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现状及用药建议
齐鲁医学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上.pptx

6.RAOM 有预防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可以选
用SMZco或羟氨苄青霉素(剂量同前)。 抗生素的预防应用疗程不宜超过2-6个月; 疗程在1个月以上的预防性应用,选择 SMZco为好,因其相对较少促使细菌产 生β-内酰胺酶而致耐药。有时外科治疗 对RAOM是必需的,例如鼓膜切开术并植 入通气管等。
2021/7/27 星期二
3.明确为细菌性扁桃体咽炎及其化脓性并发 症、非化脓性并发症(风湿病、肾小球肾炎等) 者,为消除感染灶均有使用抗生素指征。国内 外迄今尚未发现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 GAS,故青霉素仍是极有效、安全、廉价的首 选抗生素;羟氨苄青霉素和第一代头孢类抗生 素如头孢拉定、头孢唑啉等也可使用。
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包括 红霉素、罗红霉素和阿齐霉素(剂量同前)。
2021/7/27 星期二
23
咽炎和扁桃体咽炎 (三) 抗生素
合理使用原则
4.疗程:无并发症的细菌性扁桃体咽炎 抗生素疗程5~7天;风湿病、肾小球肾 炎患儿的咽炎10~14天;一旦出现严重 化脓性并发症者,抗生素疗程应视病情 而延长,并注意有无扁桃体周围脓肿, 必要时须及时作外科脓肿切开引流术等。 疗程中必要时应根据细菌培养与药敏结 果调整抗生素的使用。
2021/7/27 星期二
5
中耳炎(一) 概况
3.复发性急性中耳炎(RAOM) 指6个月内有≥3次或1年中有≥4次
的典型AOM发作。诊断RAOM时仍应强调 AOM的诊断标准,以免与持续性OME相 混淆。对RAOM患儿要注意各种潜在诱因, 如被动吸烟、托幼机构集居儿、过敏性 鼻炎和各种颅面畸形包括腭裂、21三体 综合征等。
2021/7/27 星期二
27
喉炎(三) 抗生素合理使用原则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在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在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临床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通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喉咙痛、咳嗽、喉咙红肿等。
由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随有症状明显,患者通常需要及时治疗以缓解症状并预防病情恶化。
近年来,关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在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
这些研究主要关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其可能对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影响。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该药物在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总结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在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临床研究现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可靠的治疗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在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希望验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在治疗这类疾病中的有效性,并且探讨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我们也将重点关注药物的安全性,包括副作用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建议。
这项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为临床上更好地指导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研究对象选择研究对象选择是本次临床研究的重要环节。
我们在选择研究对象时,首先对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了严格的筛选。
患者需要符合以下标准才能被纳入研究范围:年龄在18岁到65岁之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喉咙痛、鼻塞等;经临床检测确诊为细菌感染;未接受过抗生素治疗或者已停止抗生素治疗超过72小时。
除了基本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外,我们还对患者的病史、基本生活习惯、过敏史等进行了详细了解和记录。
特别是对于患者过去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了重点询问,以排除已经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患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与抗生素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与抗生素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影响鼻腔、咽喉、喉、气管和支气管等上呼吸道部位的感染。
这种感染通常由病毒引起,而不是细菌。
然而,一些患者可能会被误诊为细菌感染,并被医生开具抗生素处方。
本文将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以及抗生素治疗的适用性。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鼻涕、咳嗽、喉咙痛以及轻度发热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的2-3天内出现,并在7-10天内自行缓解。
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可以通过休息、充足的水分摄入和适当的药物缓解症状。
然而,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症状,如高热、呼吸困难以及咳嗽黏液中带血等,这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而不是病毒感染。
然而,由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与细菌感染相似,一些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处方。
这种过度使用抗生素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它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还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
抗生素治疗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些特定情况可能是适用的。
例如,如果患者出现高热、呼吸困难或黏液中带血等严重症状,这可能是细菌感染的迹象。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开具抗生素处方。
此外,对于存在免疫系统问题的患者,如老年人、婴儿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抗生素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然而,对于大多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来说,抗生素治疗是不必要的。
病毒感染通常会在数天内自行缓解,而抗生素对于病毒感染没有治疗效果。
此外,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腹泻、恶心和皮疹等。
因此,医生应谨慎开具抗生素处方,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自我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可以通过休息、充足的水分摄入和适当的药物缓解症状。
例如,非处方药物如退烧药、止咳药和鼻塞药可以帮助缓解症状。
此外,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患者和避免室内空气污染等,也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总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而不是细菌。
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可以通过休息、充足的水分摄入和适当的药物缓解症状。
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

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一、急性呼吸道感染时抗生素的合理应用1.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是指以鼻咽炎为主的普通感冒,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炎,喉炎,会厌炎等。
应作定位诊断才能做到合理使用。
(1) 普通感冒:一般为自限性,通常3-7天,个别达10天。
儿科门诊患儿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其中,80%以上为病毒所致。
因此,抗生素的使用不能改变感冒的病程和预后,抗生素不应该用来预防感冒时并发的细菌感染。
如并发细菌感染,方有指针使用抗菌药物。
(2) 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指中耳炎内有渗液,持续6周以上,无急性感染表现,不使用抗生素,如持续3个月以上,应考虑用抗生素;急性中耳炎指全身或局部症状可使用抗生素,首选青霉素或羧苄青霉素,头孢克洛,支原体者用大环内酯类,病程7-10天。
(3) 鼻窦炎:单纯病毒性鼻窦炎不使用抗生素,细菌性鼻窦炎可使用抗生素同上。
(4) 咽炎和扁桃体炎:病毒性不使用抗生素,如怀疑有链球菌、肺炎球菌或流感杆菌感染时可用磺胺甲恶唑,扁桃体有渗出物时可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类,过敏者选用大环内酯类,5-7天。
(5) 喉炎:无并发症的单纯性病毒性喉炎不用抗生素,喉梗阻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细菌性可选用青霉素或羧苄青霉素,苄唑青霉素,必要时选用二,三代头孢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应选用万古霉素,5-7天。
2.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指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和肺泡,肺间质。
肺炎是严重威胁小儿健康的首位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病原之一是细菌。
(1)气管支气管炎:主要病原是病毒或反应性气道疾病,病程少于7天者少用抗生素:病毒原性,病程等于7天,咳嗽加剧,痰量增多或脓痰者,外周血细胞升高者也可用;细菌性首选青霉素类,病程7-10天,支原体,衣原体类选用大环内酯类,疗程2周以上。
(2)毛细支气管炎:病毒,支原体,衣原体为主要病原,对病情严重,病程等于7天者,早产儿,小婴儿,原有心肺疾病者,免疫功能缺陷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者使用抗生素,疗程5-10天。
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

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引言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RTI)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TI)和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LRTI)。
这些感染一般由病毒引起,但也可能由细菌感染引起。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重问题,导致了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
因此,我们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和预防急性呼吸道感染。
1. 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每年有数以亿计的人因ARTI而寻求医疗帮助。
ARTI主要由病毒引起,如流感病毒、腺病毒和鼻病毒等。
然而,有些病例可能由细菌感染引起,如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
2. 抗生素的作用和局限性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对于治疗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非常有效。
但是,抗生素并不对病毒感染有效,因此对于大部分由病毒引起的ARTI患者,抗生素是无效的。
此外,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使得临床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3. 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原则3.1 根据病原学进行合理用药首先,在临床实践中,应尽力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来判断感染的病原学,并采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如果无法确定病原学,可以依据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3.2 选择适当的抗生素类别和剂量根据病原微生物的特点和抗生素的谱效,在选择抗生素时应尽量选择对特定病原微生物敏感的药物。
根据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合理确定抗生素的剂量和用药途径。
3.3 合理确定治疗时间。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在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在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临床研究【摘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本研究旨在评估其在这类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患者选取标准为符合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的患者。
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对比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和其他常用抗生素的疗效。
结果显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在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表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副作用较少。
结论指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适用于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临床用药建议。
本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患者选取标准、研究方法、结果分析、副作用和安全性评价、临床疗效评价、结论、未来研究方向、临床用药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方面,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被广泛应用且效果显著,但在临床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争议和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耐药菌株的出现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对于抗生素的选择及应用在临床上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在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临床研究,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副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用药指导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从而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为改善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在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具体包括评估该药物对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不同剂量和疗程的治疗效果,分析患者的耐药情况,研究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表现,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丰富和准确的治疗建议,促进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
呼吸道感染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建议与推荐药物

呼吸道感染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建议与推荐药物呼吸道感染是指影响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喉头)和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肺)的感染。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在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十分重要,可以有效控制感染,并避免抗生素滥用导致的问题。
本文将为您介绍呼吸道感染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建议,并推荐几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
一、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建议1. 确定感染类型:首先要明确呼吸道感染的类型,例如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还是真菌感染。
根据不同的感染类型选择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2. 选择广谱抗生素:对于初始治疗,可以选择广谱抗生素,能够覆盖多种可能的致病菌,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但要注意,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避免滥用。
3. 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在感染菌株分离出来后,通过药敏试验确定药物的敏感性,从而选择更为精准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这样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抗性的发生。
4. 注重个体化: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患者的年龄、过敏史等个体差异,制定个体化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应当根据他们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药物。
5. 严格遵守用药剂量和疗程: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是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来确定的。
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提前停药,以免影响疗效和导致抗生素抗性。
二、推荐药物1. 氨苄西林:氨苄西林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具有抑菌作用。
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等。
2.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它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良好的疗效,适用于治疗轻至中度的肺炎、支气管炎等。
3. 罗红霉素:罗红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在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有效。
它能抑制多种常见的致病菌,对儿童和成人的治疗效果良好。
但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慎用。
4. 奈替米星:奈替米星是一种喹诺酮类抗生素,适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系统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指南

呼吸系统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指南呼吸系统感染是指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包括鼻咽炎、扁桃体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感染的治疗,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的抗药性正在成为全球性的健康危机。
为了合理使用抗生素,以下是针对呼吸系统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指南。
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鼻咽炎、扁桃体炎和咽炎。
通常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此类感染无效。
治疗建议:- 鼻咽炎:休息、多饮水、辅助支持疗法,如鼻洗,使用止痛药缓解症状。
- 扁桃体炎:休息、多饮水、使用止痛药、漱口水、盐水漱口,对于复发性感染建议复查咽拭子。
- 咽炎:休息、多饮水、使用止痛药、盐水漱口,症状持续超过7天或复发性感染时建议复查咽拭子。
2.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主要由病毒引起,少数病例由细菌感染引起。
病情较轻的患者一般不需要抗生素治疗,以下情况可考虑使用抗生素:- 高热持续超过3天。
- 年龄小于6个月的婴幼儿。
- 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常用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及其盐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3. 社区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
治疗需考虑以下因素:- 年龄、性别和基础疾病。
- 是否需要住院治疗。
- 是否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
依据患者情况,可根据以下几种方案选择抗生素:- 轻度肺炎的成年患者: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及其盐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时间通常为7-10天。
- 中度或重度肺炎的成人患者:静脉给药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时间通常为7-14天。
- 儿童和老年患者:静脉给药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时间因年龄和个体差异而异。
- 孕妇:对孕妇进行详细的评估后,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及盐。
4. 支气管扩张和肺囊肿感染支气管扩张和肺囊肿感染的治疗主要依据患者的病情和感染程度,可选择静脉或口服抗生素。
常规治疗通常包括静脉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现状及用药建议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呼吸内科门诊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但该类疾病在一是药物选择上,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抗生素的无指征滥用状况较为严重,合理使用抗生素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该调查研究以郑州某医院为例,针对79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就诊过程中的抗生素使用状况展开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98.9%,应用的抗生素主要包括4 类12种,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为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和舒巴坦及美洛西林。
在治疗时两联和三联用药仍有一定比例。
抗生素的给药途径顺序是静脉滴注、静滴联合口服、单纯口服,在患者发病初期就给予抗生素治疗的比例很高。
滥用抗生素、不合理联合使用以及过多静脉使用抗生素药物的误区,为患者的健康带来可较大隐患。
该文在调查结果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应当坚决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正确使用抗生素,非常必要的情况下,才采用联合使用,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尽可能依照口服和静脉滴注的基本顺序进行治疗,从而自觉规范诊疗行为。
[關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呼吸内科疾病;临床治疗Current Situation of Antibiotic Us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Suggestions for Drug AdministrationXIAO WeiZhengzhou Fengya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Zhengzhou,Henan Province,450001 China[Abstracts]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s a common infectious disease in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However,there are often many problems of this disease in the drug selection,the situation of misuse of antibiotics is serious,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 In this study,a hospital in Zhengzhou was taken as an example,the antibiotic use for 792 cases of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it’s found that the use of antibiotics reached as high as 98.9%,th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including four categories of 12 types,most frequently used were ceftriaxone,cefuroxime and sulbactam and mezlocillin. Double and triple medication still covered a certain percentage in the treatment. The sequence of administration of antibiotics was intravenous infusion,intravenous infusion orally,simply oral,antibiotic treatment covered a large proportion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patient. Abuse of antibiotics,unreasonable joint use and excessive intravenous use of antibiotics,the errors brought greater risks for the health of patients.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findings,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 is put forward:use antibiotics correct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uidelines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 timicrobial Drugs”,if necessary,then take the joint use method,and based onthe patient’s condition,follow the sequence of taking medicine orally and intravenous infusion order for treatment,and thus consciously regulat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ehavior.[Key words]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ntibiotics;Respiratory diseases;Clinical treatment近些年来,伴随着广谱抗生素,尤其是第3代头孢菌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药物在医学临床的广泛应用,很多细菌对于抗菌类药物的耐药性也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合理使用抗生素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呼吸内科门诊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但该类疾病在一是药物选择上,往往存在着诸多问题,抗生素的无指征滥用状况较为严重[2]。
该研究的目的,就是以郑州某医院为例,随机抽取2017年1—2月在该院门诊就诊患者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就诊过程中的抗生素使用状况展开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医师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抗生素用药建议,以利于患者的康复。
1 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经诊断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处方共792例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81例,女性患者411例,患者年龄在25~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6±3.1)岁。
患者住院时间在3~14 d之间,平均为(9.0±1.5)d,具体参照《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以调查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联合用药情况和给药途径等,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科学分析和评价研究该院的该类患者抗生素使用规范性。
2 结果根据对全部79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共784例使用了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率达98.9%,应用的抗生素主要包括4 类12种,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为头孢曲松(68.7%)、头孢呋辛(8.1%)、舒巴坦(5.9%)及美洛西林(4.5%)。
在治疗时单独用药、两联和三联用药的比例分别是90.6%、8.7%和0.7%。
从抗生素的给药途径调查显示,静脉滴注、静滴联合口服、单纯口服的比例分别为83.2%、7.4%和9.4%,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在发病初期就通过给予抗生素治疗的比例很高,在发病当天应用抗生素的比例为52.9%,在发病第2天就使用的比例为33.6%,在发病第3天应用的比例为14.8%。
3 讨论相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研究证实,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的病原是病毒[3]。
病毒、细菌和非典型病原体等混合感染也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发病原因。
该项调查发现,经过该院门诊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其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98.9%,可能的原因,主要是主治医生盲目求快和求好,无论是病毒感染亦或是细菌感染,就会直接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该调查发现,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当天应用抗生素的比例为52.9%,在发病第2天就使用的比例为33.6%,比例非常高,这其实已经严重地违反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而有关实践证明,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滥用抗生素,只能够增加细菌的耐药性[4],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并且会发生多种不良反应,也不利于加快疾病的转归。
正确地选择抗生素的联合应用,能够增强抗菌作用,并扩大抗菌范围[5]。
该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但是结果发现两联用药的情况达到8.7%,比例非常高,并且还存在着三联用药情况。
头孢曲松、舒巴坦有较大范围的联合使用,但这两种药物都属于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且作用机理上也基本相似,这些功能相近药物的联合使用,并不能增加疗效[6],并且二者的联用,还往往能够加速细菌的耐药性,或者引发过敏性反应,所以两类抗菌药物的联用极不合理。
此外,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使用3种和3种以上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通常仅仅适用较为特殊的个别情况,但该研究中,仍有0.7%的比例存在3联用药的情况,这也充分说明了不合理。
该研究结果显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的给药途径主要是静脉给药,占到83.2%,其次是单纯口服用药,静脉滴注的抗生素最多,很可能和主治医生有预防性大剂量应用抗生素的习惯有关[7]。
但在静脉滴注时,经常会引起过敏反应、血栓和组织坏死等。
虽然口服抗生素基本可以防止输液的发热反应以及静脉炎的严重输液相关并发症,但是选用较少,究其原因,可能和患者错误认为静脉滴注有着比口服效果好、见效快的想法密切相关。
当前,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仍然存在着使用抗生素不够规范等问题,滥用抗生素、不合理联合使用以及过多静脉使用抗生素药物的误区,为患者的健康带来可较大隐患[8],所以,应当坚决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正确使用抗生素,非常必要的情况下,才采用联合使用,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尽可能依照口服和静脉滴注的基本顺序进行治疗,从而自觉规范诊疗行为,真正实现对患者的健康负责。
[参考文献][1] 章幽芳,郑雪辉,应琴.某三甲医院2010年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5,20(13):276.[2] 周树发.抗生素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2,9(18):193-194.[3] Lee PC,Jawad MS,et al.The antitussive effect of placebo treatment on cough associated with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J].Psychosomatic Medicine,2016,10(2):613.[4] 吳琳琳.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应避免或减少抗生素滥用[J]. 西南国防医药,2003,13(5):569-570.[5] 陈仕林.试谈医院抗生素应用的现状及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15,14(3):119-120.[6] 罗文基,林子玲,黄汉.本院门、急诊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分析[J].今日药学,2011,21(3):194-196.[7] 卢敏利,韩秋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抗生素处方策略的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6,8(5):143.[8] 张志清.国内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实施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干预的可行性与难点[J].中国药房,2014,17(12):229.(收稿日期: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