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集合 练习题

合集下载

必修一第一章集合全章练习题(含答案)

必修一第一章集合全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1课时集合的含义课时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并掌握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2.体会元素与集合间的“从属关系”.3.记住常用数集的表示符号并会应用.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1)把________统称为元素,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表示.(2)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集合(简称为集),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集合相等:只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______的,才说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4—5.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语句能确定是一个集合的是( )!A.著名的科学家B.留长发的女生C.2010年广州亚运会比赛项目D.视力差的男生2.集合A只含有元素a,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0∈A B.a∉AC.a∈A D.a=A3.已知M中有三个元素可以作为某一个三角形的边长,则此三角形一定不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4.由a2,2-a,4组成一个集合A,A中含有3个元素,则实数a的取值可以是( ) A.1 B.-2 C.6 D.25.已知集合A是由0,m,m2-3m+2三个元素组成的集合,且2∈A,则实数m为( ) A.2 B.3C.0或3 D.0,2,3均可6.由实数x、-x、|x|、x2及-3x3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有( )#A .2个元素B .3个元素C .4个元素D .5个元素二、填空题7.由下列对象组成的集体属于集合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不超过π的正整数; ②本班中成绩好的同学;③高一数学课本中所有的简单题; ④平方后等于自身的数.@8.集合A 中含有三个元素0,1,x ,且x 2∈A ,则实数x 的值为________. 9.用符号“∈”或“∉”填空-2_______R ,-3_______Q ,-1_______N ,π_______Z . 三、解答题10.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参加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所有国家构成一个集合; (2)未来世界的高科技产品构成一个集合;(3)1,,32,12组成的集合含有四个元素;^(4)高一(三)班个子高的同学构成一个集合.`11.已知集合A 是由a -2,2a 2+5a,12三个元素组成的,且-3∈A ,求a .'。

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基础训练)答案

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基础训练)答案

科 目:数学适用年级: 高一第一章集合(基础训练)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C 元素的确定性;2. D 选项A 所代表的集合是{}0并非空集,选项B 所代表的集合是{}(0,0) 并非空集,选项C 所代表的集合是{}0并非空集,选项D 中的方程210x x -+=无实数根;3. A 阴影部分完全覆盖了C 部分,这样就要求交集运算的两边都含有C 部分;4. A (1)最小的数应该是0,(2)反例:0.5N -∉,但0.5N ∉(3)当0,1,1a b a b ==+=,(4)元素的互异性5. D 元素的互异性a b c ≠≠;6. C {}0,1,3A =,真子集有3217-=。

二、填空题1. (1),,;(2),,,(3)∈∉∈∈∉∈∈04=;2==当0,1a b ==在集合中2. 15{}0,1,2,3,4,5,6A =,{}0,1,4,6C =,非空子集有42115-=;3. {}|210x x <<2,3,7,10,显然A B ={}|210x x <<4.1|12k k ⎧⎫-≤≤⎨⎬⎩⎭3,21,21,2k k --+,则213212k k -≥-⎧⎨+≤⎩得112k -≤≤ 5. {}|0y y ≤2221(1)0y x x x =-+-=--≤,A R =。

三、解答题1.解:由题意可知6x -是8的正约数,当61,5x x -==;当62,4x x -==;当64,2x x -==;当68,2x x -==-;而0x ≥,∴2,4,5x =,即{}5,4,2=A ;2.解:当121m m +>-,即2m <时,,B φ=满足B A ⊆,即2m <;当121m m +=-,即2m =时,{}3,B =满足B A ⊆,即2m =;当121m m +<-,即2m >时,由B A ⊆,得12215m m +≥-⎧⎨-≤⎩即23m <≤; ∴3≤m3.解:∵{}3A B =-,∴3B -∈,而213a +≠-,∴当{}{}33,0,0,1,3,3,1,1a a A B -=-==-=--,这样{}3,1A B =-与{}3A B =-矛盾;当213,1,a a -=-=-符合{}3AB =- ∴1a =-4.解:当0m =时,1x =-,即0M ∈;当0m ≠时,140,m ∆=+≥即14m ≥-,且0m ≠ ∴14m ≥-,∴1|4U C M m m ⎧⎫=<-⎨⎬⎩⎭ 而对于N ,140,n ∆=-≥即14n ≤,∴1|4N n n ⎧⎫=≤⎨⎬⎩⎭ ∴1()|4U C M N x x ⎧⎫=<-⎨⎬⎩⎭。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必练题总结(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必练题总结(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必练题总结单选题1、已知集合A={−1,0,1},B={a+b|a∈A,b∈A},则集合B=()A.{−1,1}B.{−1,0,1}C.{−2,−1,1,2}D.{−2,−1,0,1,2}答案:D分析:根据A={−1,0,1}求解B={a+b|a∈A,b∈A}即可由题,当a∈A,b∈A时a+b最小为(−1)+(−1)=−2,最大为1+1=2,且可得(−1)+0=−1,0+0=0,0+1=1,故集合B={−2,−1,0,1,2}故选:D2、某班45名学生参加“3·12”植树节活动,每位学生都参加除草、植树两项劳动.依据劳动表现,评定为“优秀”、“合格”2个等级,结果如下表:A.5B.10C.15D.20答案:C分析:用集合A表示除草优秀的学生,B表示植树优秀的学生,全班学生用全集U表示,则∁U A表示除草合格的学生,则∁U B表示植树合格的学生,作出Venn图,易得它们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用集合A表示除草优秀的学生,B表示植树优秀的学生,全班学生用全集U表示,则∁U A表示除草合格的学生,则∁U B表示植树合格的学生,作出Venn图,如图,设两个项目都优秀的人数为x,两个项目都是合格的人数为y,由图可得20−x+x+30−x+y=45,x=y+5,因为y max=10,所以x max=10+5=15.故选:C.小提示: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应用,解题关键是用集合A,B表示优秀学生,全体学生用全集表示,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关系后,易知全部优秀的人数与全部合格的人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最大值.3、已知p:0<x<2,q:−1<x<3,则p是q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A分析:根据充分和必要条件的定义即可求解.由p:0<x<2,可得出q:−1<x<3,由q:−1<x<3,得不出p:0<x<2,所以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故选:A.4、命题“∀x<0,x2+ax−1≥0”的否定是()A.∃x≥0,x2+ax−1<0B.∃x≥0,x2+ax−1≥0C.∃x<0,x2+ax−1<0D.∃x<0,x2+ax−1≥0答案:C分析: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判断即可.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所以“∀x<0,x2+ax−1≥0”的否定是“∃x<0,x2+ax−1<0”.故选:C5、命题“∃x>1,x2≥1”的否定是()A.∃x≤1,x2≥1B.∃x≤1,x2<1C.∀x≤1,x2≥1D.∀x>1,x2<1答案:D分析:根据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可直接得出结果.命题“∃x>1,x2≥1”的否定是“∀x>1,x2<1”,故选:D.6、集合M={2,4,6,8,10},N={x|−1<x<6},则M∩N=()A.{2,4}B.{2,4,6}C.{2,4,6,8}D.{2,4,6,8,10}答案:A分析:根据集合的交集运算即可解出.因为M={2,4,6,8,10},N={x|−1<x<6},所以M∩N={2,4}.故选:A.7、已知p:√x−1>2,q:m−x<0,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m的取值范围是()A.m<3B.m>3C.m<5D.m>5答案:C分析:先求得命题p、q中x的范围,根据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可得答案.命题p:因为√x−1>2,所以x−1>4,解得x>5,命题q:x>m,因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m<5.故选:C8、已知集合A={x|-1<x<1},B={x|0≤x≤2},则A∪B=()A.{x|0≤x<1}B.{x|-1<x≤2}C.{x|1<x≤2}D.{x|0<x<1}答案:B分析:由集合并集的定义可得选项.解:由集合并集的定义可得A∪B={x|-1<x≤2},故选:B.多选题9、(多选题)下列各组中M,P表示不同集合的是()A.M={3,-1},P={(3,-1)}B.M={(3,1)},P={(1,3)}C.M={y|y=x2+1,x∈R},P={x|x=t2+1,t∈R}D.M={y|y=x2-1,x∈R},P={(x,y)|y=x2-1,x∈R}答案:ABD分析:选项A中,M和P的代表元素不同,是不同的集合;选项B中,(3,1)与(1,3)表示不同的点,故M≠P;选项C中,解出集合M和P.选项D中,M和P的代表元素不同,是不同的集合.选项A中,M是由3,-1两个元素构成的集合,而集合P是由点(3,-1)构成的集合;选项B中,(3,1)与(1,3)表示不同的点,故M≠P;选项C中,M={y|y=x2+1,x∈R}=[1,+∞),P={x|x=t2+1,t∈R}=[1,+∞),故M=P;选项D中,M是二次函数y=x2-1,x∈R的所有因变量组成的集合,而集合P是二次函数y=x2-1,x∈R图象上所有点组成的集合.故选ABD.10、已知全集U=Z,集合A={x|2x+1≥0,x∈Z},B={−1,0,1,2},则()A.A∩B={0,1,2}B.A∪B={x|x≥0}C.(∁U A)∩B={−1}D.A∩B的真子集个数是7答案:ACD分析:求出集合A,再由集合的基本运算以及真子集的概念即可求解.A={x|2x+1≥0,x∈Z}={x|x≥−1,x∈Z},B={−1,0,1,2},2A∩B={0,1,2},故A正确;A∪B={x|x≥−1,x∈Z},故B错误;,x∈Z},所以(∁U A)∩B={−1},故C正确;∁U A={x|x<−12由A∩B={0,1,2},则A∩B的真子集个数是23−1=7,故D正确.故选:ACD11、某校举办运动会,高一的两个班共有120名同学,已知参加跑步、拔河、篮球比赛的人数分别为58,38,52,同时参加跑步和拔河比赛的人数为18,同时参加拔河和篮球比赛的人数为16,同时参加跑步、拔河、篮球三项比赛的人数为12,三项比赛都不参加的人数为20,则()A.同时参加跑步和篮球比赛的人数为24B.只参加跑步比赛的人数为26C.只参加拔河比赛的人数为16D.只参加篮球比赛的人数为22答案:BCD分析:设同时参加跑步和篮球比赛的人数为x,由Venn图可得集合的元素个数关系.设同时参加跑步和篮球比赛的人数为x,由Venn图可得,58+38+52−18−16−x+12=120−20,得x=26,则只参加跑步比赛的人数为58−18−26+12=26,只参加拔河比赛的人数为38−16−18+12= 16,只参加篮球比赛的人数为52−16−26+12=22.故选:BCD.填空题12、请写出不等式a>b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___________.答案:a>b+1 (答案不唯一)分析:根据充分不必要条件,找到一个能推出a>b,但是a>b推不出来的条件即可.因为a>b+1能推出a>b,但是a>b不能推出a>b+1,所以a>b+1是不等式a>b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答案是:a>b+1(答案不唯一)13、已知集合A={x|−2≤x≤7},B={x|m+1≤x≤2m−1},若B⊆A,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答案:(−∞,4]分析:分情况讨论:当B=∅或B≠∅,根据集合的包含关系即可求解.当B=∅时,有m+1≥2m−1,则m≤2;当B≠∅时,若B⊆A,如图,则{m+1≥−2, 2m−1≤7,m+1<2m−1,解得2<m≤4.综上,m的取值范围为(−∞,4].所以答案是:(−∞,4]14、已知集合A=(1,3),B=(2,+∞),则A∩B=______.答案:(2,3)分析:利用交集定义直接求解.解:∵集合A=(1,3),B=(2,+∞),∴A∩B=(2,3).所以答案是:(2,3).解答题15、已知集合A={x|−1≤x≤2},B={y|y=ax+3,x∈A},C={y|y=2x+3a,x∈A},(1)若∀y 1∈B ,∀y 2∈C ,总有y 1≤y 2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若∀y 1∈B ,∃y 2∈C ,使得y 1≤y 2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a ≥5;(2)a ≥−14. 分析:(1)设y 1=ax +3,y 2=2x +3a ,由题设可得y 1max ≤y 2min ,建立不等式组,解之可得答案. (2)由题设可得y 1max ≤y 2max ,建立不等式组,解之可得答案.(1)设y 1=ax +3,y 2=2x +3a ,其中−1≤x ≤2, 由题设可得y 1max ≤y 2min ,即y 1max ≤3a −2,故{−a +3≤−2+3a 2a +3≤−2+3a , 解得a ≥5.(2)由题设可得y 1max ≤y 2max ,故{−a +3≤4+3a 2a +3≤4+3a ,解得a ≥−14.。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练习题(附答案和解释)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练习题(附答案和解释)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练习题(附答案和解释)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有()①美丽的小鸟;②不超过10的非负整数;③立方接近零的正数;④高一年级视力比较好的同学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①③中“美丽”“接近零”的范畴太广,标准不明确,因此不能构成集合;②中不超过10的非负整数有:0,1,2,3,4,5,6,7,8,9,10共十一个数,是确定的,故能够构成集合;④中“比较好”,没有明确的界限,不满足元素的确定性,故不能构成集合.【答案】A2.小于2的自然数集用列举法可以表示为()A.{0,1,2}B.{1}C.{0,1}D.{1,2}【解析】小于2的自然数为0,1,应选C.【答案】C3.下列各组集合,表示相等集合的是()①M={(3,2)},N={(2,3)};②M={3,2},N={2,3};③M={(1,2)},N ={1,2}.A.①B.②C.③D.以上都不对【解析】①中M中表示点(3,2),N中表示点(2,3),②中由元素的无序性知是相等集合,③中M表示一个元素:点(1,2),N中表示两个元素分别为1,2.【答案】B4.集合A中含有三个元素2,4,6,若a∈A,则6-a∈A,那么a为() A.2B.2或4C.4D.0【解析】若a=2,则6-a=6-2=4∈A,符合要求;若a=4,则6-a=6-4=2∈A,符合要求;若a=6,则6-a=6-6=0∉A,不符合要求.∴a=2或a=4.【答案】B5.(2013•曲靖高一检测)已知集合M中含有3个元素;0,x2,-x,则x满足的条件是()A.x≠0B.x≠-1C.x≠0且x≠-1D.x≠0且x≠1【解析】由x2≠0,x2≠-x,-x≠0,解得x≠0且x≠-1.【答案】C二、填空题6.用符号“∈”或“∉”填空(1)22________R,22________{x|x<7};(2)3________{x|x=n2+1,n∈N+};(3)(1,1)________{y|y=x2};(1,1)________{(x,y)|y=x2}.【解析】(1)22∈R,而22=8>7,∴22∉{x|x<7}.(2)∵n2+1=3,∴n=±2∉N+,∴3∉{x|x=n2+1,n∈N+}.(3)(1,1)是一个有序实数对,在坐标平面上表示一个点,而{y|y=x2}表示二次函数函数值构成的集合,故(1,1)∉{y|y=x2}.集合{(x,y)|y=x2}表示抛物线y=x2上的点构成的集合(点集),且满足y=x2,∴(1,1)∈{(x,y)|y=x2}.【答案】(1)∈∉(2)∉(3)∉∈7.已知集合C={x|63-x∈Z,x∈N*},用列举法表示C=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3-x=±1,±2,±3,±6,∴x=0,-3,1,2,4,5,6,9.又∵x∈N*,∴C={1,2,4,5,6,9}.【答案】{1,2,4,5,6,9}8.已知集合A={-2,4,x2-x},若6∈A,则x=________.【解析】由于6∈A,所以x2-x=6,即x2-x-6=0,解得x=-2或x=3.【答案】-2或3三、解答题9.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绝对值不大于3的整数组成的集合;(2)方程(3x-5)(x+2)=0的实数解组成的集合;(3)一次函数y=x+6图像上所有点组成的集合.【解】(1)绝对值不大于3的整数是-3,-2,-1,0,1,2,3,共有7个元素,用列举法表示为{-3,-2,-1,0,1,2,3};(2)方程(3x-5)(x+2)=0的实数解仅有两个,分别是53,-2,用列举法表示为{53,-2};(3)一次函数y=x+6图像上有无数个点,用描述法表示为{(x,y)|y=x +6}.10.已知集合A中含有a-2,2a2+5a,3三个元素,且-3∈A,求a的值.【解】由-3∈A,得a-2=-3或2a2+5a=-3.(1)若a-2=-3,则a=-1,当a=-1时,2a2+5a=-3,∴a=-1不符合题意.(2)若2a2+5a=-3,则a=-1或-32.当a=-32时,a-2=-72,符合题意;当a=-1时,由(1)知,不符合题意.综上可知,实数a的值为-32.11.已知数集A满足条件:若a∈A,则11-a∈A(a≠1),如果a=2,试求出A中的所有元素.【解】∵2∈A,由题意可知,11-2=-1∈A;由-1∈A可知,11--=12∈A;由12∈A可知,11-12=2∈A.故集合A中共有3个元素,它们分别是-1,12,2.。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基础练习-第一章集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基础练习-第一章集合

第一章 集合第一章 第一课时 集合及其表示【知识回顾】1.集合的基本概念: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 .2.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 , . 3.常用数集的符号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之间存在两种关系:如果a 是集合A 中的元素,就说a 集合A ,记作 ;如果a 不是集合A 中的元素,就说a 集合A ,记作 . 5.集合的表示方法 描述法、列举法。

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对象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A.数学课本中所有的难题 B.小于8的所有素数 C.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 D.所有小的正数 2.给出下列关系: ①12∈R ;②2∉Q ;③|-3|∉N ;④|-3|∈Q ;⑤0∉N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3.已知集合A 由满足x <1的数x 构成,则有( ) A .3∈A B .1∈A C .0∈A D .-1∉A4.已知集合S 中三个元素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那么△ABC 一定不是( )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5.已知集合 21,A a ,实数a 不能取的值的集合是( ) A. 1,1 B. 1C. 1,0,1D. 1二、填空题.6.下列所给关系正确的个数是 . ①π∈R ; ②3∉Q ; ③0∈N +; ④|-4|∉N +.7.在方程x 2-4x +4=0的解集中,有 个元素.8.设集合 **(,)|3,N ,N A x y x y x y ,则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为 . 三、解答题.9.已知25{|50}x x ax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2{|40}x x x a .10.数集A 满足条件:若a ∈A ,则11-a∈A (a ≠1),若2∈A ,试求出A 中其他所有元素.第一章 第二课时 集合及之间的关系知识回顾1.空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 .2.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为B 的子集.记作:()A B B A 或,读作:A 包含于B (或B 包含A ).图示:3.真子集:若集合A B ,存在元素x B x A 且,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4.相等集合: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完全相同(A B B A 且),那么我们称这两个集合相等.记作:A =B 读作:A 等于B .图示:相关结论: (1).A A(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若,,A B B C 则.A C(4)一般地,集合{a 1,a 2,…,a n }的子集有___个,非空子集有___个,非空真子集有___个.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 0,2A , 表示空集,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B.0AC. AD. 0A s s2.已知集合21M x x ,则M 的真子集个数是( ) A.3 B.4 C.5 D.6 3.满足 11,2,3,4A 的集合A 的个数为( ) A.5B.6C.7D.84.下列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 A.{(3,2)}M ,{(2,3)}N B.{(,)}M x y y x ∣,{}N y y x ∣ C.{1,2}M ,{2,1}ND.{2,4}M ,{(2,4)}N5.若 2{,0,1},,0a a a ,则实数a 的值为( ) A.-1 B.0 C.1 D.-1或1二、填空题.6.21,1,,1a a ,则 a .7.设集合6|2A x N y N x,则集合A 的子集个数为 . 三、解答题.8.已知2{|430}A x x x (1)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 (2)写出集合A 的所有子集.9.已知全集 N 16U x x ,集合 2680A x x x , 3,4,5,6B . (1)求A B ,A B ; (2)求 U A B .第一章 第三课时 集合的运算知识回顾1.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 并B ”,即:A ∪B ={x |x A ,或x B }Venn 图表示:2.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记作:A∩B ,读作:“A 交B ”,即A ∩B ={x |x A ,且x B };交集的Venn 图表示:3.补集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补集:对于全集U 的一个子集A ,由全集U 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记作:U C A ,即{|}U C A x x U x A 且补集的Venn 图表示:4.集合运算中常用的结论(1)①A ∩B ⊆A ; ②A ∩B ⊆B ; ③A ∩A =A ; (2)①A ∪B ⊇A; ②A ∪B ⊇B ; ③A ∪A =A ;(3)①A ∩B =A ⇔A ⊆B ⇔A ∪B =B ; ②A ∩B =A ∪B ⇔A =B . 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 1,0,1,2A ,{03}B x x ∣,则A B ( ) A. 1,2 B. 1,2 C. 0,1 D. 0,1,22.若集合 24,|21M x x N x x ,则M N ( )A. 22x x B. 2x x C.12x xD. 2x x3.已知集合 2{20},320A x x B x x x ,则A B ( ) A. 1,2 B. 1, C. 2, D. 2,4.已知集合2,2A B x x ,则A B ( )A. 22x x B. 02x x C. 2x x D. 22x x 5.设集合 |115A x x , |2B x x ,则R ()A B ( )A. |24x x B. |02x xC. |04x xD. |4x x二、填空题.6.已知集合3A , 210B x x ,则A B .7.已知集合 52A x x , 33B x x ,则A B .8.已知全集 16U x x N ∣ ,集合 1,2,3,5,3,4,5A B ,则 U A B . 三、解答题.9.已知{|17},{|121}A x x B x m x m ,且B ,若A 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0.设 2,{|43},|60U A x x B x x x R ,求:(1)A B ; (2)A B ; (3) U A B ∩ .11.设集合 2=|60,|43 P x x x Q x a x a . (1)若P Q Q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若P Q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第一章集合练习

第一章集合练习
C
y 3 12.设全集 U {( x, y) | x, y R} , M {( x, y ) | 1} , x2
N {( x, y) | y x 1},那么
(ð U M )∩
=( (ð U N)

B A.
C .( 2,3)
B.{(2,3)}
D.
{( x, y) | y x 1}
9.设U为全集,P、Q为非空集合,且P 苘Q U , 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B ) A. (ð U P) Q U C.P Q Q
(ð B. U P) Q
D. (ð U Q) P
k 1 k 1 M { x | x , k Z } N { x | x , k Z} , 10.设集合 , 2 4 4 2
1 A 1 a
.Hale Waihona Puke (1) 若2∈A,则在A中还有两个元素是什么; (2) 若A为单元集,求出A和a.
1 1 (1) 或 2 3
27.已知全集 U {1,2,3,4,5},若 A B U ,
A B {3} , A (ð ,试写出满足 U B) {1,2}
条件的集合A、B. A={1,2,3};B={3,4,5}
则( B ) A.M=N C. N Ü M B.M Ü N D. M N
11. 表示图形中的阴影部分( A) A. ( A C ) ( B C )
A B
B. ( A B) ( A C )
C. ( A B ) ( B C ) D. ( A B) C

Q {x | x 3k 1, k Z} ,若 a M , b P, c Q ,则

高中数学必修1_第一章_集合与函数概念_练习题

高中数学必修1_第一章_集合与函数概念_练习题

1.1集合练习题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大于10而小于20的合数} ;(2)方程组2219x y x y +=⎧⎨-=⎩的解集 。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直角坐标平面内X 轴上的点的集合 ; (2)抛物线222y x x =-+的点组成的集合 ;(3)使216y x x =+-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 。

3.含两个元素的数集{}a a a -2,中,实数a 满足的条件是 。

4. 若{}2|60B x x x =+-=,则3 B ;若}{|23D x Z x =∈-<<,则1.5 D 。

5.下列关系中表述正确的是( )A.{}002=∈x B.(){}00,0∈C.0φ∈D.0N ∈6.对于关系:①∉{x x ∣≤Q ;③0∈N ; ④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 、4B 、3C 、2D 、 1 7.下列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 A .{}M =(2,1),(3,2){}N =(1,2),(2,3)B .{}{}M N ==1,22,1C .{}2|1M y y x x R ==+∈,{}2|1N y y x x N ==+∈, D .{}2|1M x y y x x R ==-∈(,),{}2|1N y y x x N ==-∈,8.已知集合}{,,S a b c=中的三个元素是ABC ∆的三边长,那么ABC ∆一定不是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9.设a 、b 、c 为非0实数,则=M a b c a b ca b c a b c+++的所有值组成的集合为( )A 、{4}B 、{-4}C 、{0}D 、 {0,4,-4}10. 已知(){}{}2,1,,0|2--=∈=++R n m n mx x x ,求m ,n 的值.11.已知集合{}2|A x ax x x R =∈-3-4=0,(1)若A 中有两个元素,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若A 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4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章节综合检测卷(新高考题型)(解析版).

4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章节综合检测卷(新高考题型)(解析版).

4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章节综合检测(新高考版综合卷)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列关系中错误的是()A .∅{}0B .{}1,2ZC .(){}{},,a b a b ⊆D .{}{}0,11,0⊆【答案】C【详解】对于A ,因为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所以∅{}0,所以A 正确,对于B ,因为Z 表示的是整数集,所以{}1,2Z ,所以B 正确,对于C ,因为(){},a b 表示此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a b ,而集合{},a b 表示集合中有2个数,a b ,所以两集合间不存在包含关系,所以C 错误,对于D ,{}0,1和{}1,0是两个相等的集合,所以{}{}0,11,0⊆,所以D 正确,故选:C2.(2022·湖南益阳·模拟预测)命题“()0x ∃∈+∞,,使20x ax c ++≥”的否定是()A .()0x ∀∈+∞,,都有20x ax c ++≥B .()0x ∀∈+∞,,都有20x ax c ++<C .()0x ∃∈+∞,,使20x ax c ++≥D .()0x ∃∈+∞,,使20x ax c ++<【答案】B【详解】命题“()0x ∃∈+∞,,使20x ax c ++≥”的否定为()0x ∀∈+∞,,都有20x ax c ++<.故选:B3.(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用图形直观表示集合的运算关系,最早是由瑞士数学家欧拉所创,故将表示集合运算关系的图形称为“欧拉图”.后来,英国逻辑学家约翰•韦恩在欧拉图的基础上创建了世人所熟知的“韦恩图”.则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 .ABC ⋂⋂B .()U A B CðC .()U A B C⋂⋂ðD .()UABC ð故答案为:{32}xx -≤<-∣14.(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若对任意的x A ∈,有1A x∈,则称A 是“则集合11,01,22M ⎧⎫=⎨⎬⎩⎭-,,的所有非空子集中,具有伙伴关系的集合的个数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集合 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给出下列关系: (1)0N ∈ (2)
2
3
∉Q (3) π∉R (4)-3∈Z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 2 (C ) 3 (D ) 4
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方程0)65)(23(2
2
=+-+-x x x x 的解集是}3,2,2,1{; (B )}{a a 与是相同的;
(C )不等式052
>-x 的解集是}05{2
>-x ;
(D )集合}41|{<<-∈x N x 是有限集合.
3.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空集是任何一个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B )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集;
(C )如果N M ⊆,则属于集合M 的元素必属于集合N ; (D )集合A 中若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非空真子集共有22-n
个 4.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1,2},正确的是( )
(A ) {x|x 2
-3x+2=0} (B ){x|0<x<3} (C ) {x||x|=1或|x|=2} (D ){x|x 2
=1,或x 2
=4}
5. 设全集{},,,,I a b c d e =,集合{},,M a b c =,{},,N b d e =,那么
I I C M C N 是( )
(A )φ (B ){}d (C ){},a c (D ){},b e 6. 设集合{}|101A x x Z x =∈-≤≤-且,{}
||5B x x Z x =∈≤且|,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是( )
(A )11 (B )10 (C )16 (D )
15
7. 下列集合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
(A )M={(1,2)},N={(2,1)} (B )M={1,2},N={2,1}
(C )M={x|y=x 2+1},N={y|y=x 2
+1} (D )
M={(x,y)|
3
12
y x -=-},N={(x,y)|y-x=1} 8. 若U 为全集,下面三个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
(1)若()()U B C A C B A U U == 则,φ (2)若()()φ==B C A C U B A U U 则, (3)若φφ===B A B A ,则
(A)0个(B)1个(C)2个(D)3个
9.50名同学参加跳远和铅球测验,跳远和铅球测验成绩分别为及格40人和31人,
2项测验成绩均不及格的有4人,2项测验成绩都及格的人数是()(A)35(B)25(C)28(D)15
10.如图,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
(A)B∩[C U (A∪C)] (B)(A∪B)∪(B∪C)
(C)(A∪C) ∩( C U B) (D)[C U (A∩C)]∪B
二、填空题
1.集合A={x|x是等边三角形},集合B={x|x是等腰三角形},
则A __B .
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0___{0},∅___{0},{a,b}____{a,b,c},{a,b}___{b,a},(0,
1)____{(0,1)}.
3.若}1
|
{<
=x
x
A,}2
0|
{<

=x
x
B则
A C
R = ,B
C
R
= .
4.若集合A={x|-1<x<3},B={x|x≤2},则A∩B=_____________,A∪B=_________.
5.设集合M={2,a},N={2,a2-2},若M=N,则a=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 已知集合







-

=N
x
N
x
A
6
8
|,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2..已知M={x| -2≤x≤5}, N={x| a-2≤x≤2a-1}.
若M⊇N,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 设全集2
{9,3,23},{|21|,9},{5},
I
I a a A a C A
=+-=-=求实数a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