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三单元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作业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3.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 6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一、选择题1. 在斯大林格勒战斗开始时, 苏德战场上的战略态势是()A. 德军丧失了战场主动权B. 德军被迫推行要点攻击C. 德军的失败已不行防止D. 苏军开始推行战略攻击答案:B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大战场中最初发生转折的是()A. 苏德战场B. 北非战场C. 太平洋战场D. 西欧战场分析 : 依据时间判断, 最初发生转折的应当是1942 年半途岛战斗以后的太平洋战场, 选 C项。
答案:C3. 此刻 , 半途岛海战已被设计成网络游戏, 并为众多玩家所喜欢( 如右图 ) 。
当年这一战斗()A.使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B.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结盟的成立C.改变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态势D.是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失败的标记分析 : 1942 年 6 月的半途岛海战, 使太平洋战场局势发生了重要转折, 日本此后由战略攻击转为防守, 美军转为攻击。
答案:C4. 战争中 , 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式武器的大规模使用亲密有关。
这方面的典型战例是()A. 西西里岛登岸战B. 阿拉曼战斗C. 斯大林格勒战斗D. 半途岛战斗分析 : 题干中的限制是“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式武器的大规模使用亲密有关”。
四个选项中,A 、 B、 C 三项不论是两栖作战、荒漠作战仍是城市攻坚战, 所使用的武器都是一般性的武器, 只有半途岛战斗, 出现了大型的航空母舰作战。
除此以外 , 还有电子破译等现代技术的运用。
答案:D5. 斯大林格勒战斗、半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斗的共同点是()A.都是当地区战场上最大规模的战斗B.都是美英盟军获得的重要成功C.都是海陆空全军配合下取胜的战斗D.都是地区战场上重要的转折战斗分析 : 斯大林格勒战斗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半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阿拉曼战斗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所以 , 它们都是地区战场上的转折性战斗。
答案:D二、非选择题6.阅读以下资料 :蒙哥马利跟我谈起了阿拉曼战斗和斯大林格勒会战的状况。
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选修3作业课件:第3单元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共25张PPT

7.战争中,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型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密切
相关。这方面的典型战例是 ( )
A.西西里岛登陆战
B.阿拉曼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中途岛海战
解析:选 D 题干中的限定是“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型武器
的大规模使用密切相关”,四个选项中只有中途岛海战,有新型
武器航空母舰和飞机的大规模应用。因此,正确答案为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7 分,第 14 题 25 分,共 52 分)
13.(27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军在马马耶夫高地和火车站与德军交战,一星期 中车站易手 13 次;苏军中士巴甫洛夫等 24 名战士在一幢大楼中 顶住德军反复冲击 58 天;从 9 月 13 日到 26 日,德军每天几乎 伤亡三千多人,但仍然不能占领全城。一个德国士兵在家信中哀 叹: “我们不久就可以占领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们面 前——相距如此之近,却同时又像月亮那样遥远。”
9.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的共同点是 ()
A.都是本地区战场上最大规模的战役 B.都是美英盟军取得的重大胜利 C.都是海陆空三军配合下取胜的战役 D.都是地区战场上重要的转折战役 解析:选 D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中途岛 海战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因此,它们都是地区战场上的转折性战役。故选 D。
③它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④它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 D 不列颠大空战是二战中德军图谋第一次没有得 逞的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①③错误。②④ 符合所学,故选 D。
3.观察图中的漫画,通过这幅漫画作者主要表达出( ) A.苏联必将战胜法西斯的乐观主义精 神 B.德军是一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 C.苏联存在过分轻敌的战略错误 D.德国法西斯惧怕苏联的心态 解析:选 A 图中斯大林将纳粹头子希特勒当作盘中之餐, 这反映了苏联人民坚信能够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乐观主义精神。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一、选择题1.“像希特勒这样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成立在攻击上边的,攻击一结束,它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毛泽东的这番话是针对希特勒在以下哪次战斗中的失败()A.斯大林格勒战斗B.莫斯科战斗C.柏林战斗D.阿拉曼战斗分析:此题考察解读历史资料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注意毛泽东这段话中最后一句“攻击一结束,它的生命也就结束了”,由此可判断这场战斗应为德国由攻击转向防守的开端。
而斯大林格勒战斗是德国由战略攻击转向战略防守的开始,故 A 切合题意。
答案: A2.“在人类历史上,凡属将要消亡的反动权力,老是要向革命权力进行最后挣扎的整个法西斯权力的盛行及其进行了几年的侵略战争,正是这类最后挣扎的表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切合上述看法的典型战斗是()A.莫斯科捍卫战B.斯大林格勒战斗C.阿拉曼战斗D.不列颠之战分析:依据资猜中“法西斯权力的盛行及其进行了几年的侵略战争,正是这类最后挣扎的表现”一句剖析,该战斗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斗后轴心国一方在这场战斗中损失了其在东线战场四分之一的兵力,并此后一败涂地直至最后溃败。
对苏联一方而言,这场战斗的成功标记着光复陷落国土的开始,最后迎来1945 年 5 月对纳粹德国的最后成功。
答案: B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战场中,反法西斯力量最初转入反扑的是()A.太平洋战场B.苏德战场C.北非战场D.中国战场分析:太平洋战场转入反扑是在1942 的 6 月;苏德战场进入反扑是在1942 年 11 月;北非战场进入反扑是在1942 年 10 月;中国战场进入反扑是在1945 年。
答案: A4.此刻,半途岛海战已被设计成网络游戏,并为众多玩家所喜欢。
当年这一战斗() A.使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B.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结盟的成立C.改变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态势D.是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失败的标记分析:半途岛海战使太平洋战场局势发生了重要转折,日本此后由战略攻击转为防守,美军转为攻击。
人教版选修3:第3单元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作业

第三单元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观察如图所示漫画,通过这幅漫画作者主要表达出( )斯大林的晚餐A.苏联必将战胜法西斯的乐观主义精神B.德军是一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C.苏联存在过分轻敌的战略错误D.德国法西斯惧怕苏联的心态解析:选A 图片中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将纳粹的头子希特勒当做盘中的晚餐,这说明作者坚信苏联一定能够打败法西斯。
故选A项。
2.在苏联某电影中,有这样几组场景:敌方第六集团军在猛烈炮火下突入市区,激烈的巷战开始;但敌方却始终不能占领全城,最终敌方将领保罗斯率残部投降。
该电影反映的是哪一战役( )A.莫斯科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中途岛战役D.阿拉曼战役解析:选B 抓住题干中的“敌方第六集团军”“巷战”及“保罗斯率残部投降”等信息,依托教材知识,便可知B项正确。
3.“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毛泽东的这番话是针对希特勒在下列哪次战役中的失败( )A.斯大林格勒战役B.莫斯科战役C.中途岛海战D.阿拉曼战役解析:选A 注意毛泽东这段话中最后一句“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由此可判断这场战役使德国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而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国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的开始,故A项符合题意。
4.观察下图,二战时期,为瓦解对方军心,交战各方都制作了许多带有心理攻势的海报。
下图的海报中,希特勒命令德国士兵在东线要不惜一切地占领、再占领,但是随着前进的步伐,德军变成了一排排墓碑。
下列对该海报的叙述明显不正确的是( )A.该海报很可能是由苏联方面制作的B.该海报揭示了法西斯给德国人民带来的灾难C.苏军的奋勇作战使海报宣传的内容变成现实D.战时海报的宣传内容没有任何可信性解析:选D 图中的海报反映出苏联人民的斗争决心,即坚决打败德国法西斯。
因此,D项的叙述不正确。
故选D项。
5.观察如图中的传单,传单上一个日本士兵被困在一个孤岛上,无助地向四周张望。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1770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测试题 2019.91,细节决定成败。
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能以少胜多、大败日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A.率先掌握了先进的雷达技术,夺取了制空权 B.计划周密,海空配合,行动突然C.切断了日军的石油供应线,使其海空军丧失机动能力D.破译了日军密码,对日军行动了如指掌2,图中的三位人物均对20世纪的人类历史进程特别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
这一回,他们聚在一起的主要任务是A.商谈对德处理政策,安排战后世界事宜B.商谈组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C.商谈对德作战、围攻柏林的方案D.商谈对日作战,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3,下列有关德国影响欧洲局势的表述,符合历史实际的是A.“一战”中德国的盟国包括奥凶帝国、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B.德国在希特勒成为元首后退出了国际联盟C.通过慕尼黑协定德国割占了捷克斯洛伐克D.莫斯科战役后德军在欧洲战场已无力全面进攻4,两次世界大战影响的相同之处是A.两大军事集团继续对峙B.战后都出现了持续的民族解放运动C.都使英法德日力量受到削弱D.都出现科学技术革命5,下列名词承载着惨酷的历史意蕴,是法西斯势力所犯下的反人类罪的黑色象征①“奥斯威辛集中营”②“南京大屠杀”③“731细菌部队”④“格尔尼卡大屠杀”其中属于“日本制造”的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6,苏东剧变后,局部性区域性的冲突频频发生,其原因有①两极格局时期积聚的矛盾②现存超级大国插手别国事务③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失衡④民族宗教领土矛盾的交织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7,朝鲜战争从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的关键性因素是A.操纵安理会通过了指责朝鲜是“侵略者”的决议 B.宣布武装援助韩国C.出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D.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8,1950年,美国以“联合国军”名义入侵朝鲜,其后果有①阻挠了中国解放台湾②使日本军国主义回潮③美苏战略重点东移④加剧东西方冷战对峙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④9,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人教版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3.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同步练习选修3

第 6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1.察以下片,有关两者的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前者率装甲部支援在北非的意大利B.后者得了阿拉曼役的利C.前者因在北非功赫,被称“荒漠之狐”D.两者都是二期闻名的英国将答案D2.“德国人已打到座城市的中心,在那处,他坠入了窘境。
⋯⋯役已不是运,而成了‘老鼠’,人在地下室里、在屋上、在小巷、院子和下水道里短兵相接”“ 的抵挡,死死拖住了德国的精部,的大反扑得了”。
是以下哪一役中的情况()A.莫斯科役B.斯大林格勒役C.斯克役D.柏林役答案B3.朱可夫元回:“蒙哥利⋯⋯跟我起了阿拉曼役和斯大林格勒会的情况,在他的见解里,两个役拥有同的意。
”“同的意”是指() A.都是当地域上最大模的役B.都是美盟德国法西斯的利C.都是地域上的重要折性役D.都是蒙哥利指取的答案C4.第二次世界大中,作方式的改与新式武器的大模使用亲密有关。
方面的典型例是()A.日本珍珠港B.阿拉曼役C.斯大林格勒役D.中途海答案D5.1942 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两大战场上获取了转折性的成功,这两大战场是() A.北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B.中国战场和苏德战场C.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D.苏德战场和北非战场答案A6.历史图片是人类历史某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切记录。
察看以下列图片,它们反应的共同主题是()A.对法西斯国家的歧视B.苏联人民誓死捍卫国家,抗争法西斯侵略的刚毅信心和高昂的斗志C.进行莫斯科捍卫战D.进行斯大林格勒战斗答案B7.在苏联某电影中,有这样几组场景:敌方第六公司军在强烈炮火下闯进市里,强烈的巷战开始;但敌方却向来不能够占有全城,最后敌方将领保罗斯率残部投诚。
该电影反应的是哪一战斗()A.莫斯科战斗B.斯大林格勒战斗C.中途岛战斗D.阿拉曼战斗答案B8.斯大林格勒战斗的成功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这是因为 ()①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②这场战斗的成功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③德国是轴心国的中坚力量④它的成功使苏联能够抽发兵力参加其他战场作战A.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答案 C9.以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斗,与斯大林格勒战斗作用一致的是()A.不列颠战斗B.莫斯科战斗C.阿拉曼战斗D.柏林战斗答案C10.对于斯大林格勒战斗、中途岛战斗和阿拉曼战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发生于同一年B.结束于同一年C.盟军付出的代价都特别小D.消灭了法西斯军队主力答案A11.“想象一个半月消灭苏联的德军,没有冬季作战准备,马达无法发动,人员大量冻伤,士兵不得不衣着抢来的女大衣御寒,拿破仑当年失败的阴影笼盖着队伍。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课时练习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选择(22*3=66)1.二战期间日军控制太平洋战场战略主动权的时间是A.1941年12月—1942年8月B.1942年1月—1942年8月C.1941年12月—1942年4月D.1942年6月—1944年8月2.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24周年阅兵式。
在阅兵方阵前往红场的路上,不少的士兵满脸灰尘、衣着邋遢,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
阅兵现场也是比较混乱,由于各种原因分列式的徒步方阵也极不整齐。
因此,有些苏联史学家戏称,这是苏联红场阅兵史上一场最“不堪入目”的阅兵。
不过,在众多史学家眼里,这却是苏联军民创造的“一个冬天里的奇迹”。
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较为准确的是()A.苏联在当时经济非常困难,红军战士只能节衣缩食B.那场阅兵是一场不光荣的历史C.苏联在当时面临极为严峻的外部形势D.苏联军队纪律非常散漫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战场中,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转入反攻的是()A.太平洋战场 B.苏德战场C.北非战场D.中国战场4.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这主要基于()A.莫斯科保卫战击败德军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C.中途岛海战打败了日军D.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5.莫斯科战役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鼓舞了苏联军民的斗志B.扭转了苏德战场的战局C.打破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D.德军从此走向战略防御6.历史图片是人类历史某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
观察下列图片,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对法西斯国家的蔑视B.苏联人民誓死保卫国家,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坚强决心和高昂的斗志C.进行莫斯科保卫战D.进行斯大林格勒战役7.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是因为①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②德国是轴心国的中坚力量③这次战役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④这次战役的胜利使苏联能抽出兵力参与其他战场作战⑤这次战役的胜利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A.①②③⑤B.①②C.①③④⑤D.①②③8.战争中,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型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密切相关。
3.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

3.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课时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2012·绥化高二检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闪电战”成了时髦的事情,德军“闪电战”破产是在()A.莫斯科保卫战B.不列颠之战C.斯大林格勒战役D.中途岛之战2.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这是因为()①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②这次战役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③德国是轴心国的中坚力量④这次战役的胜利使苏联能抽出兵力到其他战场作战⑤这次战役的胜利减少了其他战场的压力A.①②③⑤B.①③C.①③④⑤D.①②③3.“在人类历史上,凡属将要灭亡的反动势力,总是要向革命势力进行最后挣扎的,而有些革命的人们也往往在一个期间内被这种外强中干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出敌人快要消灭,自己快要胜利的实质。
整个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及其进行了几年的侵略战争,正是这种最后挣扎的表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符合上述观点的典型战役是()A.莫斯科保卫战B.斯大林格勒战役C.日德兰海战D.不列颠之战4.美军取得中途岛战役胜利的关键是()A.日本长途跋涉,美军以逸待劳B.美军掌握了日军作战计划C.美军采取伏击战术D.日军指挥失误5.下列关于中途岛海战的说法,错误的是()A.太平洋战场上的转折点B.日军在太平洋地区丧失战略主动权C.日本战败,太平洋舰队主力被彻底消灭D.美军以少胜多是因为截获日军军事情报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战场中,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转入反攻的是()A.太平洋战场B.苏德战场C.北非战场D.西欧战场7.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两大战场上取得了转折性的胜利,这两大战场是()A.北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B.中国战场和苏德战场C.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D.苏德战场和北非战场8.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和阿拉曼战役的共同点是()A.都是本地区战场上最大规模的战役B.都是美英盟军取得的重大胜利C.都是海陆空三军配合下取胜的战役D.都是地区战场上的重要转折性战役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蒙哥马利……跟我谈起了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时,苏德战场上的战略态势是( )
A.德军丧失了战场主动权
B.德军被迫实行重点进攻
C.德军的失败已不可避免
D.苏军开始实行战略进攻
解析:选B 莫斯科战役后,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希特勒在1942年将德军的进攻重点指向苏联南方的交通枢纽斯大林格勒,故选B。
2.莫斯科战役在苏联卫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 )
①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德军的图谋第一次没有得逞②它使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③它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④它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D 不列颠大空战是二战中德军图谋第一次没有得逞的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①③错误。
②④符合所学,故选D。
3.观察下图中的漫画,通过这幅漫画作者主要表达出( )
A.苏联必将战胜法西斯的乐观主义精神
B.德军是一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
C.苏联存在过分轻敌的战略错误
D.德国法西斯惧怕苏联的心态
解析:选A 图中斯大林将纳粹头子希特勒当作盘中之餐,这反映了苏联人
民坚信能够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乐观主义精神。
4.下列对斯大林格勒战役说法正确的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全歼德军50余万人
C.斯大林格勒战役从1942年7月开始到1943年2月结束
D.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曾经占领过全城
解析:选C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歼敌30余万人,由于苏联军民誓死保卫家园,德军始终未能占领全城,A、B、D三项均错误,只有C是对该战役时间的正确表述。
故选C。
5.二战的转折点出现在苏德战场上,这主要是因为( )
A.苏联战场面积大,坚持时间长
B.苏联的参战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C.苏德战场是欧洲最主要的战场,抗击着德国大部分兵力
D.苏德战场同时抗击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进攻
解析:选C 苏德战场是欧洲最主要的战场,抗击着德国大部分兵力,因此其走势对整个二战起着决定性作用。
6.观察下图,二战时期,为瓦解对方军心,交战各方都制作了许多带有心理攻势的海报。
下图的海报中,希特勒命令德国士兵在东线要不惜一切地占领、再占领,但是随着前进的步伐,德军变成了一排排墓碑。
下列对该海报的叙述明显错误的是( )
A.该海报很可能是由苏联方面制作的
B.该海报揭示了法西斯给德国人民带来的灾难
C.苏军的奋勇作战使海报宣传的内容变成现实
D.战时海报的宣传内容没有任何可信性
解析:选D 由海报的内容可知是反法西斯一方绘制的,揭示了法西斯给德国人民带来的灾难,A、B两项正确;结合史实可知C项正确;战时海报的宣传内容虽有夸张,但也能反映一些信息,D项表述偏于绝对化。
故选D项。
7.战争中,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型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密切相关。
这方面的典型战例是 ( )
A.西西里岛登陆战B.阿拉曼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D.中途岛海战
解析:选D 题干中的限定是“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型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密切相关”,四个选项中只有中途岛海战,有新型武器航空母舰和飞机的大规模应用。
因此,正确答案为D。
8.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能够发生转折的最关键因素是( )
A.西方民主国家对法西斯侵略的遏制
B.苏联军民对法西斯侵略的英勇抗击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各国的并肩作战
D.法西斯国家进行的战争失道寡助
解析:选C 结合所学可知,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能够发生转折的最关键因素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各国的并肩作战,故选C项;A、B、D三项都是片面的,排除。
9.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的共同点是( )
A.都是本地区战场上最大规模的战役
B.都是美英盟军取得的重大胜利
C.都是海陆空三军配合下取胜的战役
D.都是地区战场上重要的转折战役
解析:选D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因此,它们都是地区战场上的转折性战役。
故选D。
10.现在,中途岛海战已被设计成网络游戏,并为众多玩家所喜爱。
当年这一战役( )
A.使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B.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C.改变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态势
D.是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失败的标志
解析:选C 中途岛海战使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日本从此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御,美军转为进攻。
11.观察右图中的传单,传单上一个日本士兵被困在一个孤岛上,无助地向四周张望。
画中的文字是:“日本的飞机和军舰都到哪里去了。
”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该传单的散发者最有可能是美军
B.散发该传单是为了瓦解日军士气和精神
C.该传单应印刷于中途岛海战之后
D.该传单预示着日军将逐步处于不利地位
解析:选C 传单仅是宣传品,它不是实际战况的反映,C项的推断过于绝对化。
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12.下列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交战双方都表述正确的是( )
A.苏联↔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德意
B.美苏↔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德意
C.苏联↔德国、英国↔日本、英国↔德意
D.苏联↔德国、英国↔日本、美英↔德意
解析:选A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作战;中途岛海战是美日作战;阿拉曼战役是英国与德意作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7分,第14题25分,共52分)
13.(27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军在马马耶夫高地和火车站与德军交战,一星期中车站易手13次;苏军中士巴甫洛夫等24名战士在一幢大楼中顶住德军反复冲击58天;从9月13日到26日,德军每天几乎伤亡三千多人,但仍然不能占领全城。
一个德国士兵在家信中哀叹:“我们不久就可以占领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们面前——相距如此之近,却同时又像月亮那样遥远。
”
材料二:中途岛战役前,美国情报人员发现日军电报中频繁出现地点代号“AF”。
为确认该地是中途岛,中途岛驻军用被日军破译的密码向美军司令部发出电报,抱怨岛上由于蒸馏水系统故障而缺乏淡水。
不久,美军再次截获日军情报部门发给大本营的密电:AF缺乏淡水。
AF的谜底终于被揭开。
材料三:在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是战无不败;在阿拉曼战役以后,我们是战无不胜。
——温斯顿·丘吉尔
(1)材料一所述的战役名称是什么?它对二战的发展有何影响?(10分)
(2)材料二所述的事件对战役的发展有何影响?战役的结果对二战发展有何影响?(9分)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丘吉尔的话?(8分)
答案:(1)名称:斯大林格勒战役。
影响: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
(2)影响:它使美国了解了日本的作战计划,从而得以在局部地区集中优势兵力,打败日本。
战役结果的影响: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从此美国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3)阿拉曼战役后,英国掌握了北非战场主动权,一步步走向胜利,因而丘吉尔的话是有道理的。
14.(2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蒙哥马利……跟我谈起了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情况。
在他的概念里,这两个战役具有同样的意义。
虽然我丝毫不想贬低英军的功绩,然而我仍不得不给他说明:阿拉曼战役只是一个集团军规模的战役,而参加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却有好几个方面军。
它们进行的是具有巨大战略意义的战役,其结果是在伏尔加河、顿河地域,并随后在北高加索地域消灭了人数众多的德军及其盟军的集团。
如同大家所知道的那样,这
一战役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折的开端……
——《朱可夫元帅回忆录》下册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战争优势转化的表现及原因。
(18分)
(2)依据材料,如何理解“这两个战役具有同样的意义”? (7分)
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战争优势在德意日法西斯一方。
原因:英法长期以来对法西斯采取纵容的绥靖政策;德意日法西斯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发动突然袭击。
1942年,战争优势转化到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一方。
原因:苏联和美国参战;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面。
(2)衡量一场战役的历史意义,不能单纯强调其规模和双方的伤亡数字,而必须考虑它对战争的总体进程和全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