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与核心抗原联合检测在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果分 为阳性组 1 7 5例 、弱 阳性组 6 6例 和阴性 组 3 9 例 。三组标本分别进 行 H C V — c A g 和 HC V — R N A检测 ,
Ab t e s t r e s u l t s . HCV- c Ag a n d HCV- RNA we r e d e t e c t e d i n a l l t h e 3 g r o u p s . T h e HCV- RNA t e s t r e s u l t s we r e s e t a s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 0 1 6 年 第2 2 卷第 2 2期
I MHG N,N o v e mb e r 2 0 1 6 ,V o 1 . 2 2 N o . 2 2
・
临床检验 ・
丙 型肝炎病毒抗 体与核心抗原联合检测 在丙型肝炎 临床诊 断 中的应 用价值
田二 军 杨秋 菊 王 丽
t h e e a r l y d i a g n o s i s o f He p a t i t i s C. Me t h o d s 2 8 0 s e r u m s a mp l e s c o l l e c t e d f r o m o u r h o s p i t a l w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a
4 6 7 0 0 0 平顶山市第一人 民医院检验科 ( 田二军、王丽 );4 6 7 0 0 0 平顶山,中Nx - 民解
放 军第 1 5 2中心 医院检 验 科 ( 杨秋 菊 ) 通 信作 者 :田二 军 ,E - ma i l :4 6 3 6 9 6 6 0 @q q . C O n r
丙型肝炎病毒RNA与核心抗原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论著·丙型肝炎病毒RNA与核心抗原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张怡青王洁常静霞汪茂荣【摘要】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RNA与HCV核心抗原(HCV cAg)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全军肝病中心就诊的652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分别检测其HCV RNA和HCV cAg,分析二者间以及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以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各项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丙型肝炎患者HCV RNA和HCV cAg阳性率分别为30.2%和39.4%,HCV cAg阳性和阴性患者HCV R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70.907、P< 0.001),HCV RNA与HCV cAg的阳性符合率(即HCV RNA阳性患者中HCV cAg阳性的比率)为95.4%,阴性符合率为84.8%,总符合率(即HCV RNA与HCV cAg同时阳性或同时阴性的患者占比)为88.0%。
若以HCV RNA水平为金标准作ROC曲线,HCV cAg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8,95%置信区间(CI)为0.948~0.988。
HCV RNA与HCVcAg检测值显著相关(r = 0.629、P< 0.001)。
肝功能正常和异常丙型肝炎患者HCV RNA和HCV cAg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140.435、89.507,P< 0.001)。
HCV RNA和HCV cAg阳性时,ALT、AST、TBil、DBil和GGT与HCV RNA和HCV cAg检测值均不相关。
77例患者在接受干扰素加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前HCV RNA与HCV cAg均为阳性,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CV RNA与HCV cAg阴转时机不完全同步,大多数患者[88.7%(68/77)]治疗过程中HCV RNA阴转早于HCV cAg,少数患者[11.3%(9/77)]HCV cAg阴转早于HCV RNA。
鲁凤民-HCV核心抗原检测

80%
复发预测
对于治愈后患者,定期检测核心 抗原有助于预测复发风险。
指导临床用药和调整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
根据HCV核心抗原检测结果, 可指导临床医生为患者制定个 体化治疗方案。
药物选择
针对不同基因型和病毒载量的 HCV感染,核心抗原检测结果 可为药物选择提供依据。
治疗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核心抗原 水平的变化,可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以提高疗效。
鲁凤民-HCV核心抗原检测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HCV核心抗原检测原理及方法 • HCV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 • HCV核心抗原检测的优势与局限性 •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研究目的
开发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HCV核心抗原检测方法,用于 HC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
联合检测策略
探索HCV核心抗原检测与其他 生物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策略, 提高HCV感染的诊断准确性和 预后评估价值。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同行在HCV感染诊 断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 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研究背景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可导致慢性肝炎、 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目前,HCV感染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抗 体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因 此,开发一种新型的HCV核心抗原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HCV核心抗原检测的意义
• 早期诊断:HCV核心抗原是病毒复制过程中的重要成分,可在感染早期出现 。因此,通过检测HCV核心抗原,可以实现HCV感染的早期诊断,有助于及 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联合检测丙型肝炎抗体和核心总抗原的临床价值探讨

广 , 口服吸 收效果显 著 ,组织 中药物 浓度 高 ,在泌 尿 道 和前列腺 中的浓度远 比血 液浓度 高 ,临床 使用 无 明显不 良反应 ,安全可靠 [ ] 1。交沙霉素与 强力霉 0
8 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支 原体 耐 环耐药 性非诱 导 型大环 内酯类 抗生 素 ,该 药抗 菌谱 【] 王 昕 ,宋新 丽 ,李铮 ,等 . 药性分 析【. J 中华微 生物学和免疫学杂 志 , 0 2 2 () 1 2 0 , 24:
4 55.
【 谭开 明 , 箭. 8 例非 淋菌 性尿道炎 中支原体感染 的 9 】 王 3 0 2
检测叭 中华 医院感 染学杂志 ,2 0 ,1() . 0 6 65: 2
素 在体外 药敏试 验 中表现 了较 强 的抗 菌活性 ,它们 【0 杨郁泉 . l] 支原体感 染及药敏分 析f . 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 的敏感率分别 已达到 了 U 为 9 . %, 1 2 u 58 7 9 . %;M 为 3 h 2 0 , 1(9:6 . 0 8 4 1) 5 2
报 道基 本 一 致 6。而 对 喹诺 酮 类 抗 生 素敏 感 率 较 参考文献
1 美满霉 素在临床妇科治 低 ,依次 为司帕沙 星 5 .5 1 %,氧氟沙星 3 . %。耐 … 姜晓 品,袁会敏 ,邓燕杰 ,等. 6 74 4
药原 因可 能为 :前几年 喹诺 酮类抗 生 素应用 太多 导 致耐 药性 的 出现 ;另外 就是 支原 体对这 类抗 生素 容
34 罗红霉 素和 氧氟沙 星过去 一度被认 为是 支原 体 .
疗 效 较好 的药物 ,由于临 床抗 生 素 的不合 理 应 用 , 不 可避免 的 出现 了耐药 菌株 。而交 沙霉 素是一种 1 6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技术国内外临床研究应用情况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技术国内外临床研究应用情况(综述)张贺秋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世界性传染病。
一般地,15~20%左右的HCV感染者为自限性感染,可以很快的康复。
但是,也有80~85%的感染者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其中又有20%的可发展为肝纤维化,最终有4~5%的肝纤维化患者发生肝细胞性肝癌,危害十分严重。
目前,慢性丙型肝炎除了干扰素有确切的疗效外,尚无其它有效的治疗药物。
国际上近来报道,PEG修饰的干扰素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可在40~50%左右的患者获得较好的反应,但也有疗程长、价格昂贵、毒副作用大以及易反弹等缺点。
此外,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也因HCV高度变异而困难重重,短期内难有突破性进展。
因此,尽早检出HCV感染者,阻断HCV的传播是当务之急。
1 HCV检测技术的现状HCV一般通过被HCV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现在常用的HCV检测技术有两种方式:(1)间接检测,主要检测抗HCV抗体;(2)直接检测,通过定性或定量检测HCV病毒粒子的组成成分确定病毒的存在,例如HCV RNA。
这两种检测方式在确诊HCV感染,选择HCV感染者的治疗方案以及评价抗HCV 治疗的疗效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1.1 抗HCV抗体的检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利用重组HCV抗原开发出了抗HCV抗体检测技术,即酶免疫分析(enzyme immunoassays, EIAs)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三代。
该技术可检测样本中针对不同HCV抗原(如C区、NS3区、NS4区和NS5区等)的混合抗体,目前检测的特异性已高达99%以上。
由于缺乏更敏感的金标准,抗HCV EIA技术的敏感性还很难确定。
在免疫健全的患者中,抗HCV EIA的检测敏感性高于99%,几乎所有的HCV感染者都可以被检测出来。
但对于正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和严重免疫缺损患者,虽然其体内有HCV复制活跃,但EIA检测可能就是阴性结果。
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对于丙型肝炎诊断的价值

A a dH s t aa d a n e i , aa 10 7 C i ) f  ̄e o i o lnMei Ui r y D in162 , hn p a fD i l c l vs t l a
A s atO jc v T xlet a e f li plao fh e co f C oeat e rh eat i — bt c: be e oep r h vl i c api tno t dt tno V cl n gnf ehpt s d g r i t o e v ocna l ci e ei H i ot i C a i
t n frte . s ls T ee we e3 ae i h m Re ut h r r 4 e s so HCV- Ag p st e i e 9 e sso e aii p stv ru T er t fHC c o o f c iv n t 0 ae fh p t sC— o i e go p. aeo V— Ag o i h t i h
9 0例 丙肝 抗体 阳性组 中 ,4例 为 3 H V c g阳性 , C .A 阳性率为 3 .8 ;9 例丙肝抗 体阴性 的高危 人群组 中 , 77% 31 2例为 H V c g阳性 , C —A 阳性率 为 0 5 %, 2 .1 此
例经 H V R A定量检测确证为 1 C —N 例阳性 , 例 阴性 。结 论 1
ig t e s mpe hc V c r o iv n V Ab w r e a v . e d We me s rd HC c g i h e u o 0 n t a lsw ih HC - Agwee p s ie a d HC — ee n g t e M  ̄o s oh t i a ue V— A te s r m f n 9 ifce e pe w oe HC A e ep s v n e Sl f 9 e pei i - s r u h s ne td p o l h s V— b w r o i ea d t e3 o 1p o l n hg r k go p w o e i t h  ̄l 3 h i rsd b t V— b w r e — i u e HC A e en g
丙型肝炎的病毒学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丙型肝炎的病毒学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丙型肝炎的病毒学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8月收治的90例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液样本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联合核酸检测(HCV-RNA),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结果 90例样本联合应用HCV抗体与HCV-RNA检测后,检测为阳性7例,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8%(7/90),单独HCV抗体检测阳性率为7.8%(7/90),单独HCV-RNA抗体筛查阴性标本未检测出阳性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血液筛查中采用HCV抗体筛查联合HCV-RNA检测能够提高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筛查效果,有助于尽早发现输血相关传染病,降低输血风险。
【关键词】:血液筛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核酸检测;联合应用Virological detection of hepatitis c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irological detection index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epatitis c.Methods 90 cases of hepatitis c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August,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ir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 (HCV) and nucleic acid detection (hcv-rna), and the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Results after the combined HCV antibody and hcv-rna detection in 90 cases, 7 cases were positive,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combined detection was 7.8%(7/90),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HCV antibody alone was 7.8%(7/90). Hcv-rna antibody alone did not detect positive samples in the negative sample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HCV antibody screening combined with hcv-rna detection in blood screening can improve the screening effect of 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 which is helpful to detect transfusion-related infectious diseases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reduce the risk of blood transfusion.【 key words 】 : blood screening;Detection of 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Nucleic acid testing;The joint application丙型肝炎为我国常见传染性疾病,其主要传播途径为体液或血液。
探讨丙型肝炎的病毒学检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液样本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联合核酸检测(HCV-RNA)。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20~47岁,平均(32.5±3.9)岁。
1.2检测方法
对采集的所有标本首先进行筛查抗体,ELISA检测HCV抗体,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开展,将临界值计算出来,公式为阴性对照孔A均值+0.12,若阳性对照孔A在0.50以上,阴性对照孔A在0.08以下提示检测结果有效。待测样品A值在临界值以下提示HCV抗体阴性,若初试结果为阳性则重新取样并复试。对检测结果阴性样本再行HCV-RNA检测,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对其实施HCV-RNA检测。
3讨论
丙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且分布为全球性,其主要传播途径为静脉吸毒传播、血制品和输血传播、外科手术、血液透析、美容及纹身等医源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及性传播等。通过对献血者进行献血相关病毒抗体或抗原检测,能够有效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临床于1989年发现HCV,并研发出第一代抗HCV检测试剂,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抗HCV筛查和检测HCV感染。
【key words】: 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 detection;Nucleic acid testing;application
丙型肝炎为我国常见传染性疾病,其主要传播途径为体液或血液。丙型肝炎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当前无特效疫苗可有效预防,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较大。在血站血液检测分析过程中,丙型肝炎病毒较为常见,目前大多数血站检测抗-HCV主要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但由于受到感染窗口期因素影响,故而逐渐增加核酸扩增技术,可将窗口期缩短,但无法完全替代ELISA。现探讨抗-HCV、HCV-RNA联合检测在丙型肝炎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检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CV-cAg;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HCV-Ab;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CV-RNA。
结果137例HCV-Ab阳性标本中HCV-RNA与HCV-cAg检测两种方法通过Kappa检验得出的结论一致性较好(P <0.001,Kappa=0.893);HCV-RNA和HCV-c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0.15%和37.96%,采用配对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1,P>0.05)。
55例HCV-RNA阳性标本中HCV-RNA拷贝数对数值与HCV-cAgOD均值之间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882,P<0.05)。
结论HCV-cAg检测操作简便,能够缩短诊断丙肝病毒感染的时间,其水平一定程度上能反应丙型肝炎患者体内HCV复制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标签: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RNA;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主要经血液传播,是目前引起输血后肝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病原体。
丙型肝炎能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其感染慢性化占75%~85%,且慢性丙型肝炎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1]。
我国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报告病例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
由于目前尚无针对HCV的有效疫苗可供临床使用,因此对于丙肝感染的及早检出并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阻断其在易感人群间的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陆续出现了一些关于HCV核心抗原(HCV-cAg)可以缩短丙肝感染检测窗口期,提高感染检出率的报道[2-3]。
本文通过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阳性患者血清中HCV-cAg、HCV-RNA来探讨HCV-cAg检测在临床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37例HCV-Ab阳性血清标本来自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性76例,女性61例,年龄16~68岁,平均39.7岁。
所有标本均空腹抽取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经HCV-Ab检测阳性,选取S/CO>3.0标本,于-20℃冰箱保存备测。
1.2 仪器与试剂HCV-cAg酶免试剂盒购自湖南康润药物有限公司,仪器为意大利亚特斯全自动酶免分析仪;HCV-RNA试剂购自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仪器为厦门安普利公司荧光定量PCR检测仪;HCV-Ab试剂为雅培公司原装试剂,仪器为雅培i2000化学发光仪。
1.3检测方法HCV-cAg采用ELISA方法;HCV-RNA采用實时荧光定量PCR 方法;HCV-Ab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分析。
P<0.05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CV-cAg与HCV-RNA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分析137例HCV-Ab阳性标本中,HCV-cAg阳性标本52例,HCV-RNA阳性标本55例,两种检验方法通过比较Kappa检验结果(P<0.001,Kappa值=0.893),可认为这两种检验方法得出的结论一致性较好,见表1。
2.2 HCV-cAg与HCV-RNA阳性检出率比较137例HCV-Ab阳性标本中,HCV-RNA阳性检出率为40.15%(55/137)大于HCV-cAg阳性检出率37.96%(52/137),HCV-cAg与HCV-RNA阳性检出率相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571,P>0.05)。
2.3 HCV-RNA阳性标本中HCV-RNA拷贝数与HCV-cAg吸光度(OD值)之间的相关性55例HCV-RNA阳性标本中HCV-RNA拷贝数对数值与HCV-cAgOD均值之间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882,P<0.05),见表2。
3 讨论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是丙肝病毒颗粒的结构蛋白,是导致丙型肝炎体液免疫的重要蛋白,在各亚型丙型肝炎病毒中高度保守,血清中的丙肝病毒核心抗原非常稳定,是比较理想的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4-5]。
临床上对于诊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多采用ELISA检测HCV-Ab[6],因其可同时检测多个抗原位点,操作简便等优点。
但由于厂家之间使用丙型肝炎基因重组抗原质量及各抗原片段包被比例的不同,各厂家试剂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存在着一定差异,从而会导致检测结果不一致[7]。
另外因感染丙型肝炎后HCV-Ab 出现较慢,平均约70 d,容易导致HCV感染的漏诊[8]。
此外,由于酶标抗体是广谱抗人IgG抗体,对吸附在固相上的IgG抗体无筛选作用,这就降低了检测的特异性,容易产生假阳性结果[9]。
目前认为HCV-RNA是反映HCV复制最直接最可靠的指标,HCV-RNA具有早期、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等特点,但HCV-RNA检测对实验室有特殊要求,费用也比较高,在常规工作和多数基层医疗单位还难以开展。
本实验结果显示137例HCV-Ab阳性标本中,HCV-cAg和HCV-RNA两种检验方法通过比较Kappa 检验结果(P<0.001,Kappa=0.893),可认为这两种检验方法得出的结论一致性较好,即诊断结果基本一致。
HCV-RNA与HCV-c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0.15%和37.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1,P>0.05)。
本实验HCV-cAg检出率与某些报道[10]不一致,这可能与标本选取和不同厂家试剂敏感性、特异性不同有关。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HCV-RNA阳性标本中HCV-cAgOD均值与HCV-RNA拷贝数对数值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882,P<0.05),说明HCV-cAg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体内丙肝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
本实验结果中有5例HCV-RNA 阳性但HCV-cAg阴性样本,可能是慢性丙肝病毒感染,目前低于核心抗原的最
低检测值。
另有2例HCV-cAg阳性而HCV-RNA阴性样本,可能是非特异性抗体干扰导致的假阳性,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HCV-cAg检测不需要特殊的仪器,操作简便,缩短了发现丙肝病毒感染的时间,可以弥补抗体检测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作为HCV-RNA的替代或补充检测指标,对评价HCV感染、复制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无条件开展HCV-RNA检测的基层医疗单位可以同时检测HCV-cAg和HCV-Ab,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在已开展HCV-RNA检测的医院,最好也开展HCV-cAg检测,以避免RNA波动期或RNA样本降解造成的HCV-RNA假阴性。
HCV-RNA、HCV-cAg和HCV-Ab同时检测不但可以尽早检出和早期防治丙型肝炎感染,也可以减少由于输血后丙型肝炎引起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倪语星,等.临床微生物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刘潇,等.联合检测丙肝病毒核心抗原和抗体在丙型肝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
[3]李妙羡,等.HCV抗原检测与HCV-RNA和HCV抗体检测的比较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2.
[4]Chakravarti A,Chauhan MS,Dogra G,et al.Hepatitis Cviruscoreantigenassay:canwe think beyond conventioninresour celimite dsettings[J].Braz J Infect Dis,2013.
[5]刘佳,等.临床实验室仪器间比对实验探讨[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3.
[6]许方,等.丙肝病毒核心抗原检测对于丙型肝炎诊断的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
[7]MoreiraRC.Hepatitis Candhe modialysis:areview[J].Braz J Infect Dis,2005.
[8]陈景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影响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
[9]宁发锦.丙型肝炎病毒载量与核心抗原及丙氨酸转氨酶检测的比较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
[10]徐炜新.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丙肝感染检出率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