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坯加热缺陷的预防措施
碳素钢常见缺陷及形成

1 过热overheat特征:钢板表面呈现大面积连续的或不连续的蓝灰色粗糙麻面或鳞片状翘皮,通常表面会出现一定深度的脱碳层,内部晶粒组织粗大,并伴有魏氏组织出现。
成因:钢坯在加热炉高温段停留时间较长或加温度过高,或者是家热炉内的氧化性太农,造成钢坯表面过度氧化。
影响:钢坯过热,使钢板表面产生一定深度的脱碳层,不仅使钢板表面严重粗糙,内部晶粒过分长大,而且严重降低了钢板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使过程中易在钢板表面形成不规则、深度较浅的裂纹,对钢板的质量有致命的影响。
预防:(1)制定合理的加热制度,控制加热温度、加热速度和加热时间,防止钢坯产生过热(烧)现象;(2)控制炉内气氛,在保证燃料完全燃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过剩的空气量,采取微正压控制,减少炉门的开启时间,防止冷空气吸入。
2 麻点pockmark特征:在钢板表面形成局部的或连续的成片粗糙面,分布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铁氧化物,脱落后呈现出深浅不同、形状各异的小凹坑或凹痕。
实例见图2-1~图2-7。
成因:由于钢坯加热后表面生成过厚的氧化铁皮(钢坯加热时有部分区域由过热现象)子轧钢之前没有得到清理或清理不彻底,在轧制之前氧化铁皮呈片状或块状等形态压入钢板本体;轧后氧化铁皮冷却收缩,在受到震动时脱落。
,在钢板表面留下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深浅不同的小凹坑或凹痕。
此外,没其中的教友喷射或燃烧的气体腐蚀,也会形成焦油麻点或气体腐蚀麻点。
影响:对钢板表面质量的影响程度取决于麻点在钢板表面形成的凹坑或凹痕的深度及对钢板表面质量要求的严格程度。
通常情况下,经过修磨清理后,其深度不超过相应标准规定者不影响使用。
预防:(1)按坯料规格及钢种的不同合理控制加热炉各段的加热温度,合理控制煤气(燃油)、空气配比,提高燃烧的充分性;(2)加热炉待温时要有效地控制烧嘴火焰的强度,避免火焰长时间对钢坯直接烧蚀;(3)保证高压水压力,确保除磷效果。
3 氧化铁皮压入rolled-in scale特征:钢板表面压入的氧化铁皮可分为一次氧化铁皮和二次氧化铁皮,一次氧化铁皮多为会褐色Fe3O4鳞层;二次氧化铁皮多为红棕色FeO和Fe2O3鳞层组成。
钢坯加热不均

钢坯加热不均的讨论钢坯上各点加热温度不一致的现象叫做钢坯的加热不均。
这种钢坯温度不均的现象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钢坯上下温度不均,一般称为“阴阳面”。
我们通常把温度低的一面称为阴面,把温度高的一面称为阳面。
有“阴阳面”的钢坯在轧制过程中,容易产生弯曲和扭转现象,严重时会发生顶坏导卫板和缠辊事故。
二是钢坯的内外温度不均。
通常是由于加热速度过快、加热时间过短,从而形成钢的表面温度高而钢的中心部分温度低的状态,我们一般称之为“黑心钢”。
轧制“黑心钢”时会造成钢的延伸不均,使轧件产生应力,并容易产生裂纹,有时因为钢的内部温度过低,还会导致发生断辊的生产事故。
三是沿钢坯长度方向上的温度不均。
轧制这种钢坯时轧机的辊跳值发生波动,造成轧件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不一致,给成品尺寸的公差控制带来困难。
防止钢坯加热不均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控制钢坯的加热速度,确保加热时间。
防止因速度过快、时间过短造成钢坯的内外温差大,要尽量在低温阶段使钢温达到一定温度后再考虑提高加热速度;2、经常观察加热炉内钢坯的温度分布情况,正确调整加热炉的温度,使沿炉宽各点的温度尽量保持均匀,以减少坯料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差;3、均热段要有足够的保温时间,使钢坯的内外温差减小,以保证在钢坯断面上的温度均匀;4、在供热条件上(烧嘴的布置上)要保证钢坯的均匀受热。
由于燃料燃烧时热气流上升,所以炉内下加热的供热条件比上加热差,因此在热负荷的分配上要注意下加热的供热能力,确保下加热的温度比上加热温度高30℃左右,以减少上下面的温度差;5、采用无水冷滑轨或实底的均热床,尽量清除炉筋管处钢坯的“黑印”;6、采用炉体结构相对合理的加热炉,尽量增加钢坯受热面的数量。
如:以双面加热的推钢式加热炉(两个受热面)代替以单面加热的推钢式加热炉(一个受热面);以步进底式炉(三个受热面)代替双面加热的推钢式加热炉;以步进梁式炉(四个受热面)代替步进底式炉等。
棒材厂:熊斌。
热轧工序典型质量缺陷产生原因与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加强原材料质量检查,去除夹杂物;加强生 产过程控制,及时清除金属氧化物和其他夹 杂物。
03
热轧工序质量缺陷预防措施
提高原料质量
01
总结词:优化源头
02
详细描述:选用质量稳定的原料 ,控制原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 能等指标,确保原料质量稳定, 为热轧工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优化热轧工艺参数
要点一
热轧钢板内部存在气泡缺陷,影响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
产生原因:熔炼和连铸过程控制不当、坯料加热时间过长或加热温度 过高、轧制速度过快。
预防措施:加强熔炼和连铸过程控制、合理控制坯料加热时间和温度 、降低轧制速度。
案例五:某钢厂热轧带钢表面翘曲预防措施
热轧带钢表面翘曲
产生原因:轧制温度和 冷却速度控制不当、坯 料厚度和成分不均。
案例三
01
热轧圆钢表面划痕
02
热轧圆钢表面存在划痕等缺陷, 影响产品外观和使用性能。
产生原因:轧辊表面损伤、坯料 表面质量差、冷却不均匀。
03
预防措施:检查和修复轧辊表面 损伤、加强坯料检查和加热控制
、调整冷却制度。
04
案例四:某钢厂热轧钢板内部气泡控制措施
01 02 03 04
热轧钢板内部气泡
01
02
03
04
热轧带钢表面存在翘曲 缺陷,影响产品平整度 和使用性能。
预防措施:合理控制轧 制温度和冷却速度、加 强坯料检查和控制。
THANK YOU
质量缺陷分类
根据缺陷的性质和产生原因,可 将热轧工序的质量缺陷分为材质 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和外 观缺陷等。
质量缺陷对产品的影响
影响使用性能
如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下降, 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早期
钢坯的加热缺陷及预防措施

( S t e e l R o l l i n g P l a n t , S h o u g a n g S h u i c h e n g I r o n& S t e e l ( G r o u p ) C o . , L t d . , L i u p a n s h u i 5 5 3 0 2 8 , G u i z h o u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i s a r t i c l e a n a l y z e d c a u s e s a n d i n l f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o f d e f e c t s a n d p o o r q u a l i t y o f b i l l e t s i n h e a i t n g p oc r e s s ,p u t f o r w a r d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 e f e c t i v e l y p u t a l l e n d t o b i l l e t h e a i t n g d e f e c t s a n d r e —
预 防或减 少缺 陷产 生 的办 法 等进行 分 析 , 以改进 加热 操 作 控制 方 法 , 防止 加 热 缺 陷 的产 生 , 提 高 加热 质量 和加热 效 率 。
两种 元素 接触 以后 , 在高 温条 件下 发生 化学反 应 而生 成不 同价 的氧化 铁 , 最外层 是铁 的最 高 价氧
钢锭_坯_在轧制过程中出现翘皮及断裂等常见缺陷的原因分析和防止途径

甘肃冶金 2001年3月第1期钢锭(坯)在轧制过程中出现翘皮及断裂等常见缺陷的原因分析和防止途径贾 静(兰州钢铁公司 甘肃省 兰州市 730020)摘 要 分析了钢锭(坯)轧制过程中出现翘皮、裂纹、断裂等常见缺陷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分析解决 缺陷 途径1 前言钢锭(坯)在轧制过程中会出现翘皮、裂缝、断裂等多种缺陷而致废。
由于种种原因,90年代初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里,钢锭(坯)轧裂和翘皮的数量骤然上升并有居高不下之势。
为此,我们将近几年来发生的钢锭(坯)轧废情况统计分析结果列于表1(数据以每年退换钢锭的数量为依据)。
表1 钢锭(坯)轧裂退换统计表年 份钢 种废品数量致 废 原 因小 时(t)1995 1996 1997 1998 1999Q195—Q235沸钢258钢锭重接19.08t,翘皮、断裂Q235镇静钢— Q195—Q235沸钢118翘皮、断裂150220M nSi连铸坯70夹杂、断裂20M nSi钢47断裂Q195—Q235沸钢44翘皮、断裂150220M nSi连铸坯80夹杂、断裂1502Q235连铸坯40脱方Q235镇静钢100纵裂纹、发纹Q195—Q235沸钢220翘皮、断裂Q235镇静钢110裂纹、断裂Q195—Q235沸钢20断裂、裂口Q235镇静钢240纵裂纹、裂口、断裂2582352643302609收稿日期:2000-12-28表1的统计结果表明: 早期镇静钢锭质量比沸腾钢锭的好,但近两年来质量有下滑趋势。
钢锭(坯)在轧制过程中退废的主要缺陷是翘皮、裂纹和断裂。
平均每年退换钢锭293t ,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30余万元。
根据金属学和钢的热塑性变形原理,结合现场生产的实际情况,作者对这些缺陷的成因从炼钢工艺和轧钢工艺两方面进行分析。
2 炼钢工艺对钢锭质量的影响2.1 化学成分的影响对于碳素结构钢来讲,就元素影响而言造成轧制过程中出现裂纹、断裂极为有关的元素有S 、M n 、P 、Cu 。
方坯铸坯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答辩论文方坯铸坯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沈阳东洋制钢有限公司炼钢厂陈世峰2008.6.19方坯铸坯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1.前言由于连铸坯质量问题多发于连铸,因此对连铸质量缺陷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发生原因,以减少连铸坯质量问题的发生。
2.铸坯主要有以下几种缺陷: 2.1卷渣2.1.1表面卷渣(见图1) 2.1.2内部卷渣(见图2)图1 图22.2裂纹2.2.1表面裂纹:头部表面裂纹(图3 )、尾部表面裂纹(见4) 。
图3 图42.2.2内部裂纹(见图5)图52.3气泡缺陷(见图6、见图7)Array Array图6 图73、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3.1卷渣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3.1.1表面卷渣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产生原因:(1)结晶器内形成渣条,当结晶器内钢液面波动量大于熔渣层厚度时、或挑渣条未挑净时、或在挑渣条过程中将渣条带入结晶器坯壳上时形成卷渣。
(2)在换包或等包降速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中包液位较浅,导致中包内钢液形成涡流将中包渣卷进结晶器内,在上浮过程中被坯壳捕作形成卷渣。
(3)调整渣线高度超过液渣层厚度、或有渣条未挑净、等原因时造成颗粒渣被卷到坯壳上而形成卷渣。
(4)在开浇升速前液渣厚度未达到标准,造成颗粒渣或予熔层的保护渣直接与钢液接触,升速过程中在结晶器内造成钢液面发生波动,导致保护渣被卷入到坯壳上,形成卷渣。
(5)中包掉料或有杂物,开浇过程中被钢水冲到结晶器内,从而形成卷渣。
(6)中包内钢液面剧烈波动时,造成中包内覆盖剂被卷入中包钢液中,此时被卷入的覆盖剂受两个力作用:向上的钢水的浮力和向下的钢流股吸力作用,当向下的钢流股吸力大于向上钢水的上浮力时,卷入的覆盖剂就被卷入到结晶器内,在钢流流股的作用下,如被坯壳捕作而形成皮下卷渣,如被向下流股带入液相穴深处而形成内部卷渣。
(7)挑渣条用8#钢线(或细铁线),在钢线上结钢瘤或渣块,有钢瘤的8#线熔断到结晶器钢液内部,如被坯壳捕作到而形成皮下卷渣,如进入液相穴深处而形成内部卷渣。
加热炉形成钢坯氧化烧损的成因及措施

加热炉形成钢坯氧化烧损的成因及措施钢坯氧化烧损是钢铁行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介绍钢坯氧化烧损的成因和相应的措施。
一、成因分析1.高温下氧化反应:在高温下,钢坯表面的铁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铁。
特别是在钢坯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氧化反应速度更快,导致表面氧化层增厚,严重影响钢坯的质量。
2.钢坯表面覆盖物:钢坯在生产过程中会与一些覆盖物接触,如油脂、润滑剂等。
这些覆盖物在高温下易发生分解、氧化等反应,产生氧化物,严重时还会产生灼烧现象。
3.炉气中的氧含量:加热炉中的燃烧气体中氧的含量对钢坯氧化烧损有重要影响。
如果氧含量过高,将加速钢坯表面的氧化反应;反之,氧含量过低,则可能出现不完全燃烧现象,产生有毒气体或出现还原性气氛,也会对钢坯表面造成损害。
4.加热炉的通气不良:加热炉内通风不良会导致炉气中氧含量过高,增加氧化烧损的风险。
二、措施建议1.控制钢坯加热温度:合理控制钢坯的加热温度是减少氧化烧损的关键。
钢坯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避免高温下氧化反应加速。
根据钢坯的不同材质和加工需求,合理控制加热温度,尽量选择较低的加热温度来加工,有利于减少氧化烧损。
2.清除覆盖物:在钢坯加热前,要对钢坯表面的覆盖物进行清除,如清除油脂、润滑剂等,以减少高温下的分解、氧化等反应。
可以采用机械清洗、酸洗等方法。
3.控制炉气中的氧含量:合理控制加热炉的燃烧条件,降低炉气中的氧含量。
可以通过调整炉内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比例或改变燃烧器的工作参数来实现。
同时,还可以采用反应器和转换器等装置,将废炉气中的氧转化为废气排出,以减少炉内氧含量。
4.改善通风条件:加热炉内的通风条件对氧化烧损有较大影响,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及时排出炉内的废气。
可以采用合理的炉内结构设计和通风系统,确保空气的流动性和通风效果。
5.使用保护措施:可以在钢坯表面涂覆一层保护剂,以防止钢坯与空气接触,减少氧化烧损。
12加热缺陷重点

加热缺陷1影响加热质量的因素影响加热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加热缺陷,减少加热缺陷,要分析产生不同加热缺陷的原因和对策。
减少加热缺陷主要是控制加热质量,控制加热质量主要是控制加热温度、加热速度、炉内气氛、炉膛压力等。
加热质量的控制对轧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轧钢要求钢坯有适当的温度,并且整个钢坯上下表面温度要均匀,确保钢坯烧透。
低温轧钢或轧制“硬心钢”、“阴阳面钢”会加速轧钢设备的磨损,甚至损坏设备,增加电能的消耗,且容易产生改判品或废品。
另外,除轧制工序加热有较高要求外,加热还应该是氧化铁皮和过热过烧量减到最小程度,并且尽量提高加热速度,减少煤气消耗。
2主要加热缺陷分析A钢的氧化钢坯在炉内加热时,钢坯表面的铁和炉气中的氧化性气体起到化学反应,使钢坯表面生成一层厚度不等的氧化铁皮,氧化性气氛越浓,加热时间越长,氧化铁皮越厚,钢坯加热时生成的氧化铁皮量约为0.5%--3%。
氧化铁皮会对轧钢带来不良的后果,钢坯表面有过厚氧化铁皮,如高压水除鳞不能一次性将铁皮除掉,将会导致钢板表面产生麻点等质量缺陷。
氧化铁皮对炉子也带来了不利影响,氧化铁皮过多掉入炉内,使炉内积渣严重,积渣到一定程度时必须停炉清渣,从而影响炉子的作业率及寿命。
减少氧化铁皮的生成量最有效的办法是快速加热,尽量减少钢坯在高温下的停留时间,同时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与轧钢工序做好沟通,尽量减少“待轧”现象,尽量减少过剩空气系数,保持炉子微正压,避免吸入冷空气。
氧化铁皮粘接是由于炉内氧化气氛偏强,钢坯在炉内时间过长,导致钢坯表面氧化铁皮烧熔后又固化造成的,对于推钢式加热炉来说,过高的加热温度和过长的加热时间,容易导致前后两块钢粘结在一起,必要时需要停炉处理。
避免上述缺陷主要是要做好工序间沟通,轧机工序停轧待轧时,要明确停机时间并及时通知加热岗位,加热岗位根据停机时间的长短选择不同的降温待轧工艺进行操作。
B钢的脱碳金属在加热时表面的含碳量减少称为脱碳,脱碳将严重影响其使用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热缺陷的产生与预防摘要:金属坯在轧制和锻造前要进行加热,主要是为了提高金属的塑性,使金属锭坯或坯内外温度均匀,改变金属的结晶组织。
金属的加热质量直接影响到轧制的质量、产量、能源消耗和轧机的寿命,在加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加热缺陷会影响锭坯质量,及时找出造成缺陷的原因与预防缺陷产生极其重要。
本论文研究和讨论的就是加热时产生的缺陷、产生缺陷的原因,以及预防的措施。
研究本课题能更好的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钢的质量,提高产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
关键字:加热缺陷产生,产生原因,预防措施前言在钢铁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竞争愈演愈烈,所以为了获得更好效益就必须提高钢材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在生产过程中就要避免各种缺陷的产生,降低原材料,能源等的消耗,提高成材率,提高产品质量,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
1加热缺陷的类型在加热过程中,炉子的温度和气氛必须调整得当,如果操作不当,会出现各种加热缺陷,如氧化、脱碳、过热、过烧等。
这些缺陷影响金属的加热质量,重则造成废品。
1.1钢的氧化1.1.1氧化的概念钢在高温炉内加热时,由于炉气中含有大量的O2、CO2、H2O,钢的表面层要发生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积累下来形成氧化铁皮。
氧化不仅会造成钢的直接损失,而且氧化产生的氧化铁皮堆积在炉底上,特别是实炉底部分,不仅腐蚀耐火材料,影响炉体寿命。
氧化铁皮如图1图11.1.2氧化铁皮的生成钢在常温下也会氧化生锈,在干燥的条件下,这一氧化过程是很缓慢的;到了200到300度,表面会生成氧化膜,但如果湿度不大,这时氧化比较慢的;温度继续升高,氧化的速度也随之加快,到了1000℃以上,氧化过程开始激烈进行;当温度超过1300℃以后,氧化铁皮开始熔化,氧化进行得更加剧烈;如果以900℃时烧损量为1,则1000℃为2,1100℃时为3.5,1300℃时为7。
温度和氧化烧损的关系如表1;表1铁氧化的反应式:O2:Fe+1/2O2=FeO3Feo+1/2O2=Fe3O42Fe3O4+1/2O2=3Fe2O3 CO2:Fe+CO2=FeO+CO3Fe+4CO2=Fe3O43Fe+CO2=Fe3O4+CO H2O:Fe+H2O=FeO+H23Fe+4H2O=Fe3O4+4H23FeO+H2O=Fe3O4+H2 SO2:3Fe+SO2=FeS+2FeO1.1.3影响氧化的因素(1)加热温度的影响根据实际生产和实验得知钢在850-900℃以下,铁的氧化速度很小,1000℃上则急剧上升。
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各成分的扩散加快,超过1300℃后,表面的氧化铁皮熔化,扩散的阻力减小,氧化速度大大增加。
(2)加热时间的影响在同样的条件下,加热时间越长,钢氧化烧损量越多。
碳钢(C=0.3%)在不同加热温度下,开始时氧化铁皮随时间的增长比较快,而后逐渐减缓,这是因为开始形成氧化铁皮后,阻碍了扩散。
但是氧化铁皮并不是很致密的,不能完全防止继续氧化。
所以还是应当尽可能缩短加热时间。
例如提高炉温可能会是氧化增加,但如果能实现快速加热,反而可能使烧损由于加热时间的缩短而减少。
又如钢的相对表面越大,烧损也越大,但如果由于受热面积增大而使加热时间缩短,也能反而使氧化铁皮减少。
(3)炉内成分的影响火焰炉的炉气成分决定于燃料成分,空气系数、完全燃烧与否,炉气成分对氧化的影响很大。
根据对于金属氧化程度的影响,炉气可分为:氧化性气氛、中性气氛、还原性气氛。
炉气中一般含有O2、CO2、H2O、SO2等氧化性气体,氧化性最强的是SO2,依次是O2、H2O和CO2。
如表2表2O2是过剩空气带入的,应当在保证完全燃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过剩空气量。
CO2及H2O在高温下对钢的氧化都很厉害,但这两组反应都是可逆的,增大CO及H2的浓度,可以使反应向左进行,即能防止钢的氧化。
一般正常工作的炉子,炉内气氛都是氧化性的,不可能有大量CO及H2,亦即要控制他们的浓度来防止氧化是困难的。
判断炉内气氛究竟是还原性还是氧化性,可以借助于平衡常数和平衡曲线。
例如反应Fe+CO2=FeO+CO,在1000℃时,平衡常数K P=2.48,即(CO)/(CO2)=2.48时,氧化和还原作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这时钢既不氧化也不还原。
当炉气中(CO)/(CO2)<2.48时,为了趋向平衡达到K P=2.48,CO2将使Fe氧化成FeO,使CO浓度增加,即反应向右进行,使钢发生氧化。
当(CO)/(CO2)>2.48时,反应向左进行,钢不会氧化。
可见是否发生氧化,取决于CO和CO2的相对含量,而不是它们的绝对值。
同样,对于H2O-H2气氛,也要看平常数K P=(H2)/(H2O)的值。
硫在炉气中主要以SO2存在,也有燃烧不完全的H2S等。
含硫炉气会加速金属的氧化,因为SO2与氧化铁能生成低熔点的FeS(熔点只有1190℃)使氧化铁皮更容易熔化,氧化过程加剧。
(4)钢的成分的影响钢的成分的影响主要是对氧化铁皮构造的影响。
合金元素如Cr、Ni、Si、Al、Mn、V等,都能够提高钢的抗氧化性能。
耐热钢能够抗高温下的氧化,就是利用了他们能生成致密而且机械强度很好,不易脱落的氧化膜,例如铬钢、铬镍钢、铬硅铝钢等,在高温下都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
1.2钢的脱碳1.2.1脱碳的概念钢在加热过程中,表面除了被氧化烧损外,还会造成表层内含碳量的减少,称为钢的脱碳。
碳在钢中是以Fe3C的形式存在的,它是它是直接决定钢的机械性质的成分。
1.2.2钢的脱碳过程钢的脱碳过程是炉气内的H2O、CO2、O2、H2和钢中的Fe3C反应的结果,这些反应式:Fe3C+H2O=3Fe+CO+H2Fe3C+CO2=3Fe+2CO2Fe3C+O2=6Fe+2COFe3C+2H2=3Fe+CH41.2.3影响脱碳的因素(1)加热温度的影响上述反应式中所列的脱碳反应都是吸热反应,提高温度有利于促使反应向右进行,所以加热温度越高,脱碳过程越深。
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扩散速度增加,脱碳层厚度也增大。
(2)加热时间的影响在低温条件下,即使钢在炉内时间较长,脱碳并不显著但高温下停留的时间越长,则脱碳层越厚。
(3)钢的成分的影响钢中含碳量越高越容易脱碳。
合金元素对碳钢的影响不一,铝、钴、钨这些元素能促使脱碳,铬、锰、硼则减少钢的脱碳,镍、硅、钒对脱碳没有什么影响。
(4)炉气成分的影响炉气成分中的H2O、CO2、O2都能引起脱碳。
一般情况下,火焰炉内的炉气对易脱碳钢来说都是饱和性脱碳气氛,即使在敞焰无氧化加热炉中,仍不能避免钢表面的脱碳。
实践表明,最小的脱碳层不是在还原气氛时,而是在氧化气氛下得到的,但钢在氧化气氛下加热的烧损大。
1.3.1概念钢的的过热是指,钢在加热时温度超过临界温度A c3,造成钢温过高的现象。
1.3.2过热的主要特征如果钢的加热温度超过了临界温度A c3,钢的晶粒就开始长大,晶粒粗化是过热的主要特征。
(钢的组织如图2)图21.3.3影响钢过热的因素(1)加热温度在加热段温度过高,均热段时间过长。
晶粒长大的现象显著,如果晶粒过分长大,钢的机械性能会下降加工时会产生裂纹。
(2)加热时间锭坯在加热炉高温段停留的时间越长钢坯的温度就会越高,这样晶粒就会越大,当晶粒过大时钢的机械性能就会下降加工时就会出现裂纹。
(3)合金元素钢中的合金元素会影响钢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从而间接影响晶粒的成长,影响钢的机械性能。
1.4.1钢过烧的概念过烧就是当钢在高温下,在强烈氧化介质中加热时,氧渗透到钢内杂质集中的晶粒边界,使晶界开始氧化和部分熔化,形成脆皮严重破坏晶粒间连结的现象。
1.4.2钢过烧的特征当钢加热到比过热更高时,不仅钢的晶粒长大,晶粒周围的薄膜开始熔化,氧进入了晶粒之间的间隙,使金属发生氧化,又促进了其的熔化。
过烧会导致晶粒间彼此结合力大为下降,塑性变坏,这样钢在进行压力加工过程中就会裂开。
过烧的钢用退火的无法挽救,只有回炉重新熔炼。
过烧特征如图3图31.4.3影响过烧的因素(1)钢的加热温度过高,加热时间过长;(钢的含碳量和最高加热温度和理论过烧量关系如表3)表3含碳量(%)最高加热温度(℃)理论过烧温度(℃)0.1 1350 14900.2 1320 14700.5 1250 13500.7 1180 12800.9 1120 12201.1 1080 11801.5 1050 1140(3)钢的化学成分对过烧也有影响。
低碳钢及中碳钢过烧的可能性小,合金钢特别是合金工具钢,各种高碳钢都有较大的过烧危险性,其中又以含铜钢最易过烧。
2加热缺陷的预防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加热缺陷的产生会影响金属的质量,严重会造成废钢,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效益,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加热缺陷的产生。
防止缺陷产生有如下方法:2.1预防钢的氧化在加热过程中要想减少氧化烧损量主要要从加热时间、炉内气氛控制两方面着手。
2.1.1快速加热减少钢在高温区域的停留时间,钢坯在炉温较高的炉内快速加热,达到出炉温度后,马上出炉开轧,避免长时间停留在炉内待轧。
2.1.2控制炉内气氛在保证完全燃烧的前提下,控制适当的空气消耗系数。
炉内不能有大量过剩空气,降低炉气中自由氧的浓度。
同时注意适时调节炉膛内压力,保持微正压操作,避免吸入大量的冷空气,炉子应尽可能严密。
2.1.3使用保护气氛使钢坯表面处于还原性气层的覆盖之下。
在炉子出料端烧嘴下面,用管子送入保护气体(如发生炉煤气、液体燃料的裂化产物等)。
2.1.4采用保护材料在钢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性涂料。
在钢的表面涂上粘土、煤粉,把钢与炉气隔开减少氧化,不过这样增加了热阻对传热不利。
国外试验采取以气态或液态随燃料向炉内加入有机硅化合物、有机铝化合物或有机硼化合物,它们热分解后生成的硅、铝、硼由于和氧的亲和力强,在金属表面形成稳定的氧化膜,能防止金属的氧化和脱碳。
2.1.5使钢料与氧化性气氛隔绝使钢料与氧化性气氛隔绝的方法:一采用带有马弗罩的马弗炉,二是采用辐射管(1)马弗炉是使被加热的钢料在金属或陶瓷制的马弗罩内加热,炉气在外面加热马弗罩,罩子再把热传给被加热物,罩内还可以通保护气体。
马弗罩可以用石墨、碳化硅或耐热合金制成,型式有许多种。
这种加热方式主要用于热处理炉上,小型的用于零件的热处理,大型的可用于带钢、薄板的退火。
(2)辐射管式炉型式也很多,基本的特点是燃料不是在炉膛空间内燃烧,而是在金属的辐射管内燃烧,将辐射管加热到高温,然后依靠辐射管把热辐射给被加热的钢料。
炉内也可以通保护性气体。
这种加热方式因为钢完全不与火焰接触,能有效的防止氧化。
2.1.6敞焰无氧化加热让高发热量燃料在炉内分两阶段直接燃烧。
让高发热量燃料(如焦炉煤气、天然气、液体燃料等)在炉内分两阶段直接燃烧:第一阶段(加热段)燃料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n=0.5—0.55),在高温下将产生大量不完全燃烧产物(CO12%—16%,H2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