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患者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合集下载

血液科及ICU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血液科及ICU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c y t o k e r a t i n 5 / 6 a s i mmu n o h i s t o c h e mi c a l ma r k e r s f o r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d i a g n o s i s o f p o o r l y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 a n d u n d i f f e r —
e n t i a t e d c a r c i n o ma s [ J ] . A m J C l i n P a t h o l , 2 0 0 1 , 儿6 ( 6 ) :
82 3 — 8 3 O.
[ 8 ] 刘兰芳 , 孙海燕 . 8 3 1例 3 5岁 以下 妇 女 宫 颈癌 的 临 床病 理
耐 药 率 较 高。
该 院血 液 科 及 I C U 患 者 感 染 病 原 茵 的耐 药 率 比 其 他 普 通 病 房 的
关键词 : 血液科 ; 重症监护病房 ; 病原茵 ; 耐 药分 析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8 3 4 8 . 2 0 1 3 . 2 8 . 0 3 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6 7 1 - 8 3 4 8 ( 2 0 1 3 ) 2 8 — 3 4 2 9 — 0 3
hi gh r i s k H PV i nf e c t i on s a r e c om m o n i n c e r v i c a l ne opl a — s i a a nd yo un g wo me n i n a c e r vi c a l s c r e e ni ng p op ul at i o n

1916株连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1916株连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1916株连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农金轻;赵晓丽;谷依林;王春梅;祝振忠【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8(008)001【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为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送检至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的病例及药敏资料,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4年间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1916株,在ICU检出率最高(22.60%),其次为呼吸内科(21.24%)、肾内科(8.82%)、肿瘤内科(8.35%).临床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60.59%)和尿液标本(19.62%).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达54.44%,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耐药率为49.22%,对第三至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波动在38.52%~48.07%,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6.77%、29.80%,对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逐渐下降,平均为49.90%.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率平均为39.14%.产ESBLs菌株耐药性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离率逐渐增加,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亦逐年增加,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合理选择抗生素.【总页数】5页(P17-21)【作者】农金轻;赵晓丽;谷依林;王春梅;祝振忠【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144;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急诊科,北京 100144;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144;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检验科,北京100144;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急诊科,北京 1001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相关文献】1.连续5年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李跃宇;郭宏波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J], 黄欣;邓峥;何祖光3.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 [J], 陈艳慧;胡龙华;钟桥石;杭亚平;俞凤;张黎明;张楠;胡晓彦4.1084株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迁 [J], 谭福燕;庞载元;胡雪飞5.某妇幼保健机构重症监护室2013年至2018年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J], 邓晓辉;康亚辉;贺锐;李兰兰;方惠娟;周艳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50株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50株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验 ,对 近 2年 来 我 院 大肠 埃 希 茵 的 耐 药 性 进 行 回 顾 调 查 分 析 。结 果 : 临床 标 本 中 共 分 离得 到 大 肠 埃 希 茵 10株 ,其 中 痰 5 标 本 的检 出率 最 高 占 5 . % ,科 室分 布 I U 最 高 占 2 . ,其 中 :氨 苄 西 林 / 巴坦 钠 、氨 苄 西林 、 头 孢 唑 啉 、 哌 拉 西 45 C 0O 舒
《 国临床 检验 操 作规 程 》第 2版 进 行 ,获 得 纯 培养 后 , 全 经革兰染色 ,氧 化酶 试验 等初 筛 ,用德 灵 公 司 Mi o cn c sa r
a s d e r s e tv v s i a i n a d a a y i n E o i e it n e s e t a e ry o e a d a h l e r u o p t 1 lo ma e a r to p c i ei e tg t n n l s so .c l r ss a c p c r l n n a l n n a fy a s i o rh s i . n o i n a Re u t :Fr m l ia a p e ,we g t 1 0 io a e sl s o c i c l m ls n s e 5 s l t d E. c l,a o g wh c p t m a p e h w h i h s e e t n r t o i m n ih s u u s m l s s o t e h g e td t c i a b v 0 adi pn m h wet(. %) rc l ln uf to aoe s lao e8 n e e i tel s 1 5 . m a l mi s o
Ke r s y wo d :E c l;d u e it n e mo i rn o i r g r ss a c n t ig o

重症监护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主要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重症监护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主要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rs i t r rc L e pr o y ta t( RT)ifcin M eh d L a ne t . to s RT s ltsweec l ce rm C p t n sd rn h e id fo J n ay 1t o ioae r ol td fo 1 U ai t u ig t ep ro r m a u r o e e
Pa ho e r v l nc nd a tb o i e it nc e a d n o r r s r t r r c n- t g n p e a e e a n i i tc r s s a e r g r i g l we e pi a o y t a ti
De e be n 20 . The b c e ils c tb l y t s i sdo r - ue e h cm r 31 06 i a t ra us ep i ii e tng wa ne by Kiby Ba rm t od. The r s t r a y e c or t e uls we e an l z d a c d— i o CLSI2 5. s ls ng t 00 Re u t Oft 36 iolt s, gr m — g tv cli he 3 s a e a ne a i e ba il,gr m- ostve c c ian f a p ii o c d ung c o t d or 7 6 ( = ia c un e f 5. 25 4), 1 . ( = 4 46 9) a d 9.8 ( : 33) r sp c ie y T h os om m o t g s w e e P . ae u no a ( .0 ), A . b n e e tv l . em tc n pa ho en r r gi s 22 au— m an i(1 6 ), S . ni 4. aur us ( 3.1 ), K . pne o ae (11 9 ), C. a bian ( e 1 um ni . l c s 9.8 ), E. c l (8 ), S. m alo oi .6 t phii la ( . ) Re a iel owe r e t g 80 . l tv y l rpe c n a eofP. a r e ugi o a a d A . b m a n s n au nni a e it ntt efpi e,c f e a o - u b t iw sr s sa o c e m e op r z ne s l acam r o i i n m . Lowe e c nt g fS. m alo m pe e rp re a eo t phii a e it n o c f pe a o - u b c a , lv l a i la w sr ss a tt e o r z ne s l a t m e ofox cn,a nd SM Z T M P. E. c l - oi a . pn umo a e e hi l e ii o i i e e . A b u 7. nd K e ni e w r gh y s nstve t m p n m o t3 5 wee ES r BL r du e s M e hcl n r ss a c sie tfe n84 po cr. t iii e it n e wa d n iid i .1 l ofE. c l s ae n 5 oi iolts a d 4 .0 o . pn u n a s lts fK e mo i e ioa e

ICU隔离制度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

ICU隔离制度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

ICU隔离制度-------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多重耐药菌(Mulitidrug-Resistant Organism, 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抗菌药物在人类战胜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应用以及侵入性操作的开展,导致多重耐药菌(MORO)的感染形势日益严峻,由于多重耐药菌存在对多种抗菌药物无效的特征,且常定植于患者体内形成潜在感染源,故一旦在医院内出现感染或传播,将十分难以控制,给治疗和防控带来很大压力。

如何有效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阻断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已引起医学界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株*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ESBLs)*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科细菌(MDR/PDR-PA)上述耐药菌的防御措施如下1: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分布MRSA主要来源于痰,占83.19%,研究表明下呼吸道是MRSA感染的主要部位[1]。

主要集中在儿科、ICU,呼吸内科最多见。

MRSA感染的治疗是临床十分棘手的难题之一,关键是其对许多抗生素有多重耐药。

目前最常用,也是疗效最肯定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

(1):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患者,早期发现,对长期住院的病人定期进行MRSA病原学检测,必要时对新入院的病人进行MRSA检测。

(2):MRSA检测阳性时,24小时内填写院感报告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3):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间。

隔离病房确实不足时考虑床边隔离,感染较多时,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并在床牌和病历卡上贴接触隔离标识。

(4):接触MRSA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必需实施手卫生后用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5504株临床分离细菌和念珠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5504株临床分离细菌和念珠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rgo o sn tbo c ra o a y. eho s Mo tb ce a i ltswe ei e tf d b e in fru ig a iit e s n bl M t d n i s a tr s ae r d nii y BD o nx, e we e ie tf y h n i o e h P e i a fw r d nii b a d d e
( . % ) K. n u n e ( . % ) S e ie i s ( . % ) I r n gt e i l e ,o e ei atrt o t i e ee 6 9 , p emoi 6 8 , . p r d 6 5 .n g m e a v s a s l r r s a fa i o s w r a d mi a i o t w st n e n b f i
Mea p n m, e p r z n / ub ca ,mie e , i e ii / a o a t , e a i m , nk cn a d C fpme T e i cd n e f r o e e C f ea o e S la tm I p n m P o mcl n T zb ca C f z o l m i d e A ̄ a i , ee i . n i e c s o i i n h
B法药敏。数据分析用 WH N I 4软件 。结果 O E ̄.
5 0 株 细菌念 珠菌 中前 6 为铜绿 假单胞 菌 1 .%、 5 4 位 2 0 大肠 埃希菌
9 7 白色念珠菌 87 金黄色葡萄球 菌 69 肺炎 克雷伯菌 68 表皮葡萄球 菌 6 5 .%、 .%、 .%、 .%、 . %。G一杆菌 中耐药率较低
素的合理使用 。
关 键词 : 细菌 ; 耐药 ; 超广谱 B 一内酰 胺酶 ; 甲氧 西林 抗菌性

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_孙迎娟

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_孙迎娟

·论 著·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孙迎娟,董国英,丁 钰,李 慧,刘蓬蓬(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摘要:目的 调查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为指导临床用药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A TB Ex pression及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

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3066株(真菌除外);革兰阳性球菌927株(30.2%),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其中耐甲氧西林株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69.0%和77.6%,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革兰阴性杆菌2134株(69.6%),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多见;30.1%大肠埃希菌和40.1%肺炎克雷伯菌证实产ESBL s;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率最低,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但对部分抗菌药物产生多重耐药。

结论 医院感染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积极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监测中图分类号:R3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529(2007)09-1141-04Distribution and Antibacterial Resistance of NosocomialInfection Pathogens in HospitalSUN Ying-juan,DONG Guo-ying,DING Yu,LI H ui,LIU Peng-peng(A f f iliated Hospital,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oge,Qingdao,Shandong266003,China)Abstract:OBJECTIVE T o investig ate the tende ncy of bacterial distributio n and resistance of ho spitial infections, and to pro vide the reference fo r the clinical tr eatme nt and infection contr ol in ho spita l.METHODS Bacte ria isolated fr om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 rom Jan2004to Dec2005we re identified by A T B ex pression,and bacterial susceptibility te sts we re pe rfo rmed o n st rains using Kirby-Baue r method.RESULTS A total of3066pathog ens strains w ere iso lated,among them927strains we re Gr am-po sitive co cci(30.2%).T he mo st co mmon patho gens of them w ere Staphy lococcus.M eticillin resistant strains o f S taphy lococcus aureus and coag ulase neg ative S taphy lococcus(CNS)acco unted fo r69.0%and77.6%,respectively.In o ur data,no va ncomy cin re sista nt S.aureus w ere isolated.T here were2134strains o f G ram-negative bacilli(69.6%),the most co mmon pathog ens of them we re Pseudomonas aerug inosa,Escherichia coli,K lebsiel la pneumoniae,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d Enterobacter cloacae.T he ESBL s producing strains o f E.coli and K.pneumoniae accounted fo r30.1%and40.1%,respective ly.T he hig hest susceptible to G ram-neg ative bacilli w as carbapenem,then w ere cefoperazone/sulbactam,piper acillin/tazobactam and cefepime.M ainly pa tho genic bacteria wer e multi-re sistant to some antibio tics.C ONC LUSIONS Dr ug resistance of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bacteria is a se rious pr oblem.I t's impor ta nt and urgent to ca rry out sur veillance of bac te rial resistance fo r appropriate using of antibio tics and effective contro lling no so co mial infec tions.Key words:N osocomial infectio n;Bacterial distribution;Surveillance of dr ug resistance 近年来,抗菌药物品种日益增多,抗菌谱也日渐增宽,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有利武器,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临床感染病原菌谱不断发生变迁,细菌的耐药问题日益严重。

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临床分离不动杆菌属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临床分离不动杆菌属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o h r ( r e v n u a h t r s c e i n )a d a c u t d f r 1 . 5 ;d p rme td s r u in :Acn t b ce p t e s u i , e o s c t e e , e r t s n c o n e o 5 6 n o e a t n iti t b o i eo a t rs p.
感染控制杂志 2 1 0 0年 1 1月第 9卷第 6期
C i Ifc Co to Vo v2 1 hnJ net nrl l No6No 0 0 9
・4 3 ・ 2

实 验 研 究 .
心 血 管 病 专 科 医 院 临床 分 离 不 动 杆 菌 属 细 菌 分 布 及 耐 药 性 分 析
房 2 . O ; 种 分 布 : 曼 不 动 杆 菌 检 出最 多 , 8 .0 , 次 为 洛 菲 不 动 杆 菌 1 . 7 , 血 不 动 杆 菌 2 9 。 2O 菌 鲍 占 0 2 其 68 溶 .3
不 动 杆 菌 属 细 菌 对 头 孢 哌 酮 / 巴坦 、 舒 哌拉 西 林 / 唑 巴坦 、 孢 他 啶 、 孢 吡肟 、 大 霉 素 、 米 卡 星 、 丙 沙 星 的 他 头 头 庆 阿 环 耐 药 率 低 , 别 为 2 6 、4 分 . 9 1. 、95 、5 1 、5 6 、. 9 和 1 . 8 ; 亚 胺 培 南 和 美 罗 培 南 耐 药 率 1. 6 1. 6 1 . 5 9 2 4 1 对 不 动 杆 菌 属 细 菌 是 引起 医院 感 染 的 非 发 酵 病
属细菌标本分布 : 主要 分 离 自痰 标 本 ,占 7. 9 , 次 为 血 液 标 本 8 5 , 他 标 本 ( 、 静 脉 插 管 、 泌 物 ) 57 其 .6 其 尿 深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监护病患者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
【摘要】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方法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2010年4月——2013年4月送检的临床标本所分离出的细菌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结果共分离菌株538株,革兰阴性377株,革兰阳性(g+)菌161株,前者表现出更广泛的耐药性。

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大部分病原菌表现出高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临床用药需要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感染;耐药性;抗菌药物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53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546-02
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越来越严重。

重症监护病房(icu)容易发生各种感染,细菌耐药问题尤为严重。

现就2010年4月——2013年4月所有患者的分离菌株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的调查与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和鉴定来源于本院icu2010年4月——2013年4月分离的病原菌,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

1.2 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判定标准严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3年颁布的标准。

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菌检测按照nccls1999年颁布的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whonet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耐药性之
间的显著性差异分析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标本分布共分离菌株538株。

其中来源最多的是痰标本,为395株,占7
3.4%;排泄物58株,占10.8%;血液32株,占5.9%;其他53株,占9.9%。

2.2 菌种分布 538株细菌中革兰阴性(g-)菌377株(70.1%),革兰阳性(g+)菌161株(29.9%)。

g+菌以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分别占71.8%和20.7%。

g-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分别占31.3%和25.7%,其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2.3 g-菌的耐药分析 g-菌对4种及4种以上的抗生素的耐药率超过50.0%,显示出高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见表1。

2.4 g+球菌的耐药分析 g-菌对对10种抗菌药物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见表2。

3 讨论
icu收治的患者的免疫功能较低,临床经常并发感染。

从菌株分布看出,样本中痰内细菌占绝大多数,说明呼吸道感染在icu感染中比重最大。

另外,g-杆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g+菌中的金黄色葡萄葡菌是icu中引起耐药性感染的主要原因[2]。

本文耐药情况的数据显示,g-菌具有高度耐药行与多重耐药性。

碳青酶烯类药物一般对g-菌具有高度杀伤力,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达到了38.3%和37.6%,鲍曼不动杆菌达
到了7.6%和43.3%。

头孢吡肟对g-杆菌的耐药率为19.2%-76.4%,上述耐药情况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埃希氏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肺炎球菌的esbls表达阳性率高达30.0%和46.0%,导致其耐药情况尤为严重,如欧美国家报道较多的tem-1、tem-2、shv-1酶的突变体,而我国的ctx-m型esbls菌株,对头孢他啶敏感,因此其耐药率相对较低[2]。

g+球菌检测到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而mrsa与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二者的76.5%和72.4%。

目前,mrsa有逐步增多的趋势,是一种不易杀灭病原菌,可能与头孢菌素的过度临床应用有关[3]。

mrsa和mrcns除对替考拉宁、氯霉素和万古霉素具有较低的耐药率外,对其它类别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率。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应针对本医院icu病房的细菌耐药性特点,并且同时考虑患者的感染情况,确定致病菌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临床给药。

参考文献
[1] 武迎磊,袁耀辉.重症监护病房细菌耐药性监测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12):1104-1107.
[2] 刘琦,王雪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j].当代医学,2013,19(09):157-158.
[3] 樊笑梅,周明书,高东田.综合性医院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11(11):839-8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