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机械设计学》课程第二章学生版
机械设计学》课程第二章学生版

• 打印机的总功能是把计算机的信息打印在纸上输出供 人们阅读。
• 计算机针式打印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机械。 • 它属于工艺类机械,而且是精密机械。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设计学》课程第二章学生版
• 针式打印机的工作特点:
1)为了实现打印功能,需要由一系列的主要功 能、辅助功能和控制功能来实现。
向下运动时,把面线供给 机针;当摆梭钩住线环以 后,把面线供给摆梭,当 面线脱出摆梭后,要回收 面线并抽紧线迹。
• 概括为:供线和收线。
PPT文档演模板
•图2-9 挑线机构 • a)滑杆式 b)凸轮式 c)连杆式
机械设计学》课程第二章学生版
•4)输送缝料的功能
• 这是靠送布牙 挤压推送缝料来实 现的。
PPT文档演模板
机器的组成也可分以功这能样系表统达1: 工作机
机器(总功能) 分功能系统i
传动机 原动机 控制器
工作头 执行机构
分功能系统n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设计学》课程第二章学生版
两个概念:
• 主要功能:在任何一台机器中,为完 成总功能最必要的那些分功能。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设计学》课程第二章学生版
•2)人机控制功能 •当人操作缝纫机时,那么操作者和缝纫机就 构成一个典型的人机系统。人机控制功能要通
过人机接口来实现: •①缝纫工作区,是人眼获得信息的接口 •②手轮,是人手控制起动的接口 •③机针前方布面,是人手扶持布料引导针迹 的接口
•④脚踏板,是人脚输入动力和控制速度的接 口。
机械设计学》课程第二章学生版
(2)压紧及调整功能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设计学》课程第二章学生版
•(2)压紧及调整功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2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2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功能和设计要求。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力学和材料科学知识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机械设计方法和步骤,具备分析和评价设计方案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和绘制工程图纸的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模拟分析软件对机械结构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撰写设计报告和进行设计方案的讲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树立工程伦理观念。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注重机械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大学本科阶段,具有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但独立设计能力有限,需要引导和培养。
教学要求:1. 结合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 注重过程评价,及时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回顾力学、材料科学等基础知识,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如力学性能、材料选择、公差配合等。
2. 机械零件设计: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教授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如轴、齿轮、轴承、联轴器等。
3. 机械结构设计:分析典型机械结构的设计原理,如传动系统、减速器、机器人臂等,并运用CAD软件进行结构设计和绘图。
4. 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运用模拟分析软件,对机械结构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确保设计方案的可靠性。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学生用)

吕苇白
日周一~ 月 日周日 日周日) 三、装配草图设计(2011年12月5日周一~12月11日周日 : 年 月 日周一
根据图纸大小,选用比例尺,优先选用1∶1。 根据图纸大小,选用比例尺,优先选用1∶1。 1∶1 首先布图,重点设计俯视图,最后完成三视图。 首先布图,重点设计俯视图,最后完成三视图。 指导老师签字后进入下一阶段正式图的设计
0 3
Pi ni
吕苇白
二、准备图纸: 准备图纸: 手绘: 、装配底图A1二张 草图和正式图)。 二张( 手绘:1、装配底图 二张(草图和正式图)。 2、零件图 或A3三张(齿轮、 三张( 、零件图A2或 三张 齿轮、 轴、 带式输送机方案简图) 带式输送机方案简图) CAD:零件图A3二张(齿轮、轴) :零件图 二张 齿轮、 二张(
吕苇白
日周六~ 月 日周日 日周日) ㈢第三阶段(12月10日周六~12月11日周日 : 月 日周六
⒈机体的结构设计; 机体的结构设计; 轴承座的设计; ⑴轴承座的设计; 轴承座厚度; ①轴承座厚度; ②剖分式轴承座(轴承座联接螺栓的距离;轴 剖分式轴承座(轴承座联接螺栓的距离; 承旁凸台的设计) 承旁凸台的设计); ⑵机体的设计 ⒉机体的加工工艺过程; 机体的加工工艺过程; ⒊附件的设计; 附件的设计; ⒋完成装配图设计第三阶段的底图。 完成装配图设计第三阶段的底图。
主视图
1.2δ (200左右 左右) 左右 a1 a2
侧视图 R4
30~50 ~ b2
俯视图
技术 要求
标题栏 明细表
吕苇白
分析: 分析: 画图步骤: 画图步骤: ⑦画出键槽尺 ①在轴上部件 ⑥画出对齿轮 ②按固定联轴 ⑤根据齿轮结 ④根据轴承的 ③选定轴承型 寸。根据轴承内 构尺寸, 的轴向尺寸基础 器或带轮的轴向 进行轴向定位的 构尺寸,定出轴 安装尺寸定轴身 号, 定位定轴肩高度, 轴身尺寸; 尺寸; 轴身尺寸; 尺寸; 上,根据联轴器, 头尺寸及长度尺 定位定轴肩高度 径要求定轴颈尺 定出轴身尺寸; 寸并画出轴承; 寸并画出轴承 或带轮的尺寸画 寸; 定出轴身尺寸; 出轴头的最小轴 径;
机械设计学概论.ppt

施工设计等四个阶段[1]。 二是Koller认为:机械设计分为产品规划、功能设计、定性设计和定量设
计等四个阶段[2]。 三是邹慧君教授提出:机械设计分为产品规划、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和
产品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创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和占领更大市场。 产品设计本身是创造性的劳动,设计的本质是创新。因此,重视创新 设计是增加机械产品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第一节 机械产品设计的重要性和关键步骤
2. 机械产品设计过程的主要步骤
对于机械产品设计过程的不同理解,从本质上说是由于对设计的内涵有不 同的认识和对设计理论有不同的理解。
如图1—1所示。
人的个体,通过复杂的组织机构加以集合,组成 社会,进而构成当今的世界。人们用语言、文字、 图形、符号等等用来构通人们的思想。整个社会 就是依靠这类信息的传递表达来实现其功能的。 因此人与社会之间通过传递设计相联系。
自然界既是人们生活、工作、活动 的场所,又为人们提供赖以生存的 一切必要条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是索取与提供的矛盾。人们通过产 品设计不断加强、提高自身的机能 以便更好地利用、开发、改造自然, 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2.1 设计的内涵及种类
所谓设计形态是指设计过程所表现的形 式、状态。可用图1—6可以形象地表达 出产品设计与时间的关系。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详细设计要求” 是后面设计、制造加工、设计鉴定及用 户是否尝试的依据,它像一个圆筒一样 笼罩着后面各项工作。这样,我们不难 设想设计要求实际上起着一种边界的作 用,将整个设计“空间”分为内外两部 分:内部为设计应遵循的各个过程,其 任务是使资源转为“硬件”以满足需求, 这是设计的最终目的,故称这一内部空 间为设计核心;
02《机械设计学》课程第二章学生版

2、打印头的横向定位移动功能
3、打印纸的定距卷纸功
能
•第二节 机器的组成
• 三、从功能观点看机器的组成
机器是由多个主要分功能系统构成,它们
的协调工作实现了机器的总能;每个主要分功 能系统(又称为单元)一般由原动机、传动机 、工作机和控制器组成;其中的工作机则多由 工作头和执行机构组成。
02《机械设计学》课程 第二章学生版
2020年5月25日星期一
•第一节 机器的定义
• 现代机器的定义: 机器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配合的构
件所组成的联合体,通过其中某些构件的限定 的相对运动,能将某种原动力或运动转变,以 执行人们预期的工作,在人或其它智能体的操 作和控制下,实现为之设计的某种或某几种功 能。
• 具有历史性的突破和创新的两个方面:
第一、采用针尖引线代替针尾引线;
第二、采用双线(底线和面线)互锁交织代替线 的反复穿刺,从而实现了缝纫功能的机械化。
• 第四节 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之一 ---家用缝纫机
•一是、将家线用按缝一纫定机规的律总功能: 缝于缝料上。它可使一
根或多根线通过自连、
互连或交织,在缝料上
前后微调功能、压纸功能等
•第三节 机器的分类
从功能的观点看,所有机器分为 : • 工艺类--指那些对物料进行工艺性加工的机器
。
主要特征:1、具有专用的工作头 2、进行独特的工艺加工动作
• 非工艺类--不对任何物料进行工艺性加工,而 只是实现某些特殊的动作功能。
•第三节 机器的分类
•具体分类:
•工艺类机器
•图2-6 线环形成过程 • a)穿刺缝料 b)、c)引线 d)、e)成环 • 1—线环 2、5—面线 3—摆梭尖 4—针槽
机械综合课程设计第2版

机械综合课程设计第2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和维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机械设备和工具的使用、维护和故障诊断的能力,以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领域的热爱和敬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教材《机械综合课程设计第2版》为主线,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基础: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机械传动系统设计、机械强度计算等。
2.机械制造工艺:金属切削原理、机械加工方法、装配工艺等。
3.机械设备维护与故障诊断: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故障诊断与分析、维修策略等。
4.机械工程实际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机械设计、制造和维护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创新设计与团队合作:鼓励学生开展创新设计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和维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讨论法:学生针对机械工程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制造和维护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实验法:学生进行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故障诊断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机械综合课程设计第2版》,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料,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生动展示机械设计、制造和维护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ppt课件

2.传动形式的合理布置 拟定运动方案时要合理布置其传动顺序 。
19
三、选择电动机
1.选择电动机类型
常用: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同步转速:3000 1500 1000 750
级数: 2 4
68
电机安装型式:(查表)
20
2.计算电动机所需功率 P0
(1) 工作机所需电动机功率 PW
2、三班制,单向运转,有中等冲击,每年工作320天,工作
寿命5年;
3、动力源为电力,三相交流,电压380V。
11
题目3:卷扬机传动装置设计
4
5
3
67
1
2
v F
1、卷筒效率0.92,包括卷筒与轴承的效率损失; 2、两班制,双向运转,载荷平稳,每年工作300天,工作寿 命10年; 3、动力源为电力,三相交流,电压380V。
者手工绘图,A1); 3、主要零件图2张(计算机绘图,A3); 4、设计说明书1份(手写,5000~7000字
,统一封面、编出目录并装订成册)。
8
四、成绩评定
按五分制评分。成绩评定依据: 1. 图纸(40%)
图纸结构、投影、标注及数据是否正确,线条 是否符合 制图标准,图面是否整洁,字迹是否 工整等; 2.课程设计说明书(40%) 设计计算是否正确、完整、字迹是否工整、整 洁等;40% 3.答辩成绩 (20% )
nm
i带 i1 i2
33
减速器各轴功率、转速、转矩列表:
参数
轴名 电动机轴
转速n(r/min)
功率P(kW)
转矩T(N·m)
传动比 i
效 率η
Ⅰ轴
Ⅱ轴
Ⅲ轴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2(DOC)

2010届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设计(论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2012-2013第2学期姓名:班级:指导教师:成绩:目录封面-------------------------------------------------------------01 目录-------------------------------------------------------------02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031.1 分析和确定传动方案-----------------------------------------03 1.2 选择电动机-------------------------------------------------041.3 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i和分配传动比-----------------------051.4 计算传动装置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06 第二章传动件的设计---------------------------------------------072.1 减速器外传动件的设计---------------------------------------07 2. 2 箱体内传动件的设计----------------------------------------08 2.2.1高速级齿轮传动------------------------------------------08 2.2.2 低速级齿轮传动-----------------------------------------13 2.2.3 验算运输带速度-----------------------------------------18 2.2.4 选择齿轮传动的润滑方式---------------------------------19 2.2.5 齿轮受力分析-------------------------------------------19 第三章减速器装配设计准备与计算----------------------------------193.1轴的初步设计------------------------------------------------193.1.1初定各轴最小直径----------------------------------------193.1.2初步确定轴的阶梯段--------------------------------------203.2滚动轴承----------------------------------------------------203.2.1滚动轴承的型号选择--------------------------------------203.2.2滚动轴承润滑和密封方式----------------------------------203.3选择轴承端盖的结构型式 -------------------------------------21 3.4减速器机体结构设计------------------------------------------213.4.1减速器机体结构方案确定---------------------------------213.4.2减速器机体结构尺寸计算----------------------------------21 第四章轴的设计和校核---------------------------------------------234.1 减速器输入轴(轴Ⅰ)的设计----------------------------------23 4. 2 减速器低速轴(轴Ⅲ)的设计---------------------------------284. 3 减速器中间轴(轴Ⅱ)的设计---------------------------------37 第五章减速器箱体及其附件设计-------------------------------------43 设计体会与小结--------------------------------------------- ------43 参考文献----------------------------------------------------------44 附录--------------------------------------------------------------442010届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设计(论文)第一章 设计任务书1.1 分析和确定传动方案1.设计要求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减速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家用缝纫机的功能分析
2、辅助功能
1)调节面线和底线的阻尼功能 2)调节压脚加紧力的功能 3)调节送布牙针距的功能 4)绕底线功能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1)调节面线和底线的阻尼功能
图2-12 面线和底线的交织状况 a)面线过紧 b)底线过紧 c)正确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3)纸宽调整功能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4)打印头位置调整功能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五节 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之二 ---计算机针式打印机
二、计算机打印机的功能分析 3、控制功能 打印机具有以下控制功能: (1)与主机交换信息的功能 (2)打印驱动控制系统 (3)故障检测功能 (4)报警功能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2)打印头移动功能系统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3)走纸换行功 能系统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 打印纸分连续纸和单页纸两种情况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五节 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之二 ---计算机针式打印机
图2-15 调节送布针距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4)绕底线功能
图2-16 绕底线 1—线 2—绕线轴 3—梭心 4—上摩擦轮
5—手轮 6—过线架 7—轴线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四节 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之一 ---家用缝纫机
二、家用缝纫机的功能分析
3、控制功能 控制功能主要有三类: • 机械控制功能 • 人机控制功能 • 电子控制功能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四节 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之一 ---家用缝纫机
图缝2-纫4 机手是工线一迹种与典家型用的缝纫工机艺线类迹机对器比; 缝纫a)机手工的线功迹能原理b)取缝纫决机于线实迹现缝纫功能的工艺方式。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四节 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之一 ---家用缝纫机
二、家用缝纫机的功能分析
1、主要功能: 2、辅助功能: 3、控制功能:
下一节
第五节 典型机器功能分析之二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四节 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之一 ---家用缝纫机
二、家用缝纫机的功能分析
1、四个主要功能:
1)引面线造环功能 2)钩面线扩环,使底面线交织的功能 3)供给和回收面线的功能 4)输送缝料的功能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1)机械控制功能 对于缝纫机来讲,它的每个动作都必须 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速度进行,它们之间 的运动一定要完全协调。这是由传动机 构的巧妙配合进行控制的,主要是由凸 轮和连杆机构的相位配合实现的。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2)人机控制功能 当人操作缝纫机时,那么操作者和缝纫机就构 成一个典型的人机系统。人机控制功能要通过 人机接口来实现: ①缝纫工作区,是人眼获得信息的接口 ②手轮,是人手控制起动的接口 ③机针前方布面,是人手扶持布料引导针迹的 接口 ④脚踏板,是人脚输入动力和控制速度的接口。
装而成的。 3)从专业的角度看,常常以主要部件来看机器的
组成。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汽车的组成
图2-1 汽车的组成 1----底盘 2----发动机 3----车身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CA6140车床
图2-2 车床组成图 1—床身 2—尾座 3—刀架 4—主轴箱 5—进给箱 6—床腿 7—溜板箱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 对于工艺类机器来讲,机器的结构和形式往往 取决于采用的工艺方法,如果工艺方法有所改 变,那么机器的型式也随之改变。这种改变有 时是很大的。
• 举例
• 对于非工艺类机器来讲,其中每一种机器也都 有各自独有的工作方式和规律。
• 举例
下一节
第四节 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一
第二节 机器的组成
三、从功能观点看机器的组成
机器是由多个主要分功能系统构成,它们
的协调工作实现了机器的总能;每个主要分功 能系统(又称为单元)一般由原动机、传动机、 工作机和控制器组成;其中的工作机则多由工 作头和执行机构组成。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二节 机器的组成
机器的组成也可以这样表达:
主要特征:1、具有专用的工作头 2、进行独特的工艺加工动作
• 非工艺类--不对任何物料进行工艺性加工,而 只是实现某些特殊的动作功能。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三节 机器的分类
具体分类:
工艺类机器
机器
非工艺类机器
加工机床 食品机械 纺织机械 印刷机械
动力机械 起重运输机械 精密机械 医疗机械 通用机械
• 计算机打印机的三个主要分功能系统 • 点阵针头的打印功能 • 打印头的横向定位移动功能 • 打印纸的定距卷纸功能 • 辅助功能 • 色带循环功能、纸宽调节功能、打印头
前后微调功能、压纸功能等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三节 机器的分类
从功能的观点看,所有机器分为 :
• 工艺类--指那些对物料进行工艺性加工的机器。
图2-3 车床的功能原理图 1—工件 2—车刀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二节 机器的组成
• 打打印印机机的的总三功个能主是要将分计功算能系机统的:各种信息 打印在纸上输出供人们阅读。
1、点阵针头的打印功能
2、打印头的横向定位移动功能
3、打印纸的定距卷纸功
能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五节 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之二 ---计算机针式打印机
二、计算机打印机的功能分析 3、控制功能
(5)自检功能 (6)自动进页功能 (7)自动换页功能 (8)连续或分页打印方式选择功能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 机器的功能分析
长春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郭红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一节 机器的定义
• 现代机器的定义: 机器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配合的构
件所组成的联合体,通过其中某些构件的限定 的相对运动,能将某种原动力或运动转变,以 执行人们预期的工作,在人或其它智能体的操 作和控制下,实现为之设计的某种或某几种功 能。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调节底面线:
图2-13 面线和底线的张力调节 a)底线调紧,面线调松 b)面线调紧,底线调松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2)调节压脚加紧力的功能
图2-14 不同缝料调压螺纹旋入的情况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3)调节送布牙针距的功能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3)电子控制功能 现代缝纫机也采用微机进行程序控制,从 而调节和改变缝纫线迹。买衣服有电子刺 绣等。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五节 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之二 ---计算机针式打印机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五节 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之二 ---计算机针式打印机
• 具有历史性的突破和创新的两个方面:
第一、采用针尖引线代替针尾引线; 第二、采用双线(底线和面线)互锁交织代替线
的反复穿刺,从而实现了缝纫功能的机械化。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四节 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之一 ---家用缝纫机
一是、将家线用按缝一纫定机规的律总缝功于能缝:料上。它可使一根 或多根线通过自连、互连或交织,在缝料上形 成一定形式的线迹。
2)每个主要动作功能系统各有相应的动力源、 传动机构、执行机构、工作头组成。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五节 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之二 ---计算机针式打印机
二、计算机打印机的功能分析
1、主要功能: 2、辅助功能: 3、控制功能:
下一节
第六节 典型机器功能分析之三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四节 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之一 ---家用缝纫机
缝纫功能的特点:
1) 机缝线迹整齐美观,缝合牢固,缝纫迅 速,能用于缝制棉、麻、丝、毛、化纤及 皮革、纸张等。
2)家用缝纫机属于精密的工艺类机器。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四节 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之一 ---家用缝纫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增添了控制器。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二节 机器的组成
一、传统的观点
即: 机器
原动机 传动机 工作机
控制器
机械装置 电子控制系统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第二节 机器的组成
1)二从、机从构不学同的的角角度度看看,机机器器是的由组各成种基本结构组
合而成的。 2)从结构学的角度看,机器是一系列基本构件组
二、计算机打印机的功能分析
2、辅助功能
(1)色带均匀移动功能 (2)压紧及调整功能 (3)纸宽调整功能 (4)打印头位置调整功能 (5)手动卷纸功能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1)色带均匀移动功能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2)压紧及调整功能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 (2)压紧及调整功能
一、计算机针式打印机功能
• 打印机的总功能是把计算机的信息打印在纸上输出供 人们阅读。
• 计算机针式打印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机械。 • 它属于工艺类机械,而且是精密机械。
第二章 机器的组成及典型机器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