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导学导练:电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秋季学期八年级物理学案第五章电流与电路《5.1电荷》导学案一、信息与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二、学习目标:认识摩擦起电现象,说出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说出验电器的原理及作用;说出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所用推理方法通过做静电实验,培养探究兴趣重点: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难点:为什么只存在两种电荷及摩擦起电原因。
三、自主学习:预习导学:如何才能带电?自然界中分为_____和_____电荷电荷之间有什么相互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________带正电,________带负电。
________叫元电荷,用符号________表示。
一个元电荷所带的电量是________________金属导体中,自由移动的电荷是________。
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_______,B与c一定能相互__________。
手拿一根金属棒,用毛皮或丝绸摩擦,金属棒一定A、不带电B、带正电c、带负电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四、合作探究:活动与实践:请同学们准备一些碎纸屑,然后用塑料尺摩擦自己的头发后去靠近碎纸屑,看能发现什么?什么是摩擦起电?如何定义正电荷和负电荷?_________叫做电荷量,简称_________,单位_________,符号_________摩擦起电的实质:思考: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过程中,转移的电荷是什么?从哪个物体转移到哪个物体?问题探究:电荷间相互规律用带电的玻璃棒分别去靠近悬挂着的带电的另一根玻璃棒和橡胶棒,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再用带电的橡胶棒分别去靠近悬挂着的带电的另一根橡胶棒和玻璃棒,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结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验证物体是否带电,实验室常用_________来检验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演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
八年级物理上册 《电荷》 人教新课标版

2、小组讨论完成:课本P99“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1题。
五、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1、演示课本p100图示实验5.1-5,学生认真观察。
2、自学课本P100“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部分,解释上述现象。(2分钟)
⑴实验现象说明:金属杆上有了电荷的,金属是的,因为在金属内部有。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演示课本P98图示实验5.1-2,学生观察记录。(时间3分钟)
棒 1
棒 2
现 象
实验1
玻璃棒(丝绸)
玻璃棒(丝绸)
实验2
橡胶棒(毛皮)
橡胶棒(毛皮)
实验3
玻璃棒(丝绸)
橡胶棒(毛皮)
2、学生自学课本P98“电荷”部分第三、四自然段。(时间1分钟)
大自然中只有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电荷。
⑵导 体:,如
绝缘体:,如
⑶演练:完成《目标检测》p137 第6、7、8题。
3、小组交流 橡胶棒摩擦后能带电,为什么不能导电?
(参看《目标》p136释疑解难6“导电”和“带电”的区别。)
六、拓展延伸:
完成《目标检测》p137 第1-5;9、10题
批注
批注
知识网络
小结反思
⑴拿出塑料尺、塑料笔杆直接接触碎纸屑,观察到的现象是。
⑵用塑料尺、塑料笔杆跟衣服或头发摩擦几下后,再去接触碎纸屑,观察到。
增加摩擦的次数,再去接触碎纸屑,观察到。
2、自学课本P98“电荷”部分第一、二自然段。(时间1分钟)
在以上活动中,摩擦过的塑料尺、塑料笔杆都带上了,所以具有了轻小物体的性质,这就是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电荷》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电荷》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电荷》学案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标】●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学习重点】电荷种类及相互作用,验电器原理,原子结构【学习难点】原子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原因【学习过程】情境体验引入新课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潜能开发自主探究活动一:认识电荷1、做一做想一想: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羽毛等轻小物体,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请你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
(2)接触带电:3、两种电荷做一做想一想:a: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看到什么现象?b: 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什么现象?由a、b两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c: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细分析:讨论分析以下材料: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
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你能归纳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方法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以科学的推理,以前学习 _______用到过此方法。
精阅读:阅读课本98页倒数第三自然段找出正、负电荷的规定,并记录在下面。
正电荷:指被_____摩擦过的_____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负电荷:指被_____摩擦过的_____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5.1电荷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5.1电荷学案人教新课标版原子的结构元电荷1、原子结构认识历史:(学生自读教材料P99原子结构元电荷)、(1)电子电荷量是最小的,我偿把最小的电荷叫做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C。
(2)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都是元电荷e的整数倍、2、原子通常时呈中性的原因是: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的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数量。
(三)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实验:取两个验电器A和B。
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
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 仍然闭合。
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移动。
导体:_______导电的物体,常见的导体有___________绝缘体:_______导电的物体,常见的绝缘体有__________________、(四)达标检测1、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在数量上,整个原子呈、2、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由于而带电,毛皮由于而带电、3、用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因为从转移到使验电器带了电、4、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使分开、5、物体摩擦后带上了负电荷,这是因为()A、物体获得了电子B、物体失去了质子C、物体失去了原子核D、物体创造了电子6、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中性就是中和B、发生中和现象时正、负电荷都消失了C、物体不显电性,表示物体内不存在电荷D、当中性原子失去电子,就显示出带正电,称它为正离子7、用丝绸摩掠过的玻璃棒,去接触已经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变小,这说明验电器原来()A、带负电B、带正电C、不带电D、不能确定8、物体带电的过程是()A、产生电荷的过程B、电子转移的过程C、质子转移的过程D、电子、质子同时转移的过程9、绸子与玻璃律相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绸子带负电,由此可知绸子与玻璃棒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A、玻璃棒大些B、绸子大些C、一样大D、无法判定10、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分别带有等量异种电荷,假如把它们的金属球互相接触一下,验电器的金属箔的张角将()A、不变B、变大一些C、变为零 D变小一点但不会为零11、下面所述的情况和装置中,属于利用静电现象有利方面的是()A、印染厂的车间内空气保持适当的湿度B、以煤为燃料的热电站使用的静电除尘设备C、静电喷漆设备D、静电复印机小结:。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学学案

课题:电荷序号:24八年级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摩擦起电现象。
2、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原理、电荷量及单位。
4、原子构造、元电荷。
了解自由电子可以移动。
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什么是摩擦起电现象?2、自然界中有__________种电荷。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是_______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是__________电荷。
3、电荷间具有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_________,异种电荷,_____ __。
4、电荷的多少叫做,简称,电荷的单位是。
符号是5、原子是由和组成,其中带正电荷,带负电荷,6、有的物体善于导电,叫做。
有的物体不善于导电,叫做。
课堂导学一、电荷1、物体摩擦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先用橡胶棒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然后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再换用玻璃棒和丝绸试试看?)发现:两次实验结果_________(“相同”或“不同”)。
橡胶棒或玻璃棒不摩擦时________吸引碎纸屑,摩擦后________吸引碎纸屑(填“能”或“不能”)。
小结:1.物体具有了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
讨论:生活中摩擦起电现象有哪些?2、电荷之间是吸引还是排斥呢?⑴把两根玻璃棒用丝绸同时摩擦,然后把一根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带电的一端靠近悬挂的那根带电的一端,会出现什么现象?⑵把两根橡胶棒用毛皮同时摩擦,然后把一根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带电的一端靠近悬挂的那根带电的一端,会出现什么现象?⑶把一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按上述方式靠近,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发现:把现象填入下表中。
小结:⑴第3次实验现象与前两次_______(“相同”或“不同”)。
,这说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_________(“相同”或“不同”)。
⑵由实验1、2、3可以看出:同种电荷互相__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____。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第一 节电荷 》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第一节电荷》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重点·难点1.重点:电荷的认识。
2.难点:原子的结构。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提出问题:当夏天空气非常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同学们会发现我们的头发会出现怎样的现象呢?学生回答:2.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黏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服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点评提示:让学生回忆小学自然课本的基础知识。
学生回答:3.引入:好同学们说是物体带了电,那么什么是电呢?我们是怎么感受它的存在的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将会接触到我们物质世界里这一物质电荷。
一.授课流程(1)探究实验:①演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把帮靠近纸屑观察现象。
学生同步,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包装袋观察现象。
学生们通过实验得出:用梳过头发生的塑料梳子会吸引碎纸片和包装袋。
教师总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这种方法使物体带电的叫摩擦起电。
点评:通过实验观察自然界中确实存在这种物质即电荷。
那么这种物质的存在是通过什么现象体现出来的呢?每一种物质的存在都会通过客观的物质性表现出来。
那么请问同学们电荷的存在是通过他怎样的物质性表现出来呢?学生回答:吸引轻笑物体的性质②除了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别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呢?探究实验:老师与学生同步进行,用毛皮摩擦过的梳子甲接触没有摩擦过的梳子乙,然后用乙靠经纸屑。
观察纸屑会被乙吸引,这说明乙也带了电或电荷。
(教师提问:这种带电的方法是通过哪种手段实现的)学生总结:通过观察接触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③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第5章24P

初二物理第5章学案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电荷一、学习目标:1.描述摩擦起电现象,说出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识别电荷量及其单位,认识原子结构及元电荷。
3.识别验电器及其结构,知道自由电子和电荷的定向移动。
4.通过实验和观察静电现象,得出推理方法,培养研究电现象的浓厚兴趣。
二、重点难点:重点:说出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难点:自然界电荷只有两种电荷的推理确认。
三、学习过程:思考:如图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进行新课:(一) 电荷1.摩擦起电、带电体、两种电荷(1)动手做做: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我们说,这些现象中的橡胶棒、玻璃棒都带上了,或者说带了。
摩擦过的物体具有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
(2)两种电荷实验: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总结: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有且只有种电荷,其中我们把带的电荷叫做电荷,把带的电荷叫做电荷.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___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八年级物理上册 5.1《电荷》同步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一节电荷我们来预习【学习目标解读】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和带电现象;2知道电荷的种类和电荷间的作用规律;3.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和作用。
【生活中的物理】1.干燥的冬季,我们穿上毛衣后,晚上脱毛衣时经常看到闪亮的火光并听到“啪啪”的声响,有时接触到别人时还会“电”到别人,你能说说这是问什么吗?为什么夏天就不容易发生这种现象呢?2.有时我们用塑料梳子梳干燥头发的时候,多次梳理后有些头发被梳子吸引住。
经查证我们说梳子“带了电”!是我们创造了原本不存在的电荷了吗?【课前自主预习】1. 物体具有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物体带了电荷。
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用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除摩擦以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叫。
2. 被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可用“”来表示;被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可用“”来表示。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3.电荷的多少叫,简称为。
电荷量的单位是,简称,符号。
元电荷是的电荷,用表示。
1e = C。
电子是带有的元电荷。
4. 的物体叫导体,的物体叫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明显的。
金属靠导电。
5.验电器的原理是。
它主要由、和组成。
我们来学习【核心要点梳理】1.2.3.4.【知识要点突破】1.下列现象中与静电无关的是()A.塑料梳子梳理干燥头发时头发变得蓬松 B.冬天用手摸冷铁棒时手被粘住C.运石油的卡车常在地面拖着一条铁链 D.冬季晚上脱毛衣时会看到火花解析:2.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是带电体具有的一种性质B.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带负电C.正电荷一定比负电荷的电量多D.要使物体带电,只有用摩擦的方法解析:【自主学习探究】1. 右图中验电器带正电,金属箔张开,现把带负电的棒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则验电器的金属箔()A.张开得更大B.正好合拢C.缩小张开角度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解析:2. 右图所示,A,B,C为三个用丝线悬吊着的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A带正电,C一定带正电B.如A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C.如B带正电,A一定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D.A,B一定带同种电荷,C则可能不带电解析:【思维学法训练】1. 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若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逐渐张开,则可判断,该物体是()A.带负电 B.带正电C.不带电 D.带正、负电都可能解析:2. 对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带电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C.导体容易导电,但不能带电D.导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带电解析:【自主学习反馈】1.2.3.4.我们来练习【自主学习测评】【基础三星演练】1. 自然界只存在______种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是______电,与另一个带负电的物体将相互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电荷5 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用绸子在玻璃棒上摩擦,使玻璃棒上带了电。
这种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用绸子在玻璃棒上摩擦和用毛皮在橡胶棒上摩擦都会使电荷发生转移,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答案:摩擦起电2.自然界中存在____________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分别是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就是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
答案:两排斥吸引3.物体带电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从一个物体_____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上,物体有了____________而带负电,缺少了____________就带正电,因此,摩擦起电创造了电____________,实质是电子____________的过程。
思路解析:电荷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答案:电子转移多余电子电子并不是转移4.(2010福建福州模拟)如图5-1-1所示,标出了制成铅笔的几种材料名称,通常条件下(只选一种)是绝缘体。
图5-1-1思路解析: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构成铅笔的几种材料中木材、橡皮不导电,是绝缘体;石墨、金属导电,是导体。
答案:木材(或橡皮)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将塑料包扎绳撕裂成细丝状,用手捋几下,细丝就会向四周散开,这是因为()A.细丝很轻,受空气浮力作用所以向四周漂浮起来B.用手捋细丝,细丝变形了,所以向四周散开了C.用手摩擦细丝,使它们带上同种电荷从而相互排斥,所以向四周散开D.以上说法都不对思路解析:这说明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答案:C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合理的是()A.铅笔芯、橡胶、铁是导体B.塑料、干木棒、陶瓷是绝缘体C.铁、冰、玻璃是晶体D.蜡、食盐、水银是非晶体思路解析:本题主要区分四个概念,导体和绝缘体、晶体和非晶体。
铅笔芯、铁是导体,橡胶、塑料、干木棒、陶瓷是绝缘体,所以A不正确,B正确。
铁、冰、食盐、水银是晶体,玻璃、蜡是非晶体,所以C、D均不正确。
答案:B3.下列材料属于半导体材料的是()A.铜B.石墨C.橡胶D.硅思路解析:常见的半导体有硅、锗等,它们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答案:D4.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主要原因是()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梳子对头发有吸引作用C.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D.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思路解析:晴朗的冬日,空气比较干燥,当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时,因梳子与头发摩擦,而使梳子和头发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头发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显得蓬松,摩擦的次数越多,头发所带的电荷越多,排斥力也就越大,头发越蓬松。
答案:C5.摩擦后带的电荷,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人们带来很多麻烦,下列各种现象中,由于摩擦起电引起的是()A.印刷厂里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D.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C.买食品时,装食品的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D.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会被粘在铁棒上思路解析:由于摩擦起电而使两物体带有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化纤布料由于摩擦带电吸附灰尘;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被粘在铁棒上是由于水遇冷结冰,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答案:ABC6.2010黑龙江哈尔滨模拟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___________,而具有了___________的性质。
思路解析:该题考查了静电现象,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视机工作时,屏幕带电,能吸引灰尘。
答案:电(或电荷、静电) 吸引轻小物体7.除了摩擦起电,还有哪种起电方式,请说出你的认识。
思路解析:除了摩擦起电还有另外一种可以使电荷转移引起静电的方式,这就是感应起电。
答案:感应起电。
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另一端,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快乐时光头上的包尽管这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手术,不过一流医院就是一流医院,卢克第二天就能够下床行走了。
唯一让卢克感到困惑忧虑的是头上肿起了一个大包,因为卢克确信手术既然是和肠道有关的,那说什么也应该沾不上脑袋的边儿。
卢克怀着不安的心情向护士问道:“护士小姐,手术后我头上这个地方起了一个大包,会不会是手术留下了什么后遗症?”“哦,完全不必担心,卢克先生,格林医生说昨天手术进行到正关键的时候,麻醉剂突然用光了,出于对您生命的考虑,所以……”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2010甘肃模拟)物理老师在讲授“摩擦起电”一节时,请同学们用塑料直尺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后试试能否吸引碎纸片,结果塑料直尺能够吸引碎纸片。
如果以橡胶棒与毛皮摩擦作类比,这个现象说明()A.摩擦时,同时发生了正、负电荷的转移,头发带负电,塑料直尺带正电B.摩擦时,同时发生了正、负电荷的转移,头发带正电,塑料直尺带负电C.摩擦时,只发生了正电荷的转移,使塑料直尺带了正电D.摩擦时,头发上的电子向塑料直尺转移,使塑料直尺带了负电思路解析:用毛发摩擦过的塑料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这个知识在模拟中经常考到。
答案: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能导电说明导体内部有多余的电子B.绝缘体不能导电是因为它不能带上电荷C.直接用手拿着金属棒与毛皮摩擦时,金属棒不会带电D.通常情况下,塑料、玻璃、石蜡、空气都是绝缘体思路解析:导体能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它没有多余电子,绝缘体不能导电是因为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金属棒是导体,摩擦时电荷转移到人体,所以不会带电。
答案:CD3.电车车门下常常挂有一条铁链,这条铁链在电车行驶时是提起而不与地面接触的,当电车停车开门时,铁链下落与地面接触。
这是因为()A.铁链与地面接触会发出响声,告知车站上的乘客电车将要停车,请准备上车B.铁链与地面接触会发出响声,告知车上的乘客电车将要停车,请准备下车C.铁链与地面接触,可以增加地面与电车之间的摩擦,使电车尽快停下来D.铁链与地面接触,释放电车有关部件间的摩擦所积累的电荷,避免地面上的乘客与电车之间可能发生的火花放电,确保安全思路解析:铁链与地面接触可以将电车积聚的电荷顺着大地导走,确保安全。
答案:D4.(2010辽宁大连模拟)打扫房间时,小刚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
这是因为擦过的镜面因____________而带了电,带电体有____________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
思路解析:用干绸布摩擦玻璃镜子,玻璃会带上正电,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绒毛会被吸在镜面上。
答案:摩擦吸引轻小物体5.(2010甘肃模拟)在学完摩擦起电后,小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着的通草球,发现通草球被吸引,则通草球____________带电;若通草球被排斥,则通草球____________带电。
(填“可能”“一定”或“一定不”)思路解析: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它与通草球相吸引,通草球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若通草球被排斥,说明它们所带的电荷一定是同种电荷,即通草球一定带电。
答案:可能一定6.当一带正电的物体与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后,金属箔张角逐渐减小合上后又逐渐增大,则验电器原来带____________电。
若再用导线将验电器金属球和大地连接起来,有电子从____________流入____________,金属箔的张角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当物体带正电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后,金属箔张角变小后合上又逐渐增大,是由于物体所带的正电荷与验电器上负电荷中和。
因此金属箔张角合上,又逐渐增大,是由于验电器上的电子转移到物体上,使验电器也带上了正电荷。
用导线将金属球和大地连接起来时,大地上的电子就会转移到验电器上与正电荷中和,使金属箔的张角变小。
答案:负大地验电器变小7.综合考虑下表中各方面的因素,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哪两种金属的导电性能好?在你认为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中,哪种更适宜制作导线?为什么?(2)综合分析上表的各项指标,写出你所发现的一条规律。
思路解析:(1)此题的结论都隐含在表格中,仔细分析“导电性能”一栏,因为1表示最强,可知银的导电性能最强,铜次之,铜的导电性虽然低于银,但因铜的年产量高,且价格较便宜,故更适宜制作导线。
(2)规律:导热性能越好的金属,导电性能往往越强;市场价格越高的金属,年产量往往越低等。
答案:(1)银和铜的导电性能好,但铜更适合制作导线,因为铜的全球年产量较银高,且市场价格较银低。
(2)导热性能越好的金属,导电性能往往越强;市场价格越高的金属,年产量往往越低等。
8.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
思路解析:用塑料桶装运汽油时,桶内汽油会不断与桶壁摩擦,使汽油和塑料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由于塑料是绝缘体,电荷不会传到地面,而是越积越多,当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会使空气电离,发生放电现象,产生电火花,使汽油燃烧,造成火灾或发生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