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GPS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应用和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应用发展现状

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应用发展现状

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应用发展现状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指的是全球定位系统(GPS)、格洛纳斯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欧洲伽利略导航系统(Galileo)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这四个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定位导航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军事安全、地质勘探等领域。

以下是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应用发展现状的详细介绍。

首先,全球定位系统(GPS)是最早投入实际应用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也是最为广泛使用的系统之一、GPS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车辆导航、航空导航、海洋导航、农业精准作业、物流管理等。

在汽车导航方面,GPS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汽车标配的功能之一,帮助司机实现准确导航、避免道路拥堵等。

在航空航天领域,GPS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飞行导航、航空交通管制等关键系统中。

此外,GPS系统在灾害救援、军事安全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格洛纳斯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是由俄罗斯开发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GLONASS系统的应用领域与GPS系统类似,主要包括车辆导航、航空导航、海洋导航、农业精准作业等。

在车辆导航方面,GLONASS 系统在俄罗斯地区的普及程度较高,许多车辆配备了GLONASS导航设备。

在农业领域,GLONASS系统可实现农机作业的精准导航和监控,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农田管理水平。

此外,GLONASS系统还在俄罗斯的国防安全等重要领域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三,欧洲伽利略导航系统(Galileo)是由欧洲航天局和欧盟共同建设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Galileo系统目前正在逐步建设中,预计于2024年前后完全建成并投入商业应用。

Galileo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定位精度高、服务质量可靠,并且具备高度的覆盖能力。

Galileo系统的应用领域包括车辆导航、航空导航、海洋导航等。

在车辆导航方面,Galileo系统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位置信息,帮助司机更精确地进行导航和路径规划。

卫星定位的发展趋势

卫星定位的发展趋势

卫星定位的发展趋势卫星定位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卫星系统:传统的GPS系统已经发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包括GPS、Glonass、Galileo和Beidou等系统。

将不同系统整合在一起可以提供更高的定位精度和可用性。

2. 高精度定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定位系统的精度也越来越高。

当前的卫星定位系统在普通用户级别下的误差一般在几米到十几米之间,而高精度定位可以将误差降低到厘米级别甚至更低。

高精度定位应用广泛用于地理测量、精确农业、智能交通等领域。

3. 融合导航技术:为了提高定位的可靠性和鲁棒性,卫星定位技术越来越多地与其他传感器融合,如惯性导航、地面基站、激光测距仪等。

融合导航技术可以在卫星定位信号不好或无法接收的情况下,通过其他传感器提供的信息进行位置估计,从而提高定位的可用性和精度。

4. 室内定位:传统卫星定位系统在室内环境下信号弱或无法接收,因此人们对室内定位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

目前,室内定位技术主要通过Wi-Fi、蓝牙、超宽带(UWB)、惯性传感器等技术实现。

室内定位技术在商场导航、室内导航、智能家居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5. 无人驾驶和智能交通:卫星定位技术在无人驾驶和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

通过卫星定位系统,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实时获取自身位置和周围环境信息,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卫星定位技术也被广泛用于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辆导航、实时交通信息、路径规划等功能。

6. 容错与安全:由于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受到恶意干扰、信号遮挡等因素的影响,容错和安全性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

人们正在积极研究和开发抗干扰、鲁棒性强的卫星定位算法和系统,以保证定位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卫星定位技术将会越来越普及和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同时也会不断提高定位的精度、可用性和安全性。

卫星导航系统与精准定位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卫星导航系统与精准定位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卫星导航系统与精准定位技术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卫星导航系统与精准定位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们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

本文将对卫星导航系统与精准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1. 多系统融合目前,全球主要的卫星导航系统包括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盟的Galileo系统和中国的北斗系统。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多系统融合,不同系统之间互相兼容,形成全球统一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

这样的融合将大大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 高精度定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卫星导航系统将实现更高精度的定位。

目前,标准的GPS定位精度约为10米,而在军事和航天领域使用的系统可以实现亚米级的定位精度。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将高精度定位技术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如交通运输、精准农业和智能制造等。

3. 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的结合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与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结合,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导航和定位体验。

将导航信息显示在使用者的视野中,能够提供更直观、更准确的导航指示,并且可以实现实时的导航更新和语音交互。

二、精准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1. 室内定位技术目前,大部分卫星导航系统在室内环境下的定位精度较低。

未来的趋势将是开发更先进的室内定位技术,如WiFi定位、蓝牙定位和地磁定位等。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与卫星导航系统的结合提高室内定位的准确性,满足商场、医院、机场等室内场所的导航需求。

2. 智能交通系统精准定位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实时获取车辆的定位信息,可以更准确地监控交通流量和道路状况。

这有助于改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3. 无人驾驶技术精准定位技术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利用卫星导航系统和其他传感器,车辆可以实时获取自身位置和周围环境的信息,从而进行精确的导航和决策。

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及其应用

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及其应用

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及其应用导航是人类活动中重要的一环,为人类提供导航服务的技术手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

随着航空、航海、陆地交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卫星导航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介绍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及其应用。

1.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卫星导航系统是基于卫星定位技术的一种导航方式。

第一个卫星导航系统是美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1989年开始运行。

GPS系统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位置、速度、时间和方向信息。

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不断扩大,其他国家也开始研发自己的导航系统。

欧洲的伽利略导航系统是一项由欧洲航天局和欧盟共同开发的卫星导航系统,目的是为欧洲提供独立的全球卫星导航,可以与其他导航系统进行互操作,增强国际合作和互联互通。

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导航系统是世界上最早的卫星导航系统之一,1981年开始研发。

格洛纳斯系统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导航和定位服务,对于俄罗斯及其周边国家而言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开始提供全球定位服务。

北斗系统可以为航空、航海、陆地交通、资源勘探、气象、农业和公共安全等领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高效率的导航服务。

2.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已经涉及到许多领域,如航空、航海、陆地交通和公共安全等,其应用范围和程度不断扩大。

在航空航天领域,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航班规划、导航、气象、通信和安全提供实时信息,提高航班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航海领域,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船只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提高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卫星导航系统还可以为海况预报和海洋资源勘探提供数据支持。

在陆地交通领域,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汽车、公共交通和自行车提供导航服务,帮助驾驶员减少路线错误和拥堵,提高行驶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公共安全领域,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救援和搜索行动提供定位和导航信息,提高救援和搜索的效率和准确性。

3.卫星导航系统的挑战和未来趋势尽管卫星导航系统在许多领域中已经取得了成功应用,但仍存在着一些挑战和未来趋势。

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与发展一、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概念卫星导航系统是指通过卫星发射和地面设备接收、处理导航信号等手段,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准确定位、导航和时间服务的系统。

该系统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卫星、地面控制系统以及用户接收设备。

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提供位置、速度、时间和导航等信息,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海洋渔业、地质勘探、气象、物流运输、安全防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1960年,美国首次发射了第一颗用于导航的试验性卫星。

在此之后,美国陆续推出了多颗卫星,完成了基础设施的搭建,并于1978年正式启用了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借助于GPS的成熟应用,全球开展了大规模的卫星导航应用,并逐渐成为商业化运营的产品。

在GPS之后,欧洲及俄罗斯也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分别是欧洲伽利略系统(Galileo)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

与GPS不同的是,伽利略和格洛纳斯不仅可以提供基本的定位服务,还拥有更多的高级功能,如搜索和打击,以及天气预报等其他应用。

三、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卫星导航系统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列出几个典型案例:1.航空航天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航空航天提供准确定位和导航服务,同时在飞行过程中提供重要的时间服务,特别是在航班监管和飞行安全方面。

2. 汽车导航卫星导航系统为驾驶员提供定位、导航和时间服务,改善了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加速了道路通行,并且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周边环境和交通情况。

3.渔业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渔民提供时间、定位和导航服务,帮助渔民更好地了解天气和海洋情况,提高渔民的捕捞效率和安全性,避免风险和灾难。

4.物流运输卫星导航系统为物流行业提供真实的时间服务和定位,提高了运输的效率,减少了损失,优化了物流管理,更好地掌握资产和环资源。

四、卫星导航系统的未来发展前景卫星导航系统在技术和应用方面的发展还远远没有达到极限,未来将会见到更加先进和改进的产品和服务。

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一、前言卫星导航技术是一项高科技,它可以使用卫星信号来确定物体在地球上的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对于军事、民用和商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范围和精度也在不断提高,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卫星导航技术的定义、应用、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卫星导航技术的定义卫星导航技术是用于确定物体在地球上的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的一种技术,它主要通过卫星信号来实现。

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有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等。

这些系统都是由多颗卫星组成的,它们通过测量卫星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地球上物体的位置。

三、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1.军事领域卫星导航技术在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导弹和飞机的定位和导航,同时也可以用于士兵和军用车辆的导航和通信。

在这些应用中,卫星导航技术的精度和可靠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军队的安全和作战效能。

2.民用领域在民用领域中,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卫星导航技术可以在船舶、飞机、汽车和铁路等交通工具上使用,来进行定位和导航。

此外,卫星导航技术也可以用于手机定位、智能手表、智能家居系统和无人机等应用中,以实现更加精准的定位和导航功能。

3.商业领域卫星导航技术的商业应用也十分广泛,其中包括物流、快递、货车和船运等领域。

借助卫星导航技术,这些企业可以更好地跟踪和管理自己的运输物流,提高运送效率和降低成本。

同时,在采矿、农业和林业等领域中,卫星导航技术也被用来监测土地和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规划。

四、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领域和精度也在不断提高。

以下是几种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趋势:1.新型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随着众多国家加入到卫星导航技术竞争中,新的卫星导航系统也不断涌现。

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一、前言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是卫星导航系统的一种,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和持久性的优点,已经在民用、军用、交通运输、地震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就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二、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1.民用领域在民用领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

一方面,普通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汽车等设备上的GNSS模块定位自身位置、查询导航信息、追踪物品等,提高生活便利性。

另一方面,卫星导航系统也为相关行业带来了便捷。

譬如,在农业领域,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准农业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林业、环保等领域,定位和追踪工具可以使得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更为精确。

2.军事领域在军事领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重点在于定位和导航。

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导弹、战机、舰船等军事武器提供精确的定位和导航数据,确保精准打击目标、无误作战。

同时,卫星导航系统也可以为士兵提供导航和定位信息,在作战中更加灵活地调整战术和战略。

3.交通运输领域在交通运输领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

例如,地面上的交通工具和空中交通控制系统可以通过GPS来了解车辆或飞机的位置和速度。

通过这种方式,交通控制人员可以做出更为科学的决策,避免交通拥堵和事故。

同时,在海运领域,卫星导航系统也可以为货运船舶、渔船等提供有效的导航和定位信息。

三、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1.高精度导航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度对于各个领域的应用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GNSS系统的精度可以达到数米甚至更高的水平,但是在某些精细化领域中,还不够满足需求。

为此,未来的卫星导航系统将继续增强精度和精细度,适应更为复杂的应用场景。

2.免费开放GNSS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监测系统,因此可以为个人、企业、学术机构等提供免费的定位、导航和授时等服务。

GPS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GPS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车载部分
硬件部分:
GPS信号接受设备 与监控中心旳通讯设备 计算机等控制设备
软件部分
GPS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 GIS应用软件(包括报警等特殊功能) 交通信息数据库、地图数据库
监控中心部分
▪ 硬件部分:
► 电台等通讯设备 ► 计算机等有关设备 ► GPS设备
▪ 软件部分:
► GPS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 ► GIS应用软件部分 ► 交通信息数据库(道路信息、车流信息等) ► 有关旳电子地图
车载(移动顾客)部分:
►1. 基本旳GIS功能
▪ 最优途径选择(最短旅程或最短时间)(可据 目旳位置选择最佳道路)
▪ 路口转向与待行距离旳多媒体提醒(数据与语 音)
►2.基本旳GPS功能
▪ GPS信号旳接受与处理 ▪ 计算并向监控中心发送位置信息 ▪ 接受监控中心旳差分改正信息并进行位置修正
或直接接受监控中心改正后旳位置信息
►3.其他功能
▪ 向监控中心报警或发送求援等信息
几种需要关注旳问题:
► 差分方式旳选择
► 通讯方式旳选择(无线通讯链路旳选择):建立专用 网,单频点电台或集群电话;租用公众网,GSM网, 微波网,调频幅载波等
► 接受机旳选择(使用在低信噪比S/N下依然能工作 旳接受机,采用你能够同步接受GPS与Glonass卫 星信号旳接受机)
2.基本旳GPS功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GPS信号旳接受与处理
计算并向移动顾客发送差分改正量(伪距或位置)
3.其他功能
接受并处理移动顾客发送过来旳信息
向移动顾客发送多种监控与调度信息
报警处理:1. 显示报警车辆旳信息。2. 显示报警车
辆附近旳警力情况。3. 对报警车辆进行单屏专门跟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汽车用GPS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应用和发展趋势[摘要]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已广泛应用在陆路交通上,以此为提供汽车现在位置和运动轨迹的信息,以此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减少交通阻塞,降低排放污染和交通事故,节约了出行时间,近年有向c2c(车对车的信息交流)、c2i和ada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等应用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简要介绍汽车用gps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应用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汽车 gps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应用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u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2-0156-02汽车导航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使行驶中的汽车不再是道路上的孤立物体,因而很快受到广大用户的重视和欢迎,在全球发达国家的应用普及极快,目前各国的汽车公司纷纷将其作为正常配置或选装件面向顾客进行提供。

它利用用户设备,以空间卫星进行无线电自动导航。

驾驶者只要在出行前向系统输入起始地点、选路原则,即可根据汽车装载的行驶系统到达目的地。

这样,既可以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减少交通阻塞,还可以降低排放污染和交通事故,节约了出行时间。

与此同时,汽车导航技术近年还有向c2c(车对车的信息交流)、c2i和ada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等发展的趋势。

一、汽车用gps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完整的汽车导航系统应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车辆自动导航系统两部分。

1、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的缩写,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由美国和前苏联各自单独发展起来的,美国称之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前苏联的则称为卫星导航系统 glonass,两者的作用实质是相同的。

其主要任务是使海上舰船、空中飞机、地面用户及目标、近地空间飞行的导弹,以及其他卫星和飞船等,实现各种条件下连续实时的高精度三维定位和速度测定,还可用于大地测量和高精度卫星授时等。

gps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地面监控和用户接收设备三部分组成。

2、车辆自动导航系统车辆自动导航系统一般是由gps天线、显示屏、带功能按键的主机,以及语音输出设备构成的。

实际中一般都是利用用户输入目的地、在车载屏幕上显示电子地图,通过汽车音响系统来输出语音提示信息来实现行驶中的导航。

二、gps在汽车导航及交通管理方面的应用汽车导航及定位是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技术,1994年 gps转为民用以来,它在汽车上的应用获得迅猛进展。

日本为提高汽车的定位精度,采用修正式d-gps技术,利用fm频道进行误差修正,使定位精度提高十倍,即可达到10m 精度的定位等级。

它再辅以道路交通通信技术及自导式电子地图光盘,其覆盖率已达80%的日本地区,装车使用率已近半数。

在欧洲和美国正在形成巨大的市场,它们主要采用中央导航式,即使用地面监控中心进行导航等多方面服务,如在防盗、追捕罪犯和治安巡逻都派上用场。

全球第一台汽车导航装置首次安装在1987年的丰田皇冠轿车,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这种尝试性装置只能使用安装在车上的行驶转向和车速传感信号,即为完全的自主导航。

1990年出现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汽车导航装置,首次使用了gps卫星定位信号,并与地图匹配计算显示出车辆的行驶路线。

1994年又问世了具有道路交叉路口语音提示功能的导航装置。

1993年,全世界车载导航装置销售量只有13万套,1997年则上升到200万套,2000年超出400万套。

到2006年全球车载导航系统销售量就达到约750万台,比上年增长16.2%,2010年,全球车载导航系统的市场规模达到1300多万台,其年复合成长率为11.8%。

从发展的进程可以看出gps在汽车导航及交通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汽车上应用的基本特点:第一,具有全天候、全球性的精确测定汽车的三维位置,即经度、纬度和高度的能力,而基本上不受天气变化、地理环境和时间的影响;第二测量快捷,只需几秒钟就可准确定位;第三,它的隐蔽性强,在测量定位时,只接收卫星信号而不发射任何信号。

2、给汽车提供出行路线规划和进行导航:提供出行路线规划是汽车导航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它包括自动线路规划和人工线路设计。

驾驶者确定起点和目的地,由计算机软件按要求自动设计最佳行驶路线,包括最快的路线、最简单的路线、通过高速公路路段次数最少的路线等的计算。

人工线路设计是由驾驶者根据自己的目的地设计起点、终点和途径点等,自动建立线路数据库。

线路规划完毕后,显示器能够在电子地图上显示设计线路,并同时显示汽车运行路径和运行方法。

3、对车辆跟踪:利用gps和电子地图可以实时显示出车辆的实际位置,可以随目标移动,使目标始终保持在屏幕上;还可实现多窗口、多车辆、多屏幕同时跟踪。

利用该功能可对重要车辆和货物进行跟踪运输。

4、对车辆实行调度指挥和紧急援助:中心可以监测区域内车辆运行状况,对被监控车辆进行合理调度,指挥中心也可随时与跟踪目标通话,实行管理;通过gps定位和监控管理系统可以对遇有险情或发生事故的车辆进行紧急援助。

监控台的电子地图显示求助信息和报警目标,规划最优援助方案,并以报警声光提醒值班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比如警车、救护车、出租车的导航系统的使用。

5、可在车上进行信息查询:可为用户提供主要目标物,如对景点、宾馆、医院、加油站等建立数据库,用户能够在电子地图(gis)上根据需要进行查询,查询资料可以文字、语言及图象的形式显示,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其位置。

同时,监测中心可以利用监测控制台对区域内的任意目标所在位置进行查询,车辆信息将以数字形式在控制中心的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

三、汽车用gps卫星导航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我国2002年在国产威驰轿车上成功安装了电子导航装置,揭开了汽车导航装置在中国应用的序幕,标志着中国在实施智能交通上又迈出了实质性的坚实一步。

2011年中国汽车导航销售量约1212.5万套,环比增长31.37%,预计未来两三年内,一些新兴产业对前、后装导航市场的促进作用明显,因此,综合看来,汽车导航的整体销售市场仍然是上升态势。

预计到2015年,中国大陆市场的车辆导航将会达到1700万台的规模。

1、汽车用gps导航车载装置以及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发展。

1)汽车用gps导航车载装置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其功能、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价格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发展前景诱人。

2)已积累了相当多的可借鉴的应用技术,如邮运车、金融运钞、警车指挥、防讯跟踪、公交调度等等,有的 gps已运行了数年。

现在gps建站十分快捷,有的只需2-3天就可完成,基地控制已拓展到直径达1500~2000公里的范围。

3)借用了 gsm通讯网络技术,既保证了系统容量扩充,又节省了大笔建设专用通讯平台的费用,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和使用费,使广大消费者用得起,也用得放心。

2、我国车用gps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考虑我国轿车的保有量迅速增大,这使得我国发展车用gps的步骤已十分明确:近期目标应该是汽车导航、电子地图实施、汽车的防盗、监控、跟踪、调度和指挥,即集中在与汽车当前所处位置有关的信息服务项目;远期目标则是诸如车辆行驶前方交通信息、交通管制及停车场动态信息;c2c(车对车的信息交流)和c2i和adas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发展。

3、不断提升我国自主开发的“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英文名称为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缩写为bds。

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它在按照计划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2000年建成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解决了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有无问题;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形成区域覆盖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我国自主研发的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gps车载导航终端发展迅猛,并且具有了更多亮点:一是具有了更高的定位精度和可用性,产品基于北斗+gps组合定位技术,可接收所有可见的北斗与gps卫星信号,可实现更高的定位精度和可用性;二是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独有的可传多达120个汉字信息的通信功能,使远离城市的车主在通信信号无法覆盖的区域也能通过短信进行通讯。

产品可完全替代gps车载导航终端,可广泛使用于国防、野外勘测、野外探险等专业领域,也可用于公务车、私家车等领域。

该产品的推出,打破了gps系统在我国车载导航产业垄断地位,将有力推动我国北斗导航产业在民用及行业应用领域的发展,基于北斗的汽车导航终端设备研制成功,为后续推进基于北斗的汽车物联网服务及应用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汽车用gps导航市场的发展趋势目前可用于车用gps系统可大致分为两种,车载用gps导航系统和便携式导航(pnd)系统,一个是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网络设备提供定位服务,另一个方向是瞄准了汽车应用,例如c2c(车对车的信息交流)、c2i和ada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等。

汽车导航市场中,据估计,2008年pnd的出货量同比将增长43%,从2007年的3200万件增长到4600万件。

主要增长动力依然来自车载导航市场的低于水准的普及率,对市场的教育和推广的力度依然不够。

低成本的oem导航仪(两用便携导航仪)将会在中级汽车中开辟新的市场,预计到2012年在欧美新售的汽车中,车载导航仪占有率将超过25%。

2007-2013年oem仪表板内置导航仪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5%,便携式导航仪的增长速度为16%,预计到2015年导航市场规模将达到汽车保有量的50%(如图1)。

导航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点到点式的路线指南,基于地图的独立驾驶辅助系统和汽车间的协作式安全系统将是下一步的发展目标。

集成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紧急救援呼叫于导航系统中,将是所有高档汽车的标准配置。

adas包括适应性航速调节器(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适路性车头灯照明系统(adaptive frontlight system,afs)、车道偏移指示(lane departure warning,ldw)、行车盲点监控(blind spot monitoring,bsm)、停车辅助系统(parking assistance)与防撞安全系统(pre-crash safety systems)。

不过adas的导入,除了要考虑adas 设备对于汽车成本可能造成的影响之外,设备运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也是重点,因此汽车电子厂商在设计相关产品上,必须在成本与稳定运作两大条件要求下,取得平衡点,才能打入车厂供应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