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云南省针灸护理考试技巧重点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考试总结报告

中医护理考试总结报告

中医护理考试总结报告一、考试概述本次中医护理考试是为了检验和提升中医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以确保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材辨识、针灸推拿技术应用以及中医护理操作等。

通过考试的护理人员将更能够胜任中医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护理服务。

二、考试重点1.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考察了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脏腑学说、经络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等核心内容。

此外,还对中医疾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进行了考察。

2. 中药材辨识: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辨识并掌握常用中药材的性味、功效、主治疾病等。

同时,对中药材的采收、储存及炮制方法进行了考察。

3. 针灸推拿技术应用:此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针灸推拿技术的掌握程度,包括穴位定位、针灸方法、推拿手法等。

同时,对针灸推拿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考察。

4. 中医护理操作:此部分重点考察考生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掌握程度,如拔罐、艾灸、刮痧等。

同时,对中医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等进行了考察。

三、考试形式与难度本次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和操作题。

整体难度适中,但部分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为深入,对考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有一定的要求。

四、考试成绩分析根据考试成绩统计,大部分考生的成绩集中在80-90分之间,成绩优秀者占一定比例,但也有部分考生成绩不理想。

分析原因,主要是部分考生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够深入,或者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细节问题。

五、总结与建议1. 加强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是中医护理的核心,建议考生在复习时注重知识体系的建立,深入理解各个知识点。

2. 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中医护理重在实践操作,建议在复习过程中结合实际病例进行操作练习,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注意知识更新: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建议考生关注医学动态,及时更新知识库。

4. 提高答题技巧:部分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时间分配不合理、答题思路不清晰等问题,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注重答题技巧的训练。

2011年云南省针灸推拿学专业考试技巧重点

2011年云南省针灸推拿学专业考试技巧重点
28、手三阳经下合穴是C
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虚、委阳
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
29、捏E.便秘
30、位于脐上4寸的穴位是
23、皮肤针法运用的基本理论依据是
A.皮部理论 B.络脉理论 C.经别理论 D.经筋理论 E.经脉理论
24、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
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
25、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C
A.下脘 B.水分 C.建里 D.中脘 E.上脘
31、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
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
32、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
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
9、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与上肢、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分别在B
A.耳垂 、耳甲 B.耳舟、 耳甲 A.耳垂 、对耳轮体 D.三角窝 、耳甲 E.三角窝 、耳垂
10、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
1、手厥阴心包经的起始穴位是
A.天泉 B.少列 C.中冲 D.少府 E.天池
2、天灸又称为
A.化脓灸 B.发泡灸 C.直接灸 D.实按灸 E.间隔灸
3、手三里位于
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
33、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与上肢、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分别在B
A.耳垂 、耳甲 B.耳舟、 耳甲 A.耳垂 、对耳轮体 D.三角窝 、耳甲 E.三角窝 、耳垂
A.惊风 B.发热 C.疳积 D.腹泻 E.便秘

针灸学考试内容

针灸学考试内容

针灸学考试内容
针灸学考试内容
针灸学考试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经络学说、针灸方法、针灸穴位、针灸的治疗原则等。

2.针灸学的基础知识:包括针灸的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针灸的疗效及安全性,针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等。

3.针灸学的操作技能:包括针刺、艾灸、拔罐、刮痧等基本操作技能,以及针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案和操作技巧。

4.针灸学的诊断技能:包括对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针对不同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和操作技巧。

5.针灸学的治疗原则和方案:包括针对不同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案,如针灸治疗感冒、颈椎病、腰痛等疾病的方法和技巧。

6.针灸学的实验研究:包括对针灸的实验研究和实验方法,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不同的考试机构和考试形式可能会有不同的考试内容和要求,具体考试内容和要求以当地考试机构的要求为准。

针灸技能考试重点及注意事项

针灸技能考试重点及注意事项

针灸技能考试重点及注意事项针灸内容在技能考试中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却是每年每人必考的,但是,指南中的内容实在是很难掌握,尤其现在,离考试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只有抓住要害,才能拿到分数。

现就其中的重点及注意的细节归纳如下,希望对大家又帮助。

一:针灸穴位的定位与临床应用限于时间的原因,这一范围的问题不会有很多,所以大家只需要把定位和取法记住就可以了;再有可能考到的就是操作,大家只要记住大的原则:头面部直刺或斜刺0.3-0.5寸,耳前穴张口取,胸部斜刺0.5-0.8寸,腹部可直刺0.8-1.5寸,背部一定是斜刺0.8-1.5寸,夹脊穴可直刺,四肢部直刺或斜刺0.5-0.8寸,手足穴直刺或斜刺0.2-0.3寸,臀部可刺至3寸二: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这一范围重点看治疗方法,症型只要能分清是哪一种既可,治疗中,重点是针刺法,其中的重点又是处方,耳针或耳穴一般都有的穴位是:神门,交感,内分泌,皮质下,其余的可根据脏腑辩证及其他加上即可。

其余疗法绝大多数情况是不会涉及的。

三:常用针法毫针刺法:重点操作程序:选针(根据部位选长短合适的,一般是1.5寸,如扎环挑选3-4寸),患者体位,穴位定位,进针,行针,出针。

可考的主要在进针和行针:要领是知道怎么做就可以,按照自己做的进行描述,尽可能仔细。

意外的处理了解即可。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电针,耳针,只需要知道步骤及方法既可。

四:常用灸法艾条灸是重点,其次是艾炷灸,其中隔物灸比较重要,都只需要看操作方法,还有需要看的是灯火灸的方法,这部分这样就可以。

五:推拿手法摩擦类八个手法,运动关节类两个手法都比较重要,但也只需要看操作方法,最重要的是会做。

六:拔罐法留罐和闪罐是重点,考试前一定要拔一拔,只要能罐能拔上,并且烧不到人,老师一定给过。

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自己的操作充满信心,即使你有一点不熟练,也千万不要惴惴不安,要自信满满的,让老师的注意力转移到你的态度上来这样你就。

2011年辽宁省针灸护理考试重点和考试技巧

2011年辽宁省针灸护理考试重点和考试技巧

1、天灸又称为A.化脓灸 B.发泡灸 C.直接灸 D.实按灸 E.间隔灸2、前正中线旁开4寸,平第7肋间隙的穴位是A.期门 B.日月 C.膻中 D.大包 E.京门3、手三阳经下合穴是C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虚、委阳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4、皮肤针法运用的基本理论依据是A.皮部理论 B.络脉理论 C.经别理论 D.经筋理论 E.经脉理论5、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6、前正中线旁开4寸,平第7肋间隙的穴位是A.期门 B.日月 C.膻中 D.大包 E.京门7、任脉起于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8、心的募穴是A.巨阙 B.鸠尾 C.中庭 D.膻中 E.华盖9、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10、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BA.0.5mA以上 B.1mA以内 C.1.5mA以内 D.2mA以内 E.10mA以内11、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每秒多少次?A.50~100次 B.50次以上C.100次以上 D.2~5次 E.10~20次12、在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的是A.至阳 B.至阴C.会阳 D.肩井 E.昆仑13、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 14、肌肉薄浅部位腧穴进针法应用A.夹持进针法 B.指切进针法 C.双手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舒张进针法15、两眉头的中间是A.攒竹 B.印堂 C.鱼腰 D.太冲 E.球后16、手厥阴经的络穴是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支沟 E.偏历17、手三里位于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18、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CA.惊风 B.发热 C.疳积 D.腹泻 E.便秘19、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20、下列情况中除哪一点外均属于不宜拔罐的情况A.皮肤过敏、溃疡 B.皮肤上有疮疡化脓C.大血管部位D.高热抽搐者 E.孕妇的腹部、腰骶21、天灸又称为A.化脓灸 B.发泡灸 C.直接灸 D.实按灸 E.间隔灸22、手三阳经下合穴是C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虚、委阳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23、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24、手厥阴心包经的起始穴位是A.天泉 B.少列 C.中冲 D.少府 E.天池25、直接入络脑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太阴肺经26、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每秒多少次?A.50~100次 B.50次以上C.100次以上 D.2~5次 E.10~20次27、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每秒多少次?A.50~100次 B.50次以上C.100次以上 D.2~5次 E.10~20次28、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

针灸推拿研究生考试科目

针灸推拿研究生考试科目

针灸推拿研究生考试科目针灸推拿是一门古老而又独特的中医学分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针灸推拿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一门专业学科,针灸推拿也设置了相应的研究生考试科目,以便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学术人才。

以下是针灸推拿研究生考试科目的内容介绍。

一、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理论是针灸推拿学习的基础和核心,也是针灸推拿研究生考试科目中的重要部分。

这一科目主要包括中医基本理论、中医经典、中医辨证论治等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理解中医经典文献的精髓,能够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临床应用。

二、针灸基础理论与技术针灸基础理论与技术是针灸推拿研究生考试科目中的重点内容,涉及针灸学的基本原理、经络学、穴位学、针灸手法等。

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准确地辨识和定位穴位,掌握针灸手法的正确应用,并了解针灸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推拿基础理论与技术推拿基础理论与技术是针灸推拿研究生考试科目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推拿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按摩、推拿、拿捏等手法,并与经络学、腧穴学等理论相结合。

考生需要了解推拿学的理论基础,掌握不同推拿手法的应用技巧,具备临床推拿操作的能力。

四、针灸推拿临床应用针灸推拿临床应用是针灸推拿研究生考试科目中的实践部分,主要包括针灸推拿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针灸推拿的疗效评估和安全问题等。

考生需要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根据病情进行针灸推拿的综合治疗方案设计。

五、科研方法与文献检索科研方法与文献检索是针灸推拿研究生考试科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研究生学习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针灸推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科研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能够进行科研设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并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六、临床实践与实习临床实践与实习是针灸推拿研究生考试科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实践环节的学习和实习,考生需要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提高诊断和治疗的能力。

中医针灸师证考试内容

中医针灸师证考试内容

中医针灸师证考试内容中医针灸师证考试内容考试内容概述•考试形式:笔试•考试时间:一天•考试科目:中医学、针灸学中医学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的起源与发展–中医四大基本理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理论、经络学说)–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原则与法则•中药学–中药的药用植物和动物来源–中药的药性与功效–中药的配伍禁忌与副作用–中药煎煮与调配方法•中医内科学–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中医养生与预防疾病针灸学科目•针灸基础理论–针灸学的起源与发展–经络学说与穴位理论–刺激方法与功效–针灸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针灸技术与操作–针灸仪器的选择和使用–穴位的定位与刺激手法–针灸的灸法与拔罐疗法•针灸治疗学–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针灸与中药的辨证施治考试准备建议•阅读相关教材或参加培训班,系统学习中医学与针灸学理论知识•多做笔记并进行整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重点关注考试重点与难点内容•多做模拟测试题,熟悉考试形式与题型,提高答题技巧与速度•积极参与实际操作训练,熟练掌握针灸技术与操作方法以上是关于中医针灸师证考试内容的简要概述。

考生需全面掌握中医学与针灸学的理论知识,准备充分并科学规划学习时间,才能顺利通过考试并获得针灸师证书。

考试注意事项•注意时间分配:考试时间有限,要合理分配时间,不要在某个题目上过多花费时间,导致其他题目无法完成。

•注意答题顺序: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和题目难易程度选择答题顺序,先完成熟悉的内容,再解答较难的题目。

•注意关键词:答题时要注意运用中医学和针灸学的关键词和专业术语,准确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注意思路清晰:在回答论述题时,应该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再进行论证和解释,保持思路清晰,行文连贯。

•注意实例运用:在解答临床案例题时,可以运用临床实例进行分析,说明自己的思路和判断。

考试评分标准•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对中医学和针灸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论有准确的理解和掌握。

针灸科护士学习计划

针灸科护士学习计划

针灸科护士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在针灸科护士学习计划中,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

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我将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1.掌握针灸科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要点;2.熟悉针灸科护理操作流程和规范;3.了解针灸科护理的临床应用和常见病症护理;4.提升自身临床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5.不断学习新知识,保持专业水平。

二、学习计划1.学习内容安排在学习针灸科护士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内容的安排。

我计划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1)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包括中医基础知识、针灸学原理、穴位定位、针灸治疗原理等方面的学习。

(2)技术要点的学习:学习针灸的操作技术、针灸器械的使用方法、针灸操作的注意事项等。

(3)护理操作流程和规范的学习:了解针灸科护理的操作流程,熟悉相关规范和标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临床应用和常见病症护理的学习:了解针灸科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学习常见病症的护理方法和操作技巧。

(5)临床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学习方法和工具为了达到学习目标,我计划采取以下几种学习方法和工具:(1)课堂学习:通过参加针灸科相关课程和培训班,系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不断练习和提升自己的护理技能。

同时,可以通过参与临床实习等方式,积累实际操作经验。

(3)阅读资料: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学术期刊和相关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案例,不断学习新知识。

(4)网络资源:通过互联网,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和临床技术,参与相关专业论坛和讨论,和同行交流学习。

(5)导师指导:寻求相关领域的专业导师指导,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获取实际操作技巧和经验。

三、时间安排对于学习的时间安排,我计划制定一个详细的时间表,合理安排学习和实践的时间,确保能够充分学习和投入到学习中。

具体包括:1.每天安排一定的学习时间,至少2小时以上,保证每天都有一定的学习进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
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
2、百会穴前后左右各l寸的穴位是
A.四满 B.四渎 C.四缝 D.四神聪 E.四关
3、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
A.胃 B.胆 C.脾 D.肝 E.大肠
4、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的穴位是
A.会阴 B.中极 C.长强 D.腰俞 E.曲骨
5、下列腧穴,不属络穴的是E
A.丰隆 B.光明 C.飞扬D.大钟 E.商丘
6、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
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
7、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的穴位是
A.尺泽 B.孔最 C.列缺 D.经渠 E.太渊
8、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内关 B.少列 C.通里 D.神门 E.足临泣
9、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中府 B.云门 C.孔最 D.列缺 E.少商
10、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
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 11、八会穴中的脏会在
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
E.手太阳小肠经上
12、直接入耳中的经脉有
A.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B.任脉、督脉
C.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
D.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
E.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13、直接入耳中的经脉有
A.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B.任脉、督脉
C.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
D.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
E.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14、八会穴中的脏会在
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
E.手太阳小肠经上
15、在胸部,任脉旁开2寸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16、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17、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
18、肌肉薄浅部位腧穴进针法应用
A.夹持进针法 B.指切进针法 C.双手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舒张进针法
19、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
A.支沟 B.间使 C.阴郄 D.三阳络 E.会宗20、百会穴前后左右各l寸的穴位是
A.四满 B.四渎 C.四缝 D.四神聪 E.四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