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核安全中心科普知识
环境保护科普知识

环境保护科普知识近年来,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各国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给我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本文将介绍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科普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环境问题,并通过行动保护环境。
一、气候变化与温室效应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气候的变化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对生态系统、农业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而温室效应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能够吸收太阳辐射,并反射回地球表面,使得地球温度维持在适宜的水平。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的增加,就会加强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引发气候变化的问题。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措施。
例如,减少能源的浪费,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提倡节能减排等。
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种植树木和保护森林等方式来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少它们对大气的影响。
二、水资源保护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采和污染等原因,全球水资源日趋减少,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因此,保护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节约用水。
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随手关水龙头的习惯、减少用水量,合理使用洗衣机、洗碗机等家电设备。
其次,加强污水处理工作也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管和管理,鼓励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水生态系统的保护,维护湿地生态环境的稳定。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地球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任务之一。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方式来保护物种的栖息地。
其次,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繁育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野生动物非法贸易的打击,提高人们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和环保法律的执行力度。
环保科普知识内容

环保科普知识内容嘿,朋友们!咱今儿就来好好唠唠环保科普知识这档子事儿。
你想想,咱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多神奇啊!就像咱家里一样,得好好打扫、爱护,不然不就乱糟糟的嘛。
环保啊,就是给地球这个大家打扫卫生呢。
先来说说水吧。
水那可是生命之源呐!咱每天都得喝水,用水洗漱、洗衣做饭啥的。
可要是咱不好好保护水资源,那以后没干净水喝了可咋办哟!就好比你每天都要吃饭,突然没饭吃了,那不得饿肚子嘛。
所以啊,咱可不能乱排污水到河里、湖里,也别乱丢垃圾到水里,让水保持干净清澈,这样大家都能用上放心水。
再讲讲空气。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咱可离不了它呀!要是空气脏了,咱呼吸都不顺畅了。
你看那些大工厂排的废气,还有汽车尾气,就像给空气抹黑了一样。
咱得多种树,树就像空气的清洁工,能把那些脏东西吸走,给咱吐出新鲜的氧气。
咱平时也尽量少开车,多走路或者骑自行车,既环保又锻炼身体,多好呀!还有那垃圾,可别小瞧了它。
要是乱扔垃圾,那大街小巷不就成了垃圾场啦?咱得学会垃圾分类,把能回收的挑出来,让它们变废为宝,重新变成有用的东西。
就像一个魔法一样,把垃圾变成宝贝,多有意思呀!再想想那些野生动物,多可爱呀!它们是地球的小伙伴呢。
咱可不能乱捕杀它们,也别破坏它们的家。
要是它们都没了,这地球不就少了很多乐趣嘛。
环保可不仅仅是大人的事儿,咱小孩子也能出份力呀!比如随手关灯,节约用水,这些小事做起来不难吧?但积少成多呀,大家都这么做,那环保的效果可就大啦!你说,要是地球变得脏兮兮、乱糟糟的,咱们住着能舒服吗?肯定不能呀!所以呀,环保就得从咱们每个人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咱都行动起来,让地球一直美美的,那多好哇!咱可别觉得环保是件麻烦事儿,它其实就是咱生活中的一部分。
就像每天要刷牙洗脸一样自然。
只要咱养成好习惯,环保一点都不难。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为了美丽的地球努力吧!让我们的家园一直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好不好?这可是咱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呀!。
环保科普知识

环保科普知识空气污染指数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就是将常规监测得儿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得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与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得短期空气质量状况与变化趋势。
空气污染指数就是根据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与各项污染物得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对人体健康得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得分级数值及相应得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空气质量周报所用得空气污染指数得分级标准就是:1、空气污染指数(API)50点对应得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一级标准;2、API 100点对应得污染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二级标准;3、API 200点对应得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三级标准;4、API更高值段得分级对应于各种污染物对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影响时得浓度限值。
根据我国空气污染得特点与污染防治重点,訂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得项日暂定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总悬浮颗粒物。
空气主要污染物简介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状污染物、酸雨。
1、二氧化硫(S02)二氧化硫主要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其次就是来自自然界,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产生。
二氧化硫对人体得结膜与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损伤呼吸器管可致支气管炎、肺炎,其至肺水肿呼吸麻痹。
短期接触二氧化硫浓度为0、5毫克/立方米空气得老年或慢性病人死亡率增高,浓度高于0、25毫克/立方米,町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病悄恶化。
长期接触浓度为0、1 毫克/立方米空气得人群呼吸系统病症增加。
另外,二氧化硫对金属材料、房屋建筑、棉纺化纤织品、皮革纸张等制品容易引起腐蚀,剥落、褪色而损坏。
还可使植物叶片变黄棋至枯死。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居住区日平均浓度低于0、15毫克/立方米,年平均浓度低于0、06毫克/ 立方米。
2、氮氧化物(NOx)空气中含氮得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20)、一氧化氮(N0)、二氧化氮(N02)、三氧化二氮(N203)等,其中占主要成分得就是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以NOx (氮氧化物)表示。
对相关核知识做了科普

对相关核知识做了科普关键信息项:1、核知识的分类及定义2、核知识科普的目的和意义3、科普的方式和途径4、涉及的核知识范围5、科普的受众群体6、协议的有效期7、各方的责任和义务11 核知识的分类及定义111 核物理知识:包括原子核的结构、放射性衰变、核反应等基本原理。
112 核能知识:涵盖核能的产生、利用,如核电站的工作原理、核燃料循环等。
113 核辐射知识:明确辐射的类型(α、β、γ射线等)、辐射剂量的概念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114 核安全知识:涉及核设施的安全防护、核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12 核知识科普的目的和意义121 增强公众对核科学的了解,消除对核的恐惧和误解。
122 提高公众在核相关领域的科学素养,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
123 培养公众对核技术应用的正确态度,推动核能等核技术的合理发展和利用。
13 科普的方式和途径131 举办科普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线下或线上的讲座,系统讲解核知识。
132 设立科普展览:通过图片、模型、实物等展示手段,直观呈现核科学的原理和应用。
133 出版科普读物:编写通俗易懂的核知识书籍、手册、宣传页等,广泛传播。
134 利用多媒体平台:制作科普视频、动画,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扩大科普的覆盖面。
14 涉及的核知识范围141 基础核物理原理:如原子核的组成、质量和电荷、结合能等。
142 常见的核反应类型:核聚变、核裂变的过程和特点。
143 核能的利用:核电站的工作流程、安全保障措施,以及核能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144 核辐射的防护:辐射监测方法、防护设备和措施,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护原则。
145 核安全法规和政策:介绍国家和国际上关于核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
15 科普的受众群体151 普通公众:包括各个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的社会大众。
152 学生群体:中小学生及大学生,作为科学教育的一部分。
153 特定行业从业者:如与核相关的企业员工、政府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等。
核安全教育

t
2. 放射源丢失被盗应急处理
此时应该保护现场证据,立即向公安 及环保部门报告,积极配合相关部门 如果发生放射源丢失或被盗该怎么办? 的调查。
t
安全管理
1. 安全知识讲解
学生应认真听从教师的指导,授课 老师必须向学生强调有关注意事项。
t
2. 工作服的放置
放射性实验室内应备有供工作人员分 别存放的便服和工作服的衣柜。 两类衣服不能混放,避免交叉感染。
3. 放射性实验室清洗条件
放射性实验室应备有放射性 元素的有效去污剂。
4. 放射源的放置
1. 放射源污染应急处理
发生突发事件后, 立即报告实验室老师, 实验室安全中心, 保卫处,要立即上报 如果发生放射源辐射源污染怎么办? 环保、卫生防疫、公安部门。
t
1. 放射源污染应急处理
立即疏散现场人员,封锁现场, 任何人不得进入。
t
1. 放射源污染应急处理
对可能受放射性污染或者辐射损伤 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并送往医 疗机构就医。
放射源禁止与易燃易爆剧毒腐蚀性 物质放到一起。
操作流程
1. 放射源的使用
使用放射源时,必须穿戴专用的工作服, 鞋帽,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具。
2. 放射源的摆放
放射源在使用过程中要小心谨, 避免掉落,碰撞,刮擦。
3. 放射源的监管
应确保放射源始终在有人监管的 状态下,当天领用,当天归还。
应急处理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应知应会

第一章 我国核技术利用法律法规概述 ................................................................................1
第二章 法律法规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8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17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28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 ............................................................................................37 放射源分类办法 ...............................................................................................................................................47 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 ...............................................................................................................50 射线装置分类中对自屏蔽工业探伤机构理解的回复 ....................................................................................54 关于发布《放射性废物分类》的公告 ...........................................................................................................5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核技术利用部分) ........................................................................61
核辐射小知识及其防治

•
•
7
核辐射能够引起严重的后果
• 核辐射,也叫做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 内辐射,y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 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y辐射可穿透一定距 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 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 ,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 越大。
•
•
•
12
日常抗辐射食品
下面是一些日常能够抗辐射的食品,希望大家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别忘了平衡生活,保持健康的身心 • • 黑芝麻 中医理论认为,黑色入肾,“肾主骨升髓通于脑”,各种辐射危害主要影响人体大脑和骨髓,使人免 疫系统受损。多吃补肾食品可增强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能有效保护人体健康。 紫苋菜 紫苋菜能抗辐射、抗突变、抗氧化,与其含硒有关。硒是种重要的微量元素,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保护人体健康。常吃含硒丰富的紫苋菜,可提高人体对抗辐射的能力。 绿茶 绿茶中的茶多酚是抗辐射物质,可减轻各种辐射对人体的不良影响。茶叶中还含有脂多糖,能改善机 体造血功能,升高血小板和白血球等。 蔬菜、水果 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能摄取大量的维生素A、B、C、E。这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能减轻电磁辐射对 人体产生的细微影响,避免神经系统发生紊乱。 辛辣食品 辣椒之类辛辣食品属于常用调料,同时也是抵御辐射的天然食品。吃辣椒不但可调动全身免疫系统, 辣椒、黑胡椒、咖喱、生姜之类的香辛料,还能保护细胞的DNA,使之不受辐射破坏。因此,经常吃辣 ,身体健康。
环保科普知识你了解多少

环保科普知识你了解多少在如今的社会,环保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然而,对于环保科普知识,您究竟了解多少呢?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垃圾分类。
您知道吗,垃圾分类可不是简单地把垃圾丢进不同的垃圾桶就完事了。
它有着严格的分类标准,一般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物包括纸张、塑料瓶、金属等,这些经过回收处理可以再次成为有用的资源。
有害垃圾像废旧电池、过期药品等,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厨余垃圾则是容易腐烂的食物残渣等,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
而其他垃圾,比如用过的纸巾、陶瓷碎片等,通常采用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理。
做好垃圾分类,不仅能减少垃圾的总量,还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再来说说水资源保护。
水是生命之源,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其实非常有限。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经常会看到水龙头没关紧,水一直在流的情况?这看似小小的浪费,累积起来可是个惊人的数字。
而且,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的不合理排放,也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保护水资源,我们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比如缩短洗澡时间、用洗菜水浇花等。
同时,也要呼吁企业采用环保的生产方式,减少污水排放。
大气污染也是环保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的排放,以及燃烧煤炭等都会导致大气污染。
雾霾天气就是大气污染的一个明显表现,它会影响我们的呼吸健康,让能见度降低。
为了改善大气质量,我们可以选择绿色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骑自行车。
在能源使用方面,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也能有效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另外,关于土地资源的保护也不容忽视。
过度开垦、不合理的施肥和农药使用,都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而建筑垃圾的随意堆放,也会占用大量土地。
我们要倡导合理利用土地,采用生态农业的方式,减少对土地的破坏。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保问题,那就是噪声污染。
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布局工业区和居民区,设置隔音屏障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的基本知识1、新闻报道中经常提到的希沃特是什么意思?希沃特是辐射剂量单位,是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等的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专用名称,用符号记作Sv,可简称为希。
1希[沃特]=1焦[耳]/千克当量剂量用来描述人体受到辐射辐照时的危害程度,可以反映不同种类、不同能力以及不同辐照条件所导致的生物效应的差异。
其定义是:辐射在人体器官或组织内产生的平均吸收剂量与辐射权重因子的乘积。
当量剂量的曾用单位雷姆。
有效当量是从当量剂量导出的,它是人体各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乘以相应的组织权重因子后的和,也就是说,它是身体各组织或器官的双重加权的吸收剂量之和。
它可以用来对不同辐射情景进行定量的比较,但不能用来对辐射照射导致的生物效应或辐射危险度进行直接的评价。
2、什么叫戈瑞?戈瑞是辐射剂量单位,是吸收剂量等的国际单位制(SI)单位专用名称,用符号Gy表示,可简称为戈。
1戈[瑞]=1焦[耳]/千克。
吸收剂量的物理含义是指当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被辐射物质吸收辐射能量的多少。
它是辐射防护中最基本的剂量学概念,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电离辐射、任何被辐射辐照的物质,适用于内、外辐照。
其定义是:被单位质量物质吸收的任何可导致电离辐射的平均能量。
3、什么叫贝可勒尔?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核的数目,称为放射性活度,它的单位叫做贝克勒尔,即每秒一次衰变。
4、什么是半衰期?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原子核数衰减到原来数目一半所需的时间。
它是放射性核素的一个特征常数,不会随外部因素而改变。
5、什么是核能?核能是通过原子核反应或衰变而释放出来的能量。
核能跟煤、石油、天然气燃烧获得化学能的化学反应不一样,化学能的获得过程中,是原子重新组合和它们的电子重新分布的结果,本身原子核并没有发生变化;而核能产生的过程,原子核发生了变化,原子变成了另一种原子,不是原来的原子了。
如氢气燃烧:2H2 (2个氢气分子) +O2 (1个氧气分子)→2H2O(2个水分子)+ 能量这就是释放化学能的过程,不是原子核本身发生变化。
6、什么是核裂变和裂变能?核裂变是重原子如铀-235受中子轰击时产生分裂现象,同时伴随着中子的发射。
这个过程产生大量的能量,就是裂变能。
目前的核电站能量就是来源于核裂变反应。
7、什么是核聚变和聚变能?质量较小的核通过核反应合成质量较大的过程称为核聚变。
即两个轻原子核,形成一个较重原子核。
如氘和氚聚合成氦。
聚变反应跟裂变反应一样,在形成原子核时候会放出结合能,释放出能量,就是聚变能。
太阳能就是来源于核聚变反应。
目前,人们对受控核聚变反应的研究虽已取得一定成就,但离实际应用,实现聚变堆商业发电还有相当的距离。
8、什么是原子核衰变和放射性?在无外界影响下,原子核自发地发生转变的现象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不稳定原子核自发地发生衰变,放射出α粒子、β粒子和γ光子中的一种或几种,这种现象就被称为原子核具有放射性。
9、什么是同位素?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核素,在周期表中占据相同的位置,称为同位素。
10、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旋转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所组成。
每一种原子对应一种化学元素。
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
核与辐射安全1、哪些因素对辐射效应有影响?不同的辐射类型产生的效应不同。
γ射线、中子、χ射线等穿透力强的射线的过量照射容易造成外照射急性损伤。
而α和β粒子的过量照射则更容易造成内照射损伤。
不同的照射方式,如不同剂量不同途径等,对效应也有影响。
一般来说,β、γ放射性核素,当剂量降低时,效应发生率及其严重性也降低;相同的放射性核素,吸入比食入可能更容易造成伤害。
不同个体和组织器官受到辐射后的效应差异很大。
胎儿、儿童和青少年对辐射的敏感性高于成人。
男性与女性由于生理方面不同,效应也不同。
2、辐射通过什么途径伤害我们?辐射作用于人体细胞时,辐射的能量一部分会破坏细胞中的蛋白质、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这是辐射的直接作用;还有一部分使细胞中的水发生电离,产生极不稳定的自由基活性基团与细胞中的包括蛋白质和遗传物质在内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从而造成这些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是辐射的间接作用。
3、什么是天然放射性本底?宇宙射线和地球环境中原始存在的放射性物质发射出的射线是客观存在的,通常称之为天然本底照射。
天然本底照射是迄今人类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最主要来源。
世界上个别地区,由于地表放射性物质含量较高,造成这些地区的本底辐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本底地区,这类地区通常称为高本底地区,如巴西、埃及、法国、意大利、印度、伊朗等国家的部分地区。
某些高本底地区的陆地外照射大于正常本底地区几百倍。
我国的广东阳江部分地区也是高本底地区。
通过长期连续针对广东阳江高本底照射环境的观察下,未发现接受该高本底辐射照射人群的癌症危险增加。
放射性本底除了包括天然放射性本底,还包括上世纪中叶的大气核试验、日本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以及曾经发生的核事故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在全球的扩散而导致的在环境介质中的放射性残留物引起的照4、天然放射性对人类的照射都有哪些途径?天然放射性对人类的照射主要来自宇宙射线的外照射、陆地辐射的外照射、氡及其子体的吸入照射,以及除氡以外其他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吸入或食人内照射。
氡及其子体的照射一般占天然放射性照射的一半以上。
5、什么是天然放射性?天然辐射源按其起因分为三类:①宇宙辐射,即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流,其中有质子、粒子、其它重粒子、中子、电子、光子、介子等;②宇生核素,它们主要是由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的,如3H、14C、7Be等;③原生核素,存在于地壳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天然放射性核素指宇生核素和原生核素。
6、是否超过国家标准的“公众剂量限值”就不安全?国家标准中的“公众剂量限值”不是安全与否的界限,它们是在考虑了经济、社会等因素后,在防护上至少要达到的最低程度。
标准中的“剂量限值”比确定性效应的剂量阈值低几百倍。
7、什么情况下不会出现辐射的确定性效应?确定性效应通常在受到较高剂量照射后才会出现,主要是辐射引起细胞死亡的结果。
对人体而言,低于100毫希沃特一般观察不到确定性效应,多数情况下出现明显的确定性效应需要大于1000毫希沃特的照射剂量。
8、什么是线性无阈假设?在辐射防护中,对低剂量范围内的剂量-效应关系所做的偏保守假定。
在这种模式下,认为发生辐射生物效应的概率与剂量成正比,且不存在剂量阈值。
9、辐射对人体的效应有哪些?根据辐射效应的发生与剂量之间的关系,把辐射分为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随机性效应是指效应的发生几率(而非其严重程度)与剂量大小有关的哪些效应。
由于发生随机性效应的几率非常低,一般放射工作人员日常所受到那种小剂量情况下,随机效应极少发生。
确定性效应是一种有“阈值”的效应,受到的剂量大于阈值,这种效应就会发生,而且其严重程度与所受的剂量大小有关,剂量越大后果越严重。
具体的阈值大小与每一个个体情况有关。
确定性效应的剂量阈值是相当大的,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可能达到这种水平,只有在重大的核与辐射事故下才有可能发生。
10、内照射的辐射防护措施有哪些?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阻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在最优化原则的范围内,使摄入量减少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11、外照射的防护措施有哪些?外照射防护的三要素:时间、距离、屏蔽。
即减少受照时间,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在人与辐射之间加足够厚的屏蔽材料。
时间防护:受到辐射照射的时间越长,人体接受的剂量就越大。
为了减少辐射照射,应尽可能地减少受照时间。
距离防护:离辐射源越远,受照的剂量越小。
屏蔽防护是人员与辐射源之间采用某种屏蔽物将射线吸收,从而减少到达人体的射线量,实现减少人员受照剂量的目的。
对于不同的辐射类型,采用的屏蔽材料也不同。
12、核安全和辐射安全的区别是什么?核安全和辐射安全是密切相关的,目标都是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免受不当的辐射危害。
分开来讲是,核安全的着重点在于维持核设施的正常运行,采用纵深防御策略,防止核事故的发生或减轻核事故的后果。
辐射安全的着重点是防止辐射事故的发生或减轻辐射事故后果。
辐射防护是核安全和辐射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什么是内照射?内照射是指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内部而造成的照射。
放射性核素可以经吸入、食入、皮肤或者伤口进入体内,并不断地随排出体外以及放射性衰变而减少。
13、什么是外照射?外照射是指体外放射源对人体的照射。
β、γ射线、χ射线、中子等都能对人体全身或某个器官产生危害。
一般来说,α射线不会导致皮肤的外照射危害。
14、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常称辐射防护三原则:(1)实践的正当性。
对于任何一项辐射实践,只有在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和其它有关因素之后,经过充分论证,权衡利弊,只有当该项辐射对受照个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时,该辐射实践才是正当的。
(2)辐射防护最优化。
在辐射实践中所使用的辐射源(包括辐射装置)所致个人剂量和潜在照射危险分别低于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个人受照剂量的大小、受照射的人数以及受照射的可能性均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这也是有时称之为ALARA原则。
剂量约束小于等于国家辐射防护标准中规定的个人剂量限值。
(3)个人剂量限值。
由于利益和代价在人类群体中分配的不一致性,虽然辐射实践满足了正当性要求,防护与安全亦达到了最优化,但还不一定能够对每个人提供足够的防护。
因此,必须对个人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以保证来自各项得到批准辐射实践的综合照射所致的个人总有效剂量和有关器官或组织的总当量剂量不超过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相应剂量限值。
15、辐射防护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基本任务是:既要保护从事放射工作者本人和后代以及广大公众乃至全人类的安全,保护好环境;又要允许进行那些可能会产生辐射的必要实践以造福于人类。
目的是: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并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概率,使它们达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也就是说,要将辐射对人造成的健康危害或风险限制在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以下,即在不过分限制会产生或增加辐射照射的有益的人类活动的基础上,根据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原则,为人们提供必要和适当的防护,充分理解辐射效应中随机性效应与确定性效应的特点,杜绝发生使人们所受到的剂量超过确定性效应的阈值,减少随机性效应的发生,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人们的辐射安全。
16、辐射照射的类别有哪些?根据不同的行为或状态,辐射照射的分类有好几种。
照射可以是外照射(体外源的照射),也可以是内照射(体内源的照射)。
照射可以分为正常照射或潜在照射,也可以分为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和公众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