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武器袭击时的防护措施
国防教育教案第四课平时学三防战时少伤亡

国防教育教案第四课平时学三防战时少伤亡
教学目的:
了解三防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三防“三防”是对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防护的简称。
这三种武器是怎样的?我们如何预防呢?
二、预防核武器
要预防核武器,首先要利用各种工事或地形防护,减轻或避免伤害;其次要正确做好防护动作和施用药物。
当发现敌人投掷核武器时,应立即卧倒隐蔽,双臂交叉抱头,指塞两耳,闭眼,憋气,收腹,避免受伤。
核爆炸过后,应迅速抖掉身上的尘土,全身包裹,背起应急包,逆风远离沾染区,越快越好。
条件许可的,可施用药物进行消毒。
三、预防化学武器
当我们接到化学武器袭击警报时,应立即进入有密闭、滤毒通风装置等防护设施的工事内进行防护。
无这种工事的,应立即关好门窗,放下窗帘,关闭水、电、火掣,穿好雨衣、戴上防毒面具(或捂湿毛巾,用透明塑料袋罩住头部),用塑料袋包裹双手并连鞋包裹双脚,迅速离开染毒区。
四、预防生物武器
预防生物武器,应采取个人防护动作和药物预防、免疫接种的形式。
当发现敌人投放生物武器时,应立即关好门窗,放下窗帘,关闭空调机,穿好衣服,用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暴露的皮肤用清凉油或防蚊油涂抹。
有条件的要临时免疫接种,服用药物预防。
同时采用消毒杀虫、灭鼠的措施减少或避免受污染。
对化学武器的防护

对化学武器的防护化学武器是一种威力较大的杀伤武器。
一些国家正在加紧研制和生产杀伤力更大、机动性更好的新型化学武器。
但是,化学武器的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可大大降低其杀伤作用。
(一)一般防护1.利用器材防护(1)呼吸道和眼睛的防护遭敌化学袭击时,迅速戴好防毒面具,对呼吸道和眼睛进行防护。
(2)全身防护当毒剂呈液滴、粉末或雾状时,除防护呼吸道和眼睛外,还要对全身进行防护。
披上防毒斗篷或雨衣、塑料布等。
同时应防止毒剂液滴溅落在随身携带的装具和武器上。
利用没有染毒的位置,穿好防毒靴套或包裹腿脚,戴好防毒手套,继续执行任务。
2.利用地形防护利用地形防护化学武器不能像防护核武器那样就低不就高,而要根据地形和风向等条件综合考虑利用的地点,尽量避开易滞留毒剂的地点或区域。
3.利用工事防护有条件且情况允许时,除观察和值班人员外,其余人员应立即进入掩蔽工事,关闭密闭门或放下防毒门帘。
人员在没有密闭设施的工事内,要带面具防护。
遭受持久性毒剂袭击后,离开工事前要进行下肢防护。
(二)预防与急救1.预防对某些毒剂,人员服用预防药物可减轻中毒症状。
如服用防磷片或吸入解磷鼻粉剂可减轻神经性毒剂的中毒症状。
2.急救敌化学袭击停止后,应立即进行自救、互救,在上级没有下达脱面具命令之前,不得脱去防毒面具。
当发现人员中毒,还无法判明是何种毒剂中毒时,应按毒性大、致死速度快的毒剂中毒急救。
通常在肌肉注射解磷针的同时,鼻吸亚硝酸异酯;对呼吸困难或心跳停止者,在毒区内采取压胸举臂或压背举臂法进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情况允许,将中毒者撤离毒区后送救治。
对神经性毒剂中毒的急救。
神经性毒剂是速杀性毒剂。
(1)中毒后必须及时急救。
首先戴上面具,立即肌肉注射解磷针(互救时对呼吸困难者进行人工呼吸);对染毒皮肤及时消毒,脱去或剪掉染毒部位的衣服。
注射一支解磷针后症状如持续存在,间隔20分钟后注射第二支。
(2)对全身中毒性毒剂的急救。
初中语文语文百科(军事)什么是三防知识

什么是三防知识所谓三防,是指对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防护。
它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有效形式。
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人人佩戴防毒面具。
当伊拉克向以色列等国发射“爱国者”导弹时,当地居民立即进入防毒掩体,戴上防毒面具。
这说明了三防知识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性。
一、人员对核、化、生武器的防护核、化、生武器对人员具有巨大的杀伤破坏作用。
但只要防护得当,是可以有效地防止其对人员的杀伤的。
因此,了解三防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员对核武器的防护核武器,又叫原子武器。
它是利用原子核瓜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一般泛指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
核武器对人员的杀伤破坏作用,是由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和放射性沾染四种杀伤因素造成的。
人员受到一种杀伤因素的伤害叫单一伤,受到两种以上杀伤因素的伤害叫复合伤。
当敌人使用核武器时,人员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对冲击波、光辐射和早期核辐射的防护由于冲击波、光辐射和早期核国徽持续时间非常短,所以,它们也被称为瞬时杀伤破坏因素。
对瞬时杀伤破坏因素的防护主要是:当人员处于具有密闭、滤毒通风设备的工事内时,发现核爆炸后,先行隔绝,再根据情况进行滤毒通风或清洁通风。
在隔绝时,应保持安静,不要吸烟,少用或不用明火照明,以减少工事内氧气的消耗。
当人员处于不密闭的工事内时,发现核爆炸后,人员应用棉球等堵住耳孔,以防彭膜损伤。
当人员隐蔽在露天工事内时,发现核爆炸后,人员应卧倒在工事底部,闭眼、闭嘴、腹部微收,两手交叉垫于胸下。
两肘前伸,使两大臂遮皋怖部,避免或减少光国徽对暴露皮肤的伤害。
在单人掩体内的人员可蹲下,姿势尽量低下,可用两手堵塞耳孔。
当人员来不及进入工事时,发现闪光后,应迅速利用就近地形地物卧倒(与露天工事内的卧倒动作相同)。
卧倒的方向依核武器爆炸的方向和地形的特点而定。
在开阔地面的人员应背向爆心卧倒。
当地形地物较小时,应对向爆心卧倒,以重点防护头部。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化学武器也是一种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
它自问世以来,由于其灭绝人寰的杀伤效应,立即遭到世人的强烈谴责和反对,国际上虽早就签订了禁止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的公约和协议,但未被真正完全履行。
化学武器的扩散局面日益加剧,且有愈来愈常规化的趋势。
一、化学武器概述(一)军用毒剂及化学武器的概念军用毒剂是指在战争中以毒害作用杀伤人、畜,毁坏植物的有毒化学物质,简称毒剂。
化学武器是指在战争中用毒剂的毒害作用杀伤敌方有生力量、牵制和困扰敌人的军事行动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
如装填有毒剂的手榴弹、地雷、炮弹、炸弹、火箭弹、导弹及飞机布洒器、毒烟施放器材等。
(二)化学武器的发展概况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位于比利时的伊泊尔地区。
1915 年4月22日下午6点零5分,德军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向英、法联军阵地施放180吨储存在约6300 只吹气钢瓶中的氯气,造成英、法联军15000 多人中毒,5000 多人死亡,5000 多人被俘,使德军一举突破联军阵地。
成为历史上着名的“伊泊尔毒气战” 。
自伊泊尔毒气战之后,许多交战国,如英、法、美等国为了在战场上制胜对方,都先后研制和使用了各种化学武器。
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交战国使用的毒剂总量达125 万吨,毒剂品种除氯气外,还有芥子气、光气、路易氏气、亚当氏气、氢氰酸等多达数十种,因毒剂中毒伤亡130 多万人,占整个战争人员伤亡总数的4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日本侵华战争)、美军侵朝和侵越战争、两伊战争等战争中都曾多次大量使用或策划使用过化学武器。
70 年代以来,化学武器出现一些新的趋势,一是局部地区化学武器使用频繁;二是化学武器以惊人的速度向世界扩散。
目前掌握化学武器生产技术的国家已有20 多个,拥有化学战能力的国家也在不断增加。
从发展方向看,一些化学武器大国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制:一是发现新型毒剂,增强其杀伤作用;二是不断改进化学武器的使用手段,提高其实用性能;三是逐步将化学武器纳入常规武器系统;四是解决化学武器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如实现二元化、弹药子母化、集束化,做到一弹多药或多弹一药等。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化学武器及其防护化学武器也是一种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
它自问世以来,由于其灭绝人寰的杀伤效应,立即遭到世人的强烈谴责和反对,国际上虽早就签订了禁止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的公约和协议,但未被真正完全履行。
化学武器的扩散局面日益加剧,且有愈来愈常规化的趋势。
一、化学武器概述(一)军用毒剂及化学武器的概念军用毒剂是指在战争中以毒害作用杀伤人、畜,毁坏植物的有毒化学物质,简称毒剂。
化学武器是指在战争中用毒剂的毒害作用杀伤敌方有生力量、牵制和困扰敌人的军事行动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
如装填有毒剂的手榴弹、地雷、炮弹、炸弹、火箭弹、导弹及飞机布洒器、毒烟施放器材等。
(二)化学武器的发展概况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位于比利时的伊泊尔地区。
1915年4月22日下午6点零5分,德军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向英、法联军阵地施放180吨储存在约6300只吹气钢瓶中的氯气,造成英、法联军15000多人中毒,5000多人死亡,5000多人被俘,使德军一举突破联军阵地。
成为历史上着名的“伊泊尔毒气战”。
自伊泊尔毒气战之后,许多交战国,如英、法、美等国为了在战场上制胜对方,都先后研制和使用了各种化学武器。
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交战国使用的毒剂总量达125万吨,毒剂品种除氯气外,还有芥子气、光气、路易氏气、亚当氏气、氢氰酸等多达数十种,因毒剂中毒伤亡130多万人,占整个战争人员伤亡总数的4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日本侵华战争)、美军侵朝和侵越战争、两伊战争等战争中都曾多次大量使用或策划使用过化学武器。
70年代以来,化学武器出现一些新的趋势,一是局部地区化学武器使用频繁;二是化学武器以惊人的速度向世界扩散。
目前掌握化学武器生产技术的国家已有20多个,拥有化学战能力的国家也在不断增加。
从发展方向看,一些化学武器大国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制:一是发现新型毒剂,增强其杀伤作用;二是不断改进化学武器的使用手段,提高其实用性能;三是逐步将化学武器纳入常规武器系统;四是解决化学武器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如实现二元化、弹药子母化、集束化,做到一弹多药或多弹一药等。
化学武器

Page
8
毒剂按毒理作用机理可以分为六大类: (1)神经性毒剂。这类毒剂具有极强的毒 性,是目前装备的毒剂中毒性最大的一类, 它是通过阻隔人体生命至关重要的酶来破坏 人体神经系统正常功能而致人于死地的。人 一旦吸入或沾染这类毒剂,就会中毒,并出 现肌肉痉挛,全身抽搐,瞳孔缩小至针尖状 等明显症状,直至最后死亡。当前,神经性 毒剂主要是指分子中含有磷元素的一类毒剂, 所以也叫含磷毒剂。这类毒剂主要包括沙林、 梭曼、VX等。
Page 13
(6)失能性毒剂,它也叫“心理化学武 器”,是造成思维和行动功能障碍,使受 袭者暂时失去战斗力的一类毒剂。它能使 一个正常人在一定时间内神经失常或陷入 昏睡状态。这种毒剂经常被用于特种部队 的奇袭行动。散布时通常呈烟雾状,可立 即生效,并且在短时间内失效,对人体不 构成生理损伤,因此国外也称这为“人道 武器”。其实它与武侠小说中的“蒙汗 药”、“夜来香”一类的毒药相似。目前, 这类毒剂中最主要的就是BZ。
Page 18
如与同口径的炮弹相比,对人员的杀 伤作用,化学炮弹要比普通炮弹大几 倍甚至十几倍。化学武器还具有一定 的持续性,常规武器通常只能是飞行 或爆炸瞬间起作用,而化学武器使地 面、空气或武器装备染毒后,其杀伤 作用会延续一定时间,少则几分种, 多则几天以上,使人防不胜防。
Page 19
根据持续时间的长短,选择不同种类 的化学武器还可以完成不同的战争战 役目的,如想用军队占领对方的机场、 港口、重要的交通枢纽,或者想为己 方进攻扫平道路,就可以选择沙林、 氢氰酸、光气等暂时性毒剂,这些毒 剂杀伤作用只持续几分钟到十几分钟, 它只杀死对方的守卫人员而对已方占 领丝毫不受影响;
Page 21
二、对化学武器的防护
1、发现及防学武器之后一般采用集体防护和个 人防护。
化学武器的种类及防护措施

化学武器的种类及防护措施近年来,化学武器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加,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战争方式。
化学武器可以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致死。
因此,研究化学武器的种类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人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化学武器的种类1、神经毒剂神经毒剂的最大危险在于它们能够影响神经传导,破坏人体信号传递的正常过程,导致人体瘫痪、呼吸困难等现象,甚至死亡。
神经毒剂有三个主要的类别:磷酸酯类、有机磷酸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
2、肺泡毒剂肺泡毒剂会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使肺泡产生充血、水肿、甚至液体积聚,并导致不能正常呼吸。
典型的肺泡毒剂有氯气和氮氧化物。
3、皮肤毒剂皮肤毒剂可以通过人体皮肤侵入机体,引起严重的皮肤刺激、皮疹、瘙痒等。
常见的皮肤毒剂有硫酸、氯气等。
4、泪气泪气是一种化学物质,对眼睛和呼吸道造成伤害,一旦吸入其气体会引起眼睛和喉咙发痒、流泪、皮肤瘙痒、头痛等。
泪气主要包括低挥发性和高挥发性两类。
二、化学武器的防护措施不同种类的化学武器对人体产生的损害有所不同,因此,防护措施也不同。
1、防护服在防护服中,斗篷和裤子是完全密封的,不会让气体渗入。
同时,防护服还需要带侦测器,以便提醒士兵是否接触了危险气体。
防护服还会用来防护皮肤和眼睛。
2、面罩面罩也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武器防护措施。
不论是沙土和氧气的面罩还是氧气的面罩,都能迅速排除有害气体。
一些面罩装有滤芯,能够过滤化学武器的毒剂。
3、防毒头盔防毒头盔也是防护人员的常见设备。
防毒头盔大多数都有一个滤芯,能够过滤出有害气体以外的气体。
在战场上,士兵戴上防毒头盔不必担心化学武器的危险。
4、自卫武器自卫武器也是一种防护措施。
这里除了各种类型的枪支以外,还包括防爆车辆、防爆盾牌等。
五、结论化学武器不但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而且其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为了迎战化学武器的威胁,我们需要建立有力的化学武器防护体系。
防护服、面罩、防毒头盔以及自卫武器,每种防护措施都可以有效地保护士兵的安全。
化学武器防护的六大措施

化学武器防护的六大措施化学武器是一种致命的武器,其使用会给人类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
为了保护自身免受化学武器的侵害,人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进行防护。
下面将介绍化学武器防护的六大措施。
第一,防护装备:化学武器常见的途径是通过空气呼吸道和皮肤直接进入人体。
为了防止化学武器侵入呼吸道,人们可以佩戴防毒面具或滤毒罐,这样可以过滤掉毒气、毒雾和毒烟。
同时,佩戴防化服可以阻挡化学物质对皮肤的侵害。
防护装备应配备完善,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有效的防护。
第二,防护室和洗眼器:建立防护室和配备洗眼器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防护室应具备密封性,以保证外界空气无法进入室内;洗眼器则能够及时冲洗眼睛,以防止化学武器对眼部造成伤害。
防护室和洗眼器的位置应布置在容易被侵害的区域,以便人们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使用。
第三,危害评估和监测:对于可能受到化学武器攻击的区域,进行危害评估非常重要。
这样可以确定潜在的威胁和风险,为后续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同时,实时监测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浓度也是关键,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第四,灭火和清理:在化学武器攻击后,灭火和清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选择适当的灭火剂和清理剂是关键。
灭火剂的选择应考虑到与化学物质的相容性和灭火效果;清理剂则应具备快速和彻底清洁污染物的特点,以减少化学武器带来的伤害。
第五,建立演练和培训机制:化学武器防护工作需要人们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定期的演练和培训。
只有在面临真正的威胁时,人们才能快速、准确地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
演练和培训可以提高人们的应急能力和反应速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损失。
第六,国际合作与法律制度:化学武器的防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不同国家和各个层面的合作。
国际间建立合适的合作机制,分享防护经验和技术,制定相应的国际法律和法规,加强化学武器管理和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法律制度的完善,才能真正保护人类免受化学武器的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化学武器袭击时的防护措施
化学毒剂的分类
(1)神经性毒剂 (2)糜烂性毒剂 (3)全身中毒性毒剂 (4)失能性毒剂 (5)窒息性毒剂 (6)刺激性毒剂
火箭弹
1000公斤重型航弹
在中国,侵华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 (据日本政府估计遗弃在华的化学武器有 70万枚),却对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产 生着实实在在的危害。 迄今为止,仍没有治疗这些毒剂受害 的有效的方法和药剂。一旦受害,或者死 亡,或者承受相当的痛苦和漫长的治疗。 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迄今我国仅遭 受直接伤害者已达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