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岩土工程学网站1
第三届环境岩土力学与工程青年学术论坛征文通知(第一号通知)

第三届环境岩土力学与工程青年学术论坛征文通知(第一号通
知)
无
【期刊名称】《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年(卷),期】2019(39)5
【摘要】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主办,河南大学承办的第三届环境岩土力学与工程青年学术论坛将于2020年在古都开封举行。
本次论坛将以黄河流域生态修复为主题,围绕沿黄堤岸安全评价、微生物技术在环境岩土工程应用、污染土修复及阻隔技术、污染土及固废处置新进展、污染土工程特性测试及评价、环境振动与控制及其他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为环境岩土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理论研究和成果交流的学术平台。
热忱欢迎全国从事环境岩土工程及相关研究和实践的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投稿并积极参加本次会议。
【总页数】1页(P841-841)
【作者】无
【作者单位】第三届环境岩土力学与工程青年学术论坛组委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
【相关文献】
1.第三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通知(第一号通知)(中国·上海2011年11月18-21号)
2.第七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征文通知(第一号通知)
3.第三届中日岩土工程研讨会(第一号征文通知)(2007-01-30)
4.第十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第一号通知(征文通知)(2013年11月广州)
5.第三届环境岩土力学与工程青年学术论坛征文通知(第一号通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文参考手册-PLAXIS 2D--岩土三维建模分析

参考手册目录1简介 (7)2 一般说明 (7)2.2 文件处理 (9)2.3 帮助工具 (9)2.4 输入方法 (10)3 输入前处理 (10)3.1 输入程序 (10)3.5 荷载和边界条件 (28)4 材料属性和材料数据组 (33)4.1 模拟土体及界面行为 (35)4.1.1 一般标签页 (35)4.1.2 参数标签页 (39)4.1.3 渗流参数标签页 (50)4.1.4 界面标签页 (56)4.1.5 初始标签页 (61)4.2 不排水行为模拟 (63)4.2.1 不排水(A) (64)4.2.2 不排水(B) (64)4.2.3 不排水(C) (64)4.3 土工试验模拟 (64)4.3.1 三轴试验 (67)4.3.2 固结仪试验 (68)4.3.3 CRS (68)4.3.4 DDS (69)4.3.6 结果 (70)4.4 板的材料数据组 (70)4.4.1 材料数据组 (71)4.4.2 属性 (71)4.5.1 材料数据组 (74)4.5.2 属性 (74)4.6 锚杆的材料数据组 (75)4.6.1 材料数据组 (76)4.6.2 属性 (76)4.7 几何构件的材料数据组赋值 (76)5 计算 (77)5.1 计算程序界面 (77)5.2 计算菜单 (78)5.3 计算模式 (79)5.3.1 经典模式 (80)5.3.2 高级模式 (80)5.3.3 渗流模式 (81)5.4 定义计算阶段 (81)5.4.1 计算标签页 (81)5.4.2 插入或删除计算阶段 (82)5.4.3 计算阶段的标识和顺序 (82)5.5 分析类型 (83)5.5.1 初始应力生成 (83)5.5.2 塑性计算 (85)5.5.3塑性(排水)计算 (85)5.5.4 固结(EPP)分析 (85)5.5.5 固结(TPP)分析 (86)5.5.6 安全性(PHI/C折减) (86)5.5.7 动力分析 (87)5.5.8 自由振动 (87)5.5.9 地下水渗流(稳态) (88)5.5.10 地下水渗流(瞬态) (88)5.5.11 塑性零增长步 (88)5.6 加载步骤 (90)5.6.1 自适应步长法 (90)5.6.2 加载终极水平法 (90)5.6.3 加载步数法 (91)5.6.4 自适应步长(固结) (92)5.7 计算控制参数 (92)5.7.1 迭代过程控制参数 (93)5.7.2 孔压限定 (97)5.7.3 荷载输入 (97)5.7.4 控制参数 (100)5.8 分步施工‐几何定义 (102)5.8.1 改变几何模型 (102)5.8.2 激活或冻结类组或结构对象 (103)5.8.3 激活或改变荷载 (103)5.8.4 应用指定位移 (104)5.8.5 材料数据组重新赋值 (105)5.8.6 在块类组上施加体积应变 (105)5.8.7 施加锚杆预应力 (106)5.8.8 施加隧道衬砌收缩 (106)5.8.9 ΣMstage < 1 的分步施工 (107)5.8.10 未完成的分步施工计算 (108)5.9 分步施工‐水力条件 (109)5.9.1 水的单位重度 (109)5.9.2 潜水位 (109)5.9.3 封闭边界 (113)5.9.4 降水 (113)5.9.5 类组水位分布 (114)5.9.6 渗流和固结边界条件 (115)5.9.7 特殊对象 (115)5.10 荷载乘子 (115)5.10.1 标准荷载乘子 (116)5.10.2 其它乘子和计算参数 (118)5.10.3 动力乘子 (119)5.11敏感性分析&参数变化 (120)5.11.1敏感性分析 (121)5.11.2参数变化 (121)5.11.3定义参数变化 (121)5.11.5 敏感度—查看结果 (123)5.11.6 参数变化 — 计算边界值 (125)5.11.7 查看上下限 (125)5.11.8 查看变化结果 (125)5.11.9 删除结果 (126)5.12 执行计算 (126)5.12.1 预览施工阶段 (126)5.12.2 选定曲线点 (126)5.12.3 执行计算过程 (126)5.12.4 放弃计算 (127)5.12.5 计算过程中输出 (127)5.12.6 选择拟输出计算阶段 (130)5.12.7 重置分步施工设置 (130)5.12.8 计算过程中调整输入数据 (131)5.12.9 自动误差检验 (131)6 输出程序‐概览 (133)6.1 输出程序的界面 (134)6.2 菜单栏中的菜单 (135)6.3 输出程序中的工具 (138)6.4绘图区 (144)6.5 输出的视图 (147)6.6报告生成 (148)6.7生成动画 (151)7 输出程序中的可用结果 (152)8曲线 (161)1简介PLAXIS 2D是一个专门用于各种岩土工程问题中变形和稳定性分析的二维有限元计算程序。
岩土工程中的环境地质问题与可持续解决方案

岩土工程中的环境地质问题与可持续解决方案在岩土工程领域中,环境地质问题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它涉及到土壤、岩石等地质材料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1. 地基沉降地基沉降是指土壤由于自然压缩或人为加重而导致地面下沉的现象。
这种现象可能由于地下水抽取、地震或土地开发等因素引起。
地基沉降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解决地基沉降问题的可持续方案之一是通过地基加固技术来提高土壤的承载力。
这可以通过灌浆、预应力锚索和加压注浆等方法实现。
此外,合理的地下水管理和控制也可以减轻地基沉降的影响。
2. 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是岩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但它也容易受到化学废物排放、工业活动和农业化肥等污染来源的影响。
地下水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可持续解决地下水污染的方法包括生物修复和污水处理。
生物修复利用微生物来分解和降解有害物质,可以帮助恢复受到污染的地下水。
同时,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进也能有效减少工业和生活废水对地下水的污染。
3. 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土壤表层被水流、风力或其他因素剥离的过程。
土壤侵蚀不仅导致土壤质量降低,还会造成水土流失。
为了解决土壤侵蚀问题,可采取的可持续方案之一是实施适宜的土地利用规划。
通过植被恢复和保护,可以减缓水流速度,提高土壤的抗蚀性。
此外,合理的农业措施,如合理的轮作和耕地保护措施,也能有效减少土壤侵蚀。
4. 断层活动断层是地壳运动所产生的线性破裂带,断层活动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如地震和滑坡。
岩土工程领域需要研究断层的特性和活动规律,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持续解决断层活动问题的方法包括地震监测和风险评估。
通过对断层活动的跟踪和分析,可以及时预警地震事件,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此外,针对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也有助于减少断层活动带来的风险。
总结而言,岩土工程中的环境地质问题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具有重要影响。
国内外著名岩土工程期刊

8.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国际岩土力学中的数值和解析方法学报
SCI 期刊。 集中了岩土工程实践 中的所有方面内容,包括工程实 例、工程设计讨论、计算机辅助 设计等,对结构和岩土工程师极 有帮助 。
9.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 Journal 土工织物和土工膜学报 (英国)
SCI、EI收录期刊。1984年 创刊,探讨渗透性和非渗透性 合成纤维纺织物与膜等工程材 料在公路、铁路、机场、拦洪 结构、堤岸、运 河、水库、护 岸、海岸工程等土木工程中的 应用问题,发表研究论文和评 论。
1.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加拿大岩土工程学报
月刊,SCI期刊。1963 年 开始出版,世界上发行量最大 的三家岩土工程学术期刊之 一,以刊登有关基础、隧道、 水坝、边坡问题精彩文章及相 关学科的新技术、新发展而闻 名。
2. Géotechnique
土工(英文版或法文版)
SCI 期刊。国际著名的有 关土力学、岩石力学、工程 地质、环境岩土工程的岩土 技术期刊,每期只刊登几篇 文章,都是鸿篇巨著。
3.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岩土与环境岩土CE)主办的杂志之一, 以土力学及基础工程方面的内 容为主,主题偏向于工程应用。
4. Soils and Foundations
土和地基(日本)
著名SCI期刊。日本的 土工试验技术手段和科研 进展是世界一流的。
5.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计算机与土工学(英国)
环境岩土工程课件

城市环境岩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 地质条件、环境保护、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等多土工程实践需要运用 多种技术和方法,包括岩土工程 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和环境
评估等。
农业环境岩土工程
农业环境岩土工程主要涉及土 地整治、土壤改良、农田水利 工程等方面。
农业环境岩土工程的目标是提 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 全,同时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 环境。
力、压力和阻力的影响,其流动规律可以用地下水动力学原理来描述。
02
地下水储存
地下水储存是指地下水在土壤和岩石中的储存状态和数量。地下水储存
的变化受到气候、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03
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地下水体,导致地下水质恶
化。地下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
02 环境岩土工程的基本原理
土壤力学原理
土壤应力
土壤应力是土壤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内部应力,包括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土壤应力是土壤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对 于研究土壤稳定性、变形和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压缩
土壤压缩是指土壤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减小的现象。土壤压缩是土壤力学中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 定性。
对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处理和净 化,使其达到使用标准,实现
地下水的资源化利用。
土壤污染治理设计
土壤污染调查
对污染的土壤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 污染的范围和程度。
土壤修复技术选择
根据土壤污染的类型和程度,选择合 适的修复技术,如物理修复、化学修 复、生物修复等。
土壤修复工程实施
按照修复技术要求,实施土壤修复工 程,使土壤达到安全利用的标准。
建立边坡监测系统,实时监测 边坡的位移、沉降和应力变化 ,及时预警和采取应对措施。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岩土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程应用,包括土的性质、分类及力学性质。
2. 使学生了解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方法,理解我国岩土工程相关标准和规范。
3. 帮助学生掌握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岩土工程理论知识,分析岩土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勘察、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岩土工程实践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岩土工程软件进行模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岩土工程专业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际操作与理论学习的结合,形成实践探究的意识。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沟通与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结合学生特点,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岩土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 土的组成与性质- 岩土的分类及力学性质- 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原理2.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勘察方法与设备- 勘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勘察报告的编制3. 岩土工程设计方法- 基础工程设计- 地基处理技术- 边坡稳定性分析4.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 施工方法与工艺- 施工组织与管理- 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5. 岩土工程案例分析- 实际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及讨论- 案例解决方法与应用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按照教材章节进行组织。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共计16周,每周2课时。
第1-4周重点讲解岩土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第5-8周介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第9-12周讲述岩土工程设计方法;第13-16周阐述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并穿插进行岩土工程案例分析。
岩土工程师课程

岩土工程师课程岩土工程师课程是指培养学生具备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课程。
这个领域涉及到岩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岩土结构力学、基础工程、地下水动力学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强、应用范围广的专业领域。
岩土工程师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岩土材料力学:包括岩石和土壤的物理性质、力学特性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形和破坏机理等内容。
2. 岩土结构力学:主要涉及到各种类型的地基和边坡结构,包括地下洞室、隧道、桥梁等,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受力特性和稳定性分析。
3. 岩土工程设计: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基础工程设计,如浅基础、深基础等,以及各种类型的边坡支护设计,如挡墙、钢筋网片等。
4. 岩土施工技术: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各种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如爆破、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以及各种类型的边坡支护施工技术。
5. 岩土工程管理: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岩土工程项目的管理和组织,包括人员管理、物资采购、质量控制等。
6. 岩土地质学: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它们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7. 地下水动力学: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地下水流动规律和水文地质特征,以及它们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8. 岩土工程实验: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各种类型的岩土实验,如标准试验、现场试验等,以及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9. 岩土环境保护: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岩土环境污染防治和治理技术,包括污染源控制、治理技术和监测方法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相关的课程如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岩土工程案例分析等。
岩土工程师课程的学习对于未来从事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此外,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以适应未来岩土工程领域不断变化的需求。
总之,岩土工程师课程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综合性强、应用范围广泛的专业课程。
环境岩土工程学概论

环境岩土工程学概论一绪论1 环境岩土工程学的发展2 环境岩土工程学的基本概念3 环境岩土工程学的研究内容4 环境岩土工程学的研究现状1 环境岩土工程学的发展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渐渐凸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当今世界的十大环境问题①大气污染严重②温室效应加剧③地球臭氧层减少何谓臭氧?臭氧层的高度?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减少的危害?④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土地退化土地由于人为活动和自然作用而不再能正常地维持其经济功能和原来的自然生态功能的现象和过程沙漠化原由植物覆盖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的自然灾害现象植物生长、农业发展、气候变化⑤水资源短缺⑥海洋环境污染恶化近几年海上污染事故增多,大多是溢油污染,给渔业生产和海洋生态造成损失和破坏海洋污染的特点是,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难以控制⑦“绿色屏障”锐减每一棵大树一天可以吸收0.1千克的二氧化碳,产生0.75千克的氧气人们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每40000双一次性木筷需要一棵大树的木材⑧生物种类不断减少目前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速率是人类活动之前的100到1000倍按照中等范围的全球气候变暖情形,到2050年,占地球陆地表面积20%的区域中,有15%~37%的物种注定消亡⑨垃圾成灾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占地约80多万亩,近年来还在以平均每年4.8%的速度持续增长⑩人口增长过快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今年的《世界人口状况报告》统计显示,目前世界总人口为64.647亿,人口增长率为1.2%。
其中发达国家人口为12.113亿,增长率是0.3%;发展中国家人口为52.535亿,增长率是1.4%到2050年,全球总人口将达到91亿,其中发达国家人口将停留在12亿左右,而发展中国家将达到79亿国内学者的观点胡中雄《环境岩土工程学概论》一门应用岩土工程的概念进行环境保护的跨学科的边缘学科第一类称为环境工程,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来抵御由于天灾引起的环境问题,如洪水、滑坡等第二类称为环境卫生工程,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来抵御由各种化学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如城市垃圾填埋处理等第三类是指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一些环境问题,如开挖隧道引起的地面变形等龚晓南《21世纪岩土工程发展展望》岩土工程与环境科学密切结合的一门科学,它主要应用岩土工程的观点、技术和方法为治理和保护环境服务罗国煜《论环境岩土工程及其环境地学研究》环境岩土工程属于环境地质学范畴,由于岩土工程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叫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它为环境岩土工程的主体施斌《关于环境岩土工程》观点用岩土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防止自然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岩土环境的恶化,分析和评价环境与各类岩土工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改善城市和人类环境的运行和生活质量,保持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岩土工程除了需要力学基础外,还需要化学、环境科学、地质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环境岩土工程学中6个基本观念观念1 地球本质上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观念2 地球是人类合适的栖息地,但它能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上的资源并非很丰富;相反人口不断增长造成资源的相对缺乏人的寿命延长,无计划生育等造成人口爆炸不切实际地盲目增加生产造成资源浪费(产能过剩)地球的矿产开采接近极限环境不可逆的破坏造成的风险越来越大观念3 物质演变过程是通贯整个地质年代起作用,但演变进程(量和频率)受自然和人为诱发变化支配研究今天可推测未来知道过去可以更好了解今天可持续发展观念4 自然在不断地演化,而且经常危害着人类,但是,这些灾害是可以认识和可能躲避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页课程概况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演讲议题教学视频教学成果信息反馈
首页
胡中雄
环境岩土工程学是一门应用岩土工程的概念进行环境保护的跨学科的边缘学科,并将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内容大致分成三大类:第一类称为环境工程,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来抵御由于天灾引起的环境问题,如洪水、滑坡等;第二类称为环境卫生工程,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来抵御由各种化学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如城市垃圾填埋处理等;第三类是指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一些环境问题,如开挖隧道引起的地面变形等。
袁建新
环境岩土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涉及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卫生工程、环境工程、土壤学、地质学、水文地质、水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工程地质、采矿工程以及农业工程学等。
龚晓南
环境岩土工程是岩土工程与环境科学密切结合的一门科学,它主要应用岩土工程的观点、技术和方法为治理和保护环境服务。
罗国煜
环境岩土工程属于环境地质学范畴,并将环境岩土工程分为区域环境岩土工程和城市环境岩土工程。
施斌
环境岩土工程学是用岩土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防止自然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岩土环境的恶化,分析和评价环境与各类岩土工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改善城市和人类环境的运行和生活质量,保持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岩土工程除了需要力学基础外,还需要化学、环境科学、地质科学和社会科学等。
课程概况
学分:2总学时:32(其中,讲授学时:22研讨学时:10)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课程类别:一般课程(C)
课程级别:
先修课程:土质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学基础。
适用专业:地质工程(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方向)
内容简介:环境岩土工程学是岩土工程学与环境工程学等学科紧密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环境岩土工程学的发展现状、城市固体废物的工程性质及其污
染形式、填埋场的调查与评价、城市固体废物的传统处置方法、现代卫生填埋场的设计与计算、放射性有害废物的处置、人类工程活动造成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大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及固体废物利用研究等。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了解与土木工程建设和市政工程建设相关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建立开发建设中的环保意识及其重要性的同时,着手致力于开展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与实践。
本课程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查阅资料并讲演的方式完成。
教学大纲
《环境岩土工程学》(Environmental Geotechnology)课程教学大纲
32学时2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环境岩土工程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为演讲课。
环境岩土工程学是岩土工程学与环境工程学等学科紧密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了解与土木工程建设和市政工程建设相关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并在建立开发建设中的环保意识及其重要性的同时,着手致力于开展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与实践。
本课程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查阅资料并讲演的方式完成。
二、适用专业
地质工程专业。
三、先修课程
土质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学基础。
四、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环境岩土工程学的概念,掌握环境岩土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及分类。
2、了解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分类,掌握城市固体废物的工程性质及污染形式。
3、了解填埋场的选择与勘查方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掌握污染土的检测与监控。
4、掌握深井灌注、卫生土地填埋及安全土地填埋等处置方法。
5、掌握现代卫生填埋场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边坡稳定性分析。
6、掌握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方法。
7、掌握打桩、基坑开挖、地下工程、抽取地下水及采空区沉降变形等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8、掌握洪水、地震、火山、海岸灾害与岸坡保护、海平面上升等引起的大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9、掌握粉煤灰、煤矸石及煤渣等固体废物的工程利用。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
1 绪论
1.1 环境岩土工程学的发展;1.2 环境岩土工程学的基本概念;1.3 环境岩土工程学研
究的内容和分类;1.4 环境岩土工程学的研究现状。
2 城市固体废物的工程性质及其污染形式
2.1 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分类;2.2 城市固体废物的工程性质;2.3 固体废物的污染形成。
3 填埋场的调查与评价
3.1 填埋场的选择与勘查;3.2 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3.3 污染土的检测与监测;3.4 填埋场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
4 城市固体废物的传统处置方法
4.1 固体废物处置的目标及途径;4.2 深井灌注;4.3 卫生土地填埋;4.4 安全土地填埋。
5 现代卫生填埋场的设计与计算
5.1 城市垃圾的分类;5.2 现代卫生填埋场系统的设计;5.3 现代填埋场的边坡稳定分析;5.4 卫生填埋中的沉降计算。
6 放射性有害废物的处置
6.1 放射性废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6.2 放射性废水的管理;6.3 浅地层处置;6.4 高效废物深地质处理;5.5 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及其标准。
7 人类工程活动造成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7.1 打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7.2 基坑开挖造成地面移动或失稳;7.3 软土隧道推进时的地面移动;7.4 油汲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7.5 采空区地面变形与地面塌陷;7.6 城市建设引起地下水化学场变异。
8 大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8.1 洪水泛滥;8.2 区域性滑坡与泥石流;8.3 地震灾害;8.4 火山灾害;8.5 水土整治;8.6 盐渍土及土壤盐渍化;8.7 海岸灾害及岸坡保护;8.8 海平面上升引起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9 固体废物利用研究
9.1 废物利用的途径;9.2 建筑垃圾的工程利用;9.3粉煤灰的利用;9.4 煤矸石的利用。
六、学时分配表
七、主要参考书
1. 缪林昌等. 环境岩土工程学概论.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5.
2. 周健等. 环境岩土工程.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八、考核方式
考察,根据平时成绩、演讲成绩及论文考评等综合评定。
教学课件
演讲议题
学生演讲及课堂讨论的教学内容
1 城市固体废物的传统处置方法
卫生土地填埋方法、安全土地填埋的方案及地下水保护系统。
2 放射性有害废物的处置
放射性废物、废水的管理、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方案。
3 人类工程活动造成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基坑开挖造成的地面沉降或失稳、隧道开挖引起的地面变形、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
4 大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沙漠化治理及水土流失的防治、海岸灾害及岸坡保护、海平面上升引起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5 固体废物利用研究
粉煤灰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煤矸石在高速公路中应用。
教学成果
教改项目:
[1] 2010.6~2012.5 《环境岩土工程学》课程建设与创新教学实践学院教改项目
[2]2011.10~2013.9 《环境岩土工程》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校教改项目(201127)
教学论文:
[1] 朴春德, 曹丽文, 杨建平. 环境岩土工程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 牡丹江师范学院
学报. 2012.
[2]曹丽文,朴春德.“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中国地质教育.
2010, (3): 40~42.
[3]曹丽文,朴春德.“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教学理念探索与实践.煤炭高等教育.2009,
27(6): 116~117.
[4] 曹丽文, 朴春德. 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中国地质教育. 2009,
(4): 118~121.
信息反馈
作者简介:
朴春德,1979年6月生,博士,副教授。
2008.6~至今,在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煤矿工程地质研究所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工程监测与健康诊断。
入职以来,继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发表十几遍论文。
意见建议:
“环境岩土工程学”作为发展中的技术性学科,其研究理论和教学方法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课程建设的任务艰巨。
欢迎致力于研究环境岩土工程学的各位学者和同学发函探讨本课程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E-mail:piao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