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钢件缺陷原因分析

▲铸钢件缺陷原因分析
▲铸钢件缺陷原因分析

铸钢件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

铸钢阀门由于其成本的经济性和设计的灵活性,因而得到广泛的运用。由于阀门铸件的基本结构属于中空结构,形状比较复杂,铸造工艺受到铸件尺寸、壁厚、气候、原材料和施工操作的种种制约,因此,铸钢件常常会出现砂眼、气孔、裂纹、缩松、缩孔和夹杂物等各种铸造缺陷, 生产控制有一定难度,尤以砂型铸造的合金钢铸件为多。因为钢中合金元素越多钢液的流动性越差,铸造缺陷就更容易产生。

一、铸钢的铸造工艺特点

铸钢的熔点较高,钢液易氧化、钢水的流动性差、收缩性大,其体收缩率为10~14%,线收缩为1.8~2.5%。为防止铸钢件产生浇不足、冷隔、缩孔和缩松、裂纹及粘砂等缺陷,必须采取较为复杂的工艺措施:

1、由于钢液的流动性差,为防止铸钢件产生冷隔和浇不足,铸钢件的壁厚不能小于8mm;浇注系统的结构力求简单;采用干铸型或热铸型;适当提高浇注温度,一般为1520°~1600℃,因为浇注温度高,钢水的过热度大、保持液态的时间长,流动性可得到改善。但是浇温过高,会引起晶粒粗大、热裂、气孔和粘砂等缺陷。因此一般小型、薄壁及形状复杂的铸件,其浇注温度约为钢的熔点温度+150℃;大型、厚壁铸件的浇注温度比其熔点高出100℃左右。

2、由于铸钢的收缩量较大,为防止铸件出现缩孔、缩松缺陷,在铸造工艺上大都采用冒口、冷铁和补贴等措施,以实现顺序凝固。

3、为防止铸钢件产生缩孔、缩松、气孔和裂纹缺陷,应使其壁厚均匀、避免尖角和直角结构、在铸型用型砂中加锯末、在型芯中加焦炭、以及采用空心型芯和油砂芯等来改善砂型或型芯的退让性和透气性。

4、铸钢的熔点高,相应的其浇注温度也高。高温下钢水与铸型材料相互作用,极易产生粘砂缺陷。因此,应采用耐火度较高的人造石英砂做铸型,并在铸型表面刷由石英粉或锆砂粉制得的涂料。为减少气体来源、提高钢水流动性及铸型强度,大多铸钢件用干型或快干型来铸造,如采用CO2硬化的水玻璃石英砂型。

二、铸钢件常见的铸造缺陷

铸钢件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不同的铸造缺陷,常见的缺陷形式有:砂眼、粘砂、气孔、缩孔、缩松、夹砂、结疤、裂纹等。

A )砂眼缺陷

砂眼是由于金属液从砂型型腔表面冲下来的砂粒(块),或者在造型、合箱操作中落入型腔中的砂粒(块)来不及浮入浇冒系统,留在铸件内部或表面而造成的。砂眼缺陷处内部或表面有充塞着型(芯)砂的小孔,是一种常见的铸造缺陷。

B)粘砂缺陷

在铸件表面上,全部或部分覆盖着一层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与砂(或涂料)的混(化)合物或一层烧结构的型砂,致使铸件表面粗糙,难于清理。粘砂多发生在型、芯表面受热作用强烈的部位,分机械粘砂和化学粘砂两种。机械粘砂是由金属液渗入铸型表面的微孔中形成的,当渗入深度小于砂粒半径时,铸件不形成粘砂,只是表面粗糙,当渗入深度

大于砂粒半径时,就形成机械粘砂,化学粘砂是金属氧化物和造型材料相互进行化学作用的产物,与铸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C)气孔缺陷

在铸件内部,表面或近于表面处,有大小不等的光滑孔眼,形状有圆的,长的及不规则的,有单个的,也有聚集成片的。颜色有白色的或带一层暗色,有时覆有一层氧化皮。由于气体的来源和形成原因不同,气孔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有侵入性气孔、析出性气孔和反应性气孔。

侵入性气孔体积较大,形状近似梨形,常出现在铸件上部靠近型芯壁或浇注位置处,主要是由于砂型芯中产生的气体侵入金属中未能逸出造成的,梨形气孔小端位置表明气体由该处进入铸人件。

析出性气孔多而分散,一般位于铸件表面,往往同一炉铸件几乎都会出现,主要是由于金属在熔炼过程中吸收的气体在凝固前未能全部析出,就在铸件中形成许多分散的小气孔。

反应性气孔是由于金属一铸型界面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气孔,因其分布均匀且往往在铸件表皮以下1-3è处(有时在一层氧化皮下面)出现,所以又称为皮下气孔。又由于这种气孔多呈细长形针孔状,其长轴与铸件表面垂直,又可将其称为针孔。

D)缩孔缩松缺陷

在铸件厚断面内部,热节处或轴心等最后凝固的地方,形成不规则的表面粗糙的孔洞,该处晶粒粗大,往往带有树枝晶.孔洞大而集中的为缩孔,孔眼小而分散的称为缩松。主要是由于铸件在冷却凝固时所产生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远远大于固态收缩,且在铸件最后凝固的地方得不到金

属液的补充造成的。

E)夹砂结疤缺陷

夹砂是指在铸钢件表面上,有一层金属瘤状物或片状物,在金属瘤片和铸件之间夹有一层型砂或涂料,结疤是由于金属液在铸型表面局部冲去了一块砂的地方或在发生搅拌或沸腾现象的地方出现了一块凸出的疤痕,脱落的砂夹在疤块中或铸件的其他部位中。在浇注时,湿型型腔表面的水分因受到钢液的高温烘烤而向砂型内部发生迁移,形成强度较低的水分凝聚区,易使型腔表面脱层而造成铸钢件结疤、夹砂等缺陷。F)裂纹缺陷

裂纹分为冷裂和热裂。冷裂指铸件凝固后冷却到弹性状态时,因铸件局部的铸造应力大于合金的极限强度而引起的裂纹;热裂是铸件在凝固末期或终凝后不久,铸件尚处于强度和塑性很低状态下,因铸件固态收缩受阻而引起的裂纹。白点是淬透性高的合金钢铸件在快速冷却时,因析出氢及产生较高的组织应力和热应力而引起的微细裂纹。

1、皮下裂纹

皮下裂纹隐藏在铸件表皮之下,裂纹较大且走向曲折,机加工后即可发现。皮下裂纹也是常见的热裂纹。

2、外裂纹

外裂纹常出现在阀门铸件两壁交接的热节部位,如法兰根部、阀门本体外壁凸起的表面处。外裂纹肉眼即可发现,裂纹比较直,与应力方向垂直,是比较典型的晶间裂纹。由于铸件表面早先凝固,裂纹由外向内发展,因此,外裂纹一般很难得到补缩金属液的自焊补。

3、内裂纹

内裂纹是指形成于铸件厚大热节内部的热裂纹,产生波探伤或射线探伤时即可发现,或打压渗漏。

▲铸钢件缺陷原因分析

铸钢件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 铸钢阀门由于其成本的经济性和设计的灵活性,因而得到广泛的运用。由于阀门铸件的基本结构属于中空结构,形状比较复杂,铸造工艺受到铸件尺寸、壁厚、气候、原材料和施工操作的种种制约,因此,铸钢件常常会出现砂眼、气孔、裂纹、缩松、缩孔和夹杂物等各种铸造缺陷, 生产控制有一定难度,尤以砂型铸造的合金钢铸件为多。因为钢中合金元素越多钢液的流动性越差,铸造缺陷就更容易产生。 一、铸钢的铸造工艺特点 铸钢的熔点较高,钢液易氧化、钢水的流动性差、收缩性大,其体收缩率为10~14%,线收缩为1.8~2.5%。为防止铸钢件产生浇不足、冷隔、缩孔和缩松、裂纹及粘砂等缺陷,必须采取较为复杂的工艺措施: 1、由于钢液的流动性差,为防止铸钢件产生冷隔和浇不足,铸钢件的壁厚不能小于8mm;浇注系统的结构力求简单;采用干铸型或热铸型;适当提高浇注温度,一般为1520°~1600℃,因为浇注温度高,钢水的过热度大、保持液态的时间长,流动性可得到改善。但是浇温过高,会引起晶粒粗大、热裂、气孔和粘砂等缺陷。因此一般小型、薄壁及形状复杂的铸件,其浇注温度约为钢的熔点温度+150℃;大型、厚壁铸件的浇注温度比其熔点高出100℃左右。 2、由于铸钢的收缩量较大,为防止铸件出现缩孔、缩松缺陷,在铸造工艺上大都采用冒口、冷铁和补贴等措施,以实现顺序凝固。

3、为防止铸钢件产生缩孔、缩松、气孔和裂纹缺陷,应使其壁厚均匀、避免尖角和直角结构、在铸型用型砂中加锯末、在型芯中加焦炭、以及采用空心型芯和油砂芯等来改善砂型或型芯的退让性和透气性。 4、铸钢的熔点高,相应的其浇注温度也高。高温下钢水与铸型材料相互作用,极易产生粘砂缺陷。因此,应采用耐火度较高的人造石英砂做铸型,并在铸型表面刷由石英粉或锆砂粉制得的涂料。为减少气体来源、提高钢水流动性及铸型强度,大多铸钢件用干型或快干型来铸造,如采用CO2硬化的水玻璃石英砂型。 二、铸钢件常见的铸造缺陷 铸钢件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不同的铸造缺陷,常见的缺陷形式有:砂眼、粘砂、气孔、缩孔、缩松、夹砂、结疤、裂纹等。 A )砂眼缺陷 砂眼是由于金属液从砂型型腔表面冲下来的砂粒(块),或者在造型、合箱操作中落入型腔中的砂粒(块)来不及浮入浇冒系统,留在铸件内部或表面而造成的。砂眼缺陷处内部或表面有充塞着型(芯)砂的小孔,是一种常见的铸造缺陷。 B)粘砂缺陷 在铸件表面上,全部或部分覆盖着一层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与砂(或涂料)的混(化)合物或一层烧结构的型砂,致使铸件表面粗糙,难于清理。粘砂多发生在型、芯表面受热作用强烈的部位,分机械粘砂和化学粘砂两种。机械粘砂是由金属液渗入铸型表面的微孔中形成的,当渗入深度小于砂粒半径时,铸件不形成粘砂,只是表面粗糙,当渗入深度

各种缺陷分析与产生原因

锻造成形过程中的缺陷及其防止方法 一、钢锭的缺陷 钢锭有下列主要的缺陷: (1)缩孔和疏松 钢锭中缩孔和疏松是不可避免的缺陷,但它们出现的部位可以控制。钢锭中顶端的保温冒口,造成钢液缓慢冷却和最后凝固的条件,一方面使锭身可以得到冒口中钢液的补缩,另一方面使缩孔和疏松集中于此处,以便锻造时切除。 (2)偏析钢锭中各部分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称为偏析。偏析分为枝晶偏析和区域偏析两种,前者可以通过锻造以及锻后热处理得到消除,后者只能通过锻造来减轻其影响,使杂质分散,使显微孔隙和疏松焊和。 (3)夹杂不溶于金属基体的非金属化合物称为夹杂。常见的夹杂如硫化物、氧化物、硅酸盐等。夹杂使钢锭锻造性能变化,例如当晶界处低熔点夹杂过多时,钢锭锻造时会因热脆而锻裂。夹杂无法消除,但可以通过适当的锻造工艺加以破碎,或使密集的夹杂分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夹杂对锻件质量的影响。 (4)气体 钢液中溶解有大量气体,但在凝固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析出,以不同形式残存在钢锭内部。例如氧与氮以氧化物、氮化物存在,成为钢锭中夹杂。氢是钢中危害最大的气体,它会引起“氢脆” ,使钢的塑性显著下降;或在大型锻件中造成“白点” ,使锻件报废。 (5)穿晶 当钢液浇注温度较高,钢锭冷却速度较大时,钢锭中柱状晶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整个截面都形成柱状晶粒,这种组织称为穿晶。在柱状晶交界处(如方钢锭横截面对角线上),常聚集有易熔夹杂,形成“弱面” ,锻造时易于沿这些面破裂。在高合金钢锭中容易遇到这种缺陷。 (6)裂纹 由于浇注工艺或钢锭模具设计不当,钢锭表面会产生裂纹。锻造前应将裂纹消除,否则锻造时由于裂纹的发展导致锻件报废。 (7)溅疤 当钢锭用上注法浇注时,钢液冲击钢锭模底而飞溅到钢锭模壁上,这些附着的溅沫最后不能和钢锭凝固成一体,便成溅疤。溅疤锻造前必须铲除,否则会形成表面夹层。 二、轧制或锻制的钢材中的缺陷 轧制或锻制的钢材中往往存在如下缺陷: (1)裂纹和发裂 裂纹是由于钢锭缺陷未清除,经过轧制或锻造使之进一步发展造成的。由于轧制或锻造的工艺规范不当,在钢材内引起很大的内应力,也会造成裂纹。断面大、合金元素多的钢材容易产生裂纹。 发裂是深度为0.50~1.50mm 的发状裂纹,它是轧制或锻造时由于钢锭皮下气泡沿变形方向被拉长或夹杂物沿变形方向伸长而形成。发裂一般需经酸洗后才能发现。 (2)伤痕和折叠 伤痕是钢材表面上深约0.2~0.30mm 的擦伤、划伤细痕。折叠一般由于轧制或锻造工艺不当造成。 (3)非金属夹杂和疏松

铸件常见缺陷和处理

铸件常见缺陷、修补及检验 一、常见缺陷 1.缺陷的分类 铸件常见缺陷分为孔眼、裂纹、表面缺陷、形状及尺寸和重量不合格、成份及组织和性能不合格五大类。(注:主要介绍铸钢件容易造成裂纹的缺陷) 1.1孔眼类缺陷 孔眼类缺陷包括气孔、缩孔、缩松、渣眼、砂眼、铁豆。 1.1.1气孔:别名气眼,气泡、由气体原因造成的孔洞。 铸件气孔的特征是:一般是园形或不规则的孔眼,孔眼内表面光滑,颜色为白色或带一层旧暗色。(如照片) 气孔 照片1 产生的原因是:来源于气体,炉料潮湿或绣蚀、表面不干净、炉气中水蒸气等气体、炉体及浇包等修后未烘干、型腔内的气体、浇注系统不当,浇铸时卷入气体、铸型或泥芯透气性差等。 1.1.2缩孔 缩孔别名缩眼,由收缩造成的孔洞。

缩孔的特征是:形状不规则,孔内粗糙不平、晶粒粗大。 产生的原因是:金属在液体及凝固期间产生收缩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浇铸系统不适当,冷铁的大小、数量、位置不符实际、铁水化学成份不符合要求,如含磷过高等。浇注温度过高浇注速度过快等。 1.1.3缩松 缩松别名疏松、针孔蜂窝、由收缩耐造成的小而多的孔洞。 缩松的特征是:微小而不连贯的孔,晶粒粗大、各晶粒间存在明显的网状孔眼,水压试验时渗水。(如照片2) 缩松 照片2 产生的原因同以上缩孔。

1.1.4渣眼 渣眼别名夹渣、包渣、脏眼、铁水温度不高、浇注挡渣不当造成。 渣眼的特征是:孔眼形状不规则,不光滑、里面全部或局部充塞着渣。(如照片3) 渣眼 照片3 产生的原因是:铁水纯净度差、除渣不净、浇注时挡渣不好,浇注系统挡渣作用差、浇注时浇口未充满或断流。 1.1.5砂眼 砂眼是夹着砂子的砂眼。 砂眼的特征是:孔眼不规则,孔眼内充塞着型砂或芯砂。 产生的原因是:合箱时型砂损坏脱落,型腔内的散砂或砂块未清除干净、型砂紧实度差、浇注时冲坏型芯、浇注系统设计不当、型芯表面涂料不好等。 1.1.6铁豆

铸造铸件常见缺陷分析报告

铸造铸件常见缺陷分析 铸造工艺过程复杂,影响铸件质量的因素很多,常见的铸件缺陷名称、特征和产生的原因,见表。 常见铸件缺陷及产生原因

缺陷名称特征产生的主要原因 气孔 在铸件部或表 面有大小不等 的光滑孔洞①炉料不干或含氧化物、杂质多;②浇注工具或炉前添加剂未烘干;③型砂含水过多或起模和修型时刷水过多;④型芯烘干不充分或型芯通气孔被堵塞;⑤春砂过紧,型砂透气性差;⑥浇注温度过低或浇注速度太快等 缩孔与缩松缩孔多分布在 铸件厚断面 处,形状不规 则,孔粗糙①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如壁厚相差过大,厚壁处未放冒口或冷铁;②浇注系统和冒口的位置不对; ③浇注温度太高;④合金化学成分不合格,收缩率过大,冒口太小或太少 砂眼在铸件部或表 面有型砂充塞 的孔眼①型砂强度太低或砂型和型芯的紧实度不够,故型砂被金属液冲入型腔;②合箱时砂型局部损坏;③浇注系统不合理,浇口方向不对,金属液冲坏了砂

型;④合箱时型腔或浇口散砂未清理干净 粘砂铸件表面粗 糙,粘有一层 砂粒①原砂耐火度低或颗粒度太大;②型砂含泥量过高,耐火度下降;③浇注温度太高;④湿型铸造时型砂中煤粉含量太少;⑤干型铸造时铸型未刷涂斜或涂料太薄 夹砂铸件表面产生 的金属片状突 起物,在金属 片状突起物与 铸件之间夹有 一层型砂①型砂热湿拉强度低,型腔表面受热烘烤而膨胀开裂;②砂型局部紧实度过高,水分过多,水分烘干后型腔表面开裂;③浇注位置选择不当,型腔表面长时间受高温铁水烘烤而膨胀开裂;④浇注温度过高,浇注速度太慢 错型铸件沿分型面 有相对位置错①模样的上半模和下半模未对准;②合箱时,上下砂箱错位;③上下砂箱未夹紧或上箱未加足够压

铸钢件常见铸造缺陷及预防措施

铸钢件常见铸造缺陷及预防措施 铸钢件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不同的铸造缺陷,如何预防这些缺陷,一直是铸件生产厂家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认识和实践经验。 我车间主要采用传统湿型砂铸造工艺生产铸钢件,在长期的生产中,发现铸钢件主要出现以下铸造缺陷,砂眼,粘砂,气孔,缩孔,夹砂结疤,胀砂等等。 1.砂眼及其预防措施 砂眼缺陷处内部或表面有充塞着型(芯)砂的小孔,砂眼是一种常见的铸造缺陷,往往导致铸件报废。砂眼是由于金属液从砂型型腔表面冲下来的砂粒(块),或者在造型,合箱操作中落人型腔中的砂粒(块)来不及浮入浇冒系统,留在铸件内部或表面而造成的。 砂眼的预防措施: 1.1严格控制型砂性能,提高砂型芯的表面强度和紧实度,减少毛刺和锐角,减少冲砂。 1.2合箱前把型腔和砂芯表面的浮砂处理干净,平稳合箱,如果是明冒口或贯通出气眼,应避免散砂从中掉人型腔,合箱后要尽快浇注。 1.3设置正确合理的浇冒系统,避免金属液对型壁和砂芯的冲刷力过大。 1.4浇口杯表面要光滑,不能有浮砂。 2.粘砂及其预防措施 在铸件表面上,全部或部分覆盖着一层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与砂(或涂料)的混(化)合物或一层烧结构的型砂,致使铸件表面粗糙,难于清理。粘砂多发生在型、芯表面受热作用强烈的部位,分机械粘砂和化学粘砂两种。机械粘砂是由金属液渗入铸型表面的微孔中形成的,当渗入深度小于砂粒半径时,铸件不形成粘砂,只是表面粗糙,当渗入深度大于砂粒半径时,就形成机械粘砂,化学粘砂是金属氧化物和造型材料相互进行化学作用的产物,与铸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粘砂的预防措施: 2.1选用耐火度高的砂,以提高型砂,芯砂的耐火度,原砂的SiO2含量在96%(质量分数)以上,而且砂粒应对粗些。铸钢件的浇注温度越高,壁厚越厚,对原砂中SiO2含量的要求越高。

浅谈消失模铸造铸钢件常见缺陷及防治措施

浅谈消失模铸造铸钢件常见缺陷及防治措施[摘要]文章就铸钢件表面缺陷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简单论述,对该缺陷防治的 措施进行了浅析,并经过分析指出铸钢件表面形成缺陷气痕和流痕的主要原因:浇注系统不合理、透气性偏低、浇注温度不高不稳定等等,并针对不同原因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一些防治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铸钢件;铸造缺陷;缺陷防治 液态金属的质量好坏以及铸造工艺方案的制定、落实与执行的质量都决定了铸件质量的高低。为了使得铸件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从铸件原材料的购买、造型、制芯、合箱、浇注、落沙、铸件清理直至最后的热处理为止,每个制造过程都要进行的严格控制,如有不慎,将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缺陷。对铸件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其结构组织和性能符合使用要求,但是由于很多的铸件只是要求为自由表面,而不再对其进行加工,因此对铸件的表面质量以及外表形状和尺寸均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铸钢件大致存在以下的常见缺陷:缩孔、缩松、气孔、冷裂与热裂、白点以及偏析和缺陷断口等等。文章针对铸钢件常见缺陷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以此为诊断铸件质量提供参考。 1、消失模铸钢充型的特殊性 在铸件进行铸造充型凝固的瞬间变产生了铸件的缺陷。通常情况下无论大小型铸件的充型时间都比较短。消失模铸件充型与普通空腔铸造不同之处在于其缺陷的形成是由消失模铸钢件夹渣缺陷所产生。 1.1 消失模铸钢件的充型形态 绝大多数对于消失模铸造金属液充型过程的研究都是基于铝合金消失模铸造充型过程的基础上,并且大部分都是在无负压作用下进行的充型。基于这种情况,金属液从内浇通道进入铸件的“型腔”,并且金属液的前沿以扇形的形态向前流动,于此同时金属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其前沿向下发生了形状的改变,但是其总体的流动方向仍是向着远离内浇道的方向推进,直到“型腔”被金属液全部充满为止。金属液的温度以及模样材料的性质和充型的速度决定了金属液与摸样接触的边界形态,金属液温度越高、摸样密度越小、充型的速度越快,则金属液整体的推进速度就越快。边界区内是一层摸样气化所形成的高压气,该气隙的厚度在1mm至3mm之间,内气压大约为0.12MPa,在抽负压是内气压约为0.096MPa,并且随着合金类型、浇注速度、浇注温度、模样密度、直浇道面积、涂料高温透气性及负压大小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在铝合金无负压浇注的情况下,通常根据不同情况将金属液与摸样界面的形态分为以下四种模型:接触模式、间隙模式、溃散模式以及卷入模式。 1.2 金属液充型的湍流形态以及所产生的附壁效应 我国企业在消失模钢/铁件生产浇注的过程中,都是通过对干砂铸型施加负压的方式来紧固干砂的砂型,从而保证铸型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抵挡金属液的冲击以及浮力,确保铸型在整个浇注和凝固的过程中能够完整有效,最终得到结构完整的铸件。在砂箱高度不再继续增加的情况下,消失模铸造黑色合金铸件中负压方法的使用对于保证干砂铸型的强度和刚度起来到了很大的作用,从而确保了铸造过程的继续实施,这在我国消失模铸造工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试验中,充型的金属液在流动过程中为湍流状态,充型前的金属液的形态

几种常见铸钢件缺陷的补焊方法和经验

几种常见铸钢件缺陷的补焊方法和经验 https://www.360docs.net/doc/0112464922.html, 2011年12月10日09:40 点击数:306 核心提示:本文介绍了常见阀门铸钢件的缺陷及补焊方法,铸钢件缺陷的科学补焊,是一项节能的再制造工程技术。本文就缺陷处理判断,剔除作了详细讲解。 本文介绍了常见阀门铸钢件的缺陷及补焊方法,铸钢件缺陷的科学补焊,是一项节能的再制造工程技术。本文就缺陷处理判断,剔除作了详细讲解。对补焊的方法,次数,补焊后的处理经验给予解答。总结了缺陷补焊中经济、有效的实用经验。 1、缺陷处理 缺陷剔除 在工厂里一般可采用碳弧气刨吹去铸造缺陷,然后用手提角磨机打磨缺陷部位至露出金属光泽。但生产实践中更多的是直接用碳钢焊条大电流除去缺陷,并用角磨机磨出金属光泽。一般铸件缺陷剔除,可用<4mm-J422焊条,160~180A电流,将缺陷除干净,角磨机将缺陷口打磨成U形,减少施焊应力。缺陷清除的彻底,补焊质量好。 缺陷判断 在生产实践中,有些铸件缺陷不允许补焊,如贯穿性裂纹、穿透性缺陷(穿底)、蜂窝状气孔、无法清除的夹砂夹渣和面积超过65cm2的缩松等,以及双方合同中约定的其他不能补焊的重大缺陷。在补焊前应判断缺陷的类型。 缺陷部位预热 碳素钢和奥氏体不锈钢铸件,凡补焊部位的面积<65cm2,深度<铸件厚度的20%或25mm,一般无需预热。但ZG15Cr1Mo1V、ZGCr5Mo等珠光体钢铸件,由于钢的淬硬倾向大,冷焊易裂,应作预热处理,预热温度为200~400℃(用不锈钢焊条补焊,温度取小值),保温时间应不少于60min。如铸件不能整体预热,可用氧-乙炔在缺陷部位并扩展20mm后加热至300-350℃(背暗处目测观察微暗红色),大号割炬中性焰枪先在缺陷处及周边做圆周快速摆动几分钟,然后改为缓慢移动保持10min(视缺陷厚度而定),使缺陷部位充分预热后,迅速补焊。 2、补焊方法 要求 对奥氏体不锈钢铸件进行补焊时,要在通风处,使之快速冷却。对珠光体低合金钢铸件和补焊面积过大的碳钢铸件则应选背风处或用挡风板遮挡,避免快冷造成裂纹。补焊一个堆层的,补焊后应立即清除药渣,并沿缺陷中心向外均匀地锤击,降低补焊应力。若补焊分几层进行(一般3~4mm为一补焊层),则每层补焊后均要及时清除药渣和锤击补焊区域。如在冬季施焊,ZG15Cr1Mo1V类的珠光体合金钢铸件,每补焊一层还应用氧-乙炔反复加热,再迅速补焊,以避免产生焊接裂纹。

铸钢件缩孔及缩松缺陷的消除

铸钢件缩孔及缩松缺陷的消除 【摘要】通过分析铸钢件缩孔及缩松产生的机理,总结出铸件产生缩孔及缩松缺陷的部位,提出从改进浇注系统、改变铸件结构、适当提高浇注温度及控制浇注速度等几个方面消除铸件中的缩孔及缩松。 缩孔及缩松缺陷是铸钢件生产中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广大铸造工作者。这两种缺陷多发生在铸件内部,通过机械加工或X 射线检查可以发现,要进行挽救比较困难,也有发生在表面上的,通过安放冒口可以消除。这两种缺陷很相似,危害都很大,可以归为一类。由于缩孔及缩松缺陷的消除需要综合考虑浇注系统、浇注温度、铸件结构、冒口及冷铁等工艺因素,在实际生产中难以控制。本文拟对铸钢件生产中出现的缩孔、缩松缺陷的消除作一探讨,供有关人员参考。 一、缩孔及缩松缺陷产生的机理 铁液在铸型内冷凝的过程中,体积要发生三次收缩:第一次是合金液从浇注温度冷却到开始凝固的温度,称为液态收缩; 第二次是从开始凝固的温度冷却到金属液全部凝固的温度,称为凝固收缩; 第三次是从全部凝固的温度冷却到室温,称为固态收缩。液态收缩的大小与浇注温度有关,铁液每降低100 ℃,体积约缩小0. 78 % ~1. 2 % ,因此浇注温度越高,液态收缩越大。一般情况下,在能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铁液的浇注温度。液态及凝固收缩受合金成分的影响较大,比如,在其他成分相同的情况下,碳、硅含量越大,收缩就越小; 而锰、硫含量越多,则收缩量越大。一般铸钢件在凝固收缩阶段的线收缩率为2. 0 % ~3. 5 % ,因此在砂型铸造中制造模样时,除了加放一定的加工余量外,还要按铸造合金的收缩特性,加上一定量的合金收缩率。当金属液进入型腔后,靠近型壁的金属液散热快,冷却速度快,而后向铸件中心逐次凝固。铸件在冷却凝固的过程中,一般液态收缩时可以得到浇包中液态金属的补缩,这个阶段的收缩对铸件质量影响不大; 固态收缩对形成缩孔、缩松缺陷的影响也不大,但如果在凝固收缩时得不到补缩,就会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 如温度最高的中心处) 形成细小或分散的孔洞,即缩孔、缩松缺陷。 二、缩孔及缩松缺陷产生的部位 实际生产中,有时候要区分是缩孔还是气孔或是夹渣缺陷,并不是很容易,需要综合考虑铸件的结构因素来判断。总结起来,缩孔及缩松缺陷在铸件上产生的部位肯定是最后凝固的地方,而导致最后凝固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 1) 最常见是发生在铸件断面突增或铸件几何热节的部位,因为这些地方金属液的散热最慢,最后凝固而形成缺陷。 ( 2) 并非是铸件的几何热节,而是因为金属液长时间流经某处,使该处过热,也会产生缩孔及缩松缺陷,通常称之为物理热节。 三、缩孔及缩松缺陷的防止措施 要使铸钢件在凝固过程中不产生缩孔及缩松缺陷,必须将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引出铸件本体,这就需要在铸件内形成顺序凝固的温度梯度,使金属液从较低温度开始凝固,而最后凝固的部位在冒口中。生产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使用冒口 在浇注一般的小铸钢件或结构简单的小型铸件时,有无冒口影响不大,因为铸钢件自身有一定的补缩能力。而当铸钢件较复杂时,冒口的作用就比较明显。冒口有明冒口和暗冒口两种。明冒口暴露在空气中,冷却速度快,浇注一段时间后就凝固了,使冒口中的金属液与外界隔离,降低了冒口的补缩效率,对此可在浇注的最后阶段,将一部分金属液由冒口浇入,以强化冒口的补缩效果。冒口的位置需根据铸件壁厚和冷却的情况而定,应设置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冒口的断面一般为被补缩断面的1. 5 ~2 倍,冒口的高度应为其直径的1. 5 ~2.

ProCAST仿真技术在铸钢件缺陷预测上的探讨与应用_赵富

ProCAST仿真技术在铸钢件缺陷预测上的探讨与应用 赵 富,赵银虎,刘 斌,贾冬生 (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工艺研究所,内蒙古包头014032) 摘 要:利用Pr oCA ST铸造仿真模拟软件对某轮式车辆轮毂铸件铸造工艺进行仿真分析,预测了轮毂铸钢件存在的内部缺陷,对仿真技术在铸钢件缺陷预测上进行了探讨研究。通过对实物解剖、铸造工艺CAE仿真分析等确定了缺陷产生的部位及形貌,找出了缺陷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工艺优化及试验验证,基本解决了轮毂铸钢件的内在质量问题,保证了批量生产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铸钢件;仿真模拟;宏观缺陷;质量改进 中图分类号:T P391.9 文献标志码:B Application of ProCAST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orecast of Defects of Foundry Parts ZHA O Fu,ZH A O Y inhu,L IU Bin,JI A Do ng sheng (P ro cess Researching Institute,Inner M o ng olia F irst M achinery Gr oup Cor porat ion,Baoto u014032,China) Abstract:T he paper did simulation analysis t o foundry pr ocess of some w heel type o f v ehicle by using Pr oCA ST fo undry simulatio n softw are,predicted t he inner defects o f hub foundry steel and did the r esea rch on the applicat ion o f simulation technolog y in foundr y steel.Confir med the po sitio n and shape of defects g enerat ion thro ug h par ts dissect ion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of f oundry pr ocess CA E,fo und the r easo n of defects g ener atio n,solved the quality pro blem o f hub foundr y steel throug h o pt imization of pr ocess and t estifying it,so the smo oth of big bat ch pro duction is assured. Key words:Foundr y steel par ts,Simulation,M acr osco pic defects,Q ualit y impro vements 近年来,为了提升传统铸造行业的数字化制造技术水平,涌现出了大量的铸造CAE商品化软件,其中主要有法国的Pro CAST、德国的M AGM A-SOFT、芬兰的CastCAE及西班牙的For cast等软件,在这些软件中,有限元软件Pro CAST是较为成功的一款。为进一步提高铸造工艺设计水平,2007年公司引进了Pr oCA ST铸造仿真软件技术,并开始进行了仿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09年,针对某轮式车辆轮边减速器上的轮毂渗漏问题,通过运用Pro CAST铸造仿真软件模拟分析技术,对铸钢件的工艺、浇注、凝固过程进行计算模拟,准确的预测了某轮式车辆轮毂铸件存在的内部缩松缩孔缺陷部位,同时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后的工艺方案模拟验证进行优化,摸索出了比较合适的铸造工艺方案和加工余量,为工艺方案的改进提供了可靠依据,解决了铸造缺陷问题,使铸件的内在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1 对铸件渗漏产生的原因分析 轮毂是某轮式车辆轮边减速器重要结构件之一,基数为8,工作时零件气道部位承受压力为0.8 ~1M Pa,对轮毂铸件的内在质量要求较高。在该产品批生产过程中,轮毂加工完后进行水压试验时,发现轮毂铸件普遍存在渗漏问题,因铸造缺陷导致的零件不良品率达到66%,对产品的生产造成较大影响,经济损失也较大。 经过对存在渗漏的零件进行解剖分析发现,渗漏主要是因为在法兰盘根部与R30过渡处存在缩孔、缩松等铸造缺陷,缺陷部位及缺陷形貌如图1、图2 所示。 图1 缺陷部位 图2 缺陷形貌 2 铸造缺陷的仿真模拟 为进一步验证缺陷产生的原因和工艺方案的合理性,利用ProCAST铸造仿真软件模拟分析技术对轮毂改进前的工艺、浇注、凝固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 2.1 模拟软件使用的数学模型 2.1.1 能量方程 1)瞬态线性方程 C P= T t (k T)-q(x)=0(1)式中, 为密度;C P为比热容;T为节点温度;t为时间; = x + y+ z;k为稳态热导率;q(x)为体积热源。 2)瞬态非线性方程 H T T t- (k T)-q(x)=0(2)

铸钢件热裂的产生和防止

铸钢件热裂的产生和防止 摘要分析了熔模铸钢件热裂产生的原因和过程,论述了防止热裂的工艺措施,并介绍了自割内浇口转移热裂及其设计方法。 关键词:熔模铸造铸钢热裂 热裂是熔模铸钢件常见的缺陷之一。随着熔模铸造的发展,复杂件、薄壁件越来越多,型壳的强度也得到了很大提高,熔模铸钢件中热裂缺陷的比例也随之上升。如何防止热裂成了熔模铸造技术工作人员关心和棘手的问题。 1 热裂产生的原因 当铸件某个部位的应力达到或超过其材质的强度极限时,铸件该部位将会产生裂纹。铸件的裂纹分为热裂和冷裂两类。如果裂纹是在凝固过程中形成,则此裂纹称为热裂。热裂的裂口断面呈氧化色,裂口粗糙,其微观组织为晶间断裂。如果裂纹是在铸件完全凝固后形成的,则此裂纹称为冷裂。 铸件在凝固时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当此收缩受铸型的阻碍或受铸件其余部分的牵制,则会产生应力。而铸件材质在凝固阶段的强度极限极低,因此应力很可能达到或超过其强度极限而使铸件局部产生裂纹。如果裂纹是在凝固前期形成,而此时仍存在着较大比例的液相且具有良好的流动充填性,则裂纹被液相焊合。但当裂纹在凝固后期形成(一般指固相率>0.7),此时固相骨架已经比较致密,所残余的液相难以充填弥合裂纹,则裂纹将会进一步发展并残留下来,热裂形成点大致在固相线附近。 热裂往往产生在铸件“弱点”部位,所谓“弱点”即铸件凝固过程中结壳最薄部位。这些“弱点”通常是铸件壁连接的内角或浇注系统引入部位等一些局部过热部位。 热裂的产生过程大致如下:铸件凝固初期,在其平面和圆柱表面部位以及外圆角部位凝固结壳而具有了一定强度和刚度。之后在内圆角部位也凝固结壳而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同时结壳因凝固冷却而产生收缩,此时结壳将受到与其相连的铸型型壁的阻碍而产生应力,特别是铸件的突起部位。随着凝固的进行,结壳增厚,浇注金属的比强度增大,结壳的总强度也增大。但是由于铸型型壳受热产生膨胀、烧结而使铸件的收缩受阻增大,引起了凝固结壳中应力增大。当铸件凝固结壳的“弱点”部位处的应力达到了浇注金属的强度极限,则在“弱点”部位产生裂纹,此裂纹穿透了“弱点”部位结壳的整个厚度。在此裂纹形成的同时,应力将相应缓解。随着凝固的继续进行,在断裂点形成了新的凝固结壳,应力又将重新产生和增大,且集中在原断裂点的相对部位。当此“弱点”部位的应力再次达到浇注金属材料的强度极限时,则会再次断裂。如此裂纹继续发展直到贯穿铸件“弱点”部位整个截面。但是如果型壳表面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j及原因分析 一、热轧钢板 1辊印:是一组具有周期性、大小形状基本一致的凹凸缺陷,并且外观形状不规则。原因:1)一方面由于辊子疲劳或硬度不够使辊面一部分掉肉边凹;另一方面可能是辊子表面粘有异物,使表面部分呈凸出状;2)轧钢或精整加工时,压入钢板表面形成凹凸缺陷。 2表面夹杂:在钢板表面有不规则的点状块状或车条状的非金属夹杂物,其颜色一般呈红棕色、黄褐色、灰白色或灰黑色。原因:1)板坯皮下夹杂轧后暴露,或板坯原有的表面夹杂轧后残留在钢板表面上;2)加热炉耐火材料及泥沙等非金属物落在板坯表面上,轧制时压入板面。 3氧化铁皮:氧化铁皮一般粘附在钢板表面,分布于板面的局部或全部,呈黑色或红棕色;铁皮有的疏松脱落,有的压入板面不易脱落;根据外观形状不同有:红铁皮、块状铁皮、条状铁皮、线状铁皮、木纹状铁皮、流星状铁皮、纺锤状铁皮、拖曳状铁皮和散状铁皮等,其压入深度有深有浅。原因:1)压入氧化铁皮的生成取决于板坯加热条件,加热时间逾长,加热温度愈高,氧化气氛愈强,生成氧化铁皮就愈多,而且不容易脱落,产生一次铁皮难于除尽,轧制时被压入钢板表面上;2)大立辊设定不合理,铁皮未挤松,难于除掉;3)由于高压除鳞水管的水压低,水咀堵塞,水咀角度不对及使用不当等原因,使钢板表面的铁皮没有除尽,轧制后被压入到钢板表面;4)氧化铁皮在沸腾钢中发生较多,在含硅较高的钢中容易产生红铁皮。 4厚薄不均:钢板各部分厚度不一致称厚薄不均,凡厚度不均匀的钢板,一般为偏差过大,局部钢板厚度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原因:1)辊缝的调整和辊型的配置不当;2)轧辊和

轧辊两侧的轴瓦磨损不一样;3)板坯加热温度不均。 5麻点:钢板表面呈现有局部或连续的凹坑叫麻点,其大小不同,深度不等。原因是加热过程中,板坯氧化严重,轧制时铁皮压入表面,脱落后形成细小的凹坑。 6气泡:钢板表面上有无规律分布的圆形凸包,有时呈蚯蚓式的直线状,其外缘比较光滑,内有气体;当气泡轧破后,呈现不规则的细裂纹;某些气泡不凸起,经平整后,表面光亮,剪切断面呈分层状。原因:1)因板坯上存在较多达到气泡气囊类缺陷,经多道轧制没有愈合,残留在钢板上;2)板坯在炉时间长,气泡暴露。 7折迭(折印、折皱、折边、折角):钢板表面有局部互相折合的双层金属称折迭,其外形与裂纹形似,深浅不一,在横截面上一般呈现锐角。沿轧制方向的直线状折迭称为顺折;垂直于轧制方向的折迭称为横折;边部折迭的称为折边;折迭与折印、折皱的区别主要在于缺陷的形状,程度不同而异,折边、折角程度根据角度大小不同相区别。横向折迭多发生在薄规格的带钢中。含碳量小于0.08%的软钢中,因开平机没有安装张力辊易产生折皱。原因:1)轧件刮伤,轧制时产生折迭,多出现在钢板的下表面;2)立辊挤压过大,辊环啃伤轧件下表面;3)板坯缺陷清理的深宽比过大;4)板坯温度不均匀或精轧轧辊辊型配置不合理及轧制负荷分配不合理等,轧制中的带钢因不均匀变形成大波浪后被压合;5)立辊辊环的挤压或轧件有严重刮伤以及由于粗轧来料有有较大的镰刀弯,对中不良等原因,刮框后再次被轧制成压合;6)卷取机前的侧导板严重磨损出现沟槽,开口度过小,夹送辊缝呈楔形,易使带钢跑偏,在侧导斑沟槽处达到部位被夹送辊压入;7)因故没及时卷取,使卷取温度过低或卷取速度设定不合适;8)钢卷卷边错动,或因钢卷松动,在用吊车上吊,下降落地时易产生折边、折角,此时,常发生在厚度比较薄的钢卷上;9)带钢开卷温度过高,或开卷时的张力及压紧的辊的压力设定不合适。

铸件缺陷分析

铸件缺陷分析与防止 铸件缺陷分析与防止 内容提要 § 1 铸件尺寸超差 1) 模料及制模工艺对铸件尺寸的影响 2) 浇注条件对铸件尺寸的影响 § 2 铸件表面粗糙 1) 影响熔模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2) 影响型壳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3) 其它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 3 铸件表面缺陷 1) 粘砂 2) 夹砂、鼠尾和凹陷 3) 斑纹 4) 麻点 5) 金属刺(毛刺) 6) 金属珠(铁豆) 4 孔洞类缺陷 1) 气孔(集中气孔) 2) 弥散型气孔 3) 缩孔、缩松 4) 缩陷 § 5 裂纹和变形 1) 热裂、冷裂 2) 铸件脆动和变形 § 6 其它缺陷 1) 砂眼 2) 渣孔 3) 冷隔、浇不到 4) 跑火 § 1、铸件质量超差 1、模料及制模工艺对铸件尺寸的影响 熔模尺寸偏差主要由于制模工艺不稳定而造成的,如合型力大小、压蜡温度(压蜡温度越高,熔模线收缩率越大)、压注压力(压注压力越大,熔模线收缩率越小)、保压时间(保压时间越长其收缩越小)、压型温度(压型温度越高,线收缩也越大)、开型时间、冷却方式、室温等因素波动而造成熔模尺寸偏差。 2、制壳材料及工艺对铸件尺寸的影响 型壳热膨胀影响着铸件尺寸。而型壳热膨胀又和制壳材料及工艺有关。 3、浇注条件对铸件尺寸的影响 浇注时型壳温度、金属液浇注温度、铸件在型壳中的位置等均会影响铸件尺寸级配粉是按照一定要求配制的粒度分布合理的粉。该种粉粒度有粗、有细,分布分散,平均粒径适中,能使涂料在高粉液比条件下,仍具有适宜的粘度和良好的流动性。

3、影响金属液精确复型的因素 (1)型壳温度对金属液复型的因素 (2)浇注温度对金属液复型的因素 金属液复印型壳工作表面细节的能力,即充型能力;在此简称为“复型” 能力。为使金属液能精确复型,就必须有足够高的型壳温度和金属液浇注温度,并保证金属液有足够的压力头。 提高型壳温度对改善金属液流动能力、复型能力均有良好效果,故型壳温度是应当予以重视的因素。熔模铸造铸钢件用硅溶胶型壳,其焙烧温度达 1150-1175℃,型壳出炉后迅速浇注,使铸件轮廓清晰,表面粗糙度低。 4、其它影响铸件粗糙度的因素 浇注和金属液凝固过程中,因温度较高,铸件表面会氧化,且氧化层不均匀,加上铸件表面金属氧化物有可能与型壳中氧化物作用,促使铸件表面不均匀的脱落,显著地增加铸件表面的粗糙度。 铸件在保护气氛下冷却是得到优质表面的重要一环。 (如铸件浇注后,采用惰性气体保护,或建立还原性气氛保护下冷却,把防止氧化和防止表面脱碳结合起来,至保护到铸件表面达不到氧化温度为止。表面保护良好的铸件脱壳后其表面呈银灰色、银白色或带彩色的氧化色。)另外,清理对熔模铸件的表面粗糙度影响也很大。熔模铸件铸态表面粗糙度本来较低,应使用喷砂清理,或水砂清理方法清理表面。喷砂方法比喷丸清理铸件表面粗糙度好2级以上。用抛丸清理常破坏铸态表面。有条件的采用碱煮、碱爆清理方式来提高铸件表面质量,降低铸件表面粗糙度。 总之,影响熔模铸件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很多,要执行从原材料、压型到清理一整套严格工艺措施才能降低铸件表面粗糙度。 § 3、铸件表面缺陷 1、粘砂 (1)、特征:铸件表面上粘附一层金属与型壳的化合物或型壳材料。又分为:机械、化学粘砂两类 (2)、形成原因:2Fe+O 2 =2FeO (液、固)(气)(液、固) 2FeO+SiO 2=2FeOSiO 2 (硅酸亚铁) 2Mn+O 2 =2MnO (3)、防止措施: 1) 要正确选择型壳耐火材料 2) 面层制壳耐火材料要纯 3) 合金在熔炼及浇注时,应尽可能避免氧化并充分脱氧,去除金属液中的氧化物 4) 在可能条件下,适当降低金属液的浇注温度 5) 改善型壳散热条件,防止局部过热 2、夹砂、鼠尾和凹陷 (1)特征:铸件表面局部有呈翘舌状金属疤块,疤块与件间有片状型壳层称夹砂铸件表面局部有条纹沟痕,其边缘是圆滑的称鼠尾 铸件表面局部呈不规则凹陷,称凹陷缺陷。 (2)形成原因:三种缺陷形成原因基本相同。内因是型壳分层,外因是浇注时型壳内外温差大,内外热膨胀不同而造成的缺陷。 (3)防止措施: 1)所有防止型壳分层、加强层间结合力的措施都有利于消除熔模铸件产生夹砂、鼠 尾和凹陷缺陷

铸钢件质量分析及质量改进措施

铸钢件质量分析及质量改进措施 发表时间:2018-08-10T15:31:00.440Z 来源:《科技中国》2018年4期作者:张朝辉宋建会张建孙玲玲[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铸钢件产量的快速增长,在未来的10~20年中,铸钢行业的发展方向是以生产高质量、附加值高及特殊材质及性能的大型铸钢件为主,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铸钢件的质量问题以及改进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铸钢件产量的快速增长,在未来的10~20年中,铸钢行业的发展方向是以生产高质量、附加值高及特殊材质及性能的大型铸钢件为主,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铸钢件的质量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关键词:铸钢件;质量分析;质量改进;措施 1铸钢件的质量检测工艺 由于铸钢的冶炼过程和凝固特性,且大型铸钢件铸造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工序较多,使得铸钢件中难免产生某些冶金缺陷或铸造缺陷。这些缺陷不同程度地影响铸件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和使用性能。为了获得优质的大型铸钢件,必须进行规范的质量检测。 1.1外观质量检测 铸件的外观质量是指铸件表面可以直接看到或测量出的质量标准,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缺陷、尺寸公差和形状、重量偏差等。这些缺陷各自有相应的国家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 1.2内部质量检测 大型铸钢件的内部质量检测主要包括:金相组织的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物理性能测试、工艺性能测定、无损检测以及其他特殊性能的测定。 2 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 2.1工艺问题 主要是指工艺设计人员制订的工艺不合理,引发的铸件质量问题有缩孔、尺寸偏差、硬度不足、裂纹及变形等。在铸钢件的铸造工艺设计上,浇注系统的布置和冒口的尺寸、位置等,都必须根据铸件形状及热节大小,经过严格的工艺设计,工艺不当容易使铸件补缩距离不足,在冒口下方产生缩孔。铸件采用顺序凝固的原则,保证铸件上各部分按照远离冒口的部分最先凝固,然后是靠近冒口部分,最后是冒口本身凝固的次序进行。加强冒口的补缩作用可以通过在铸件底部和侧面放置冷铁、在冒口下方设置补贴来增 加冒口的补缩距离、倾斜10°浇注,以及浇注结束时从冒口补浇后用保温剂覆盖等措施,使铸件遵循顺序凝固的原则,保证缩孔集中在冒口中,从而获得致密的铸件。 铸件的尺寸偏差主要是由于技术人员对铸造收缩率的把握不准确所致,铸造线收缩率应该充分考虑金属本身的化学成分、浇注温度、铸件的结构复杂程度和尺寸的大小,同时应该考虑铸件在铸型中的收缩是自由收缩还是受阻收缩,综合确定实际收缩率。硬度不足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热处理工艺不当引起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如加热温度、加热速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应根据铸件材质、壁厚、化学成分等制订。例如高铬白口铸铁件采用高温淬火+中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可获得高硬度的马氏体基体,铸件热处理后的硬度≥58HRC。 脆性材质的裂纹,如高铬白口铸铁,其W Cr 为18%~21%,硬度高,脆性大,容易产生裂纹。裂纹分为热裂纹和冷裂纹。热裂纹外观特征沿晶界扩散,外形曲折,表面呈氧化色,不光滑。防止热裂的措施有降低钢中的硫、磷含量;采用冷铁加速热节冷却;厚薄搭接处应作出过渡;直角相接触应作出圆角等。冷裂纹外形是连续直线或圆滑曲线,常穿过晶粒,断口有金属光泽或呈轻微氧化色。预防措施:第一,要制订合理的铸造工艺,开箱时间要留足,若过早打箱,由于铸件温度高,在空气中冷却会加大内外温差,以致引起变形和开裂。第二,要制订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消除铸造应力。对于碳钢,采用正火+高温回火处理。 铸件在冷却过程中,可能会由收缩应力引起铸件外形和尺寸与图样不符,发生变形。截面均匀的铸件在冷却速度不均时会发生挠曲变形。平板铸件中心部分比边缘部分冷却慢,产生拉应力,而边缘部分产生压应力,发生挠曲变形。对于铸件变形应该尽量减少铸件冷却过程中的温差。具体预防措施:在铸件厚实处加放冷铁;控制打箱落砂的时间;放置较重的压铁以减少铸件的挠曲;采取设置加强筋的方式;平板铸件适当增大加工余量。 2.2操作问题 作业人员操作不当、未按工艺执行或者违章操作,也是引发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2.2.1粘砂及其预防措施 在铸件表面上,全部或部分覆盖着一层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与砂(或涂料)的混(化)合物或一层烧结构的型砂,致使铸件表面粗糙,难于清理。粘砂多发生在型、芯表面受热作用强烈的部位,分机械粘砂和化学粘砂两种。机械粘砂是由金属液渗入铸型表面的微孔中形成的,当渗入深度小于砂粒半径时,铸件不形成粘砂,只是表面粗糙,当渗入深度大于砂粒半径时,就形成机械粘砂,化学粘砂是金属氧化物和造型材料相互进行化学作用的产物,与铸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2.2.2气孔及其预防措施 在铸件内部,表面或近于表面处,有大小不等的光滑孔眼,形状有圆的,长的及不规则的,有单个的,也有聚集成片的。颜色有白色的或带一层暗色,有时覆有一层氧化皮。由于气体的来源和形成原因不同,气孔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有侵入性气孔、析出性气孔和反应性气孔。 侵入性气孔体积较大,形状近似梨形,常出现在铸件上部靠近型芯壁或浇注位置处,主要是由于砂型芯中产生的气体侵入金属中未能逸出造成的,梨形气孔小端位置表明气体由该处进入铸人件。 析出性气孔多而分散,一般位于铸件表面,往往同一炉铸件几乎都会出现,主要是由于金属在熔炼过程中吸收的气体在凝固前未能全部析出,就在铸件中形成许多分散的小气孔。 反应性气孔是由于金属一铸型界面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气孔,因其分布均匀且往往在铸件表皮以下1-3è处(有时在一层氧化皮下面)出现,所以又称为皮下气孔。又由于这种气孔多呈细长形针孔状,其长轴与铸件表面垂直,又可将其称为针孔。 3. 质量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关于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建议车间从管理、操作两个层面统筹考虑,制订措施。

铸件中常见缺陷

铸件中常见的主要缺陷有: 1.气孔 这是金属凝固过程中未能逸出的气体留在金属内部形成的小空洞,其内壁光滑,内含气体,对超声波具有较高的反射率,但是又因为其基本上呈球状或椭球状,亦即为点状缺陷,影响其反射波幅。钢锭中的气孔经过锻造或轧制后被压扁成面积型缺陷而有利于被超声检测所发现,如图2.2所示。2.缩孔与疏松 铸件或钢锭冷却凝固时,体积要收缩,在最后凝固的部分因为得不到液态金属的补充而会形成空洞状的缺陷。大而集中的空洞称为缩孔,细小而分散的空隙则称为疏松,它们一般位于钢锭或铸件中心最后凝固的部分,其内壁粗糙,周围多伴有许多杂质和细小的气孔。由于热胀冷缩的规律,缩孔是必然存在的,只是随加工工艺处理方法不同而有不同的形态、尺寸和位置,当其延伸到铸件或钢锭本体时就成为缺陷。钢锭在开坯锻造时如果没有把缩孔切除干净而带入锻件中就成为残余缩孔(缩孔残余、残余缩管),如图2.3、2.4、2.5所示。 如果铸件的型模设计不当、浇注工艺不当等,也会在铸件与型模接触的部位产生疏松,如图2.28所示。断口照片中的黑色部分即为疏松部位,其呈现黑色是因为该工件已经过退火处理,使得疏松部位被氧 化和渗入机油所致。

图2.28 W18钢铸件-用作铣刀齿,采用超声纵波垂直入射多次底波 衰减法发现的疏松断口照片 3.夹渣 熔炼过程中的熔渣或熔炉炉体上的耐火材料剥落进入液态金属中,在浇注时被卷入铸件或钢锭本体内,就形成了夹渣缺陷。夹渣通常不会单一存在,往往呈密集状态或在不同深度上分散存在,它类似体积型缺陷然而又往往有一定线度。4.夹杂 熔炼过程中的反应生成物(如氧化物、硫化物等)-非金属夹杂,如图2.1和2.6,或金属成分中某些成分的添加料未完全熔化而残留下来形成金属夹杂,如高密度、高熔点成分-钨、钼等,如图2.29,也有如图2.24所示钛合金棒材中的纯钛偏析。 (a)(b) (c)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 一、热轧钢板 1辊印:是一组具有周期性、大小形状基本一致的凹凸缺陷,并且外观形状不规则。原因:1)一方面由于辊子疲劳或硬度不够使辊面一部分掉肉边凹;另一方 面可能是辊子表面粘有异物,使表面部分呈凸出状;2)轧钢或精整加工时,压入钢板表面形成凹凸缺陷。 2表面夹杂:在钢板表面有不规则的点状块状或车条状的非金属夹杂物,其颜色 一般呈红棕色、黄褐色、灰白色或灰黑色。原因:1)板坯皮下夹杂轧后暴露,或板坯原有的表面夹杂轧后残留在钢板表面上;2)加热炉耐火材料及泥沙等非金属物落在板坯表面上,轧制时压入板面。 3氧化铁皮:氧化铁皮一般粘附在钢板表面,分布于板面的局部或全部,呈黑色 或红棕色;铁皮有的疏松脱落,有的压入板面不易脱落;根据外观形状不同有: 红铁皮、块状铁皮、条状铁皮、线状铁皮、木纹状铁皮、流星状铁皮、纺锤状铁皮、拖曳状铁皮和散状铁皮等,其压入深度有深有浅。原因:1)压入氧化铁皮的生成取决于板坯加热条件,加热时间逾长,加热温度愈高,氧化气氛愈强,生 成氧化铁皮就愈多,而且不容易脱落,产生一次铁皮难于除尽,轧制时被压入钢 板表面上;2)大立辊设定不合理,铁皮未挤松,难于除掉;3)由于高压除鳞水管的水压低,水咀堵塞,水咀角度不对及使用不当等原因,使钢板表面的铁皮没 有除尽,轧制后被压入到钢板表面;4)氧化铁皮在沸腾钢中发生较多,在含硅

较高的钢中容易产生红铁皮。 4厚薄不均:钢板各部分厚度不一致称厚薄不均,凡厚度不均匀的钢板,一般为 偏差过大,局部钢板厚度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原因:1)辊缝的调整和辊型的配置不当;2)轧辊和轧辊两侧的轴瓦磨损不一样;3)板坯加热温度不均。 5麻点:钢板表面呈现有局部或连续的凹坑叫麻点,其大小不同,深度不等。原 因是加热过程中,板坯氧化严重,轧制时铁皮压入表面,脱落后形成细小的凹坑。 6气泡:钢板表面上有无规律分布的圆形凸包,有时呈蚯蚓式的直线状,其外缘 比较光滑,内有气体;当气泡轧破后,呈现不规则的细裂纹;某些气泡不凸起, 经平整后,表面光亮,剪切断面呈分层状。原因:1)因板坯上存在较多达到气泡气囊类缺陷,经多道轧制没有愈合,残留在钢板上;2)板坯在炉时间长,气泡暴露。 7折迭(折印、折皱、折边、折角):钢板表面有局部互相折合的双层金属称折迭,其外形与裂纹形似,深浅不一,在横截面上一般呈现锐角。沿轧制方向的直线状 折迭称为顺折;垂直于轧制方向的折迭称为横折;边部折迭的称为折边;折迭与 折印、折皱的区别主要在于缺陷的形状,程度不同而异,折边、折角程度根据角 度大小不同相区别。横向折迭多发生在薄规格的带钢中。含碳量小于0.08%的软钢中,因开平机没有安装张力辊易产生折皱。原因:1)轧件刮伤,轧制时产生折迭,多出现在钢板的下表面;2)立辊挤压过大,辊环啃伤轧件下表面;3)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