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论文
甲午中日战争论文800

甲午中日战争论文摘要:甲午中日战争是中日两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战争,发生在19世纪末。
这场战争对中日两国的历史进程及两国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中日两国后续发展的影响。
一、战争的起因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主要包括了中国广东与日本的交恶、朝鲜问题、及中国政府内部腐朽等多方面的因素。
其中,19世纪末的局势下,中国与日本在朝鲜问题上矛盾尖锐,这成为了甲午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二、战争的过程甲午战争中,日本先后取得了许多战争胜利,其中最为重要的战役是海战中的黄海海战和陆战中的旅顺攻坚战。
在这些战役中,日本海军和陆军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对中国军队造成了严重打击。
三、战争的结果最终,甲午中日战争以《马关条约》的签订而告终。
这个条约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割让了台湾和澎湖列岛,并赔款二万五千万两白银,开辟了旅顺港等多项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对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产生了重要的负面影响。
四、对中日两国后续发展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打破了中国近代以来长期没有外敌入侵的局面,使中国各方面面临了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
同时,对于日本来说,甲午中日战争的胜利加强了其在远东地区的霸权地位,奠定了其帝国主义扩张的基础。
总的来说,甲午中日战争对中日两国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教训,这场战争的历史意义至今仍然在两国历史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结论甲午中日战争是一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战争,其影响深远。
通过对甲午战争的研究和分析,我们更能够理解中日两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两国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世界近代史论文——日本

浅谈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摘要:安土桃山时代又称织丰时代,是1573年至1603年之间,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称霸日本的时代。
始于织田信长驱逐最后一个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昭,终于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
以织田信长的安土城和丰臣秀吉的桃山城(又称“伏见城”)为名。
关键词: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统一日本日本作为我们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联系。
最早记载日本的当属《汉书·地理志》,其中记有一句著名的话,即:“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较为系统地记述日本情况的则是公元289年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倭人条》。
这是中国正史中第一部记述日本的传,此后中国官方正史中均对日本立传记述。
但直到《旧唐书》之前,均称日本为倭、倭国、倭人。
《旧唐书》首次出现日本称谓时,亦是倭国、日本两称并用的。
《旧唐书·日本传》记述道:“日本国者,倭国之别种也。
以其国在日边,故以日本为名。
或曰:倭国自恶其名不雅,改为日本。
或云:日本就小国,并倭国之地。
”《新唐书·日本传》则更明确的记载道:“日本,古倭奴也。
”“恶倭名,更号日本。
使者自言:‘国近日所出,以为名。
’”这是对日本国名最早的记述。
每一个国家都经历过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日本当然也不例外。
14世纪,日本室町幕府的建立即伴随着南北朝的分裂,此后幕府内部、幕府与大名之间又冲突不断,因此,尽管幕府在15世纪上半期已成功地将原来朝廷拥有的权能逐渐吸收于将军的权能之内,但是室町幕府始终未能达到镰仓幕府那样的集权程度,也始终未能平息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
1467年,因将军职位之争发生幕府分裂,大名也因之分成两派,双方刀兵相向。
史称“应仁之乱”。
此后,室町幕府丧失了统治能力,而守护大名的由于不直接参与领地的管理,也失去了实际权力。
代之而起的是当地有实权的统治者。
农民起义又此起彼伏。
家臣、农民在起义的风潮中也反抗守护大名,出现了著名的“下克上”。
日本文化毕业论文范文(2)

日本文化毕业论文范文(2)日本文化毕业论文范文篇3浅谈茶道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1.日本茶道的历史1.1日本茶道的起源和形成茶在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尝百草”的神农氏偶然间发现了茶具有解毒功能,从而把茶用作解毒的药物。
780年陆羽的《茶经》问世,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日本遣唐僧侣最澄、空海、永忠把唐朝的茶文化带回日本,形成了以嵯峨天皇、贵族、高级僧侣为主体的“弘仁茶风”。
据史料记载,日本高僧最澄把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种在日吉神社,这里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
《日本后记》弘仁6年(815年)记载了僧侣永忠为嵯峨天皇煎茶献茶。
不过此时日本的饮茶法还只是效仿唐代的饼茶煮饮法。
镰仓时代,曾来南宋学习临济宗的僧侣荣西仿照《茶经》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身记》。
书中主要讲述了茶的药用功效,并把当时宋朝的末茶饮茶法——日本茶道的抹茶饮法传入日本。
中国的寺院饮茶茶礼在日本寺院盛行,日本茶道的茶礼就是在此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
镰仓时代末期到室町时代中期,从中国宋朝传入的游戏性的“斗茶”成为日本茶文化的主流。
室町时代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为中心的东山文化,是日本中世文化的代表,诞生了以鉴赏唐物为主要目的的饮茶活动——书院茶道。
被称为茶道开山祖师的村田珠光将禅的思想引入到了茶道中,开创了朴素自然的草庵茶风。
珠光通过禅与茶道的结合,把饮茶由一种饮食娱乐形式升华为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
武野绍鸥将日本的歌道理论与茶道相结合,补充和完善了珠光的茶道思想,推进了茶道的民族化和规范化。
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继承了珠光、绍鸥的茶道思想,进一步完善深化了草庵茶。
千利休精减了点茶的程序,不使用端庄华丽的中国茶碗,而使用厚重朴素的高丽茶碗和日本乐窑茶碗。
他还特别规定了茶花、怀石料理的法则及作为茶人的资格,创造了茶道中日本特色美的完整的艺术体系。
至此草庵茶道,也即日本茶道正式形成。
1.2日本茶道的现状1592年千利休去世后,他的子孙和弟子们继承了他的茶道,至今大约形成20多个流派。
历史学年论文范文:试论日本侵华的历史根源

历史学年论文范文:试论日本侵华的历史根源学年论文就是高等院校要求学生每学年完成的一篇学术论文,这是一种初级形态的学术论文。
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对一学年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
每学年写一篇,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将来写毕业论文打基础。
撰写学年论文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历史学年论文相关范文:试论日本侵华的历史根源。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试论日本侵华的历史根源全文如下:[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其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结合的产物,日本侵华也不例外。
本文就"日本侵华这一历史事件的必然性何在"这一问题,来寻找和探讨日本侵华的历史根源。
就时间而言,它始于亚洲的大门被欧美列强打开之后;就其发展程度而言,它又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步伐相一致;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又可划分为政治根源、经济根源、人口根源和思想根源等几个方面。
本文就是以其具体内容为载体,其他方面容入其中来论述的。
【论文关键词】日本侵华政治根源经济根源人口根源思想根源[RESUME OF THESIS] As Marxist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tells us, the happening of any historical affair is a result of the inevitability and the contingency, so is Japanese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What‘s the inevitability of Japanese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is the content of this academic thesis. That’s to say,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and inquire into those historical source for Japanese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With regard to the time, it began with the door of Asia open by the big powers from Europe and America. As to the expand extent, it also marched in step with the developing of Japanese capitalism. As far as the specific substance is concerned, it lied in the political source, economic source, population‘s source and thought’s source, etc. This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the specific substance of thehistorical sourc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includes the time and the expand extent.[KEY WORDS] Japanese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Political Source, Economical Source, Population‘s Source, Thought’s Source中国和日本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中日两国人民有着数千年的友好交往,但到了近代,当中国逐步衰落后,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日本帝国主义却成了侵略中国的元凶之一。
日本历史与文化论文优秀范文

日本历史与文化论文优秀范文推荐文章筷子文化研究的论文热度:八年级上册有哪些华东版历史复习题热度: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复习题有哪些热度:初二下册历史复习题有哪些热度: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热度:日本历史文化的广泛传播,促进了日本在国民心中以及其他国家心中的地位的提,许多国家也以日本的文化作为借鉴,积极吸收有益的成分,对各国文化的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日本历史与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日本历史与文化论文篇1浅论日本艺伎文化的历史贡献摘要:随着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艺伎回忆录》的上映,日本艺伎迅速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睛。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艺伎始终是充满了神秘而又有些暧昧的特殊职业,有些人甚至简单地认为艺伎就是怀有某种才能的妓女。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艺伎从事的是一种表演艺术,他们的歌舞器乐乃至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了古典的艺术理念。
因此,在现代社会,艺伎被称为日本古典文化的活化石,艺伎甚至对日本历史起过一些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日本艺伎勤王艺伎历史贡献随着电影《艺伎回忆录》的上映,日本艺伎迅速吸引了全世界的注目。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因为“艺伎”这种称谓中多了一个“伎”字,便因此对艺伎有很多的误解。
其实,这只是源于译成中文后的偏差,艺伎在日语里叫做“艺者”(geisya),在译成中文时将“者”字去掉,加了一个“伎”,于是很多人便误以为艺伎就是能歌善舞的妓女。
艺伎确实能歌能舞,也陪酒卖笑,但与妓女的不同之处在于,她们是卖艺不卖身的。
即艺伎从事的是一种表演艺术,她们的歌舞器乐乃至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了古典的艺术理念。
因此,在现代社会艺伎被称为日本古典文化的活化石。
不仅如此,在日本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艺伎甚至对历史起过一些特殊的作用。
一从艺伎的由来说起艺伎产生于德川幕府时期的江户时代,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她们的前身就是表演歌舞的流浪女艺人。
随着幕府统治中心江户(今东京)人口的增加,大量的流浪女艺人聚集过来,成为在此定居的暗娼。
3000字日本文化论文

3000字日本文化论文篇一:日本文化论文我眼中的日本论日本文化本学期有幸选到了老师的“日本历史”公选课。
就我所知,这门课有很多同学都想选。
为什么这么多同学想选呢?我认为首先是日本这个民族和我们中国有着很复杂的关系,不论是古代的日本向中国学习,派出遣隋使,遣唐使等,还是近代日本发动了令中国人民蒙受了巨大苦难的侵华战争。
都是国与国之间的交集的一部分。
就我个人而言,是怀着对日本的极大的兴趣来选这门课的。
诚然大部分时间,说对日本感兴趣会让人觉得是亲日,是卖国倾向。
但是最近越来越发现,作为中国,想在与日本的交流,合作和竞争中处于一个上风的位置或者有利可图;作为一个中国人,想正确全面地认识日本。
觉必须抛弃心中的偏见和痛恨,以一个客观的心态来面对,来学习日本和日本的文化。
我个人对日本谈不上喜欢或是讨厌,小时候总是听老人们说日本鬼子在侵略中国时怎么样怎么样,就十分的反感日本或者说是畏惧日本也不为过。
后来上学了,通过书本或是电视上放的抗日电影,了解了中国人民的努力战胜了小日本。
便又变得十分自豪,但是对日本的讨厌却是未曾改变。
知道后来看了一些关于日本的书籍、电影和动漫之后才对日本的看法有所改观。
以下是我的一己之见,谨供参考,不对之处,还望指正。
一. 日本战国此词汇出自甲斐国(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所制定的分国法《甲州法度次第》第二十条中出现的“天下战国之上(天下戦国の上は)”一句。
换言之,生处在被后人称为“战国时代”的人们,当时已有“如今是战国之世”的认知了。
严格说来,日本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来称呼从室町幕府时代爆发了应仁之乱后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也有把江户时代初期列入的说法)百多年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
因此有的人说日本没有战国,但就我而言,不论战国与否,那些名留青史的英雄,那些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是不会改变的。
今川义元、北条早云、北条氏康、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斋藤道三、松永久秀,毛利元就、伊达政宗、上杉谦信等名字只要是玩日本战国系列游戏的人都耳熟能详。
有关日本的毕业论文

有关日本的毕业论文日本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独特文化的国家,吸引着无数人前往探索和研究。
对于许多大学生而言,撰写与日本相关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机会,可以深入研究该国的历史、文化、经济或社会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有关日本的毕业论文的一些潜在主题和研究方法。
首先,一些有关日本历史的论文题目可以涉及日本的战国时代、幕末时期以及明治维新等重要历史时期。
例如,可以研究战国时代的武士道和武士文化对现代日本社会的影响,或者探讨幕末时期的黑船来航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研究明治维新时期的西方影响和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以及这一时期对日本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影响。
其次,研究日本文化也是一个广阔的领域。
可以选择从不同角度研究日本的传统艺术形式,如茶道、花道、歌舞伎等。
此外,还可以研究日本的流行文化,如动漫、漫画、电子游戏等,以及这些文化形式对日本社会和全球文化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研究日本的传统节日、宗教和民俗,以及这些传统对现代日本社会的影响。
第三,研究日本的经济也是一个有趣的选题。
可以研究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如日本的高度工业化和制造业优势。
此外,还可以研究日本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如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和“企业家精神”。
此外,还可以研究日本的创新和科技发展,如日本的汽车工业、电子产品和机器人技术等。
最后,研究日本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有意义的选题。
可以研究日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改革,如日本的教育竞争和教育压力问题。
此外,还可以研究日本的老龄化社会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这些问题对日本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研究日本的性别平等问题和女性地位,以及日本的少子化问题和家庭结构变迁等。
在撰写日本毕业论文时,可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实地调查、文献研究、访谈等。
同时,可以借助各种资源,如图书馆、学术数据库和互联网等,来获取相关资料和信息。
此外,可以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各种学术期刊和会议的论文,来加深对日本的理解和研究。
总之,撰写与日本相关的毕业论文是一项有趣而有挑战性的任务。
侵略与战争历史论文200字

侵略与战争历史论文200字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很多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家园,成了难民。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
随着轰隆隆的响声,弥漫的烟雾下,遍地都是死尸,血流成河,以前豪华美丽的上海转眼变成了一堆废墟,多么凄惨的场面!多么凶狠的日本侵略者!
这一场景是当时记者拍摄下来的,看了这张发狂的照片,我更加痛恨日本人使众多孩子失去父母,我更痛恨战争和罪恶的子弹,我在这里呼吁:一定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不孩子失去父母;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父母不再失去孩子,停止战争!让罪恶的子弹不在威胁着“和平之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历史概述——扬州大学商学院XXX摘要:中日两国于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从此,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
多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
其中如何认识历史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所以本文将从个人视角对日本历史做一简要介绍,概述日本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概况。
关键词:概况、古代历史、幕府统治、明治维新、性文化正文:一、日本概况: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由数千个岛屿组成,众列岛呈弧形。
日本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
总面积为:377,83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
日本境内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
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
富士山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
日本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但河流流程短水能资源丰富,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
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
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
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由于日本的岛屿呈北东向延伸得很长,南北跨越纬度约20度,因此有许多种气候类型。
日本是世界公认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被称为“日出之国”。
日本为单一民族国家,国内大城市主要有东京、大阪和神户等。
日本的日本的首都是东京,东京也是全球最大的都市圈之一。
东京都特别区的人口约有860万人,是人口密度高度集中的大城市之一。
二、日本古代历史:关于日本列岛上被确认过的人类历史,大约可追溯到10万年乃至3万年前。
约3万4千年前,从华北地区传来被称呼为小刀型石器的石器,在列岛全区被广泛的使用,但在约2万年前由西伯利亚过来新的称呼为细石刀片的石器主要在东日本传开。
前8世纪左右至3世纪前后的期间被称为弥生时代,当时的日本列岛被中国称呼为倭、倭国。
公元前3世纪,水稻种植和金属器具使用技术由朝鲜转入九州北部。
稻作技术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它扩大了生产,产生了贫富等级之差,使农村共同体趋向政治集团化。
公元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
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广大到各个地方。
这个时期是中国许多知识和技术传入日本的时期。
4世纪,大和政权吸引了大陆的高度物资文明。
到了5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纺织、金属工艺及土木等技术。
同时已开始使用中国的汉字。
6世纪,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传入日本。
7世纪,圣德太子致力于政治革新,并以“大化革新”为契机,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这个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时更加积极地摄取大陆文化。
至9世纪末期先后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三、幕府时代:幕府是12世纪末至19世纪日本武家政治时期的最高权力机构。
日本历史上曾有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和江户幕府(德川幕府)。
10世纪以后,公地、公民制解体,皇权式微,社会动乱,武士阶层随之崛起。
1185年,关东源氏和关西平氏两大武士集团相争,前者胜,控制中央政权。
1192年,源赖朝从朝廷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于镰仓置幕府,武士贵族专权自此始,天皇形同虚设。
1333年,镰仓幕府亡,政权复归皇室。
1335,足利尊氏弟兄起兵镰仓,1336年,两度攻入京都,废后醍醐天皇,立光明天皇,设幕府于京都。
1338年,北朝天皇授足利尊氏征夷大将军称号;1378年,第三代将军于京都室町街建新幕府,故名室町幕府。
1573年,室町幕府亡。
1600年,德川家康于关原之役击败反对派大名联军,权势日重;1603年,任征夷大将军,于江户建幕府。
17世纪末,幕藩体制出现危机,表现为幕藩财政困难,农民起义频繁。
为应付危机,幕府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40年代先后实行享保改革、宽政改革、天保改革,但均未奏效。
1854年日本开国后,民族危机又加剧了封建制危机。
1867年末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被迫宣布“奉还大政”。
1867年12月9日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制度。
新成立的明治天皇政府经1868~1869年的戊辰战争,彻底打倒幕府势力。
至此,日本的封建幕府政治结束。
四、日本近代历史:日本的近代天皇制政权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从天皇的更替来看:1868年~1911年为明治时代,是睦仁天皇当政的时期;1912年~1925年为大正时代,是嘉仁天皇当政的时期,从1926年起为昭和时代,是裕仁天皇在位的时期。
现今天皇是明仁,年号平成。
1、明治维新: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颁布宪法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兴办工业企业。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技术,社会上:采取“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军事上: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日本军人进行武士道教育。
文化上: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效仿西方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
向学生灌输忠君爱国思想。
思想上:大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努力改造落后愚昧的社会风气。
确立了国民皆学的方针。
打破了传统的身份等级制度,在政府“求知识于世界”的开放政策下,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
2、对外战争:明治维新开始不久,此时的日本迫不至今及待地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给其周边的朝鲜、中国等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
1894年对中国发动了"甲午战争",侵占了台湾和澎湖列岛。
1904年进行日俄战争。
1910年侵占朝鲜半岛。
后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攫取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和在中国的特权。
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
1944年12月发动太平洋战争。
中、美、英三国于1945年7月26日发表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8月9日,苏联红军正式参战,迅速击溃日本关东军,给日本帝国主义致命的打击。
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9月2日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签字无条件投降。
五、日本的性文化传统:据日本最古老的历史典籍《古事记》记载,起初世界上只有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兄妹俩,他们肩负着创造日本的任务。
于是,伊邪那歧站在悬于天空的浮桥上,拿着一支巨大的长矛搅动海水,当他把矛提出来的时候,一滴海水从矛尖上滴落,形成一个小小的岛屿,这个岛屿就是日本。
那时的日本一片荒芜,两位大神见此情景,立即降临其中,开始建设小岛。
他们建天柱,造八寻殿,对自己的成绩非常满意,开心地绕着天柱追逐。
伊邪那歧开始询问伊邪那美的身体,伊邪那美坦言,自己的身体是一层层建造出来的,除了一处没有长好外,已经成形。
伊邪那歧听罢,表示自己的身体刚好长多了一处,他想用这多出来的一处补上伊邪那美缺少的,然后建造出二人的国土。
伊邪那美同意了他的提议。
二神开始交媾,生出了日本众多神仙以及日本诸岛。
日本人骨子里有一种性崇拜意识,日本神话中第一任天皇神武天皇的皇后,名叫“女阴”。
用性器官名称作自己名字的神仙,在世界神话体系中也不算常见。
女阴皇后的父母也堪称情种。
她的父亲,第一次见到她的母亲就被她迷住了,他按捺不住满腔激情,立即化身成一支红色的箭,插到女方的阴中让她怀孕,生下了女阴。
在《古事记》里,女阴是相当重要的人物。
日本人爱自然,他们把性当成自然的一部分。
据说自史前时期始,在日本随处都可见到用岩石和粘土雕塑而成的生殖器官图像。
人们在十字路口和村庄旁边塑起具有明显的生殖器形象的浅红色神像,以祈保吉祥平安。
现在,这类神像早已不复存在,但它们对日本性崇拜传统的影响却始终没有消失。
譬如,18世纪的日本妇女曾流行着一种奇特的性吸收方式,她们在二米多高的木质生殖器标志物上糊上许多小纸条,以此来产生吸引英俊男子的魅力。
我们同时通过各种物品来回忆日本性文化史对日本国民的影响。
比如日本的秘戏牙雕、日本的分娩神、日本凹凸神社保存的女阴崇拜物、日本浮世绘大师铃木春信的作品:妓女与嫖客、日本凹凸神社的性崇拜物、日本《源氏物语》插图、日本的浮世绘画、日本的原始壁画复制品、日本浮世绘描绘的妓院等等。
虽然在今天的日本大街上,已经很难看到这样的生殖器式标志,但对性的崇拜,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依然影响着日本。
日本至今依然定期举办“性运动会”,在运动会上,随处可见生殖器式的造型,人们兴致高昂,一些父母还会带着只有几岁的孩子参加。
总结:英国前首相帕莫斯顿爵士曾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 中日友好关系是长远的,不能因为一时的波动而否定两国长远的友好系。
中日也应是友好的、稳定的邻居关系。
发展中日友好关系是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事业,任何一方的政府都不应忽视它,更不能破坏它,任何忽视、破坏中日友好的行为归根到底是违背了中日人民的长远利益。
我们相信,只要双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就一定能够开辟中日关系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