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30447数据、模型与决策试题
2014年7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30447数据、模型与决策试题

8.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每次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单位,凡是被抽中的单位不再放回到原来的总体中,接下来抽选的样本单位,只是从剩下的总体单位中进行抽取,这种抽样方式叫做( )
A.不重复抽样B.简单抽样C.随机抽样D.双相抽样
9.EXCEL中,拟合优度系数计算的函数是( )
A.抽样调查B.实验设计C.普查D.参与观察
3.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组成样本时,保证每一个单位被抽出来的概率相等,这种抽样方法叫做( )
A.等距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
4.把非定量的文献史料、语言习惯等带有特征的因素设法转化成可以量化处理的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并做出判断的方法叫做( )
A.内容分析法B.间接调查法C.判断调查法D.阶段抽样调查
5.语义上表现出明显的等级或顺序关系的定类资料,称为( )
A.定量资料B.定类数据C.调查资料D.定序资料
6.各个组中的频数与所有组频数之和的比率叫做( )
A.累积频数B.频率C.频数D.累积频率
7.观察值之间的差异程度或频数分布的分散程度,称为( )
30.某农场打算添购一批拖拉机以完成每年三季度的生产任务春种330公顷,夏管130公顷,秋收470公顷。可供选择的拖拉机型号、单台市场价格以及拖拉机的使用能力参数列示于题30表。
题30表
问题:每种型号的拖拉机各购买几台,才能顺利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并且还能保证总的花费最少。
要求:列出解决这问题的数学模型(不求解)。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数据质量检查的抽样方法P21
22.控制图P205
23.中位数P47
24.变异系数P58
30447 数据模型决策 自考复习资料

33 统计量:根据样本资料计算出来的特征数字。
34 增长量:时间序列中不同时期发展水平之差,用于反应现象在观察期内增加或减少变化的绝对数量。
35 风险型决策准则包括:期望值准则、期望机会损失准则、最大可能性准则。
36
期望值准则:给定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给以求出每一决策方案的期望报偿,最大期望保障对应的方案 可选为最优方案。
61 截面资料和时间序列资料交织在一起,称为面板资料。
62 去掉观察值中部分最大值和最小值,由保留下来的数据计算的平均数,称为截尾均值。
63 时间序列中的各项观察值的一阶差分为常数,可以拟合直线趋势方程。
64 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各期观察序列,就叫时间序列。
65 对可行域封闭的线性规划问题,其对应的线性整数规划问题可行解的数目一定有限。
22 逗留时间:顾客在排队系统中等待时间和服务时间的和。
23 忙期:从排队系统有顾客接受服务开始到服务台空闲下来为止的时间长度。
24 闲期:两个忙期之间的时间间隔。
25
指数平滑预测:使用当期的实际值和当期的预测值,以加权平均数作为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值的方法, 既可以用于时间序列长期趋势的测定,也可以用于时间序列长期趋势的预测
体情况进行推断。
6
内容分析法:把非定量的文献史料、语言习惯等带有特征的因素设法转换成可以量化处理的数据,然后 对这些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判断。
7
参与观察法:研究人员亲身参与到被研究人员的日常生活中,利用长时间的相处,消除被研究人员的戒 心,以搞清所发生的事情及其真正的原因
8 定性资料包括定类资料和定序资料。
9 定量资料包括定距资料和定比资料。
10 定序资料:语义上表现出明显的等级或顺序关系的定类资料。
《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言一、填空题1.运筹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有组织系统的管理问题,经营活动。
2.运筹学的核心是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的优化途径及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3.模型是一件实际事物或现实情况的代表或抽象。
4、通常对问题中变量值的限制称为约束条件,它可以表示成一个等式或不等式的集合。
5.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是最优化技术,并强调系统整体优化功能。
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具有连续性。
6.运筹学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功能之间的关系。
7.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优势是应用各学科交叉的方法,具有典型综合应用特性。
8.运筹学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依赖于_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
9.运筹学解决问题时首先要观察待决策问题所处的环境。
10.用运筹学分析与解决问题,是一个科学决策的过程。
11.运筹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求得一个合理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佳方案。
12.运筹学中所使用的模型是数学模型。
用运筹学解决问题的核心是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模型求解。
13用运筹学解决问题时,要分析,定议待决策的问题。
14.运筹学的系统特征之一是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功能关系。
15.数学模型中,“s〃t”表示约束。
16.建立数学模型时,需要回答的问题有性能的客观量度,可控制因素,不可控因素。
17.运筹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有组织系统的管理问题及经营活动。
二、单选题1.建立数学模型时,考虑可以决策者控制的因素是第 1 页共40页A.销售数量B.销售价格C.顾客的需求D.竞争价格 2.我们可以通过来验证模型最优解。
A.观察B.应用C.实验D.调查 3.建立运筹学模型的过程不包括阶段。
A.观察环境B.数据分析C.模型设计D.模型实施 4.建立模型的一个基本理是去揭晓那些重要的或有关的 A数量B变量 C 约束条件 D 目标函数5.模型中要求变量取值A可正B可负C非正D非负 6.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具有A 连续性B 整体性C 阶段性D 再生性7.运筹学运用数学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以达到系统的最优目标。
江苏自考30447数据、模型与决策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30447适用江苏省)速记宝数据、模型与决策典简答题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特征、原则、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开展决策分析需要考虑的要求。
答:(1)以定性分析为先导;(2)以管理决策为根本目标;(3)以科学方法论为指导;(4)以数据模型为主要依据;(5)以软件应用为辅助性手段。
考点2:简述运用数量分析手段进行管理决策的过程。
答:(1)明确对象,界定问题(2)建立决策分析模型(3)搜集数据资料(4)模型求解和检验(5)结果解读和敏感性分析(6)形成决策分析报告考点3:简述现代普查活动的特征。
答:(1)定期举行(2)依法进行(3)应用广泛(4)质量控制(5)项目增多(6)计算机介入考点4:简述抽样调查的特征。
答:(1)按照随机性原则确定观察单位。
(2)根据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对总体进行科学推断。
(3)抽样误差可以计算。
考点5:简述获得间接资料的渠道。
答:(1)公司内部的历史记录(2)政府部门(3)国家统计局(4)专门从事数据资料采集的组织(5)各种各样的产业协会和一些特殊利益组织(6)网络媒介考点6:简述统计数据质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答:(1)调查准备工作不充分引起的误差(2)数据搜集阶段发生的误差(3)资料整理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考点7: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结合应用答:算术平均数,中位数B,众数B当=B=B,表明现象存在的状态是对称的。
当>B>B,表明现象呈右偏态,频数分布曲线的尾巴拖向右边。
当<B<B,表明现象呈左偏态,频数分布曲线的尾巴拖向左边。
数据,模型与决策练习题含答案

1、某企业目前的损益状况如在下:销售收入(1000件×10元/件) 10 000销售成本:变动成本(1000件×6元/件) 6 000固定成本 2 000销售和管理费(全部固定) 1 000利润 1 000(1)假设企业按国家规定普调工资,使单位变动成本增加4%,固定成本增加1%,结果将会导致利润下降。
为了抵销这种影响企业有两个应对措施:一是提高价格5%,而提价会使销量减少10%;二是增加产量20%,为使这些产品能销售出去,要追加500元广告费。
请做出选择,哪一个方案更有利(2)假设企业欲使利润增加50%,即达到1 500元,可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采取相应的措施。
2、某企业每月固定制造成本1 000元,固定销售费100元,固定管理费150元;单位变动制造成本6元,单位变动销售费元,单位变动管理费元;该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价10元,所得税税率50%;本月计划产销600件产品,问预期利润是多少如拟实现净利500元,应产销多少件产品3、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固定成本500000元,有关资料见下表(单位:元):要求:(1)计算各产品的边际贡献;(2)计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3)根据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计算预期税前利润。
4、某企业每年耗用某种材料3 600千克,单位存储成本为2元,一次订货成本25元。
则经济订货批量、每年最佳订货次数、最佳订货周期、与批量有关的存货总成本是多少5.有10个同类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年平均价值和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1)说明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方向;(2)建立直线回归方程;(3)估计生产性固定资产(自变量)为1100万元时总产值(因变量)的可能值。
6、某商店的成本费用本期发生额如表所示,采用账户分析法进行成本估计。
首先,对每个项目进行研究,根据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定义及特点结合企业具体情况来判断,确定它们属于哪一类成本。
例如,商品成本和利息与商店业务量关系密切,基本上属于变动成本;福利费、租金、保险、修理费、水电费、折旧等基本上与业务量无关,视为固定成本。
《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二、应用各学科交叉的方法三、采用计划方法 四、为进一步研究揭露新
问题。
5、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具备哪几个要素?答:(1).求一组决策变量Xi或xj
的值(i=1,2,…m j=1,2…n)使目标函数达到极大或极小;(2).表示 约束条件的数学式都是线性等式或不等式;(3).表示问题最优化指标的目 标函数都是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
17.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可能的结果有无解, 有唯一最优解,有无穷多个最优解。
18.如果某个约束条件是“w”情形,若化为标准形式,需要引入一松弛变量。
19.如果某个变量X为自由变量,则应引进两个非负变量XjXj,同时令X=
20.表达线性规划的简式中目标函数为max(min)Z=ECjX』。
二、单选题
1.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n个变量,m个约束方程(m<n),系数矩阵的数
A.观察B.应用C.实验D.调查
3•建立运筹学模型的过程不包括(A)阶段。
A.观察环境B.数据分析C.模型设计D.模型实施
4.建立模型的一个基本理由是去揭晓那些重要的或有关的(B)
A数量B变量C约束条件D目标函数
5.模型中要求变量取值(D)
A可正B可负C非正D非负
6.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具有(A)
的集合。
5•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是最优化技术,并强调系统整体优化功能。运 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具有连续性。
6•运筹学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功能之间的关系。
7•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优势是应用各学科交叉的方法,具有典型综合应用
特性。
8•运筹学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依赖于_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
9•运筹学解决问题时首先要观察待决策问题所处的环境。
数据模型与决策习题与参考答案

《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言一、填空题1.运筹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有组织系统的管理问题,经营活动。
2.运筹学的核心是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的优化途径及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3.模型是一件实际事物或现实情况的代表或抽象。
4、通常对问题中变量值的限制称为约束条件,它可以表示成一个等式或不等式的集合。
5.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是最优化技术,并强调系统整体优化功能。
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具有连续性。
6.运筹学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功能之间的关系。
7.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优势是应用各学科交叉的方法,具有典型综合应用特性。
8.运筹学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依赖于_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
9.运筹学解决问题时首先要观察待决策问题所处的环境。
10.用运筹学分析与解决问题,是一个科学决策的过程。
11.运筹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求得一个合理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佳方案。
12.运筹学中所使用的模型是数学模型。
用运筹学解决问题的核心是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模型求解。
13用运筹学解决问题时,要分析,定议待决策的问题。
14.运筹学的系统特征之一是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功能关系。
15.数学模型中,“s·t”表示约束。
16.建立数学模型时,需要回答的问题有性能的客观量度,可控制因素,不可控因素。
17.运筹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有组织系统的管理问题及经营活动。
二、单选题1.建立数学模型时,考虑可以由决策者控制的因素是( A )A.销售数量 B.销售价格 C.顾客的需求 D.竞争价格2.我们可以通过( C )来验证模型最优解。
A.观察 B.应用 C.实验 D.调查3.建立运筹学模型的过程不包括( A )阶段。
A.观察环境 B.数据分析 C.模型设计 D.模型实施4.建立模型的一个基本理由是去揭晓那些重要的或有关的( B )A数量 B变量 C 约束条件 D 目标函数5.模型中要求变量取值( D )A可正 B可负 C非正 D非负6.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具有( A )A 连续性B 整体性C 阶段性D 再生性7.运筹学运用数学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以达到系统的最优目标。
2014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30447数据、模型与决策试题

2014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30447数据、模型与决策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组成样本,然后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对总体情况进行推断,称之为抽样调查。
抽取一部分单位时应遵照( )A.判断原则B.参与原则C.随机原则D.程序原则2.先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较大的样本,获得第一重样本,然后再从第一重样本中随机抽取一个较小的样本即第二重样本,利用这第二重样本,对研究目标进行统计推断,这种抽样组织方式叫做( )A.类型抽样调查B.简单抽样调查C.阶段抽样调查D.双相抽样调查3.在调查工作已经完成,进入数据编辑和整理阶段所用的评估数据质量的方法统称为( )A.相对技术B.抽样技术C.后验技术D.误差分析4.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形成的样本单位在各个组间的分配,叫做( )A.直方图B.交叉分类表C.频数D.频数分布5.在频数分布中,观察值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就是( )A.算术平均数B.众数C.四分位数D.中位数6.在若干个能够互相比较的资料组中,把产生变异的原因明确区分出来的方法,叫做( ) A.方差分析B.回归分析C.描述分析D.样本推断7.对一元线性回归y i=α+βx i+εi,β反映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 )A.正向影响B.负向影响C.边际影响D.回归影响8.时间序列中各项观察的一阶差分为常数,可拟合( )A.指数曲线模型B.直线趋势方程C.抛物线模型D.指数平滑模型9.顾客在排队系统中等待时间和服务时间的和叫做( )A.排队长B.队长C.等待时间D.逗留时间10.在库存管理中,需求是库存系统的( )A.输出B.输入C.订货D.变量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1.运用数据模型开展分析,是根本目标。
12.文化程度属于定性资料中的资料。
13.各个组中的频数与所有组频数之和的比率叫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30447数据、模型与决策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组成样本,然后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对总体情况进行推断,称之为抽样调查。
抽取一部分单位时应遵照( )
A.判断原则B.参与原则C.随机原则D.程序原则
2.先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较大的样本,获得第一重样本,然后再从第一重样本中随机抽取一个较小的样本即第二重样本,利用这第二重样本,对研究目标进行统计推断,这种抽样组织方式叫做( )
A.类型抽样调查B.简单抽样调查
C.阶段抽样调查D.双相抽样调查
3.在调查工作已经完成,进入数据编辑和整理阶段所用的评估数据质量的方法统称为( )
A.相对技术B.抽样技术C.后验技术D.误差分析
4.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形成的样本单位在各个组间的分配,叫做( )
A.直方图B.交叉分类表C.频数D.频数分布
5.在频数分布中,观察值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就是( )
A.算术平均数B.众数C.四分位数D.中位数
6.在若干个能够互相比较的资料组中,把产生变异的原因明确区分出来的方法,叫做( ) A.方差分析B.回归分析C.描述分析D.样本推断
7.对一元线性回归y i=α+βx i+εi,β反映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 )
A.正向影响B.负向影响C.边际影响D.回归影响
8.时间序列中各项观察的一阶差分为常数,可拟合( )
A.指数曲线模型B.直线趋势方程C.抛物线模型D.指数平滑模型
9.顾客在排队系统中等待时间和服务时间的和叫做( )
A.排队长B.队长C.等待时间D.逗留时间
10.在库存管理中,需求是库存系统的( )
A.输出B.输入C.订货D.变量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运用数据模型开展分析,是根本目标。
12.文化程度属于定性资料中的资料。
13.各个组中的频数与所有组频数之和的比率叫做。
14.把每个观察数据划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主部一是余部,并分别用植物的“茎”和“叶”形象地称呼,然后把数据的主部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纵向排列,再在每个数据的主部后面列出余部,由此得到的统计图称之为。
15.对顾客就某款产品使用效果询问的结果是:很不满意、不满意、满意、满意、很满意、很满意、不满意、满意、满意,则顾客的代表性意见是。
16.χ2分布的形状随自由度n的增大而逐渐趋向于。
17.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S b2为组间离差平方和,反映了各组平均数与的差异情况。
18.时间序列中的每一项观察值,称为时间序列的,反映客观现象发展变化在各个不同时间上所达到的状态、规模或水平。
19.给定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可以方便地求出每一决策方案的。
20.工序不稳定、波动程度大,表明不强。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参与观察法
22.离散趋势
23.重复抽样
24.指数平滑预测
25.储存成本
四、计算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写出下列每小题的计算过程,否则只给结果分。
26.对公司来说,管理的日标就是尽可能获得比投入的资本还要多的利益,那么成功与否的考核标准之一是股本的回收率,即净收入对股票价值的比率。
题26表是某行业27个样本公司最近的股本回收率。
题26表
根据上述资料,说明该行业上市公司股本同收率平均为19的可能性大小。
27.有两种产品甲和乙,它们的赢利概率分布见题27表。
题27表
试对这两种产品的销售风险进行分析,如果你是营销人员你会选择哪种商品进行销售?28.某产品的加工温度和产品得率的资料列示于题28表,请绘制散点图,并判断两者之间的关系。
题28表
29.原料需求的概率分布见题29表。
题29表
每次订货费2825元,原料每吨价格850元,每吨原料的存储费45元,缺货损失费1250元,试据此确定经济订货量。
30.假定有二人零和博弈G={SⅠ,SⅡ;A},其中A为
试确定该问题的解。
五、应用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写出下列每小题的计算过程,否则只给结果分。
31.将下列线性规划问题转化成标准形。
Max x1-2x2+3x3
32.某公司每年需要使用精密电子元件5000个,每次订货费50元,存储费每个1元,购买量不足1500个,每个需要3元;达到或超过1500个,享受折扣优惠,优惠之后每个1.8元。
试求经济采购批量是多少。
33.某理发店只有一名理发师,店里有4个座位供前来理发的人排队等候。
当新来的人发现理发店无空座位就会自动离去,假定到理发店理发服从泊松分布,平均速率每小时4人,理发师理完一个头需要10分钟,且服从指数分布。
计算:(1)前来理发的人不需等候就能理发的概率;
(2)理发店前来理发的人的平均队长和平均排队长;
(3)前来理发的人的平均等候时间和逗留时间;
(4)有效到达率和有效服务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