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
宫角妊娠

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知识汇总宫角妊娠的诊断标准目前尚不统一,Jansen等提出的诊断标准为:腹痛伴有子宫不对称性增大,续以流产或破裂;直视下发现子宫角一侧扩大,伴有圆韧带外侧移位;胎盘滞留在子宫角部。
符合上述一项者可考虑为宫角妊娠。
超声影像学诊断标准:孕囊位于宫角部位,并与子宫内膜线连续,而且其周围见完整的肌壁层。
宫角部妊娠和间质部妊娠的主要鉴别:角部妊娠与内膜相连,多数可超声引导人流术,间质部妊娠与内膜不相连,无法超声引导人流术;角部妊娠有肌壁完全包绕,稍外突,间质部妊娠有部分肌壁包绕,可见中断现象,明显外突;角部妊娠动态观察可以发展为宫内妊娠,也有可能出现破裂大出血,间质部妊娠直接诊断为宫外孕,必须手术处理。
宫角妊娠:妊娠囊位于宫角处,妊娠囊远离宫腔,妊娠囊与宫腔间的肌层很厚,妊娠囊周围的子宫肌层则很薄我想说说关于宫角妊娠和间质妊娠的一些观点!1、宫角妊娠和间质妊娠不是一个概念,不能等同。
但在有些资料上却错误的将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
超友们读到这类书时,不可被误导,如:陈铁福等翻译的《妇产科超声图谱》。
2、间质妊娠属于宫外孕,宫角妊娠属于宫内孕。
两者同属于异位妊娠。
所以平时下诊断时,遇到宫角妊娠不要下宫外孕这个诊断!3、宫角妊娠生长方式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向宫腔内生长。
这种情况下,胎儿一般会正常生长直至分娩,孕妇一般没有生命危险!第二种是向间质部生长,这种情况下,由于包绕孕囊的肌层会逐渐变薄,甚至破裂的可能,所以孕妇可能有生命危险!4、宫角妊娠和间质妊娠的鉴别诊断很重要!(liuyuan1527已经提过了)主要是看肌肉层是否完全包绕孕囊。
5、遇到上述第二种情况的宫角妊娠,一定要谨慎处理,定期复查,随着孕囊的长大,要定期测量肌肉层的厚度,随时提醒妇产科,让他们考虑如何处理。
(具体厚度多少可能会破裂,我没有查阅到,还请哪位高人指点!!我想是不是可以借鉴剖宫产再怀孕后的宫颈前壁的测量方法。
)1.宫角妊娠可观察到蜕膜化的子宫内膜在向宫底及一侧宫角延伸时,可将妊娠囊或妊娠样囊不均质包块包裹;而间质妊娠蜕膜化的子宫内膜在向宫底及一侧宫角部延伸时,逐渐消失,即形成“盲端”或“”鼠尾征。
宫角妊娠间质部妊娠超声鉴别

宫角妊娠间质部妊娠超声鉴别宫角妊娠间质部妊娠超声鉴别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超声诊断[目的] 评价超声检查对宫角妊娠与间质部妊娠声像特点及鉴别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2021年20例提示宫角妊娠超声检查结果, 并与临床及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结果] 随机观察20例提示宫角妊娠病例,15例经手术证实,手术证实间质部妊娠2例,3例动态观察复查转化宫腔内妊娠。
14例宫角妊娠行人流手术,2例间质部妊娠行手术切除;1例黑白经阴道超声提示:宫内孕12W ,活胎人流失败后复查彩超提示:宫角妊娠子宫肌瘤临床实施宫腹联合手术。
间质部妊娠 2宫角妊娠12W+ 子宫肌瘤人流失败后声像后行宫腹联合术[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宫角妊娠的主要方法, 它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辅助临床正确处理. 仪器 GE LOGIQ3PRO 使用腹部探头频率3.5MHZ ;阴道探头频率5-7MHZ 超声诊断方法:1:经腹(膀胱充盈)或经阴道扫查,除常规观察内容外,重点观察妊囊或妊囊样不均质包块是否紧靠宫底(纵切面)及紧靠一侧宫角(横切面)2:重点观察妊囊或妊囊样不均质包块与蜕膜化内膜关系。
3:CDFI:判断妊囊或妊囊样包块外周的血流状态及囊内是否有心管搏动。
超声特点: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妊娠具有一般异位妊娠所具备的一些共同超声影像特征:子宫体积正常或增大,内膜回声增厚,宫腔内未探及孕囊回声,宫腔外见异常包块,包块回声类型按超声探测时处于异位妊娠的不同阶段而异。
大致分为以下三种:1、包块内见妊娠囊,部分见心管搏动;2、包块呈均质或不均质的实性结构;3、包块呈混合性结构。
若病灶出现流产或破裂,大部分可于盆腔内出现液性暗区。
除以上所描述的一般影像学特征外,宫角妊娠和间质部妊娠因所在位置的特殊性,尚具有其特有的一些特征。
宫角妊娠:宫角处突起包块,与子宫内膜线连续,其外上方见完整的肌壁层。
间质部妊娠: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异位的包块位于输卵管近宫角部位,与子宫内膜线不相连续.其周围仅有间断薄肌层围绕。
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与鉴别分析

宫角妊娠的超声诊断与鉴别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宫角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手术及病理已证实的30例宫角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点。
结果根据超声声像图表现,宫角妊娠分为三型:(1)胎囊型20例(超声诊断胎囊型18例,2例未定部位);(2)不均质包块型7例(超声诊断不均质包块型宫角妊娠5例,1例误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例误诊为滋养细胞疾病);(3)破裂型3例(超声诊断破裂型宫角妊娠1例,1例误诊为宫外孕,1例误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结论超声对胎囊型宫角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超声检查宫角妊娠误诊【中图分类号】R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134-02宫角妊娠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特殊类型的妊娠,是指孕囊种植在子宫角部,它可引起流产,胎盘滞留等并发症,并可造成子宫角破裂。
出血迅猛,危及孕妇生命,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
现将我院5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宫角妊娠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宫角妊娠的诊断准确率。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 2008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宫角妊娠30例,年龄20-40岁,平均29岁。
其中初次妊娠15例,2次以上妊娠15例。
停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17例,停经后腹痛7例,3例人流、药流或清宫后阴道出血,3例无症状。
所有病例尿HCG及血HCG均阳性。
1.2仪器与方法仪器使用Philips IU-22,Philips HD-1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腹探头频率3.5~5.0MHz,经阴道探头频率5.0~10.0MHz。
首先经腹部常规检查子宫,观察附件及整个盆腔。
如盆腔有积液扫查肝肾间隙、脾肾间隙然后嘱患者排完尿后取膀胱截石位,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及双侧附件区进行观察,重点观察两侧子宫角形态,妊娠侧宫角胎囊或包块的大小、位置、结构以及与子宫内膜的关系,包块周围肌层的厚度,并应用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观察包块周边及内部有无血流信号。
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超声鉴别诊断新方法

间质部妊娠与宫角妊娠超声鉴别诊断新方法定义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是受精卵着床于宫角区域不同部位的两种不同妊娠状态。
间质部妊娠(Interstitialectopic pregnancy)是指受精卵着床于输卵管间质部的一种输卵管妊娠,随妊娠进展子宫圆韧带往内侧移位。
宫角妊娠(Angular pregnancy)是指受精卵着床在正常子宫体腔一侧角,子宫体腔输卵管出口内侧的一种偏心性宫内妊娠,导致子宫不对称增大,子宫圆韧带往外侧移位。
宫角妊娠这种偏心性宫内妊娠,其妊娠结局可足月活产,不属于异位妊娠范畴。
图1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着床部位示意图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妊娠结局不同,临床处置原则迥异,及时明确诊断临床意义重大。
常规二维超声检查是一线的筛查诊断影像技术,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子宫冠状面及斜冠状面成像评估和MRI是有重要价值的进一步检查方式。
但有时凭影像技术不能可靠鉴别,腹腔镜被认为是确定妊娠部位的最终诊断手段。
间质部妊娠误诊为宫角妊娠,宫角妊娠误诊为间质部妊娠案例文献有诸多报道,两者的超声鉴别诊断,有时是一种挑战。
临床及超声诊断标准宫角妊娠的临床诊断标准:(1)腹痛伴有子宫不对称性增大;(2)直视下发现一侧子宫角膨大,伴有圆韧带外侧移位;(3)胎盘滞留在子宫角。
符合以上任一点即可诊断(Jansen,Elliot,1981)。
间质部妊娠的超声诊断标准:(1)子宫体腔空虚;(2)孕囊或不均质包块距离宫腔外侧大于1cm;(3)包裹孕囊或不均质包块的肌层厚度小于5mm(Timor-Tritsch,1992)。
该标准特异性为88%–93%,敏感性为40%。
图2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病例声像图。
经阴道超声旁矢状切面,示宫底外侧见一不均质包块(游标间),子宫体腔空虚。
“间质线征”(the interstitial line sign)是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特异征象。
所谓“间质线征”,指宫底横切面宫角区域,自子宫体腔外侧与孕囊或妊娠包块相连的线状高回声。
子宫角部妊娠的超声诊断

子宫角部妊娠的超声诊断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子宫角部妊娠的声像图特征。
方法对38例临床确诊的子宫角部妊娠病例的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8例子宫角部妊娠中,11例行经阴道超声检查,10例超声作出正确诊断,诊断符合率约91%,22例经腹部超声检查,19例超声作出正确诊断,诊断符合率86%,4例经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后再经阴道超声检查,4例确诊,确诊率100%。
其中胚囊型10例,混合包块型24例。
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角部妊娠的常见方法,超声检查能给临床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
关键词子宫角部妊娠;超声检查严格的说子宫角妊娠并非异位妊娠,但是胚胎着床在子宫腔内角部,容易引起阴道不规则流血,甚至大出血,临床处理比较紧急特殊。
宫角妊娠常需要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宫内正常早孕鉴别,有时甚至要与葡萄胎相鉴别。
本文对38例经临床手术、病理确诊的宫角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误漏诊原因,旨在提高对子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断,为临床提供有力的帮助。
1资料与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我院手术及病理确诊的38例宫角妊娠,年龄18~40岁,平均28.5岁。
使用仪器TOSHIBA-240A,LOGIQ-400,LOGIQ-7彩色多普勒仪。
探头频率3.5MHz凸阵探头及7MHz腔内探头。
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或膀胱适量充盈后经腹部检查,清晰显示妊娠囊与子宫、双侧卵巢及输卵管的关系。
2结果38例子宫角部妊娠中,11例行经阴道超声检查,10例超声作出正确诊断,诊断符合率约91%,22例经腹部超声检查,19例超声作出正确诊断,诊断符合率86%,4例经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后再经阴道超声检查,4例确诊,确诊率100%。
38例子宫角妊娠中,有33例合并盆腔积液或盆、腹腔积液,游离液性暗区常位于子宫直肠窝、双侧髂窝、肠间、甚至到达肝肾间隙及脾脏周围,液性暗区最深达56mm。
分析宫角妊娠声像图特征大致表现为两大类:胚囊型和混合包块型。
宫角超声诊断标准

宫角超声诊断标准
宫角妊娠是一种胚胎种植在接近子宫与输卵管开口交界处的宫角部的子宫腔内的妊娠。
超声诊断表现为:
1、宫角妊娠的妊娠囊位于子宫角,内侧与子宫内膜相连,周围有完整的肌层包饶;
2、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宫角部分也可明显外凸,但胚囊极度靠近浆膜层,其内侧与子宫内膜不相连,外上方肌层不完整或缺如;
3、宫角妊娠的破裂型与部分包块型的宫角明显膨出,肌层菲薄,造成子宫外上方肌层显示不清,因而易与间质部妊娠混淆而导致误诊。
超声对宫角妊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1.1研究对象2010年7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超声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6例宫角妊娠患者资料,年龄20-40岁,平均29岁,初次妊娠12例,2次以上妊娠14例。2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停经或阴道不规则出血史,尿HCG均为阳性或弱阳性。
1.2仪器与方法采用VOLUSON 730 EXPERT、VOLUSON i彩色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3.5~5.0MHz,阴道探头7.5~10.0 MHz,经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先用腹部探头纵切横切检பைடு நூலகம்子宫附件及整个盆腔情况,再嘱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阴道探头前端涂上耦合剂并套上消毒避孕套放入阴道内,多切面扫查,重点观察宫腔内有无妊娠囊,妊娠囊或包块的位置,是否与宫腔内膜相连,周边子宫角处有无子宫肌层包绕,双侧附件区有无异常,盆腔是否有积液。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子宫角处包块周边及内部血流情况。
由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包块内部及周边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因此容易误诊为滋养细胞疾病。本研究有2例包块型宫角妊娠病例误诊为滋养细胞疾病。不均质包块型宫角妊娠多发生于不全流产或胚胎发育不良,病理主要为陈旧机化的胎盘蜕膜组织及凝血块,超声表现为宫角处实性为主的混合性包块,CDFI显示包块周边血管扩张,血流丰富,但其血管走行比较规则,未侵及肌层,与肌层分界清晰。而滋养细胞疾病侵犯子宫肌层时,肌层血管壁平滑肌被滋养细胞破坏血管扩张形成血窦,超声表现为无回声及低回声的囊实性包块,CDFI显示血流异常丰富,与肌层分界不清,并可探及异常的动静脉血流频谱[3]。此外滋养细胞疾病常会有宫旁浸润及宫外转移病灶,常伴有卵巢黄素囊肿,结合血清β-hCG水平也有助于鉴别诊断。
【关键词】阴道超声宫角妊娠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224-01宫角妊娠临床发病率低,是受精卵种植在子宫角处,由于宫角处血供丰富,一旦发生破裂,导致大量出血,危及孕妇生命,据报道孕妇死亡率可达2.0%~2.5%[1]。所以早期发现并准确诊断非常重要。本文回顾分析26例宫角妊娠的声像图特征,探讨宫角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并分析误诊原因。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宫角妊娠患者的超声结果,分析妊娠物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其血流分布等特征,测量阻力指数。
结果 30例宫角妊娠病例根据其声像图特点分为妊娠囊型(10例)及包块型(20例)。
总病例超声诊断正确率为43.3%(13/30),妊娠囊型为90%(9/10),包块型为20%(4/20)。
在17例误诊或未明确诊断的患者中,1例误诊为宫内孕,11例误诊为滋养细胞疾病,5例超声未能明确诊断。
结论(TV-CDS)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包块型宫角妊娠容易误诊,需充分结合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妊娠异位诊断鉴别宫角妊娠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类型,孕妇死亡率达2%~2.5%,占异位妊娠死亡率的20%,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和生命。
但是,由于宫角妊娠患者的病史比较复杂,临床表现不同于一般的异位妊娠,故不易及时作出明确诊断,误诊也时常发生。
本组分析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0例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及(TV-CDS)检查结果,探讨(TV-CDS)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回顾分析2000年至2010年我院住院治疗的30例宫角妊娠患者,年龄23~44岁,其中13例曾有典型的停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史,11例曾出现下腹痛或肛门坠胀感。
另外,8例在院外曾行清宫术1~3次,5例化疗药物治疗1~3个疗程,4例曾先后行清宫术及化疗,血或尿(hCG)水平异常而就诊于我院。
30例患者中有29例尿hCG(+)或血hCG异常;1例已在院外行3次化疗,就诊于我院时血hCG正常。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TV-CDS检查,后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宫角妊娠。
1.2 仪器与方法仪器采用PhilipsHDI5000超声诊断仪,经阴道超声探头频率为5~7.5MH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声及厚度 , 重点 观察 宫角 及附件 区情 况 、 块周 围有无 肌 包
层环绕 、 肌层厚度 , 应用 彩色 多普 勒观 察包 块周 边及 内部 并
血流情况 , 观察宫 腔及 盆腔 积液情况。
2 结 果
3 3例宫 角妊娠诊 断正确 l , 断为输 卯管间质 部妊 0例 诊
娠 7例 , 断 为 宫 外 孕 未 准 确 定 位 l 诊 3例 , 误 诊 为 子 宫 肌 2例
变 性 的 子 宫 肌 瘤 混 淆 , 文 有 2例 误 诊 为 子 宫 肌 瘤 , 因 是 本 原
开始 时包块呈 低 回声而考虑子 宫肌瘤 , 复超声检 查包块 渐 后 大且呈混合 回声 而考虑 宫 角妊娠 。彩 色多普 勒有 助 于二 者
的鉴 别 , 宫 肌 瘤 变 性 时 周 边 血 流 信 号 没 有 宫 角 部 妊 娠 丰 子
包块型 1 9例 , 宫 增 大 , 腔 内 无 明 确 孕 囊 , 块 位 于 宫 角 子 宫 包 内, 双侧 宫 角不 对 称 , 侧 膨 大 向 外 突 出 , 块 为 实 性 或 囊 实 一 包
性分析 , 以加 强对 宫角妊娠 的认 识并提高诊断率。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般资料 . 20 0 7年 1 至 2 0 月 0 9年 5月 在 笔 者 所 在 医 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的 3 宫角妊娠患者 , 龄 1 4 3例 年 8~ 2岁 ,
休克死亡。3 3例宫角妊娠声像 图特点 分两种 类型 : 1 孕囊 ()
型1 4例 , 角处 见 完 整妊 娠 囊 , 内可 见 卵 黄 囊 或 胚 芽 或 胎 宫 其
心搏动 , 块与内膜 连续或不连续 , 包 外上方见 完整肌层 的仅 3 例 , 囊周边可测 及环 状血 流信号 。见 图 1 图 2 2 混合 孕 、 。( )
p e n n y M e h d To s mma ie u ta o o r p i h r ce it s o o r a r g a c y a ay i g r to p ci ey s n — rg a c . to s u r l s n ga h c c aa t rsi f e rt l p e n n y b n l zn r s e t l o o z r c u e v ga o o n a r g a c n 3 a e . s t T o o a o 3 c s so o n a r g a c i l r r g a tc si r m fc r u p e n n y i 3 c s s Re ul l s he s n g m f3 a e c r u p e n n y ma n y we e p e n n y t r f l c i 4 c s s a d mi e s n 1 a e n x d ma s—b s d.mie ae x d— ma s mo e t t pc l s n g a i 9 c s s Co cuso Ul a o n a s d lwih a y i a o o m n 1 a e . n l i n r t su d h s r
瘤 后反复复查 B超 , 断为宫 角妊娠 , 因胎 儿 3个月 大 , 诊 1例 破 出宫角 , 胎儿位 于右髂窝处 , 误诊 为腹腔 妊娠 , 后因失血 性
作者 单位 :20 0广东省东莞市厚街 医院 5 30
通讯 作者 : 刘凤荣
图 1 孕囊 型宫 角妊 娠 B超声 像图
中国医学创新
质 部 妊 娠 孕 囊 光 环 较 少 有 肌 层 包 绕 , 仅 见 较 薄 肌 层 回声 。 或
() 3 宫角妊娠 时孕 囊与 子宫 内膜相 连 , 卵管 间质部 妊娠 孕 输 囊与子宫 内膜不 相连。而对于混合 回声 型宫 角妊娠 , 由于多
图 2 孕 囊 型 宫 角 妊 娠 B超 声 像 图 数 是 妊 娠 囊 破 裂 形 成 血肿 包 块 所 致 , 当血 肿 向 宫 外 扩 展 至 宫
不均质混合 回声 光 团, 内可见 小 的液性 无 回声 区, 型 因已 此
破坏宫角部 的肌层 组织 , 因此 , 周边均无 明显 的肌层 环绕。 宫角部妊娠 与输 卵管 间质 部 妊娠难 以鉴别 。在手 术 直 视下 , 前者包块 位于圆韧带 内侧 , 者包块 位于 圆韧带外 侧 , 后
性生 长 , 由于宫角部血 流丰 富 , 肌层很 薄 , 胎盘 绒毛植 入往往
达子 宫 浆 膜 层 , 引 起 子 宫 角 破 裂 , 而 发 生 失 血 性 休 克 甚 可 继 至死 亡 。其 确 切 的 发病 机制 尚不 清 楚 , 能 的原 因 主 要 为 炎 可 症, 另外 外 界 的 机 械 压 迫 如 宫 角 部 肌 瘤 生 长 , 使 受 精 卵 运 可
例, 混合包块型 1 9例。混合包块 型因声像 图不典型 , 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等疾 病不易 区别而容易误诊 。结论
【 关键词 】 宫角妊娠 ; 超声检查 ; 鉴别诊断
Utao n ig oi f o n a rg a c LUF n l su ddan ss cr u l e nn y / eg—rn F N in— u ,C E r o p og, A GJa h a H NG
平均 2 , 9岁 停经 3 8d至 3个月 , 血或 尿 h G阳性 。1 C 5例 出
现 阴 道 流 血 ,2例 出 现 腹 痛 ( 性 腹 痛 或 隐 痛 或 胀 痛 )2例 2 急 ,
出现失血性休克 , 例死亡 , 外院行人 工流产 术后发 现腹 1 2例
部 包 块 及 h G 阳性 。 C
21 0 0年 1月 第 7卷第 1规
Meia Invtno—h望 ! .0 dcln oao —f i 』 l 2 1 i C
!! . : !
・3 1 5・
混合包块 型宫 角妊 娠 由于妊 娠囊反 复 出血 或破 裂形 成 宫角周 围血肿 , 至破 向宫 角外 , 像 图呈 圆形或 不 规则 形 甚 声
sg i c n a u o h o a r g a c i g o i a d d f r n ild a n ss i f a tv e fr t e c mu l e n n y d a n i l p n ss n i e e t i g o i . f a
参 考 文 献
[ ]欧俊 , 1 吴效科. 异位妊娠的治疗现状. 中国实用妇 科与产科杂 志,
2 0 , 9 5) 3 9 0 3 1 ( :0 .
角部 , 随妊娠进展 孕囊 可 向官 腔 内扩 展 , 占据 宫 腔成 为宫 内
妊 娠 , 可 向宫 角 扩 展 则 成 为 宫 角 妊 娠 , 时 宫 角 向 外 膨 胀 也 此
12 仪 器 G 70 ou0 、 芝 纳 米 1 Aoa— S 4 0 。 . E 3 V lsn 东 7、 l k S D一 00 13 方 法 . 腹 部 超 声 探 头 频 率 35~ . z 阴 道 超 声 探 头 . 4 5H , 频 率 7— . z 7 5H 。对 盆 腔行 多 切 面 扫 查 , 察 子 宫 大 小 、 膜 观 内
声 像 图 上 , 囊 型 宫 角 妊 娠 与 输 卵 管 间 质 部 妊 娠 通 过 以 下 几 孕
点 可资鉴别 : 1 宫角妊娠时为一侧宫 角均匀性 膨隆 , () 但间质 部妊娠 一侧 宫角呈 “ 瘤样 ” 突起 J 2 宫 角妊 娠孕 囊光 环 。( ) 呈偏心 圆 , 部分病 例孕 囊周 围见 完整 的 肌层 包绕 ; 卵管 问 输
混合性 , 宫角处 内膜 分界模糊 , 法 区分 , 围均无 明显的肌 无 周 层包绕 ,4例 包块 内部 或周 边 见较 丰 富 的低 阻动脉 血 流信 1
号 , 1 . 0 5 5 包 块 内部 见 点 状 或 未 测 及 血 流 信 号 ,1 R 4~ . , 例 0 1 例盆腹腔见液性 暗区, 至大量不等。见图 3 少 。
旁时 , 很难 与输卵管 间质 部妊 娠鉴 别 , 至不 能判 断异 位妊 甚 娠的部位 , 本组 有 7例诊 断为 间质部 妊娠 ,3例诊 断 为异位 1 妊娠未确定具体 部位 。此外 混合 性包 块 由于 妊娠 囊侵 蚀肌 层 出血使 声像图呈部分液性 回声或蜂 窝状 回声 , 易与道超 声 均有 单
图 3 混合包块 型宫角妊娠 B超声像 图
3 讨论
一
定 的局 限性 , 经腹不容 易分辨包块 与 内膜 的关 系及周 边有
宫 角 妊 娠 是 孕 卵 种 植 在 子 宫 与 输 卵 管 口交 界 处 的 子 宫
无肌层环绕 , 阴道不易定位 宫角 , 经 故应 二者 结合 , 以提 高诊 断率 。宫腔镜 可作 为进一步 的确 诊手段 , 超声 为非创 伤性 但 检查 , 风险小 , 因此 , 可作 为宫 角妊 娠的首选筛查手段 。
gl t l Ci  ̄n y,Do g a 2 0 0, i a n gu n 5 3 0 Ch n
.Ho @eH si lfD n — opt og ao
【 bt c】 O j t e T xl e t hr ti i n i n sc vl fu r e cm ru r oor h A s at r be i o ep r h c a c r ts ad d got a e o t i o e ha ng p i cv o e a e sc a i u en s a c
・
14・ 3
医学创 新 2 1 00年 1 月
第 7卷第 1 期
Mei l n oao f h aJn ay2 1 , o 7N . dc n vt no i ,aur.0 0 V 1 o 1 aI i Cn .
・
影 像 与 检 验
・
宫 角 妊 娠 的 超 声 诊 断 分 析
刘凤 荣 方建 华 程 幸
【 e od 】 Cru r ac ; U r oor h ; Df r tl i ns K y rs w o a p g ny nl e n h s g py an a i e i a o s f nad g i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