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小鸡的一家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四课《小鸡的一家》

母鸡生蛋——母鸡妈妈也是非常勤劳的,也很辛苦,每天都会下蛋,而且下蛋的时候会不停的咯咯咯的叫,就像在向人们报喜,特别有成就感。
花小鸡——捉虫子,可爱的花小鸡在爸爸妈妈疼爱下,快乐的成长。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四课:《咯咯哒》
教学内容
聆听《公鸡母鸡》、《我的小鸡》
演唱《母鸡叫咯咯》、《小鸡的一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知识技能: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绪,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内容、情绪。
3、过程方法:聆听、表演、涂色。
教学重点
聆听音乐,用动作、色彩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方法
听唱法、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
授课时数
4
教
学
过
程
《公鸡 母鸡》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1886年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由13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及终曲组成。本曲为第二首。
(一)、欣赏《公鸡 母鸡》。
1、用图片代替文字出示课题,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小结。
今天欣赏了两首乐曲《公鸡 母鸡》、《我的小鸡》,你们喜欢哪一首?为什么?公鸡、母鸡和小鸡这么可爱,我们该怎样对待它们呢?
演唱歌曲:
一、导入:
1﹑请学生闭上眼睛听一段公鸡母鸡的叫声,让学生说出他们听到了什么?
2﹑请个别学生模仿公鸡,母鸡的叫声。
二、新歌教学
1﹑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听一遍歌曲,师提出问题:
小班教案《小鸡的一家》【10篇】

小班教案《小鸡的一家》【10篇】篇一:小班教案《小鸡的一家》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演大胆自信地用自己的声音和形体表现《小鸡的一家》,从而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能够与他人合作用打击乐为歌曲做伴奏。
教学重点:感受、听辨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音乐特点,能够快乐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够唱对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并且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作准确、生动的伴奏。
行为习惯养成训练点:认真聆听,大胆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发声练习指导学生轻松、活泼的演唱,唱“叽叽叽”时,声音不能挤,放松去演唱。
三、谈话导入1、师:在学习新歌之前,我先找一位小朋友说说,你的家里有几口人,都有谁?2、师:今天我们要去一个快乐的三口之家做客!我说谜面,你们猜,这三口之家是谁?3、分别出示谜语:1)头戴大红帽,身穿花花衣。
好像小闹钟,清早催人起。
师:它是谁呢?(大公鸡)2)身体胖胖的咯咯会下蛋。
师:这是?(母鸡)3)一身黄衣裳叽叽啄小米。
它就最好猜了,是?(小鸡)4、学生猜师:你们真棒,一家三口人都被你们猜出来了,欢迎来到小鸡的一家!四、学习新歌过程初识歌曲(1)熟悉歌曲节奏第一次范唱设问:大公鸡、鸡妈妈和小鸡她们的叫声是怎样的?①师:谁先来学学公鸡的叫声?师:那母鸡呢?师:小鸡的叫声呢?②有节奏的朗读:大公鸡喔喔喔老母鸡咯咯咯花小鸡叽叽叽(2)第二次范唱③师:小鸡的一家在游戏,还是跳舞,还是唱歌呢?仔细听歌曲就会找到答案。
看看谁听的仔细,说出的答案又正确!【播放音乐】生:它们都在唱歌。
(3)第三次范唱【播放音乐】师:母鸡妈妈呢,是怎样唱歌的?又唱了什么呢?听“鸡妈妈”一段。
师:最后的花小鸡怎样唱歌呢?听歌曲第三段(4)演唱歌曲跟琴逐段学唱师:我们用歌声来表现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形象。
①由老师唱第一段,让学生做到轻轻跟唱。
②师生接龙唱第一段:让学生跟着老师你问我答式唱第一段歌词,纠正唱的不好的地方,尤其附点音符,休止符号的准确演唱。
《小鸡的一家》教案

人音版二年级【3】第四课《小鸡的一家》教案一、教学理念《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同时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及对家的热爱之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音乐活动,体验音乐的美感,增强音乐兴趣,提高对音乐的探索欲和理解能力。
3.知识与技能:能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鸡的一家》并掌握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三、教学分析《小鸡的一家》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咯咯哒”中一首有角色特点、适合低年级学生演唱和表演的歌曲。
大调式,2/4拍,一段体结构。
歌曲的节奏简单,旋律活泼,三段体歌词有趣地表现出公鸡爸爸、母鸡妈妈和小鸡宝宝各尽其职的有趣场景。
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小鸡一家和睦相处、快乐生活的故事。
根据二年级学生性格、爱好等特点:喜欢集体活动、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喜欢讲故事、看图片等等,围绕“小鸡一家”为主题,通过聆听、分辨、模仿等教学手段去体验感受音乐、表现歌曲,并通过师生间的合作初步体验打击乐器,增强对声音世界的探索兴趣。
整个音乐教学使学生始终沉浸在富有童趣的音乐情境和音乐幻想之中,润物无声地加强了学生对节奏、情绪、音色等音乐要素的理解,同时,使“保护动物、热爱家庭”的意识深入孩子们的心里。
四、教学难点重点重点: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及对家的热爱之感。
《小鸡的一家》PPT课件

喔喔 喔 唱什 么?它 在 唱: 天 亮 喽!
念一念
X. X X X | X0 X0 | x 0 |
它 在 唱 天 亮 身体胖胖的咯咯会下蛋。
喽!
身体胖胖的咯咯会下蛋。
身体胖胖的咯咯会下蛋。
念一念
1. 2 3 5 | 20 30 | 1 0 |
-.
听一听 ,想一想
一家都有谁呢?
身体胖胖的咯咯会下蛋。
大公鸡
老母鸡
花小鸡
身体胖胖的咯咯会下蛋。
念一念
X. X X X | X X X |
身体胖胖的咯咯会下蛋。
伸长 脖子 在唱 歌
XX XX | X X X | X.X XX | X X X |
大公 鸡 喔喔 喔,伸 长 脖子 在唱 歌,
身体胖胖的咯咯会下蛋。
身体胖胖的咯咯会下蛋。
它 在 唱 生 蛋 喽!
身体胖胖的咯咯会下蛋。
身体胖胖的咯咯会下蛋。
想一想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身体胖胖的咯咯会下蛋。身体胖胖的咯咯会下蛋。
人民音乐出版社教材第四单元歌曲:《小鸡的一家》

《小鸡的一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教材第四单元歌曲:《小鸡的一家》教学目标1.能够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小鸡的一家》。
2.体验歌曲带来的快乐情绪,乐于和小伙伴合作,积极参与角色表演。
3.通过演唱《小鸡的一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快乐与温馨。
教学意图歌曲《小鸡的一家》,把公鸡、母鸡、小鸡一家幸福的情形生动地表现出来。
这首歌曲是低年级学生十分喜爱演唱和表现的内容,能够模仿并分角色进行合作表演,非常直观的对活泼、欢快的音乐做出反应,并且通过动物活泼可爱的形象充分表达歌曲情绪。
歌曲分析歌曲《小鸡的一家》是二年级上册第四课中的歌曲。
第四课以“咯咯哒”.命名,围绕着音乐中描绘“鸡”的歌曲设计和选编学习内容。
《小鸡的一家》是一首具有角色特点、适合低年级学生演唱和表演的歌曲。
大调式,2/4拍,一段体。
歌曲旋律简单、活泼,容易学唱。
三段歌词有趣地表现出公鸡爸爸、母鸡妈妈和小鸡宝宝各尽其职的有趣场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小鸡一家和睦相处、快乐生活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情绪,同时感受生活中的快乐与家庭的温馨,从而达到有感情、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够唱对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并且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作准确、生动的伴奏。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头饰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分)师:亲爱的小鸡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鸡妈妈的音乐课堂。
今天呀,鸡妈妈要带你们去一个特别神秘的地方,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了!二、发声练习(3分)师:一路上,鸡妈妈高兴的唱起歌来了。
3/41234|5550|1234|5550|2346|5432|1111|100‖我的小鸡叽叽叽,跟着妈妈做游戏,我爱我的小鸡叽叽叽叽叽。
(注意:唱“叽叽叽”时,声音不要挤、压,放松去演唱。
)师:鸡妈妈带着宝贝们来到了小鸡乐园。
三、新歌学习(26分)1.初听歌曲范唱《小鸡的一家》。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咯咯哒第四课时小鸡的一家(教案)

2. 乐理知识问答:回答关于音名、音符时值的问题。
3. 创新展示:请各小组展示他们创编的小鸡叫声和动作。
4. 团队协作:评估各小组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讨论、实验操作等。
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小鸡的儿童故事或观看小鸡相关的动画视频,以加深对小鸡生活习性的了解。同时,鼓励学生欣赏其他描绘小动物生活的歌曲,如《小鸭子》、《小兔子》等,进一步感受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歌曲《小鸡的一家》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更好地表现小鸡的叫声。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节奏模仿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如何通过身体动作表现节奏感。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节奏模仿活动。
(三)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计划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指导,帮助每位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2. 我将设计更为系统的教学评价机制,如课后问卷、小组反馈等,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合作意识: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合作意识较强,但在分配任务时,部分学生存在依赖心理。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分工,培养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
4.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1)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差异,会影响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需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2)学生的行为习惯对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纪律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小鸡的一家》教案设计

《小鸡的一家》教案设计《小鸡的一家》教案设计「篇一」篇一:小鸡的一家教案教学内容:歌曲:小鸡的一家教学目标:1、能够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完整、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小鸡的一家》。
2、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情绪,积极参与角色表演。
3、通过演唱《小鸡的一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快乐与温馨。
教材分析:《小鸡的一家》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中第四课《咯咯哒》中的第二首歌曲。
这是一首具有角色特点、适合低年级学生演唱和表演的歌曲。
大调式,2/4拍,一段体。
歌曲旋律简单、活泼,容易学唱。
三段歌词有趣地表现出公鸡爸爸、母鸡妈妈和小鸡宝宝各尽其职的有趣场景。
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小鸡一家和睦相处、快乐生活的故事。
教学思路:在面临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形式中,我们已经清晰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观念的转变与提高。
而高效课堂又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
这节课我的设计得很简单,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将唱游、律动贯穿始终,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音乐教学活动。
不求学生能从课堂中学到很多的音乐知识,只求学生能够快乐的、自愿的上好这节课。
是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歌表演中享受音乐。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情绪,同时感受生活中的快乐与家庭的温馨,从而达到有感情、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尤其是“叽”等字音的发音,培养良好的演唱方法。
教学准备:头饰、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互问好2、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又相聚在了快乐的音乐课中,我们的老朋友也来了,大家也向他们问个好吧。
二、导课:1、大屏幕出示小猫、小鸡等动物图像2、师:同学们很有礼貌,向小动物们问好了,它们会用怎样怎样的叫声回应大家呢?3、引导学生按节奏模仿动物叫声:小花猫喵喵喵;大公鸡喔喔喔;老母鸡咯咯咯;小黄鸭嘎嘎嘎;花小鸡叽叽叽;小山羊咩咩咩。
《小鸡的一家》教案-2024-2025学年人音版(五线谱)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

(四)、歌曲表演环节
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为每个小组分发一些小鸡一家的头饰,以及打击乐器如木鱼、响板等。让小组讨论并设计表演形式,可以是边唱边演奏打击乐器来增强节奏感,也可以是加入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小鸡一家的各种姿态,如公鸡爸爸昂首阔步的打鸣动作、母鸡妈妈温柔的孵蛋动作、小鸡宝宝活泼的嬉戏动作等,要求表演要与歌曲的内容和情感相契合,展现出小鸡一家的可爱与温馨。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创编成果的机会,让学生在演唱中体验创作的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和热情,同时通过反馈和评价,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创作和演唱,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六)、文化拓展环节
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民间艺术作品中小鸡一家的形象,如剪纸、绘画等,介绍小鸡在童话故事中的角色与故事,如《小鸡卡梅拉》系列故事,以及鸡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在中国文化中鸡有时象征着吉祥、勤劳等。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力,让学生在表演中更深入地理解歌曲,将自己对歌曲的理解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同时头饰等道具的使用也能增加表演的趣味性和情境感,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表演的乐趣。
2. 每个小组依次进行表演,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观看和欣赏,表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从表演的创意、与歌曲的契合度、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给予总结和鼓励。
设计意图:采用逐句教唱的方式,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更精准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和音准,通过教师的及时纠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提高学生的音乐演唱技能,并且让学生初步体会歌曲旋律的简单与流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