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复习纲要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纲要第一部分

【欧阳修】今江西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简·欧阳修诗的散文倾向,及其《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一的风格特色】
【开创宋代诗风的重要作家】
梅尧臣
苏舜钦
【简·梅尧臣诗歌艺术特点,其《陶者》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1、诗歌艺术特点:梅尧臣作诗追求“苦硬”、“瘦劲”,喜欢平淡的风格,其实是要求平淡其表,深邃其里,内核“深远”,淡而屡深。梅诗的“平淡”具备这样的特点: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这不仅是梅尧臣的创作追求,也是宋诗的一种审美取向)
2、《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此诗反映农村贫户的艰难生活,对农民寄寓深切的同情,对官吏的欺诈奴役行径表示极大的愤慨,具有深刻的批判现实意义。诗歌语言朴素平易,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描写中,蕴涵着真实深刻的思想感情。
【简·苏舜钦诗歌风格特点,其《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的艺术特色】
2、苏东坡的散文创作:今存苏轼各体散文约四千余篇,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宋代文学颠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著有《东坡全集》等。
【简·苏轼小品文的写作特点】苏轼的小品文,不拘格套,独抒性灵,寓有旷观达识和至理深情,不但言之有物,而且物皆着我之色彩,是其散文中饶有趣味的妙品,以篇幅短小、写作随意的书礼、题跋、杂记和随笔为主要文体样式,大都作于他贬谪期间。其写作特点是信手拈来,漫笔写成,或寓情,或寓理,或寓气,或寓识,嬉笑怒骂皆为文章;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作者历经磨难而旷放豁达的人生态度,及其富有生活情趣的心灵,是他性格的升华和思想的结晶。
中考文学常识复习——唐宋元明清带练习

唐宋元明清1、王绩——《野望》(585-644)王绩字无功,自号东皋子、五斗先生。
初唐著名诗人。
2、崔颢——《黄鹤楼》(?-754)唐代著名诗人。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
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4、孟浩然——《过故人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689—740)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他与王维并称王、孟。
5、王维王维(701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6、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唐代三绝: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合称唐代三绝。
虽然“三绝”中没有李白的剑术,但其剑术之高却仅位于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
评价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杜甫:“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饮中八仙歌》)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7、杜甫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单元复习

(
)
○ 你这个畜生!你哪里像我的儿子啊!……
B
一.选出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二.汗涔涔(cén) 伺(sì)候
虐(nuè)待
怜悯(lián) 弥(mí)补
谛(dì)听
沉吟(yíng) 惊愕(è)
固执(zhí)
仆(pú)人
烦躁(zhào) 雪茄(jiā)
○ 伺(cì)候;沉吟(yín);烦躁(zào)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雷雨” 标题寓意
“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 又是社会环境,以象征的手法反 映了正在酝酿大雷雨般大变动的
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多重寓意①表示故事的背景与环 境气氛;②预示情节的发展,暗 示情节的高潮;③象征在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 场暴风骤雨式的斗争即将到来。
周朴园是一个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 是坏人的坏人。 ——曹 禺
主题
《雷雨》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 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 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 生动的展开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 罪恶历史,对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对资产阶 级家庭的腐朽、没落的内幕做了深刻而细致的 揭露。从这个家庭的崩溃,看到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必然灭亡的命运 。
戏剧分类
添加标题
按表现形式
添加标题
话剧、歌剧、舞 剧
添加标题
按演出场合
添加标题
按性质
添加标题
舞台剧、广播剧、 电视剧
添加标题
按年代
添加标题
按结构
添加标题
独幕剧、多幕剧
添加标题
悲剧、喜剧、正 剧
添加标题
大语复习提纲

《诗经·东山》诗经《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公元前1211─公元前570年)五百多年间的诗歌。
《诗经》的作品都是合乐的唱词,古人根据音乐性质和诗的内容,把《诗经》的题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有诗歌三百零五篇。
楚辞《楚辞》的代表作家是楚国诗人屈原。
他借鉴了楚地文化创造了辞体。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宋玉、唐勒、景差等一批楚辞作者。
汉乐府汉乐府中著名的篇章有揭露战争灾难的《十五从军征》,有表现女性不慕富贵的《陌上桑》《羽林郎》;最为著名的还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这首诗是汉乐府叙事诗的最高峰。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文选》卷二十九,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古诗十九首》以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为基本内容,在中国古代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意义。
建安风骨汉末建安时代“三曹”、“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创作,他们的作品多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建安风骨”,成为后人典范。
西晋诗坛西晋诗坛以陆机、潘岳为代表,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
东晋诗坛东晋诗坛被玄风笼罩,以王羲之、孙绰、许询为代表的玄言诗人,作品缺少诗意,“理过其辞,淡乎寡味”,无生命力。
陶渊明东晋末年的诗人陶渊明为诗歌创作打开了新的局面,他开创了描写田园生活的风气,成为魏晋古朴诗风的集大成者。
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南北朝民歌南朝乐府一般为五言四句小诗,篇幅短小,抒情多于叙事,多是清丽缠绵的情歌。
北朝乐府语言之质朴,风格刚健。
在体裁上,北朝乐府除以五言四句为主外,还创造了七言四句的七绝体,并发展了七言古诗和杂言体。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唐代文学 1.隋诗《人日思归》、《昔昔盐》的作者是薛道衡 2.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之上。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3.边塞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善于描写边塞自然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感情,大多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慷慨悲壮。代表诗人有岑参、高适,后人也称“高岑诗派”。 4.李白诗歌有何特点? ①强烈的主观色彩.诗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诗歌的跳跃性也极强,因为他往往不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而是按照情感的踪迹来结构全诗,通过诗歌的开阖跌宕表现感情的变幻无常。 ②充沛的气势.李白诗的抒情往往是喷发式的,奔涌而出,其间裹挟着强大的力量,而且意象雄奇壮美。 ③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惊人的夸张.李白诗歌的想象天马行空,变幻莫测,奇之又奇。 ④语言清新俊逸.如他自己所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⑤与风格相适应,在诗体的选择上,较少用律诗,而多用便于纵横驰骋、随意抒写的以乐府体为主的古诗,尤其是七言歌行。 5.杜甫诗歌有何特点? ①取材方面,杜甫是社会派诗人,趋向现实主义,内容广泛,富时代性,取材于政治兴亡,社会动乱,战事徭役,饥饿贫穷和贫富悬殊。杜诗善于描写当时历史实况,反映唐代由盛转衰的现况,故有“诗史”之称。从安史之乱至入蜀之前,杜甫经历了大时代的动乱,写下大量的实录式写实名篇。 ②思想方面,杜诗中有儒家思想,悲天悯人,忧国忧民,洋溢着仁民爱物的情怀和浓烈爱国主义色彩,有“诗圣”之誉。杜诗善用理智去仔细观察人生社会的实况,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人民的苦乐,有强烈政治意识,继承并发扬诗经、汉乐府民歌及建安文学的写实精神。 ③手法方面,杜诗善写人物对话和独白,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来描写。杜诗也善于抒情,结合抒情和叙事,又结合抒情和写景,寄情于景。杜诗叙事注重客观描述,让故事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而少发议论。 ④语言方面,杜甫写作态度非常严肃,语言精炼,用字准确,形象生动,多姿多采,并善于运用民间口语。 ⑤体裁方面,杜甫作品众体兼善,五七言古体、律诗绝句,无所不工。他往往用不同的诗体,表达不同的内容,叙事多用较少格律限制,便于铺叙描写的古体诗,抒情则多用近体诗。杜甫大量创作七言律诗,作品内容广泛,技巧纯熟,注重声律对仗,格律严谨,语言锤炼,为历代典范之作,达到极高的成就,使七律创作臻于成熟。他又开创“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描写社会的民生疾苦。 ⑥风格方面,杜诗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风格多样,丰富多姿,或雄浑奔放,或清新细腻,或沉郁悲凉、或辞藻富丽、或平易质朴、或通俗自然。杜诗融冶吸收前人艺术技巧,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新风格。表达自己爱国的思想。 6.新乐府运动有哪些伟大诗人? 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 7.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参加的,以“文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想与艺术发展上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8.唐代传奇:是唐代文言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后人称为唐人传奇,或称唐传奇。唐传奇在经过发轫期的准备,兴盛期之后,终于在晚唐时期开始衰落。唐代传奇内容除部分记述神灵鬼怪外,大量记载人间的各种世态,人物有上层的,也有下层的,反映面较过去远为广阔,生活气息也较为浓厚。 9.唐代传奇《柳毅传》的作者是李朝威,这是被鲁迅视为与元稹的《莺莺传》具有同等地位的传奇作品,后代戏曲家多取为题材。 10.唐代传奇《莺莺传》的作者是元稹,是唐传奇中带有诗化倾向的佳作。 宋代文学 1.宋初三体:晚唐体、白体、西昆体(简答题) ①白体:宋初仿效白居易诗歌创作风格的一个诗体,其代表作家有徐铉、王禹俑等,他们的诗歌语言浅切、流畅,内容多反映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有些诗歌不免流于过分平易,顺口溜似的缺乏诗味。 ②晚唐体:宋初继承晚唐诗人贾岛、姚合风格进行诗歌创作的一种诗体,偏重以苦吟为主,在狭小的格局中描绘清新小巧的自然景象,表达或是失意怅惘。 ③西昆体:宋初继承晚唐诗人李商隐风格进行诗歌创作的一种诗体,得名于杨亿的《西昆酬唱集》,该集收录了杨亿、刘筠为首的一批高级官僚诗人的作品。他们学习李商隐诗歌形式美的特点,在宴乐应酬中创作了一些辞采华丽、对仗工整、多用典故的诗篇。 2.柳永对词有何贡献? ①大量制作长调慢词.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慢词篇幅体制的扩大,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②增加了词中“赋”的比重,大量铺叙 柳永多用赋体,开拓了词的内容.柳永多用“赋”体,进行铺叙;开拓了词的内容.这样使词具有了一定的情节性和逻辑性,能表现很丰富、复杂的内容。 ③确立了词的体段配置模式. 他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而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 ④俗中有雅,以市井语入词,雅俗并陈.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 3.山谷体:指北宋后期诗人黄庭坚的诗风,因其自号山谷道人,故名山谷体。黄庭坚推崇杜甫,强调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功用,提倡“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主张“无一字无来处”,但要以故为新,化腐朽为神奇,追求“生新”,主张“不俗”,故以其鲜明的风格自成一体。在艺术特征上,强调诗境的生新美,诗语的峭拔美,诗韵的兀拗美。最典型地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征。 4.周邦彦对词有何贡献? ①从词的搜求、审定、考证方面来说,他有集成和创制的功劳。 ②就其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悟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又善于融化千人诗句,炼字妥帖工整. ③从创作风格来说,清真词能集北宋词自柳永到秦观、贺铸等人之成就而独具特色。 ④他发展了柳永以赋为词的铺叙手法,兼取秦词的柔婉、贺词的艳丽,综合形成自己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 5.李清照后期词有何特点? 基调以悲凉凄苦为主。后期由于时代的苦难和个人的不幸遭遇,使她的词情变得凄凉萧 。但她仍然是以其特有的婉约新词来抒写她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不可复返的情爱。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6.辛弃疾词有何文学成就? ①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后世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②抗金复国是其作品的主旋律,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田园风光、世情民俗。 ③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④对词内容的扩大和题材的拓宽。 ⑤用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 7.诚斋体:指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的诗风,因号诚斋,故名。其诗善于以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为对象,多为七绝,风格活脱佻达,幽默风趣。 诚斋体的特点:善于以诗人的独特眼光发现和捕捉景物的生动形象。诚斋体的另一特点是风趣幽默,诙谐洒脱,处处显露出诗人的透脱胸襟。语言通俗生动。 8.骚雅诗派:既是南宋末期规模最大、作家最多的一个词学流派,其中包括南宋中后期的姜夔、吴文英、史达祖、高观国、张炎、王沂孙、周密等人。他们更注重人工思力的安排,和周邦彦较为相近。但他们在风格上有更明确和自觉的追求,更注重发挥传统的“雅”与“骚”的传统。所谓“雅”是指他们都受时代濡染,以雅相标榜,以雅为美学理想。所谓“骚”是指以诗人的笔法入词,侧重继承以《离骚》为开创和代表的,以表现自我、抒发自我的主观性描写为主要目的的抒情传统用。姜夔是这一词派的最高代表。 9.宋元话本分为小说话本、讲史话本、说经话本、合生话本。 小说话本:《红白蜘蛛》 讲史话本:《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和《全相平话五种》。 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记》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山坡羊 潼关怀古》知识精讲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一、课文助读【文题解读】选自《全元散曲》。
山坡羊,曲牌名。
“潼关怀古”是题目。
潼关,于陕西省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华山。
怀古,意思是凭吊古代遗迹,追怀古人古事,抒发作者的情怀。
【作者简介】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
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
张养浩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
其与元明善、曹元用并称为“三俊”。
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写作背景】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
天历二年(1329),关中发生旱灾,为了赈济陕西饥民,他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为陕西行台中丞。
本曲是作者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的情怀而作。
二、课文解析三、文章结构四、知识拓展五、课后习题《山坡羊·潼关怀古》为怀古之作,说说它咏叹了怎样的历史,表达了怎样的怀古之情。
【答案】作者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六、核心命题解读1.请从炼字的角度,说说“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妙处。
【答案】“聚”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字形容黄河之水的澎湃。
这两个字运用了拟人的方法,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意思对即可)2.请描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示例:潼关要塞的山道上,眼前是华山群峰,脚下则是黄河急流,河水在峡谷中奔腾着、咆哮着,就像暴怒疯狂的兽群。
群峰高低参差地簇拥着、攒动着,仿佛集合到这里来接受检阅。
(符合曲意即可)3.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望西都,意踌躇”中“踌躇”二字妙在何处。
【答案】“踌躇”生动地写出了作者此时内心的不平静,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历代王朝兴亡的感慨及对动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1、“三言”:是冯梦龙编篡整理,它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2、“二拍”:是凌濛初编撰的拟话本小说集《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3、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四部剧作的合称。
4、被正史推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文学家是宋濂。
5、明初诗坛并称的“吴中四杰”指高启、杨基、徐贲、张羽。
以高启、杨基的诗成就最高。
6.被清赵翼推为明代“开国诗人第一”的诗人是高启。
“青丘子”是高启的自号。
7、“袁白燕”指明初诗人袁凯。
8、明弘治年间茶陵诗派的领袖人物是李东阳。
9、明中叶取得重大成果的散文流派是唐宋派。
10、明后期思想与文学革新的旗手是李贽。
童心说的提出者是李贽。
11、“竟陵派”代表人物是钟惺、谭元春。
大力提倡的诗歌风格是“幽深孤峭”。
12、晚明小品的集大成者是张岱。
13、大抵论明诗者,都推陈子龙为明代最后一位大诗人。
14、《金瓶梅词话》的作者署名为兰陵笑笑生。
15、明代“四大奇书”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16、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是沈璟。
17、临川派的代表人物是汤显祖。
18、与钱谦益、吴伟业并称“江左三大家”的诗人是龚鼎孳。
19、“南施北宋”指施润章、宋琬;“南朱北王”指朱彝尊、王士祯。
20、“神韵”说是王士祯诗歌理论的核心。
21、“格调”说的提出者是沈德潜。
22、“肌理”说的提出者是翁方纲。
23、“性灵”说的提出者是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
24、以诗、书、画“三绝”见称的“扬州八怪”之一的诗人是郑燮。
25、在文学史上标志着古典文学时代终结和近代文学纪元开端的人物是龚自珍。
26、最早从理论和创作上为“诗界革命”开辟道路的是黄遵宪。
27、“阳羨词派”的领袖是陈维崧,“浙西词派”的领袖是朱彝尊。
28、曹贞吉、顾贞观和纳兰性德被誉为“京华词苑三绝”。
29、清初三大散文家指侯方域、魏禧和汪琬。
元代文学练习题及答案

元代文学练习题及答案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文学成就丰富,对后世影响深远。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代文学,以下是一些练习题及答案,供学习参考。
练习题一:填空题1. 元代文学的代表体裁是_________。
2. 元曲中最著名的作品是_________。
3. 元代戏曲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
4. 元代文学中,被称为“元曲四大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 元代文学中,_________是元曲的开山之作。
答案:1. 元曲2. 《西厢记》3. 关汉卿4. 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5. 《窦娥冤》练习题二:选择题1. 元代文学中,以下哪部作品不是元曲?A. 《西厢记》B. 《牡丹亭》C. 《汉宫秋》D. 《桃花扇》2. 元代戏曲中,以下哪位人物不是元曲四大家之一?A. 关汉卿B. 白朴C. 郑光祖D. 王实甫3. 元代文学中,以下哪部作品是郑光祖的作品?A. 《赵氏孤儿》B. 《窦娥冤》C. 《汉宫秋》D. 《桃花扇》4. 元代文学中,以下哪部作品是马致远的代表作?A. 《西厢记》B. 《赵氏孤儿》C. 《汉宫秋》D. 《桃花扇》5. 元代文学中,以下哪部作品是白朴的代表作?A. 《西厢记》B. 《赵氏孤儿》C. 《汉宫秋》D. 《墙头马上》答案:1. D2. D3. C4. C5. D练习题三:简答题1. 简述元代文学的特点。
2. 描述元代戏曲中常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3. 阐述元代文学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1. 元代文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元代文学以元曲为代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其次,元曲的语言通俗易懂,贴近民间生活,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再次,元代文学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最后,元代文学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如曲调、表演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和突破。
2. 元代戏曲中常见的主题包括爱情、忠义、悲剧、讽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代文学复习纲要
一、元代文学复习题
(一)、填空
1、元杂剧繁荣发展的中心,前期是大都(今北京),后期是杭州。
2、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有《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因保存在《永
乐大典》中,故又称《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3、《窦娥冤》的故事最早源于汉代“东海孝妇“的故事。
窦娥临刑前对天发的三桩誓愿是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州亢旱三年。
关汉卿著名的杂剧作品还有《赵盼儿》、《望江亭》、《拜月亭》、《诈妮子》、《单刀会》、《西蜀梦》、《蝴蝶梦》等。
关汉卿的散曲名篇[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南吕·一枝花]《赠珠帘秀》等。
4、《西厢记》情节最早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会真记》)。
金代董解元
创作的《诸宫调西厢记》,对《莺莺传》中描写的崔、张恋爱故事做了重大改变,
使其主题等方面呈现了全新面貌。
王实甫《西厢记》则是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在结构体制上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定制,达到五本二十一折,大大加长了剧本的长度,便于演出较为丰富的内容;演唱形式也突破了一人主唱的模式;又增加了《董西厢》没有的人物。
《王西厢》最著名的是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中的第三折“长亭送别”。
5、白朴的《墙头马上》是一部著名的喜剧,男女主人公分别是裴少俊和李千金。
故事题
材来源于白居易新乐府诗《井底引银瓶》。
《梧桐雨》是著名的爱情悲剧,男女主人公分别是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
该剧以唐明皇为主角,是末本戏。
题材演变: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乐史《杨太妃外传》等。
6、马致远的《汉宫秋》叙述的是汉代“昭君出塞”的故事,但剧中的汉元帝与王昭君的
爱情故事并非源于史实,奸臣毛延寿亦属虚构。
该剧以汉元帝为主角,是末本戏。
马致远创作了大量的神仙道化剧,如《黄粱梦》、《陈抟高卧》等,宣扬了消极避祸意识。
7、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叙述的是春秋时晋灵公手下文臣赵盾和武将屠岸贾两个家族的
矛盾斗争,是著名的历史悲剧。
剧中人物有晋灵公、赵盾、屠岸贾、赵朔、程婴、韩厥、灵辄、提弥明、鉏麑等。
该剧为末本剧。
8、杨显之的《潇湘雨》,叙述的是张翠鸾与崔甸士的悲欢离合故事。
该剧为旦本戏。
9、尚仲贤的《柳毅传书》,叙述的是秀才柳毅和龙女三娘的恋爱故事,题材源于唐传
奇《柳毅传》。
该剧为旦本戏。
10、郑廷玉的《看钱奴》,叙述的是财主周荣祖与穷贾儿贾仁之间的因果报应故事,剧
本刻划了贾仁的贪吝性格,入木三分。
该剧是著名讽刺戏剧,末本戏。
11、康进之的《李逵负荆》和高文秀的《双献功》,是元杂剧水浒戏中李逵戏的“双璧”。
二剧均为末本戏。
12、李好古的《张生煮海》,叙述的是穷书生张生与龙女琼莲的爱情故事。
该剧据民间
故事改编,为旦本戏。
该剧与《柳毅传书》为神话故事剧的“双璧”。
13、石君宝的《秋胡戏妻》,叙述的是罗梅英与秋胡的爱情故事。
该剧为旦本戏。
题材源
于汉代刘向《列女传》。
《曲江池》叙述妓女李亚仙与书生郑元和的爱情故事。
题材源于唐代的《一枝花》,后来白行简将其改写为传奇《李娃传》。
14、李潜夫的《灰栏记》,是一出公案剧。
叙述的是娼女张海棠的悲剧命运,充分体现了
清官包公的智慧。
15、无名氏的《陈州粜米》,叙述的是包公秉公执法,运用智慧惩治权豪势要刘衙内的故
事。
该剧为公案剧。
16、或跃在渊南方戏剧圈的杂剧作家中,成就最突出的是郑光祖。
《倩女离魂》是郑光祖
的代表作,叙述的是张倩女与书生王文举的浪漫爱情故事。
题材源于唐代陈玄祐的传奇《离魂记》。
《 梅香》是一部模仿《西厢记》的爱情剧,主角是婢女樊素。
郑光祖尚有《王粲登楼》,据东汉王粲的《登楼赋》虚构而成。
该剧曲文颇感人。
17、宫天挺的杂剧《范张鸡黍》,据《后汉书•范式传》改编而成。
主要人物为范式、张劭。
18、秦简夫是元代后期关汉卿本色一派作家的代表,其作品《东堂老》第一次正面塑造了
商人李实的形象。
19、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是高明的《琵琶记》,题材源于民间传说,其前身则是宋代
戏文《赵贞女蔡二郎》。
20、元代四大南戏是《荆钗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白兔记》,简称“荆、拜、杀、刘”。
21、散曲是继诗、词之后出现的一种新诗体,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
过去等几种。
22、元初较为著名的诗人有元好问、刘因、赵孟頫、戴表元等;中期诗人有所谓元诗四大
家,即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元末著名诗人有王冕、杨维祯、倪瓒等。
杨维祯号铁崖,其诗受晚唐李贺等人影响,诗情怪诞、晦涩、奇诡、重藻饰、求新求异,人称铁崖体。
(二)、名词解释
元曲、杂剧、元杂剧、南戏、散曲、元曲四大家、元诗四大家、铁崖体。
(三)、简答、论述题
1、元杂剧繁荣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2、元杂剧衰微的原因及表现。
3、南戏兴起的原因。
4、南戏衰微的原因。
5、简析南戏与杂剧的不同。
6、简述南曲与北曲的不同。
7、简述《董西厢》的贡献。
8、简述王实甫《西厢记》的成就。
9、分析析崔莺莺、张生和红娘形象。
10、简析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的写作特点。
11、分析李千金的形象。
12、崔莺莺与李千金、杜丽娘二人形象的对比分析。
13、分析《窦娥冤》中窦娥形象。
14、关汉卿的爱情婚姻剧的艺术成就。
15、简析白朴的杂剧《梧桐雨》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点。
16、简析郑光祖的杂剧《倩女离魂》的艺术特色。
17、分析南戏剧本《琵琶记》中的赵五娘形象。
18、分析《琵琶记》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