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成型模具设计》(模具)
压铸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章侧向抽芯机构设计

压铸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章侧向抽芯机构设计1. 压铸成型工艺概述压铸成型是一种高效的工业生产方式,可以制造高精度、高品质的复杂零件。
该工艺使用一种叫做压铸机的设备,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注入到模具中,形成所需的零件。
压铸成型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 模具设计中的侧向抽芯机构模具是压铸成型的核心之一。
在压铸过程中,模具起到了定型和成型的作用,直接影响到零件的精度和质量。
而侧向抽芯机构是模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侧向抽芯机构主要用于制造内部空洞或者凸台状的零件,在模腔中完成压铸后,通过侧向动力来将产品从模具中抽出。
3. 侧向抽芯机构的优点和应用侧向抽芯机构主要分为侧推式和抽拉式两种,各有特点。
在模具设计中,侧向抽芯机构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生产各种复杂的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所需的高精度零件。
侧向抽芯机构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还有以下优点:•改善产品的精度。
侧向抽芯机构可以帮助制造更加精密的零件,保证产品的精度。
•提高生产效率。
侧向抽芯机构使零件的脱模速度更加稳定,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节省材料成本。
侧向抽芯机构可以生产更精细的零件,可以帮助压铸过程中节省材料成本。
4. 侧向抽芯机构设计的要点侧向抽芯机构的设计是模具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考虑以下要点:4.1 选材侧向抽芯机构需要选用高质量的材料,以确保其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4.2 结构设计在模具设计中,侧向抽芯机构的结构设计也非常关键。
需要考虑到产品的结构特点,以及抽芯机构的具体应用场景。
4.3 几何形状抽芯机构的几何形状也会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需要在设计抽芯机构时,考虑产品形状和压铸成型的要求。
5.侧向抽芯机构是压铸模具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制造更加精细、高品质的零件。
在模具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抽芯机构的选材、结构设计和几何形状等方面,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压铸模具设计范文

压铸模具设计范文压铸模具设计是指为了生产压铸件而设计的模具,其主要任务是将液态金属注入模具中,并在模具中冷却、凝固,最终得到所需形状的金属零件。
压铸模具设计的主要工作包括设计模具的结构、选材、计算模具的合理尺寸和形状等。
一、压铸模具结构设计1.模具整体结构设计:根据压铸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模具的整体结构。
一般情况下,压铸模具采用上下模结构,上模为固定模,下模为活动模。
针对复杂形状的压铸件,可能需要设计多个滑模和拉杆。
2.模腔设计:根据压铸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模腔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模腔的设计应保证在模具关闭时,模腔中的液态金属能够充满整个腔体,并且在冷却凝固过程中,金属能够均匀收缩,避免产生缩孔和其他缺陷。
3.浇口和导流系统设计:浇口和导流系统的设计对于压铸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浇口的设计应尽量避免金属的湍流流动,避免气泡的产生。
导流系统的设计应考虑金属的顺序填充和排气,以及冷却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二、压铸模具选材压铸模具的选材应根据金属的性能和压铸工艺的要求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模具会选用高强度和耐磨损的合金钢作为材料,以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精度。
同时,还需要考虑模具的热传导性能,以确保压铸件能够快速冷却、凝固。
三、压铸模具尺寸和形状计算1.模具尺寸计算:模具尺寸的计算包括模腔尺寸、模板尺寸、滑模尺寸、导流系统尺寸等。
模具尺寸的计算需要考虑压铸件的最终尺寸、缩孔和收缩率等因素。
2.模具形状计算:模具的形状计算主要是指模腔内部的曲面和棱角的设计。
对于复杂形状的压铸件,需要使用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形状优化,以确保模具的制造精度和压铸件的质量。
压铸模具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压铸件的形状和尺寸、材料的性能、压铸工艺要求等因素,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选材和计算,能够提升压铸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模具的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以确保模具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压铸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压铸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一、引言压铸成型工艺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零件制造方法,它通过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中,经过冷却凝固后获得所需形状的零件。
模具设计是压铸成型工艺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压铸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以及模具设计的要点。
二、压铸成型工艺原理压铸成型工艺是将金属材料加热至液态,然后通过高压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中,待冷却后获得所需形状的零件。
压铸成型工艺具有以下特点:1. 精度高:压铸成型工艺可以制造出形状复杂、尺寸精确的零件,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2. 生产效率高:压铸成型工艺具有高度自动化的特点,可以实现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3. 材料利用率高:压铸成型工艺可以减少废料产生,提高材料利用率。
4. 表面质量好:压铸成型工艺可以制造出光滑平整的表面,减少后续加工工序。
三、模具设计要点1. 材料选择:模具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热导性和耐磨性,常用的材料有冷作工具钢、热作工具钢和硬质合金等。
根据零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
2. 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零件的形状、尺寸和工艺要求,确保零件的成型质量。
模具的结构主要包括模腔、模芯、导向机构和冷却系统等。
3. 浇注系统设计:浇注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到熔融金属的流动和充填情况,应合理布置浇口、冲压头和溢流槽等。
同时,应考虑熔融金属的冷却和凝固过程,避免产生缺陷。
4. 铸件脱模设计:铸件脱模设计应考虑到零件的形状、表面质量和模具的结构,以确保零件的完整性和光洁度。
可以采用顶出机构、斜顶和分模等方式来实现铸件的脱模。
5. 冷却系统设计:冷却系统的设计对于模具寿命和零件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应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厚度,在模具中设置合适的冷却水路,以加快冷却速度,避免产生缺陷。
6. 模具加工工艺:模具的加工工艺应选用适当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参数,以确保模具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常用的加工方法包括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和线切割等。
7. 模具试模调试:模具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试模调试,以验证模具的性能和调整工艺参数。
压铸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压铸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压铸成形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成形工艺,它通过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中,经过冷却固化后得到所需的零件形状。
压铸成形工艺具有高精度、高生产效率和可自动化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压铸成形工艺的基本步骤以及模具设计的要点。
压铸成形的基本步骤包括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材料准备、操作调试、生产、清洁保养等。
其中,模具设计是整个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模具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模具设计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零件形状的设计:零件形状应符合成形工艺的要求,避免出现浇注不良、缩松、气泡等缺陷。
同时,还要考虑到零件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功能。
2.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来自注射压力和冷却介质的力。
另外,模具的排气和冷却系统也需要进行合理设计。
3.浇注系统设计:浇注系统包括浇注口、溢流道和冷却孔等。
这些部件的设计应能够实现均匀的材料充填和快速的冷却。
浇注口的位置和大小、溢流道的宽度和长度、冷却孔的分布和尺寸等都需要经过计算和优化。
4.模具材料的选择:模具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够承受高温和高压的作用。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工具钢、硬质合金和热作钢等。
5.模具制造工艺:模具的制造工艺包括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抛光等。
这些工艺的选择和操作要符合模具设计的要求,确保模具质量和寿命。
总之,压铸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是密不可分的,模具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要设计出性能良好的模具,需要综合考虑零件形状、模具结构、浇注系统、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不断优化和改进,才能满足不同产品的要求,推动压铸成形工艺的发展。
压铸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熱室壓鑄鋅合金中的合金元素
---雜質元素-鐵
鋅合金中鐵元素含不能>0.02%,鐵 元素可:
☺ 增加合金的硬度
但同時
增加合金的脆性
和合金中的鋁發生反應形成Al5Fe2金屬間化合物, 造成鋁元素的損耗並形成浮渣
在壓鑄件中出現硬點
2024/2/1
压铸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五.壓鑄合金及其性能
熱室壓鑄鋅合金中的合金元素 ---雜質元素-硅
t1:F1為克服磨擦力(壓室中)
壓
t2:開始進入型腔﹐因澆口急減﹐阻力 力
F
增大﹐F2>F1,達到高速充填
t3:(快速增壓階段)快速充填直止充滿
型腔最大值F3為壓射壓力
t4:F4靜壓力﹐對鑄件壓實
時間t
(壓射力與時間關係曲線見右圖)
2024/2/1
压铸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六.壓鑄工藝
定義2﹕壓射壓力就是在充模剛結束時壓射沖頭作用在金屬液面上的力。 定義3﹕壓射壓力是以壓射比壓來表示﹐壓射比壓就是充模結束時﹐壓射
沖頭作用于單位面積金屬液面上的壓力。
P ﹕壓射比壓( Pa ) P= F 4F F: 壓射壓力(N)
A πd 2 d ﹕壓室直徑 (m) A﹕沖頭截面積( m 2 )
壓射比壓與壓射壓力成正比﹐與壓射沖頭的截面積成反比。
鋅合金的 壓射比壓
壁厚 =<3mm 30MPa 簡單 40MPa 復雜
壁厚 >3mm 50MPa 簡單 60MPa 復雜
有害雜質元素:鐵(Fe),硅(Si),鉛(Pb),鎘(Gd),錫(Sn)
來源於鋁
來源於鋅
2024/2/1
压铸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五.壓鑄合金及其性能
2024/2/1
压铸模具设计基础知识

压铸模具设计基础知识一、概述压铸模具是用于压铸工艺的模具,在金属、塑料等材料的制品生产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压铸模具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压铸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设计原则、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内容。
二、设计原则1.功能性原则压铸模具应该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能够满足产品的结构、尺寸、表面质量等要求。
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性需求,确保模具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2.可制造性原则在设计压铸模具时,需要考虑到模具的加工工艺和生产成本。
设计应尽量简化,避免复杂的结构和加工工艺,以降低生产成本。
3.可靠性原则压铸模具在长期使用中需要具有稳定可靠的性能。
设计中需要考虑模具的寿命、耐磨性等因素,确保模具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4.易维护性原则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有损坏或磨损,设计时需要考虑模具的易维护性,便于维修和更换受损部件。
三、材料选择压铸模具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模具的寿命和性能。
常用的模具材料包括工具钢、合金钢、硬质合金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硬度模具材料应具有足够的硬度和强度,能够抵抗压力和磨损,确保模具的稳定性和寿命。
2.热稳定性压铸过程中温度较高,模具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不易变形或烧损。
3.耐磨性压铸模具在长期使用中会有磨损,需要选择耐磨性好的材料,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4.耐蚀性部分压铸过程中会有化学物质接触,模具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避免腐蚀损坏。
四、结构设计压铸模具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分型设计合理的分型设计能够提高产品的成型效率和质量,减少缺陷产生。
分型设计应考虑产品的结构特点和成型过程中的收缩变形。
2.冷却系统设计冷却系统设计影响压铸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冷却速度,直接影响产品的组织和性能。
设计时应考虑冷却系统的布局和冷却介质的选择。
3.排气系统设计在压铸过程中需要排除模具内的气体,避免气泡和气孔产生。
压铸模具设计说明书

压铸模具设计说明书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压铸模具设计说明书一、设计内容1、带浇铸系统的铸件图设计2、模具型腔部分设计二、压铸机的选择铸件材料:铝合金冲头直径d=Ф40铸件体积V1=3.14x120x28 3.14x108x20=133387.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压射力Fy=P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94200N压射比p=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75L为压射室长度350 冲头直径d=Ф40压射室合金溶液体积:V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L/4=43960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充满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0.7%铸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浇注系统与溢流槽的面积取铸件的30%)A=A1(1+0.3)=1881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胀模力F=pA=75x18812=1410900N合模力(锁模力)实际压铸时要率大于胀模力三、浇铸系统的设计铸件的平均壁厚b=7.6mm填充时间t=0.2s (查铸造手册)填充速度v=30m/s(查铸造手册)铝合金的密度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浇注金属液的重量G=G1(铸件重量)+G2(浇注系统和溢流槽的重量)G1=ρV1=320.2g G2=10%G1=32gG=352.3g1)内浇口的尺寸内浇口的截面积Ag=K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0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78.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内浇口深度D=2mm 则宽度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9.5≈40mm(取整)2)横浇道的尺寸横浇道的截面积取Ar=3Ag(查铸造手册)深度Dr=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9.7≈10mm(查铸造手册)则宽度Cr=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4.3≈24mm(查铸造手册)横浇道长度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xCr=40mm 取L=50mm(查铸造手册)横浇道设计成扇形横浇道3)直浇道的尺寸冲头直径d=Ф50浇口套尺寸如图(查铸造手册)4)溢流槽的设计参照铸造手册:全部的溢流槽的溢流口截面积的总和An应等于内浇口截面积Ag 的60%~70%取An=0.7Ag=0.7x78.4≈5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压铸基本概念压铸模具设计

压铸基本概念压铸模具设计
一、引言
压铸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注入到模具中进行成形。
在压铸过程中,模具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压铸的基本概念以及压铸模具设计的要点。
二、压铸的基本概念
1. 压铸的工艺流程
压铸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准备模具、熔化金属、填充模腔、冷却凝固、开模脱模等步骤。
在整个过程中,模具的设计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成型质量。
2. 压铸的优势
压铸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等行业。
3. 压铸的材料
常用的压铸材料包括铝合金、锌合金、镁合金等,不同材料的选择会影响产品的性能和成本。
三、压铸模具设计要点
1. 模具结构设计
模具的结构设计应考虑产品的形状、尺寸、壁厚等因素,确保产品能够正确成型并具备所需的性能。
2. 冷却系统设计
良好的冷却系统设计可以有效控制产品的冷却速度,避免产生变形或裂纹。
3. 喷口设计
喷口的设计应考虑金属的填充状态,避免产生气孔或渣等缺陷。
4. 排气系统设计
排气系统的设计可以排出模腔中的气体,防止气体被包裹在金属中导致气孔。
5. 浇口设计
浇口设计应考虑金属的流动路径,避免产生气孔或短裂纹。
四、总结
压铸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方法,模具设计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希望本文对压铸基本概念和压铸模具设计有所帮助。
以上内容为压铸基本概念和压铸模具设计的相关内容,涉及了压铸的优势、材料、模具结构设计、冷却系统设计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铸模具设计》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压铸模具设计
课程代码
所属学院(部):现代制造学院
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总学分
总学时64
编制人黄
审批人
《压铸模具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性质
《压铸模具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是一门技能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通过讲授压铸成型模具的结构及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开发设计制造中等复杂程度压铸模具的能力,在压铸生产操作过程中能维护保养模具的能力,以及根据压铸模具的类型进行选配压铸设备的能力。
本课程与模具设计专业各门课程间的主要关系如下表:
表一前后续课程设置
二、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课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压铸模的能力。
具体目标:
(1)能够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压铸制品。
(2)能够分析压铸产品的工艺性,并能找出工艺难点,提出解决方法。
(3)能选择成型设备和合适的合金材料,会编制压铸成型工艺条件。
(4)能够设计压铸模具常用的几种典型压铸模具结构,能阅读中等图能力。
(5)能够根据压铸件的特点确定压铸模具结构方案。
(6)能具有独立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压铸模,能编写模具装配工艺卡,并且能够装配。
2、知识目标
(1)掌握常用压铸合金的物理性能、流动性、成型过程中的特点、应用范围,能够理解压铸涂料的作用、要求以及使用功能。
(2)能够理解压铸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正确分析成型工艺对模具的要求。
(3)能说出各种压铸设备对各类模具的要求。
(4)能说出各类压铸模具的结构特点及设计计算方法。
(2)课程内容设计
1、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典型的活动项日,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重合同守信用意识,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模具分类、设计,在现场进行模具安装、调试过程。
3、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4、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与课时分配如下。
(2)授课计划表(教学日历)
三、考核方案设计
(一)采取传统考核方式,其考核方案设计如下:
1.考核目标
通过书面开卷考试,使同学们熟悉压铸模具设计的基本过程,压铸模具与注塑模具设计上的区别,拓展同学们的基本职业岗位技能。
2.考核方式
本门课程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专业教学体系中,同期开设有注塑模CAD/CAM综合实训等该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程序员考证任务,从本门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总体考虑,考核方式定位为书面开卷考试。
3.成绩构成内容及各自比例(百分制)
期末卷面成绩:60%
平时成绩:40%(包括作业上交和完成质量情况,考勤等)
四、教材、资料
教材:《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徐纪平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姜银方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