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特征
青铜纹样

青铜纹样中国青铜文化兴盛于商周时代,它的发展和衰落伴随着整个奴隶社会的始终。
青铜纹饰是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铜纹饰孕育在陶器文化的土壤里,它的纹饰经历了由流散到整齐、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后,出现了平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方法,通体满饰花纹。
青铜器上常饰有千奇百怪的纹饰,达些纹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
这些纹饰内容复杂,丰富多彩,大致可分为动物纹、几何纹和人事活动图案。
商代前期青铜器的纹饰非常质朴,结构粗犷,最常见的纹饰是饕餮纹。
商代晚期的纹饰则趋于繁缛的作风,图案多姿多彩,有弦纹、云雷纹、滑纹等几何纹;有将牛、羊、虎、象等动物进行抽象、变形后的动物纹;还有以想象中的动物来构思的饕繁纹、夔纹、龙纹等。
单时的青铜器纹饰流行通体满花,而且有时以几种图纹交织,并有主题、陪衬之分,形成各种不同效果,观赏价值极高。
西周初期主要的纹饰仍是繁餮纹,并新增了长鸟纹,凤纹也颇为流行。
西周晚期,土些象生动物纹饰已经绝迹,最流行的纹饰是窃曲纹和瓦纹,还有一种带状环纹文叫鳞纹的,也很爱用。
春秋战国时代,周王朝衰弱,诸侯各霸一方,早期青铜器那种带有浓覃宗教色彩的传统被打破,地域性及创新精神被更多地表现°已往奔放的粗花渐变为工整的纳税。
最常见的是将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小螭龙纠结在一起,不断地穿插和盘旋,装饰非常华丽、复杂,叫做蟠螭纹,另外,还有几何形纹、贝纹等,它们具有图案化的倾向,而不再有神秘的意味。
并且这时的纹饰中有了大量的宴乐渔猎等生活场面,非常富于时代气息。
秦汉以后,镶嵌工艺不断发展,纹饰不再占有重要意义了。
一、动物纹1象生动物纹●鸟纹:鸟首作前视或回首状,其上大多有上翘或下垂的羽冠,多为圆眼、钩喙,尾有长短。
长尾高冠的鸟称为凤鸟。
●虎纹:一种作虎头状,其额顶有一对环形竖耳,另一种为虎的侧视爬行纹饰,较为形象。
●牛纹:一种是牛头状兽面纹,有作主题纹饰,有在器肩或器鋬上作为附饰的,也有牛的全躯侧视形象。
象纹有长鼻上卷、牙齿外露,一般多饰在方彝、钟、铙和尊等器物上,也有个别象纹作为器物主题纹饰的,或仿象形状做成象尊的。
中国青铜器图片及介绍

中国青铜器图片及介绍1、邢侯簋的作用:中国古代食器和祭器的一种,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用来盛黍、稷稻、粱等。
2、邢侯簋的形制特征:簋为四兽垂耳,侈口鼓腹,高约20厘米,器身纹饰精美,具有西周早期特征的器物。
3、邢侯簋的纹饰:腹身饰两两对应的象纹,四垂耳上装饰着精美的兽纹。
4、邢侯簋的铭文:有铭文68字曰:隹三月,王令荣内史曰井侯服,易臣三品,州人、重人、庸人。
拜稽首,鲁天子厥濒福,克奔走上下,帝无冬令于右周,追考。
对不敢,邵朕福盟,朕臣天子,用册王命,乍周公彝。
5、邢侯簋的历史:1921年间盗墓者在邢台的邢侯墓中盗得,卖到河南洛阳文物市场后,被当时英国籍的希腊巨富尤莫伐拉斯购得,由于对我国历史的不了解,他都不知道自己得到的竟是中国青铜器的稀世珍宝,回到英国后他便把邢侯簋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
并一直在该博物馆保存至今。
介绍完了那么多的古代青铜器。
我们来说下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纹饰吧。
中国古代青铜器鉴赏之纹饰:饰是青铜器皿上的装饰纹样,雕或浮雕铸成,题材广泛,各类纹饰的发展演变情况也提供了重要依据。
按纹饰的种类可分为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和建筑纹五大类。
1、几何纹:是指以点、线、圈组合成的图案纹样,它包括凹凸弦线、线纹、网纹、方格纹、圈带纹、雷纹、乳钉纹、瓦纹、贝纹等。
2、弦纹,系指轮旋而成的铸纹,它包括凹纹弦纹和凸弦纹两种,一般在器表饰凹弦纹或凸弦纹一至三道,有的单独使用,有的与其他纹饰为伍。
多见施饰于鼎、盉、鬲、甗与腹外表,流行于商周,沿用至两汉。
3、乳钉纹,系指凸出器表呈乳钉状的纹饰。
有的排列单行,有的布成方正,有的置于方格内,多见施饰于鼎、簋、盂等腹外表。
始见于商代,盛行于周代。
4、、直线纹,系指以连续的直线条或长短有序平行排列而成的几何形纹饰。
除了条文粗细有别外,没有多大变化。
此外,也有将线条凸起或凹陷者,旧称沟纹。
5、斜线纹,系指以短线均匀地平行排列呈八字形构图或向左右展开构图的几何纹饰。
中国古代青铜器几何纹

铭文的产生和发展,与文字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 系,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进步,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夏代 晚期,中国文字虽已产生,可能由于尚处在早期阶段,青 铜器铸造技术也较原始,故此时还没有产生铭文。
(一)青铜器铭文简史
• 铭文产生于商代早期 科学发掘的二里冈遗址、盘龙城墓 葬,以及同一时期的其他遗址和墓葬,出土了许多青铜器,还 没有发现带有铭文的。郑州白家庄商代早期墓出土的铜罍, 其肩部铸有三个文字形花样,有人认为是文字,也有的认为 是花纹。然而商代早期传世青铜器确有个别铭文发现。
5、册命。这是古代君王祝告天地宗庙,册立后 妃、诸王、大臣使用的一种文书。册命作为一 种制度产生于西周早期,其铭文格式主要有时间、 地点、受册命者、册命词、称扬辞、作器、祝 愿辞等部分.后期的册命还有赏赐的内容。 6、 土地转让。 商周时土地归国家所有.受田 者纳税也是一种制度.西周中期,在贵族之间 兴衰不定的情况下.一些趋于败落的旧贵族出 于生计,将自己的一那分土地转让给新贵族的 现象增多,但是田地的转让必须征得国家的许 可,并在政府官员的监督下履行严格的转让手 续。
• 菱形雷纹、 方块雷纹、长方形雷纹 是在菱形、方形、长方形
内填以雷纹,作连续式排列,并用金银丝和金银片镶嵌,盛行于战国时 代。
• 网纹 是斜线交错如网形,商代早期青铜爵、斝上见有,以后很少发
现。
曲折雷纹((西周早期) 斜条纹((西周中期)
连珠纹
钩连雷纹((西周中期)
菱形雷纹((西周)
云雷纹(商晚期) 百乳雷纹(商晚期)
• 百乳雷纹 也称斜方格雷乳纹,鼎、簋和罍的腹部常常以之作为主
要纹饰。图案呈斜方格形,每一格边缘是云雷纹,中间有一乳突。百乳 雷纹盛行于商代中、晚期到西周早期。商代的乳突比较平坦,西周时代 则既长又尖锐。 • 曲折雷纹 旧称波形雷纹。雷纹的主体作上下曲折状。粗线条的雷纹 与细线条的雷纹一一相间。在青铜器上,曲折雷纹较为少见,为西周早 期的纹饰。
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纹饰 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纹饰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物载体,在形态、纹饰和意义上都承载着丰富而深远的文化意义。
青铜器造型纹饰作为青铜器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具审美价值的元素之一,对于理解古代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神话传说以及艺术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纹饰进行详细探讨,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古代青铜器造型纹饰的起源和演变、青铜器造型纹饰的解读与意义、常见青铜器造型纹饰及其象征意义探析以及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些内容来系统阐述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纹饰的发展历程、基本元素和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纹饰进行解释说明和概述,探索其起源、特点及演变,并深入解读造型纹饰的象征意义和与文化内涵的关系。
同时,本文还将分析常见的青铜器造型纹饰,并探讨这些纹饰背后所蕴含的符号意义和社会象征。
最后,文章将总结对古代青铜器造型纹饰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当前研究现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国古代青铜器文化提供参考。
2. 古代青铜器造型纹饰的起源和演变2.1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青铜器是一种重要的文物载体。
根据考古学的研究,早在公元前约2000年左右的商朝时期,中国就开始使用青铜制作各类器物,并逐渐形成了独特而辉煌的青铜器文化。
而在此之前,中国主要使用玉石、陶瓷等材料制作工具和容器。
2.2 青铜器造型纹饰的起源和发展古代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
最初阶段,青铜器主要以仿生动物形象为主,如兽面纹、龙纹等。
这些仿生动物造型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万物的观察和崇拜,并且与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社会发展和艺术技法的提高,青铜器制作逐渐形成了独特而复杂的造型风格。
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青铜器的造型逐渐趋于规整和简洁,整体呈现出一种平衡美和谐美。
中国古代青铜器几何纹

5、册命.这是古代君祝告天地宗庙,册立后妃、 诸、大臣使用的种文书.册命作为种制度产生于
西周早期,其铭文格式主要有时间、地点、受册
命者、册命词、称扬辞、作器、祝愿辞等部 分.后期的册命还有赏赐的内容. 6、 土地转让. 商周时土地归国家所有.受田者 纳税也是种制度.西周中期,在贵族之间兴衰不 定的情况下.些趋于败落的旧贵族出于生计,将 自己的那分土地转让给新贵族的现象增多,但是 田地的转让必须征得国家的许可,并在政府官员 的监督下履行严格的转让手续.
鸟兽合体纹(商代晚期)
兽目交连纹(西周晚期)
波曲纹(西周晚期)
鳞纹(西周早期)
几何纹
几何纹是几何的基本元素(点、线、圆)所组 成的有规律的纹饰,纯属形式上的变化和结构上的美 感.这种纹饰在原始社会的彩陶上早已出现,在青铜器 上属于几何纹的形式比较多,在早期作为主要纹饰的 机会非常少.在兽面纹、龙纹盛行的时代里,它只能作 为主纹的陪衬或地纹使用,只有在这些纹饰衰退的时 代,才能大量起用几何纹,各种形式的几何纹才不断出 现.春秋、战国之际几何纹作为主体纹饰已屡见不鲜. 几何纹大致有连珠纹、弦纹、直条纹、横条纹、斜 条纹、云雷纹、百乳雷纹、曲折雷纹、钩连雷纹、 三角雷纹、菱形雷纹、网纹等.
的青铜器上仅有弦纹,没有其它纹饰,简洁朴素,但在大多数的情况 下,是作为界栏出现的.
• 直条纹 是连续的竖直线条组成的纹饰,除条纹粗细外,没有多
大变化.商代晚期到西周时代的簋、尊、卣、觯的腹部有直条纹, 方座簋的方座中间也往往饰直条纹,春秋时代已不多见.
• 横条纹 旧称平行线纹、沟纹、瓦纹.是宽阔的横条作突起或凹
• 商代中期 特别是盘庚迁殷以后,青铜器铸造技术有了较大 的发展,甲骨卜辞的书契也迅速进步,铜器铭文的铸造也就在 这个时候逐渐兴盛起来.铸铭铜器增多,但每器所铸字数仍不 多,般只有两字,多者四五字.
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纹饰对现在的影响

我国古代青铜器造型纹饰对现在的影响一、我国古代青铜器的历史价值我国古代青铜器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从美学角度展现了古代我国的艺术成就,更从历史角度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状态。
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经历了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唐等时期,历经千年发展,留存至今,成为古代工艺美术的珍贵遗产。
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文化,揭示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政治制度、婚丧嫁娶等方方面面。
研究我国古代青铜器对于了解我国古代社会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造型特点1. 高度工艺美学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造型非常优美,其制作技艺非常高超,通过复杂的铸造工艺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打造出了千姿百态的器型。
仿狩猎纹饰的青铜觥,兽面纹饰的青铜壶,神兽纹饰的青铜方鼎等,都展现了古代工匠超凡的审美眼光和雄厚的工艺水平。
2. 丰富的纹饰图案青铜器的纹饰图案多种多样,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几何图案等,这些图案通过线条、浮雕等手法表现出了古代我国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纹饰图案的丰富多样也反映了古代我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3. 丰富的象征意义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在古代我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例如龙纹代表着皇权和权威,凤纹象征着吉祥和美好,鸟兽纹体现出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等。
通过这些象征性图案,人们可以窥见古代我国人的宇宙观和价值取向。
三、我国古代青铜器对现在的影响1. 影响艺术创作古代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对现代艺术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许多当代艺术家受到古代青铜器的启发,将其精美的纹饰和优美的造型融入到现代艺术作品中,使得古代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2. 影响审美观念古代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古代青铜器所体现出的精湛工艺和丰富图案,使得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产生了共鸣,深刻影响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
3. 彰显文化自信古代青铜器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造型纹饰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使得人们更加自信地认同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根基。
青铜器纹样特点

青铜器纹样特点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它不仅是古代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
青铜器的纹样是青铜器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装饰性和美学价值,更是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宗教、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点。
本文将从青铜器纹样的特点入手,探讨其在古代社会中的文化意义。
一、青铜器纹样的特点1. 线条简洁明快青铜器纹样的线条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富有节奏感和动感。
这与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有关,青铜器是通过铸造、打磨、刻画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因此纹样的线条必须简洁明快,以便于制作和表现。
2. 纹样丰富多样青铜器纹样丰富多样,包括动物、植物、人物、几何图案等。
其中,动物纹样最为常见,如龙、虎、鸟、兽等,这些动物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权力、神秘、神圣等。
植物纹样也很常见,如花卉、树木等,这些植物在古代社会中代表着生命、繁荣、富贵等。
人物纹样则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特点,如舞蹈、祭祀、战争等。
几何图案则是青铜器纹样中最为基础的一种,它们具有简单、规则、对称等特点,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科技水平和审美观念。
3. 纹样富有层次感青铜器纹样富有层次感,不同的纹样之间相互呼应、相互衬托,形成了丰富的空间感和视觉效果。
这与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审美观念有关,古代青铜器制作工艺繁琐,需要多次铸造、打磨、刻画等工序,因此纹样之间必须相互呼应、相互衬托,才能形成丰富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二、青铜器纹样的文化意义1. 反映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青铜器纹样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如龙、虎、鸟、兽等动物纹样代表着古代社会的神秘、神圣、权力等,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
同时,青铜器中的祭祀、舞蹈等人物纹样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2. 反映古代社会的科技水平青铜器纹样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科技水平,几何图案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数学和几何学知识,动物、植物纹样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物学知识,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冶金技术和制作工艺。
中国古代青铜器几何纹

• 斜条纹 就是弦纹作45度排列,大多饰于分档鼎及鬲
的下腹部,初见于商代二里冈期,西周时代还有使用。
• 云雷纹 用柔和的回旋线条组成的是云纹,有方折角
的凹旋线条是雷纹。商代早期已有用连续带状云雷纹作为 主纹出现的。商代中期兽面纹的主体,有用大量的云雷纹 构成的,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兽面纹、龙纹、乌纹的空 隙处,常填以云雷纹,而且云雷纹低于主纹,起了陪衬作 用。春秋战国之际粗犷的兽面纹、龙纹的体躯上,也有各 种云雷纹变形图案。战国开始,云雷纹发展成为线条活泼 的流云纹。河南洛阳金村出土战国云纹壶已用金银片镶嵌 非常华贵。
出现最早的纹饰之一。已有实体的连珠纹,有作单行或双行排列, 周围以弦纹作界栏。商代早期的连珠纹.已是空心的小圆圈,它 已作为主纹。但这一纹饰大多在兽面纹、龙纹、雷纹的上下栏作 为次要的纹饰。
• 弦纹 是青铜器上最简单的纹饰,为一根凸起的直或横的线
条。有的青铜器上仅有弦纹,没有其它纹饰,简洁朴素,但在大 多数的情况下,是作为界栏出现的。
整理ppt
• 百乳雷纹 也称斜方格雷乳纹,鼎、簋和罍的腹部常常以之作为主
要纹饰。图案呈斜方格形,每一格边缘是云雷纹,中间有一乳突。百乳 雷纹盛行于商代中、晚期到西周早期。商代的乳突比较平坦,西周时代 则既长又尖锐。
• 曲折雷纹 旧称波形雷纹。雷纹的主体作上下曲折状。粗线条的雷纹
与细线条的雷纹一一相间。在青铜器上,曲折雷纹较为少见,为西周早 期的纹饰。
整理ppt
• 菱形雷纹、 方块雷纹、长方形雷纹 是在菱形、方形、长方形
内填以雷纹,作连续式排列,并用金银丝和金银片镶嵌,盛行于战国时 代。
• 网纹 是斜线交错如网形,商代早期pt
斜条纹((西周中期)
曲折雷纹((西周早期) 连珠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青铜器纹饰的种类
注:下述的青铜器纹饰,主要是指华夏族系统的青铜器纹饰。
兽面纹
龙纹
凤鸟纹
动物纹
兽体变形纹
几何.纹
人物画像
其他纹饰
兽面纹
兽面纹旧称饕餮纹。饕餮(tāo tiè)之名本 于《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 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天下 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左传·文公十八年》。古人 说:贪财为饕,贪食为餮”。
饰、扉棱、各种鸟兽雕塑……
伯矩鬲
何尊 虢. 季子白盘
楚王子午鼎
•提梁装饰:作成龙形、蛇形、鸟形等……
西周成王 保卣
.
伯卣
耳、鋬的装饰:作成龙形、蛇形、鸟形、
或装饰龙头、羊头、牛头、鸟首……
弦纹鎏金熊足樽
倗生簋
.
宜侯夨簋
陈侯午簋 秦公簋
•盖的装饰:在盖上塑以各种动物、人物、
或将盖与器体制作成完整的动物…
.
商代早期的龙纹主要见于玉器,如玉玦、玉壁等环状器物。 青铜器上的龙纹始见于商代中期。此时的龙纹主要可分为两大 类:
1、鳄鱼状爬行龙纹,作两首相对或首尾徊接的形式,体态 似鱼体、曲折体为多,此类龙纹多见于鼎、尊、盉、觚等器物。
2、蟠龙纹。
商代晚期,龙纹极盛,变化更繁复,趋于图案化、装饰化, 有不少变形图纹出现。
于祭祀祖先神灵有关,也与图腾崇拜有关。纹饰内容有时同 器物用途有很大关系。祭祀场面的肃穆,观念上对神灵的尊 崇,必然使得纹饰趋于神秘,令今人看去有怵目惊心之感。
.
)
•春秋战国时,由于奴隶制度开始瓦解,纹饰便开始描 绘现实生活,如狩猎、宴乐、攻战等,从神秘、威严 的气氛中脱离出来。 •在西汉后期或东汉时,铜器表面往往不用纹饰,称之 为素面。 •动物纹是中国青铜器纹饰的主体,它们在青铜艺术中 占有大约一千五百多年的统治地位。可以说中国青铜 器的纹饰,一开始就是以动物纹为主要内容的;
.
古代青铜器的纹饰要点
青铜器纹饰是青铜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饰在器物 的腹、颈、圈足或盖上。
•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纹饰,始于二里头文化期,最 早出现在容器上的是实心的连珠纹;
•带纹饰的器物集中在商周,且以商周最为著名。说 商周铜器有—种狞厉之美,神秘、威严、精细,很 大程度上是指其纹饰。纹饰的出现使商周青铜器更 具艺术价值。(商周器物纹饰的这种特点与其作为礼器,用
龙纹觥
.
牺觥
2、几何形体与动物形体单用、并用及复合 使用
圆球体、圆柱体、圆椎体、椭球体、立 方体等作为青铜器形体的基本形状被广泛使 用,为避免形式上的过于简洁和呆板,古人 熟练地将这些基本几何体复合使用,构成繁 复精美的各种造型体,显示出我们祖先惊人 的智慧。
动物崇拜是原始人类普遍的行为,以各 种动物形态作为青铜器的形体也是中国古代 青铜器的一大特点,而且模仿得微妙维俏。
一些典型的兽面纹
.
.
.
龙纹
龙,四灵之长,变幻无穷。据研究,炎、黄 二帝就是上古以龙为总图腾的部族联盟领袖。进 入封建社会以后,龙作为帝王权力的象征,代表 着帝德天威。历代帝王无不以真龙天子自命。从 皇宫帝苑到服饰器皿,都充斥着龙的装饰。同时, 在民间,龙既是神灵,是祥瑞,又是人们的审美 对象,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
.
3、符合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普遍遵从如下形式美的 基本规律:
•平衡对称 •单纯多样 •刚柔相济 •静中寓动
尽管青铜器艺术家在青铜器形 制的设计上是八仙过海,各显神 通.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追求、那 就是和谐。和谐是抽象形式美的最 高追求、是诸种互不相向的因素的 协调一致。尽管有些青铜器的造型 比较简单.有些较为复杂,但凡是 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器皿的造型, 在总体上都能见出和谐。
宋人将青铜器上表现兽的头部,或以兽的头部 为主的纹饰都称饕餮纹。实际上这类纹饰是各种各 样动物或幻想中的物象头部正视的图案。后来不少 著作中称它为兽面纹。
.
兽面纹的特点
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上端第一道 是角,角下有目,形象比较具体的兽面纹在目上还 有眉,目的两侧有的有耳,多数兽面纹有曲张的爪, 两侧有左右展开的体躯或兽尾,少数简略形式的没 有兽的体部或尾部。所有兽面纹基本上是按这一模 式塑造的,只是在表现方法和技巧上,随着时代的 发展而有所不同。
.
形制 纹饰 铭文
.
我们祖先在青铜器造型艺术中充分 考虑了如下因素:
1、在实用基础上注重装饰,将实 用与审美完美地统一起来。
实用是第一因素,但同时为了满足 对审美的要求,施以各种外形装饰。
.
•足部的装饰:
•柱状足、锥形足、圆足、扁足、方足、兽蹄 足……
妇好鼎
菱纹鼎
.
兽面纹鼎
楚王子午鼎
•腹部装饰:各种深浅浮雕甚至是透雕纹
中国古代青铜器
纹饰特征
.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形制指其外形表 现,直接对应青铜器的造型艺术。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青铜 器物应用面广、流传时间很长、社会 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天生的对 艺术美的追求,使得中国古代青铜器 的形制丰富多彩。
从青铜器的造型能看出我们祖先卓越 的审美想象能力和巨大的创造能力。
.
一些典型的兽面纹
环柱角型兽面纹(西周早期兽面纹 鼎)
牛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古父 己卣)
外卷角型兽面纹(商晚期戊服 卣)
.
内卷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兽面纹 斝)
一些典型的兽面纹
曲折角型兽面纹(西周早期无虫 鼎)
龙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兽面纹鼎)
长颈鹿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兽面纹 方彝)
.
虎头型兽面纹(商晚期戢 觥)
.
青铜器上的龙纹
青铜器上的龙纹常被称为夔纹和夔龙纹, 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 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象都称之为夔,这是 引用了古籍中“夔一足”的记载。
其实,一足的动物是双足动物的侧面写形, 故不采用夔纹一词,称为夔龙纹或龙纹。 青铜器纹饰中,凡是较粗大的蜿蜒形体躯的 动物,都可归之于龙类,称之为龙纹。
.
关于中国古代青铜器形制的思考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形制与彩陶的形制有必然的联系 •中国青铜礼器大略经过了1500年以上的历史变迁, 由于历史、礼制、习俗、文化的发展变化,每—类 青铜器在形制上亦有一定的发展变化规律。掌握青 铜器的形制变化规律,对青铜器的鉴别很有帮助。 •青铜器的形制与统治者的身份地位有密切的联系。 • 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具有明显不同的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