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二环高架桥行车指南

合集下载

成都市二环高架快速路桥柱绿化改造探讨——以西南交通大学段为例

成都市二环高架快速路桥柱绿化改造探讨——以西南交通大学段为例

2020年第7期现代园艺成都市二环高架快速路桥柱绿化改造探讨———以西南交通大学段为例曾琳茹(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四川成都610031)城市高架快速路作为城市化进程的标志性道路之一,在带来便捷交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

大量钢筋混凝土组成的灰色基础设施亟需通过绿化改善其冰冷的不适感及减少环境污染。

关于高架桥的桥身、桥体绿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现侧重从高架快速路的桥柱绿化入手,从竖向上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针对成都市二环路高架快速路的桥柱改造提出相应建议。

高架桥柱;桥柱绿化;垂直绿化;攀援植物2.1二环路高架快速路西南交通大学段区位情况研究区域位于成都市二环高架快速路北一段,桥体自西向东走向,跨度范围约与地下交通系统7号线的西南交大站到九里堤站相同。

选段的高架快速路长度约为667m ,无车行匝道。

经调研统计,该路段的桥体立柱共49根,其中从九里堤地铁入口至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南门范围的18根立柱未进行桥柱绿化;自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南门到7号线的西南交大站的28根立柱均有不同程度的垂直绿化,3根为根据交通需要贴有反光标志的警示柱。

2.2桥柱现状二环路快速高架路的桥柱均为混凝土立柱,在调研中发现该路段的桥柱造型主要有3种形式:①基本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立柱,但在离地约8m 高处呈“T ”型分支,以下称为桥柱A ;②2根基本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立柱通过离地约4m 处的水平混凝土方柱相连接,以下称为桥柱B ;③基本横截面呈异形,造型为2根立柱合抱,总体呈“V ”字形,以下称为桥柱C 。

调研区段的49根立柱均立于底层绿化带内,底层绿化带按不同需求功能主要分为2种:①为横截面宽约为3.5m 的绿化带,用于分隔二环路同向主、支干道机动车,无行人通过踩踏痕迹,且在该绿化带内设置的桥体立柱均为桥柱C ;②为横截面宽约为7m 的绿化带,主要是分隔双向通行的车辆,且绿化带内有电箱、人行道等基础设施,及从地面到高架快速路快速巴士的人行通道。

成都市快速公交体系推广及应用

成都市快速公交体系推广及应用

真知灼见Knowledge and InsightURBAN PUBLIC TRANSPORT 《城市公共交通》2019·0619成都市快速公交体系推广及应用成都公交集团 汪 珏 乔 涛 赵 文流27万人次,最高为35.2万人次。

二环路快速公交开行至今运营五年,总行驶里程超过8554万千米,可绕地球2134圈;载客量近5亿人次。

二环路快速公交作为成都市第一条快速公交,有效缓解了城市拥堵,以“快速、高容、便捷、高效、舒适”等优势为后续的快速公交线路起到了示范作用,为成都市快速公交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都市第一条快速公交(二环路快速公交)2013年5月31日正式开行以来,以二环路快速公交为核心的快速公交服务体系不断扩展,快速公交的各项建设工作逐步推进,相关线路筹备及运营工作进展有序,逐步发挥着快速公交体系在城市发展中的优势和作用。

1 二环路快速公交开行及效果二环路快速公交是成都市二环路“双快”工程之一,是成都市打造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践行“交通先行”的重要战略举措。

1.1 线路走向及站点二环路快速公交为全高架环形闭合快速公交,运营线路2条(内环线K1线、外环线K2线),线路长度为30.5千米,全线设置公交专用道,平均运行速度达30千米/小时;沿途共设30对站点(其中特色站6对,标准站24对),站与站之间的平均间距约为1千米。

如图1所示。

快速公交30个站点均在50米范围内设置地面公交接驳站点,接驳了相应片区的快线、干线、支线及社区巴士,与地面公交系统形成良好网络布局(尤其是社区巴士线路,接近一半的社区巴士与快速公交站点形成无缝换乘),同时与已开行地铁1、2、3、4号线形成有效接驳。

1.2 生产组织情况二环路快速公交全线配备18米大容量低地板公交车240辆,包括新能源电动车及清洁能源车辆;全天日均班次1600班,平峰发车频率为3分/班,高峰最短发车频率为30秒/班。

乘客通过刷卡进站候车,出站无需刷卡直接通行。

成都市二环路高架桥底层道路成温路口交通渠化分析

成都市二环路高架桥底层道路成温路口交通渠化分析
1 47
线站 点 打 围施 工 , 本 侧进 口道 未 能按 照 设 计 图纸 完成 , 将 待 地
£ 0 C A R B O Ⅳ O R L D 2 0 1 3 / 9
交通环保
新型路 面结构和 高性能路 面材料应 用浅析
唐云华 ( 成都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四 川 成都6 1 0 0 0 0 )
1 . 1 . 1 贫混凝: E基层 路 面
随 着 时代 的进 步 ,我 国的 公路 及 城 市 道 路 建 设 事 业 飞 速
发展 。 近 几 年我 国 的道 路 建设 数 量 已经 远远 超 过 了大 多数 国
家. 位 居 世 界 前 列 。但 是 , 对 道 路 建 设 中的 质 量 与 建 设 技 术 等

个 和 两 个直 行 道
南侧 路 口除 与 北 、 东侧 路 口一 样 设 置 了左 转待 行 线 、 交 通
流渠化岛、 二 次过 街 等 候 区和 鱼 腹 式 渐 变 车道 线 以 外 . 也 结合
桥 下 空 间 布置 了回 头 车 道 。 回 头 车道 除北 向车 流 可 向 南 回 头
虑 对 其进 行 渠 化 , 通过施画导流线、 停止线 、 导流 岛。 结合 信 号
设置, 达 到 对 交通 流 的 引 导 和控 制 。 ( 如图2 )
图4
图2
交 叉 口 的 设 计 如 上 图 . 以 下 将 按 照 顺 时 针 方 向 对 各 向 路
2 的 设 计 作详 细说 明 : 1
道 的 三 车道 拓 宽 为 四 车 道 , 设置左、 右 转专 用车 道 各 一 个 和 两
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也 设 置 了中央 分 隔 带 , 同 时对 进 口道进 行 了拓 宽 , 由挡 墙 处 辅

成都市二环路高架桥(承台施工方案)

成都市二环路高架桥(承台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编制原则及依据 (1)1.1、编制原则 (1)1.2、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况 (1)2.1、工程概况 (1)2.2、工程特点: (2)2.3、地质情况 (2)第三章、施工组织总体部署 (4)3.1、施工总体目标 (4)3.2、施工准备 (4)第四章承台施工方案 (7)4.1、施工方案 (7)4.2、施工工序 (7)4.3、施工方法 (8)第五章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22)5.1、质量目标 (22)5.2、承台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2)5.3、质量标准 (22)第六章、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24)6.1、安全目标 (24)6.2、安全保证体系 (24)6.3、安全保证措施 (25)6.4、工程安全措施 (28)第七章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29)7.1、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 (29)7.2、成立文明、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29)7.3、加强检查与监控 (29)7.4、文明施工措施 (30)第八章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30)第九章夜间施工安排 (32)第一章编制原则及依据1.1、编制原则1、在充分理解设计图纸的基础上,采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

2、实现施工全过程对环境的破坏最小、占用场地最少,并有周密的环境保护措施。

3、保证施工期间对地方交通影响减至最小。

4、务使施工工艺与施工规范、设计要求相符,并达到完善。

5、力求施工区段划分合理,施工进度安排均衡、高效。

6、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工期、确保施工安全,全面兑现施工承诺。

1.2、编制依据(1)现有的设计图。

(2)《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 F50-2011)。

(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8)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对现场周围环境的调查资料等。

大型商业综合体附近高架桥下人流梳理

大型商业综合体附近高架桥下人流梳理
休憩空间 人行流线
地 下 广 场 空 间
商 业 出 入 口
上海五角场高架路下沉广场空间案例
行人交通组织分析:
(3)地上入口: 地上入口与商场入口紧密结合,确保行 人的方便。每个商场入口保证两个以上 出入口,确保人流量较多情况下的通常 性。
休憩空间 人行流线
部 分 地 上 出 口
上海五角场高架路下沉广场空间案例
五角场区位图
上海五角场高架路下沉广场空间案例
人行交通组织分析:
(1)地上部分:
地上车道不进行人行交通组织,不设置 人行路等通行道路。 (2)地下广场部分: 通过下沉广场内行人流线的梳理以及对 不同商业建筑的入口人流的引入,通过 步行楼梯以及无障碍电梯等方式将人流 引入到地上部分。广场内部交通组织顺 畅,并配有大量方向性标识设施。
结合中环高架道路的五角场商圈进行的空间转型幅度很大。归纳起来主要是:
(1)以交通立体化为契机在步行层面实现各街角 间的无障碍联系,建立完整的圈型主体空间结构。
(2)以圈型主体带动向南向北两条次的建设,增加商圈 的辐射性。五角场环岛改造将游离分散的点状布局高效地 整合为圈型与线型相复合的空间。
(3)疏散周边大量商业人流,并提供一定量的休 憩空间与公共服务设施,适当增加人性化。
第一部分 国内案例分析
一、上海五角场高架道路沿线临 界空间案例
二、成都二环路华润万象城案例
上海五角场高架路下沉广场空间案例
上海五角场高架路下沉广场空间案例
• 区位与定位:中环高架道路五角场商圈位于翔殷路、黄兴路等五条干道汇聚地,规
划上称为“环岛地区”。
五角场区域定位为市级商业副中心,突出行人交通优先 ,又具备道路交通枢纽的功能,地面道路下建设下沉式 步行广场,再下面是行车地道和轨道交通,彻底地分离 车辆和行人的活动空间。 目前步行和机动化交通有序组合,并与商业副中心格局 相称的崭新的副中心商圈。

缓堵保畅精彩二环——成都市二环路高架桥道路景观设计简介

缓堵保畅精彩二环——成都市二环路高架桥道路景观设计简介

1 项 目背 景及概 况
成 都 市 提 出五 大 兴 市 战略 , “ 交 通 先 行 ”为 五 大 兴 市 战 略之 首 。为缓 解 主 城 区交 通 压力 , 二环 路 改造 工 程 经 过 多 年 调 研 论 证 , 经 多方 案 比较 , 最 终 确 定 为 沿线 高 架 方 案 , 全长 2 8 . 3 k m。
本次二环路 景观设计 ,在设 计之初项 目 组 就 定义为综合性设计 ,突破传统就景观论景观的固 有思路范畴 , 从 更 大 范 围考 虑 “ 景观设计” , 并 在 设 计中, 创造性 的运用系统论 、 方 法 论 的相 关 知 识 , 指 导设 计 。 所谓景观 , 即 目之 所 及 范 围 , 均 应 为 景 观 考 虑 范 围 。在 本 次新 二 环项 目设 计过 程 中 , 景 观专 业 自 始至终参与全过程 。大到景观路段与节点设计 、 光 学 设 计 与 噪 声 防治 、公 交 站 台及 其 它 所 有 外 露 的 市 政 设 施 ,小 到桥 墩 的选 型及 优 化 、城 市 家 具 等 等, 都 从 专 业 角度 给 予意 见 。 5 . 1 路段 设 计 二 环 路 路 段 的实 施 范 围为 路 缘 石 边 线 至 建 筑 边线( 或 绿 线边 线 ) , 实 行统 一 的 打造 。全 线 无 明显 的标 准 段 , 且 高 架 之后 , 对 原 有 道 路 空 间进 行 了较 为强 烈 的划 分 , 因此路 段设 计 , 必 须 从 空 间分 析 人 手, 结 合 高 架 桥 边 缘 线 距 离设 计 边 线 的距 离 , 进 行 综合 考 虑 。
2 0 1 3 年 l 2 月第 l 2 期
城 市道桥 与 防 洪
道路交通

缓堵保 畅 精 彩 二环

A题:突发事件下成都二环高架拥堵消散策略

A题:突发事件下成都二环高架拥堵消散策略

2016年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建模竞赛题目(请先阅读“论文封面及格式要求”)A题:突发事件下成都二环高架拥堵消散策略成都二环高架路是在原二环路上整体修建高架的城市快速路,2013年5月完工开始通车。

全长28.3公里,主线无红绿灯,有多座立交及匝道进行交通转换。

成都市交管局介绍,二环路高架快速路全线建设了上千套智能设备,实时传送道路信息,并可实现高架桥道路车流量的智能化调控。

由于二环高架路的快捷方便性,许多车辆都选择它来作为出行的重要交通路径,因此二环高架的车流量与日俱增。

但是,车辆的增多也增加了突发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一旦发生了严重的交通事故,将对半封闭的二环高架路交通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影响高架桥周边的交通。

附件1提供了历史上两次二环高架曾发生的交通事故资料。

附件2为二环高架简化地图。

请收集其余必要的数据资料等,利用数学模型提供当发生附件1的突发事件时,应采取的合理的拥堵消散策略,并说明其合理性。

附件1:事故一:成都二环高架首起交通事故:2车追尾造堵半公里昨日晚高峰,一起蓝色轿车与黑色越野车追尾事故,成为二环高架通车试运行后的首起事故。

由于蓝色轿车无法移动,该起事故造成约半公里排行,经成都二环高架大队民警疏导,昨晚7时45分许高架路恢复通畅。

昨晚7时20分许,成都市交管局指挥中心民警在监测天网时,发现二环路高架桥光华村路口处,发生了一起汽车追尾事故。

由于事故发生后占用了一条社会车道,导致后方车辆排行约500米远,指挥中心立即安排民警在路口分流,并赶往事故现场指挥交通,在约15分钟后,出事车辆撤离社会车道。

“我们在对二环路高架桥进行视频监控时,发现由清水河跨线桥开往成温立交方向有大量车辆排行情况,沿着视频监测道路搜寻,发现在光华村路口处发生了一起汽车追尾事故。

”成都市交管局指挥中心值班长何治说。

事故原因是一辆蓝色轿车追尾一辆黑色SUV,从监控中可以看到,蓝色轿车在事故发生后,立即从车中拿出警示标志放在车后,提醒后方车辆避让。

成都限行新规定

成都限行新规定

成都限行新规定近日,成都市交通管理部门发布了新的限行新规定,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

根据新规定,成都市将对机动车实行更严格的限行措施,以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空气污染。

这一新规定主要针对私家车进行限行,规定了每周的限行时间和相应的区域。

具体来说,从周一到周五的上午7点至晚上8点,私家车禁止进入成都市主城区的主要道路和繁华商业区。

这些区域包括春熙路、锦江、天府广场等地。

限行区域采取了电子监控系统,一旦发现违规车辆进入将自动拍照并扣分扣款。

同时,禁止进入的区域设有专门的交通警察加强巡逻和执法,确保限行规定的有效执行。

此次限行新规定的实施是为了应对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

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成都人口众多,交通压力日益增大。

据统计,截至目前,成都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00万辆,而道路资源有限,无法承受如此大量的车辆。

交通拥堵不仅严重影响市民出行的便利性,也导致了大量的时间浪费和精力消耗。

另一方面,成都市的空气质量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据监测数据显示,成都市的空气污染指数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雾霾天气频发。

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而此次限行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减少机动车的数量,从而减轻了空气污染的程度。

然而,对于市民来说,新的限行措施亦增加了出行的不便。

尤其是那些需要在限行时间段内工作的人群,如上下班族和商家,面临更加困难的交通状态。

此外,限行措施也可能引发人们的不满情绪,一些市民担心措施对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扰。

针对这些问题,成都市交通管理部门表示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限行措施带来的不便。

首先,将加快公共交通的发展,增加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的数量,提高其运营效率,使市民能够更便捷地使用公共交通。

同时,还将鼓励市民使用非机动车出行,提供更多的自行车停车点和步行的便利设施,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量。

总之,成都市的限行新规定是为了解决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而出台的重要举措。

虽然会给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但相信通过公共交通的发展和市民的理解与支持,限行措施能够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环境和空气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