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
体育卫生的医务监督

五.
(三) 训练和比赛期的保健指导 (七) 建立自我监督制度
(八) 日常的体育卫生宣
六.
(四) 运动性伤病的防治
传教育
第二节 体育教学的保健指导
一 . 体育课的保健指导 (一) 体育课的健康分组 1. 分组的依据 (1) 健康状况 (2) 身体发育状况 (3) 生理功能状况 (4) 运动史和身体素质
2. 定期的生理功能检测与评定 3. 日常健康监督 4. 建立运动伤病登记制度 5. 训练后的恢复措施
二. 比赛期的医务监督
(一) 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保健要求和措 施 1. 赛前健康检查 2. 合理的组织安排 3. 现场救护 4. 监督赛前的准备活动
(二) 各类单项比赛的保健要求和措施
(三) 比赛期
2. 客观检查
脉搏 体重 运动成绩
1. 参加课余训练的保健要求
2 . 遵循运动训练的卫生原则 ( 符合生理、心理特点,要全
面、系统的训练 ) 3 . 合理安排训练负荷
( 预防“早衰”) 4 . 预防运动性伤病 5 . 加强对女生的保健指导 6 . 课余运动训练的禁忌症
1. 医学检查 (身体发育和健康检查)
A. 精神刺激剂 B. 合成类固醇 C. 利尿剂 D. 麻醉止痛剂 E. 倍它阻断剂 F. 肽类激素
A. 血液回输
B. 某些药物学、化学、 物理学使用方法
(3) 兴奋剂使用的历史
起源: 第一阶段: 使用传统的刺激剂药物的初级阶段 第二阶段: 以使用合成类固醇为主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70、 80年代达高潮)
11. 蒸气浴
A. 生理性杂音
机能试验正常 经常参加运动
基本组
机能试验正常 不经常运动
准备组
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

7、计算出各大区的平均生理负担量
8、计算平均生理负担量
9、计算生理负担量指数
平均生10、查运动负荷指数评定表
从运动负荷指数评定表中可得知,该次课的生理负 担量等级为中等。
(二)百分法
体育课平均脉搏—课前安静时脉搏 K%= × 100% 体育课最高脉搏—课前安静时脉搏 K%= 122—80 180—80 × 100%= 42%
一、早锻炼(早操)
1、早锻炼是在每天清晨起床后至上午第一节课 前进行的体育活动。
2、时间不宜过长,以20- 30min为宜,负荷不 应过大,以130-160次/min为宜。
二、课间操 1、上午第二节课后至第三节课前。
2、一般为10-15min,最高心率应控制在150次 /min以下。
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医务监督
课外活动每周至少两次,每次以1h左右为宜,心 率应在180次/min以下,与体育课错开安排。 课外活动前应做周密安排,学生要作好充分准备 活动,遵守纪律,以防受伤。
体育教学的医务监督,包括体育教学和课外活 动的医务监督,体育课的医学、教育学观察, 以及体育活动的健康分组等内容。对体育教学 实施医务监督,是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顺利
进行,实现体育教学基本任务的必要保证。
第八章
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
第一节 体育课的医务监督 第二节 早锻炼和课间操的医务监督
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医务监督
第一节
体育课的医务监督
一、体育课的健康分组
(一)分组的依据:
1、 健康状况;
2、 身体发育状况;
3、 生理功能状况; 4、 运动史和身体素质状况。 (二)分组的组别: 1、基本组;2、准备组; 3、 医疗体育组
(三)健康分组的注意事项:
试述体育课医务监督的内容和要求

试述体育课医务监督的内容和要求《试述体育课医务监督的内容和要求》
哎呀呀,说起体育课医务监督,那可真是很重要呢!这就好比是给体育课上了一道保险呀。
就拿我上次参加学校运动会来说吧。
那时候,老师可重视我们的身体状况啦。
在比赛前,老师仔细地询问我们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呀,有没有生病呀之类的。
这就是医务监督的一部分呀,要先了解我们的基本健康状况呢。
然后呢,还会检查我们的装备,看看鞋子合不合脚,衣服会不会影响运动,这也是为了防止我们在运动中出啥意外呀。
在比赛过程中呢,老师和校医也一直在旁边盯着。
有个同学跑步的时候不小心扭到了脚,校医马上就冲过去查看,进行紧急处理。
这就是实时的监督呀,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解决呢。
而且呀,老师还会根据我们的表现和身体反应,来调整我们的运动量。
比如看到有的同学气喘吁吁的,就会让他休息一下,别累坏了。
还有呀,运动场地和器材的检查也很重要呢。
有一次上体育课,老师发现单杠有点松动,马上就找人来维修,说可不能让我们在有隐患的器材上运动,这多危险呀。
总之呢,体育课医务监督就是要全方位地关注我们在体育课上的一切,从我们的身体到运动环境,都要照顾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开开心心、安安全全地享受体育课的乐趣呀。
就像那次运动会,虽然有点小意外,但因为有了医务监督,大家都没出啥大问题,最后都玩得很尽兴呢。
所以呀,体育课医务监督可真不能马虎,这是对我们的负责呀!让我们在健康的保障下尽情地奔跑、跳跃吧!。
体育锻炼的医务监督是什么

体育锻炼的医务监督是什么体育运动的医务监督是指锻炼者在体育运动中,对自身生理机能和健康状况观察和评定的一种保健方法,也是对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进行帮助和指导的重要措施。
你知道都是怎样监督的吗?下面就让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医务监督包括自我监督和体育锻炼的医务监督,这里重点将自我监督作扼要的介绍。
自我监督是运动员和体育锻炼者在体育锻炼期间,经常观察自己身体状态和生理机能变化的一种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及时了解自己在锻炼过程中生理机能的变化,有助于调整锻炼计划和运动负荷,为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内容和方法提供依据。
也为医生的体格检查提供参考。
主观感觉1、一般感觉。
经常运动的人总是精力充沛,精神愉快。
但患病或过度训练时就会感到身体软弱无力、精神萎靡不振、易疲劳、易激动等不良现象。
在进行自我监督时,可根据自我感觉记录为良好、一般、不好等。
2、运动心情。
经常参加运动的人一般是愿意参加运动,如果方法不对或过度疲劳,则对运动不感兴趣或产生厌烦。
记录时可根据个人的心情记录为很想锻炼、不想锻炼、厌烦锻炼等。
3、睡眠情况。
经常运动的人其神经功能比较稳定,一般睡眠良好。
早晨起床精神焕发,精力充沛,全身有力。
如果晚上失眠、屡醒、梦多、早晨起来没有精神,说明训练方法不当或运动过大,就要检查运动量是否合适。
记录时应写睡眠的持续时间和睡眠状况是否良好。
4、食欲情况。
经常运动的人,食欲好,饭量也较大。
在过度训练时,食欲便会减退,饭量减少。
此外,运动刚结束后马上进食,食欲也较差。
记录时可写食欲良好、食欲一般、食欲减退、厌食等。
5、不良感觉。
参加剧烈运动后,由于身体过度疲劳,往往出现四肢无力,肌肉酸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经过适当休息可以恢复。
如果运动后出现头晕、恶心、心慌、气短、腹痛等,则表示运动方式不当或运动量过大。
记录时可写头晕、恶心、气短、心慌等。
6、出汗量。
运动时出汗的多少与气候、运动程度、衣着、饮水量、训练水平、身体素质和神经系统的状况等有关。
体育与健康过程的医务监督

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通过医务监督,我们可以确保在进行体育 活动时能够保持身体的健康状况,并最大化体育活动对身体的好处。
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体质,增强免疫力,还有助于维持心理健康。通过参 与体育活动,人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体育活动对身体的好处
运动计划制定
2
的体质水平。
根据参与者的目标和能力,制定个性化
的运动计划。
3
营养指导
提供科学的饮食建议,确保参与者获得 足够的营养。
结论和建议
医务监督对体育与健康过程至关重要。通过及时的监测和评估,参与者可以更好地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保持 健康的身体状况。
体育活动可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力量,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代谢率,促进 血液循环。
医务监督的定义和作用
医务监督是指卫生专业人员在体育与健康过程中对参与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监 测和评估,并提供必要的医疗援助和建议。
体育与健康过程中的医务监督的必要性
医务监督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并确保参与者在体育活动中保持适当的健康状 况。
医务监督的重要内容和注意事项
健康评估
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参与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 史。
紧急处理
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 急救措施。
运动建议
根据参与者的健康状况和目标,提供适当的运 动建议。
定期随访
监督参与者的健康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体育与健康过程中的常见医务监督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1
体质测试
通过测试身体的各项指标,评估参与者
(4-9) 医务监督

哈佛台阶指数(修正)= —————————
5.5×f1
+0.22(300-负荷持续时间)
评价标准见表4-1
表4-1哈佛台阶指数评价
哈佛台阶指数
评价等级
<55
差
55-64
下
65-79
中
80-89
良
≥90
优
4.联合机能负荷试验
由三个不同时间、不同强度的一次机能负荷试验组成。 实验方法:先检查安静时脉搏及血压,接着按顺序做三
者减105;身高在176-185 或以上者减110)
标准体重±10%均为正常,超过10%~ 19%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
(二)心血管系统检查
1.心脏杂音:是在心脏收缩期或舒张期出现的不正 常声音。
收缩期杂音:常常表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
病理性杂音
舒张期杂音{
生理性杂音:二尖瓣(心尖部)、肺动
(三)肺功能检查
1.五次肺活量试验
让受试者者连续测量5次肺活量,每次间隔 15s,记录各次结果,若每次数值基本相同或 逐次增加者为机能良好;逐渐下降,特别是最 后两次明显下降者,为功能不良。
2.肺活量运动负荷试验
先测安静时的肺活量,然后作定量负荷运 动,运动后立即测量肺活量,每分钟测一次, 共测5次。肺活量逐渐增加或保持安静水平者, 为功能良好;运动后肺活量逐渐下降,第 5min仍未恢复者,说明功能不良。
二、医务监督的意义
医务监督工作是促进体育运动健康发展的保证性措施。 具体内容包括八方面:
一是体格检查、二是体育教学和训练的医务观察、 三是比赛期的医务监督、四是运动性伤病的防治、五是 营养状况监测、六是运动环境和场地设备的卫生监督、 七是建立自我监督制度、八是做好日常宣传工作。
体育教学的医务监督

二 体育课生理负担量的评定
测量体育课的生理负担量,可以了解运 动负荷的大小以及机体对运动负荷的 生理反应,据此评定学生的身体功能 水平。运动负荷的大小取决于强度、 密度和时间三个因素,其中强度和密 度是两个重要因素,尤以强度因素更 为重要。常用的评定方法有两种,一 是指数法,一是百分法。
指数法
通常是记录被测对象安静时(课前)、准备活 动结束时、基本部分结束时、整理活动结束 时和课后 10 min的脉率,然后绘制体 育课的脉率变化曲线图,根据曲线自的变化 ,算出体育课的平均生理负担量,代人生理 负担量指数公式,算出生理负担量指数,利 用运动负荷指数评定表,分析体育课的生理 负担量是否合理。 生理负担量指数=平均生理负担量/安静时脉率
生理功能状况 采用各种生理功能检查,确定 各系统的功能水平,重点是心血管系 统的功能状况,以及呼吸系统、运动 系统的功能状况。
分组依据
运动史和身体素质状况 通过询问运动史和对学生进行 全面身体素质测试,了解其过去的运 动习惯、参加运动的年限、成绩水平 、运动伤病情况;同时,通过了解其 身体素质发展水平,评价运动能力。
1、分组依据
健康状况 包括既往病史和临床健康检查, 判断身体是否健康,是否能参加体 育锻炼。
分组依据
身体发育状况 根据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 发育指标以及身体发育上有无缺陷的情况 ,综合评定其身体发育程度,得出身体发 育良好、中等或差的结论,确定其参加体 育活动的适宜组别。
分组依据பைடு நூலகம்
常见疾病患者的健康分组
B. 检查时若发现18岁以下的青少年有 血压增高征象,应考虑是否为“青少 年性高血压”,对患“青少年性高血 压”者,如果过去一直从事运动,则 不应中止体育锻炼,但应加强保健指 导,适当控制运动负荷和强度,避免 进行连续紧张激烈的比赛,并少参加 举重、摔跤等有屏气动作的运动项目 。
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

第八章体育教育得医务监督体育教育得医务监督就是保证学校体育能健康发展得一项重要措施,其目得就是在体育活动过程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消除或控制一切有害健康得因素,保证体育运动参加者,能在合理得营养配备下,在必备得卫生条件下,从事符合生理规律得运动,以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得效果。
一个学校体育教育得质量,就是由体育课、早锻炼、课间操、下午课外体育活动四方面得教学效果综合体现得,现分别就其医务监督得内容与要求简述如下:第一节体育课得医务监督对体育课得医务监督,一就是瞧体育课得健康分组就是否符合医务监督得要求;二就是对体育课得全过程进行医学观察;三就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瞧体育课教案中生理负担量得安排就是否符合医务监督得要求。
一、体育课得健康分组由于儿童少年得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功能水平与训练水平存在个体差异,为了使体育锻炼更有成效地促进儿童少年得生长发育与增进健康,避免不合理得体育活动给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根据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得原则,在进行体育教学与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时,有必要进行健康分组。
健康分组得依据健康分组得对象主要就是大、中、小学学生,由医生与体育教师参照各方面得材料,共同商量作出分组得结论。
分组得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健康状况根据学生得既往病史与对身体各系统得生理功能检查,由医生得出健康状况良好或存在某些缺陷得结论,根据对某系统或器官病变程度得诊断与评价,确定合适得体育活动项目与适宜得运动负荷。
2身体发育状况根据学生得身高、体重与胸围等生长发育指标以及身体发育上有无缺陷得情况,综合评定其身体发育程度,得出身体发育良好、中等或差得结论,确定其参加体育活动得适宜组别。
3生理功能状况采用各种生理功能检查,确定各系统得功能水平,重点就是心血管系统得功能状况,以及呼吸系统、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得功能状况。
4运动史与身体素质状况通过询问运动史与对学生进行全面身体素质测试,了解其过去得运动习惯、参加运动得年限、成绩水平、运动伤病情况;同时,通过了解其身体素质发展水平,评价运动能力,得出相应得结论作为分组得依据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体育教育的医务监督是保证学校体育能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在体育活动过程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消除或控制一切有害健康的因素,保证体育运动参加者,能在合理的营养配备下,在必备的卫生条件下,从事符合生理规律的运动,以实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效果。
一个学校体育教育的质量,是由体育课、早锻炼、课间操、下午课外体育活动四方面的教学效果综合体现的,现分别就其医务监督的内容和要求简述如下:第一节体育课的医务监督对体育课的医务监督,一是看体育课的健康分组是否符合医务监督的要求;二是对体育课的全过程进行医学观察;三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看体育课教案中生理负担量的安排是否符合医务监督的要求。
一、体育课的健康分组由于儿童少年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功能水平和训练水平存在个体差异,为了使体育锻炼更有成效地促进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增进健康,避免不合理的体育活动给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根据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的原则,在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时,有必要进行健康分组。
健康分组的依据健康分组的对象主要是大、中、小学学生,由医生和体育教师参照各方面的材料,共同商量作出分组的结论。
分组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健康状况根据学生的既往病史和对身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检查,由医生得出健康状况良好或存在某些缺陷的结论,根据对某系统或器官病变程度的诊断和评价,确定合适的体育活动项目和适宜的运动负荷。
2身体发育状况根据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指标以及身体发育上有无缺陷的情况,综合评定其身体发育程度,得出身体发育良好、中等或差的结论,确定其参加体育活动的适宜组别。
3生理功能状况采用各种生理功能检查,确定各系统的功能水平,重点是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况,以及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状况。
4运动史和身体素质状况通过询问运动史和对学生进行全面身体素质测试,了解其过去的运动习惯、参加运动的年限、成绩水平、运动伤病情况;同时,通过了解其身体素质发展水平,评价运动能力,得出相应的结论作为分组的依据之一。
二】健康分组的组别根据学生的健康状况、身体发育水平、功能状况以及运动史,在体育教学中一般可分为三个组别,各组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有所不同。
1.基本组凡身体发育及健康状况无异常者,或者是身体发育和健康有轻微异常(如龋齿、轻度扁平足等),而功能检查良好,且有一定锻炼基础者,可参加基本组。
凡参加此组的学生,应按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锻炼,并要求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同时,也可从事专项训练和参加运动竞赛。
2准备组凡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有轻微异常,功能状况虽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平时较少参加体育活动且身体素质较差者,可编入准备组。
此组学生可按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锻炼,但进度应放慢,活动强度和运动负荷也要减小,不宜参加运动训练和激烈的运动竞赛。
在参加全面的体育锻炼、使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逐渐提高的基础上,可以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
3.医疗体育组凡身体发育不良或健康状况明显异常者(如病残者等).虽能参加文化学习,但不能按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活动者,编人此组。
参加医疗体育组的学生不能按正常的体育教学大纲内容进行教学和锻炼,而必须接医疗体育教学大纲进行医疗体育活动,以帮助其治疗疾病,恢复健康。
三,健康分组的注意事项健康分组一般应在新生入学初,在体格检查(初查)的基础上,由校医和体育教师共同协商确定组别。
经过一定时期的锻炼后(一般是一个学期),再根据学生健康状况和功能水平的变化进行调整。
原属医疗体育组和准备组的学生,如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健康状况和功能水平提高了,原有疾病逐渐好转或痊愈,就可转入准备组或基本组。
原属基本组和准备组的学生,由各种原因引起健康状况下降,就应转入准备组或医疗体育组。
调整组别一般在每学期或每学年的体格复查后进行。
个别学生如需要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由体育教师和校医取得联系,经补充体检后可提前转组。
如分组发生困难时,可暂时将其编入较低的一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根据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材料,再确定组别。
体格检查时,某些学生由于精神紧张、疲劳、发烧或其他原因,往往出现功能异常反应,在这种情况下,不宜匆忙确定组别,可改期进行功能检查,予以鉴别。
分组确定后,要定期观察和检查分组是否恰当,尤其对医疗体育组和剐转入较高一组的学生,更应加强医务监督。
四)几种常见疾病患者的健康分维l心脏异常者常见的心脏异常征象是心脏杂音。
对心脏杂音应区别是病理性还是生理性杂音,以便确定组别。
由心脏器质性病变产生的病理性杂音,如果功能试验结果正常,平时经常参加运动者,可编人准备组,平时极少运动者,编入医疗体育组,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根据临床征象,再考虑是否转组。
功能试验结果尚有异常者,可暂不参加体育课学习。
心脏杂音如为生理性者,运动后杂音消失或无变化,功能试验结果正常且身体发育良好,平时经常参加运动,可编人基本组。
运动后杂音增强,功能试验结果正常,平时常运动者,也可编人基本组。
平时少运动者,可编人准备组。
功能试验结果异常,平时少运动者,编入医疗体育组。
2血压增高对血压增高的人,特别是青少年,首先要分析是否受精神因素的影响,其次从病史中找原因。
血压增高有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继发性血压增高是伴随原发性疾病而产生的血压增高,分组时要考虑原有疾病的程度,一般编人医疗体育组,从事医疗体育活动。
原发性高血压至今病因不明,多认为是由于长期紧张所致,对心脏无病理变化,自我感觉正常,功能试验反应正常,过去常运动者可编入基本组,过去少运动者编人准备组。
血压明显增高( >21. 3/12. 3 kPa),但心脏无明显的病理改变,无自觉不良症状或症状轻微者,虽然过去经常运动,且功能试验正常者,应暂时列人医疗体育组。
血压增高,心脏有病理变化,过去很少运动,功能试验异常者,列入医疗体育组,进行医疗体育。
血压增高,心脏有病理改变,但平时常参加运动,可列入准备组,但锻炼时必须加强监督和保健指导。
检查时若发现18岁以下的青少年有血压增高征象,应考虑是否为“青少年性高血压”,对患“青少年性高血压”,如果过去一直从事运动,则不应中止体育锻炼,但应加强保健指导,适当控制运动负荷和强度,避免进行连续紧张激烈的比赛,井少参加举重、摔跤等有屏气动作的运动项目。
3肺结核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分组时,除考虑病变的类型和现有体征外,还需了解机体的代偿功能水平。
因为同一类型的病变,由于各人的体质不同,可表现出不同水平的代偿功能,可从功能试验的结果和自我感觉两方面来评价其代偿功能的好坏。
局灶性肺结核,病变硬化,无自觉症状,功能试验反应正常,过去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可列入基本组。
过去不常运动者,则编人准备组,根据参加锻炼以后的反应和自觉症状及复查结果考虑是否转组。
原为浸润性肺结核,经治疗后转为局灶性不久,且过去很少运动者,编入医疗体育组,进行医疗体育。
浸润性肺结核患者,可列入医疗体育组,按照医疗体育方法进行锻炼,但仍在发烧者则不应活动。
病变范围较大,虽已硬结,也无自觉症状,仍应编入医疗体育组。
胸膜增厚者,若不影响气体交换可列入基本组。
结核性胸膜炎痊愈不久,可列入医疗体育组,逐渐增加运动负荷:然后根据情况考虑转组。
上述分组必须在代偿功能良好的情况下进行,若代偿功能不全(功能检查反应不良、发烧、盗汗和消瘦等)则不宜进行体育活动。
此外,分组后要经常进行医学观察,特别是自我监督指标出现异常(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和体温升高)时,应及时请医生检查。
4风湿性关节炎运动后关节疼痛或肿胀者,列入医疗体育组。
关节虽无改变,但运动后或阴雨天均有疼痛者,也可暂时列入医疗体育组。
关节轻度疼痛,但与运动及气候变化无关,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列入基本组,不经常运动者则列入准备组。
二,体育课的医学观察通过体育课的医学观察,可以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以及机体对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的反应,评定运动负荷是否适宜,了解体育课的组织方法是否合理,运动环境和场地设备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总之,进行医学观察的且的在于改进体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使体育锻炼能达到最佳效果。
医学观察一般可挑选几个健康状况相同,但身体素质和功能状况不同的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以了解体育课对不同学生的影响。
具体的内容有:观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机体反应观察学生的机体反应包括课前询问学生的自我感觉,测定脉搏、血压、肺活量和呼吸频率等生理功能指标;在课的各个部分结束后,或某个练习开始前或结束后,测量脉搏等指标,并观察某些外部表现(如面色、神情、动作和出汗量等),以确定疲劳程度;课结束后立即进行检查(内容同运动前),同时询问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的自我感觉;课后IO—15 min.还可进行补充负荷试验。
有条件的学校,也可检查学生课后恢复期的机体情况,如询问自我感觉,测量脉搏、血压、呼吸频率、肺活量和体重等指标。
二)观察课的组织和教法了解课的任务、内容和组织教法(包括保护和帮助),还应记录课的时间、学生人数、组织纪律性和运动成绩;观察是否遵循循序渐进性、系统性、全面性和个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对健康状况较差或有某些生理缺陷的学生,是否按健康分组的原则进行分组教学;教师是否重视安全教育,课的安全防范措施如何;组织测定课的生理负担量。
三)观察和检查运动环境、场地设备的卫生条件运动场所的环境是否清洁卫生,有无污染和噪声;运动场地器材设备的卫生状况,是否安全,以及器械安放地点是否合理;学生的穿着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室内场馆的通风、照明条件和空气温度、湿度等情况。
对运动环境和场地设备的检查应在每一次上课前进行。
根据医学观察的内容,应对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定。
三,体育课生理负担量的评定. _。
测量体育课的生理负担量,可以了解运动负荷的大小以及机体对运动负荷的生理反应,据此评定学生的身体功能水平。
运动负荷的大小取决于强度、密度和时间三个因素,其中强度和密度是两个重要因素,尤以强度因素更为重要。
常用的评定方法有两种:一是指数法;二是百分法。
一】指数法通常是记录被测对象安静时(课前)、准备括动结束时、基本部分结束时、整理活动结束时和课后10 min的脉率,然后绘制体育课的脉率变化曲线图,根据曲线图的变化,算出体育课的平均生理负担量,代人生理负担量指数公式,算出生理负担量指数,利用运动负荷指数评定表(表8 -1),分析体育课的生理负担量是否合理。
据库柏报道,对心肺功能锻炼的最佳运动强度是在心脏每搏输出量最大时的心率范围内,这个范围的心率与体位有关。
平卧位时心率为120次/min,即可达每搏输出量的最大值,斜卧位在130,140次/m.n.每搏输出量达最大值;直立位在150次/rrun,每搏输出量达最大值。
另有实验证明:脉率超过180次/min的运动,对增进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