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孕早期间质部妊娠及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孕早期间质部妊娠及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孕早期间质部妊娠及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诊断孕早期间质部妊娠及宫角妊娠的效果。

方法: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例间质部妊娠以及5例宫角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予以经腹部超声检查,实验组予以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实验组异位妊娠患者宫角部妊娠检出例数、间质部妊娠检出例数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

结论:超声检测技术能够精准检测孕早期宫角部妊娠与间质部妊娠,能为治疗异位妊娠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该得到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孕早期;间质部妊娠;宫角妊娠;超声诊断异位妊娠是指孕卵位于正常着床部位以外的妊娠,是妇科中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导致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子宫角部和输卵管间质部解剖部位相邻,早期临床症状相似,因此仅靠临床鉴别诊断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常较为困难。

本次分析目标是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例间质部妊娠以及5例宫角妊娠患者,评估超声诊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此次分析对象是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例间质部妊娠以及5例宫角妊娠患者,间质部妊娠患者年龄范围24至40岁,中位年龄(32.21±5.38)岁,左侧4例,右侧8例;5例宫角妊娠患者年龄范围26至33岁,中位年龄(29.51±2.65)岁,左侧1例,右侧3例。

依据入院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参照组(6例间质部妊娠、3例宫角妊娠患者)和实验组(6例间质部妊娠、2例宫角妊娠患者),利用统计学软件来分析两组患者基础资料,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选用日本阿洛卡a7超声检测仪器对患者进行检测。

经腹部检测:保持膀胱适度充盈,经腹部或阴道进行超声检查。

除常规检查外,也要检查患者妊囊或妊囊样不均匀包块是否靠紧宫底(由纵切面进行观察)及妊囊或妊囊样不均匀包块是否靠紧宫角(由横切面进行观察)。

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与鉴别分析

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与鉴别分析

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与鉴别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手术及病理已证实的30例宫角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点。

结果根据超声声像图表现,宫角妊娠分为三型:(1)胎囊型20例(超声诊断胎囊型18例,2例未定部位);(2)不均质包块型7例(超声诊断不均质包块型宫角妊娠5例,1例误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例误诊为滋养细胞疾病);(3)破裂型3例(超声诊断破裂型宫角妊娠1例,1例误诊为宫外孕,1例误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结论超声对胎囊型宫角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超声检查宫角妊娠误诊【中图分类号】R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134-02宫角妊娠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特殊类型的妊娠,是指孕囊种植在子宫角部,它可引起流产,胎盘滞留等并发症,并可造成子宫角破裂。

出血迅猛,危及孕妇生命,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

现将我院5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宫角妊娠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宫角妊娠的诊断准确率。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 2008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宫角妊娠30例,年龄20-40岁,平均29岁。

其中初次妊娠15例,2次以上妊娠15例。

停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17例,停经后腹痛7例,3例人流、药流或清宫后阴道出血,3例无症状。

所有病例尿HCG及血HCG均阳性。

1.2仪器与方法仪器使用Philips IU-22,Philips HD-1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腹探头频率3.5~5.0MHz,经阴道探头频率5.0~10.0MHz。

首先经腹部常规检查子宫,观察附件及整个盆腔。

如盆腔有积液扫查肝肾间隙、脾肾间隙然后嘱患者排完尿后取膀胱截石位,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及双侧附件区进行观察,重点观察两侧子宫角形态,妊娠侧宫角胎囊或包块的大小、位置、结构以及与子宫内膜的关系,包块周围肌层的厚度,并应用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观察包块周边及内部有无血流信号。

子宫角部妊娠的超声诊断

子宫角部妊娠的超声诊断

子宫角部妊娠的超声诊断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子宫角部妊娠的声像图特征。

方法对38例临床确诊的子宫角部妊娠病例的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8例子宫角部妊娠中,11例行经阴道超声检查,10例超声作出正确诊断,诊断符合率约91%,22例经腹部超声检查,19例超声作出正确诊断,诊断符合率86%,4例经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后再经阴道超声检查,4例确诊,确诊率100%。

其中胚囊型10例,混合包块型24例。

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角部妊娠的常见方法,超声检查能给临床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

关键词子宫角部妊娠;超声检查严格的说子宫角妊娠并非异位妊娠,但是胚胎着床在子宫腔内角部,容易引起阴道不规则流血,甚至大出血,临床处理比较紧急特殊。

宫角妊娠常需要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宫内正常早孕鉴别,有时甚至要与葡萄胎相鉴别。

本文对38例经临床手术、病理确诊的宫角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误漏诊原因,旨在提高对子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断,为临床提供有力的帮助。

1资料与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我院手术及病理确诊的38例宫角妊娠,年龄18~40岁,平均28.5岁。

使用仪器TOSHIBA-240A,LOGIQ-400,LOGIQ-7彩色多普勒仪。

探头频率3.5MHz凸阵探头及7MHz腔内探头。

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或膀胱适量充盈后经腹部检查,清晰显示妊娠囊与子宫、双侧卵巢及输卵管的关系。

2结果38例子宫角部妊娠中,11例行经阴道超声检查,10例超声作出正确诊断,诊断符合率约91%,22例经腹部超声检查,19例超声作出正确诊断,诊断符合率86%,4例经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后再经阴道超声检查,4例确诊,确诊率100%。

38例子宫角妊娠中,有33例合并盆腔积液或盆、腹腔积液,游离液性暗区常位于子宫直肠窝、双侧髂窝、肠间、甚至到达肝肾间隙及脾脏周围,液性暗区最深达56mm。

分析宫角妊娠声像图特征大致表现为两大类:胚囊型和混合包块型。

早期宫角妊娠及误诊的超声诊断分析

早期宫角妊娠及误诊的超声诊断分析

关键词
妊娠, 异位
误诊
诊断
由于早期宫角妊娠症状不典 型 , 其超声检查不易 与间质 部妊娠等异 常妊 娠 相鉴 别 , 故诊 断相 对 困难 。本 文对 19 96 年至 19 9 9年我 院经 治的 l 9例早期 宫角妊 娠患者 的 B超检 查进行综台分析 并结合临床和病理检查报道如下 。
3 讨 论
孕行吸宫术 中未见绒 毛组织 , 或于本院 B超检 查提 示宫角妊
娠等原因于我院住院 的 l 例早 期宫角妊娠患者。其 中韧产 9
妇 7例 占 3 % , 6 8 经产妇 1 占 6 %。年龄 3 -4 2例 32 0- 4岁 平均 3 . 。除 1 7 5岁 例外 , 其余 l 均有典 型 闭经史 . 8例 闭经 4 -6 , 0 7天 平均 5 2天 , 随 阴道 不规 则 出血或 腹痛 、 ( 伴 尿 或 血) 毛膜促 性腺激 素( o3 阳性 :其 中, 绒 h ) 阴道 不 规则 出血 l 3例 出血 体克 1例 , 大 盆腔 积血者 5例 . 出血 伴腹痛 者 l 0 例 。本组 1 患者 均无妇科台 并症 9例 12 应用 投器 为 A uo 2 . csa 18×P 0A R T、 L 1 A OKA S D- S 10 、I ME RI R。频率为 35 MHz 5MHz 11 SE NSP MA 3 . 或 。按 常规进行腹部或阴道 B超检查 :
13 3 . 1超影像特征 可分为 以下 3种类型 =【 : 型 胎囊位 于
由于宫 角妊娠的孕卵着床于官腔 内的异常部位 , 其发展
可分为两种结果 ,1随妊娠进展 , () 胎儿与羊膜腔 向宫 腔内扩 展 , 子宫一角隆起呈囊 状 , 但 形成 憩室胎盘 卧于其 中产 后造

超声诊断早期宫角妊娠的体会

超声诊断早期宫角妊娠的体会

超声诊断早期宫角妊娠的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价值及其误诊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宫角妊娠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并作超声分型。

结果15例宫角妊娠术前超声检出妊娠囊型7例(7/8,1例因子宫及附件超声检查无阳性发现漏诊);检出包块型2例(2/3,误诊为宫外孕1例);检出破裂型1例(1/4,误诊为宫外孕3例)。

超声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显示,术前超声正确诊断宫角妊娠10例(妊娠囊型7例、包块型2例、破裂型1例),误漏诊5例(妊娠囊型1例、包块型1例、破裂型3例)。

结论超声诊断宫角妊娠能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确定手术时机提供可靠依据,但对包块型和破裂型误诊发生率仍较高。

【关键词】超声;妊娠;诊断分析宫角妊娠临床虽少见,但因缺乏特异性临床体征而易发生误漏诊,且因之可引起宫角破裂大出血而危及孕妇生命,故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1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和超声检查资料,探讨超声检查在宫角妊娠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其误诊原因。

1研究对象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为宫角妊娠的患者15例,年龄21-43岁,平均26岁。

其中初次妊娠1例,余14例妊娠1-4次; 既往有人工流产史14例,宫内放置节育器5例、15例均有停经、阴道流血和腹痛等临床症状;急腹症来院检查4例, 5例伴有恶心、呕吐,就诊时停经6-11周,15例尿hCG 均呈阳性;超声检查前临床拟诊为宫角妊娠2例,余13例经超声和(或)手术探查证实为宫角妊娠。

2仪器与方法使用GE400型超声诊断仪,经腹探头频率为 3.5MHz,经阴道探头频率为5MHz。

对每一患者均作两步检查:(1)仰卧位经腹部探查子宫、附件及整个盆腔,尤其注意子宫角是否对称,另外若发现盆腔积液时则进一步检查肝肾间隙等腹腔积液情况。

(2)取截石位,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及盆腔,仔细观察宫腔、宫角和宫旁有无妊娠囊或包块回声,并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信号。

超声检查诊断宫角妊娠26例

超声检查诊断宫角妊娠26例

例 宫角妊娠 患者的二维 图像 、 血流分布及频谱特征 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 宫角妊娠 的声像 图表现分为孕 囊型(2 1 例 ) 不均质 包块型 ( 例 ) 、 7 和破 裂型( ) 7例 三种类型 。 超声诊 断正确 率为 8 %, 断宫角妊娠 2 例 , 例 误诊 为输 卵 0 诊 1 3 管 间质部妊娠 , 例误诊 为子 宫肌 瘤 , 例 误诊 为滋养细胞肿瘤 。结论 : 1 1 超声对 宫角妊娠 的诊 断和鉴别诊 断具有重
作者单位 : 1 4 广东省深圳市 福田区梅林 医院超 声科 58 9 0
其发展可分为两种结果 : 1随妊娠进行 , () 胎儿及羊 膜 腔向宫腔 内扩展 , 但子宫一角隆起呈囊状 , 形成憩 室 , 盘 在 其 中 , 后 易 造 成 胎 盘 滞 留 ;2 可 在 宫 角 胎 产 () 处着床发育长大 . 最后导致宫角破裂。 典型的宫角妊娠声像 图特点为子宫不对称增大 , 可 见 偏 心 孕 囊 回声 , 周 围可 见 完 整 的 肌 层 , 其 而不 典 型 的宫角 妊娠 则 容易 误诊 。 在超声 检 查 时应 高度 重 视 对 以下 疾病 的鉴别 诊 断 ,1孕囊 型 。 角妊娠 与输 卵 () 宫 管问质部妊娠 的鉴别 : 在孕早期 , 虽然两者都有子宫 不 对 称 增 大 . 是 宫 角 妊 娠 的 孕囊 紧贴 官 腔线 , 官 但 与 腔 相通 , 囊 周 围有 较 厚均 匀 一致 的肌层 包 绕 。而 输 孕 卵管间质部妊娠时孕囊极靠近宫底 ,远离宫腔线 , 孕 囊 上部 靠 近 浆膜 层 , 绕 的肌层 消失 ] ( ) 包 。 2 不均 质 包块型。 宫角妊娠与子宫肌瘤 、 滋养细胞疾病鉴别 : 子 宫 肌瘤 患 者 无 停经 史 , G 阴性 , HC 肌瘤 周 围有 假 包 膜 形成 . 与子 宫肌 层分 界 清 晰 , 宫 内膜无 蜕 膜 样改 变 , 子 肌瘤 与 官 腔不 相 通 。C F 显示 周 边 可见 环 状 血 流信 DI

宫角妊娠超声诊断要点

宫角妊娠超声诊断要点

宫角妊娠超声诊断要点作者:杨沪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34期【摘要】目的探讨对子宫角妊娠诊断超声价值及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21例超声均诊断子宫角妊娠患者,并且与经宫腔镜和(或)手术病理结果对照。

结果随机观察21例提示宫角妊娠病例,17例经手术证实,手术证实间质部妊娠3例,4例动态观察复查转化宫腔内妊娠。

12例宫角妊娠行人流手术,3例间质部妊娠行手术切除。

结论超声检查尤其是阴式超声是诊断宫角妊娠的主要方法,它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辅助临床正确处理。

【关键词】宫角妊娠;异位;超声检查宫角妊娠从严格的定义上不属于异位妊娠。

宫角妊娠患者一旦肌层破裂,出血量非常多,若诊断延误就可危及患者生命。

作者分析3年来超声诊断子宫角妊娠患者的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要点。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在本院超声科诊断宫角妊娠并经宫腔镜和(或)手术证实的21例子宫角妊娠患者,年龄17~45岁,平均37岁。

其中这21例患者中有明确停经史16例,停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14例,21例患者血、尿HCG检查均为阳性。

1.2 仪器 ALoka prosund F75 型彩色超声诊断仪,使用腹部(探头频率3.5~5MHz)并阴道(探头频率5~7MHz)两种方法联合检查。

1.3 超声诊断方法对每一患者均作两步检查:①仰卧位经腹部探查子宫、附件及整个盆腔,尤其注意子宫角是否对称,另外若发现盆腔积液时则进一步检查肝肾间隙等腹腔积液情况。

②取截石位,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及盆腔,仔细观察宫腔、宫角和宫旁有无妊娠囊或包块回声,尤其重点观察妊囊或妊囊样不均质包块是否紧靠宫底(纵切面)及紧靠一侧宫角(横切面),妊囊或妊囊样不均质包块与蜕膜化内膜关系。

CDFI:判断妊囊或妊囊样包块外周的血流状态及囊内是否有心管搏动。

2 结果诊断本组宫角妊娠21例患者中,手术证实间质部妊娠3例,4例动态观察复查转化宫腔内妊娠。

宫角妊娠超声诊断

宫角妊娠超声诊断

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摘要]目的:探讨和讨论超声检查在子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宫角妊娠超声检查资料。

结果:13例确诊为宫外孕,误诊6例,其中2例误诊为宫内早孕合并输卵管妊娠,诊断符合率68.4%。

结论:宫角妊娠与异位妊娠和其它疾病相混淆,应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以减少漏诊及误诊的发生,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关键词]超声诊断;宫角妊娠;宫外孕宫角妊娠是异位妊娠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仅占异位妊娠的4.2%,误诊率比较高,临床处理较特殊,可造成子宫角破裂而发生失血性休克,危机患者生命。

本文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10年11月来自门诊或夜间急腹症确诊为宫角妊娠的19例患者进行综合分析,以探讨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手法及技巧,并论述超声对宫角妊娠诊断的准确性以尽量较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9例,其中11例患者均有停经史,来我院就诊时停经5--8周,尿或血hcg均为阳性,患者年龄为20--45岁,下腹部不适,不规则阴道流血史4例,无症状常规检查2例,2例由外院可疑诊断为宫角妊娠,又到我院超声检查诊断为宫角妊娠并在我院手术治疗。

1.2仪器和方法使用仪器philips--envisor型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9.0mhz。

膀胱充盈后,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夜间急腹症患者,必要时向膀胱内注射生理盐水300—500ml,膀胱充盈后,患者仰卧位进行多切面,多角度扫查。

超声检查内容子宫大小及形态、观察宫角形态有无突出,宫内及宫角有无孕囊,孕囊周围肌层情况,子宫内膜的关系,腹腔盆腔有无积液。

2结果2.1诊断结果:19例宫角妊娠中,11例患者诊断为宫角妊娠,其中右侧宫角妊娠4例,左侧宫角妊娠7例。

患者都没有明显腹痛及阴道出血等症状,虽怀疑宫角妊娠的可能性较大,但考虑患者症状、体征及部分孕囊继续向宫内移位的可能,逐渐发展为正常宫内妊娠,在临床医生同意并指导注意事项后,嘱咐患者回家休息观察,如有不适随时来医院就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宫角妊娠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疑似宫角妊娠患者43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

结果:43例患者均经阴道与腹部彩超诊断宫角妊娠,符合率为93.02%,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符合率为81.8%;间质部妊娠中孕囊型4例,不典型孕囊型1例,破裂型4例;宫角妊娠孕囊型18例,不典型孕囊型7例,破裂型6例;在阴道彩超声表现上宫角妊娠100%相连于子宫内膜,而间质部妊娠仅9.1%,宫角妊娠肌层厚度9.0~12.0 mm占80.6%,7.0~8.9 mm占19.4%,高于间质部妊娠;而间质部妊娠肌层厚度2.0~6.9 mm占88.9%,高于宫角妊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可有效诊断与鉴别早期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值得推广。

【关键词】早期宫角妊娠;间质部妊娠;超声诊断;鉴别诊断doi:10.14033/ki.cfmr.2018.7.0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8)07-0070-02子宫角部位妊娠包括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在异位妊娠中占比约为5%~10%[1]。

宫角妊娠即孕卵在输卵管口与子宫交界处子宫角部宫腔内种植,间质部妊娠即受精卵着床发育于输卵管间质部,临床罕见,在输卵管妊娠中占比约为2%~4%[2]。

研究称上述两种异位妊娠发生可能关联于盆腔炎性疾病、盆腹腔手术增加输卵管粘连风险、辅助生育技术的应用等[3]。

而我国临床近年来广泛应用辅助生育技术与宫腔操作技术,故而导致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发生率不断增长。

因宫角与间质部有丰富血供,一旦破裂会导致腹腔内大出血,死亡率比其他异位妊娠类型高出6倍[4-6]。

因此,临床将间质部与宫角妊娠作为后果严重的病理性妊娠,因二者临床行为比较复杂,故而临床十分关注其正确评估与诊断以便尽早治疗。

现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3例疑似宫角妊娠患者,详述经阴道彩超的诊断与鉴别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疑似宫角妊娠患者43例,纳入标准:(1)行手术者;(2)签署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1)交流障碍者;(2)精神疾病者;(3)不配合研究者。

本研究已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年龄20~41岁,平均(29.4±6.2)岁;13例为初次妊娠,30例妊娠次数≥2次;均行血清β-hCG与尿hCG检查提示妊娠。

1.2 检查方法应用飞利浦(型号: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

经腹彩超者应膀胱充盈,多切面扫查盆腔,若发现可疑病灶叮嘱排空膀胱以开展阴道超声检查,行冠状切面与子宫横切面扫描,对两侧宫角对称性、有无包块隆起等予以细致观察,将包块形态、大小及位置等记录下来,并了解妊娠囊及包块周边是否有肌层包绕及肌层周边是否完整及其厚度、妊娠囊与包块和子宫内膜间的关系;包块或妊娠囊内是否存在胚芽、卵黄囊及原始心管搏动等,同时对包块周边及内部血流分布状况予以观察,记录相关数据并保存图像。

本研究将圆韧带内侧妊娠包块确诊为子宫角妊娠,圆韧带外侧则为间质部妊娠[7]。

1.3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Y果2.1 彩超诊断结果43例患者均经彩超检查诊断34例为宫角妊娠,9例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后经手术证实宫角妊娠31例,11例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例为宫腔内偏宫角处妊娠;彩超检查有3例误诊为宫角妊娠,漏诊2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漏诊1例宫腔内偏宫角处妊娠。

诊断符合率为93.02(40/43)。

2.2 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阴道彩超表现比较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共同声像图特征为子宫增大,子宫体腔近中轴内孕囊不明确,双侧宫角不对称,一侧明显膨出增大,无宫角正常形态,宫角部位有囊实性或实性、混合性包块,其与宫角部内膜有模糊分界,无法对位置关系予以辨别,且无法了解包块周边有无肌层组织。

宫角妊娠孕囊在宫角处,隐约或连续相连于子宫内膜线,外上方肌壁层完整;间质部妊娠孕囊在间质部,仅1例与子宫内膜线相连,其余周边均围绕间断薄肌层。

宫角妊娠肌层厚度9.0~12.0 mm占80.6%,7.0~8.9 mm占19.4%,高于间质部妊娠;而间质部妊娠肌层厚度2.0~6.9 mm占88.9%,高于宫角妊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不同类型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经阴道超声表现(1)孕囊型:间质部妊娠4例,孕龄在40 d内,孕囊处于膨隆或紧贴一侧宫角处,不连续于宫腔,周围肌层包绕不完全。

宫角妊娠18例,孕囊回声存在于子宫一侧宫底部近肌层内,有清晰边界,可探及心脏搏动与胚芽,孕龄40~75 d。

(2)不典型孕囊型:间质部妊娠1例,彩超表现类似于孕囊型,孕囊无规则形态,不相通于宫腔;宫角妊娠7例,单侧宫底部膨隆,内部有混合回声或无回声,与难免流产图像相近,变薄肌层围绕外周;包块内部存在局灶性丰富血流区。

胚胎死亡,但妊娠囊未破裂,多伴随阴道不规则流血及腹痛。

(3)破裂型:间质部妊娠4例,子宫增大且不对称,单侧宫底膨隆,有不均质包块,无清晰边界,子宫肌层回声包绕不明显,不相通于宫腔,内部血流信号丰富,伴随盆腔积液;宫角妊娠6例,单侧宫角有不均质包块,浆膜层部分或完整包绕,无清晰边界,多相通于宫腔,包块内有局灶性血流信号,盆腔有液性暗区,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出血及腹痛,诊断难度较大。

3 讨论异位妊娠为妇科常见急腹症,也是致使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均为临床特殊、少见的异位妊娠,误诊率较高。

阴道彩超为临床当前诊断异位妊娠的主要手段,不仅可对子宫全貌及其与妊娠囊关系予以观察,对宫腔连接妊娠囊方式及妊娠四周是否包绕肌层组织等予以细致辨别,还可从细节上对包块与内膜关系及周边肌层是否完整等予以辨别,尤其适用于孕早期且阴道未流血时[4]。

超声定位诊断1.0~2.0 cm妊娠囊为宫角部或间质部妊娠时难度较低,但当内径在2.5 cm以上时则难以诊断鉴别,原因在于妊娠囊越大则膨大至外周越明显,且妊娠时间越长蜕膜反应超声表现也会降低或减弱,再加之已有妊娠囊内出血或阴道出血等先兆流产现象,导致超声鉴别诊断难度更大[5-6]。

因此一定要在妊娠早期尽早开展阴道彩超检查以准确鉴别。

本组43例患者经阴道与腹部彩超诊断,诊断符合率为93.02%。

宫角妊娠即孕卵在子宫角部种植,胚胎生长至宫腔侧,可维持至足月分娩,分娩后难以排出胎盘,无典型临床表现。

本病病因主要为多次清宫、孕产等,亦可因胚胎植入后诱发,其发展有两种结果:(1)妊娠进展后羊膜腔扩展至宫腔内,但单侧宫角隆起且为囊状,憩室形成后导致胎盘植入或滞留,若患者有生育要求,需行胎盘人工剥离术;(2)孕卵着床发育于宫角部,导致宫角破裂大出血,对孕妇生命安全产生威胁[8-9]。

超声检查若较早发现且孕囊直径在10 mm以内,不要急于定性诊断,可每隔3天复查1次或动态观察6 d左右,若妊娠囊移动生长至宫腔可能会向宫腔内妊娠转化,若孕囊位置无明显变化便可确诊。

间质部妊娠即孕卵在子宫壁输卵管间质处种植,输卵管在子宫壁内潜行的部分为输卵管间质部,长度为1~1.2 cm,狭窄且短,有丰富血运,在妊娠5周左右腹痛会反复发作,但宫腔周边有较厚肌层,妊娠可持续,多于12~14周破裂,出血量大,短时间便会诱发低血容量休克,因此一经确诊需即刻手术将包块切除。

当前超声诊断鉴别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的要点如下:(1)宫角妊娠中妊娠囊相通于子宫,相连于子宫内膜,而间质部妊娠中妊娠囊不相通于宫腔,且妊娠囊与子宫内膜间多数由子宫肌壁隔开。

本组宫角妊娠100%相连于子宫内膜,而间质部妊娠仅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宫角妊娠中妊娠囊周边肌层完整且相对较厚,间质部妊娠中妊娠囊周边无完整肌层。

宫角妊娠肌层厚度9.0~12.0 mm占80.6%,7.0~8.9 mm占19.4%,高于间质部妊娠;而间质部妊娠肌层厚度2.0~6.9 mm占88.9%,高于宫角妊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宫角妊娠宫角膨出,与宫体相接近;间质部妊娠宫角对称,膨大部位与宫体未靠近[10]。

因彩超可在包块周边及其内部探及丰富血流信号且有较低的RI值,故而易被?`诊为滋养细胞疾病。

本组虽未发生但也要注意,其鉴别要点在于滋养细胞疾病对子宫下段产生侵犯时会相应破坏肌层血管壁平滑肌,扩张血管有血窦形成,灰阶超声表现为囊实性包块,低回声或无回声,彩超显示内部血流信号丰富,当病灶处有动静脉瘘形成时血管走行会更加杂乱扭曲,且有异常丰富的血流信号[11-12]。

但单纯从超声图像上有时无法准确鉴别滋养细胞疾病与异位妊娠,还需结合临床表现与病史。

除此之外,宫角妊娠还需与宫腔内偏宫角处妊娠鉴别。

此类异位妊娠双侧宫角也处于不对称状态,但宫角妊娠更明显,且前者妊娠囊周围肌层较厚,而宫角处包块或妊娠囊肌层相对更薄。

综上所述,腹部及阴道彩超可有效鉴别诊断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为临床主要诊断手段。

对于早期妊娠者无论有无阴道流血或下腹痛等症状均要常规开展阴道超声检查,以正确定位早期宫角妊娠,便于临床制定后续处理方案。

若宫角妊娠患者未破裂可于腹腔镜下开展负压吸宫术,若子宫角肌层发紫提示可能破裂,需行宫角剖开取胎术;必须细致开展宫角妊娠流产刮宫处理,可于腹腔镜或超声监视下开展,减少子宫角部穿孔或妊娠物残留风险;对于间质部妊娠者一旦确诊需即刻行手术治疗以终止妊娠,有利于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1]王银,李谊,钱隽,等.早期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12):1117-1119.[2]相泓冰.早期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1):54-55.[3]段纪州.腹部及经阴道超声联合诊断早期宫角妊娠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5):149.[4]李立平.早期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35):35-36.[5]沈华,杨丽.56例宫角妊娠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527-4528.[6]王炽秋.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6):905-907.[7]张敏.孕早期宫角妊娠与子宫肌层妊娠的声像图特征[J].安徽医学,2012,33(1):68-70.[8]符爱珍,蔡永广,张颖,等.B超联合宫腔镜治疗早期未破裂型宫角妊娠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3,31(3):272-273.[9]蒋晓玲.宫角妊娠、宫角合并间质部妊娠与间质部妊娠的早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及鉴别[J].中国医师杂志,2014,16(2):272-275.[10]朱宇.经阴道超声在128例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23):2776-2778.[11]李蒙森,石有振,郑瑜,等.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断层超声显像技术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J/OL].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5,12(2):128-135.[12]琚竹梅.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的早期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9):1288-1289.(收稿日期:2017-09-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