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80
助学与模拟·高考文言文1至80的翻译

助学与模拟·高考文言文1--801.为学一首示子侄天底下的事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去做,那么困难也变容易了;如果不去做,那么容易的也就变困难了。
人们求学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去学的话,困难的也变容易了;不去学的话,容易的也会变困难了。
我天生资质愚笨,赶不上别人;我天生材质平庸,赶不上别人。
只要天天去学习,长久不懈怠,到了有成就的时候,也就不知道自己的愚笨平庸了。
我天资聪明,比平常人高出一倍;我反应敏捷,比平常人高出一倍,舍弃而不用,那跟愚笨和平庸的人就没什么不同了。
孔子的学问是由天资愚钝的曾参流传下来的。
既然如此,愚笨平庸,聪明敏捷的作用,哪是固定不变的呢?四川的偏远地方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另一个一个富有。
穷和尚告诉富和尚说:”我想要前往南海,你认为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什么前往呢“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瓶,一个钵就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一直想雇船前去,还是不能。
你凭什么前往呢“过了一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前往的事情告诉富和尚,富和尚露出惭愧的神色。
位于西边的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
有钱的和尚不能前往,没有钱的和尚却可以到达。
人们在立志上,反而比不上四川偏远地方的和尚吗因此,天资聪明和敏捷,虽然可靠却也是不可靠的;自己仗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那就是自毁前程的人。
愚笨和平庸,好像会限制人,却也限不住人;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不倦地学习的人,那就是能成就自己的人了。
2.宋人有耕者宋朝有个农夫,他的田地里有棵树,有只兔子跑到树下撞上了树干,颈部折断死掉了,农夫放弃劳作而去在树下等候,希望能再次得到兔子,兔子没有再得到,他自己被全宋国的人嘲笑。
现在你想用先王的政策去治理当今人民,是守株待兔的事。
3.陈蕃愿扫除天下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年轻人怎么不打扫一下房间来接待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高考历年文言文翻译

一、2019年高考文言文翻译原文: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翻译:孔子说:“君子的品德像风,小人的品德像草。
风吹在草上,草一定会倒。
”二、2018年高考文言文翻译原文:楚人三闾大夫屈原,遭谗被逐,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翻译: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因遭受诽谤而被逐出,他忧愁而深思,创作了《离骚》。
三、2017年高考文言文翻译原文: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翻译:做大事不必拘泥于细节,行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四、2016年高考文言文翻译原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翻译:在朝廷做官就担忧百姓,在江湖中漂泊就担忧君主。
五、2015年高考文言文翻译原文:江水至孝感,逆流三十里,号为“黄盖”,人以为神。
翻译:江水流到孝感,逆流而上三十里,被称为“黄盖”,人们认为它是神。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高考文言文翻译的特点:1. 翻译要求准确、流畅、通顺。
翻译时要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用现代汉语表达出来。
2. 翻译时要注意句子结构、词义、修辞等。
例如,2019年高考文言文翻译中的“草上之风必偃”,要注意“草上之风”的比喻意义。
3. 翻译时要遵循原文的语序和语气。
例如,2018年高考文言文翻译中的“遭谗被逐”,要注意保持原文的语序和语气。
4. 翻译时要注意文化背景。
例如,2017年高考文言文翻译中的“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要注意“大行”和“大礼”的文化内涵。
5. 翻译时要适当添加一些解释性语句,使翻译更加通顺易懂。
总之,高考文言文翻译是考查学生文言文理解和翻译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到高考文言文翻译的特点和考查内容,从而在备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提高自己的文言文翻译水平。
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

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导语:高考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把握规律,成功将水到渠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必背文言文加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初中学生必背文言文(80篇之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2、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必考高中14篇文言文翻译

高中考纲内必考14篇文言翻译篇《赤壁赋》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
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
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
(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
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
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
有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
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
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
(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
(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
(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
(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屡得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轼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
高考文言文的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原文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个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我为人处世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已经学习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顺应各种言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这篇文言文出自《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以下是各段落的详细翻译:1. 孔子认为学习后能够按时复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也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
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不生气,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
2. 曾子强调自我反省的重要性,每天都要问自己:为人处世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已经学习过?3. 孔子认为,通过温习旧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
4. 孔子指出,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结合,才能避免迷茫和危险。
5. 孔子以自己的经历为例,说明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认识和境界。
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顺应各种言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这篇文言文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强调学习、修身、为人处世的重要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考考纲规定文言文120实词及例句翻译(61—80)

高考考纲规定文言文120实词及例句翻译(61—80)61.涉,shè动词①徒步渡水例: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
(《察今》)译文:澭水猛涨,楚国人不知道,还按照原来的标记趁夜晚过河。
②乘舟渡水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察今》)译文:楚国有一个过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
③进入,到例: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赤壁之战》)译文:驱赶着中原的士兵远征,进入江湖地带。
④经过,经历例: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
(《报任安书》)译文:现在您又遭受意外之罪,过一个月,就临近十二月了。
⑤漫步,散步例: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归去来兮辞》)译文:天天到庭院中散步自有乐趣,虽然设有小门却常常关闭。
⑥阅览例: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
(顾炎武《复庵记》)译文:幼年时读书,喜欢《楚辞》,阅读过很多诸子的文章和经典、史籍。
62.胜,读音一:shèng(1)名词,胜利例: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谋攻》)译文:这五条,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2)动词,战胜,取胜例: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六国论》)译文:六国和秦都是诸侯国,他们的实力比秦国弱,还有不用贿赂就可以战胜秦国的趋势。
(3)形容词①优美的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译文:我看那岳州的优美景色,全在一个洞庭湖上。
③盛大的例: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滕王阁序》)译文:我年少无知,却荣幸地亲逢这盛大的宴会。
读音二:shēng(1)动词,禁得住,忍得住例: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鸿门宴》)译文:沛公经不起多喝酒,不能亲自来告辞。
(2)副词,尽,完例: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寡人之于国也》)译文:如果按照一定的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也就用不尽了。
63.识,读音一:shí(1)动词①懂得,知道例:识众寡之用者胜。
(《谋攻》)译文:懂得兵多和兵少的不同用法的一方能取胜。
文言文_高考翻译

嗟乎!吾闻古之君子,必择地而居,择友而交,择善而从。
吾虽不才,亦欲效法古人之行,以自励也。
今岁岁事,农事渐了,吾欲出游,以舒吾之怀抱,观夫山川之胜,访夫隐逸之士,以求吾之志也。
于是,吾携琴一具,书一卷,策马而行。
初出长安,途遇风尘,遥望见一村,树木蓊郁,绿草如茵,心甚喜之。
遂入村,见一老者,须眉皓白,精神矍铄,问之,乃村长也。
村长闻吾游子之意,欣然曰:“吾村虽小,然山水秀丽,隐士众多,君可在此暂歇,吾当为君引荐。
”吾应诺,遂留宿村中。
次日,村长引吾游山,观水,访隐士。
山川之胜,令人心旷神怡,隐士之谈,使人豁然开朗。
吾问隐士曰:“子何以隐于此?”隐士笑而答曰:“吾性喜山川,乐闲静,故隐于此。
夫山水者,天地之精华,闲静者,人心之至善。
吾观夫游子,心怀壮志,欲求吾之志,吾当以吾之知,助君一臂之力。
”吾感其言,遂留村中,与隐士朝夕相处,谈诗论道,观日出而作,听鸟鸣而息。
月明之夜,吾与隐士共赏明月,对酒当歌,言志抒怀。
隐士曰:“君之行,如浮云之出岫,如游龙之戏海,何必拘泥于一乡一邑,吾劝君,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以广其识,以充其才。
”吾敬受其教,遂决意出游。
临行之际,村长与隐士设宴饯行,举杯痛饮,言欢而别。
吾感其深情,泪湿衣襟。
行矣,吾将往何处?吾将游历天下,访遍名山,读尽好书,以成吾之志。
虽路途遥远,风雨兼程,吾亦无惧,盖吾心有所属,志有所向也。
嗟乎!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吾欲趁此余生,尽吾所能,以求吾之志,以报吾之父母,以慰吾之心。
愿吾之行,如鹰击长空,如龙腾九天,不负吾之青春,不负吾之壮志。
吾行矣,吾心所向,吾志所趋。
愿天下游子,皆能效法古人之行,择善而从,广其识,充其才,以成其志,不负此生。
高中必备文言文及其翻译

原文:《滕王阁序》昔闻高阳之墟,有腾王阁者,高敞临江,重楼飞阁,朱栏玉砌,云雾缭绕。
每至春秋,宾客盈门,诗人饮酒,放歌高歌。
予尝登斯楼也,极目远眺,见长江之水,滔滔东流;遥望龟山,郁郁葱葱。
思古之幽情,发而为文。
翻译:《滕王阁序》从前听说高阳的遗址,有一个腾王阁,它高耸临江,重楼飞阁,朱红色的栏杆,白色的台阶,云雾缭绕。
每到春秋之际,宾客络绎不绝,诗人们饮酒作乐,高声歌唱。
我曾经登上这座楼,极目远眺,看到长江之水滚滚东流;远望龟山,郁郁葱葱。
思考古人的幽情,便发而为文。
原文:嗟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古人秉烛夜游,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兼备。
古人云:“千里共婵娟。
”今日之滕王阁,虽非昔日之盛,然登斯楼者,亦足以畅叙幽情。
翻译:唉!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古人手持烛光夜游,美好的时光,赏心乐事,四者兼备。
古人说:“千里共婵娟。
”今日的滕王阁,虽然不是昔日的盛景,但登上这座楼的人,也足以畅叙幽情。
原文:嗟乎!人生如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吾辈虽不及古人,然亦当效法古人,勉力学问,以期有朝一日,能成就一番事业。
翻译:唉!人生如梦,富贵不能使我放纵,贫贱不能使我动摇,威武不能使我屈服。
这就是所谓的大丈夫。
我们虽然比不上古人,但也应该效法古人,努力学习,希望有一天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原文:嗟乎!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兼备。
吾辈当以古人自勉,勿以物喜,勿以己悲。
翻译:唉!天地是万物的旅店,光阴是百代的过客。
而浮生若梦,欢愉又能有多少呢?古人手持烛光夜游,美好的时光,赏心乐事,四者兼备。
我们应当以古人为榜样,不要因为物质而喜悦,也不要因为自己而悲伤。
这篇《滕王阁序》以其优美的文辞、深刻的哲理,成为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之作。
通过学习这篇序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文人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观,从而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考查了状语后置“密于法”,关键词“胜”“患”。 (2)考查关键词“奚”“重”“更”的翻译。
2020/3/9
5
历年文言翻译考查重点(浙江卷)
试卷
重点实、虚词
文言句式
2015年浙江 卷
略、孰、始、尝、已
状语后置
2014年浙江 卷
若、虑、欤、嗜、诱 进、推拔、于、寒素、 省略句、状语后置 不及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
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 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2020/3/9
11
三、文言文翻译的考点
《考试大纲》强调:“古文翻译要
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 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 特点。”
1、积累性的:关键词语(重要实词、 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阴历三月(晚春)的开初,(我们)在会
稽山阴县的兰亭聚会。
2020/3/9
17
3、换(替换法)
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 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 中,应该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2020/3/9
18
例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 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文:假如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 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 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 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坏处。
2013年浙江 胜、患、奚、重、更、
卷
之、其、于、而
状语后置
2020/3/9
6
得分点设置
①实词、虚词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名作动、名 意动、名作状、动词使动、形作<使>动、形 意动)
②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 略句)
③固定结构
语气揣摩:(陈述、疑问、感叹、揣测、祈使 等)
2020/3/9
7
给老师的翻译找错误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②(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③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流传了。
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 遗漏、不增译。
达:现就代是汉畅语达的,表即达译要文求明和白习晓惯畅,,无符语合病。
雅: 就是优美,即要求译文语句规范、
得体、生动、优美。
2020/3/9
10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
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 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 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译文: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 ,
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
2020/3/9
15
2、留(保留法)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 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 号、官名、地名、人名、朝 代名、器物名、书名、度量 衡单位等。
2020/3/9
16
例3: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 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译文: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
⑤甚矣,汝之不惠。
太严重了,你的不聪不需翻译的勉强翻译。 (2)以今义当古义,且无中生有。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4)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5)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2020/3/9
9
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 就是准确,即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
第一句翻译时要抓住“奈何……欤”这一固定句式,要翻译出反问语气 第二句要注意省略句的特点,翻译时补上主语“他”宾语“人才”;状语后置句 翻译时要调整语序。
2020/3/9
4
(1)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4分)
(2) 奚重而不更也? (3分) (2013年浙江卷)
⑴哪里会有搜求上费力却得不到人材,制度法令上严密却弊端无 穷。(导致)像今天这样的忧患呢?
2020/3/9
19
例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 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 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 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啊。
2020/3/9
20
4、删(删减法)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 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 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 减。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 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 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 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1)注意状语后置句,关键词:略、孰 (2)关键词:始、尝、已
2020/3/9
3
(1)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3分)
(2)又性颇嗜诱进後生,推拔於寒素中,惟恐不及。(4分) (2014年浙江卷)
(1)这是你们家的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心呢? (2)(他)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举选拔 (人才),生怕做不到。
2、规律性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
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
2020/3/9
12
四、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审 审清采分点即确定考查重点。
↓
切 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
连 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 ↓ 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誊 逐一查对草稿纸上的译句后字 迹清晰地誊写到答案卷上,不 写繁体字、简化字、错别字。
2020/3/9
1
“考什么”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20/3/9
2
(1)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 (3分)
(2)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4分) (2015年浙江卷)
(1)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 的呢? (2)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随后又把战争 作为忧患。
2020/3/9
13
五、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1、对(对译法)
就是以原来的单音节词为一个 语素,另外再加一个语素,组 成一个双音节词来解释。
2020/3/9
14
例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 惑/ 也/ 。/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
学业解答疑难问题 的。
例2:忧/劳/可以兴/ /国,/ 逸/豫/可以 / 亡/身/。
2020/3/9
21
“之”:插入主谓间,取消独立 性
\ 例6: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也”:表句中停顿的语气,无实 义
2020/3/9
22
5、补(增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