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八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28 导学案四下语文 文档

28 导学案四下语文 文档
3、我要和同学交流下面这句话的意思。
“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
这句话写出了
4、我懂了课题为什么是“父亲的菜园”而不是“我家的菜园”或“我们的菜园”
我认为:
5、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拓展阅读】
完成《高效课堂》的培优乐园。
【达标测试】
完成《高效课堂》能力部分“课文回顾”一题。
六、达标测试
完成《高效课堂》能力部分“课文回顾”一题。
七、板书设计:
28*父亲的菜园
每天早出晚归不怕苦
暴雨过后重建不气馁
丰收之后肥地不只顾眼前
教学反思:
(3)第九自然段,育肥时父亲的一段话,表明了父亲对土地的了解和热爱,目光长远,不贪图眼前利益。
(4)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从父亲的身上得到了什么?
3、组内交流后,将问题加以梳理。采用小组汇报的方式将答案呈现。
4、其他组员可以及时补充。
五、拓展阅读
通过此环节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达到课外阅读课内完成的效果。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把本课学到的学习方法运用其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课题
28、父亲的菜园
课型
预习+展示
课时
一课时
主备
副备
备课时间
2012-4
上课时间
审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积极主动阅读,从分析父亲的言行入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亲的执着与勤劳。
教学重、难点:理解“父亲的菜园”来之不易和其象征意义。
学法指导:1、反复读文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2、体会课题为什么是《父亲的菜园》?而不是“我们的”,或“我家的”菜园?

四年级下册《28.海的女儿》教案(1)

四年级下册《28.海的女儿》教案(1)

四年级下册《28.海的女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28课《海的女儿》。

本课详细内容为:通过描述海的女儿的生活环境、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以及她与海神的对话,展现了一个美丽善良、勇敢坚定的海的女儿形象,让学生了解海底世界的神奇与美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的神奇与美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海的女儿的美好品质。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海底世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交流对海的女儿的认识,分享阅读感悟。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海的女儿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体会其美好品质。

5. 例题讲解:讲解课后练习题,指导学生进行答题。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海的女儿》2. 主要内容:海的女儿:美丽、善良、勇敢、坚定海底世界:神奇、美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画出你心中的海的女儿。

仿写一段话,描述海底世界的美丽。

2. 答案:画出的海的女儿形象要符合课文描述,如美丽、善良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了解其特点。

组织学生参观海洋馆,近距离接触海底生物,激发对海洋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指导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语文二十八课的讲解教案

语文二十八课的讲解教案

语文二十八课的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主题和要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 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所要传达的思想。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情节等方式,引入课文的主题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

2. 学习课文。

首先,让学生快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然后,逐段解读课文,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最后,帮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题和要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3. 启发思考,展开讨论。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情感表达,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 拓展延伸,引导表达。

通过写作、演讲、朗诵等方式,让学生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加深对课文的体验和理解。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互动教学。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课外拓展。

通过阅读、写作等方式,拓展课文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文素养。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语文二十八课的讲解教案中,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语文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8海的女儿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8海的女儿教案

教案: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28 《海的女儿》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海的女儿》的故事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本课是童话故事《海的女儿》,通过讲述小人鱼公主为了追求幸福,不惜放弃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忍受巨大痛苦,最终化为泡沫的感人的故事,展现了小人鱼公主的美丽、善良和勇敢。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海的女儿》的故事内容。

难点:理解小人鱼公主为了追求幸福,不惜放弃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忍受巨大痛苦,最终化为泡沫的感人的故事。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的语文知识。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生通过课本注释和学习资料,自主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小人鱼公主的故事。

2. 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小人鱼公主为了追求幸福,不惜放弃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忍受巨大痛苦,最终化为泡沫的感人的故事。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板书设计:《海的女儿》小人鱼公主——美丽、善良、勇敢为了追求幸福,放弃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忍受巨大痛苦,最终化为泡沫。

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目。

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8

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8

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8一、教案导入教师可使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入教案话题,激发学生对湖泊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注意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能够了解湖泊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2. 能够理解并运用相关的词语和短语,描述湖泊的景色和特点。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简短的关于湖泊的描述文章。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湖泊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2. 教学难点:能够写一篇简短的关于湖泊的描述文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展示湖泊的图片或短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景色,引导学生关注湖泊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湖泊的兴趣。

2. 研究新知通过课文《湖的女儿》的研究,让学生了解湖泊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3.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不同的湖泊进行深入研究。

每个小组通过互相交流讨论和网络查找等方式,收集关于该湖泊的信息,并记录下来。

4. 研究拓展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湖泊,编写一篇简短的关于湖泊的描述文章。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词语和短语供学生参考,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描述湖泊的景色和特点。

5. 总结归纳学生展示自己编写的描述文章,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湖泊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度、表达能力以及编写的描述文章来评价学生对湖泊知识的掌握情况。

可以进行小组评价和个别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以上是关于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8.湖的女儿》精品教案的概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8课父亲的菜园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8课父亲的菜园导学案

28.《父亲的菜园》导学案【温馨寄语】要想获取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奋斗!【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学习父亲不怕艰辛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道要想获取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奋斗的道理。

【学习重点】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作用。

【学法指导】1.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词。

2.在合作之前要充分的自学,完成自主练习。

3.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打问号,在小组内讨论。

【知识链接】莴笋原产我国华中或华北。

地上茎可供食用,茎皮白绿色,茎肉质脆嫩,幼嫩茎翠绿,成熟后转变白绿色。

【文本链接】两根指头的声音黎风是一个高中生,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他正打着响指,声音清脆悦耳。

我看到他只有一只右手,左臂空荡荡,更让我吃惊的是,他的右手只有两根指头,他竟用仅有的拇指和食指打出了响指。

当我们成为朋友后,我渐渐地了解到了他的一些情况。

9岁那年,他因顽皮触碰到高压线,从此失去了左臂和右手的3根手指。

开始的时候,他感到万念俱灰,年少的他心中充满了绝望。

后来在父母及老师的开导下,他才渐渐平复如初。

有一次,一个残疾人报告团来市里做报告,父母便打算带他去听,好让他知道别的残疾人是怎样奋斗的,以此鼓舞他的斗志。

他很高兴。

可第二天他又不快乐了,父亲问他原因,他说:“他们做报告的时候,我怎样为他们鼓掌呢?”父亲看着他的眼睛说:“两根手指也可以鼓掌呀!”那几天,他学会了打响指,听报告的时候,他以打响指代替掌声。

有一次同学们讨论理想的话题,大家异常激动,有个同学站起来,两手握紧拳头大声说:“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拼搏,我想成为一个企业家!”黎风的眼睛立刻黯淡了,他的理想也是成为企业家,可他却不能像那个同学那样用双手去拼搏。

回到家中他一直闷闷不乐,在母亲关切的询问下,他讲述了白天发生的事。

母亲没有说什么,默默地注视了他一会儿便转身向门外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8《海的女儿》导学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8《海的女儿》导学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8《海的女儿》导学案
一、课文内容梳理
1. 内容简介
《海的女儿》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海洋生物的故事,以女孩小丽娜和
海洋生物之间的交流为线索,描绘了海底世界的美丽和生动。

2. 重点词汇
•海带
•海藻
•海龟
•海底
•潜水
•遨游
二、学习目标
•了解海洋生物的一些常见名称和特点
•通过阅读课文,感受海底世界的神秘和美丽
•培养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三、课文学习
1. 预习
通过观看海洋动物的视频或图片,了解不同海洋生物的外貌特点和生活习性。

2. 阅读
精读课文《海的女儿》,重点理解女孩小丽娜与海洋生物之间的互动及故事发展。

3. 思考
你认为小丽娜是如何理解海洋生物的语言的?海的女儿是指哪些生物?
四、拓展延伸
1. 互动讨论
与同学分享自己对海洋生物的了解和想象,探讨海洋生物的重要性及保护方式。

2. 创作活动
以《海的女儿》为题,写一篇作文或绘画作品,表达对海洋生物的热爱和保护
意识。

五、归纳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生活方式,更懂得了尊重自然、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能够多关注海洋生态环境,一起为美丽的海洋环境努力!
以上为《海的女儿》导学案内容,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

愿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28、海的女儿》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28、海的女儿》
任务4:小人鱼为什么在死去的前一天晚上跳起舞来?
三、精心点拨,启发引导
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点拨:
(1)如果你是小人鱼你会告诉王子是你救了他吗?
(2)小人鱼为什么最后没有听从姐姐们的话杀了王子?
(3)小人鱼为了使心爱的王子能获得幸福,自己甘愿化为泡沫,你认为她这样值得吗?
四、巩固训练,整理提高
1.基础知识练习:
仪()帜()垫()悦()
议()识()热()说()
2.拓展提升练习
( )的塔顶 ( )的军刀 ( )的长睫毛 ( )的灯油 ( )的银灯( )的仪式
3.考点强化练习:
发挥自己的想象,续写故事的结尾。
她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一点点地化为泡沫
学后反思
我学到的知识或我的疑惑
难点
体会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的善良和对幸福生活执著的追求。
学习流程
学法指导
一、自主学习,个性指导
任务1:全文共几个自然段?
任务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合作释疑、互助研讨(对学、群学)
任务1:第1、2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任务2:阅读第5自然段,体会小人鱼的内心感受。
任务3:赏析第8自然段中的句子“风儿在鼓着船帆。平静的海面上,船在轻柔地航行着”。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课题
27、巨人的花园
执教教师
学生
14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能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
2.深入体会小人鱼的内心活动,感受她执著地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质。感悟作品中呈现的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精神,激励学生从小为人大度和处处为别人着想的思想。
重难点预测
重点
体会小人鱼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杀王子的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父亲的菜园
学习目标:1、我要会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

2、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父亲的执著和勤劳。

学习重难点:理解“父亲的菜园”来之不易和其象征意义。

学法提示:1、我要反复读文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

2、我要体会课题为什么是《父亲的菜园》?而不是“我们的”,
或“我家的”菜园?
学习准备:我要搜集执着、自信、勤劳相关的文章资料或名言警句读一读。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学法提示:①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②借助于字典、词典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并完成以下各题:
1、我要多读几遍课文,争取读通顺。

2、我要和同学交流以下生字识字方法:
婴毅筐怖肿榨憋诱
3、我还能读准这几个词的音节,并且还能查字典知道这几个词的意
思。

箢(yuān)箕(jī) 贫瘠(jí)莴(wō)笋
4、我要批注“坚毅”、“狰狞”、“气馁”、“贫瘠”等词语的意思,并在练习本上练习写句子
5、我知道课文是按着顺序写的,我要理顺文章的脉络。

我知道课文主
要写了件什么事
6、初步读文后我有问题与大家交流
疑问一:
疑问二:
加油站★
我是自己独立预习的()和同学一起()有家长陪着()
(二)学习探究
学法提示:反复读3——10自然段,在“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中,
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样的语段画出来,并在空白处批注自己的想法。

1、课文中“父亲”的行动、语言好让我感动,我想把感动我的语句抄写下
来,并和同学交流。

例如:
(1)“每天天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
我的体会是:
(2)
我的体会是:
(3)
我的体会是
2、我要和同学交流下面这句话的意思。

“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


这句话写出了
3、我懂了课题为什么是“父亲的菜园”而不是“我家的菜园”或“我们的菜园”
我认为:
4、我真的很喜欢这篇课文,我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学了这篇课文从写法上我的收获是:
(四)阅读延伸
牛 顿 的 故 事
三百多年前的一天晚上,一位青年坐在花园里观赏月亮。

他仰望那镶着点点繁星的苍穹,思索着为什么月亮会绕着地球运转而不会掉落下来。

忽然,有个东西打在了他的头上,这并不很重的一击,把他从沉思中惊醒。

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熟透的大苹果从树上掉落下来。

他捡起苹果,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苹果不落向两旁,不飞向天空,而是垂直落向地面?这一定是地球有某种引力,把所有的东西都引向地球。

青年眼睛一亮:苹果是这样,月亮也是如此,月亮一定是在地球引力的吸引下做高速运转。

因为有引力,使它不能远离地球;
因为有
速度,使它不会像苹果一样掉落下来……夜渐渐地深了,青年手中拿着苹果,开心地笑了。

他就是发现万有引力的英国科学家牛顿。

这一年,他才24岁。

……
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里做客。

当他走出房门去拿酒时,忽然想起关于月球轨道的运算,于是就把请客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自顾自地忙着计算起来。

朋友知道牛顿的脾气,只好自己吃掉了盘子里的鸡,把骨头吐在了桌子上。

牛顿终于计算完了,这才想起请客的事。

走回桌前一看,鸡只剩下了骨头,他恍然大悟地说:“我以为我还没有吃饭呢,原来已经吃过了。


尽管牛顿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却仍然十分谦虚。

他曾这样说过:“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尔(法国17世纪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要远一点儿,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


1、段落通过和告诉我们科学家牛顿
的科学态度?(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章所表现出的人物的勤于思考、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
2、找出段落中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这些表达手法的作用。

神态:
动作:
语言:
你觉得这样写的好处是。

(体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
1、从牛顿的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五)、阅读链接
飞翔的蜘蛛
信念是一种无坚不催的力量,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时,你必能成功。

一天,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

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有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
过去的?后来,我发现蜘蛛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

温馨提示: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结在半空中。

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制得精巧而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

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

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

奇迹是执着者造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