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华兹华斯和陶渊明
《浅析中西两大隐逸诗人华兹华斯和陶渊明》资料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浅析中西两大隐逸诗人华兹华斯和陶渊明指导教师范丽萍职称讲师学生姓名崔凤娟学号专业___汉语言文学班级_院(系)_完成时间浅析中西两大隐逸诗人华兹华斯和陶渊明摘要威廉·华兹华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与柯勒律治、骚赛合称为英国湖畔派诗人。
三个人都比较喜爱大自然,描写等级制度下的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和冷酷的、无情的金钱关系,他们选择远离城市,他们寄情山水,在大自然里寻找心理上慰藉。
华兹华斯写了许多以自然与人生关系为主题的诗歌,中心思想是大自然能使我们感到快乐,抚慰心灵上的创伤。
陶渊明,字元亮,名潜,有时也称为“陶潜”。
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名的文学家,并且山水诗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衰落的贵族生活世家,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
晚年他家境比较贫困,曾做过几年的官,却因“崇尚自然、返归自然”,不愿“受官场的束缚”、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受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而辞去官职,过起了自己种地供养自己生活的田园生活。
他的作品平淡自然,都是作者真实感受的外在流露。
华兹华斯和陶渊明二者虽然生活的时代不同、文化不同等等,但是二者的隐逸思想却穿越时空、地域、文化的差异,颇具相似之处。
关键词:自然观隐逸思想田园诗Analys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wo big poet Wordsworthand Tao Yuan Ming seclusionABSTRACTWilliam Wordsworth, in the 19th century British romantic poet, he and Coleridge, SAO collectively known as the lake poets. Three people are loved nature and under the hierarchy of rural life, hate the capitalist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ruthless, ruthless money relation, they choose to stay away from the city, they are placed landscape, seek psychological comfort in nature. Wordsworth wrote many with nature and life relationship as the theme of the poem, the main idea is that nature can make us feel happy, comfort heart trauma. Tao yuanming, character bright, latent,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the "TaoQian". He is a famous writer,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period and landscape poems have achieved a high artistic achievement. Tao yuanming was born in a declined noble family life, life in the jin dynasty. In his family is poor, has done a few years, but due to the "advocate natural, natural base shop", than "are under the yoke of officialdom", not "for the bureau count,", influenced by Taoism "laissez-faire" ideas, and relinquishing, up farming feed themselves life of rural life. His work is natural, is the external language of the author's true feelings, its effect to the style of poetry creation in tang dynasty. Wordsworth and tao yuanming are as follows: although the life in different ag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so on, but the reclusion thought through time and space, geographical, cultural differences, considerable similarities.KEYWORDS: The view of nature Thought reclusion Landscape poetr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1华兹华斯和陶渊明隐逸思想的特点 (2)2 华兹华斯和陶渊明隐逸思想产生的原因 (3)2.1生活环境与个人志向方面 (4)2.2思想文化方面 (5)3华兹华斯和陶渊明的作品艺术风格 (6)3.1华兹华斯诗歌的艺术风格 (7)3.2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风格 (8)3.3 二者诗歌艺术风格的相同之处 (9)4 华兹华斯和陶渊明自然观的比较 (10)4.1 二者自然观的相同之处 (11)4.2二者自然观的不同之处 (12)结论 (13)致谢 (14)参考资料 (15)绪论威廉·华兹华斯,华兹华斯的家庭是律师之家,家境比较好,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田园与“湖畔的诗情画意---比较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诗歌的自然意境

三、小结 同样都是男性意识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然而两国 的文坛却又显示出不同的特点。中国的女性作家寥若 星辰.传世作品更是凤毛麟角,总体较为沉寂。这与中 国的封建制度长达数千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封建 礼教对女子的戕害、封建制度对女子的束缚使得女性 文学长期处于被压抑的地位.很多有才华的女子注定 就这样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鲜为人知。而日本虽然也 经历有封建社会.但由于日本本身的传统与风俗、特殊 的政治制度的原因.使得日本的女性文学呈现出世所 罕见的繁荣景象。女性作家呈群体出现.女性文学独领 风骚.无论是以“质”还是以“量”来衡量,在日本文学中 都占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比中日两国女性文学的不 同发展状况.不仅在文学方面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两国 文化不同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也有助于我们对中日两 国深层民族性的认识.从而促进两国各方面交流的加
予自然以人格。华兹华斯不断地在大自然中寻找他的 安慰.寻找他的归宿,寻找他的理想,在大自然中不断 地去完善自己。他宣称:“诗人是捍卫人类天性的磐石, 是随处都带着友谊和爱情的支持者和保护者。”华兹华 斯笔下的自然是人性化的自然、道德化的自然。他把自 己对人性善恶美丑的感悟与思考附于自然景物的身 上.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诗句中的“物”带有诗人强
101
万方数据
"田园"与"湖畔"的诗情画意——比较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诗歌
的自然意境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
杨桦 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时代文学 SHIDAI WENXUE 2008,(6) 0次
参考文献(6条) 1.王国维.佛雏 人间词话 1990 2.苏晖 自然·诗·诗人 1997(4) 3.叶维廉 中国诗学 1992 4.郭锦玲 试论中西艺术中的"自然" 2000(3) 5.Donald Wesling Wordsworth and the Adequacy of landscape 1970 6.叶维廉 中国诗学 1992
威廉-华兹华斯和陶渊明诗歌对比分析

威廉?华兹华斯和陶渊明诗歌对比分析摘要:威廉·华兹华斯和陶渊明分别是东西方诗坛杰出的自然诗代表。
他们把田园生活作为诗歌创作的源泉,这些诗歌风格相似,但又各具特色。
本文拟从两位诗人在田园诗中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写作风格对诗人及其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以帮助现代人从新的角度审视自身,热爱自然。
关键词:自然;田园诗;写作风格;中图分类号:g623.23一、引言威廉·华兹华斯和陶渊明分别是东西方诗坛杰出的自然诗代表。
前者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代表诗人和“湖畔派”诗人领袖,后者则是中国东晋时代的著名诗人。
尽管生活的年代和国度不同,他们却都热爱田园生活的恬静和简朴,退隐于自然之中寻求心灵的解脱和平衡,并把田园生活作为诗歌创作的源泉。
他们创作了许多清新淡雅的诗歌,突出反映日常生活细节和简单风格。
这些诗歌风格相似,但又各具特色,不仅体现了诗人自然观和审美观的一致性,也展示了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差别。
二、华兹华斯和陶渊明田园诗中对自然的热爱之情的异同华兹华斯和陶渊明都热爱大自然,而其诗歌相应地蕴含着他们对自然强烈而真挚的热爱。
这种热爱来源于诗人生活的特定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影响。
首先,他们的童年少年都是在风光秀丽的田园乡村里度过。
华兹华斯幼时就学于以湖区景色取胜的霍克斯海德,常游憩于湖光山色之间,其性情颇受大自然的熏陶,而1790年的阿尔卑斯山之旅则加深了他对大自然的崇尚。
陶渊明从小生活在邻近长江和庐山的浔阳柴桑乡村里,长期受到秀丽的山水田园风光的陶冶。
其次,两位诗人的生活经历都体现出对政治和社会的失望,转而投向自然寻求心灵的安慰。
华兹华斯深受卢梭“返归自然”口号的影响,经受了对法国革命的绝望之后,回到湖区致力于诗歌创作。
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代,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官场污浊,秉承老子和庄子的自然和谐观,陶渊明最终归隐“南山”于田园。
出于对社会现实的失望,两位诗人选择了相同的道路,回归于自然寻求心灵的平静。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田园诗”特点比较

收 稿 日期 :201 1—03-22 作者简介 :牛蕊(1979一),女 ,汉族 ,陕西西安人 ,陕西教育学院外语系教师
94
孤寂时它是我神往 ,我顿觉心情激荡 ,欣然起舞。与水 人们官场失意后的惯用手法。通过阅读整首诗我们可
仙 同欢 畅 。”冈诗人用 简单 的语 言生动 地记述 了他在 乡 以感 觉 到 在轻 松 惬 意 的 田园生 活 背后 流 露着 诗 人 的
可见 ,中西 田园诗都表现了诗人对大 自然的热爱 格清新质朴 ,作者借物抒情 ,把对景物的描写 自然而
之情 ,意境 清新 浪漫 幽远 ,给读者 无 尽遐想 ,都反 映 了 然转 到对 心灵 的描绘 ,使 读者 可 以深切感 受 到诗人 怡
诗人的浪 漫主 义情怀 。也 就是说 ,诗 人在 反 映客 观现 然 自得 的心 态 ,这 是一 种 积极 的隐世 的心 态 ,我 们 看
2011年 6月 第 13卷第 3期
中共 银川 市委党 校 学报
Journ al ofthe Yinchuan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C.P.C
陶渊 明与华兹华斯 “田园诗 "特点 比较
牛 蕊
(陕 西教 育 学 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分别是中西诗坛的浪漫主义巨匠,留给了后人许多脍炙人 口的诗篇 。两位诗人都 热爱 向往 和谐 、自然 、美 丽 的 田园 生活 。无论 是 陶渊 明还是华 兹华 斯 ,他们 的诗 都是 强烈情 感 的 自然 流露 , 都极 具浪漫 主义 情怀 ,然 而他们 在对待 隐世 的态 度 以及 自我意识 展示 方 面也存 在差 异性 ;两 位诗人 的诗 歌 作为 中西方 文学领域 里 的瑰 宝 ,将 永远 滋润着 一代代 的读 者 。 关键 词 :陶渊 明 华 兹华斯 田园诗 中图分 类号 :G42 文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157(2011)03--0094—03
比较文学

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特点比较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田园诗人,其朴质恬淡的山水田园诗开启历代山水田园诗之先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华兹华斯是英国“湖畔诗人”的领袖人物,以优美恬静的田园诗歌著称于世。
他提倡清新质朴的大众语言,摒弃古板僵化的宫廷诗体。
被雪莱称为——“讴歌自然的诗人”。
他们二人均为自然诗人,思想与艺术特征也有颇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崇尚自然,主张返璞归真;他们都隐居于山野乡村,与青山为群和绿水做伴,在大自然中医治创伤;他们都以韵味悠远的文字赞美自然,发掘自然对人类心灵的影响;他们都用朴素易懂清新质朴的语言做宁静淡远的诗作。
两位诗人诗歌的相似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二者在诗歌的意象的选择及艺术表现等方面所表现出的风格差异很大。
本文试将二者的文字现象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去考察,比较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差异的原因。
一、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诗歌意象比较陶渊明与华兹华斯在题材的选择中各有千秋。
陶渊明的作品中有很多以饮酒为主题的诗作。
酒文化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备受青睐,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多次提到酒,但在诗歌里集中写饮酒,以至形成了一种文学的主题,则始于陶渊明。
酒,已成为陶渊明的生活与文学的标志。
他生活中与酒有关的事迹可以举出很多,陶渊明饮酒是饮出了“深味”的。
他对宇宙、人生和历史的思考所得出的结论,他的哲学追求,那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返归自然的素心,有时就是靠着酒的兴奋和麻醉这双重刺激而得到的。
前人说他“篇篇有酒”,虽未必然,但他的作品中写到“酒”字的频率确实很高,有的虽未出现“酒”字,但写的实际上是饮酒还不算在内,其政治诗也与其《饮酒》诗、《述酒》诗有关。
华兹华斯的诗作中则大量存在描写儿童心理的诗篇。
他是英国歌颂童真、深刻阐述儿童与成人关系的主要代表。
在浪漫主义时期之前,英国社会对儿童的态度带有极为浓厚的宗教色彩。
人们普遍认为,孩子接受洗礼之前一直处于有罪状态,即使在受洗礼之后亦必须修心养性,谨言慎行,方可保留其已获得的德行。
威廉.华兹华斯与陶渊明的对比

陶渊明归耕后,的确过了一段田园之乐的生活,由于他 经历了官场荣辱,看破尘世之道,精神得到了澡雪,达 到虚静极笃之态,所以能写出一些不同凡响的田园诗文。 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记》是遁世求安心态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古典田园文学中,他的作品是相当有深度的。 华兹华斯虽然生活在乡间,却没有陶渊明那种躬耕的体 验。他终生是农村生活的旁边者。他虽有浓厚的平民思 想,同情村夫农妇的疾苦,但过多地写了他们生活清淡 朴实的一面,写不出反映耕耘艰辛的有深度的作品。
a lawyer’s family Cambridge, vocation death of parents
4
grammar school lake district
summer tour to France
Major works
Wordsworth
Lines Written in Early Spring “早春诗行”
总结
由于对人生了悟明彻,陶渊明和华兹 华斯对于自然发出了同声的咏叹,作 为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诗人,他们又 有着别样的情怀。
拜拜
陶渊明是个保守的封建主义,政治上没有提出过什么新 思想,艺术上承袭的是魏晋以来的旧诗、附体。他不可 能提出华兹华斯那种变革诗风的宣言。华兹华斯在1802 年版的《抒情歌谣集》前言中写道:“那时,我在诗中 向自己提出的主要目标就是从平凡的生活中选取事件和 情境”,“选用人们真正使用语言”。《抒情歌谣集》 的出版标志着英国史上的大事件。在此之前,诗人们都 用正规文雅的语言表现上流社会的生活。华兹华斯的创 作标志着英国诗风的转变。华兹华斯采用下里巴人式的 歌谣体,把农夫、农妇、儿童、流浪汉、猎人纳入诗中。
他充分意识到官场险恶,于是才隐居田园。
自然诗歌的生态思考:沉默的人与有声的自然——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自然诗歌的比较

居 陋 室 ,却心 存 满 足 ,因为 “虚 窜 有 余 闲”。中 国有句 成 语 “返 璞 归真 ”, 也 是道 家 思 想 的 一个 境 界 ,认 为 追 求单 纯 质 朴 的 生活 是人 类 的 本 性 。 但 是 现 实 生 活 中很 少 人 能够 抵 御 高 官 厚禄 的诱 惑 。陶 渊 明 写道他 “误 落 尘 网 中 ,~一去 三 十 年 ”,而他 “性 本 爱丘 山”。最 终 他 放 弃 了为 官 生 涯 ,开始 了他 在 南 山下 的 隐 居 生活 。在 退 隐 期 间 ,陶 渊 明 写下 了被 后 人 传 唱 的 田园 诗 《饮酒》:
结 庐 在 人境 ,而无 车 马喧 。 问君何 能 而 ,心远 地 自偏 。 采 菊 东 篱 下 ,悠 然 见 南 山。 山气 日夕佳 ,飞 鸟相 与 还 。 此 中有 真 意 ,欲 辩 已忘 言 。 “山气 日夕佳 ,飞鸟 相 与还 。”和 谐 的 山 色与 归 巢 的鸟 儿 实 际上 饱 含 了诗 人 回归 自然 ,发现 人 生 真 谛 后 的 宁静 心 情 。 “此 中有真 意 ,欲 辩 已忘 言 。”然 而 这 自然 景 观 却 使 诗 人无 语 。虽 然 其 中蕴 涵 的“真 意” i寺人 没 有 直 接表 达 出来 ,但 却通 过 引领 读 者进 入 他 所 描 写 的佳 境 来 让 读 者 自 己去冥 想 并 发现 其 中 的奥 秘 。涛中 虽然 说 到 “欲 辩 已忘 言 ”, 实 际上 诗 人 并 是真 的有 欲 望 去论 辩 ,而 是 他 刻 意 约束 自己不 要在 此 多 言 。诗人 对 这 一 自然 情景 的反 应 就 是 拒 绝对 它 多 加 评 说 ,拒绝 进 一步 的干 涉 行 为 ,其 至 是 拒 绝 更 多 的情 感 上 的渲 染 。这 种 结 尾 是 村 人类 对 白然 妄 下 断 言的 一种 定 ,也 是 对 人类 干 涉 自然 行 为 的一 种 否定 ,哪 怕 这 种 干 涉 只 是语 青 和 情 感 的 。这 一 句 “欲 辩 已忘 言” 被 认 为 是达 到 了道 家 思想 的最 高 境 界 。 那么究竟什么是“道”?“道”这个哲学概念 ,最先 由老子提出。许 多西 方 学 者 对这 ~ 颇 具 东 方神 秘 主 义 思想 的概 念给 予 了较 准确 的诠 释 。例 如 著 名哲 学家 Bahm在 他 的论 著 《儒学 的核 心 :认真 的生 活 与 伟 大 的 智 慧 的解 读 》一 书 中 曾经 这 样 诠 释 “道 ”的概 念 :“道 即 自然 (规 律 ),自然 意 味 着 整个 宇宙 ,包 括 其 中所 有 的一 切 沿着 自己 的运 行轨 迹 发 展 ,不 受 干 扰 。宇 宙 万物 在 来 来 去 去 ,出现 并 消逝 中运 行 就 是 自 然 即道 的实 现 。”(Bahm,18)(笔 者 译 )他 强 调 :“火 自然 (即大 道 )是 由 许 许 多 多 的小 自然 (即 小道 )组成 的 ,正如 整 个 宇 宙 由万 物组 成 一 样 。 像 人和 动 物 ,植 物 ,山川I,河流 ,风 和 水 ,所 有 这些 存 在 都遵 循着 自己 的发 展 规 律 ,即 自己 的道 。每 一种存 _ 在都 遵 循 着 自 己的道 ,正如 整 个 宇 宙遵 循 着 大 道 一样 。… 人道 是好 的 ,小道 也 是 好 的 ,只 要他 们 不 互 相 干 扰 ,不 把 自己 的道 强加 给其 他 事物 ,任 何道 都 是好 的 。”(Bahm,19) (笔 者 译)Bahm用 非 常 朴素 的语 言 诠 释 了 “道 ”的含 义 ,即“道 ”为 自然 规 律 ,万 物 自有 其 道 ,不仅 人 有 道 ,山川I、树 木 ,乃 至 风和 水 都 有道 。他 还 强调 万 物不 要 互相 干 扰 ,要和 谐 相处 ,只 要万 物 按 自己的小 道运 行 , 大 道 可 成 。 《饮 酒》中 诗 人 写道 :“采 菊 东 篱 下 ,悠 然见 南 山 。山色 日 夕佳 ,飞 鸟相 与 还 。”这 四句 诗 句 中出现 了 山 ,气 ,鸟和 人 ,可 代 表 自然 中 的万 物 ,他 们 都 按 照 自己 的规 律在 运 行 ,平 行 存 在 ,互 不干 扰 ,而 此 中 的“真 意 ”便 是 这 一切 已在 道 中 。 由于 道 家 思想 强调 人 和 其 他 万物 之 间 的关 系 是和 谐 共 处 ,互 不 干 扰 ,尤 其 是 人 不 去干 涉 其 他 事 物 ,很 多 西方 学 者误 把 “道 ”同 “神 秘
6月5号一组 威廉.华兹华斯与陶渊明的对比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内
陶 诗
描写优美的农村风光;歌咏饮酒 抚琴、读书赋诗、闲话桑麻的情 容 趣;抒发对宁静闲适的隐居生活 的挚爱;表现对官场的厌恶和安 贫乐道的品格。
朴素、淡远、自然
风 格
a lawyer’s family Cambridge, vocation death of parents
4
grammar school lake district
summer tour to France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自称 五柳先生。东晋伟大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等120余首。 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祖曾官至大 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为生计作过一些 小官,在最后一个职位彭泽县令任上任职八 十余日后,辞官不仕,归隐乡里。
“不为五斗米折腰” “古之隐逸诗人之 宗”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别样的情怀
我们隐隐感悟到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无尽热爱,但是当他们走出这个 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走进自己心灵深处的那个“精神世界” 时,这种自然之爱的内涵却是不同的。。 陶渊明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只要‘心远’,即顺应自 然状态的变化,抱朴而含真,获得心灵的解放和自由,不管在什么地 方都不会受尘俗的干扰。 华兹华斯则无法像陶渊明那样无意识地潜身于自然之中,悠然地 容万象于笔端。他对具体物象的情感不像陶诗那样委婉而含蓄地 深蕴于文字之中,而往往是依靠表白、抒情、议论直接诉诸文字, 尽力体现其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元亮,一说名潜, 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 自称五柳先生。东晋伟 大诗人,我国第一位田 园诗人。 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 主家庭,曾祖曾官至大 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 落。为生计作过一些小 官,在最后一个职位彭 泽县令任上任职八十余 日后,辞官不仕,归隐 乡里。
“不为五斗米折腰” “古之隐逸诗人之宗”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
两首诗以朴素、淡远、自然的风格描写优 美的农村风光;歌咏饮酒抚琴、读书赋诗、 闲话桑麻的情趣;抒发对宁静闲适的隐居生 活的挚爱;表现对官场的厌恶和安贫乐道的 品格。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William Wordsworth and TaoYuanming
William Wordsworth
(1770.4.7-1850.4.23)
One of the notable forerunners of Romanticism in English literature A major romantic poet An outstanding Lake Poet
相同点
陶渊明和华兹华斯是世界文学史上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 两人都醉心于自然,并把大自然作为心灵的慰藉与寄托。他 们诗歌的相同点是在质朴、平淡、自然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 大自然的热爱。他们诗歌的主题都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融为一体的境界。 Wordsworth and Tao Yuanming are the representative pastoral poets in the world literature. They both regard the great nature as the solace and comfort of themselves. The sameness about their poems lies in their pure, simple and natural language, which show their true love to the nature. And the themes of their poems all express the realm of being harmonious between the human beings and the nature.
赏析
• The diction of this poem is, in general, simple, direct, and clear, which creates a picture of nature as vital, animated, and glowing. • The poem moves from the sadly alienated separation felt by the poet in the beginning, to his joy and satisfaction in re-imagining the natural scene. The emptiness of the poet's spirit is transformed into a fullness of feeling as he remembers the daffodils. Wordsworth develops the vision of the daffodils; and through this simple event, he trie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ity and nature. • Therefore, in his eyes, nature can not only refresh oneself and fill one with happiness, but it can also be reduced into a beautiful memory which will comfort one's heart when in solitude.
Major works
• 诗歌 《归园田居》《饮酒》等120余首 • 散文《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去 来兮辞》等
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独行徐徐如浮云,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横绝太空渡山谷。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忽然在我一瞥中,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 金色水仙花成簇。 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开在湖边乔木下,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微风之中频摇曳。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有如群星在银河, 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 形影绵绵光灼灼。 They stretched in the never-ending line 湖畔蜿蜒花径长, 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 : 连成一线无断续。 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一瞥之中万朵花,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起舞翩跹头点啄。 The waves beside them danced ; 湖中碧水起涟漪, but they Out-did the sparkling waves in glee: 湖波踊跃无花乐-A poet could not but be gay, 诗人对此殊激昂, In such a jocund company : 独在花中事幽躅! I gazed-and gazed-but little thought 凝眼看花又看花, What wealth the show to me had brought : 当时未解伊何福。 For oft, when on my couch I lie 晚上枕上意悠然, 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情景闪烁心眼中, 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 ; 黄水仙花赋禅悦; 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我心乃得溢欢愉,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 同花共舞天上曲。
Major works
• • • •
• • • •
Lines Written in Early Spring “早春诗行” To the Cuckoo “致布谷鸟” The Daffodils “水仙花”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我好似一朵孤独 的流云” My Heart Leaps Up “我的心激烈地跳动” Intimations of Immortality “不朽颂” Lines Composed a Few Miles Above Tintern Abbey “丁登寺杂咏” Solitary Reaper “孤独的收割人“
诗人把自己比作流云,随意飘荡。偶然看到水仙 花的缤纷茂密,如繁星点点在微风中轻盈飘舞。诗人 受到感染,原本空虚黯然的情绪转变成喜悦欢乐。在 诗人的笔下,大自然的美景具有治愈人们心灵创伤的 能力。华兹华斯在本詩中,淋漓尽致的揭示了自然美 与人类之间的联系。文笔朴素清新,自然流畅,强调 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回忆的重要性。
不同点
崇拜自然 VS 亲近自然
Due to the different living times,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philosophical outlooks, the poems of Wordsworth and Tao are of some differences, while the former expresses the worship of divinity and the latter expresses a kind of affinity to the nature. Wordsworth take the nature as god. He believes that the nature is the symbol of cosmic spirit and wisdom. Be influenced deeply by the religion beliefs of distinguishing mankind from heaven( 天 人 相 分 ) and pantheism(泛神论),Wordsworth shows the veneration to the nature. Tao, differently, has reached the state of being harmonious and integrated with the nature. After laboring in the nature and obtaining harvest from the nature, Tao’s poems are more practical. In conclusion, Wordsworth is an observer of the nature while Tao is an experiencer.
由于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以及哲学观点不同,华兹 华斯的诗歌表达的是大自然的神性而陶渊明的诗则是抒发 对大自然的热爱。 华兹华斯将自然万物看作上帝的馈赠,认为自然是宇 宙精神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深受到宗教信仰,诸如“天人 相分”、“泛神论”的影响,华兹华斯的诗歌多表达对大 自然的敬畏。 不同的是,陶渊明则达到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融为 一体的境界。通过在田间劳作,获得收获,陶渊明的诗更 具有实践性。 总的来说,华兹华斯是大自然优秀的观察者而陶渊明 更是一名体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