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工作坑、接收井
顶管接收井施工方案(1)

顶管接收井施工方案(1)
一、项目背景
顶管接收井是地下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方式,用于接收顶管的出口并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套可行的顶管接收井施工方案。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
1. 方案设计
在开始施工前,需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工作,包括接收井的位置确定、尺寸设计、支护结构设计等。
2. 道路封闭
施工前需对施工道路进行封闭处理,确保施工区域安全。
3. 设备准备
准备好需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三、施工步骤
1. 掘进顶管
首先进行顶管的掘进工作,确保顶管能够顺利进入接收井。
2. 接收井施工
接收井施工包括井下空间的处理和井口的支护工作,确保井体结构牢固。
3. 顶管安装
将顶管安装到接收井中,并进行固定处理,确保顶管安全牢固。
四、施工质量控制
1. 工程验收
完成施工后,进行接收井工程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 安全检查
定期对接收井和顶管进行安全检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五、施工总结
通过上述施工步骤和质量控制,可以确保顶管接收井施工顺利进行,为地下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以上为顶管接收井施工方案(1)的文档内容,希望能对相关施工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顶管施工工程内容(3篇)

第1篇一、顶管施工原理顶管施工的基本原理是在管道沿线按设计要求设置工作井和接收井,然后在工作井内安装顶进设备,借助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产生的土方运走。
顶管施工过程中,土层中是否有障碍物直接关乎施工进程。
二、顶管施工工艺流程1. 施工前期准备:包括场地勘察、地质条件复核、管线路径勘测、施工方案设计等。
2. 工作井和接收井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开挖工作井和接收井,并做好井壁支护。
3. 顶进设备安装:将顶进设备安装在工作井内,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4. 管道安装:将管道分段吊入工作井,并连接成整体。
5. 顶进:启动顶进设备,将管道顶入土中,同时进行土方运走。
6. 接收:当管道顶至接收井内时,进行管道对接,并做好接口处理。
7. 管道检查:对顶进的管道进行检查,确保管道质量符合要求。
8. 工作井和接收井回填:对工作井和接收井进行回填,恢复原状。
三、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成立项目团队,明确各岗位职责,制定施工计划。
2.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其掌握顶管施工技术。
3. 设备准备:检查顶进设备、管道、施工工具等,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
4. 材料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如混凝土、钢筋、土工布等。
5. 施工场地准备:平整施工场地,做好排水、照明等设施。
四、施工质量控制1. 管道质量:严格控制管道质量,确保管道符合设计要求。
2. 顶进质量:严格控制顶进速度和方向,确保管道在土层中顺利顶进。
3. 接口处理:确保管道接口处连接牢固,无渗漏。
4. 土方运走:及时清理土方,避免影响施工进度。
5. 安全施工: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总之,顶管施工工程具有诸多优点,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技术挑战。
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准备,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第2篇一、顶管施工原理顶管施工是一种非开挖施工技术,其原理是在管道沿线按设计要求设置工作井或坑,在工作井内设置顶管设备、管道及必要的施工设施。
顶管工作井

顶管工作井顶管工作井施工方案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施工程序:基坑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工作棚安装,倒挂法砌筑井壁,铺设混凝土垫层,浇筑底板后及靠背混凝土,检查井施工,井周边回填及路面恢复。
4.1、基坑测量放样:整平场地后,根据设计图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揭示的地质情况和井的中心坐标定出井中心桩、纵横轴线控制桩及基坑开挖边线。
施工放样结束后,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准确无误后方可开挖。
4.2、基坑开挖: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顶管工作井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形式进行,当机械开挖至一定深度后(4m左右),采用人工开挖,每次进深0.5,1.0m。
4.3、工作棚安装:当机械开挖至一定深度后(4m左右),开始安装工作棚。
工作棚为装配式结构,人工配合吊车支搭,棚架中心要与台口中心垂直,四脚支在槽钢上,并焊好档铁,以防滑动,工作棚横梁中心安装电葫芦吊。
4.4、倒挂法砌筑井壁:机械开挖的深度范围内,由下向上砌筑井壁(4m左右),人工开挖的深度范围内由上向下砌筑井壁,紧跟着开挖进行,每次进深0.5,1.0m。
4.5、铺设混凝土垫层(15cm厚砼):井壁砌筑至经计算出的高程后可以进行混凝土垫层施工,混凝土垫层表面。
在铺设混凝土垫层后应保证表面平整,应确保井底内无流砂、无翻浆等现象。
4.6、浇筑底板混凝土(40cm商品砼) 及后靠背混凝土(50cm商品砼):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成后,即可在其上浇筑底板混凝土及后靠背混凝土。
浇捣前应严格检查各种预留孔、预留管和预埋件的位置和几何尺寸,严禁漏放和错放。
砼震捣要密实,所有砼施工应在首批砼初凝前结束。
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应及时养护,确保其表面不露白,并应防止阳光及温差的剧烈变化,以免底板出现收缩裂缝,产生地下水上冒现象。
在浇筑混凝土后,应无地下水上冒现象,并用水平仪进行校平,使之表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后背混凝土施工:后背高度为1.5m,深入工作井基础底以下300mm,以增大后背强度和抗力,后背模板安装时必须保证其竖直,预埋5cm靠背钢板。
顶管工作坑、接收坑砂砾回填施工技术

顶管工作坑、接收坑砂砾回填施工技术吴光华【摘要】Taking the backfilling of pipe-jacking working pit and receiving pit in municipal engineering on Keji Road of Xixian Internation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Park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undisturbed soil test analysis re-sults,filling control,backfilling duration,backfill quality control,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scheme programming,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peration,etc.After the inspection of the filling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it showed that using natural graded gravel as a filler,it could reduce the settlement quantity and ensure the backfill quality and duration for the working well,which could be serv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imilar projects in the future.%以西咸国际文化教育园科技路市政工程顶管工作坑、接收坑回填为例,介绍了原状土各项试验分析结果、填料控制、回填工期、回填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工艺、方案制订、施工准备及施工操作等。
顶管工程施工准备及工作井、接收井(沉井)施工方案

顶管工程施工准备及工作井、接收井(沉井)施工方案第一节技术准备1、熟悉图纸,了解顶进管道的实际长度,埋深,管道的设计要求和结构要求,掌握穿越段地质情况。
因该顶管段无准确地勘察报告说明地下土质,要挖深坑取得准确资料,确保万无一失。
2、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办理有关手续,了解穿越段地下管线,障碍物实际情况,确保施工正常顺利进行。
3、配备相关的设备、材料及各种辅助设施。
4、做好围护搭设,设置明显施工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和注意行人安全。
5、做好现场环境保洁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第二节测量放线1、测量方法,在工作井后座位置设置测量机座,测量基座由地面引入地下,避免工作井的变形引起的误差,将激光经纬仪放置在其上调平后,使激光经纬仪发射的激光沿着顶进方向水平射出,打在工具头的测量靶位上,通过望远镜读出工具头的偏差。
每隔0.5m记录一次。
(辅以人工测量校对)2、纠偏办法,顶进中发现管位偏差5mm左右,即应进行校正。
纠偏校正应缓缓进行,使管节逐渐复位,不得猛纠硬调。
校正方法采用工具头自身纠偏法:控制工具头的状态(向下、向上、向左、向右),这种方法纠偏方法良好,每次纠偏的幅度以5mm为一个单元,再顶进1m时,如果根据工具头的测斜仪及激光经纬仪测量偏位趋势没有减少时,增大纠偏力度(以5mm为一个单元),如果根据工具头的测斜仪及激光经纬仪测量偏位趋势稳定或减少时,保持该纠偏力度,继续顶进,当偏位趋势相反时,则需要将纠偏力度逐渐减少。
第三节施工现场组织准备1、管线保护与地面监测措施在顶管施工前应对周围建筑物和重要的管线处布置若干监测点。
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点的位移、沉降的变化情况及时修正各项顶管施工技术参数,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盒补救措施。
如果施工现场条件不允许直接布置监测点,这采用间接布点的方式,即在管线的水平轴线的垂直方向布置地面沉降点,通过地面沉降来确定下沉量。
在顶管施工过程中,地面隆起的最大极限值应控制在+100mm之内,地面沉陷的最大极限为-80mm。
各种形式的顶管及拖管工作井及接收井大样图

顶管工程逆作法开挖工作井、接收井施工方案

逆作法施工方案编制日期:2018年04月15日目录1.1工程概况 (2)1.2工程地质 (2)第二章总体计划和施工部署 (3)2.1施工技术准备 (3)2.2施工现场准备 (3)第三章施工组织机构 (5)3.1建立现场管理机构 (5)3.2施工管理及管理人员组织架构图 (5)第四章机械设备及测量设备投入计划 (6)4.1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6)第五章逆作法开挖工作井、接收井 (7)5.1挖土及出土方法 (7)5.2具体施工方法 (7)5.3后靠背 (9)第六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案 (10)6.1安全文明施工方针目标 (10)6.2安全文明施工工作计划 (10)6.3安全施工措施 (12)6.4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5)第一章工程概要1.1 工程概况1.2 工程地质第二章总体计划和施工部署2.1 施工技术准备一、掌握地形、地质、水文等勘察资料,对管线线路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预先分析将来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利因素(如施工用水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措施。
二、组织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成立施工技术组,仔细阅读、熟悉图纸,以便作好图纸会审工作,充分了解和掌握设计意图、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
三、与建设和设计单位一起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和测量交桩。
四、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技术交底和培训工作,做好试验准备工作。
对各复杂部位和关键部位进行技术讨论,作好资料、图表上墙。
五、做好施工过程中需监测项目的前期准备,施工过程各种记录表格的前期整理。
六、在施工前对各工种、各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七、做好施工操作人员的再培训工作。
八、办理有关施工许可证件:开工前将有关文件、方案报当地建设委员会建管处、治安、环卫等部门办理施工许可证、余泥排放证等手续。
2.2 施工现场准备一、施工测量放线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基准点和坐标控制点,建立测量控制的导线,按设计图纸对管道沿线进行测量放样,测放出管道开挖面、各井位的位置和标高,并做出标记。
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

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引言深基坑土方支护工作中,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有着重要作用。
它们既是施工人员进出基坑的通道,也是贯通进出水管、输电管、通讯管、燃气管等管道的重要节点。
本方案以一座深基坑的施工情况为例,对顶管工作井、接收井的建设、设计、施工、检验、验收等步骤进行详细介绍,旨在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和指导。
项目背景项目位于某市中心区域,总用地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
建筑物包括地下三层,地下一层为商业及停车区域,地下二层和三层主要为办公和公寓区域。
由于项目用地紧缺,且地下水位较高,需要进行深基坑开挖和土方支护工作。
方案目标为了保障施工安全、实现经济效益,本方案的目标如下:•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设计合理、施工安全、操作简便、运行稳定的顶管工作井、接收井。
•维护基坑内的使用和管理秩序,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以及后续设备安装和日常维护的顺畅进行。
•主要设备和管道的选用需要符合环保、经济、节能、安全、可靠的原则。
•节约成本,提高效率,降低施工风险。
方案设计顶管工作井建设要求•施工四周需要设立围挡,并设有警示标识。
•施工前需要依据所在建筑楼层、井深与土层稳定性等因素进行井的定位。
•井的具体位置、规格、深度、直径、壁厚等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井的内面需要涂刷某防腐防蚀涂料,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25。
•围栏需要严格按照安全标准规定的高度和网格间距设置。
设备选用•垂直且紧贴钢筋混凝土结构,壁厚应不小于150mm,掏空与外界的距离应不小于500mm。
•选用井联锁保护装置,确保家具完好、工具齐全的情况下方可进入。
•通风设备应确保井内通风畅通。
•弯曲程度应依据井深和管道径向设置,管道折弯处应选用弯头、三通、四通等连接方式。
接收井建设要求•井强度应不小于C30,混凝土配合应符合要求。
•底部设置倾斜平台,方便管件的安装、维护和清理。
•接收井的内部需要整齐、清洁,预留与各管道连接的口。
设备选用•选用圆形接受井结构,墙壁应有防腐防水层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C.0.6-1
顶管工作坑、接收井 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工作坑结构类型 工作坑尺寸、深度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平定记录
质量等级
及合格率
主
控
项
目
1.顶管工作坑、接收坑的结构强度、刚度和尺寸应能满足设计
和顶管施工要求,无裂缝、渗水、变形。砼结构的强度等级应
符合设计要求
2.工作井和
接收井允许
偏差 mm
坑 尺 寸
每侧宽度:≥设计规定
%
每侧长度:≥设计规定 %
后 背 墙
垂直度:≤0.1%H %
水平与中心偏差:≤0.1%L %
3.
导 轨 安 装。 两导轨应顺直、平行、等高,且纵坡应与管道设计 坡度一致。 允许偏差 mm 高程:+3、0 % 中心位置:3 %
两轨距:±2 %
安装后的导轨应牢固,不得在使用中产生位移,
并应经常检查校核。
一
般
项
目
1.顶管工作坑、接收坑施工所用的工程材料、构件的性能、规
格、等级应符合现行标准、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规定。
2.顶管设备安装后,经检验、试运行满足施工要求。
3.采用中继间时,其设备安装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规定,满足
顶进要求。结构牢固,无变形、渗漏水现象,安装位置正确,设
备运行平稳可靠。
合格数 合格率 优良数 优良率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验收质量等级: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