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与分析

合集下载

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

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

实验五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学习从牛奶中制备酪蛋白的方法
了解从牛奶中制取酪蛋白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牛乳中主要的蛋白质是酪蛋白,含量约为3.5/100ml。

酪蛋白是含磷蛋白质的混合物,相对密度1.25~1.31,不溶于水、醇、有机溶剂,等电点为4.7利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的原理,将牛乳的PH调至4.7时,酪蛋白就沉淀出来。

用乙醇洗涤沉淀物,除去脂质杂质后便可得到纯的酪蛋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
纯牛奶、白醋、滤纸、被子、锅等
四、实验步骤
将250ml或200ml牛奶置于锅中,隔水水浴小火加热,不断搅拌,加热至沸腾时停止搅拌和加热。

在牛奶中加入少量盐,并慢慢加入白醋,并轻轻搅拌,观察到牛奶中开始有白色絮状沉淀出现后,停止搅拌和加醋,静置10min。

待上述悬浮液冷却至室温,用滤纸过滤,得到滤渣。

用水清洗滤渣3次,每次都过滤得滤渣。

滤渣再用白酒清洗3次,每次都过滤得滤渣。

将滤渣摊在滤纸上风干,得酪蛋白制品
称重并品尝酪蛋白制品
五、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
酪蛋白(g/100ml)=(酪蛋白(g)/200ml或250ml )*100
得率=测得含量/理论含量*100%
酪蛋白=(13.3g/200ml)*100=6.65 g/ml
结论:闻起来有较大的奶香味和酒精味。

在过滤的过程中,粘在滤纸上跟纱布,抠不下来,所以数据应该会偏小了。

从牛奶中分离酪蛋白(实验原理及步骤)

从牛奶中分离酪蛋白(实验原理及步骤)

从牛奶中分离酪蛋白
实验原理
牛奶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其中主要是酪蛋白。

蛋白质在其等电点PI溶液中溶解度最低。

据此原理,将牛奶的PH调至4.7,即酪蛋白的等电点时,酪蛋白即沉淀出来。

酪蛋白不溶于乙醇和乙醚,利用乙醇除去酪蛋白沉淀中不溶于水的磷脂类物质脂肪,用乙醚除去脂肪类物质,得到纯的酪蛋白。

实验步骤
1. 将100 mL牛奶和100 mL pH为4.7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加热至40-45℃,在搅拌下将缓冲溶液慢慢加至牛奶中,直到pH值达到4.7,可用精密pH试纸检查,此过程应保持温度在40-45℃。

将上述悬浊液冷却至室温,离心15min(3000r/min),弃去上层清液,得酪蛋白粗制品。

2. 向沉淀中加入10mL蒸馏水,用玻璃棒将沉淀充分搅匀,离心10 min(3000r/min),弃去上层清液。

重复此过程一次。

3. 在沉淀中加入20mL乙醇,搅拌片刻,将全部悬浊液转移至布氏漏斗中抽滤。

用乙醇-乙醚混合液(乙醇:乙醚=1:1 V/V)洗涤沉淀2次(每次加洗涤液10 mL,加洗涤液时将抽气系统断开),抽干,最后用
乙醚洗涤沉淀2次,抽干。

4. 将沉淀摊开在表面皿上,风干,得酪蛋白纯品。

准确称重,计算含量。

牛奶中酪蛋白含量的测定

牛奶中酪蛋白含量的测定

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及含量测定一、实验原理1、牛乳的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5%)、脂类(4%)、蛋白质(3.5%)、维生素、微量元素(Ca、P等矿物质)、水(87%)牛奶中的糖主要是乳糖。

乳糖是一种二糖,它由D・半乳糖分子和D・葡萄糖分子通过P -1,4-糖昔键连接而成。

乳糖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当乙醇混入乳糖水溶液中时,乳糖会结晶出来,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两种,其中酪蛋白占了牛乳蛋白质的80%。

酪蛋白是白色、无味的物质,不溶于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但溶于碱溶液。

而乳清蛋白水合能力强,分散性强,在牛乳中呈高分子状态。

2、等电点沉淀法: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其分子净电荷为零(即正负电荷相等),此时蛋白质分子颗粒在溶液中因没有相同电荷的相互排斥,分子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减弱,其颗粒极易碰撞、凝聚而产生沉淀,所以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其溶解度最小,最易形成沉淀物。

酪蛋白的等电点为4.7左右(不同结构的酪蛋白等电点有所不同),本实验中将牛乳的pH调值4.7时,酪蛋白就沉淀出來。

市售牛奶通常会添加耐酸碱稳定剂來增加粘稠度,以致即使pH调至等电点酪蛋白也沉淀的很少,故实验时可将pH稍微调过多一点再调回等电点。

同时,市售牛奶由于生产过程通常导致酪蛋白组分发生变化,因而使pl偏离了 4.7,通常偏酸。

3、酪蛋白的提纯根据乳糖、乳清蛋白等和酪蛋白的溶解性质差异,可以用纯水洗涤来除去乳糖、乳清蛋白等溶于水的杂质,再用乙醇除去脂类,然后过渡到用乙瞇洗涤,由于乙瞇很快挥发,最终得到纯粹的酪蛋白结晶。

4、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结合法)考马斯亮蓝能与蛋白质的疏水微区结合,这种结合具有高敏感性。

考马斯亮蓝G520的磷酸溶液呈棕红色,最大吸收峰在465nm o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时呈蓝色,其最大吸收峰变为595nm o在一定范围内,考马斯亮蓝G520- 蛋白质复合物呈色后,在595nm下,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呈线性关系,故可以测定蛋白质浓度。

酪蛋白的提取与测定

酪蛋白的提取与测定

牛乳中酪蛋白的制备与浓度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从牛乳中分离酪蛋白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等电点沉淀法提取蛋白质的方法3、了解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原理,熟悉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4、学会用考马斯亮蓝结合法测定蛋白质浓度二、实验原理1、准备酪蛋白原理:牛乳中主要含有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两种蛋白质,其中酪蛋白占了牛乳蛋白质的80%。

牛乳在PH4.7时酪蛋白等电聚沉后剩余的蛋白质统称为乳清蛋白。

酪蛋白是白色、无味的物质,不溶于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但溶于碱溶液。

乳清蛋白不同于酪蛋白,其粒子的水和能力很强,分散性高,在乳中呈高分子状态。

本法利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的原理,将牛乳的PH调至4.7时,酪蛋白就沉淀出来。

用乙醇洗涤沉淀物,除去脂类杂质后便可得到纯的酪蛋白。

2、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原理:大多数蛋白质由于有酷氨酸和色氨酸的存在,在紫外光280nm有吸收高峰,可以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但是核酸在280nm也有吸收,干扰测定,不过核酸的最大吸收峰在260nm,通过测定在280nm和260nm时A的比值,然后通过计算消除核酸存在的影响,可以求得有核酸存在时蛋白质的浓度。

3、考马斯亮蓝结合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原理:考马斯亮蓝能与蛋白质的疏水微区相结合,这种结合具有高敏感性。

考马斯亮蓝G250的磷酸溶液呈棕红色,最大吸收峰在465nm。

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时呈蓝色,其最大吸收峰改变为595nm,考马斯亮蓝G250—蛋白质复合物的高消光效应导致了蛋白质定量测定的高敏感度。

在一定范围内,考马斯亮蓝G250—蛋白质复合物呈色后,在595nm下,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呈线性关系,故可以用于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制备酪蛋白:烧杯、玻璃棒、量筒、精密PH试纸、离心机、布氏漏斗、表面皿、恒温水浴锅牛奶、醋酸缓冲液、冰醋酸、95%乙醇、无水乙醚2、紫外光吸收法: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容量瓶50ml(×1)、石英比色皿0.9%NaCl、1mol/LNaOH溶液、1mol/L乙酸溶液3、考马斯亮蓝法: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试管1.5cm×15cm(×9)、玻璃比色皿牛血清白蛋白(0.1mg/ml)、考马斯亮蓝、0.9%NaCl四、实验步骤制备酪蛋白1、将20mL pH4.7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预热至40℃2、将20mL牛奶加热至40℃,在搅拌下缓慢地加入20mL预热的pH4.7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3、用精密pH试纸调pH至4.7,可见溶液变为乳白色悬浮液4、待悬浮液冷却至室温,4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得酪蛋白粗制品5、用蒸馏水洗沉淀3次,3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6、在沉淀中加入20mL95%乙醇,搅拌片刻,将全部悬浊液转移至布氏漏斗中抽滤7、用乙醇-乙醚混合液洗涤沉淀2次(10ml/次),最后用乙醚洗涤沉淀2次(10ml/次),抽干8、将沉淀摊开在表面皿上,风干,得酪蛋白纯品9、准确称量,计算含量和得率紫外光吸收法1.取待测样品溶液置于的石英比色皿中,于分光光度计波长280nm和260nm,分别读取A280nm和A260nm,用生理盐水为比色空白对照。

从牛奶中提取酪蛋白实验报告

从牛奶中提取酪蛋白实验报告

从牛奶中提取酪蛋白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牛奶中的酪蛋白提取实验,学习酪蛋白的结构、性质和提取方法,掌握酪蛋白的分离技术和纯化技术,进一步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研究方法。

实验原理:酪蛋白是牛奶中的主要蛋白质成分,它具有重要的营养和功能作用。

酪蛋白是一种具有多种构象和功能的复合蛋白质,在水溶液中可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聚集体,如微胶粒、聚集和凝胶,这些聚集类型与酪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

酪蛋白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分子内具有四个疏水和一个亲水的疏水环和亲水链结构,酪蛋白还含有大量的氨基酸残基,其中包括5%左右的带电氨基酸。

牛奶中的酪蛋白可以通过离心、酸沉淀、盐析和凝胶过滤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酸沉淀法是目前常用的分离和提取方法,其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酪蛋白分子失去电荷平衡,发生凝固,形成凝胶状物,从而与其他物质分离。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 将所有试剂和设备准备好,并洗涤干净。

(2) 将牛奶样品加热至80℃,进行杀菌处理。

2、酸沉淀法提取酪蛋白(1) 取适量的牛奶样品置于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至pH值为4.6,搅拌均匀。

(2) 加入同等体积的乙醇,混合均匀。

(3) 离心分离出沉淀,用纯净水洗涤数次,使沉淀中的酸性物质除去。

(4) 将沉淀转移到干燥皿,放置于低温干燥箱中干燥。

(5) 称取干燥后的酪蛋白样品重量,计算得到收率。

3、检测酪蛋白的含量和纯度(1) 构建标准曲线,按照酪蛋白样品体积一定比例浓度溶液进行稀释,分别取10μl、20μl、30μl、40μl、50μl的样品,加入PBS缓冲液中,浓度从高到低依次用Bradford 法进行检测吸光度,并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的酪蛋白含量。

(2) 通过SDS-PAGE方法检测酪蛋白的纯度和电泳图谱。

将待测样品和已知浓度的酪蛋白标准品一同进行SDS-PAGE电泳,经过染色和脱色处理后,观察分离出的蛋白条带,利用比色、图像分析软件等工具进行定量测定,并计算出待测样品中酪蛋白的纯度和分子大小。

牛奶中提取酪蛋白的实验报告

牛奶中提取酪蛋白的实验报告

牛奶中提取酪蛋白的实验报告牛奶中提取酪蛋白的实验报告一、引言牛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而酪蛋白则是牛奶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

酪蛋白是一种高质量的蛋白质,对人体具有重要的营养和生理功能。

提取牛奶中的酪蛋白并对其进行实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本文将从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以及个人理解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简单的化学方法,从牛奶中提取酪蛋白,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检测。

通过实验,我们旨在掌握酪蛋白的提取方法,加深对其性质和结构的理解,同时培养实验操作的能力和科学精神。

三、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酪蛋白提取仪、离心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2. 实验试剂:硫酸、乙醇、盐酸、酚酞指示剂等。

3. 实验步骤:(1)取适量牛奶,加入盐酸搅拌,使牛奶凝固。

(2)用离心机离心,将凝固的混合物分离。

(3)将分离得到的固体与乙醇反复洗涤。

(4)用酚酞指示剂检测酪蛋白。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地从牛奶中提取得到了酪蛋白的固体物质,并经过乙醇洗涤后,得到了较纯净的酪蛋白样品。

经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酪蛋白在特定波长下呈现出明显的吸收峰,证明其成功提取。

经过比色法测定,我们得到了酪蛋白的溶液浓度,为XX mg/L。

五、个人理解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理解了酪蛋白在牛奶中的提取方法和技术,并对其在生物学和营养学领域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酪蛋白的提取实验也启发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我希望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实验中进一步探索酪蛋白的性质和功能,为人类健康和营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总结本次实验通过从牛奶中提取酪蛋白的过程,让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酪蛋白的存在和特性。

实验结果也验证了酪蛋白的成功提取,并为我们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希望通过今后的努力,能进一步挖掘和应用酪蛋白这一珍贵的营养成分。

在本文中,我们根据提供的内容和主题,详细介绍了牛奶中提取酪蛋白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同时分享了个人对这一实验的理解和展望。

从牛奶中提取酪蛋白

从牛奶中提取酪蛋白

实验二从牛奶中提取酪蛋白一、实验目的要求1.学习从牛乳中制备酪蛋白的方法。

2.了解从牛奶中制取酪蛋白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牛乳中的主要蛋白质是酪蛋白,含量约为3.5g/100ml。

酪蛋白是含磷蛋白质的混合物,相对密度1.25-1.31,不溶于水、醇、有机溶剂,等电点为4.7.利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的原理,将牛乳的pH值调至4.7时,酪蛋白就沉淀出来。

用乙醇洗涤沉淀物,除去脂质杂质后便可得到纯的酪蛋白。

三、原料与器材鲜牛奶、恒温水浴锅、台式离心机、抽滤装置。

四、试剂1.95%乙醇2.无水乙醚3.0.2mol/l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A液(0.2mol/l的醋酸-醋酸钠溶液):称取NaAc.3H2O54.44g,定容至2000ml。

B液(0.2mol/l的醋酸-醋酸钠溶液):称取优级纯醋酸(含量大于99.8%)12.0g,定容至1000ml。

取A液1770ml与B液1230ml混合即得pH4.7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3000ml。

4.乙醇-乙醚混合液乙醇:乙醚=1:1(体积比)。

五、操作步骤1.将5ml牛奶置试管或小烧杯中,在水浴中加热至40℃,在搅拌下漫漫加入预热至40℃(应注意两种液体都应先预热至40℃再用),pH4.7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5ml,用精密pH试纸或酸度计调pH至4.7(用1%NaOH或10%醋酸溶液进行调整)。

观察牛奶开始有絮状沉淀出现后,保温一定时间使沉淀完全。

将上述悬浮液冷却至室温。

离心分离8min(8000r/min)或15min(2000r/min),弃去上清液,得到酪蛋白粗制品。

2.用蒸馏水洗涤沉淀3次(洗涤时将沉淀颗粒用干净吸管吹开或用毛细管的封闭一端搅开,充分洗涤),离心5min(12000r/min)或10min(3000r/min),弃去上清液。

3.在沉淀中加入3ml95%的乙醇,搅拌片刻,将全部悬浊液转移至布氏漏斗中抽滤。

用乙醇-乙醚混合液洗涤沉淀2次,最后用乙醚洗涤沉淀2次,抽干。

从牛奶中分离酪蛋白(实验原理及步骤)

从牛奶中分离酪蛋白(实验原理及步骤)

从牛奶中分离酪蛋白
实验原理
牛奶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其中主要是酪蛋白。

蛋白质在其等电点PI溶液中溶解度最低。

据此原理,将牛奶的PH调至 4.7,即酪蛋白的等电点时,酪蛋白即沉淀出来。

酪蛋白不溶于乙醇和乙醚,利用乙醇除去酪蛋白沉淀中不溶于水的磷脂类物质脂肪,用乙醚除去脂肪类物质,得到纯的酪蛋白。

实验步骤
1. 将100 mL牛奶和100 mL pH为4.7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加热至40-45℃,在搅拌下将缓冲溶液慢慢加至牛奶中,直到pH值达到4.7,可用精密pH试纸检查,此过程应保持温度在40-45℃。

将上述悬浊液冷却至室温,离心15min(3000r/min),弃去上层清液,得酪蛋白粗制品。

2. 向沉淀中加入10mL蒸馏水,用玻璃棒将沉淀充分搅匀,离心10 min(3000r/min),弃去上层清液。

重复此过程一次。

3. 在沉淀中加入20mL乙醇,搅拌片刻,将全部悬浊液转移至布氏漏斗中抽滤。

用乙醇-乙醚混合液(乙醇:乙醚=1:1 V/V)洗涤沉淀2次(每次加洗涤液10 mL,加洗涤液时将抽气系统断开)抽干,最后用乙醚洗涤沉淀2次,抽干。

4. 将沉淀摊开在表面皿上,风干,得酪蛋白纯品。

准确称重,计算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题目: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与分析实验材料:牛奶小组成员:实验时间:一:实验题目: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与分析二:报告撰写者三、小组成员实验仪器温度计、布氏漏斗(*)、pH试纸(*)、抽滤瓶(*)水浴锅、烧杯、量筒、表面皿(*)、电子天平(*)、2个1000ml的容量瓶(*)、2张醋酸纤维薄膜(2cm×8cm 厚度120nm)成品(*)、培养皿9—10cm(*)、毛细管(*)、尺子、铅笔、单面刀片(*)、镊子、普通滤纸(*)、电泳槽、玻璃板8cm ×12cm(*)、752型分光光度计(*)、细布(*)、、、的移液管、试管、试管架、四、实验材料牛奶(蒙牛特仑苏和伊利金典)五、实验试剂特仑苏400ml、金典200ml、巴比妥(*)、巴比妥钠(*)、氨基黑10B(*)、50ml甲醇AR(*)、100ml冰醋酸AR(*)、95%的乙醇250ml(*)、95%的乙醚100ml(*)、L的乙酸100ml(*)、L的乙酸钠100ml(*)、25g氢氧化钠固体(*)标准酪蛋白、15mg五水硫酸铜(*)、60mg酒石酸钾钠(*)所需试剂配制方法:乙醇乙醚混合液的配制:10ml95%的乙醇10ml95%的乙醚乙醇钠缓冲液的配制:配制乙醇乙醚1:1的混L 的乙酸51mlL 的乙酸钠49ml巴比妥钠缓冲液的配制:巴比妥巴比妥钠染色液的配制:氨基黑10B 50ml 甲醇AR10ml 冰醋酸AR漂洗液的配制:45ml95%乙醇AR5ml 冰醋酸AR蒸馏水透明液的配制:25ml 的冰醋酸AR75ml 的无水乙醇ARL 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16g 的氢氧化钠固体定容至1000ml10%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5g 的氢氧化钠固体定容至50ml双缩脲试剂的配制:15mg 五水硫酸铜配制巴比妥钠缓冲液(,./L ),将上+40ml 蒸馏水,混匀既得染配制的乙酸钠缓冲液(l ) 混匀得染色液混匀得透明液溶于5ml 蒸馏水,在搅拌情况下,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3ml ,用60mg酒石酸钾钠标准酪蛋白溶液A的配制(10mg/ml):用L氢氧化钠溶液配制10ml从特仑苏和金典中提取的酪蛋白样品液1、2的配制(2-9mg/ml):用L氢氧化钠溶液配制10ml标准酪蛋白溶液B的配制(1500μg/ml):用L氢氧化钠溶液配制从特仑苏和金典中提取的酪蛋白样品液3、4的配制(50-1500μg /ml):用L氢氧化钠溶液配制七、实验目的1.掌握从牛奶中提取酪蛋白的方法2.了解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基本办法3.学习电泳的基本原理及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酪蛋白的具体操作4.掌握双缩脲法和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及操作方法并比较两种方法5.熟悉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操作6.比较特仑苏与金典中的酪蛋白含量八、实验原理酪蛋白在其等电点时静电荷为零,同种电荷的相互排斥作用消失,溶解度很低,利用这一性质,将牛乳调节到,酪蛋白就可以从牛乳中分离出来。

酪蛋白不溶解于乙醇,这个性质被用来从酪蛋白中除去脂类杂质。

酪蛋白并不是单一的一种蛋白质,而是多种性质类似的蛋白质的统—,β—,γ—,κ—4种类型组成。

它们各自的等电点称。

其一般由αs(pI)具有一定的差异,本实验将酪蛋白溶液点样于用(高于酪蛋白各型等电点)缓冲液浸泡过的醋酸纤维膜上,并在该缓冲液体系中进行电泳,使酪蛋白分子上带上不同量的负电荷,在电泳过程中酪蛋白分子由负极向正极移动,同时酪蛋白各类型分子的相对分子量也不同,因此在电泳过程中其迁移率也不同,从而把酪蛋白的各种类型分离开来。

酪蛋白各组分的含量、等电点及大小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能与二价铜离子产生紫红色络合物,该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因含有两个以上的肽键,因此也能发生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与二价铜离子产生紫红色络合物,其颜色的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蛋白质的含量称正比,与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无关。

故可用双缩脲反应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测定范围为ml蛋白质。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酪氨酸、色氨酸等残基中具有共轭双键,使得蛋白质在280nm处具有最大吸收值,且其光吸收值与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因此,该法可用作蛋白质定量测定。

该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具有简单、灵敏、快速、不消耗样品、不受低浓度盐干扰等优点,但该法准确度较差,特别是如果样品中含有嘧啶、嘌呤等吸收紫外光的物质时,会出现较大的干扰,这时,就需要通过紫外吸收差来求蛋白质浓度,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九、实验步骤(一)酪蛋白的提取1、酪蛋白的等电点沉淀做六组平行试验,每组分别:将100ml的牛奶放到500ml的烧杯中,加入40度左右的乙酸钠缓冲液,直到pH达左右,用pH试纸调试。

将上述悬浊液冷却至室温,然后放置5min,用细布过滤,收集沉淀。

2、除去脂类杂质将上述沉淀用少量水洗数次,然后悬浮于30ml95%的乙醇中。

将此悬浮液倾入布氏漏斗中,抽滤除去乙醇溶液,再倒入乙醇—乙醚混合液总洗涤沉淀两次,最后再乙醚洗涤沉淀两次,抽干。

将沉淀从布氏漏斗中移去。

在表面皿上摊开以除去乙醚,干燥后得到的即为酪蛋白。

准确称重。

(二)酪蛋白的分离与分析3、醋酸纤维薄膜的准备(2张)将醋酸纤维薄膜缓缓进入盛有巴比妥钠缓冲液的器皿中,全部润湿10-30min,至膜上无白点存在。

4、样品处理分别取出从特仑苏和金典中制备的酪蛋白,加L的NAOH溶解,备用。

5、仪器和薄膜的准备电泳装置的准备:用四层干净的滤纸作滤纸桥,将其用缓冲液润湿,铺垫在电泳槽支架上,电泳槽内加入巴比妥钠缓冲液至刻度线处,并使两槽中的缓冲液保持在同一液面。

注意滤纸桥的底边必须进入缓冲液中,并将电极仪连接好。

用镊子将浸泡好的醋酸纤维薄膜从缓冲液轻轻取出,注意用镊子夹在薄膜的一边角处,将无光泽面朝上,平放在干净滤纸上,其上再放一层滤纸,用手轻压,以吸取薄膜上多余的缓冲液。

6、点样取出湿润的醋酸纤维素薄膜,夹在两层滤纸间吸取多余的缓冲液,无光泽面向上,在距离薄膜一端处,用铅笔轻轻画一直线。

用玻璃棒粘取酪蛋白样品液,涂于盖玻片边缘处,将盖玻片截面与薄膜无光泽面(涂有醋酸纤维素)画线处垂直接触,轻轻3-5s,是样品渗入膜内,然后轻轻提起盖玻片,点样完毕。

7、放膜揭开电泳槽盖子,把薄膜两端平贴在滤纸桥上,放膜时需特别注意:点样面朝上(与滤纸直接接触形成电流闭合环路),点样端放于电泳槽负极端(酪蛋白已带上负电荷,电泳时从负极向正极移动)。

把膜放好拉直后立即盖上电泳槽盖子,以防膜边干。

8、电泳打开电泳仪电泳开关,调节电压至90-110V,电流,电泳时间45-60min。

在电泳过程中,应该注意控制电压和电流强度,以防过高或者过低,并保持电泳的连续性。

9、染色与漂洗脱色电泳关闭后,关闭电源,用镊子立即取出薄膜,直接浸泡在染色液中染色3-5min,取出后用漂洗液漂洗数次,每次约10min,直至背景蓝色脱尽。

然后用蒸馏水清洗一下,用滤纸吸去膜上多余的水分,用电吹风的冷风将薄膜吹干。

10、透明将吹干后的薄膜进入透明液中15s左右,立即用镊子取出,平放在干净的玻璃板上,轻轻赶去气泡,铺平膜,用电吹风冷风将膜吹干,即得到一张透明的电泳区带图谱。

11、定量将漂洗干净的薄膜用滤纸吸干后剪下各蛋白质区带,分别浸泡于盛有L的NAOH溶液中,37度保温5-10min,待色泽全部被浸出后,将溶液在590nm波长下比色。

分部测出各蛋白质部分的吸光度,和它们的总吸光度。

(三)牛奶中酪蛋白含量的测定——双缩脲法12、标准曲线的制作取21支干燥干净试管编号(每个编号3支平行试管),按下表加入各试剂将各试管混匀后,在室温下放置30min,每次均以1号试管调零测定各管在540nm波长下的吸光度。

取3组测定的平均值,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蛋白质含量为横坐标,绘制蛋白质标准曲线,并计算二次线性回归方程。

13、样品测定及分析——特仑苏取三支试管,分别吸取酪蛋白样品液1,然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室温下放置30min。

以1号试管调零测定540nm波长下样品液的吸光度。

对照标准曲线或代入二次线性回归方程求出样品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14、样品测定及分析——金典取三支试管,分别吸取酪蛋白样品液2,然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室温下放置30min。

以1号试管调零测定540nm波长下样品液的吸光度。

对照标准曲线或代入二次线性回归方程求出样品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四)牛奶中酪蛋白含量的测定——紫外吸收法15、标准曲线的制作将标准酪蛋白溶液B用L氢氧化钠溶液分别配制成一系列浓度的标准酪蛋白溶液:50,100,200,400,600,800,1000,1500μg/ml。

以L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对照调零,选用光程1cm的石英比色杯,在280nm波长处测定上述各标准溶液的光吸收值,以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出蛋白质标准曲线,并计算二次线性回归方程。

16、样品测定及分析——特仑苏取一定的酪蛋白样品液3,以L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对照调零,选用光程1cm的石英比色杯,在280nm波长处测定酪蛋白样品液的光吸收值,对照标准曲线或代入二次线性回归方程,然后求出样品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17、样品测定及分析——金典取一定的酪蛋白样品液4,以L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对照调零,选用光程1cm的石英比色杯,在280nm波长处测定酪蛋白样品液的光吸收值,对照标准曲线或代入二次线性回归方程,然后求出样品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十、实验预期结果1、提取的酪蛋白为白色粉末状,中夹杂黄色块状物体。

其产率的计算公式为=测得含量/理论含量*100% (理论含量特仑苏为100g,金典为100g)—,β—,γ—,κ—4种2、电泳后得到的图谱应该为四条条带:αs类型.—酪蛋白、β—酪蛋白、γ—酪蛋白、κ—酪蛋白的理论含量(%)3、αs分别为:45-55、25-35、8-15、3-7.十一、参考文献现代生物化学实验技术蒋立科杨婉身中国农业出版社版生物化学实践设计与实践蒋立科罗曼高等教育出版社版生物化学实验黄建华袁道强陈世锋化学工业出版社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