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作文序列训练与指导

合集下载

浅谈高中作文的序列训练

浅谈高中作文的序列训练
点 的有 效 实 践活 动 。 但 许多 学 生仍然 苦 于无 话可说 . 即便是 一 开始 要求 的 自
析、 比较 、 创新 . 生 的 读 写思 维 能力 也会 逐 渐 提 升 。 学 而且 从 第 一 阶 段 开始 。学 生就 已经 介入 较 成 熟 的 考 场作 文模 式 的
向纵 深 层 次 发 展 , 即便 是 仿 写 , 会 逐 渐 脱 离 先 前 的 “ 生 也 学、Leabharlann 读 写合 一 的 练笔 形式
在 读 < 中语 文 课 程 标 准 > 求 我们 高 中 阶段 用 4 高 要 5分 钟 能 效 的监 督 指 导措 施 。 这 种读 写合 一 的模 式 中 。 的 最 终 目
所 同 写 6 o 左 右 的文 章 , 要求 课外 练 笔 不 少 于 2万 字 。 “ o字 并 课 的 是为 写 服 务 , 以学 生 的 阅读 目的 性很 强 , 时 从最 初 的 外练笔” 可谓 是 摸 索 写 作 路子 、 练 谋篇 布局 、 成 写 作 特 找 阅读 材 料 的亮 点 、 仿 材料 的写 作 技巧 到 二 、 阶段 的分 训 形 模 三
作 有更 直 观 更 直接 的认 识 .选 择 高 中学 生 的 习作 作 为 阅读 经 长久 的练 笔 。 你会 渐 渐 感 受 到手 中 的笔 变 得 得 心应 手 。 相
材 料是 比较有 效 的 方法 。
反 , 果只凭一学期写几篇大作文 , 果只是心血来潮 , 如 如 偶 尔 为之 ,想要 提 高 写作 能 力 无 异 于梦 想 “ 上掉 下个 林 妹 天 妹 ” 其 次是 读有 字 书 与 读 无 字书 要有 机 结 合 。要 在认 真观 。
察 、 考 自我 生 活 、 庭 生 活 、 校 生 活 、 会 生 活 的 基 础 思 家 学 社

高中作文教学训练序列的建构与实践

高中作文教学训练序列的建构与实践

高中作文教学训练序列的建构与实践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高中作文教学的体会。

你们知道吗?高中的作文课可是特别重要的。

因为高考作文的分数可是很高的哦!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学习作文。

可是作文并不容易,写出一篇好的作文需要有很多训练。

那么老师是怎么教我们作文的呢?我告诉你们吧。

老师会让我们分几个阶段来练习作文。

第一个阶段就是"基础训练"。

这个阶段老师主要教我们一些写作文的基本功,比如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怎么使用修辞手法、怎么行文有条理等等。

这个阶段我们会做很多小练习,比如仿写名家名篇、修改病句、扩写词语等。

做这些练习可以逐步掌握写作文的基本技能。

第二个阶段是"综合训练"阶段。

在这个阶段,老师会布置一些比较完整的作文题目,让我们动脑筋思考,然后把所学的东西综合运用起来。

比如老师可能让我们就"人生最宝贵是什么"这个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我们就要动动脑子,先想主旨和论点,然后再用一些好词好句和修辞手法把文章写好。

老师一般会批改我们的作文,指出我们哪里写得不够好,然后我们要按着老师的意见改正过来。

渐渐地,通过反复的练习,我们的作文水平就会提高了。

接下来就是"实战训练"阶段了。

这个阶段老师会布置一些跟真实高考作文题目差不多的题目,让我们当场临阵写作。

所谓"实战"就是要模拟真实的考场,看看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能不能写出一手好文章。

有时我们会相互批改,这样就能互相学习彼此的长处。

经过这三个阶段的训练,相信大家在高考作文时就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老师讲得很有道理吧?老师总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教我们,所以虽然艰难但我们都在慢慢进步。

不过写作文也不能总是"老师讲、学生听"那么单调。

有时我们也会玩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继词接龙"——老师说一个起头词语,我们依次补充下去组成一个段落;或者"随机作文"——老师给我们一些随机的名词、动词,我们就得运用这些词语写一篇作文。

构建高中作文训练体系---高二指导板块(人教版高二必修)

构建高中作文训练体系---高二指导板块(人教版高二必修)

构建高中作文训练体系---高二指导板块(人教版高二必修)高二作文训练目标(一)议论文写作训练一、存在问题议论文是现实生活中应用最广泛,考场最常见的一种文体,也是几种常见文体中写作难度最大的一种,之所以难写,是因为它对逻辑思维的要求很高。

而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是:(1)文体意识不明确,议论性不强.(2)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用例古板、勉强,甚至不堪用而用之;至于理论的阐述更是无力展开。

(3)在论证的过程中就是论点加上二三个事例,像小孩玩积木一样简单堆砌起来,缺乏必要的议论。

这种观点加材料,根本就无法把两者联系起来进行必要的分析说理。

(4)不能很好地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容易产生思维偏向,常前后脱节,顾左右而言他。

考察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思维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平时写作或考场作文中所存在的问题症结何在。

其一,材料奇缺,信息库储存的信息少得可怜。

在写议论文的时候,正面论证总喜欢援引司马迁、陈景润、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的事例,一旦要用反例,又津津乐道于方仲永的幼年、牛顿的晚年?究其原因,就是信息库缺乏写作议论文的必需的材料,事实的或理论的。

这无形之中陷入了提取信息捉襟见肘的窘境,其结果轻则用例古板,重则知其不堪用而用之,以致材料不能为观点服务。

其二,论证无力,信息的组合缺少分析的链条。

遗憾的是学生的议论文往往观点加材料(事实),缺少分析的链条,因而论证显得干瘪无力。

其三,转移论题,不具备对组合加工的结果进行正确评价的能力。

当他们在对组合加工的结果进行评价、取舍的时候,无法淘汰无效思路,而误把它当作正确的设想加以肯定。

这样,学生津津乐道于离谱的话题而不自觉,便也不足为怪了。

二、相应措施对症下药,事半功倍。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是迅速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帮助学生建设信息仓库,以解除他们“无米之炊”的苦恼。

秦牧说,写文章“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

2024年高二上学期作文训练教学计划

2024年高二上学期作文训练教学计划

2024年高二上学期作文训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作文训练,使学生能够:1. 进一步提高文章的写作能力,包括思辨能力、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2. 学会不同类型的作文写作技巧,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3. 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信息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提高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听力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第一单元:议论文写作a. 学习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素;b. 阅读范文,分析其结构和论证方法;c. 练习撰写议论文,并进行同学间的互评;d. 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

2. 第二单元:说明文写作a. 学习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和结构;b. 阅读范文,分析其组织架构和表达方式;c. 练习撰写说明文,注重条理清晰和举例论证;d. 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提高学生的说服能力。

3. 第三单元:记叙文写作a. 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和叙事要素;b. 阅读经典故事和小说片段,分析其叙事结构和情节设置;c. 练习撰写自己的记叙文,注意情感描写和细节刻画;d. 进行作品分享和互评,激发学生的创意和审美意识。

4. 第四单元:读写能力训练a. 阅读名人演讲和优秀人物传记,分析其表达方式和思想深度;b. 练习写读后感和评论,培养学生的观点独立性和文学素养;c. 学习信息搜集和整理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d. 结合当前社会问题,开展小组调研和写作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5. 第五单元:写作技巧训练a. 学习修辞手法和语言运用技巧,如排比、比喻、夸张等;b. 阅读名家作品,分析其修辞和表达技巧;c. 练习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写作,并进行评析;d. 进行小组合作,开展创新写作比赛,分享和展示优秀作品。

三、教学方法1. 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问题导向学习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二作文序列训练及指导

高二作文序列训练及指导

高二作文序列训练与指导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一)【题目】说“安逸” 要求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 字。

【概说】休谟在他的著作《人性论》里曾经这样评论逆境对人的影响:“顺境使我们的精神闲散无用,使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力量,但是障碍却唤醒这种力量而加以运用。

”由于懒惰和享乐的天性,人们在顺境时,往往不思进取,贪图享乐;身处逆境时,反而更能够激发求生的本能、强大的事业心和与命运交战的强烈愿望。

贝多芬在困境中“扼住命运的咽喉” ,曹雪芹在困顿里著述《红楼梦》,海伦·凯勒虽重残却一生与命运斗争⋯⋯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他们的顽强精神非常值得生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一代学习和借鉴。

【议论文基本常识】1、关于议论文结构的基本知识第一部分:引论——提出问题(提出论点或论题)第二部分:本论——分析问题(就论点展开分析、论证)第三部分:结论——解决问题(总结全文,提出解决的办法)2、常见的结构主要有四种: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训练重点】议论文的结构总分式(1 )、提出中心论点或论题(2)、进行分析议论:什么是为什么怎么办(3)、呼应开头、回扣中心【参考论据】1、道理论据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

(英国诗人拜伦)痛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人杰的乳汁。

(法国作家雨果)2、事实论据芬兰维多利亚公园在世界爱鸟日放飞了一只关在笼子里四年的秃鹰。

当人们还在为这样的善举津津乐道时,三天后,一位游客在距公园不远处的小树林里发现了秃鹰的尸体。

解剖发现,秃鹰死于饥饿。

一位动物学家在考察非洲奥兰洽河两岸的动物时,发现河西岸的羚羊比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强,奔跑速度快,生存能力强。

原来,河西岸有一个狼群,而东岸则没有。

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序列之五步训练法

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序列之五步训练法

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序列之五步训练法一、学会分析论据,学会“议例”二、掌握叙述事实论据,学会“叙例”三、写好一个完整的议论文段四、掌握设置分论点、学会找“理”五、写好议论文的开头和结尾一、学会分析论据,学会“议例”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引用充足的论据作为证明论点的材料是十分必要的。

可是不少同学在议论文写作中往往只注意引用论据,却不会对论据作分析。

而分析论据进行“说理”恰恰是议论文文体的本质特征。

针对这一议论文写作“核心”环节的薄弱,可以训练学生六种常用的论据分析方法:求质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阐释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辩证分析法。

掌握每一种方法,可通过指导学生经过五个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简要阐释、举例说明、归纳规律、练习掌握、答案参考比如,训练学生掌握因果分析法:①简要阐释: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某种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事出必有其因,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由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推导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而揭示出事物发展的规律,使论据有力地证明观点。

②举例说明:例如《近墨者黑》一文中引用“孟母三迁”这一事例后的一段分析:“……为什么孟母初居墓旁,孟子便每天只会学哭呢?这是因为人有社会属性,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直接联系,一个人的性格行为,不可避免地要烙上周围环境的印记。

所以说,近墨者黑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

”本段文字就是通过分析孟子行为的原因,从人的社会属性的角度考虑,阐明了环境对人的直接影响,发挥了事例的论证作用,直接论证了“近墨者黑”的必然性。

③归纳规律:这种方法具体说,就是对论据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其议论分析的文字往往有这样的标志性词语,如“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等。

④运用因果分析法分析下列提供的论据,使它能证明“惟有靠奋斗,才能冲破‘埋没’的压力”这一论点:论据: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

序列训练提升学生作文素养

序列训练提升学生作文素养

写作教学41《写作》2016年第10期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学生能够对文章进行深入阅读,还需要学生能够从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灵感,能够通过知识的积累达到内心思想的准确表达。

而语文课堂中学生最好的表达方式莫过于学生的作文创作。

因此,学生作文素养的提升就显得非常重要。

其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抒发内心的情感,能够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深化。

运用序列训练则可以让学生的作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能够让学生通过序列的练习探究到写作的规律,让文章的创作能够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深入,让所创作的文章直击读者的内心深处,达到思想的共鸣。

一、关注生活,积累人生阅历任何文章的创作都有一定的来源,而其创作的重要来源之一便是生活,生活可以说是文章创作的根基。

教师在进行作文序列训练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予以关注,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丰富的人生阅历,从而能够达到思想的深度认识,也能够为作文的创作提供坚实的基础,让文章的创作“有话可说”。

比如,我在进行《童年的朋友》教学的时候,便让同学们以此为题进行文章创作。

为了更好地让同学们在进行作文写作的时候做到“有话可说”,在进行此创作之前,我便让同学们准备一个“日记本”,在日记本中记录自己想到的童年好朋友的点点滴滴,记录自己在不经意之间对童年好朋友所产生的情感。

通过这样的方式,同学们收集到了很多关于自己童年朋友的素材,也通过日记的形式更加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在进行文章创作的时候便能够做到率真而自然地进行表达。

此外,为了让学生们在日记记录的过程中更好地撷取重要事件,我还让同学们对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在阅读的基础上更加广泛地汲取文章中的营养,既将文章中的内容与自己的创作进行结合,也通过阅读获得灵感,在进行文章写作的时候进行借鉴,并通过阅读升华生活理解;达到生活情境与文章创作的完美结合。

生活是文章创作的源泉,是学生进行写作的重要基础。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序列训练的时候,要注重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做好相应的记录,通过对细微之处的观察和记录做好素材的积累,以达到作文中的灵活应用。

高中语文作文序列化指导

高中语文作文序列化指导

高中语文作文序列化指导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老师常常很难找到抓手,因此见效更是缓慢。

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历来是语文教师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有关要求和作文的教学实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针对高中学段的作文教学,我对高中语文作文课堂指导模式作了点滴的思考。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堂的教学是需要“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传统的语文课堂作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高中作文教学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基于新的课程环境,我们需要进一步考察语文课程新理念在写作教学方面的价值和内涵,需要充分借鉴国外母语写作教学的先进经验,冲破传统高考作文教学标准化、模式化的误区,探索建立灵活高效的课堂作文教学指导模式,开展高中作文教学课堂的组织教学模式的实施及策略研究,充分发挥其激励和导向功能,以便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培植学生“写作期待”使写作成为学生的“必需”。

一、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指导教学模式,着重在写作前的分析指导,以达到明确目标定位、激发情感。

1.以“点”促实效作文是学生情感的表达,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作文指导要让学生在情感上发生共鸣,使学生从心灵深处产生一种作文的愉悦。

之后很重要的一点则是对写作训练点的目标定位。

我们的作文教学指导是不可能通过一两篇写作就能使学生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因此,作文课堂的指导训练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眉毛胡子啥都抓。

教师为主的课堂指导教学模式,其利处在于老师心中要有一个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作文序列,教师把握好这个训练的尺度和要求,每次训练重点突出,这就易于形成本次作文的训练目标集中,每次作文严格按照作文训练点的目标内容进行实施,课堂教学就能高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作文序列训练与指导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一)【题目】说"安逸" 要求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概说】休谟在他的著作《人性论》里曾经这样评论逆境对人的影响:"顺境使我们的精神闲散无用,使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力量,但是障碍却唤醒这种力量而加以运用."由于懒惰和享乐的天性,人们在顺境时,往往不思进取,贪图享乐;身处逆境时,反而更能够激发求生的本能,强大的事业心和与命运交战的强烈愿望.贝多芬在困境中"扼住命运的咽喉",曹雪芹在困顿里著述《红楼梦》,海伦·凯勒虽重残却一生与命运斗争……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他们的顽强精神非常值得生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一代学习和借鉴. 【议论文基本常识】1,关于议论文结构的基本知识第一部分:引论——提出问题(提出论点或论题)第二部分:本论——分析问题(就论点展开分析,论证)第三部分:结论——解决问题(总结全文,提出解决的办法)2,常见的结构主要有四种: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训练重点】议论文的结构总分式(1),提出中心论点或论题(2),进行分析议论:什么是为什么怎么办(3),呼应开头,回扣中心【参考论据】1,道理论据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英国诗人拜伦)痛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人杰的乳汁.(法国作家雨果) 2,事实论据芬兰维多利亚公园在世界爱鸟日放飞了一只关在笼子里四年的秃鹰.当人们还在为这样的善举津津乐道时,三天后,一位游客在距公园不远处的小树林里发现了秃鹰的尸体.解剖发现,秃鹰死于饥饿.一位动物学家在考察非洲奥兰洽河两岸的动物时,发现河西岸的羚羊比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强,奔跑速度快,生存能力强.原来,河西岸有一个狼群,而东岸则没有.秃鹰原本是一种猛禽,敢于和美洲豹争食.但远离天敌,结果就失去了生存能力.羚羊是动物界的"神行太保",但由于东岸的羚羊没有天敌,才弱不禁风,消弱了生存能力.是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笼子,如同笼子里的秃鹰一样,虽然它能让人暂时乐而忘忧,流连忘返,但它毕竟是笼子.(《海外文摘》)【学生习作】说"安逸"高二(12)王正齐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追求安逸不是贪图享乐,而是人们所向往的静明清逸的境界.淡泊明志,宁静志远,溯古莫非元亮.他决绝走出尘网,走出朱门酒肉的仕途生活.步着盈露点滴的草儿,伴着溢着清澈脉脉的菊香,开始追求清新淡雅,安逸坦荡.农忙时节,与质朴的农夫相约耕耘,日暮荷月锄归,寄希翼于平淡.农闲时节,伴着纷飞的细雨,酌着新酿的春酒,泛览山海图,周王传.在秋风中登东皋舒啸,临清流赋诗.他带着高邈傲然隐没于山林之中,弃利禄功名于俗世.粗茶淡饭似琼浆,鹊鸟啼啭如天曲.陶渊明曼舞轻歌,追寻着洒脱与闲适,追求着内心的满足与悠扬.他在鱼戏莲叶间释然,在轻啜茗韵,静听天籁后开怀.一蓑烟雨任平生,醉于风流云散,疏烟淡月.他淡淡地诠释着精神最高层次的意义.在安逸中寻觅着朴实与真性情.这种淡然是一种博爱且静谧而不沉沦.贪图享乐则是人们以享乐为目的,奢侈浑噩,游戏人生.安逸造雅士,纨绔源享乐.贪图享乐与追求安逸有最本质的区别.横越千年,一位清秀的人来到人间,在纯洁的精神层次漂泊,他是海子.海子太干净了,他向往着纯净安逸,他是那样的透明,一直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沉湎.希望生活是安逸的,流畅的,毫无压迫的.可是当他发现现实中充斥着金钱与名利的硝烟时,他愕然了.最后留下了"我愿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追求安逸,是心灵的无尘,是对事物率真的诉说,是品德的高尚,是看透凡尘的顿悟,但决不是贪图享乐. 【简评】"追求安逸不是贪图享乐,而是人们所向往的静明清逸的境界"这是本文的中心,也是作文的纲.作者以陶渊明和海子为例,论述安逸的实质,学以致用,可谓匠心独运.追求安逸与贪图享乐两相对照,使安逸的本质更加彰显.文章最后一段句式整饬,总结全文,追求安逸之呐喊如高亢旋律戛然而止,启人思考."腹有诗书气自华",本文也充分展示了小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例文】说安逸北京考生有人说,物质文明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安逸便成为一种必然.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安逸并不是什么好事.欧阳修的《伶官传序》阐释的就是安逸的危害.庄宗临危受命,谨记父训,夙兴夜寐,发愤图强,不几年时间便征服了燕国,梁国,壮志得酬.但他不居安思危,不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最后为数十伶人所困,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自是情理中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安逸确是致祸之根,信然.其实一部浩繁的中国历史,因为安逸而致国破家灭又何止庄宗一人信手拈来,比比皆是.才华横溢的隋炀帝如果去残暴,纳忠言,远声色,斥奸佞,谁敢说他不会成为一位明君可历史却和他开了个玩笑,追逐声色犬马,贪图享乐安逸,最终国灭身死,反落了个千古骂名,可悲!盖世枭雄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华夏,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以利天下贸易往来,如果没有后来的残暴专制,也堪称一代英杰,盖世勋遒.可惜他无自知之明,暴殄天物,为追逐安逸享乐,广征美女,大兴土木,修阿房宫,骊山陵墓,以致怨声四起,民愤鼎沸,结果留给后世一个短命的王朝.诸如此类的人物不胜枚举,唐明皇,明僖宗,清代的嘉庆,道光,咸丰诸皇帝等等皆为中国历史上无能之帝王.无能只是表象,而造成无能的原因皆因贪图享乐安逸.我明白了唐太宗感喟"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深意;我也明白了明太祖朱元璋"坐天下比打天下更难"的感慨的内涵;我更明白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全党同志的谆谆教诲"我们必须预防敌人的糖衣炮弹的攻击……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一个人不能贪图安逸,一个民族不能贪图安逸,一个国家不能贪图安逸.贪图安逸的人注定是玩物丧志,无所作为的;贪图安逸的民族注定是没落的,没有活力和创造力的;贪图安逸的国家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势必被淘汰被抛弃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谨记.【简评】"安逸并不是什么好事"这是本文的中心,这是作文的纲.作者从《伶官传序》起笔,排列出庄宗,隋炀帝,秦始皇,还有唐明皇,明僖宗,清代的嘉庆,道光,咸丰等人,可谓材料充实,分析到位,令人信服;尤其是引证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名言和毛泽东两个"务必"的伟大指示,作为自己观点的佐证,可见其思想的高度,给读者的启迪是多么深刻.自然界的启示北京考生在美国的阿拉斯加自然保护区内,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狼全部都消灭了.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饮食在山林中.十几年的功夫,鹿群由几千只发展到四万只,但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活.植物也因鹿的大量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本身也因安逸少动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引进来,不久,鹿与自然保护区又恢复了生机.看了上面的资料,你受到什么启发,有什么感想鹿为什么由当初的大量繁殖到大量的死亡呢原因再简单不过了,是因为安逸的生活条件,安逸的生活环境害了鹿.看来,有时,安逸不是福,而是祸.不管是对人,还是对其他动植物,这点是一样的.有关此类事例真的很多.报载,27匹新疆普氏野马被放归自然保护区后,由于过惯了"饭来张口"的安逸日子,变得肥胖而慵懒,不能适应野外环境,不久以后就有一匹死亡,一匹失踪,两匹出现虚脱.为了减少损失,剩余的野马被重新拢回栏内.前两年的冬天,人们在北方的城市里能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许多宠物被主人带出来遛达时,几乎只只都"穿衣戴帽",有的足蹬两只"鞋子",有的穿上了特制的"羽绒服".可是,就是这样也挡不住感冒着凉.宠物医院里,出现了猫,狗等小动物为"打吊瓶",排长队的景象.这不禁让人大生疑窦:以往,猫,狗等小动物每到冬季,都靠一身厚厚的绒毛来御寒,难道现在它们不长长绒毛了兽医的解释是,因为居住环境过于优越,绝大多数宠物都养在温暖的室内,所以逐渐不适应室外的温度,身体太虚,以至于不能靠自身的绒毛来抗寒.见过温室中的花草吗长的那么美丽漂亮,然而一到外面,到艰苦险恶的环境中,就马上凋零了,萎谢了.这自然也是因为温室中太安逸,条件太好的缘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艰苦的条件,恶劣的环境,甚至坎坷不幸的命运,多灾多难的人生不应被埋怨,被诅咒,而要以感恩之心去坦然面对.远离安逸,拒绝安逸.吃一点苦,受一点苦,甚至经历一点痛苦和磨难,这会让人生之花变得更加灿烂和美丽.【简评】本文最大的特点是视角的独特,没讲什么大道理,而是从仔细地观察中进行思考,鹿的悲剧尽人皆知,野马的曲折人亦知晓,可人们还是抱着小宠物去溜街,去宠物医院打吊针,真的让人大生疑窦;温室中的鲜花让人珍爱,可人们思考出什么道理了吗没有,而小作者视角独特,思维独到,这都是安逸在作怪,也都是安逸惹的祸.这样,人们就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有时,安逸不是福,而是祸.""吃一点苦,受一点苦"有益而无害.围绕题目选材,结构全篇是本文第二特点,阿拉斯加自然保护区的鹿,新疆的普氏野马,北方城市里的小宠物,温室中的花草均锁定在"自然界"这个范围,既有动物,也有植物,那人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答案.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二)【题目】说"探索" 要求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概说】说"探索"这一文题,规定了议论的论题,但它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构思时可从如下角度立意:角度一:探索才能获得人生的辉煌;探索才能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探索意味着超越平庸角度二:探索要有"吃螃蟹的勇气";探索是永无止境的追求;探索要不怕失败,敢于再辟蹊径;探索要勇于舍弃【参考论据】道理论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生活中唯一的幸福就是不断前进.(法国左拉)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列夫·托尔斯泰)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便成了路.(鲁迅【训练重点】一,了解并掌握议论文开头的几种方法(一)开门见山导入法《近墨者未必黑》(1989年高考试卷)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我认为,近墨者未必黑.满塘污泥,黑否黑!"然而莲花却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乌鹊巢堂坛兮的"的楚国,黑否黑!而屈原却"敫然泥而不滓"众人皆醉我独醒";"文官爱财,武官怕死的"的封建王朝,黑否黑!然而于谦"两袖情风朝天去"要留得清白在人间;"只有前面两石狮子是干净的"的贾俯,黑否黑!然而林黛玉却在"风刀剑霜严相逼",质本洁来还洁去"!试想如果真的近墨必黑,那么,"声波满堂"中就不会走出一个"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在锦衣玉食中,就不会走出一个"为国牺牲敢惜身"的巾帼女侠;从封建营垒中,就不会杀出个高举海陆丰暴动大旗的彭湃;在香风弥漫的南京路上,就不会屹立着糖弹打不倒的好八连!因此我说:近墨者未必黑!【析】先引古语,紧接着反弹琵琶,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古代到现代,列举了人们熟知的例子来印证,最后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近墨者未必黑".(二)比喻导入法《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2003年高考试卷)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容在爱人的酒杯里,苦涩里也终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使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朋友,铁血的的男儿也有情,沙场的将士也有泪.感情支配着心灵,左右着灵魂,可是小心啊,切勿让它变幻了你评判的目光.【析】先将感情比作"善变的药""双刃剑",而"苦涩"和"甘润","轻轻挥下"和"伤痕累累"两组矛盾很形象地论证感情"变幻了你评判的目光".用比喻开头,尤其是里一连串比喻句开头,新颖别致优美,给读者以享受.它是精雕细琢的产物,所以在高考作文这样的"急就章"里,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三)类比联想导入法《折断的翅膀》(2001年高考试卷)蓝天,白云,苍鹰展翅飞翔于蓝天白云之间.我们惊叹于苍鹰那和谐自在的飞翔时,是否想到它那双强有力的翅膀呢没有翅膀,苍鹰永远飞不起来.人是智慧的动物,他的心灵长着一对翅膀,凭着那对翅膀,穿梭在茫茫的人海中,不至于迷茫,不至于失望,也不至于众叛亲离,在漫漫的人生路途中,寻找生命的真谛,那双翅膀便是诚信.……我没有看见过断翅的鸟儿在天空中飞翔,我也不相信失去诚信的人能够辉煌灿烂.【析】由此及彼,从苍鹰的翅膀联想到人类诚信这一"翅膀",不仅赋抽象以形象,更是突出"诚信"的不可或缺.顺着这一思路,最后一句"我没有看见过断翅的鸟儿在天空中飞翔,我也不相信失去诚信的人能够辉煌灿烂".也是类比联想,从否定的角度推论人类不能丢失"诚信".很醒目,很有警策力.(四)引用导入法《只缘身在此山中》(2003年高考试卷)"去年今日此山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和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人把毫无思想感情的桃花看做"笑春风"而发出感慨,恐怕只缘于"人面桃花相映红"吧!诗人对于桃花的认识,也出于爱屋及乌而有所专属.由此观之,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不乏感情因素的.开篇引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剖析了把桃花看做"笑春风"是缘于诗人爱"人面"思"人面",是一中"移情"的现象,是诗人爱屋及乌的结果.这样,"由此观之,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不乏感情因素的."就顺理成章了.【析】引用诗词,熟语,歌词,名言警句等等导入正文,历年高考中不乏鲜活的例子.这是一个好学又好用的方法,巧妙地使用此法,势必为你的文章增加亮点.(五)抒情导入法《情役》(2003年高考试卷)心为情役,人为情役,何其悲哀.香港电视剧《纵横四海》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一位母亲,为了让杀了人的儿子的罪名不成立竟说人是她杀的,宁愿自己背上杀人犯的罪名,也要让罪恶滔天的儿子逍遥法外!这位糊涂的母亲自杀前说了一句话:"他是我的儿子!"哎,心为情役,人为情役,何其悲哀!【析】抒情导入法一落笔就有如挟天风海雨而来,开篇就以激荡的感情打动读者."心为情役,人为情役,何其悲哀"三句的反复是强调,是突出,更是深化了"悲哀"的情感.作者站在法理的角度评述母亲为儿子顶罪,故说她"糊涂",说她"心为情役,人为情役",说她"悲哀",在冷峻的理性剖析中融进了强烈的感情,就连叹词"哎"也透着深深的"悲哀".(六)事实导入法《真理从鼻尖下溜过》(2004年福州市质检试卷)巴斯德说过:"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翻开科学史我们会发现,许多科学家在科学发明历程中,走了九十九步,最后离成功只差一步时,却永远的失去了发明的机会.回顾这些实践,我们除了遗憾之外,也许会得到更多的启迪.【析】由大家所共知的事件,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目前刚刚发生的事件入题,将观点具体话了,它们既是对作者观点的诠释,又是对这一观点的实证.这方法简便易掌握,只是叙事千万要简洁,落点一定要在"议论"上.本例的"事实"叙述高度概括,因为它下文将对典型事实加以具体的评述.二,掌握议论文构思的基本结构: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议论文入门的结构样式(对照式与层进式的综合),它的特点是:全文分为六个层次,纵横结合,层层深入.这六个层次概括为六个字,排列的顺序是:点——开门见山,点明中心论点或论题;正——正面举例论述;反——反面举例论述;深——对中心和事例进行深入分析,开掘;联——紧密联系现实展开议论;总——总收全文,呼应中心.图示如下:正点↗ ∣深→联→总反↗【学生习作】说"探索"高二(12)张缇我是陶渊明.不知后世如何评价我——懦夫逃兵难怪啊!我归隐乡间获得安逸,即放弃了国家;我退守平民追求自然,即放弃了百姓.我没有像谢安一样为了拯救天下生灵而东山再起;也没有像诸葛亮一样誓死尽忠于君王.他们在黑暗中探索,给国家及人民带来光亮,我却在黑暗中躲避……但我想为自己申辩:我的放弃和躲避是一种探索.(对比中亮出观点,立意高远,掷地有声)东晋末年举世混浊,政治权力和金钱利益像偌大的机器,碾碎了君王的仁心,官吏的忠心,才子的决心.这茫茫人海,碌碌人世,到处打着金钱的旗帜,行着算计的本质.发了疯啊!我在尘世中奔走呼告,却得不到一丝共鸣.我只一介小吏,我的呐喊微不足道.于是我选择把心灵的纯洁留给后人——我没有颠覆社会的力量,却可以探索出一条文学之路,让他们知道,这被钱与利灼伤了的世界还有一丝清凉!(分析问题:明心志,"我"为什么走一条静守田园之路)这不需要勇气吗这探索不艰难吗当然不!当我为了精神的洁净而把官府给予的俸禄掷于地上时,钱币叮当的声音与大儿子病痛的呻吟声是如此的难以入耳.但如果不是这样,谁能够读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当我为了给这黑色的世界保留一点洁白而辞去了可以温饱的官职时,妻子忍饥劳作的场景是如此的不堪入目.但如果不是这样,谁能够读到"采菊乐篱下,悠然见南山" 如果不是为了保持人格的清高,继续探索我的哲学之路,给后世优秀的文学作品,我怎么会"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进一步分析问题:再明心志,回答为什么)在这无数人都被卷入的巨大旋涡中,我虽无法逆流而上,却没有随波逐流.我用仅有的微薄之力抗争着,在另一条路上探索着.虽然不能颠倒乾坤,却在乾与坤之间探索出一片难得的闲逸与自然.(怎么做,解决问题:在另一条路上探索着,探索到的是闲逸与自然)有人说:"陶潜不愿羁绊于尘网,而愿采菊于乡间."我不愿喧哗于一时,而愿探索以致远."茫茫宇宙,上宽下厚;浊浊世间,前挤后拥.强者以力胜人,智者以德服众."我是陶渊明.我在纷争中眺望,在眺望中思考,在思考中宁静,在宁静中探索. ——后记(收束全文:文章没有刻意雕琢而现实意义尽显)说"探索"高二(12)杜宇峥"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这是俄国的巴尔蒙特曾说过的.仅仅为了看看阳光吗面对这充满神秘而未知的世界,你只安于享受阳光的沐浴吗不,绝不.从第一个人降生起,人类就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引用名言,有的放矢,开门见山,点明论题)从懵懂无知到学识广博,是探索的过程;从第一颗卫星上天到人类踏上外星球,是探索的过程;从物种起源到科技时代是探索的过程;一切事物从起源到发展也在不断探索.总之,无时无刻,我们都在无休止的探索.(正面论述,探索是什么)如果没有"探索",这个世界将会怎样,我们不敢设想.也许我们还过着原始群居生活,用火驱赶野兽,或许我们还没有发现火种.也许我们在采摘野果充饥,或许我们还不知道那些果子能吃,也许,也许……(从反面论述,如果没有"探索"的结果)然而,我们选择了探索,我们在不断的走向未知,破译未知.哥伦布选择了探索,他发现了美洲大陆;哥白尼选择了探索,他创立了"太阳中心说";达尔文选择了探索,他出版了《物种起源》;门捷列夫选择了探索,他发现了元素周期律;马克思选择了探索,他领导人类进行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正是他们的选择,创造了我们的今天,是探索创造了一切.(深入分析:举例论证,亮出观点:"人类选择了探索,创造了今天,是探索创造了一切.")人类发展了,社会进步了,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了,既然这样,我们是否可以放弃探索了呢那么我问你想让世界停滞不前吗想让人类固步自封吗显然,谁都不想,那么我们就不能放弃探索,不能安于前人创造的幸福而破灭后人的幸福,因此我们还要探索,人类还要探索,万事万物都要探索.(联系现实:我们是否可以放弃探索了呢论证有力)时代发展需要探索,人类进步需要探索,那是长远的探索.国家兴旺需要探索,民族昌盛需要探索,这是眼前的探索.学业有成,需要探索,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现在,你还安于只看看阳光吗我想你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已决定了选择探索,选择这条没有尽头没有极限的路.那么,我说,走下去吧,也许少了你的探索,世界就会少了很多精彩,多了几份遗憾.(总结:呼应开头,深化中心)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三)【作文试题】善待生命要求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训练重点】议论文的论证角度【写作指导】一,注意分析题目词语间的结构"善待生命"是动宾结构,写作重点应该放在动词上."善"是"待"的修饰成分,提出了写作内容上的某些特点."生命"是宾语,指明了对象.二,立意要新以问领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