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角妊娠的诊断及治疗
宫角妊娠间质部妊娠超声鉴别

宫角妊娠间质部妊娠超声鉴别宫角妊娠间质部妊娠超声鉴别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超声诊断[目的] 评价超声检查对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声像特点及鉴别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2021年20例提示宫角妊娠超声检查结果, 并与临床及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结果] 随机观察20例提示宫角妊娠病例,15例经手术证实,手术证实间质部妊娠2例,3例动态观察复查转化宫腔内妊娠。
14例宫角妊娠行人流手术,2例间质部妊娠行手术切除;1例黑白经阴道超声提示:宫内孕12W ,活胎人流失败后复查彩超提示:宫角妊娠子宫肌瘤临床实施宫腹联合手术。
间质部妊娠 2宫角妊娠12W+ 子宫肌瘤人流失败后声像后行宫腹联合术[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宫角妊娠的主要方法, 它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辅助临床正确处理. 仪器 GE LOGIQ3PRO 使用腹部探头频率3.5MHZ ;阴道探头频率5-7MHZ 超声诊断方法:1:经腹(膀胱充盈)或经阴道扫查,除常规观察内容外,重点观察妊囊或妊囊样不均质包块是否紧靠宫底(纵切面)及紧靠一侧宫角(横切面)2:重点观察妊囊或妊囊样不均质包块与蜕膜化内膜关系。
3:CDFI:判断妊囊或妊囊样包块外周的血流状态及囊内是否有心管搏动。
超声特点: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妊娠具有一般异位妊娠所具备的一些共同超声影像特征:子宫体积正常或增大,内膜回声增厚,宫腔内未探及孕囊回声,宫腔外见异常包块,包块回声类型按超声探测时处于异位妊娠的不同阶段而异。
大致分为以下三种:1、包块内见妊娠囊,部分见心管搏动;2、包块呈均质或不均质的实性结构;3、包块呈混合性结构。
若病灶出现流产或破裂,大部分可于盆腔内出现液性暗区。
除以上所描述的一般影像学特征外,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妊娠因所在位置的特殊性,尚具有其特有的一些特征。
宫角妊娠:宫角处突起包块,与子宫内膜线连续,其外上方见完整的肌壁层。
间质部妊娠: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异位的包块位于输卵管近宫角部位,与子宫内膜线不相连续.其周围仅有间断薄肌层围绕。
宫角妊娠的讨论.ppt

超声表现
子宫: 子宫呈前位,增大,前后径5.0cm,肌 壁回声均匀,左侧宫角处可探及一 8.1X6.3X7.4cm的杂乱混合性回声,内可见一 5.4X4.9X5.8cm的囊性回声,周边可见丰富血 流信号,囊内可见胎芽长:2.4cm,未见原始 胎心搏动。宫内膜厚0.5cm。 附件: 左侧卵巢大小正常,与左侧输卵管伴 行的静脉迂曲扩张。右侧卵巢内可见一 3.0x2.5cm的囊性暗区,壁厚,内液欠清(考 虑为妊娠黄体),左侧附件区未见团块回声。
鉴别诊断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瘤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输卵管间质部肌层较厚, 妊娠可维持3~5个月才发生破裂。超声可见子 宫增大,宫底一侧见与之相连的突出物,内 见胚芽或胎儿,并可见胎心搏动,囊胚周围 有薄层肌肉围绕,但其外上方肌层不完整或 消失。与宫角妊娠的鉴别在于后者胚囊周围 见完整的肌层。
宫角妊娠的讨论
病史介绍
患者诉下腹疼痛伴月经不调1月余 实验室检查(缺)
宫角妊娠特点
宫角妊娠:严格地说宫角妊娠不是异位妊娠, 但由于胚胎着床部位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接 近,超声检查难以将两者截然分清,临床处 理上较特殊。首次检查发现妊娠囊种植在一 侧宫角处时,不要直接下定位诊断,应观察 1~2周,复查时根据妊娠囊迁移的部位再定输 卵管妊娠还是宫角妊娠,有时随着子宫增大, 妊娠囊突入宫腔,成为正常妊娠,部分在生 长过程中向输卵管方向生长,成为异位妊娠, 需要手术处理。
宫角妊娠疾病PPT演示课件

其他相关激素
如雌激素、雄激素等,在宫角妊 娠中可能发生变化,可作为参考
指标。
其他辅助诊断手段介绍
MRI检查
磁共振成像技术可清晰显示子宫及附件结构,对 宫角妊娠的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
腹腔镜检查
通过腹腔镜直接观察子宫及附件情况,可明确诊 断宫角妊娠并同时进行治疗。
诊断性刮宫
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诊断性刮宫,刮取子宫内膜组 织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确诊宫角妊娠。
诊断依据
宫角妊娠的诊断主要依据超声检查。超声可显示子宫角部妊 娠囊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此外,结合患者 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如血HCG测定)等,可作出 综合诊断。
发病率与危害程度
发病率
宫角妊娠的发病率较低,约占所有异位妊娠的2%-4%。然而,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有所上 升。
效果评估
保守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包括血HCG水平、B超检查结果等。若治疗有效 ,血HCG水平逐渐下降,B超提示胚胎组织逐渐缩小或消失;若治疗无效或病情恶化,需 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方式选择及适应证讨论
腹腔镜手术
适用于早期宫角妊娠且未破裂的患者。通过腹腔镜下切开 宫角取出胚胎组织,并缝合创面止血。具有创伤小、恢复 快的优点。
关注患者生育功能的保护
在治疗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 减少对生育系统的损伤。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 ,可在治疗后进行生育能力评估,并提供必要的 生育指导。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病情严重 程度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认知 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心理教育等在 内的个性化心理干预计划。
宫角妊娠治疗方法探讨

宫角妊娠治疗方法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角妊娠的处理方式。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子宫角妊娠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
结果 32例患者中腹腔镜手术治疗宫角妊娠26例、超声引导吸宫4 例、开腹手术治疗2 例、宫腔镜手术治疗1 例(超声引导吸宫不全补充宫腔镜手术)。
结论宫角妊娠的治疗应根据个体化原则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宫角妊娠是最为常用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宫角妊娠治疗近年来,随着患者健康意识的加强及阴式超声诊断和内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断率普遍提高,给宫角妊娠的治疗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
我院自2000年3月—2010年3月十年间收治宫角妊娠32例,现将其个体化治疗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临床资料2000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宫角妊娠共32例,平均年龄32.1岁(19-44)岁,妊娠次数1-8次,妊娠期限35-85天,平均52.6天。
术前均有停经史,22例有少量阴道流血及不同程度下腹痛,3例剧烈腹痛伴有休克,7例无自觉症状,超声检查时发现。
入院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5例,子宫增大27例,其中宫角部突出6例;扪及宫旁包快12例,32例患者HCG均有增高;16例有生育要求,7例有宫外孕病史。
1.2 诊断标准[1]阴道超声影像学诊断;孕囊位于子宫角部位,并与子宫内膜线连续,而且其周围见完整的肌壁层;腹腔镜及开腹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内侧方的宫角部膨隆,使子宫呈不对称增大,并将圆韧带推向外侧方。
2 结果腹腔镜手术26例,其中腹腔镜下病灶基底部缝合套扎切开取胚10例,线形切开取胚电凝创面9例,腹腔镜监视下吸宫术5例。
宫角切除2例;术后持续性宫外孕2例(套扎组),补充MTX治疗治愈。
超声监视下吸宫术4例,其中吸宫不全2例,补充MTX治疗成功一例,宫腔镜切除病灶一例,开腹手术2例,宫角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一例清除病灶修复宫角,一例楔形切除宫角及同输卵管。
3 讨论3.1 准确的阴道超声诊断是合理选择宫角妊娠治疗方案的前提,治疗方案应根据病灶的大小,附着的部位(于内膜线距离),子宫肌壁厚度(孕囊附着的部位),个体化选择。
2023宫角妊娠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宫角妊娠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专家共识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有关宫角妊娠治疗的权威指导,确保医疗行业在处理该病症时采用统一的方法和流程。
本文档总结了2023年宫角妊娠治疗领域的专家共识,旨在帮助医生和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病症。
宫角妊娠的定义宫角妊娠是指受精卵植入于子宫宫角处的妊娠。
在宫腔分隔异常或子宫畸形的情况下,宫角妊娠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这种妊娠的特点是难以诊断和治疗,并且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宫角破裂和大出血。
诊断和评估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断和评估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专家共识中推荐的诊断和评估方法:1. 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2. 超声检查,包括经超声和腹部超声。
3. 血液检查,包括妊娠相关激素水平的测定。
4. 早期宫腔镜检查,有助于确诊和评估宫角妊娠的严重程度。
治疗方法宫角妊娠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以下是专家共识中推荐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宫角妊娠的首选方法,适用于早期、无症状和稳定的宫角妊娠。
2. 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可分为保宫手术和切除手术两种方法,适用于无法进行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失败的情况。
3. 针对并发症的治疗:对于宫角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应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随访和预后宫角妊娠的随访和预后评估对于患者的恢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专家共识中推荐的随访和预后评估方法:1. 定期复查超声,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
2. 密切关注患者的出血情况和身体症状,及时处理并发症。
3. 评估患者的生殖健康和未来妊娠计划,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结论本文档总结了2023年宫角妊娠治疗领域的专家共识。
这些共识旨在为医生和专业人员提供权威的指导,以确保在处理宫角妊娠时采用统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然而,具体的治疗方案应基于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化的需求来确定。
医生和专业人员应遵循本文档中的指导,结合临床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子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断与处理

子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断与处理【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断和诊治方法。
方法:对我院1999~2007年收治的50例宫角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0例子宫角妊娠中有停经史,腹痛,不规则阴道流血及子宫患侧宫角突起或宫旁包块。
本组B 超检查49例,其中发现宫角妊娠28例,术前误诊21例(约42.9%),10例行化疗,4例化疗失败,后改行手术,6例在B超监视下清宫,2例行子宫动脉栓术,25例行剖宫手术,其中18例术中见子宫角妊娠破裂,行宫角楔切术,另有2例子宫角妊娠破裂出血,难以控制行次全子宫切除术,5例未破裂行子宫角孕囊剔除术并局部注射MTX。
手术病例术中顺利。
结论:子宫角妊娠症状复杂,早期较易误诊,容易发生子宫角部破裂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故宜早期诊治,B超有助于早期诊治,腹腔镜微创手术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子宫角妊娠;诊断;误诊;B超;腹腔镜子宫角部妊娠是指受精卵附着在输卵管近宫腔侧,向宫腔侧生长发育而区别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
因其特殊妊娠部位,其发病率低,病因学尚不明确,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误治,特别是与宫内妊娠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鉴别。
此病因种植部位的血液供应十分丰富,流产时出血较多,易发生子宫角破裂,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
本文通过对收治病例的回顾性分析,以利提高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治,改善患者的预后。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0例中,未婚16例,已婚34例,年龄18~43岁,平均31.3岁,初孕5例,其余均妊娠两次以上,最多达8次,未产妇16例,经产妇34例,其中分娩1次18例,分娩2次10例,分娩3次及3次以上6例,剖宫产史8例,放置节育器4例,输卵管结扎3例,异位妊娠史6例。
1.2 临床表现:43例有明确停经史,停经时间36~98天,5例为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无明确停经史,阴道出血7例,下腹痛2例,有内出血者38例,失血性休克5例。
宫角妊娠诊断与治疗PPT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 惯,避免暴饮暴食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 间,避免熬夜和过 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过度紧张和焦 虑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 疾病
THANKS
汇报人:
宫角妊娠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宫 角 妊 娠 的 诊 断
03 宫 角 妊 娠 的 治 疗 05 宫 角 妊 娠 的 预 防 措
施
04 宫 角 妊 娠 的 并 发 症 及处理
Part One
单击护理人员:XX 医院-XX科室-XX
Part Two
宫角妊娠的诊断
况
宫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 病理学检查:
观察宫角妊娠 观察宫角妊娠 观察宫角妊娠
的形态和位置, 的形态和位置, 的形态和位置,
判断是否合并 判断是否合并 判断是否合并
其他疾病
其他疾病
其他疾病
临床症状:观 察患者是否有 腹痛、阴道流 血等症状,判 断是否合并其
他疾病
Part Three
宫角妊娠的治疗
原因:宫角妊娠破裂,大量出 血导致休克
处理:立即进行输血、输液等 抢救措施,同时进行手术治疗
预防: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 时发现并处理宫角妊娠
子宫破裂
症状:腹痛、阴道 流血、子宫收缩乏 力等
原因:宫角妊娠导 致子宫壁过度扩张, 导致子宫破裂
处理:立即进行剖 宫产手术,防止胎 儿和孕妇生命危险
预防:定期产检, 及时发现宫角妊娠 ,及时处理
加强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应给予 女性更多的关心 和支持,帮助她 们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降低宫 角妊娠的发生率。
宫角妊娠超声诊断标准

宫角妊娠超声诊断标准宫角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妊娠类型,它指的是胚胎着床在子宫角部位。
由于宫角部位比较狭小,胚胎发育受到限制,容易导致妊娠并发症,如宫角破裂、流产、早产等。
因此,对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标准。
一、宫角妊娠的超声表现1. 子宫角区域内出现单个或多个卵圆形、椭圆形或类圆形的囊性或实性结构,直径一般在2-5cm之间。
2. 妊娠囊内可见到胎儿或胎盘。
3. 胎儿和胎盘的位置可能不在宫腔的正中央,而是偏向子宫角区域。
4. 宫角区域周围可见到血流信号,但血流信号不如正常妊娠明显。
二、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标准1. 根据妊娠囊的位置和大小,判断是否为宫角妊娠。
2. 观察妊娠囊内是否有胎儿或胎盘,以确定是否为宫角妊娠。
3.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宫角区域周围的血流信号,以确定是否为宫角妊娠。
4. 通过对妊娠囊内胎儿的测量,确定妊娠的发育情况和胎齿。
5. 对于宫角妊娠的疑似患者,需要进行多次超声检查,以确定妊娠的发展情况和胎儿的健康状况。
三、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注意事项1. 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以避免漏诊或误诊。
2. 对于宫角妊娠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超声检查,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妊娠并发症。
3. 对于宫角妊娠的患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
4. 在进行超声检查时,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以避免交叉感染。
总之,宫角妊娠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妊娠类型,需要及时进行超声诊断和治疗。
医生需要掌握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标准和注意事项,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效果。
同时,患者也需要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 宫角妊娠是指孕囊种植在子宫角部的妊 娠,较为罕见,仅占所有异位妊娠的2 % 一4% ,与正常分娩比例大约为1: 2500—5000。
实用文档
❖ 临床上典型表现为子宫不对称增大,增 大的肿块在圆韧带的内侧方,由于植入 部位离子宫腔较近,常易误诊为宫内妊 娠,多因人工流产未见胚胎而想到本病 。较早期子宫常均匀增大更易被忽略, 仔细超声检查并辅以血HCG测定可确定 诊断。
实用文档
处理
❖ B超检测下宫腔镜下清宫术 ❖ 腹腔镜监测下宫腔镜下清宫术 ❖ 继续妊娠
实用文档
腹腔镜诊断
❖ 输卵管间质部内侧的宫角部膨隆,使子 宫呈不对称增大,并将圆韧带推向外侧 方。
实用文档
❖ 为避免漏诊或误诊,在全身情况稳定的 条件下,建议先行超声检查,待确诊为 异位妊娠后,再行腹腔镜手术,诊断同 时兼具治疗,可使宫角妊娠的确诊率提 高到100% ,从而有效地减少宫角妊娠 破裂引起腹腔内大出血的危险。
实用文档
继续妊娠,顺利生产
❖ 有报道6例患者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胎儿 娩出后手取胎盘时发现胎盘附着于宫角 ,而确诊为宫角妊娠。
实用文档
❖ 术中将子宫娩出腹腔后见妊娠侧子宫角 不对称扩大,呈纵长椭园型,孕侧圆韧 带向外侧移位,该侧卵巢、子宫血管明 显增粗迂曲扩张,而对侧呈非孕的半个 子宫状,宫角胎盘附着的部位肌层明显 变薄,手取胎盘时,清楚可见浆膜下白 色手套,其中1例不全破裂仅存浆膜层 可见缓慢渗血,腹腔内积血300 ml。
❖ 宫角妊娠在妊娠3个月内发生腹痛,易 发生流产、胎盘残留、子宫破裂。但亦 有至孕晚期获活胎的报道。一经诊断多 主张终止妊娠,方法有B超引导下清宫 、药物保守治疗及宫角楔形切除、子宫 切除等。
实用文档
临床报告将其分为三型
❖ 1、胚囊型 ❖ 2、不均质包块型 ❖ 3、破裂型
实用文档
1、胚囊型
❖ 子宫增大,形态正常,一侧宫角膨隆, 宫腔线消失或即将消失的同时可探及孕 囊光环与宫腔相通,周围有一层相对较 厚的完整肌层,较靠近子宫内膜,中心 部为无回声区,形态类圆形或不规则( 图1)。
实用文档
鉴别诊断
❖ 1、与宫内妊娠相鉴别 ❖ 2、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鉴别
实用文档
与宫内妊娠相鉴别
❖ 早期宫角妊娠临床易误为宫内早孕。 ❖ 有报道B超误诊1例为停经<6周,无腹痛
及阴道流血,B超见宫腔上段孕囊稍偏 一侧宫角,子宫不对称性增大不明显而 误为宫内早孕。
实用文档
❖ 对这种情况该文作者认为不能轻易诊断 为宫内早孕。如患者一般情况稳定,定 期追踪血HCG及B超检查发现一侧宫角突 出,胎囊光环为偏心圆状或宫角明显突 出,内胎囊光环距宫角浆肌层仅3~8 mm可确诊为宫角妊娠。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2、不均质包块型
❖ 子宫增大,一侧宫腔膨隆,宫角处可见 不均质包块,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匀 (图2)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3、破裂型
❖ 表现为一侧宫旁不均质实液混合性包块 ,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盆腹腔内均 有无回声区(图3)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超声诊断宫角妊娠的重点:
❖ 一是要注意横切子宫,观察两侧宫角是 否对称,有无一侧宫角膨大、突出;
实用文档
❖ 诊断标准:Jansen等(1998)提出的宫角 妊娠诊断标准为:①腹痛、阴道出血伴 子宫不对称性增大,继以流产或阴道分 娩;②直视下发现子宫角一侧扩大,伴 有圆韧带外侧移位;③胎盘滞留在子宫 角中。符合上述任何一项即可考虑为宫 角妊娠 。
实用文档
❖ 多次孕产,多次刮宫是造成宫角妊娠的 主要原因。
实用文档
❖ 鉴别时亦可以采用双合诊初步判断包块 的位置,将探头置于相应位置,左手在 患侧的下腹部加压,轻轻推动包块,若 是输卵管妊娠,多数包块可移动,与子 宫发生位移。
❖ 但是,若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与周围 组织粘连,就不易观察包块的移动。
实用文档
❖ 在病理方面,宫角妊娠的成分为宫角组 织、绒毛、蜕膜等胚胎组织与血块混合 ,与输卵管妊娠破裂不同之处是输卵管 组织与宫角组织部妊娠鉴别
❖ 子宫角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两者常 易混淆,应认真检查分析鉴别。
❖ 声像图上子宫一角探及胚囊光环与宫腔 相通,外周有肌层包绕,则为子宫角妊 娠。
实用文档
❖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子宫纵切时孕囊位于 近宫角部位极度靠近浆膜层,胚囊光环 与宫腔不相通,在宫腔回声消失后出现 胚囊光环,其间约有1cm的距离,即为 “间质线”。横切孕囊外侧或包块周围 无肌层回声,或靠子宫角部有少许肌层 回声包绕,子宫两侧宫角基本相等。
❖ 二是注意孕囊位置,孕囊偏离宫腔,周 边包绕均匀的子宫肌壁回声,内膜回声 距宫角部包块较近;
实用文档
❖ 三是子宫的正中矢状切面显示完整子宫 内膜回声,而孕囊不显示,孕囊清楚显 示时,宫内膜显示模糊;
❖ 宫角妊娠破裂、流产形成的包块,阴道 超声二合诊无滑动表现,CDFI示周边血 供丰富,PD检查RI为低阻力。双侧卵巢 显示清晰。
实用文档
❖ 6例患者均保留子宫,术后恢复顺利, 按期出院。产后1年内4例行子宫输卵管 造影,宫腔形态正常,未见子宫畸形, 1例右卵管未显影,2例半年后行输卵管 结扎术探查子宫外形无异常。
实用文档
谢谢!
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