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法论文

合集下载

盾构施工技术论文

盾构施工技术论文

盾构施工技术论文盾构施工不影响航道,也完全不受气候影响;对于地质复杂、含水量大、围岩软弱的地层可确保施工安全;在费用和技术难度上不受覆土深度影响。

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盾构施工技术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盾构施工技术论文篇一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技术[摘要]土压平衡盾构以其高效、安全、环保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地铁施工中,虽然技术成熟,但施工中一些常见的问题,施工方依然应当采取预防及处理措施,从而确保地铁工程的施工质量。

本文详细介绍了土压平衡盾构机组成、工作原理,重点对盾构隧道的主要施工过程和关键工艺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U45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3-0251-01一、盾构施工法概述1.盾构施工程序。

盾构施工法与矿山法相比具有的特点是地层掘进、出土运输、衬砌拼装、接缝防水和盾尾间隙注浆充填等主要作业都在盾构保护下进行,因而是工艺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的一类施工方法。

其主要施工程序为:建造盾构工作井;盾构机安装就位;出洞口土体加固处理;初推段盾构掘进施工;隧道正常连续掘进施工;盾构接收井洞口的土体加固处理;盾构进入接收井解体吊出。

2.盾构施工优点。

盾构施工与矿山法施工具有以下优点:地面作业少,隐蔽性好,因噪音、振动引起的环境影响小;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施工速度快;因隧道衬砌属工厂预制,质量有保证;穿越地面建筑群和地下管线密集的区域时,周围可不受施工影响;穿越河底或海底时,隧道施工不影响航道,也完全不受气候影响;对于地质复杂、含水量大、围岩软弱的地层可确保施工安全;在费用和技术难度上不受覆土深度影响。

二、盾构推进隧道施工1.掘进原理。

盾构在粉质粘土、粉质砂土和砂质粉土等粘性土层中掘进施工时,由刀盘旋转切削下来的土体进入密封土仓后,可对开挖面地层形成被动土压力,与开挖面上的主动土压力相抗衡。

使开挖面的土层处于稳定状态。

当盾构推进时,启动螺旋输送器排土,使排土量等于开挖量,即可使开挖面地层始终处于稳定。

盾构法施工论文

盾构法施工论文

盾构法施工论文新建盾构下穿既有运营线路及城市建筑群施工控制技术在目前地铁线网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轨道交通下穿既有运营线路和城市建筑群,为确保盾构在推进过程中沿线建筑的安全和既有运营线路的安全、舒适、不间断运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措施,保证城市建筑群和既有运营线路的安全,保障新线建设的顺利推进。

1.下穿既有运营线路新线建设下穿既有运营线路的主要特点为:上部运营线路对沉降、安全要求较高、速度慢、控制操作难度大、协调配合量大。

为防止盾构在推进过程中,造成既有运营线路区段内土体下沉,危及行车安全,同时确保新建隧道在列车运行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稳定,在施工时主要做好以下各方面工作:1)做好下穿段查线核图工作,准确的掌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对不利于施工和上方既有运营线路稳定的地段按照设计的要求采取土体加固措施。

2)当下穿区域两侧采用旋喷桩加固施工,应控制施工速度,以减小施工对既有运营线路的影响,旋喷桩施工期必须对既有运营线路进行监护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施工参数,并由运营管理部门对既有线路进行及时养护。

3)为保证既有运营线路的运营安全,路基采用注浆加固时宜采用分层注浆加固,实施第一层斜孔注浆,注浆孔与地面的夹角为30°,并尽量采用复合浆液,缩短胶凝时间,以控制注浆压力和扩散范围,减小注浆对基床的影响。

注浆时的施工温度不得超过(或低于)无缝线路的锁定轨温±10℃;第一层斜孔注浆完成后,进行下部深层注浆加固,注浆压力和注浆速度应根据线路变形的监测数据进行调整,注浆引起的隆起量控制在2mm以内。

4)既有线路设备管理部门根据线路状况向建设部门提出变形控制要求,建设部门会同设计、监理、施工根据运营部门提出的要求制定详尽的测量方案。

5)根据上方运营线路的沉降情况不断调整注浆压力,并及时的进行二次注浆,防止由于浆液凝固收缩而造成沉降。

6)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地质雷达对运营隧道周围的土体进行监测,防止出现“漏土空腔”现象;7)运营部门应根据自身设备状况制定不同级别的变形限值和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措施及应急方案,按照方案的要求做好人员、工器具、抢险设备、抢险物资的配置;根据现场及监测情况,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确保行车安全和不间断运营。

盾构论文

盾构论文

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摘要:盾构施工方法是一种适宜于城市的隧道施工方法,今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了满足特定的施工需要,国外还发展了多种新型盾构技术。

关键词:盾构;施工技术;隧道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隧道间相互交叉,与其他地下结构物的穿插重叠,施工场地的小规模化,使常规盾构技术想着特殊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为适应这一实际条件,在国内外出现了大量的新型盾构技术。

构法开挖隧道是现今比较流行的开挖方式,施工方法属于地表以下暗挖施工,不受地面交通、河道、航运、潮汐、季节等条件的影响,能比较经济合理地保证隧道安全施工。

盾构法施工与其它传统的地下工程施工工法一样,其终极目标是完成一项特色的地下工程,比如一条地下隧道或地下车站,它的不同点在于,盾构法采用了特殊的施工工具盾构机。

盾构机是一种钢制的活动防护装置或活动支撑,是通过软弱含水层,特别是河底、海底以及城市居民区修建隧道时使用的一种施工机械。

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地下隧道工程采用盾构掘进机施工在国外已有一百六十多年历史,我国也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盾构掘进技术。

而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地域辽阔,地质状况十分复杂,既有自立性差的软质粘土地层,又有坚硬的岩石地层,还有具有过渡地带的交互地层。

开发、研制复合型的盾构掘进机,以适用软土和硬岩交互地层,是我国隧道建设的需要。

盾构掘进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现代盾构掘进机集机、电、液、传感、信息技术于一体,具有开挖切削土体、输送土碴、拼装隧道衬砌、测量导向纠偏等功能。

盾构掘进机已广泛用于地铁、铁路、公路、市政、水电隧道工程。

盾构机是根据施工对象“量身定做”的,盾构机制造所依据的对象,称之为施工环境,它是基础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貌、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和构筑物等特征的总和。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不详细研究施工环境,也就造不出适应性强的盾构机,也就谈不上顺利地进行盾构施工。

我国的盾构掘进机制造和应用始于1963年,上海隧道工程公司结合上海软土地层对盾构掘进机、预制钢混凝土衬砌、隧道掘进施工参数、隧道接缝防水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

盾构论文

盾构论文

北京地铁亦庄线宋家庄出入段线盾构隧道区间小半径、浅覆土始发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分析测试中心陈林【提要】:本文对北京地铁亦庄线宋家庄出入段线盾构隧道施工过程的地面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盾构施工小半径、浅覆土始发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及其影响范围和程度,包括沉降槽分布形式、沉降随时间发展规律、沉降量概率分布的统计分析等。

研究结果对今后类似工程施工过程的隧道周边建(构)筑物的保护,施工参数的优化以及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铁盾构小半径浅覆土。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round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of Songjiazhuang running section, Beijing subway line Yizhuang,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unnel and shield engineering.Shield engineering,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radius and superficial earth, leads to ground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This paper makes a research in the ground settlement rule and its affected scope and extent, including the settlement trough distribution, ettlement vs time graphic,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ettlement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It is of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similar engineering, such as buildings/structures protection around tunnel, optimization of construction parameters and smooth execution of similar projects. Keywords: Metro, shield, ground settlement, statistics.1 引言地铁交通在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由于盾构施工法的安全性和先进性,盾构技术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小议地铁施工盾构法施工技术

小议地铁施工盾构法施工技术

小议地铁施工盾构法施工技术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交通运输也出现了有史以来巨大的压力。

对于城市交通所面临的困境,地铁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压力。

在地铁的时候构建中,盾构法作为最常用的施工技术,可以使用盾构机作为隧道的掘进设备,同时以盾构机的盾壳作为支护,同时在施工中采用千斤顶作为支撑,这样的施工方式可以取得更好的施工效果。

基于此,文中笔者就地铁施工中盾构法的相关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地铁施工、盾构法、施工技术一、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地铁的建设成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主要途径。

在进行地铁建设的时候,施工技术中最常使用的就是盾构法。

为了保证地铁工程建设,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不断的建设中,盾构法施工是效果非常好的施工技术,在很多的施工中都得到了应用。

二、盾构法施工的类型分析为了更好地分析地铁施工中盾构法的应用,就需要对其适于施工的类型进行分析,各种复杂的地质、水文,盾构苟能适应,不论是第四纪淤泥土层,还是风化岩层都可以作为施工的环境。

具体的施工中,其不但能够完成小断面区间隧道的修建,还可以进行大断面车站隧道的修建。

这种机械对于地面沉降具有很强的把控能力,这主要是其施工的速度比较快,能够达到5-40m/d,这样就能减少对土层的影响,保持土层的稳定性。

然而,我们必须要看到的是相关的附属设备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财力来完成设计,初始掘进工作井亦然,这是其一个劣势。

总的来说,和其他的施工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安全便捷,能够以此完成衬砌工作,对围堰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故而若是需要利用这种施工方式进行工作,需要做好事前的勘探工作,既要弄清楚当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还需要了解清楚本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根据围岩的复杂度,完成相应的准备工作。

显然的,城市的地铁建筑密集、管线错杂,沉降控制要求高,明挖法不适于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而利用盾构法则能够很好地完成使命。

三、盾构法对地铁建设的重要的作用分析了盾构法施工的类型,还需要了解到盾构法对地铁建设的重要作用,以下主要就盾构法施工的重要作用展开了分析:其一,在二环衬砌的外围以盾构壳体进行支护,这样就能更好地进行隧道衬砌的装配以及开挖地层。

浅谈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技术

浅谈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技术
经济性更为明显。
1 . 2 盾构 施 工法 的缺点
( 1 ) 重复利用率低 : 盾构 是一种价格较 昂贵 , 针 对 性 很 强 的 专用施工机械 , 对每 一座 采 用 盾 构 法 施 工 的隧 道 , 均 应 根 据 工 程
地质 、 水文 地质条件 、 衬砌结构 断面尺寸的大小进行 专 门制造 、
交 通 建 设
【 文章编号 】 1 6 7 2 — 1 6 7 5 ( 2 0 1 3 ) 0 5 — 0 2 3 0 — 0 3
建材 发 展 导 向 2 0 1 3 年 3月
浅谈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技术
殷 硕
( 中铁 十 一局 集 团城 市 轨道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湖 北 武 汉 4 3 0 0 土 层 或者 复杂 地 质 层 的施 工 。
隧道 冒顶和施工人 员因减压不当而患减压病 ( 沉箱病) 的危险。
1 优 缺 点
1 . 1 盾构 施 工法的优 点
2 适 用 范 围
现代的盾构能适用于各种复杂 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 4 ) 经 济性 : 适 宜 在 不 同颗 粒 条 件 下 的土 层 中施 工 , 多 车 道 的 隧道 可 做 到 分 期 施 工 , 分 期运 营 , 可 减 少 一 次 性投 资 ; 尤 其 是
3 施 工流 程
其 整 体 施 工如 图 1 所示。
疆 土■ 盎柏辩 斗
在软土地层或者含水量较高的地层大型隧道施 工中, 其优越性 、
交通 建 设
①活动前据 : 活动前檐 由多块扇形体组成 , 位于切 口环拱部
图 1 盾 构 法 施 工 工艺 圈
整体施工流程可 以归纳为六步: 设置工作井 、 安装盾构、 盾构 推 出、 盾构推进 以及衬砌管片的安装 、 空隙注浆 、 盾构拆除 。

浅谈现代盾构法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盾构法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盾构法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目录摘要 (1)1.隧道施工中的类型 (2)2.盾构法的适用范围 (3)3.盾构的类型 (3)3.1.按照盾构掘进机的前端刀盘开挖出的断面形状 (4)3.2.盾构掘进机开挖面的挡土方式分类 (4)3.3加压稳定开挖面的方式分类 (4)3.4盾构掘进机断面尺寸的大小分类 (5)3.5按盾构适用的地层状况分类 (5)4.盾构工作原理 (6)4.1盾构掘进 (6)4.2盾构试掘进长度及目的 (6)5管片拼装 (9)5.1管片的选型 (10)5.2盾构掘进壁厚注浆 (11)6.盾构法在未来施工中的展望 (12)结束语 (12)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12)摘要盾构法施工被称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领头军,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用最广泛的施工工法。

它源自于英国由马克·布鲁诺尔在公元1806年最早提出了由盾构机掘进隧道的方法原理并且注册了专利。

马克·布鲁诺尔从1825到1843历时18年,在伦敦的泰晤士河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1条由盾构法施工的隧道全长458米。

在1936年,我国着手制造盾构的挖掘机,在制作完成后,将它进行一定的应用。

在制作中,现在名为上海隧道工程股份的公司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家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上软土地层,然后与施工参数进行一定的结合,同时还对隧道的接缝防水做了一定的研究,这些研究都具有系统性的特点。

在1970年上海穿越黄浦江的第一条水下隧道建成之后,国内盾构的制造和研发工作越来越成熟,而且广泛的应用到了全国各个城市。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我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今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人们进入小康社会,家庭收入增加,大多数家庭都买了汽车,使城市交通压力大大的增加,城市环境越来越差。

社会多样化的交通方式,响应国家低碳出行的号召从而改变交通现状。

地铁修建促进了轨道交通的发展,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对于城市轨道的规划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同时地铁快速发展也减缓了交通现状。

盾构论文

盾构论文
手掘式盾构机是说如果我们挖掘的平面为不稳定、易塌陷的砂层岩层,工程操作中一定要先稳固施工的平面的工程辅助法,如气压施工法,改良地基等措施。目前手掘式盾构机由于施工条件的限制应用逐渐减少。
1.3.2 半敞开式盾构机及适用条件
半敞开式盾构机是说它的主体结构同全开放的基本相同,但是在其内部设计了一块隔板,以防止正面土质进入机器,从而撑起前面的土质。当盾构向前推进时需排出的土体将从缺口处挤入盾构内部之后运出。此类盾构机适用于软弱黏土层,在推进过程中会引发较大的地面隆起。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现阶段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这使得地上空间越来越宝贵,地下轨道交通也就应运而生。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我国北京就已经开始修建地铁,就在四年后的国庆节,我国第一条自主建造的铁路完工并开始运行,是我国地铁运行的开端。高铁技术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可以说高铁技术日新月异,不仅建造时间缩短,机械化程度高,建造质量也同样数一数二。而且在高铁运行时速度快、安全可靠。在交通要求高的核心城市广泛分布。
(3)按照不同施工 单位所收到的应力值,对以下三种不同重力组合实行配筋工程,完成配筋工程后,还需要检测配筋的具体情况。对盾构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并且考虑使用何种千斤顶的材料。用cad绘图软件绘制配筋图。
(4)工程具体实行:包含工程的具体安排、分配。施工场所的安排、检察、具体工程方案的实行、指导施工工程。
1.6 设计的主要工作和设计思路
1.6.1 主要工作内容
(1)了解施工的具体工程信息,和工程施工的土地的具体的施工土地情况。
(2)按照施工土地的具体土壤特性对结构受力、相应压力等参数进行估计运算。然后对荷载进行基本组合、人防组合、抗震组合,三种组合。以下几种荷载下,建立核算结构,并对衬砌结构估计分析的弯矩和轴力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盾构法适用范围
1
盾构法指的是利用盾构进行隧道开挖,衬砌等作业的施工方法。用盾构在软质地基或破碎岩层中掘进隧洞的施工方法。盾构是一种带有护罩的专用设备,利用尾部已装好的衬砌块作为支点向前推进,用刀盘切割土体,同时排土和拼装后面的预制混凝土衬砌块。
盾构是19世纪初期发明,首先用于开挖英国伦敦泰晤士河水底隧道。盾构机掘进的出碴方式有机械式和水力式,以水力式居多。水力盾构在工作面处有一个注满膨润土液的密封室。澎润土液既用于平衡土压力和地下水压力,又用作输送排出土体的介质。
2.1.2推进系统
盾构掘进的动力是靠液压系统带动千斤顶的推进机构,它是盾构重要的基本构造之一。
(1)盾构千斤顶的选择和配置:① 千斤顶要尽可能地轻,且经久耐用,易于维修保养和掉换;② 采用高液压系统,使千斤顶机构紧凑。目前使用的液压系统压力值为30~40MPa; ③ 千斤顶要均匀地配置在靠近盾构外壳处,使管片受力均匀;④ 千斤顶应与盾构轴线平行。
5.盾构法施工准备工序和施工次序
采用盾构法施工时,首先要在隧道的始端和终端开挖基坑或建造竖井,用作盾构及其设备的拼装井(室)和拆卸井(室),特别长的隧道,还应设置中间检修工作井(室)。拼装和拆卸用的工作井,其建筑尺寸应根据盾构装拆的施工要求来确定。拼装井的井壁上设有盾构出洞口,井内设有盾构基座和盾构推进的后座。井的宽度一般应比盾构直径大1.6~2.0米,以满足铆、焊等操作的要求。当采用整体吊装的小盾构时,则井宽可酌量减小。井的长度,除了满足盾构内安装设备的要求外,还要考虑盾构推进出洞时,拆除洞门封板和在盾构后面设置后座,以及垂直运输所需的空间。中、小型盾构的拼装井长度,还要照顾设备车架转换的方便。盾构在拼装井内拼装就绪,经运转调试后,就可拆除出洞口封板,盾构推出工作井后即开始隧道掘进施工(图2)。盾构拆卸井设有盾构进口,井的大小要便于盾构的起吊和拆卸。盾构法和取水管道、街坊的地下通道等。隧道、通向河海的排水隧洞和取水管道、街坊的地下通道等。
(2)千斤顶数量:千斤顶的数量根据盾构直径、千斤顶推力、管片的结构、隧道轴线的情况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中小型盾构每只千斤顶的推力为600~1500kN,在大型盾构中每只千斤顶的推力多为2000~2500kN。
(3)千斤顶的行程:盾构千斤顶的行程应考虑到盾尾管片拼装及曲线施工等因素,通常取管片宽度加上100mm~200mm的余量。成环管片有一块封顶块,若采用纵向全插入封顶时,在相应的封顶块位置应布置双节千斤顶,其行程约为其它千斤顶的一倍,以满足拼装成环所需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土 木 工 程
课程:地下建筑结构
班级:09土木1班
*******
学号:**********
2012年05月10日
盾构法简介
摘要:盾构法(Shield Method)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它是将盾构机械在地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承四周围岩防止发生往隧道内的坍塌,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切削装置进行土体开挖,通过出土机械运出洞外,靠千斤顶在后部加压顶进,并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
缺点:1、断面尺寸多变的区段适应能力差;2、新型盾构购置费昂贵,对施工区段短的工程不太经济。
4.盾构法历史和发展
用盾构法修建隧道已有 150余年的历史。最早进行研究的是法国工程师M.I.布律内尔,他由观察船蛆在船的木头中钻洞,并从体内排出一种粘液加固洞穴的现象得到启发,在1818年开始研究盾构法施工,并于1825年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下,用一个矩形盾构建造世界上第一条水底隧道(宽11.4米、高6.8米)。在修建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两次被河水淹没,直至1835年,使用了改良后的盾构,才于1843年完工。其后P.W.巴洛于1865年在泰晤士河底,用一个直径2.2米的圆形盾构建造隧道。1847年在英国伦敦地下铁道城南线施工中,英国人J.H.格雷特黑德第一次在粘土层和含水砂层中采用气压盾构法施工,并第一次在衬砌背后压浆来填补盾尾和衬砌之间的空隙,创造了比较完整的气压盾构法施工工艺,为现代化盾构法施工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盾构法施工的发展。20世纪30~40年代,仅美国纽约就采用气压盾构法成功地建造了19条水底的道路隧道、地下铁道隧道、煤气管道和给水排水管道等。从1897~1980年,在世界范围内用盾构法修建的水底道路隧道已有21条。德、日、法、苏等国把盾构法广泛使用于地下铁道和各种大型地下管道的施工。1969年起,在英、日和西欧各国开始发展一种微型盾构施工法,盾构直径最小的只有1米左右,适用于城市给水排水管道、煤气管道、电力和通信电缆等管道的施工。 中国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首先在辽宁阜新煤矿,用直径2.6米的手掘式盾构进行了疏水巷道的施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盾构,直径最大为11.26米,最小为3.0米。正在修建的第二条黄浦江水底道路隧道,水下段和部分岸边深埋段也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的千斤顶总推力为108兆牛,采用水力机械开挖掘进。在上海地区用盾构法修建的隧道,除水底道路隧道外,还有地铁区间隧道、通向河海的排水隧洞和取水管道、街坊的地下通道等。
网格式盾构是一种介于半挤压和手掘之间的盾构型式。这种盾构在开挖面装有钢制的开口格栅,称为网格。当盾构向前掘进时土体被网格切成条状,进入盾构后运走;当盾构停止推进时,网格起到支护土体的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开挖面的坍塌。网格盾构对土体挤压作用比挤压式盾构小,因此引起地面变形的量也小一些。网格盾构也仅适用于松软可塑的粘土层,当土层含水量大时,尚需辅以降水、气压等措施。
优点:1、安全开挖和衬砌,掘进速度快;2、盾构的推进、出土、拼装衬砌等全过程可实现自动化作业,施工劳动强度低;3、不影响地面交通与设施,同时不影响地下管线等设施;4、穿越河道时不影响航运,施工中不受季节、风雨等气候条件影响,施工中没有噪音和扰动;5、在松软含水地层中修建埋深较大的长隧道往往具有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优越性。
盾构机的组成:盾构机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五部分组成,壳体、排土系统、推土系统、衬砌拼装系统和辅助注浆系统。盾构机的壳体由切口环、支撑环和盾尾三部分组成,并与外壳钢板连成一体; 排土系统主要是由切削土体的刀盘、泥土仓、螺旋出土器组成、皮带传送机、泥浆运输电瓶车等部分组成
2.盾构的基本构造及分类
2.1盾构的基本构造
盾构的基本构造主要分为盾构壳体、推进系统、拼装系统等三大部分组成。
2.1.3拼装系统
(1)管片拼装机
管片拼装机俗称举重臂,是盾构的主要设备之一,常以液压为动力。为了能将管片按照设计所需要的位置,安全、迅速地进行拼装,拼装机在钳捏住管片后,还必须具备沿径向伸缩、前后平移和360o(左右叠加)旋转等功能。拼装机的形式有环形、中空轴形、齿轮齿条形等,一般常用环型拼装机。拼装机安装在支承环后部,或者盾构千斤顶撑板附近的盾尾部,它如同一个可自由伸缩的支架,安装在具有支承滚轮的、能够转动的中空圆环上的机械手。该形式中间空间大,便于安装出土设备。
3.盾构法施工及优缺点
盾构施工方法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第一,在置放盾构机的地方打一个垂直井,再用混泥土墙进行加固;第二,将盾构机安装到井底,并装配相应的千斤顶;第三,用千斤顶之力驱动井底部的盾构机往水平方向前进,形成隧道;第四,将开挖好的隧道边墙用事先制作好的混泥土衬砌加固,地压较高时可以采用浇铸的钢制衬砌加固来代替混泥土衬砌。盾构法施工中,其隧道一般采用以预制管片拼装的圆形衬砌,也可采用挤压混凝土圆形衬砌,必要时可再浇筑一层内衬砌,形成防水功能好的圆形双层衬砌。
(3)、半机械式盾构
半机械式盾构是在手掘式盾构正面装上机械来代替人工开挖,根据地层条件,可以安装反铲挖土机或螺旋切削机。土体较硬可安装软岩掘进机。半机械式盾构的适用范围基本上和手掘式一样,其优点除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外,其余均与手掘式相似。
(4)、机械式盾构
机械式盾构是在手掘式盾构的切口部分装上一个与盾构直径一般大小的大刀盘,用它来实现盾构施工的全断面切削开挖。当地层土质好,能自立或采用辅助措施亦能自立,则可用开胸式的机械盾构,反之如地层土质差,又不能采用其它地层加固方法,此时,采用闭胸机械式盾构比较合适。
(2)真圆保持器
盾构向前推进时管片就从盾尾部脱出,管片受到自重和土压的作用会产生变形,当该变形量很大时,已成环管片与拼装环在拼装时就会产生高低不平,给安装纵向螺栓带来困难,为了避免管片产生高低不平的现象,就有必要让管片保持真圆,该装置就是真圆保持器。真圆保持器支柱上装有上、下可伸缩的千斤顶和圆弧形的支架,它在动力车架挑出的梁上是可以滑动的。当一环管片拼装成环后,就将真圆保持器移到该管片环内,支柱的千斤顶使支架圆弧面密贴管片后,盾构就可进行下一环的推进。盾构推进后圆环不易产生变形而保持着真圆状态。
(4)千斤顶的速度:盾构千斤顶的速度必须根据地质条件和盾构形式决定,一般取50mm/min左右,且可无级调速。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千斤顶的回缩速度要求越快越好。
(5)千斤顶块:盾构千斤顶活塞的前端必须安装顶块,顶块必须采用球面接头,以便将推力均匀、分布在管片的环面。其次,还必须在顶块与管片的接触面上安装橡胶或柔性材料的垫板,对管片环面起到保护作用。
支承环:承受荷重的核心部分,刚性较好的圆环结构。在支承环外沿布置有盾构千斤顶,中间布置拼装机及部分液压设备、动力设备、操纵控制台。当切口环压力高于常压时,在支承环内要布置人行加、减压舱。
水平隔板和竖直隔板:增加盾构刚度 ,水平承受拉力,竖直承受压力。
盾尾:主要用于掩护管片的安装工作。盾尾末端设有密封装置,以防止水、土及压注材料从盾尾与衬砌间隙进入盾构内。 盾尾密封装置要能适应盾尾与衬砌间的空隙,要求密封材料要富有弹性、耐磨、防撕裂等,其最终目的是要能够止水。形式多种,目前常用的是采用多道、可更换的盾尾密封装置,盾尾的道数根据隧道埋深、水位高低来定
盾构法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洞体质量比较稳定、对周围建筑物影响较小等特点,适合在软土地基段施工。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有三处采用盾构法施工,即罗湖-国贸区间,皇岗-福民区间,福民-金田区间。这几处均为软土地段,且具备盾构法施工的基本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