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美术罗可可

合集下载

13罗可可工艺美术

13罗可可工艺美术

• 书柜
中 国 式 床 铺
• 齐彭代尔椅子设计
3、德国
• 造型高大
• 装饰相对单纯,以木片、象牙、铜、锡等做镶嵌 材料
有雕刻装饰的桌子
• 扶手椅
• 墩式珍品厨
•镶 嵌 象 牙 螺 钿 小 桌
中国漆饰抽屉柜
• 形成了造型优美、装饰华丽和做工精巧的风格特征,宫 廷贵族气息。
• 设计和制作受东方工艺风格影响
1、法国罗可可式家具
• 可分为摄政时期和路易十五时期两个阶段。
• 前者是过渡阶段。特点是对后期巴洛克式家具的某些不 足之处进行了修饰。
• 后者是繁荣阶段。特点是新型家具不断出现,新装饰形 式大量运用。
• 浮雕人物纹银壶
三、罗可可式染织工艺
• 罗可可式染织纹样体系
• 主要特点:一、是自然主义的植物纹样的表现; 二、是构成上注意非对称性的处理; 三、是更多地表现了绘画性的特点。
罗 可 可 织 物
• 中国风情织物
• 菊花织物
• 植物纹织物
• 菱形纹织物
• 白地红花织物
四、罗可可时期家具工艺
• 彩绘堆雕盖罐
瓷 雕 人 物 钟 表
• 金饰瓷瓶
赫罗尔特
麦森窑艺术总监 • 初期作品多为中国
式的纹样
• 黄地多彩高瓶
• 坎得勒
作品风格多变。除 了大型动物雕塑外, 还创作了不少小型 动物瓷像和人物胸 像
• 雕刻中国人物
• 戏剧小丑
2、法国
• 塞弗尔窑----蓬巴杜夫人
• 装饰特点:在器皿的两面中央绘以罗可可式纹样,多以青、 绿、黄或玫瑰色为底。
彩色玻璃制造
• 花坛式玻璃吊灯
紫晶葡萄纹玻璃长颈瓶
• 威尼斯玻璃杯

18世纪----洛可可艺术

18世纪----洛可可艺术

路易十五
鲁本斯对颜料的运用激动人 心,吸引后世的艺术家去探 讨新观念,洛可可艺术家华 托学习期间在卢森堡看到鲁 本斯的有关美第奇家族玛丽 的这一组伟大画作。对这些 绘画的学习和临摹一直如同 教科书那样对其创作起着作 用。
《美第奇家族的玛丽的到达》 鲁本斯
伏尔泰
卢梭 孟德斯鸠
随着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神学几乎从哲学中 剔除殆尽,走向极端以后,最终导致个人感情价 值和趣味从注重高尚的教化转向寻求轻浮的快感, 他们热衷于轻松愉快的抒情,而不愿再要十七世 纪的那种符合道德的歌颂义务、荣誉和意志的英 雄史诗。
美第奇家族的玛丽的到达鲁本斯卢梭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随着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神学几乎从哲学中剔除殆尽走向极端以后最终导致个人感情价值和趣味从注重高尚的教化转向寻求轻浮的快感他们热衷于轻松愉快的抒情而不愿再要十七世纪的那种符合道德的歌颂义务荣誉和意志的英雄史诗
洛可可(rococo),这个词最初据说源于 Rocaille---一种混合贝壳与小石子制成的室 内装饰,这种装饰在17世纪时常用于意大 利的人造山洞和花园,后来传到法国。 Rococo这个词在学术上并没有确切的意思, 只是口音上绕口,咕噜噜的像流水。
绘画
+ 《出浴的狄安娜》
《蓬巴杜夫人》
+ 绘画
《秋千》 弗拉戈纳尔
洛可可在英国
康斯博罗
绘画
《安德鲁斯夫妇》
洛可可在英国
绘画
《流行婚姻:婚后》
– 为颓废的贵族滋养想象力的浪漫情调, 是法国洛可可绘画所做的特别贡献,伴 随着这种风格出现的室内布置则意在分 散眼睛的注意力,并色彩和形象表 现了四大洲的象 征画,大象、黑 人、仙女、老虎 层层叠叠,他们 像是在歌颂世间 的众生万象,也 象征着主教的寻 欢作乐。

关于巴洛克和罗可可

关于巴洛克和罗可可
巴洛克时期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时代,大致为17世纪。最常见的特点是气势宏伟,生气勃勃,有动态感,气氛紧张,注重光和光的效果,擅长于表现各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无穷感,颇有打破各种艺术界限的趋势。巴洛克时期艺术的庄严高贵特点,来自文艺复兴时期所发扬的古代艺术精华,同礼教观念的约束作用的结合。在音乐方面,艺术史上最明显的转折点发生于十七世纪初的意大利。音乐领域中的巴洛克时期如同其它艺术领域一样也体现出各种不同的风格。
关于巴洛克和罗可可
关于巴洛克和罗可可
椐载:
“罗可可”是十八世纪欧洲宫廷艺术的一种纤巧,浮华而繁琐的风格,由于盛行于路易十五统治时期,也有称为“路易十五式”。“罗可可”一词渊于法语Rocaico,是贝壳形的意思,在建筑和绘画艺术中,它喜欢采用C形、S形或涡旋形等曲线装饰,色彩偏好清淡、柔和。在音乐中“罗可可”是借用的词汇,这种风格以F、Couperin和J、P、Rameau等为代表,他们的一些精巧、纤细和盛饰的技巧性器乐小品,就是这类作品的范例,在莫扎特之后所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罗可可”风格很快便消失了。
前者鄙人接触不多,听过柴科夫斯基的《罗可可主题变奏曲》等。

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

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

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罗可可时期工艺美术 (1)一.罗可可时期瓷器 (2)1.罗可可时期的德国瓷器 (3)2.罗可可时期的法国陶瓷 (3)3.罗可可时期的英国骨灰瓷 (3)二.罗可可时期玻璃工艺 (4)三.罗可可时期金属工艺 (4)四.罗可可时期染织工艺 (4)五.罗可可式家具工艺 (4)1.法国的罗可可式家具 (5)2.英国“乔治时期”的家具 (5)3.德国的罗可可式家具 (5)4.意大利的罗可可式家具 (6)5.西班牙的罗可可式家具 (6)18世纪,一种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缛的装饰风格出现于法国宫廷,由于它吻合了王公贵族的审美需求,很快就在欧洲宫廷中盛行起来。

这种风格被后来的艺术家们成之为“罗可可”。

“罗可可”(Rococo)是法文“罗卡伊尔”(意为岩石)的复合字,意即这种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

在法国,罗可可时期主要是指摄政时期(1715~1723)和路易十五时期(1723~1774)。

在英意德等国它则指18世纪中期。

罗可可风格的形成有这样几个因素。

首先,当时的法国统治者穷奢极欲,宫廷女权高涨,它们是罗可可风格形成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其次,晚期的巴洛克艺术已在某些额方面呈露出罗可可艺术的端倪,两者具有较为相同的宫廷艺术的一致性,罗可可风格的形成实际上是巴洛克艺术的刻意修饰走向极端的必然结果。

另外,18世纪的欧洲普遍收到东方艺术的强烈冲击,东方风格成为罗可可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罗可可式工艺美术纯粹是宫廷艺术,它十分注重装饰性,带有明显的享乐主义色彩。

其创意多用C形、S形和涡卷型的曲线和艳丽浮华的色彩,工艺细腻,造型不均衡不对称,带有反秩序、反常规的装饰倾向,给你以强烈而充满动感的视觉冲击力和豪华奢丽的印象。

繁缛精致,奢丽纤秀,华贵妩媚,呈现出阴柔之韵和矫揉造作的气质,热衷于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是罗可可式工艺作品的风格特征。

罗可可风格促进了欧洲各种工艺精巧的发展和提高。

但由于宫廷性质的局限,它最终走向了追求纯粹装饰的极端,忽略了实用功能的要素,以致表现出奢靡和单纯追求玩味的倾向。

18世纪法国美术

18世纪法国美术

《热尔桑的画店》
• 《小丑》原也是作招 牌用的,画中主要人 物是位流动剧团的演 员,他身着白衣,麻 木的外表掩盖着内心 的悲怆,从该画上我 们可以了解到为什么 华托轻音乐一般的艺 术总带有一缕淡淡的 哀愁,而对于供人取 笑的演员和一切艺术 家的深切同情正是华 托高于其他罗可可画 家的原因。
《任性的妇人》和《梳妆》
• 罗可可绘画的主要代表是华托、布歇和弗拉戈纳 尔。 • 让· 安东尼· 华托(1684—1721) • 是18世纪法国最杰出的画家,洛可可绘画的最卓 越的代表。华托生于法国北部原属弗兰德斯的瓦 伦辛城的一个烧瓦工人家庭. • 华托创作的真正成就,是从研究鲁本斯及威尼斯 画派的作品上得来的。他的创作摆脱了宗教、神 话题材而面向生活,他突破了路易十四时期学院 古典主义的束缚,创造了许多抒情性的画风,具 有现实主义倾向。
• 布歇的作品在内容上完全为那些轻浮的欢乐所占 用,形式上表现为华丽的色彩和细腻光滑的笔触, 作品过分追求表面的美和装饰效果,故显得花哨, 但能运用明亮色彩和新颖手法使古典神话题材尽 丽极妍,往往有滥用玫瑰红和天蓝色倾向,人物 肤色的苍白和鲜红也浮于表面。 • 布歇实际上是一位运用色彩和表现光的大师,与 意大利的巴洛克绘画相比,他消弱了黑白明暗的 对比度而加强了色彩的透明感,使得“出浴的狄 安娜”在环境的烘托中尤显明亮耀眼。 • 代表作有《沐浴的狄安娜》、《维纳斯的梳妆》、 《蓬巴杜夫人》等。
《沐浴的狄安娜》1742年作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
《维纳斯的凯旋》1740年作
• 《 蓬 巴 杜 夫 人》 17 56 年 作
《躺在沙发上的奥达丽斯克》1752年作
• 弗拉戈纳尔(1732—1806) • 他出生在法国南部的格拉塞,父亲是一位商人, 1738年随父移居巴黎。是最受杜巴莉夫人关照的 画家,擅于在妩媚的人物和华贵的服装上逞其逸 笔,作品主题多以调情和幽会为主,画中的格调 多较放浪,是洛可可美术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 曾师从夏尔丹和布歇学习绘画艺术,后来又倾心 于鲁本斯的色彩和伦勃朗的明暗法,形成自己的 艺术风格。 • 代表作《秋千》、《浴女》、《读》等

1718世纪法国美术

1718世纪法国美术

• 《沐浴的狄安娜》· 布歇 • 狄安娜是月亮女神和狩猎女神 ,画上坐着的两个裸女形象中, 右边一个即狄安娜,在她前额缀有月亮的饰物。由于她还掌管狩 猎,画上绘有弓箭与一些猎获物。
• 此时的裸体女子不再遮遮掩掩、羞羞答答, 画中的女人体在景 物衬托下明亮耀眼,削弱素描明暗对比而加强色彩透明感的技巧 对后来的印象派启发很大。
巴洛克与罗可可
• 罗可可与巴洛克最大的相同点在于二者都 属于浪漫主义,画面动感极强,色彩鲜明, 富有感染力。 • 二者的不同点在于,一是巴洛克绘画主要 以宗教题材为主,内容多是把神明平民化, 而脱胎于此的罗可可艺术虽然继承前人对 于色彩的特点,但是主题则是以凡人为主 了。 第二个不同点是巴洛克艺术偏向于豪华大 气。而罗可可艺术更加精致小巧 。
• 《舟发西苔岛》· 华多 • 西苔岛,是希腊神话中爱神与诗神游乐的美丽岛屿,画中题材是 取自当时的一个歌剧,描写一群贵族男女,梦寐以求地幻想有一 个无忧无虑的爱情乐园。
• 画中描写众多男女准备乘船向西苔岛,寻求永恒之爱的情景。画 家把人物分成几组,近景处是三对恋人,准备随远处已经动身的 情侣们同行。整幅画面形成了一个流动的时间曲线,造成活动的 人物与安谧寂静的风景之间的对比。
• 《乡村的订婚》· 格勒兹 • 画面描绘了在家长的主持下,由公证人作证,男方来交纳订婚礼 金的情景。整体构成半月形布局,人物形成高低疏密的节奏感, 前景的鸡给画面增加生活情趣。
• 画中求亲的小伙子恭敬有பைடு நூலகம்,姑娘的羞涩与喜悦,小妹妹的难分 难舍,大姐的满腔妒忌,公证员的全神贯注,一切都那么恰如其 分。
外国美术简史
陈剑锋
罗可可艺术盛行
• “罗可可”又名“洛可可”, 法语原意“贝 壳工艺” 。是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 艺术样式。这种艳情艺术主宰了法国18世 纪前半期。 • 法国罗可可绘画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 活为对象,描写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美 华丽的装饰,将美化妇女作为压倒一切的 艺术风尚。它一方面不免浮华做作,缺乏 对于神圣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却以法国 式的轻快优雅使画面完全摆脱了宗教的题 材。愉悦亲切、舒适豪华的场景取代了圣 徒痛苦的殉难。

18世纪欧洲美术

18世纪欧洲美术

夏尔丹
鳐鱼
饭前的祈祷
十八世纪西班牙的美术
戈雅
▲宫廷首席画家。西方美术史学家认为:“近代欧洲
的绘画是从戈雅开始的。” ▲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看,戈雅都称得上“先驱者” “他是西方美术史上一个真正的全因素画家” ▲在欧洲美术史上戈雅是敢于用自己的作品向宗教专 制挑战的最突出的一位画家。 ▲他解放了形体,强调了色彩,艺术的整体感在他那 儿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艺术家的孤独与自由在戈雅的身上体现得最透彻;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晚年的现代主义痕迹都 证明他不仅仅是“西班牙第一画家”更是“古代世界 最后一位绘画大师”,也是“近代欧洲的绘画的开始” 是古代世界艺术方面最后一个巨人,其人其艺均是美 术史上不可思议的奇迹”!
5月2日的起义
5月3日的枪杀
查 理 四 世 一 家
《德波塞尔夫人》
十八世纪意大利美术
提埃波罗
“威尼斯画派最后一人”。 很难在艺术史上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定位。 文艺复兴的“威尼斯画派”、古典派、 样式主义、自然主义、巴洛克、罗可可 都不完全适合他,这也就是这位意大利 大师在历史上的独特之处。
◆罗可可绘画的早期代表,人称 “敏感的色彩诗人”、“风流画 家” ,开辟了所谓“雅宴画”的 新领域。 ◆华铎喜欢用娇嫩而透明的颜料 作画。他尤其喜欢玫瑰色、天蓝 色、紫藤色和金黄色的调子。这 种轻灵隽秀而不乏飘逸的用色风 格,在描绘风景时便晕染出一片 蔼蔼的雾气,似乎暗合意韵性灵 的中国山水画。
舟发法西苔岛
《小丑》
布歇(1703--1770)
正是他在18世纪的中叶最为淋漓尽致地表 达了罗可可风格中的轻佻、优雅和性感。
《蓬巴度夫人》
《沐浴后的月神黛安娜》
《沙发上的裸女》
《生活 气息,色彩和笔触灵活奔放,晚 年创作具有新古典主义倾向。 ● 手法多种多样,既有豪放恣意 画成的,也有精心严谨地描绘的。 它的纤细的线条,有种类乎病态 的魅惑,色彩也淡雅。 ● 大块的厚色、飞舞的笔触与传 统手法大相径庭。至今仍以其潇 弗拉贡纳尔(1732--1806) 洒奔放的手法而脍炙人口。

罗可可艺术名词解释

罗可可艺术名词解释

罗可可艺术名词解释一、什么是罗可可艺术罗可可艺术源于18世纪欧洲,起源于法国。

罗可可一词源自法语“rocaille”,意为“贝壳石膏装饰”。

罗可可艺术于1730年到1770年间盛行,是巴洛克艺术的后期发展阶段。

与巴洛克艺术相比,罗可可艺术更加轻盈、自由、细腻,充满了浪漫主义和装饰性。

二、罗可可艺术的特点1. 流动的线条和曲线罗可可艺术以流动的线条和曲线为特征,这些线条追求优美、柔和的形态,并经常与自然界的元素相结合,如花朵、藤蔓等。

线条的流动性使作品产生了一种舒适、愉悦的感觉。

2. 优雅的装饰性罗可可艺术注重装饰和细节,作品中充满了精细的雕刻和铺绣,尤其是利用壁画、壁炉、壁橱等装饰来营造整体效果。

这些装饰元素以雕花、镂空、金箔等方式呈现,丰富了艺术品的层次感,使之显得富丽堂皇。

3. 明亮的色彩罗可可艺术中常使用明亮的色彩,如粉红、浅绿、柔和的蓝色等。

这些色彩给人以温暖、舒适的感觉,和罗可可时代人们对自然和快乐生活的向往相吻合。

三、罗可可艺术名词解释1. 卷曲卷曲是罗可可艺术中常见的装饰元素,用来装饰家具、壁画、雕塑等。

它指的是将线条或纹饰以曲线的形式表现,通常呈现出旋转、螺旋、波浪等形态。

卷曲元素给作品增添了流动感和动感,使之看起来更加生动活泼。

2. 剖面雕刻剖面雕刻是一种在立体物体的表面上进行的雕刻形式,常用于装饰家具、墙面和天花板等。

剖面雕刻可以使物体表面呈现出精细的纹饰和图案,使整体更加丰富多样。

3. 淡雅粉色淡雅粉色是罗可可艺术中常用的色彩之一,它体现了罗可可时代对优美、柔和的追求。

淡雅粉色常用于墙面、家具和装饰品的涂装,使室内呈现出浪漫、温馨的氛围。

4. 壁炉壁炉是罗可可艺术中常见的装饰元素之一,它被视为贵族生活的象征。

罗可可风格的壁炉通常由石材或木材雕刻而成,富有华丽的装饰。

壁炉成为了当时居室中的焦点,也是家庭聚会和社交活动的场所。

四、罗可可艺术的影响与传承罗可可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不同地区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可可”一词的涵义是“贝壳形”,因属于路 易十五时的艺术风格,故也称“路易十五式”。
罗可可(Rococo),最初是指路易十五时代的室 内装饰,即用贝壳、石子等作成假山。后来把 这种装饰略加变形,添上涡形纹样及花草纹样。
雕像的衣褶要用线雕强调,建筑上粗大的柱子 和楼梯,被改得细长而又小巧,建筑内壁装饰, 家具、画框以及用器等等上面的纹样花饰,都 具有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缛的特性,弧线用c 或s形,或者用漩涡形。
蓬 巴 杜 夫 人
路易斯奥米尔菲
向维纳斯撒娇的丘比特
拿起丘比特之箭的维纳斯
罗可可美术
弗拉戈纳尔 Jean-Honore Fragonard
秋 千
爱情之泉
读 书 少 女
夏尔丹 Jean-Baptiste Simeon Chardin
(1699.11~79.12)
午 餐 前 的 祈 祷
油 铜 水 桶 的 静 物
买 物 归 来 的 女 佣
自 画 像
第八章 十八世纪美术
罗可可风格
在1 8世纪的文化艺术中,封建统治阶级的艺术 理念始终都在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审美理想对峙 着。于是,这1 00年间的欧洲绘画便存在着两种 不同的艺术潮流——罗可可艺术和市民美术。
欧洲的意识形态逐发生了巨变,其文化艺术中 心也完成了自意大利向法国的转移。
整个1 8世纪的欧洲美术,尚处于文艺复兴与19 世纪这两个艺术繁荣高峰之间的“发展期”。
罗可可美术
华托 1684-1721 Jean Antoine Watteau
法国
发舟西苔岛
热尔桑画店
林间舞蹈
梳 妆
吉 尔 斯
罗可可美术
布歇 1703-1770 Francois Boucher 法国
浴后的狄安娜
朱 庇 特 与 卡 利 斯 托
维 纳 斯 的 梳 妆
蓬 巴 杜 夫 人 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