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九课一、生字预习:幼 Y yòu 幺 2 左右幼儿|幼苗滩 T tān 氵 10 左右沙滩|海滩侦 Z zhēn 亻 6 左右侦查|侦察嘲 C cháo 口 12 左右嘲笑|嘲讽啄 Z zhuó口 8 左右啄食|啄木鸟企 Q qǐ人 4 上下企鹅|企图|愚 Y yú心 9 上下愚笨|愚蠢蠢 C chǔn 虫 15 上下愚蠢|蠢人返 F fǎn 辶 4 半包围往返|返回拦 L lán 扌 5 左右拦路|拦击鸥 O ōu 鸟 4 左右海鸥|银鸥帽 M mào 巾 6 左右礼帽|草帽吁 Y yù口 3 左右长吁短叹|气喘吁吁彻 C chè彳 4 左右彻底|彻夜二、生词。
lǚ yóu yòu guī shā tān zhēn chá qǐ tú旅游幼龟沙滩侦察企图qíng yuàn chǔn shì fǎn huí hǎi ōu bǔ jiù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zhēng xiān kǒng hòu ruò wú qí shì jiàn sǐ bù jiù争先恐后若无其事见死不救yú guàn ér chū yú bù kě jí qìchuǎn xū xū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xiǎng chè yún xiāo响彻云霄三、形近字比较。
幼(幼龟)滩(沙滩)侦(侦查)嘲(嘲笑)啄(啄食)幻(幻想)摊(摊子)贞(忠贞)潮(潮水)琢(琢磨)企(企图)愚(愚蠢)蠢(蠢人)返(返回)拦(拦住)肯(肯定)偶(偶然)椿(椿树)版(出版)栏 (栏杆)欧(欧洲)帽(帽子)宇(宇宙) 砌(砌墙)鸥(海鸥)冒(冒出)吁(呼吁)彻(彻底)四、背诵内容;(一)多音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扁鹊治病》导学案

孟辛庄小学语文导学案 我的学习我做主,我的课堂我精彩 审核人: 小主人姓名:
小组:
课题
扁鹊治病
新授课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课时
1
1、学习《扁鹊治病》 ,我能认识,会写生字。我能正确读写“拜 教学目标 见、理财、肠胃、汤药”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到任务的看法,体 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别人正确的意见。
3、扁鹊几次拜见蔡桓公想为他治病? 扁鹊 拜见蔡桓公想为他治病。
4、 蔡桓公的病情是怎样发展的?分别在什么时候?扁鹊有何方法 医治?蔡桓公的态度?结果又是如何? 第二关 名医出诊
(望、闻、问、切)
次数
时间
病情发展
医治方法
蔡桓公的态度
结果
4、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5、说一说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了这则寓言我们知道了要 要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扁鹊治病》能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 于听别人正确的意见。 我在行动 ( 昌 ( 刺 ( 鹊 ( 肠 ( 剂 扁鹊 肠胃 拜见 敷汤 ) ( 汤 蔡桓公 汤药 医治 扎针 高明 理财 无能为力 ) ) ( 蔡 ( 胃 ) ) ( ) ( 绑 ) ( 睬 ) ) ( 妻 ) ( 扁 ) ) ( 刺 ) ) 小贴士
穿越时空的对话:
,不
。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 6、把你要对蔡桓公所说的话写下来。
( huì jí jì yī ) 讳 疾 忌 医 疾:疾病。
讳:忌讳。隐瞒疾病, 不愿医 Nhomakorabea。 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fá ng wēi dù 防 微 杜
jiàn) 渐
防:提防,防止; 微:事物的苗头; 杜:杜绝,堵塞; 渐:事物的起始、发展。 第三关 继续深造 扁鹊 (公元前 407—前 310) 名秦越人, , 春秋战国时代名医。 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 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发明创造: 《内经》和《外经》 ,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扁鹊看病行医有“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 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的人不治;三是暴饮暴 食,饮食无常的人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的不治;五是身 体虚弱不能服药的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的不治。 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总结出望 (看气色) 、 闻(听声音) 、问(问病情) 、切(按脉搏)的诊断疾病的方 法。在这四诊法中,扁鹊尤擅长望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的 切脉技术高超,名扬天下。 比喻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导学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1

铜都双语学校人本跨界大课堂四年级发展共同体语文学科登山型学道班级:40 姓名:编号:008 日期:3、9 编制人:四年级语文组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课题4、《七月的天山》【自研课导学】晨读主题(15分钟)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七月的天山》,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自由朗读第一单元的课文,巩固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检测:住院呢在组长处过关背诵课文。
预习主题(20分钟)1、作者描写了七月天山的哪些景物? 2、结合句子理解“五彩斑斓、荡漾、绵延、矫健” 3、摘抄你喜欢的句子,并写一写喜欢的理由。
4、发挥想象,结合“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深山深处”这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把天山的美写出来。
资料准备:1、天山的相关资料。
学习主题(1分钟):通过自读自悟交流展示,我能了解天山景物的特点,并体会天山的美。
【展示课导学】(时段:上午)【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课堂元素导学流程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随堂笔记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重点摘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品读课文感受美景内容:品读语言,感受美学法: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1、用“()”划出文中描写的景物。
2、用“——”划出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并旁注自己的体会。
(提示:A、可以从美词雅句上体会B、运用的修辞手法中体会C、可融入自己的情感,发挥想象)(完成随堂笔记一)(预时:7分钟)交流与分享两人帮辅对:针对自研成果给予等级评定,并互读第三自然段。
(预时:4分钟)挑战与冲刺五人互助组:小组长主持,循环研讨以下问题:文中的哪些比喻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预时: 5分钟)准备与预展十人共同体:⑴抽签:教师给出抽签顺序,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⑵预展:大组组长负责。
A、结合展示方案,有效分工(板书组、预展组、过关组)B、各组规划板书、做好组内展示。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3天窗优质课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3天窗优质课导学案科目: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课型:预习+展示+讨论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学习难点: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天窗的神奇。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展示汇报学习程序一、自主学习:(10分钟)1.自读课文,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藉、蝙蝠、霸、宙3.理解词语。
(能读课文并利用学习工具理解词语意思。
)4.画出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字词和句子,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15分钟)(小组整理课前各自提出的问题,汇集有价值的问题。
)重点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合作交流:1.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2.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3.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4.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5.小组合作完成展示部分的内容。
三、汇报展示(10分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你的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有感情地读一读。
(师引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1.当夏天阵雨来了时,我们真想、真想,可大人们偏就不许,于是,我们被关在,这时候,。
透过这小小的天窗,我们可以看到、也可以看到,还可以想象到,我们想象到的威力比我们真实看到的要大十倍百倍!这小小的天窗会使我们的想象活跃起来!啊唷唷!这小小的天窗是多么!2.当晚上我们被逼着上床休息时,我们忘不了、忘不了,于是,我们偷偷地从账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我们可以从想象到,也会从那想象到,这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一切,。
啊唷唷!这小小的天窗是多么!四、自我检测(5分钟)1.通过预习,我知道“慰藉”这个词的意思是我能用“慰藉”写一句话:2.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天窗是这篇课文写的是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的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乐趣。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

课后反思:本课教学是按照运用插图和老师的导语进入诗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
—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
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风光的美。
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拓展了另两首,学生对这首词的了解更深入。
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在对话中巩固词义。
课后反思: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
读完全文,学生
课后反思;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后反思: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
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一课导学案

21 乡下人家学习目标:1、我要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好句.3、我要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4、我要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法提示:想完成以上学习目标,我要多读课文,读的遍数越多越好,并做到边读边想像,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品味作者的语言美.学习准备:我想了解更多的乡村美景或田园风光,要去搜集相关的图片和资料,有机会我也到乡村走一趟,亲自感受一下。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添字,读通课文.并做以下试题:①我能为加点的字正确注音:( ) ( ) ( ) ( ) ( ) ( ) ()()()屋檐.装饰.鸡冠.花捣.乱和谐.棚.架率.领觅.食耸.着尾巴②我能把下列词语写正确,写漂亮还会听写棚架、风趣、装饰、顺序、照例、瞧见、率领、觅食、捣衣、倘若、向晚归巢、和谐、辛苦、鸡冠花、催眠曲、房前屋后、天高地阔、月明人静2、通过读课文,我对乡下人家有了初步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作者采用的方式来布局谋篇.以为总结句,从、、、、,六个画面真实地再现了乡下人家质朴、自然而又亲切的画面.3、初读课文后,我把问题批注在书上与同学交流。
二、深入感知,学习探究.1、我读懂了课文第一自然段,批注后想和同学交流“别有风趣”一词的理解,同时我还能体会批注课文中几个近义词、反义词的意思。
学法提示:读一读,画一画,描写乡下人家别有风趣的句子,思考一下,课文中的每个自然段中的关键语句。
2、我要与同学一起交流品味批注文中的优美句段:学法提示:想一想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①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者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②我想读好这一段,再次感受瓜藤攀檐,富有生机的美景.3、我能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学习2—7自然段.①我会填空:有些人家,门前场地上,它们会依着时令显出。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1-16课)

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度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话说说诗句意思。
重难点:重点:品位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难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学法:质疑探究法、体验法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教学挂图、课文朗读视频。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独自一人坐在敬亭山上,以山为伴,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
(A. 李白B、.杜甫)2、夜,经过洞庭湖,看见优美的洞庭湖夜色,即赋诗一首。
(A、夏刘禹锡B、秋刘禹锡)预习检查:1、选择正确的读音风景旧曾谙(yīn ān )潭面无风镜未磨(mïmî)众鸟高飞尽(jìn jìng )白银盘里一青螺(lïu luï)2、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累()()廷()()音()()覃()()3、恰当解释我会选厌:①憎恶②满足③因过多而不喜欢⑴、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⑵、这个游戏我们早玩厌了。
()⑶、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不该厌弃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学。
()合作学习:1、(鸟飞走了,云飘远了。
)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
2、填写修辞方法我来试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④能不忆江南?()迁移训练: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曾:谙:2、“”一句是对江南风景总的赞美。
与“”一句相呼应。
表达出作者对江南景色的与之情。
拓展探究:宋代诗人苏轼曾写过一首赞美杭州西湖风景的诗,请写出苏轼的这首诗。
2、《桂林山水》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预习:1、读准字音,通读课文。
2、学习生字11个,积累四字词语10个。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五课导学案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学习目标:①、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
②、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③、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抓住文章重点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首先自读课文,感知这封信的内容,思考:这个孩子是谁?他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呼声?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然后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再通过感情朗读、思考、交流等手段感受作者悲痛、缅怀、渴望和平的情感。
课前准备:①、课下搜集关于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资料,了解当今世界战事。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通过充分自读课文,争取做到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且很好的完成下列任务:①、我能把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并组词。
zh k k w m 卓.越蓝盔.,凯.旋手腕.弥.漫x zh威胁.驻.军●对()个,错()个②、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写了。
(xīshēng) (kǎi xuán)(zhēng fú) (ā yí) (jīng jì (gòng xiàn)(shén shèng)(zuìè)(jiàn kāng) (yǒng zhù rén jiān) (zhí xíng)③、我理解并批注了这些词语的意思如:“蓝盔、征衣、军事观察员……”这些词我通过上网查找理解的,有 ;向老师请教的,有;查字典的,有2、我会听写“牺牲、罪恶、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经济、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健康、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3、通过自读课文,我知道这篇文章是写给的一封信。
信的正文首先写了,接着写了,最后呼吁。
让我感受到作者的心情。
我还知道了是在呼吁,他发出呼吁,他因为呼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案设计人丁玲1 古诗三首学习目标: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学习重点:1、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本课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诗词,可采用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他们的诗,按知诗人——读诗句——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学习。
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学习准备:收集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句。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情景导入,目标定向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二、自主学习古诗1.自由读古诗,解决生字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3.解诗题,知作者(1)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1)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2)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3)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1)指名读(2)汇报四、启发引导,精讲点拨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飞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去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
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2)师小结:其实,这首试诗不只是表达了李白孤独的感情,同时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定和乐观。
为什么呢?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地"相看"。
3.多诵读,悟诗情(1)自己带着感情读(2)人小组读古诗(3)汇报:指名读、小组自选方式读五、系列训练,当堂达标1.我会正确的写《独坐敬亭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望洞庭》一、情景导入,目标定向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二、自主学习古诗1.自由读古诗,解决生字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3.解诗题,知作者(1)望洞庭:________________洞庭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1)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2)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3)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四、启发引导,精讲点拨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我们还学过什么古诗中也有比喻手法?)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4.师小结: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准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洞庭湖那美妙的秋月风光。
你们说,作者此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轻松、自然)五、系列训练,当堂达标1.我会正确的写《望洞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课时《忆江南》一、情景导入,目标定向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大家欣赏。
说说古诗的特点:有五言诗、七言诗。
诗的字数很整齐。
二、初步理解词与诗的区别1.自读"预习"。
读后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谁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别?3.自由读《忆江南》三、合作探究,提出疑问四、启发引导,精讲点拨1.《忆江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还是以前熟悉的那样。
太阳光下,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艳。
春光里,江水碧绿如蓝。
如此美丽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五、总结升华1.读《忆江南》(边读边想江南美景的画面)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五、系列训练,当堂达标1.我会正确的写《忆江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桂林山水学习要求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学具准备挂图、投影或电影、录像;生字生词卡片。
学习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目标定向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里的山水。
桂林是我国广西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
为什么呢?因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称。
(出示多媒体课件,边看边思: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二、自主学习(一)自由读文,扫清生字词障碍1.出示生字词波澜壮阔无暇兀立攀登山峦屏障骆驼罗列连绵不断泰山2.指读,认读后听写词语。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文章哪几个自然段总写山水?(2)文章哪几个自然段总写山美?(3)文章哪几个自然段总写水美?2.学生自由讨论后回答四、启发引领,精讲点拨1.学习第1、4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2)讲第一自然段哪句话高度归纳桂林山水的特点。
(桂林山水甲天下)2.小结:“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说桂林山水是天下最美的。
这山这水怎样完美地形成天下奇美之画,再读第4自然段。
3.自由读第4自然段。
(1)画出比喻句,了解“画卷”指的是桂林的山水。
(2)文中的“画卷”是怎样的?(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江上竹筏小舟)(3)这样的画卷给人留下的是什么印象?(美丽、优美、奇丽)(4)大家对这画卷的美认识很深刻,现在,请大家用抒情赞美的口气来读这美丽的“画卷”,读出对桂林山水的爱来4.找出你最喜欢的优美的词、句,读一读。
(1)读了1、4自然段,我们了解了桂林山水的总印象是(桂林山水甲天下)(2)了解第1、4自然段与中间段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起总起与总结的作用)五、系列训练,当堂达标1.出示小黑板完成练习:a第一 b动物身上的硬壳 c军人护身衣服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应选()2.拓展练习:根据老师提示的词汇仿例句写写例子:桂林山水甲天下黄山奇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城壮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泰山雄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背诵第1、4自然段六、回扣目标,总结反思这画卷上“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到底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我们下节课通过学习中间两个自然段来细细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说说作用。
(1)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写出桂林山水的秀丽,也抒发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第二步,围绕中心句,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先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一步一步写的?读后讨论交流,明确:(1)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先总的介绍“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体描写漓江的水是怎样的水,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山。
(3)最后写游览桂林山水总的印象和感受。
(据此给课文分段,理清思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分段。
)三、启发引领,精讲点拨1、昨天我们了解了桂林山水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2、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这样的山是怎样的山?这样的水是怎样的水?3、第三步:围绕中心句,学习词句,领悟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