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二作文序列训练与指导 (精选)-优秀word范文 (64页)

合集下载

高中作文教学训练序列的建构与实践

高中作文教学训练序列的建构与实践

高中作文教学训练序列的建构与实践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高中作文教学的体会。

你们知道吗?高中的作文课可是特别重要的。

因为高考作文的分数可是很高的哦!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学习作文。

可是作文并不容易,写出一篇好的作文需要有很多训练。

那么老师是怎么教我们作文的呢?我告诉你们吧。

老师会让我们分几个阶段来练习作文。

第一个阶段就是"基础训练"。

这个阶段老师主要教我们一些写作文的基本功,比如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怎么使用修辞手法、怎么行文有条理等等。

这个阶段我们会做很多小练习,比如仿写名家名篇、修改病句、扩写词语等。

做这些练习可以逐步掌握写作文的基本技能。

第二个阶段是"综合训练"阶段。

在这个阶段,老师会布置一些比较完整的作文题目,让我们动脑筋思考,然后把所学的东西综合运用起来。

比如老师可能让我们就"人生最宝贵是什么"这个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我们就要动动脑子,先想主旨和论点,然后再用一些好词好句和修辞手法把文章写好。

老师一般会批改我们的作文,指出我们哪里写得不够好,然后我们要按着老师的意见改正过来。

渐渐地,通过反复的练习,我们的作文水平就会提高了。

接下来就是"实战训练"阶段了。

这个阶段老师会布置一些跟真实高考作文题目差不多的题目,让我们当场临阵写作。

所谓"实战"就是要模拟真实的考场,看看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能不能写出一手好文章。

有时我们会相互批改,这样就能互相学习彼此的长处。

经过这三个阶段的训练,相信大家在高考作文时就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老师讲得很有道理吧?老师总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教我们,所以虽然艰难但我们都在慢慢进步。

不过写作文也不能总是"老师讲、学生听"那么单调。

有时我们也会玩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继词接龙"——老师说一个起头词语,我们依次补充下去组成一个段落;或者"随机作文"——老师给我们一些随机的名词、动词,我们就得运用这些词语写一篇作文。

高二议论文作文序列1

高二议论文作文序列1

例2、好的心态,让你在做事时富有准则,远离盲目。王选, 作为中文排印技术的开创者,深刻地证明这样的道理。在面对孤 寂的实验室里,王选保持着积极的心态,苦心经营十八年,终于 成功地创造出了领先欧美的汉字招照排技术,为国奉献。应该说, 是他的心态帮他忍受住孤独,踏实做事。好的心态能让人有原则 的做事,为成功撒下滋润的甘露。
的智慧。(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
能够给人自由。(结论句)

例2、人要学会感恩和宽恕。(观点句)感恩是生命中婀娜的线 条,铭记别人的赐予会使生命变得厚实而绚丽,宽恕是森林中的 一缕阳光,叶缝中透过的温暖会融化最寒冷的冰,化成水,成为 滋润生命的养料。(阐释句)幼稚的孩子总是记着屁股上爸爸留 下的“五指山”,却忘记了寒风中父亲坚实的臂膀为自己挡住刺 骨的冷风。(材料句1)我曾经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我用幼稚的 语言伤害过父亲爱我的心,当我为父母的一点错误而任性发脾气 的时候,感恩和宽容早在我的心中荡然无存。(材料句2)作为 社会中的一员,唯有会感恩会宽恕,才能领会生命的真谛。(分 析句)在生命的河流中,我们记住的应是同舟共济,忘掉的应是 彼此不愉快的碰撞。(结论句)
例文
材料句
有底线的人生,才不会被污染。纵使平庸,纵 使没有衣冠华服,也不能让自己失去那一颗纯洁的 心。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身在浊世而不染一丝 污渍,便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生活。在污言秽语扑面而来之际,在国君的威逼之 下,李太白坚持本心而不动摇,写下了“安能摧眉 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的豪言。这都是名 流千古的人,他们都有着内心的底线,都有一份坚 持。而没有底线的人,不是遗臭万年,就是化为历 史的尘埃了。荒淫无道的商纣王,残暴的秦始皇, 还有那“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查查历代各朝的 亡国之君,哪一个是有原则有底线的?

构建高中作文训练体系---高二指导板块(人教版高二必修)

构建高中作文训练体系---高二指导板块(人教版高二必修)

构建高中作文训练体系---高二指导板块(人教版高二必修)高二作文训练目标(一)议论文写作训练一、存在问题议论文是现实生活中应用最广泛,考场最常见的一种文体,也是几种常见文体中写作难度最大的一种,之所以难写,是因为它对逻辑思维的要求很高。

而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是:(1)文体意识不明确,议论性不强.(2)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用例古板、勉强,甚至不堪用而用之;至于理论的阐述更是无力展开。

(3)在论证的过程中就是论点加上二三个事例,像小孩玩积木一样简单堆砌起来,缺乏必要的议论。

这种观点加材料,根本就无法把两者联系起来进行必要的分析说理。

(4)不能很好地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容易产生思维偏向,常前后脱节,顾左右而言他。

考察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思维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平时写作或考场作文中所存在的问题症结何在。

其一,材料奇缺,信息库储存的信息少得可怜。

在写议论文的时候,正面论证总喜欢援引司马迁、陈景润、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的事例,一旦要用反例,又津津乐道于方仲永的幼年、牛顿的晚年?究其原因,就是信息库缺乏写作议论文的必需的材料,事实的或理论的。

这无形之中陷入了提取信息捉襟见肘的窘境,其结果轻则用例古板,重则知其不堪用而用之,以致材料不能为观点服务。

其二,论证无力,信息的组合缺少分析的链条。

遗憾的是学生的议论文往往观点加材料(事实),缺少分析的链条,因而论证显得干瘪无力。

其三,转移论题,不具备对组合加工的结果进行正确评价的能力。

当他们在对组合加工的结果进行评价、取舍的时候,无法淘汰无效思路,而误把它当作正确的设想加以肯定。

这样,学生津津乐道于离谱的话题而不自觉,便也不足为怪了。

二、相应措施对症下药,事半功倍。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是迅速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帮助学生建设信息仓库,以解除他们“无米之炊”的苦恼。

秦牧说,写文章“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

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序列之五步训练法

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序列之五步训练法

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序列之五步训练法一、学会分析论据,学会“议例”二、掌握叙述事实论据,学会“叙例”三、写好一个完整的议论文段四、掌握设置分论点、学会找“理”五、写好议论文的开头和结尾一、学会分析论据,学会“议例”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引用充足的论据作为证明论点的材料是十分必要的。

可是不少同学在议论文写作中往往只注意引用论据,却不会对论据作分析。

而分析论据进行“说理”恰恰是议论文文体的本质特征。

针对这一议论文写作“核心”环节的薄弱,可以训练学生六种常用的论据分析方法:求质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阐释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辩证分析法。

掌握每一种方法,可通过指导学生经过五个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来实现(简要阐释、举例说明、归纳规律、练习掌握、答案参考比如,训练学生掌握因果分析法:①简要阐释: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某种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事出必有其因,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由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推导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而揭示出事物发展的规律,使论据有力地证明观点。

②举例说明:例如《近墨者黑》一文中引用“孟母三迁”这一事例后的一段分析:“……为什么孟母初居墓旁,孟子便每天只会学哭呢?这是因为人有社会属性,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直接联系,一个人的性格行为,不可避免地要烙上周围环境的印记。

所以说,近墨者黑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

”本段文字就是通过分析孟子行为的原因,从人的社会属性的角度考虑,阐明了环境对人的直接影响,发挥了事例的论证作用,直接论证了“近墨者黑”的必然性。

③归纳规律:这种方法具体说,就是对论据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其议论分析的文字往往有这样的标志性词语,如“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等。

④运用因果分析法分析下列提供的论据,使它能证明“惟有靠奋斗,才能冲破‘埋没’的压力”这一论点:论据: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

论高中作文序列训练

论高中作文序列训练

根据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写作教材的特点,从中精选出典范例文,再根据所选范文的特点,确立相应的知识能力训练点、思维能力训练点和思想内容积蓄点,组成一个读写结合训练序列。

教学实践中,通过确定年级学段的推进序列,选择恰当的读写结合点,搭建有效的练笔平台,扩大读写积累途径等,将作文序列训练有效地落在了实处。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温立三在《强调读写结合:修订后课标的一个亮点》一文中指出:“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以读促写和读写结合,是对语文教育传统经验的重新发现,是对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呼吁的一种积极回应。

希望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能注意到这个亮点,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地凸显这个亮点。

”但是,读与写如何结合、在何种程度上结合,并未获得一致的认识和富有成效的经验。

笔者以为,读与写的高度配合,无需另立一种独立于阅读教材之外的作文教材,只要在现有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以阅读教材的课文为作文的范文,建立一套作文训练序列的教材。

如此一来,阅读教学就在相当程度上同时成为作文训练序列的范文讲解,从而为师生大幅度地减轻教与学的劳动负荷。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着手进行了构建与阅读教材相应的作文教学序列——“基于校本的高中作文训练序列”的研究,以形成有序、科学、系统、实用、可操作性强的高中作文教学序列。

本文试对研究思路与操作要点作一阐析。

一、作文序列训练的教学目标分析写作往往汇集着学生的观察、认知、判断、分析、积累、记忆、联想、想象、兴趣、激情、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因此,构建作文序列有许多的角度和标准。

韦志成教授在《作文教学论》中说:“如果把作文素质分解一下的话,中学作文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传授写作知识、技法;培养基础的写作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王光祖教授在《写作》中也谈到:“学习写作,最实际的目的当然是训练思维;基础理论知识、技法知识的学习,在写作课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高二作文序列训练共63页文档

高二作文序列训练共63页文档

1
0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高二作文序列训练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63

议论文写作训练序列(一)

议论文写作训练序列(一)

议论文写作训练序列(一)——认清文体和结构【训练目标】1、了解议论文文体知识,把握文体特征。

2、整理文章思路,把握议论文结构。

【教学重点】认识议论文结构,拟写议论文提纲。

【教学难点】拟写议论文的提纲【学习过程】一、高二作文安排设想1、高二学生对议论文的写作较为陌生,应指导其写作,教给他们一定的写作方法,按方法行文,能促使其较快地上路子。

2、指导学生学写议论文,应从掌握常见的议论文结构入手,然后再从局部突破,从整体再到部分的写作训练,符合认知规律。

3、在提倡写“绿色作文”的今天,应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各种写作方法,千万不能让固定的方法所左右,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写法之后,要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促使他们从“有法”到“无法”,从“共性”到“个性”,从“约束”到“自由”的转变,努力写出充满个性的议论文。

二、了解文体知识高考中,绝大多数考生写的是议论文,不少议论文不像议论文。

主要表现是: 1、议论文结构不合体。

2、思路不合逻辑。

3.论点和论据之间缺乏必要的粘连。

4、文体特征不明。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1、论点: 作者所持的观点和看法,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文题、开篇、文章中间、结尾。

看看这些文章,论点在哪儿?《六国论》《拿来主义》《阿房宫赋》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

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

像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

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高二作文序列训练及指导

高二作文序列训练及指导

高二作文序列训练与指导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一)【题目】说“安逸”要求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概说】休谟在他的著作《人性论》里曾经这样评论逆境对人的影响:“顺境使我们的精神闲散无用,使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力量,但是障碍却唤醒这种力量而加以运用。

”由于懒惰和享乐的天性,人们在顺境时,往往不思进取,贪图享乐;身处逆境时,反而更能够激发求生的本能、强大的事业心和与命运交战的强烈愿望。

贝多芬在困境中“扼住命运的咽喉”,曹雪芹在困顿里著述《红楼梦》,海伦·凯勒虽重残却一生与命运斗争……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他们的顽强精神非常值得生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一代学习和借鉴。

【议论文基本常识】1、关于议论文结构的基本知识第一部分:引论——提出问题(提出论点或论题)第二部分:本论——分析问题(就论点展开分析、论证)第三部分:结论——解决问题(总结全文,提出解决的办法)2、常见的结构主要有四种: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训练重点】议论文的结构总分式(1)、提出中心论点或论题(2)、进行分析议论:什么是为什么怎么办(3)、呼应开头、回扣中心【参考论据】1、道理论据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

(英国诗人拜伦)痛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人杰的乳汁。

(法国作家雨果)2、事实论据芬兰维多利亚公园在世界爱鸟日放飞了一只关在笼子里四年的秃鹰。

当人们还在为这样的善举津津乐道时,三天后,一位游客在距公园不远处的小树林里发现了秃鹰的尸体。

解剖发现,秃鹰死于饥饿。

一位动物学家在考察非洲奥兰洽河两岸的动物时,发现河西岸的羚羊比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强,奔跑速度快,生存能力强。

原来,河西岸有一个狼群,而东岸则没有。

秃鹰原本是一种猛禽,敢于和美洲豹争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高二作文序列训练与指导 (精选)
高二作文序列训练与指导
议论文写作指导与训练(一)
【题目】说“安逸” 要求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概说】
休谟在他的著作《人性论》里曾经这样评论逆境对人的影响:“顺境使我们的
精神闲散无用,使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力量,但是障碍却唤醒这种力量而加以
运用。

”由于懒惰和享乐的天性,人们在顺境时,往往不思进取,贪图享乐;
身处逆境时,反而更能够激发求生的本能、强大的事业心和与命运交战的强烈
愿望。

贝多芬在困境中“扼住命运的咽喉”,曹雪芹在困顿里著述《红楼梦》,海伦·凯勒虽重残却一生与命运斗争??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多是抱着不屈不
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他们的顽强精神非常值得生在和平年代
的年轻一代学习和借鉴。

【议论文基本常识】
1、关于议论文结构的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引论——提出问题(提出论点或论题)
第二部分:本论——分析问题(就论点展开分析、论证)
第三部分:结论——解决问题(总结全文,提出解决的办法)
2、常见的结构主要有四种:
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训练重点】
议论文的结构总分式
(1)、提出中心论点或论题
(2)、进行分析议论:什么是为什么怎么办
(3)、呼应开头、回扣中心
【参考论据】
1、道理论据
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

(英国诗人拜伦)
痛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人杰的乳汁。

(法国作家雨果)
2、事实论据
芬兰维多利亚公园在世界爱鸟日放飞了一只关在笼子里四年的秃鹰。

当人们还
在为这样的善举津津乐道时,三天后,一位游客在距公园不远处的小树林里发
现了秃鹰的尸体。

解剖发现,秃鹰死于饥饿。

一位动物学家在考察非洲奥兰洽河两岸的动物时,发现河西岸的羚羊比河
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强,奔跑速度快,生存能力强。

原来,河西岸有一个狼群,而东岸则没有。

秃鹰原本是一种猛禽,敢于和美洲豹争食。

但远离天敌,结果就失去了生存能力。

羚羊是动物界的“神行太保”,但由于东岸的羚羊没有天敌,才弱不禁风,消弱了生存能力。

是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笼子,如同笼子里的秃鹰一样,虽然它能让人暂时
乐而忘忧,流连忘返,但它毕竟是笼子。

(《海外文摘》)
【学生习作】
说“安逸”
高二(12)王正齐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

追求安逸不是
贪图享乐,而是人们所向往的静明清逸的境界。

淡泊明志,宁静志远,溯古莫非元亮。

他决绝走出尘网,走出朱门酒肉的仕途
生活。

步着盈露点滴的草儿,伴着溢着清澈脉脉的菊香,开始追求清新淡雅、
安逸坦荡。

农忙时节,与质朴的农夫相约耕耘,日暮荷月锄归,寄希翼于平淡。

农闲时节,伴着纷飞的细雨,酌着新酿的春酒,泛览山海图、周王传。

在秋风
中登东皋舒啸,临
清流赋诗。

他带着高邈傲然隐没于山林之中,弃利禄功名于俗世。

粗茶淡饭似
琼浆,鹊鸟啼啭如天曲。

陶渊明曼舞轻歌,追寻着洒脱与闲适,追求着内心的
满足与悠扬。

他在鱼戏莲叶间释然,在轻啜茗韵、静听天籁后开怀。

一蓑烟雨
任平生,醉于风流云散、疏烟淡月。

他淡淡地诠释着精神最高层次的意义。


安逸中寻觅着朴实与真性情。

这种淡然是一种博爱且静谧而不沉沦。

贪图享乐则是人们以享乐为目的,奢侈浑噩、游戏人生。

安逸造雅士,纨绔源
享乐。

贪图享乐与追求安逸有最本质的区别。

横越千年,一位清秀的人来到人间,在纯洁的精神层次漂泊,他是海子。

海子
太干净了,他向往着纯净安逸,他是那样的透明,一直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沉湎。

希望生活是安逸的、流畅的、毫无压迫的。

可是当他发现现实中充斥着金
钱与名利的硝烟时,他愕然了。

最后留下了“我愿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
暖花开。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

”追求安逸,是心灵的无尘,是对事物率真的诉说,是品德的
高尚,是看透凡尘的顿悟,但决不是贪图享乐。

【简评】“追求安逸不是贪图享乐,而是人们所向往的静明清逸的境界”这是
本文的中心,也是作文的纲。

作者以陶渊明和海子为例,论述安逸的实质,
学以致用,可谓匠心独运。

追求安逸与贪图享乐两相对照,使安逸的本质更加彰显。

文章最后一段句式整饬,总结全文,追求安逸之呐喊如高亢旋律戛然而止,启人思考。

“腹有诗书气自华”,本文也充分展示了小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

【例文】说安逸
北京考生
有人说,物质文明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安逸便成为一种必然。

但我并不这么
认为,因为安逸并不是什么好事。

欧阳修的《伶官传序》阐释的就是安逸的危害。

庄宗临危受命,谨记父训,夙兴夜寐,发愤图强,不几年时间便征服了燕国、梁国,壮志得酬。

但他不居安思危,不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
道理,最后为数十伶人所困,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自是情理中事。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安逸确是致祸之根,信然。

其实一部浩繁的中
国历史,因为安逸而致国破家灭又何止庄宗一人?信手拈来,比比皆是。

才华横溢的隋炀帝如果去残暴,纳忠言,远声色,斥奸佞,谁敢说他不会成为
一位明君?可历史却和他开了个玩笑,追逐声色犬马,贪图享乐安逸,最终
国灭身死,反落了个千古骂名,可悲!
盖世枭雄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华夏,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以利天下贸易往来,如果没有后来的残暴专制,也堪称一代英杰,盖世勋遒。

可惜他无自知之明,
暴殄天物,为追逐安逸享乐,广征美女,大兴土木,修阿房宫,骊山陵墓,以
致怨声四起,民愤鼎沸,结果留给后世一个短命的王朝。

诸如此类的人物不胜枚举,唐明皇、明僖宗、清代的嘉庆、道光、咸丰诸皇帝
等等皆为中国历史上无能之帝王。

无能只是表象,而造成无能的原因皆因贪
图享乐安逸。

我明白了唐太宗感喟“君,舟也;民,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深意;
我也明白了明太祖朱元璋“坐天下比打天下更难”的感慨的内涵;我更明白了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全党同志的谆谆教诲“我们必须预防敌人的糖衣炮弹的
攻击??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
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一个人不能贪图安逸,一个民族不能贪图安逸,一个国家不能贪图安逸。

贪图
安逸的人注定是玩物丧志、无所作为的;贪图安逸的民族注定是没落的,没有
活力和创造力的;贪图安逸的国家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势必被淘汰被
抛弃的。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谨记。

【简评】“安逸并不是什么好事”这是本文的中心,这是作文的纲。

作者从《伶官传序》起笔,排列出庄宗、隋炀帝、秦始皇,还有唐明皇、明僖宗,清
代的嘉庆、道光、咸丰等人,可谓材料充实,分析到位,令人信服;尤其是引
证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名言和毛泽东两个“务必”的伟大指示,
作为自己观点的佐证,可见其思想的高度,给读者的启迪是多么深刻。

自然界的启示
北京考生
在美国的阿拉斯加自然保护区内,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狼全部都消灭了。

鹿没
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饮食在山林中。

十几年的功夫,鹿群由几千只发展
到四万只,但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活。

植物也因鹿的大量
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本身也因安逸少动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

人们
只好把狼再引进来,不久,鹿与自然保护区又恢复了生机。

看了上面的资料,你受到什么启发,有什么感想?鹿为什么由当初的大量繁殖
到大量的死亡呢?原因再简单不过了,是因为安逸的生活条件,安逸的生活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