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八年级语文课程大纲

八年级语文课程大纲第一章课程概述本章主要介绍八年级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八年级语文课程中,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能正确理解并分析文本,理解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
1.1.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提高道德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1.2 教学内容1.2.1 文言文选读包括经典文言文的阅读、鉴赏和解读,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2.2 现代文阅读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2.3 作文写作包括议论文、记叙文、描写文等各类作文形式的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技巧。
1.3 教学方法1.3.1 理论讲授结合实践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参与互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1.3.2 案例分析与讨论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1.3.3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4 评价方式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评价、考试评价等,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
第二章课程安排本章主要介绍八年级语文课程的具体安排和教学内容的分布。
2.1 课程目标分解根据教学目标,将八年级语文课程的目标分解为具体的知识和技能点,明确每个阶段的教学重点和重要内容。
2.2 课时分配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安排每个知识点的课时数量,确保课程的全面和系统性。
2.3 教学进度安排根据学期的教学周数和课时分配,制定详细的教学进度表,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
第三章教学资源本章主要介绍八年级语文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和辅助工具。
3.1 教材选取适合八年级学生的语文教材,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
3.2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相关软件和设备,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书课程纲要: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书课程纲要:部编版
第一单元:人与自然
- 主题:人与自然的关系
- 重点内容:自然与文化的互动,自然环境保护
- 阅读文本:《家》、《凤求凰》等
第二单元:伦理道德
- 主题:人的品质与伦理道德
- 重点内容:道德观念,人与人的关系,珍爱生命,守信用- 阅读文本:《草地英雄传》、《咬铁丝》等
第三单元:交流与合作
- 主题: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 重点内容:团队合作,人际沟通,培养合作精神
- 阅读文本:《三等奖》、《张小龙》等
第四单元:历史与文化
- 主题: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 重点内容:中华文化,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介绍
- 阅读文本:《马伯庸》、《岳阳楼记》等
第五单元:英雄与榜样
- 主题:英雄与榜样的故事
- 重点内容:英雄人物的品质,榜样的力量
- 阅读文本:《成语故事》、《揭竿而起》等
第六单元:社会与发展
- 主题:社会与发展的关系
- 重点内容:社会问题,公民责任,社会进步
- 阅读文本:《争议茶话会》、《海的天堂》等
第七单元:传统与创新
- 主题: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 重点内容:科技创新,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的结合- 阅读文本:《动物农庄》、《字画名篆》等
第八单元:人与社会
- 主题:人与社会的互动
- 重点内容:社会角色,社会责任,公益事业
- 阅读文本:《我的奶奶》、《鲁滨逊漂流记》等
以上为八年级上册语文全书的课程纲要。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将在阅读中增长见识,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同时提高语文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李文彦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设计者:大庙中学八年级语文组授课时间:95课时左右(含期中、期末考试及复习)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课程目标:1.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3.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5.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6.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学段目标:八年级段承上启下,继续积累语文知识和词语,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写作表达技巧,培养文体感。
重点是学好复杂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加强对文言文的教学,为初三的议论文教学及总复习打下基础。
学期目标:1、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2、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第22课《短文两篇》课程纲要.doc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课程纲要编制人:刘俊杰编制人单位:王称固镇二中教材版本:人教版适用对象.•八年级课程目标:知识维度:(-)积累文言词语名、斯、馨、乱、劳、形、案牍、蕃、濯、妖、亵、鲜、宜(二)文学常识:刘禹锡和周敦颐其人其文(三)文本承载知识:1.文体知识:“铭”与“说”的文体常识2.文木知识:①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lAl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背景②学习托物言志和类比的写法。
方法维度:1.朗读教学法。
录咅范读,创设学习氛围。
《陋室铭》为骈体文,句式整齐而变化有致体现了朗读的音乐美;《爱莲说》讲究骈句、散句交错运用,读来顿挫有致,铿锵悦耳。
指导朗读时应注意骈句的特点,四字句一般为二二节拍,五字<ij多为二一二节拍,上下句节奏一致,韵脚要读出长音;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冇较长的停顿;排比句要注意节奏鲜明,重点突出。
努力以声表情,以音达意,声情并茂,在朗读中感受“美”与“乐”。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激活思维,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见解。
3.比较阅读法。
将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的妙处。
情感维度: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课程内容:一、核心问题《陋室铭》1.作者从哪儿方面描绘陋室的?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2.作者身居陋室却不嫌其陋,身居陋室又不失其雅致的生活情调,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3.开尖两句话与陋室宥什么关系?体会类比的写法。
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它们与陋室冇什么关系?作者这样写冇什么作用?5.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爱莲说》1.作者把莲比作什么?是从哪几方而描写莲的?表现了莲的哪些美好品质?2.作者在文屮列举了哪几种花?都有哪些人喜欢?这几种花有何象征意义?3.作者写菊花和牡丹宥何用意?4.体会作者对菊、莲和牡乃这三种花所持的态度,理解衬托的写法。
语文八年级上册课程大纲

二、写作:
1、进一步强化记叙文写作的实践,在内容具体充实的基 础上,努力做到生动形象,多角度的表现生活。力求表达 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加入说明文 的写作实践,能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 3、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 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 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4、将网络写作与纸质写作相结合,发挥双课堂的修改、 评价及时高效的优势,每周一次作文训练,练笔和摘抄间 周进行。 5、尝试作文方面的研究性学习。
*文言文类: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 内涵和精炼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 言词语,背诵名篇名段。在积累、感悟、 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3、名著及课外阅读:制定本学期的阅读计 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4、利用网络平台,激发阅读兴趣,扩大阅 读量,阅读面。
事理类说明文学习:
1 、大自然的语言 (精读2课时) 2 、自我授课,梳理事理类说明文的思维导图并讲解展示: 《奇妙的克隆》(1课时)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1课时) 《生物入侵者》 (1课时) 《你一定会听见的》 (1课时) 3、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走上辩论台(3课时) 4、类文推荐阅读课(1课时)
四、综合性学习
发挥语文学科工具性,实践性优势,自主 组织文学活动,尝试办刊、演出、讨论, 社会实践,调查访问等多种实践活动,并 在展示成果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 功的喜悦。
学科价值
尊重、欣赏、求真、尚美。 1、热爱并运用汉语言文字,在阅读文学作 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民族语言的热爱 之情,并能主动地运用、表达自己的情感 和对人生、社会的感悟。 2、学习并传承民族语言文化。 3、在积累、感悟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新八年级上课程纲要分享课PPT课件

重实施 1、课前预习。 2、当堂字词默写并订正。 3、整单元字词默写并订正。 4、整册书字词默写并订正。
第8页/共15页
四、结合《课程标准》明目标知评价重实施
(二) 阅读
明目标 1、把握新闻、散文、传记、说明文的特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品 味文章语言,学习不同文体的写法。 2、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有 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22篇古诗文。 3、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 较熟练的运用略读、浏览、跳读等方法,能借助前言目录后记等阅读《红星照耀 中国》、《昆虫记》。 知评价 现代文分值( 20 )分,题型问答。 古诗文分值 ( 16 )分,题型填空、选择和问答。 名著阅读分值( 3 ),题型简答。 重实施 1、教师讲读与学生自读相结合,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2 、组内竟读,竞背,比谁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谁背诵快速准确,并把背 诵结果发送家长微信群。 3、每周一节读书心得分享课,每周写一次读书笔记,摘录好词句,一月一次读 书展评。
思考探究 积累拓展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思考作品主题,探究疑难问题。
提示要点、难点。
第7页/共15页
四、结合《课程标准》明目标知评价重实施
(一) 识字与写字
明目标 能使用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 计认识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约600个常用汉字,在使用硬笔 熟练的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字,通行的行楷字,提 高书写的速度。 知评价
明目标 1、学会( 讲述、复述转述 ) 的技巧和能 力。 知评价 3
分值 ( )分,题型广播通知。 重实施: 1、假期新闻齐分享 。 2、表演《红楼梦》中小红传话 。 3、《水浒传》精彩故事复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大全五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大全五篇)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八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出版社。
授课时间:100课时。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一、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从学生方面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生理、心理变化日趋明显。
八年级是教育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动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而生理特征有表现为身体外型的剧变和第二性征的差异性。
学生生理与心理的需求和矛盾的冲突,使学生表现出异常的行为特征。
因此要对八年级的学生正确引导,使之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其人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学习内容看: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教材分为五个现代文单元和两个古诗文单元共七个教学单元,计有诗文三十八篇(其中略读诗文十四篇),共有十六篇(段、首)要求背诵。
写作、口语交际训练七次,写字训练两次,综合性学习三次。
课文的选取重在培养学生对人生的感悟与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版教材”内容并加上教师丰富的思想,能让处在青春期的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深邃悠远的意境,感悟作者博大精深的内心思想、精神,感悟作者对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能培养语文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丰富浓厚的情感、理性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树立远大理想,并结合社会生活现实,进而了解社会,了解人生,了解生活。
资源背景分析:1、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的条件,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如利用工具书、其他图书、演讲会、广播电视等进行语文学习。
2、挖掘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等资源进行语文学习。
如联系传统节日习俗让学生调查、研究、交流。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1、思想品德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八年级语文校本课程课程纲要

八年级语文
课程名称
你是我眼中最亮的星
适用年级
八年级总课时10来自课程简介结合进入八、九年级古诗文学习任务突然加大的情况,我们计划利用第二课堂,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观看相关视频,深入详细的了解李白、杜甫、苏轼等古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结合课本中的相关作品,尝试撰写如《我眼中的苏轼》之类的小论文。
第7节第十四周11月28日
苏轼《自古英才出少年》
第8节第十五周12月5日
苏轼《手足之情》
第9节第十六周12月12日
苏轼《被贬黄州》
第十节第十七周12月19日
总结评比表彰
评价活动/成绩评定
在最后一节课,进行评比检测,以班级为单位,采用竞赛的形式,最后评出优胜班级,予以表彰。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
第1节第五周9月26日
《李白出道之谜》
第2节第七周10月10日
《李白参军之谜》
第三节第八周10月17日
《李白入狱之谜》
第4节第九周10月24日
《杜甫为官之谜》
第五节第十二周11月14日
《杜甫诗圣之谜》
第六节第十三周11月21日
《杜甫逃荒之谜》
资源分析:1.不少小学开设了国学经典诵读课,许多学生自小熟背了大量的诗词和古文,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知识储备。2.央视《百家讲坛》中关于李白、苏轼、杜甫的讲座已然深入人心。
课程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观看视频,了解李白、杜甫、苏轼等古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加深对教材中相关作品的理解。2.培养热爱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品质与情感。
活动安排:
专题一:诗仙李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李文彦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设计者:大庙中学八年级语文组
授课时间:95课时左右(含期中、期末考试及复习)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1.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3.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5.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6.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
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学段目标:八年级段承上启下,继续积累语文知识和词语,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写作表达技巧,培养文体感。
重点是学好复杂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加强对文言文的教学,为初三的议论文教学及总复习打下基础。
学期目标:1、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2、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3、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4、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5、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
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内容标准与教学设想:
说明:1.名著阅读交流时间大约安排4课时;2. 单元检测,期中、期末复习考试大约安排15课时。
课程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将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
课堂表现(课前预习、课堂表现、课后反馈等)、作业质量(课后作业、单元检测、试卷分析等)、测评结果(课程测试成绩等)
课程实施建议
1.课程资源:课标、教材、设计、练习、其他资源
2.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3.教学要基于课程目标、基于学生经验,要根据单元目标和文本特点,抓住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