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血脂和心肌

合集下载

《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对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型)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的影响》

《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对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型)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的影响》

《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对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型)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的影响》一、引言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心肌缺血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在中医理论中,稳定型心绞痛常被归类为“痰瘀互结型”,其治疗多以化痰祛瘀、通络止痛为主。

近年来,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在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对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型)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的影响。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对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型)患者进行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并对其心肌缺血总负荷进行评估。

研究对象共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

实验组患者接受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安慰剂治疗。

在治疗前后,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手段,对患者的心肌缺血总负荷进行评估。

三、结果1. 心肌缺血总负荷的改善情况经过一定周期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心肌缺血总负荷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患者的改善情况则不明显。

这一结果提示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对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型)患者的心肌缺血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2. 其他指标的变化在治疗过程中,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胸闷、心悸、气短等也有明显改善。

同时,实验室检查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血脂、血糖等指标也有所改善。

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在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有效性。

四、讨论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其成分包括瓜蒌、薤白、半夏等,具有化痰祛瘀、通络止痛的功效。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能够显著改善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型)患者的心肌缺血总负荷,同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脂、血糖等指标。

这一结果可能与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中的药物成分能够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降低血液黏稠度等有关。

五、结论综上所述,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对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型)患者的心肌缺血总负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同时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相关指标。

高血脂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研究

高血脂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研究

高血脂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研究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食品供应的丰富多样化,高血脂症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高血脂只是一个单纯的生理指标,但事实上,它与许多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有关。

本文将探讨高血脂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性,并提供一些预防和管理这些疾病的建议。

一、高血脂与心血管风险因素1.1 血脂异常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一般来说,高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主要风险因素。

单核细胞在动脉壁中沉积,并形成斑块,限制了动脉内皮细胞功能,增加了发生斑块溃塌、栓子形成等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高胆固醇水平会降低心脏供氧能力,增加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性。

1.2 高血压和高血糖对心血管健康的关联与高血压和高血糖相比,高血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被认为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因素。

然而,当这些风险因素同时存在时,其对心脏和动脉健康的影响将倍增。

事实上,过去几十年来的大量研究已经证明了这种复合影响。

因此,在预防和管理心血管疾病时,需要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

二、高血脂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2.1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发展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内皮受损、斑块形成等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疾病。

许多长期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风险呈正相关关系。

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与冠心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2.2 降低血脂水平的治疗策略降低血脂水平已成为预防和管理冠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除了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饮食摄入和增加体育锻炼外,药物治疗也是常见的选择。

他汀类药物是一类被广泛使用的药物,能够有效地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并减少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

此外,一些新型的药物如PCSK9抑制剂也在最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三、预防和管理高血脂及其相关心血管疾病3.1 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和管理高血脂及其相关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高血压和高血脂有什么区别【健康必备常识】

高血压和高血脂有什么区别【健康必备常识】

高血压和高血脂有什么区别
文章导读
\n
我们也知道三高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很多人对于医学方面的知识不太了解,而且这三个名称有比较相似,因此不能区分其中的区别,那么高血压和高血脂到底有
什么区别呢?这两个到底有什么不同呢?那么接下来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两者的不同
之处吧!希望大家能够有所了解。

什么是高血脂?
正常血液循环中的血脂维持在一定的浓度,它在保证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
作用。

当血脂升高超过一定范围,就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血管狭窄,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危害人的寿命和健康。

高血脂症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脑萎缩、肾栓塞、肾功能衰竭、肾性高血压、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栓塞)和视网膜动脉栓塞等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脂的形成原因主要因为摄入的总热量过多,超过人体活动的需要,供给的热量长
期大于消耗的热量,人体的脂质代谢就产生紊乱,使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异常增高。

解决的办法首先需要合理膳食,限制热量摄入和控制体重,限制饭量和肉量,避免吃
含胆固醇高的食品,减少动物脂肪和肉类的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

如果身体已超重或
已有脂肪肝或已肥胖,可在一段时间内尽量少吃淀粉类和肉类,只保证每日所需要的
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的摄入,以消耗血中过多的脂质和体内已堆积的脂肪,。

高血脂

高血脂

y
在ATPIII中,除再次明确规定将冠心病 患者的血浆LDL-C控制在2.6mmol/L外, 还提出应将具有冠心病等危症个体的血 浆LDL-C也应降至2.6mmol/L。
4.降LDL-C治疗 (1)一级预防
y y
一级预防:从大众的角度出发,一级预防 措施中的重点是放在改善生活方式。 下列3点尤为重要:
y
一、血脂与脂蛋白
LDL: y 由于LDL颗粒小,即使LDL-C的浓度 很高,血清也不会混浊。 y LDL中载脂蛋白95%以上为apoB100。 y 根据颗粒大小和密度高低不同,可 将LDL分为不同的亚组分。 y LDL将胆固醇运送到外周组织,大多 数LDL是由肝细胞和肝外的LDL受体 进行分解代谢。
(1)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 (2)增加体力活动; (3)控制体重。
4.降LDL-C治疗 (1)一级预防
y
一级预防的目的是减少长期(>10年)和短 期(≤10年)的冠心病危险性。 降低LDL-C的目标值是依个体冠心病的危 险性而定, 危险性愈高, LDL-C降低的目 标值则愈低。
y
4.降LDL-C治疗 (1)一级预防
各血脂项目测定数值法定计量单位为 mmol/L,国际上有些国家用mg/dl。 y TC、HDL-C、LDL-C的换算系数为 mg/dlx0.0259=mmol/L y TG的换算系数为mg/dlx0.0113=mmol/L
y
三、血脂异常分类
y y
1、继发性或原发性高脂血症 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 起的血脂异常。可引起血脂升高的系统性疾病 主要有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 症,其他疾病有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系统 性红斑狼疮、糖原累积症、骨髓瘤、脂肪萎缩 症、急性卟啉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此外, 某些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 素等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血脂升高。

血生化心肌酶谱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血生化心肌酶谱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血生化及心肌酶谱各项指标临床意义————————————————胡馨血生化是生化室能做的全套项目。

一般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肾功(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肌酐、尿酸、尿微量蛋白)、离子、淀粉酶、心肌酶等等;而血常规是诊断血液疾病或身体有无炎症贫血或凝血问题的检查。

心肌酶谱:对心肌酶检查,检查心肌酶主要是确定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

一般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和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国内常将这一组与心。

关于心脏疾病药物和血脂调节药j课件

关于心脏疾病药物和血脂调节药j课件
用途: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和早搏。
(2)I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属于I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有利多卡因、 美西律、妥卡胺和苯妥英,前三种药物即 是钠通道阻滞剂,也是局部麻醉药。临床 上可以治疗各种室性心律失常。
利多卡因是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口服后 很快被肝脏破坏,故一般经静脉给药。
理化性质:白色透明结晶性粉末,味苦,难溶 于水和醚,易溶于吡啶,微溶于烯醇和氯仿。
用途: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心力衰 竭,尤其对心房颤动及室上性心动过速有利。
2. β-受体激动剂类(β- adrenergic agonists)
临床上治疗心衰使用的肾上腺素β1-受体激 动剂为多巴胺衍生物。
苯妥英能抑制洋地黄中毒时所出现的触发活 动,并可改善洋地黄中毒时伴发的传导阻滞, 是洋地黄中毒而致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关于心脏疾病药物 和血脂调节药j
(一)强心药物
(Cardiac agents)
强心药为可以加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又 称为正性肌力药。可分为如下四类: ① 抑制膜结合的Na+、K+-ATP酶活性的 强心苷; ②β-受体激动剂; ③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④ 加强肌纤维丝对Ca+的敏感性钙敏化药。
1. 强心苷类(Cardiac Glycosides)
(1)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奎尼丁是此类药物中最早被发现并应用于 临床的,
普鲁卡因胺作用与奎尼丁相似,但更为安 全,既可口服也可注射给药。
丙吡胺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其作用和用 途与奎尼丁相似,对某些奎尼丁无效的病 例亦有效,副作用小,故认为可以代替奎 尼丁和普鲁卡因酰胺。
西苯唑啉既可口服,又可注射,疗效准确, 副作用少,优于奎尼丁和普鲁卡因酰胺。
强心苷的糖多连接在3位的羟基上,多为D-葡 萄糖、D-洋地黄毒糖、L-鼠李糖和D-加拿大 麻糖。

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完整版

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完整版

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完整版一、概述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我国居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危险因素普遍暴露,ASCVD 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1]。

中国ASCVD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血脂异常为ASCVD发生发展中最主要的致病性危险因素之一[2]。

WHO最新资料显示,全球超过50%的冠心病的发生与胆固醇水平升高有关。

在ASCVD 防控方面,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借助于完成降脂治疗为主的三大任务,成功降低了冠心病死亡率[3];其中,贡献最大的胆固醇水平降低占24.25%的权重。

而近年我国冠心病死亡率不断增加,首位原因为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影响,占77%,明显超过糖尿病和吸烟,成为首要致病性危险因素[4]。

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我国ASCVD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基层以及社区医务工作者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主力军。

提高基层医生对血脂异常的认识、防治水平,对降低人群整体心血管风险,防治ASCVD发生有重要意义。

(一)定义总胆固醇(TC)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1.血脂与脂蛋白: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TG。

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结合形成脂蛋白(Lp)。

脂蛋白为球状的大分子复合物,其表面是少量蛋白质、极性磷脂和游离胆固醇,它们的亲水基团突入周围水相中,从而使脂蛋白分子溶于血液,并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

心肌梗死药物及使用说明

心肌梗死药物及使用说明

心肌梗死药物及使用说明心肌梗死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生命威胁。

药物治疗在心肌梗死的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常用于心肌梗死治疗的药物及其使用说明。

一、急性期药物治疗1. 抗血小板药物在心肌梗死的急性期,抗血小板药物被广泛应用,以防止血栓的形成,减少心肌梗死的范围。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 阿司匹林:口服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

一般建议在心肌梗死发生后即刻口服300毫克的阿司匹林,并维持75-150毫克/天的剂量。

- 氯吡格雷:氯吡格雷可以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常用于延长血小板聚集抑制的效果。

常规剂量为75毫克/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 替格瑞洛:替格瑞洛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磷酸二酯酶,减少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cAMP)的降解,从而增强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通常剂量为90毫克/天。

2. 溶栓药物溶栓药物可以溶解心肌梗死区域的血栓,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

常用的溶栓药物有:-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tPA是一种内源性纤溶酶原激活剂,在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广泛。

剂量为化隆30-50毫克/次静脉滴注,持续至血栓溶解。

- 重组链激活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PA):与tPA类似,rPA可以快速溶解血栓,通常剂量为10单元/千克体重,静脉滴注。

二、稳定期药物治疗1. 抗凝药物在心肌梗死的稳定期,抗凝药物可以预防再次形成血栓,维持冠状动脉的通畅。

常用的抗凝药物有:- 单抗凝酶Ⅱ:单抗凝酶Ⅱ能够选择性地抑制凝血酶的生成,减少血栓的形成。

常规剂量为25-50微克/小时的静脉滴注。

- 肝素:肝素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凝血酶的活性,常规剂量为5000单位静脉注射,每隔6小时重复一次。

2.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氧情况。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有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 血脂调节药物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血脂调节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