
因此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生态文明建设4.在文艺发展的过程中,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都是的。
中华蜜蜂系列:工蜂之死

工蜂之死工蜂发育蜜蜂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
蜂卵在巢房里孵化成蛆状幼虫,幼虫进一步发育后吐茧封住巢房,在里头蛹化,然后破茧出蛹,这个叫“出房”。
工蜂出房后1-5天称为幼年蜂,6-18天叫青年蜂,18-45天叫壮年蜂,45天以后叫老年蜂。
工蜂出房后第一个要做是的爬上蜜脾吸食蜂蜜,吸饱后会休息,这短短的休息期间它的翅膀会变得挺硬,外壳也变黑变硬。
然后它会接受护卫蜂哺喂给它的物质,这些物质里含有蜂王信息素,它接受了这些蜂王信息素就会承认本蜂群的蜂王。
我的QQ:1804880069,验证:“中华蜜蜂”工蜂的工作幼年蜂开始参加工作了,刚出巢的工蜂趴在巢脾上,给蜂子保温、孵化。
2天后它身体强硬了,去巢内各处走动,了解巢内情况并清理巢内的碎屑,把巢内突起的地方咬平,把缝隙填补不让巢虫生长,把粗糙刮蹭的地方磨光滑,扇风调节巢内温湿度,去检查蜂卵和幼虫的生长发育情况,哺喂幼虫,有病患的幼虫会被工蜂清除出巢外。
工蜂吃下蜂蜜后会从腹部上的蜡腺里分泌出蜂蜡,它用后足把蜡刮下来,递给前足和嘴巴,把蜡筑成巢脾。
蜜蜂是天生的建筑工,会建出科学合理的巢脾。
欧洲蜜蜂筑巢会采集树胶掺入,中华蜜蜂不采树胶,所以中蜂的巢脾是纯蜂蜡的。
一个巢脾,繁殖一批幼虫后,幼虫在巢房里有脱落的皮和排泄出来的物质,巢房会变窄变旧变暗变脆,一个巢脾用几代后会被工蜂咬掉重建。
工蜂吃下蜂蜜,还会产生蜂王浆,蜂王浆喂给刚出生的幼虫,也喂给蜂王。
蜂王浆营养价值非常高,蜂王只吃蜂王浆以满足其一天不停地产卵所需的营养。
蜂王身边有一小群体格健壮的青年蜂,叫护卫蜂,时刻跟在蜂王左右,一般的工蜂不直接接触蜂王,工蜂的要求会通过护卫蜂传达给蜂王,蜂王的要求通过护卫蜂传达给工蜂。
如果与人类社会相比,护蜂类似于中央重臣,有时候蜂王及工蜂要作一些重要决策,由护卫蜂去沟通、促成、推进。
蜂王接受工蜂哺喂的同时,也喂给护卫蜂蜂王信息素,护卫蜂再把它喂给身边的工蜂,这些工蜂又把它喂给其它工蜂。
养蜂管理暂行规定范文

养蜂管理暂行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养蜂行业管理,保障养蜂者权益,促进蜜蜂产业的发展,根据《养蜂法》和相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养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养蜂活动应当遵循科学规范,依法经营,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蜜蜂健康,提高蜜蜂产业的经济效益。
第四条养蜂者应当具备相关的养蜂知识和技能,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五条养蜂者应当自愿加入养蜂协会,遵守养蜂协会的规章制度,参与养蜂协会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
第六条养蜂者应当定期对蜜蜂进行健康检查,发现蜜蜂异常情况,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防止疾病扩散。
第七条养蜂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蜜蜂的饲养和管理环境洁净、安全、有序,防止因管理不当导致蜜蜂感染疾病、蜂蜜污染等问题。
第八条养蜂者应当遵循养蜂业的卫生防疫要求,使用合格的兽药和饲料,不得滥用抗生素和化学农药。
第九条养蜂者应当妥善保管自己的养蜂设备和蜜蜂产品,防止被盗、损毁或掺假。
第十条养蜂者在养蜂过程中不得滥采蜜,应当合理安排采蜜时间,不得给蜜蜂造成过度损害。
第十一条养蜂者应当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宣传养蜂的重要性,促进蜜蜂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章养蜂设施和设备管理第十二条养蜂者应当拥有适宜的养蜂场地,场地应当安全、无公害、便于管理。
第十三条养蜂者应当建立完善的养蜂设施,包括蜂箱、蜂架、蜜蜂工具等,并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设施完好无损。
第十四条养蜂者应当合理布局蜂箱,避免蜜蜂之间过度密集,防止疾病传播。
第十五条养蜂者应当按照科学原则选择蜜蜂繁殖材料和饲料,确保蜜蜂的健康生长。
第三章蜜蜂健康管理第十六条养蜂者应当定期对蜜蜂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防止疾病扩散。
第十七条养蜂者应当遵循养蜂业的卫生防疫要求,履行蜜蜂防疫登记和报告制度,及时向当地农业部门报告疫情信息。
第十八条养蜂者应当遵循养蜂业的技术规范,采取科学的饲养、喂养和管理措施,提高蜜蜂的抗病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蜜蜂的社会制度:民主与专政的和谐统一
(本文系原创,转载的朋友请注明出处。
黄甲城的QQ:1804880069,空间:/1804880069/infocenter。
欢迎交流指教,广交天下朋友。
)
生物界中具有“社会”特性的几个群体
黄甲城所知的营社群性生活的动物(含人科动物)中,人类、蚁类和蜜蜂是有“社会”的。
狼群、部分猿群、乌鸦群、非洲角马群、狮群等等,虽然也成群生活,或许也有固定的首领、也有分工合作的雏形,但群体中并没有产生严明的阶级分化、精细的成员分工,相互间的分工合作关系(亦即哲学里说的“生产关系”)简单松散,理论上讲它们中的个体离开群体后仍然能正常生存,这些动物群中没有形成“社会”。
人类、蚁类、蜜蜂则不同,生产关系复杂严谨,有严明的阶级分化、有精细的成员分工,已形成了一种传说中叫做“社会”的东东,其中的任何一个成员一旦脱离这个“社会”则无以生存。
更为明显的一个区别,其它动物——或群居的或独居的,其食物获取方式为直接来自于自然界,而人类、蚁类、蜜蜂能够进行生产劳动,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创造食物,也就是哲学里说的“劳动”或“生产劳动”。
劳动,人类自不必说,蚁类中的白蚁和切叶蚁,它们会去啃咬、搬运自然界的木质物,并将其嚼碎,混以分泌物和菌种,加工成食物,或加工成菌类生长基,进而培养出菌类供蚁群食用;蜜蜂能通过采集自然界里的蜜汁酿造出蜂蜜(蜜蜂酿蜜前文有述,不复述)。
黄甲城认
为,蚁类与蜜蜂这些行为就是劳动,它们创造出了自然界不存在的物品。
也就是,社会的基本定义里,必须包含这几点:群体、协作、劳动。
蜜蜂的阶级:
蜂群里有三个主要阶级:蜂王、护卫蜂、劳动蜂,雄蜂群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阶级,只临时存在,在此不作讨论。
若将蜂群与人类社会进行类比,蜂王可称为精神领袖,护卫蜂则是统治集团,劳动蜂仿佛平民大众。
护卫蜂要与守在门口的守卫蜂区别开,守卫蜂归入劳动蜂阶级。
各阶级的分工:
正常的蜂群中只有一只蜂王,蜂王独自成一个阶级,负责分泌蜂王信息素并以此控制蜂群,没有蜂王的蜂群会蜂心涣散,最终溃败灭亡。
护卫蜂是在蜂王身边的一小群工蜂,负责喂养照顾蜂王、传递蜂王与工蜂的信息,收集判断蜂群信息并作出相关决定。
劳动蜂负责筑巢、清理、哺养、采集、防御等等主要工作。
护卫蜂与劳动蜂都是工蜂。
蜂王体内能产生“蜂王信息素”,工蜂吃了蜂蜜和蜂花粉后体内能产生“蜂王浆”,护卫蜂在哺喂蜂王的时候,把营养价值很高的“蜂王浆”喂给蜂王,同时蜂王把“蜂王信息素”喂给护卫蜂,护卫蜂再把吃到的蜂王信息素反哺给劳动蜂,先吃到的劳动蜂又喂给身边的劳动蜂。
工蜂吃到蜂王信息素后知道蜂王健在,安心投入工作。
人类社会的国家,有对内职能也有对外职能。
蜜蜂也有。
蜜蜂的对外职能主要是抵抗敌害来侵。
蜜蜂的敌害有鸟类与蟾蜍、蜘蛛、马蜂等,蜜蜂只能抵抗马蜂和蜘蛛这类小动物,采用的方法是群起围攻,用牺牲一小群的方式来保护整个蜂群。
最厉害的敌害应是人类,人类有高级思维能力,会利用工具,不直接跟蜜蜂对抗。
我们曾用烟薰的方法对付石洞里的蜜蜂,结果数以万计的工蜂不顾一切冲向火堆被活活烧死,并在烧死前喷射一种物质,这种物质的效率极高,能让火堆无法燃起,短时间内即被扑灭,柴堆里积满了蜜蜂死尸。
概括总结:劳动蜂生产蜂蜜和蜂花粉等蜂食,工蜂吃了蜂食产生蜂王浆,工蜂把蜂王浆喂给蜂王,蜂王产生蜂王信息素并喂给工蜂,工蜂因此安心生产蜂食……如此循环因果,分工合作。
阶级间的相互制衡:
蜂王信息素里含有抑制工蜂性发育的物质,工蜂吃了它,性器官的发育会被抑制,不能长成蜂王。
蜂王信息素还有安抚作用,工蜂吃了会变得顺从安分,各司其职。
蜂王信息素效率非常高,经得多次稀释,蜂王喂给身边几个护卫蜂,护卫蜂又喂给个别劳动蜂,先吃到蜂王信息素的劳动蜂又将它反哺给从外面回来的另一些劳动蜂,这些蜂又分给那些蜂……如果一只蜂王老了,或者蜂群越来越强盛,蜂王分泌的蜂王信息素不够喂给庞大的工蜂群,蜂王信息素被层层哺喂下来,已被稀释得很薄,或者有一部分劳动蜂根本吃不到,吃不到蜂王信息素的工蜂身体会变黑,并躁动、怠工、骚乱。
护卫蜂把这些信息
传递给蜂王,传递的方式有:在蜂王身边来回躁动、爬到蜂王身上不停地抖动。
这时蜂王就加强给护卫蜂哺喂蜂王信息素,护卫蜂又分喂给劳动蜂——如果蜂王实在没有足够的蜂王信息素喂了,劳动蜂吃不到,它们就开始着手培养新王,先是建造王台,然后继续躁动,护卫蜂驱使蜂王到王台产下卵,这个王台里的卵孵化出幼虫后,工蜂把大量的蜂王浆喂给它,把它培养成新蜂王。
蜂王实行终身制,没有实权,只是精神领袖,在蜂群的日常活动中它主要负责产卵,在繁殖季节更是一天到晚不停地产卵,累了就地休息,时刻跟在身边的护卫蜂对蜂王就地哺喂,休息后马上又要工作——产卵。
如果一只蜂王产卵能力下降了,工蜂培养新蜂王把老蜂王淘汰。
蜂王老了、残了、病了,都要被工蜂淘汰。
如果冒然把一只工蜂不认可的蜂王置入蜂群,会被工蜂围攻至死。
新蜂王出来后,会马上咬死其它未出茧的蜂王,确保自己的王位,并休养准备婚飞。
如果它不主动婚飞,会被护卫蜂追逐、驱赶,逼迫它飞出巢门进行婚飞,婚飞完成后回巢内负责产卵,终生不出巢门。
护卫蜂会在新蜂王出茧前促使老蜂王带一部分工蜂离开,另找新址;或者老蜂王已老弱不堪的时候,工蜂允许双王同群,老王自然老死,新王和平过渡。
真正掌握统治实权的是护卫蜂,但它是蜂群里成员极不稳定的一个阶级,它的成员来自刚羽化不久的体格健壮的青年工蜂,这个时期的工蜂分泌蜂王浆的能力最强,能担任哺喂蜂王的工作,等它蜂龄上
去之后,分泌蜂王浆的能力衰减,它就会负责外出采集工作或投入其它岗位。
也就是说,蜜蜂社会的统治集团成员没有贵族血统,没有世袭,每一只护卫蜂都来自劳动阶级,任职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劳动阶级。
所以蜜蜂社会里没有阶级斗争,没有利益争夺。
概括总结:蜂王通过哺喂蜂王信息素使劳动蜂安心劳动。
如果蜂王不胜任,工蜂会淘汰蜂王。
护卫蜂在蜂群的整个生产活动过和中至关重要,但不是利益即得者。
(本文系原创,转载的朋友请注明出处。
黄甲城的QQ:1804880069,空间:/1804880069/infocenter。
欢迎交流指教,广交天下朋友。
)
研究蜜蜂的社会学价值
蚁群的社会关系与蜂群的社会关系相似,但比蜂群复杂些,而人类的社会关系更是错综复杂——因其处处充斥高智商的阴谋,把简单的生存环境复杂化了。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是高到当街把女性身体赤裸来绘画,那艺术就变质了。
民以食为天,但是当民把K 粉摇头丸也往肚里食的时候,天就不成天了。
树越长枝杈越多,人类社会越发展荒唐事越多,于是,为了个人利益可以把毒物往河里倒了,可以把毒物往食品里添加了;或者,男人跟男人上床也说得理直气壮,女人跟女人私通也貌似情有可原;甚至,许多本来可以用于创造财富的人力、物力、财力,却被大量地用于毁灭财富,并且衷于此道,比如航母,比如核弹……如何把一个杂乱的社会纯净化,这是一些仁人
志士长久以来为之困扰却又孜孜不倦地为之探索的问题。
这些,我们可以从蜂群的制度里找到借鉴。
黄甲城写这些,希望有一天能有政客留意到。
当然,我们不能把人类社会简化得蜜蜂社会那样,比如或许有人会说,人是人,动物是动物,不能类比;也有人会说,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后,不能以低级社会来对比;也有人会说,以蜜蜂的社会来作借鉴比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还要后退……此话有理但不完全有理,当社会形成后,不管人类的社会还是蜜蜂蚂蚁的社会,其中必要涉及一个社会关系的问题,这是有一定的共性的,它会有一些个规律贯穿于低级社会与高级社会,尤其是阶级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权力平衡问题,其哲学价值是互通的。
只是蜜蜂不会著书立说蚂蚁不会演讲宣扬而已。
故代蜜蜂著书,替蚁类演说,呜呼。
2011/9/8 南昌
黄甲城《中华蜜蜂系列》
一、《野生蜜蜂的寻找和捕捉》
野生中华蜜蜂对巢穴的选择
野生中华蜜蜂对环境的选择
如何追踪野生蜂
诱捕野生蜂,药捕野生蜂
二、《蜜蜂的过箱》
驯养野生蜂的第一步
三、《蜜蜂的生理习性和分工》
蜜蜂的分类,中华蜜蜂的分类,常见的华南蜜蜂
三型蜂的产生、分化,三型蜂的生理特征
三型蜂的分工、职能,蜂王对蜂群的统治,蜂王激素、蜂王信息素、蜂王浆
四、《工蜂之死》
工蜂的分工
工蜂对蜂王的管理
工蜂酿蜜
工蜂的一生
五、《蜜蜂的社会制度》
生物界中具有“社会”特性的几个群体
蜜蜂的阶级
各阶级的分工
阶级间的相互制衡
研究蜜蜂社会的价值
蜜蜂的社会制度:民主与专政的和谐统一
我的QQ:1804880069,验证:“中华蜜蜂”。
业余养过中蜂,喜欢中蜂,欢迎来交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