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的会谈及会谈技巧共75页
会谈技巧讲义

课题
任务讲义:会谈技巧
内容
一、会谈的含义及特征
1、会谈的含义
在个案工作,会谈是一种特殊的谈话方式,会谈双方为了某一特定目的,关注某一特定内容并剔除那些与主题无关的内容。会谈双方的角色关系是高度明确的,并受会谈目的和性质的影响。会谈是一种有目的的谈话,该目的被会谈双方共同认定和接纳。
2、会谈的特征
会谈有四个主要的特征:
1、有预先确立的会谈内容
2、有目的和方向的指引
3、受一定的约定限制
4、有特定的角色分工
3、会谈与闲谈的比较
会谈和闲谈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二者的共同点是:均是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及相互影响。
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会谈有一个既定的目标,会谈的内容则围绕目标而展开,与目标无关的内容则加以剔除。闲谈的内容则是随意选择,没有任何中心、主题和目标。
有时一些案主为了发展私人的关系或有其他目的邀请工作者吃饭、看电影、唱歌等等,没有经验的工作者可能会说:“不,谢谢你的好意,这是不可能的”。而有经验的工作者则会抓住时机,了解案主与工作者的关系,可能会这样问:“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一般情况下,在会谈刚开始时,案主多半不会向工作者作出邀请,即使作出也较容易拒绝,但如果双方关系建立时间较长则可能出现邀请并且较难处理。
(2)会谈有明确的角色区分。有会谈者与被会谈者两种角色。会谈者负责确立会谈的程序,引导会谈的展开及结束,闲谈则没有。
(3)会须向案主提供一定的服务,案主只接受对方服务,而闲谈的双方则是一种互惠的关系
(4)会谈是有计划的洽谈,闲谈则没有计划。
(5)会谈不回避不愉快的事实或感受,闲谈则会回避。
情况3:案主迟到
假如案主常常迟到,工作者应确定究竟迟到是否有实际困难,比如因工作原因无法按时到达或者只是案主一种习惯性的处理情绪冲突的方式。
个案工作基本技巧

个案⼯作基本技巧个案⼯作基本技巧 普通社会⼯作在本职⼯作之外从事的、不计报酬的服务性或公益性⼯作。
这种社会⼯作是相对于本职⼯作⽽⾔的,可以称为普通社会⼯作。
那么社会⼯作个案⼯作基本技巧有哪些呢,⼀起来了解⼀下! 1.会谈 (1)个案会谈的类型。
包括建⽴关系的会谈、收集资料的会谈、诊断性会谈、治疗性会谈和⼀般性咨询会谈。
(2)个案会谈的安排。
包括3个⽅⾯的任务:个案会谈的准备、个案会谈的内容安排以及会谈内与会谈外的衔接。
(3)个案会谈的技巧 ①⽀持性技巧:是社会⼯作者借助⼝头和⾝体语⾔让服务对象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的⼀系列技术。
主要包括专注、倾听、同理⼼、⿎励。
②引导性技巧:是社会⼯作者主动引导服务对象探索⾃⼰过往经验的⼀系列技巧。
包括:澄清、对焦、摘要。
③影响性技巧:是社会⼯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或者建议,让服务对象采取不同的理解和解决⽅法的⼀系列技巧。
包括:提供信息、⾃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
2.记录 (1)个案记录的⽅式。
包括:⽂字记录、录⾳、录像。
(2)个案记录的要求。
包括:个案记录的基本格式要求;现在与过去;实事与推断。
(3)个案记录的作⽤。
可以⽤于跟进服务、社会⼯作者评估、转介依据、机构评估依据和未来研究的参考。
3.收集资料 (1)会谈的.运⽤。
包括:⾃我陈述、对答⽅式。
(2)调查表的运⽤。
调查表包括:结构式调查表和⾮结构式调查表。
(3)观察的运⽤。
包括:参与观察、⾮参与观察。
(4)现有资料的运⽤。
包括:⽂献记录、实物。
4.策划⽅案 (1)⽬标清晰⽽且现实。
服务⽬标制定的要求:可观察、可测量、积极正向。
(2)服务对象的范围明确。
要坚持以服务对象为主、以服务对象⾝边的重要他⼈为参与者、以其他重要他⼈为⽀持者。
(3)策略合理。
包括服务策略与服务⽬标⼀致,服务策略之间的协调。
5.评估 (1)正确运⽤评估类型。
①根据不同评估任务选择不同类型的评估。
②综合运⽤不同类型的评估。
个案会谈的各类技巧

个案会谈的各类技巧一、个案会谈的支持性技巧个案会谈是指个案工作中工作者与案主面对面有目的的专业谈话。
支持性技巧是指工作者通过身体及口头语言的表达,令案主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从而建立信心的一系列技术。
支持性技巧主要有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等。
表达专注专注是指工作者面向案主、愿意和案主在一起的心理态度。
在某些人生的重要时刻,有人陪伴是非常重要的。
当工作者以专注的神情面对案主,案主就会感觉“他与我同在”、“他在专心地陪伴我”,这无疑会给案主带来心理上的支持,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专注行为的品质,反映着工作者知觉能力的敏感程度,优秀的个案工作者都会注重培养自己专注的能力。
专注技巧既表现为通过生理上的专注行为来表达心理上的二专注,也表现为心理上的专注带动生理上的专注。
生理上的专注行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面向案主:工作者以一种参与的态度面对案主,这种表现意味着“我愿意帮助你”、“我愿意留在这儿陪你”。
2、上身前倾:坐在椅子上,上身略微前倾。
前倾的姿势意味着“我对你和你说的话感兴趣”、“我对你是友好的”。
开放的姿势:双手放开而不是抱住双肩。
3、良好的视线接触:会谈中工作者应与案主保持稳定、坦诚的视线接触,而不是眼睛盯在别处或四处巡视。
主动倾听是指工作者积极地运用视听觉器官去搜集案主信息的活动。
专注与倾听是不可分开的,是同一种行为的不同侧面。
完全主动的倾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4、倾听案主的话语信息:工作者在会谈中的二个重要职责就是鼓励案主多说话,自己多倾听。
工作者的倾听不是盲目的,而应该是有目的的,在倾听时要注意分辨案主叙述中的经验部分、行为部分和情感部分。
5、观察案主的身体语言信息:有声语言不可能完全独立地传递信息,总有身体语言相伴左右,人在说话时,脸上总有一定的表情或手势、动作,身体语言往往起着对有声语言的辅助和强调作用。
比较于有声语言,身体语言在传递信息中有更大的优势,如身体语言可以独立传递信息,从案主双腿不停抖动的动作就可以知道案主内心的紧张和不安。
个案会谈技巧(一)

个案面谈技巧进行面谈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交换信息的过程.社会工作者通过面谈可以收集服务对象的各种信息,了解他的问题所在及形成的原因,通过对所有信息的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所以面谈过程的成功与否对于正确找出服务对象的问题,运用适合的介入模式,制定合理的服务方案起着重要作用。
一、面谈中的技巧运用要想和服务对象进行有效交流,技巧的运用很重要。
1.先期破冰工作很重要,有利于消除双方戒备心理,拉近距离,从而更易于获取有价值的东西;在初次和服务对象接触时,因为诚信关系尚未建立,服务对象一般比较敏感,因此社工需注意自己的表情、身体形态等,尽量给服务对象以放心、安全的感觉。
2.要找到突破口。
一般来说,对不熟悉的服务对象,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的方式效果并不好。
因此必须找到一个对方感兴趣的切入点,激起其表达欲,使对方进入角色并兴奋起来;如有些服务对象对于网络游戏比较感兴趣,社工在与其面谈时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引发服务对象的谈话兴趣,但是要避免不懂装懂,如果不是很了解,可以真诚地对服务对象说:“对不起,我对这些不是很了解,你可以为我解释一下吗?”假装了解,只会让服务对象产生不信任感,从而阻碍工作的进程。
3.必须有意识控制节奏及主题,避免迷失方向的漫谈,不能由对方天马行空。
有时会出现东拉西扯、毫无头绪的漫谈,社工应该适时地作出反应,礼貌地打断其思路,如社工可以提醒服务对象说:“我们似乎偏离了谈话的主题,让我们回到该谈的正事上来”,以引导其回到主题上来。
4.要善于挖掘语言中的深层含义。
一方面是顺藤摸瓜,启发对方逐步深入;另一方面要善于思考,结合对方性格特点及文化背景,进行深度挖掘,拔出萝卜带出泥。
二、如何解决面谈过程中的问题交流中最尴尬的局面往往是出现了双方无话可说的情况,即我们所说的沉默。
无话可说有时候是因为一方对另一方说的根本不感兴趣,有时候是因为我们说的意思和对方的理解有偏差,或者我们的表达不够清晰,也有时候是因为我们缺乏在某些特殊情景下的沟通技巧。
个案工作的沟通技巧和工作过程

(一)案主现实性的心理反应
01
02
(一)案主现实性的心理反应
了解求助者的求助意愿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促使求助者进入案主的角色 澄清求助者的期望
求助者的求助能力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很容易寻求帮助,而有些人很难。 求助者是被强迫来到机构而不是主动寻求帮助的;
(二)工作内容
一、接案与建立关系
生理上的专注行为主要表现为:
上身前倾;
良好的视线接触。
开放的姿势;
支持性的技巧
4.技巧
(二)个案会谈
技巧
支持性的技巧
第二,主动倾听
工作者主动积极地运用是听觉器官去搜集案主信息的活动
倾听三方面的内容:
案主的话语信息;
案主的身体语言信息;
解读案主其人
(二)个案会谈
(二)个案会谈
技巧 支持性的技巧 第三,同理心 指工作者进入并了解案主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的一种技术与能力。包括情绪同理和角色同理两个层面。 情绪同理:指工作者如同亲身体验的感受案主的感受,是一种受他人状况感动的能力。 角色同理是指工作者了解案主的情境、参考构架及观点的能力。
提前告知 稳定并进一步增强案主已经获得的成就 探讨影响案主问题解决的因素 处理案主与工作者分离的情绪
(三)工作者的处理方法
(二)结案中案主的心理
矛盾的心理 案主行为退化 否认结束
五、结案与评估
01
转案
02
总结评估
03
跟进计划
五、结案与评估
Thank You !
2023
技巧
支持性的技巧
第三,同理心
分为三个层面的要素
觉知的能力:被感动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
语言表达的能力:包括说话能力和身体语言能力
第四章个案工作的基本技巧

案主的回答一般是以陈述句完成。
封闭式提问
通常使用‚是不是‛、‚对不 对‛、‚要不要‛、‚有没有‛等词 提问,回答是‚是‛、‚否‛、 ‚对‛、‚不对‛等简单答案。 社工:你准备考研吗? 社工:你们分手了吗? 社工:你还有机会去面试吗? 社工:你想自杀吗?
个案:案主有婚姻问题
案主:我的婚姻有问题了。 工作者1:你结婚很久了吗? 这个封闭性询问邀请一个简短的、事实的回答 并且打断了案主对他的问题的讨论。
工作者第一个职责不是对案主所说的话回 答,而仅仅是倾听。
倾听你自己
积极的自我意识
罗杰斯:在某种意义上(关注 和倾听)意味着你暂时达到忘 我的境地。这一点只有那些对 自己有充分安全感的人才能做 到,他们知道自己不会迷失于 他人的新奇古怪的世界中,而 且当他们想会到自己的世界中 时,他们就能轻松自如地回来。
社工在工作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1)保持安静,轻松自然聆听,表示对案主的 尊重和关心; (2)从案主的立场来理解他的意思;不要提建 议,做任何评价、评判和批评;不要给案主贴 标签; (3)聆听案主语言表达与非语言行为所传达的 信息是否一致; (4)警觉自己是否被一些别的问题或思绪所困 扰; (5)不要打断案主的话,让他自由地表达。
1.倾听和理解案主的非言语行为。
工作者应学会如何倾听和觉察案主的下列表现:
面部表情:例如微笑、皱眉、扬眉、撇嘴等;
躯体行为:姿势、身体变化和手势;
声音:语气、音调、嗓门大小、强弱、抑扬顿挫、 语词间隙、强调、停顿、沉默和流畅;
生理反应:呼吸急促、脸红、和瞳孔放大; 身体特征:健康状态、身高、体重、面色; 总体外表:修饰和衣着。
案例一:一个案主在10年前有被强暴的经历 工作者:当谈到自己时让你感到很为难,是吗?
个案工作的基本技巧

3、倾听技巧
完全的倾听包括三个方面:观察和觉察到案主的非言语行为——姿势、面部表情、举动、语调等;倾听和理解案主的语言信息;倾听会谈的上下文,对整个人进行倾听。
在个案工作过程中案主的语言和非言语行为明显存在不一致。案主通常不会或者很模糊地意识到这种矛盾的存在。使用对质的方法就是对案主自相矛盾的地方进行描述,在描述这些矛盾时,使用对质反应非常有助于展现矛盾,或将这些矛盾的两个方面联系起来。准确地找出案主的不和谐和自相矛盾的地方是对质的一个重要步骤。
1.对质技巧的基本原则
四、表达技巧:
作为一个工作者,当你认为你的不公平可能会影响你的案主的关系时,如果案主希望你就告诉他可以做另外的见面。工作者在表达时要尊重案主的,不要认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是唯一的,必须接受的。
内容表达:工作者传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以及信息等;与内容反映的区别:内容反映是工作者反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的陈述;内容表达是工作者表达自己的意见;
个案工作的基本技巧
一、 会谈技巧:
会谈技巧是个案工作中最基本的技巧,主要包括了关注技巧、非语言技巧、倾听技巧、澄清技巧、提问技巧、总结技巧等。它们无论是在个案的那个阶段都可以适应,而且也是必须使用的技巧,尤其是在个案接案阶段,应用沟通技巧建立有信任的专业关系,让案主尽快地自我探索,了解和发现个人的问题。
工作者2:你希望能够改变这种情况。
反应技巧的作用:让案主了解你对他的理解,如果你的理解是全面的,案主会进一步地澄清他的想法;鼓励案主对一些关键想法或思想做出进一步的解释,使他们深入地探讨某个重要的话题;帮助案主更集中注意具有重要性的特殊情景、事件、思想和行为,而不是分心。准确的内容反映还可以打断案主罗嗦的重复;可以帮助案主做决定,重复关键词语和思想会使问题的实质显现出来。
在个案讨论中的有效交流话术

在个案讨论中的有效交流话术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参与各种讨论与交流。
而在个案讨论中,如何有效地进行交流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则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将探讨在个案讨论中的有效交流话术,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在个案讨论中要尊重他人的观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视角,不同的观点会在讨论中产生。
因此,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前,我们应该先聆听他人的意见,并且尊重他们的观点。
当我们表示赞同或不同意时,要用平和的语气和理性的论据来陈述,并避免使用攻击性的言辞。
其次,为了更好地交流,我们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个案讨论通常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因此,我们应该避免冗长的陈述和过多的细节。
将观点简洁地总结成几个关键要点,并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样有助于他人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观点,并且节约时间,使讨论更加高效。
此外,在个案讨论中,我们需要善于运用提问来引导他人的思考和表达。
提问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同时也可以让他人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在提问时,我们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如“你认为有哪些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或者“你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疑问?”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他人思考和表达,促进更深入的讨论。
此外,在个案讨论中,我们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并给予适当的回应和反馈。
倾听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达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同时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当他人表达完观点后,我们可以给予肯定或者反馈,以展示对其观点的尊重和关注。
可以使用一些表达方式,如“我理解你的观点,因为......”或者“我能理解你的担忧,但是我认为......”。
这样可以促进更好的交流和共识。
最后,我们需要记住,在个案讨论中,我们不仅是说话的一方,也是倾听的一方。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打断他人的发言,并给予足够的时间让他人表达完自己的观点。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争论激烈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