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感染的抗生素治疗课件

合集下载

抗生素在呼吸感染中应用ppt课件

抗生素在呼吸感染中应用ppt课件



治 疗


抗感染:出现脓痰或持续高热和病情较重 时,应使用抗生素。主要针对G+球菌、非 典型病原体 对症治疗:止咳、化痰、祛痰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

由于哮喘是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
疾病,而不是细菌引起的炎症,所以,一 般情况下不需服用抗生素

但如果发作时间较长,有发热或合并支气 管炎、肺炎等细菌感染时,则可以应用抗 生素,以控制感染
慢性支气管炎-感染

病毒感染:鼻病毒、粘液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 为多见。在病毒或病毒与支原体混合感染损伤气道粘膜的 基础上可继发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及奈
瑟球菌四种为最多见 感染虽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有密切关系,但目前尚无足

够证据说明为其首发病因。只认为是慢性支气管炎的继发
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可预防和可
治疗的疾病,有一些明显的肺外作用(即全 身效应),这些肺外作用可能导致患者病情 加重。COPD肺部表现的特征是气流受限, 这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通常 呈进行性加重,与肺脏对有害颗粒或气体 产生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COPD伴感染

存在下呼吸道防御机能的减退,因而极 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 与一般肺炎不同的是,COPD并发下呼 吸道感染是反复发生不能彻底治愈的

支气管扩张
定 义

是一种慢性肺、支气管化脓性疾病 由于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 使粘液脓性分泌物滞留,引起支气管壁感 染,管壁肌层和弹力纤维组织破坏,代以 纤维结缔组织,致支气管壁僵化和管腔扩 张。这种病理改变不可恢复

COPD伴感染-病原体1

呼吸系统感染的急诊抗生素选择

呼吸系统感染的急诊抗生素选择

2
下呼吸道感染
主要包括支气管、肺部等部位的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等。
3
其他感染
包括胸膜炎、肺结核、肺真菌感染等。
细菌性肺炎的种类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区环境中发生的肺炎,患者在发病前2周内没有住院或居住在长期护理机构。
医院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住院期间发生的肺炎,患者在入院前2周内没有发生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
发热
患者通常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甚至更高。
咳嗽
患者通常出现剧烈咳嗽,伴有咳痰,痰液可能为白色、黄色或绿色。
呼吸困难
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加快,甚至出现呼吸窘迫。
胸痛
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尤其是在深呼吸或咳嗽时。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诊断
1
1.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严重患者可能出现败血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血常规检查
可发现白细胞升高,提示细菌感染。
痰培养
确认致病菌类型,指导抗生选择。
临床评估
评估患者症状,结合病史进行综合判断。
链球菌肺炎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
青霉素类药物是治疗链球菌肺炎的首选方案,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以使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等替代药物。
支持治疗
除了抗生素治疗外,还需要进行一些支持治疗,例如吸氧、输液等,以缓解患者的症状。
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症状常与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需注意区分。
肺结核
早期肺结核症状轻微,常被忽视,需进行必要的检查以排除肺结核。
肺栓塞
肺栓塞的症状多样,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需要警惕。

呼吸系统感染抗菌药物治疗

呼吸系统感染抗菌药物治疗
2
素类、氯霉素、四环素等; 4、 影响核酸代谢,阻碍遗传信息的复制:利福霉素类、氟胞嘧啶、喹诺酮类、甲硝唑等; 5、 其他:(1)抑制细菌叶酸代谢:磺胺类、甲氧嘧啶;(2)抑制结核环脂酸的合成:异烟肼。 (二) 抗菌药物在呼吸道的分布 抗菌药物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与药物渗入支气管、肺组织的量密切相
关。正常人全身用药后,支气管、肺组织中的药浓度往往远较血浓度为低,约为血浓度的 1/30-1/40。脂溶 性药物渗透力很大,脂溶性良好的制剂大环内酯类及氯霉素、林可霉素、利福平等较易渗入支气管、肺组织 中,在痰液及支气管分泌物中可达有效浓度。青霉素类和头孢霉素类是通过弥散进入支气管肺组织中,其在 痰中浓度仅为血液中的 1%-10%,因此用于治疗肺部感染时宜给予较大剂量。氟喹诺酮类对大多数呼吸道的 病原菌均有强大的作用,在支气管分泌物中浓度为同期血浓度的 53%-111%,提示有蓄积;肺组织浓度可达 血浓度的 3-4 倍。氨基糖甙类在支气管分泌物中的浓度可血浓度的 5%-40%,可抑制 50%-90%的肠杆菌科 细菌和绿脓杆菌,但是炎性分泌物中的酸性及厌氧环境可影响其抗菌活性,故单独使用时疗效常不满意。
六、 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 1、 尽早明确病原学诊断,经验性用药与针对性用药结合。
3
2、 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的适应症。可用窄谱则不应用广谱,单一用药能控制感染时不应联合用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熟悉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抗菌谱、药代动力学特性及不良反应等。
4、 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功能状态及血药浓度等调整用药。
1
需要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衡量操作的利弊、考虑病人的基础疾病和预后等情况才慎重选用。 (三)检测结果诊断意义的判断:(1)确定:①血或胸液培养到病原菌;②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

抗生素在肺部感染中的应用宣讲专家讲座

抗生素在肺部感染中的应用宣讲专家讲座

抗生素在肺部感染中的应用宣讲专家讲座
第29页
硝唑类 - 甲硝唑(灭滴灵)、替硝唑
• 抗菌谱:厌氧菌、滴虫、阿米巴 • 应用指征:厌氧菌感染(腹腔、盆腔、
口腔、化脓性炎症)滴虫、阿米巴、伪 膜性肠炎 • 不良反应:消化道症状、皮敏、神经系 统症状,血液系统
抗生素在肺部感染中的应用宣讲专家讲座
第30页
靶位修饰
靶位旁路
抗生素在肺部感染中的应用宣讲专家讲座
四环素(如 tetA) 氟喹诺酮炎(如 norA) 内酰胺类(如 OmpF; OprD) 氟喹诺酮类(如 OmpF) 氨基糖甙类(低能量) 内酰胺类(内酰胺酶) 氨基糖甙类(修饰酶) 磷霉素(谷胱酐肽结合) 氯霉素(灭活酶) 氟喹诺酮类(旋转酶修饰) 利副平(DNA 聚合酶结合) 内酰胺类(PBP 改变) 大环内脂类(rRNA 甲基化) 糖肽类(vanA; vanB) 甲氧苄定(胸腺嘧啶缺陷株)第7页
第12页
惯用抗生素特点(1)
• PG: 对 G+ 活性强,对酶不稳定
• 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 西林,氟氯西林。
• 广谱青霉素:(羟)氨苄西林。对G-杆菌 活性, 对酶不稳定。
• 抗假单孢菌青酶素:氧哌嗪西林,替卡西
林。对绿脓杆菌及其它G+杆菌活性 ,不
耐酶。
抗生素在肺部感染中的应用宣讲专家讲座
糖肽类(万古霉素、璧霉素)
• 抗菌谱:G+球菌 • 适应症:MRSA /MRSE,伪膜性肠炎 • 使用方法:0.5 iv dip g8h/1.0 iv dip g12h
(>60分钟) • 不良反应:过敏、耳肾毒性、静脉炎、红
人综合征等。
抗生素在肺部感染中的应用宣讲专家讲座

儿童呼吸道的感染和抗生素的使用PPT课件

儿童呼吸道的感染和抗生素的使用PPT课件
肝肾损伤
抗生素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能对 肝肾等器官造成一定的负担,长期 大量使用可能对肝肾造成损伤。
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耐药性增强
抗生素的滥用会使细菌产 生抗药性,使抗生素失去 效力,导致治疗难度增加。
疾病恶化
不当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 病情恶化,甚至引发其他 并发症。
增加医疗费用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治疗周 期延长,增加医疗费用。
抗生素使用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原则
抗生素的使用应遵循“合理、有效、安全”的原则,根据感 染的具体病菌种类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注意事项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避免滥用,注意观察不良反应,遵循医生 的建议和指导,同时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03
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抗生素
病毒感染的特点与抗生素的适用性
儿童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是由特定细菌引起的,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抗生素对应关系
每种抗生素针对特定的细菌种类,因此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于治疗细菌感染至 关重要。
抗生素的种类与作用机制
种类
抗生素主要分为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 抗菌谱和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
抗生素通过抑制或杀死细菌的生长来发挥作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作用机制不同 。
感染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飞沫传播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 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等 方式传播。
接触传播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 也可以通过接触患者或污 染的物品传播。
空气传播
部分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可 以在空气中长时间存活, 通过空气传播。
02
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与抗生素
细菌性感染与抗生素的对应关系

呼吸科常用治疗PPT课件

呼吸科常用治疗PPT课件
详细描述
COPD的典型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可能 出现乏力、体重下降和食欲不振等症状。治疗COPD的方法包括戒烟、药物治 疗、肺康复和氧疗等。
哮喘
总结词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以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 性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与过敏、遗传等因素有关。
详细描述
哮喘的症状包括喘息、胸闷、咳嗽等,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加重。 治疗哮喘的方法包括避免过敏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长 效β₂受体激动剂等药物治疗、以及哮喘管理计划和教育等。
社区参与
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呼吸系统疾病 的防控工作,形成群防群控的局面。
专业培训
加强医务人员对呼吸系统疾病预防与 控制的专业培训,提高防治水平。
04 呼吸科疾病典型病例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总结词
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与吸烟、 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有关。
可提高吸入氧浓度。
在高压环境下进行氧疗, 适用于某些特殊疾病的
治疗。
机械通气治疗
无创机械通气
通过面罩等无创方式连接呼吸机,支 持呼吸功能。
机械通气的撤离与康复
根据患者病情,逐步撤离机械通气, 促进患者康复。
有创机械通气
通过气管插管等方式连接呼吸机,支 持呼吸功能。
其他治疗方法
支气管镜治疗
通过支气管镜进行诊断和 治疗的手段,如支气管镜 下取异物、支气管镜下肺 泡灌洗等。
个体化治疗与精准医学在呼吸科的应用
个体化治疗
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个体化治疗逐渐成为可能。通过对患者的基因组、 表型等进行检测,可以为患者量身定制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呼吸系统感染药物治疗

呼吸系统感染药物治疗

呼吸系统感染药物β内酰胺类(β-lactams)抗生素是在各类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中常用的抗生素。

一般可分为青霉素类(penicillins)、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和其他类。

常用的青霉素类有青霉素G、氨苄西林(ampicillin)、阿莫西林(amoxicillin)、苯唑西林(oxacillin)、氯唑西林(cloxacillin)、卡苄西林(carloecillin)、哌拉西林(piperacillin)等。

青霉素G的主要抗菌对象是不产酶的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厌氧球菌、放线菌等所致的呼吸道感染。

苯唑西林和氯唑西林的主要适应证是产酶金葡菌的各种感染。

氨苄西林主要适用于流感杆菌等革兰阴性菌的感染。

阿莫西林、呋苄西林和哌拉西林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感染。

头孢菌素类一般又可分为1、2、3及4代。

第1代的主要代表有头孢噻吩(cephalothin)、头孢唑啉(cefazolin)、头孢拉定(cefradine)等;第2代头孢类主要代表有头孢呋辛(cefuroxime)、头孢孟多(cefamandole)、头孢呋辛酯(cefuroximeaxetil)、头孢克洛(cefaclor)等。

第3代头孢类的主要代表有头孢噻肟(cefotaxime)、头孢曲松(ceftriaxone)、头孢他啶(ceftazidime)、头孢哌酮(cefopera-zone)等。

第4代头孢类包括头孢匹罗(cefpirome)、头孢吡肟(cefepime)、头孢利定(cefalorne)等。

第1代头孢菌素的抗菌活性主要是革兰阳性菌,包括产酶的金葡菌,第3代头孢菌素主要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加强了,包括肠杆菌科中的一些条件致病菌及铜绿假单孢菌,对革兰阳性菌包括产酶金葡菌有一定活性,但比第l、2代弱。

第2代作用介于二者之间。

第4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高效,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可用于治疗对第3带头孢菌素耐药的细菌感染。

呼吸系统疾病ppt课件

呼吸系统疾病ppt课件

预防措施
减少户外活动、佩戴口罩等是 预防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感染
细菌感染
01 细菌感染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如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
病毒感染
02 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感染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
其他感染
03 支原体、衣原体等不典型病原体感染也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03
呼吸系统疾病的 诊断
吸烟对呼吸系统 的影响
吸烟可导致气道炎症、气道狭窄和气流受限,加重 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戒烟的重要性
戒烟可以降低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改善呼吸道健 康,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空气污染
污染来源
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是空气 污染的主要来源。
影响程度
空气污染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的发生和加重。
手术治疗
01
手术治疗简介
手术治疗是一种针对呼吸系统疾 病的有效方法,通过切除病变组 织或修复受损部位来恢复肺功能。
02
手术适应症
手术治疗通常适用于严重的呼吸 系统疾病,如肺癌、支气管扩张 等,当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恶化 时,手术治疗成为必要选择。
03
手术类型
手术治疗包括肺叶切除、肺段切 除、全肺切除等,具体手术方式
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 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 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 喘息和胸闷等。
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 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 氧疗、康复锻炼、手术 治疗等,旨在减轻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 命。
哮喘
定义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 受限。
分类
哮喘根据发病时间和病程可分为 急性发作、慢性持续性和慢性进 展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与药效学
• 了解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能有效指导 抗菌药物的正确应用。如青霉素类多可被 胃酸破坏,青霉素G口服后仅10%~25% 吸收入血;头孢菌素多数品种口服吸收甚 少;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 、两性霉素B口服后吸收也极少。阿莫西 林、头孢氨苄和头孢拉定、复方SMZTMP、甲硝唑、克林霉素及氟喹诺酮类等 抗菌药口服吸收则在80%~90%以上。
2、头孢菌素类
(1)第一代头孢菌素对G+球菌作用强,炭疽杆 菌和白喉杆菌也高度敏感,对G-菌中的脑膜炎 球菌、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和奇 异变形杆菌也有活力。头孢唑啉和头孢拉定可 作为第一代的代表。
(2)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酶的稳定性增强,主要 作用于大部分肠杆菌科、流感杆菌和奈瑟菌属 等G-菌,对G+球菌略逊于第一代,对绿脓杆菌 、沙雷杆菌、不动杆菌及阴沟杆菌多无效。品 种有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及头孢替安(cefotian ),后者抗菌谱广,对除脆弱类杆菌外的厌氧 菌也有较高活力。头孢克洛为口服制剂,可抑 制所有流感杆菌和90%卡他莫拉菌,常用于呼 吸道感染。
MRSA及耐药肠球菌外,其他G+、G-球菌杆菌对本品均敏感,针对胞壁 、胞膜有双重杀菌作用,生物利用度好。 抗G-菌青霉素有美洛西林、替莫西林(temocillin)及福米西林( fomidacillin),前者仅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有高效,后两者对β-内酰胺 酶稳定,对G-球、杆菌和绿脓杆菌活力强,比其他青霉素类强10~20倍
4、头霉素类
化学结构及抗菌活性与头孢菌素相仿,且以头 孢命名。
头孢西丁对各类厌氧菌及放线菌作用强。
头孢美唑(cefmetazole)对一般G+及G-菌作用 强,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杆菌敏感,对 厌氧菌与头孢西丁相似。
头孢替坦(cefotetan)对需氧(尤其是G-菌)及 厌氧菌均有活力。
拉氧头孢(moxalactam)的作用与第三代头孢 菌素相似,对脆弱类杆菌比头孢西丁强2~8倍 。
• 新品种15元环的阿奇霉素(azithromycin)、14 元环的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抗菌谱广,对葡萄球菌和需氧G-杆菌具有良好 活性,某些品种对绿脓杆菌或结核分支杆菌有 较强作用,对厌氧菌天然耐药,具有抗生素后 效应(PAE)。
一、抗菌药物应用现况
•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与可选药物品种的不断增 加,感染病原谱的进一步变迁和耐药菌的涌现, 在医院内肺炎、免疫抑制患者肺炎,老年人肺炎 或有肺部基础疾病或反复应用抗生素宿主伴发肺 炎的病原体中,耐药的G-杆菌如绿脓杆菌、不动 杆菌、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 )的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以及G+球菌如耐青霉 素的肺炎链球菌(PRSP),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 葡萄球菌(MRSA)甚至耐药严重的肠球菌的比 例升高,临床上如何正确选择有效、安全、经济 的抗菌药物变得越来越困难。
(3)第三代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更稳 定,抗G-菌作用更强,对沙雷杆菌、绿 脓杆菌也有效,常用于重症感染、院内 感染和颅内感染。
(4)新开发的第四代头孢菌素对各种β内酰胺酶稳定,易于穿透细菌外膜,抗 菌活力较第三代更强。头孢匹罗 (cefpirome)对包括绿脓杆菌、沙雷杆菌 、阴沟杆菌在内的G-菌的作用优于头孢 他啶,头孢吡肟(cefepime)则对G+球菌 作用明显增强,除黄杆菌及厌氧菌外对 本品均敏感。
3、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与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行自杀性结合,从而 保护β-内酰胺环。 品种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ugmentin,安美汀)、替卡西林-克拉维 酸(timentin,特美汀)、氨苄西林-舒巴坦(unasyn,优立新; sultamicillin,舒他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sulperazon,舒普深) 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星、联邦他唑仙)等。舒巴坦与β-内酰 胺类有协同抗菌作用,可增强抗生素对不动杆菌、假单胞菌属和脆 弱类杆菌的活性。他唑巴坦(tazobactam)的抑酶作用最优,可使耐 哌拉西林的G-杆菌、葡萄球菌和厌氧菌恢复敏感。
几种常用抗生素的支气管或肺组织药物浓度 : 1、氟喹诺酮类: 2、大环内酯类及氯霉素、林可霉素、利福平 : 3、氨基糖苷类: 4、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ຫໍສະໝຸດ 二呼吸系统感染常用的抗生素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结构上均含β-内酰胺环 包括:1青霉素类
2头孢菌素类 3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 4头霉素类 5碳青霉烯类 6单环β-内酰胺类
5、碳青霉烯类
• 亚胺培南(imipenem)抗菌谱极广,对 G+、G-需氧菌及厌氧菌均有极强的活力 ,对酶高度稳定,在杀伤G-杆菌时不会引 起内毒素过多生成。
• 美罗培南(meropenem)对葡萄球菌及 肠球菌作用较亚胺培南稍弱,对各种G-杆 菌则强2~32倍,对鸟分支杆菌及军团菌 亦有效。
6、单环β-内酰胺类 • 氨曲南(aztreonam)对G-需氧菌(包括
绿脓杆菌)作用强,类似头孢噻肟及头孢 哌酮,但对G+球菌和厌氧菌几乎无活力 。
• 卡芦莫南(carumonam)对催产克雷白杆 菌及枸橼酸杆菌的作用优于其他抗生素。
(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红霉素及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等在细菌 细胞内浓度高,抗菌作用明显增强,阿奇霉素 对流感杆菌等G-杆菌亦有良好活性,口服吸收 好,半衰期长,不良反应少。 抗菌谱主要为需氧G+、G-球菌及厌氧球菌,对 支原体属、衣原体属、军团菌等也有良好作用 。
1、青霉素类
青霉素G及口服青霉素V钾片 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氟氯西林等)针对产青霉素
酶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株(MRSA)对本品耐药。 广谱青霉素(羧苄西林、替卡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及哌拉西林等)抗
G-杆菌活力强,对绿脓杆菌亦有良效。 美洛西林对G+球菌作用较强。 近年新合成的氨基酸青霉素阿扑西林(Aspoxicillin)抗菌谱更广,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