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一、教案概述1. 教学对象:小学生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及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资源:课件、视频、实践活动材料等。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自然灾害的种类及预防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掌握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自然灾害的预防方法。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灾害的新闻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关注。

(2)讲授: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如地震、洪水、台风、山体滑坡等,以及各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

(4)实践: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地震逃生演练、防洪措施演示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第二课时:地震安全教育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地震的特点及危害,掌握地震逃生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冷静地采取逃生措施。

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自然灾害种类及预防知识。

(2)讲授:详细介绍地震的特点、危害及地震发生时的现象。

(4)实践:进行地震逃生演练,让学生熟悉逃生路线和动作要领。

3. 第三课时:洪水安全教育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洪水的特点及危害,掌握防洪措施和自救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洪水来临时能够采取有效的防洪措施和自救方法。

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前两课时学习的地震和自然灾害预防知识。

(2)讲授:详细介绍洪水的特点、危害及洪水来临时应注意的事项。

(4)实践:进行洪水自救演练,让学生熟悉自救方法和动作要领。

4. 第四课时:台风安全教育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台风的特点及危害,掌握台风来临时的防护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台风来临时能够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

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前三课时学习的地震、洪水和自然灾害预防知识。

(2)讲授:详细介绍台风的特点、危害及台风来临时的防护措施。

(4)实践:进行台风防护演练,让学生熟悉防护措施和动作要领。

(完整版)预防自然灾害教案

(完整版)预防自然灾害教案

(完整版)预防自然灾害教案预防自然灾害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提供预防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和应对常见自然灾害,并加强他们的防灾意识和行动能力,以提高他们在灾害发生时的生存能力和应对能力。

目标- 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 学会识别自然灾害的迹象和预警信号。

- 掌握逃生和求助的基本技能。

- 增强防灾意识,能够制定并执行个人和集体的防灾计划。

- 学会合理利用资源,以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自然灾害的分类及特点- 地震- 特点:地壳震动引起破坏、地面震动等- 预防措施:室内避震、寻找安全地带等- 洪水- 特点:水位上升,导致地区被淹- 预防措施:远离危险区域、携带应急物品等- 台风- 特点:狂风暴雨,引发风灾、水灾等- 预防措施:加固建筑物、关窗避风等2. 自然灾害的预警和逃生- 研究地震预警信号和求助方法- 研究洪水预警信号和逃生路线- 研究台风预警信号和避风措施3. 制定防灾计划- 分析本地区的自然灾害风险- 制定个人和家庭的防灾计划,包括应急联系人、逃生路线等- 组织学生制定集体防灾计划,包括学校防灾演等4. 资源的合理利用- 研究如何合理利用水、食物等资源- 研究如何在灾害发生后自救和互救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演示等多媒体形式进行知识传递。

- 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演和实地考察,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

- 设立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制定防灾计划和分享防灾经验。

教学评估- 设计测验,测试学生对自然灾害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 观察学生在模拟演和实地考察中的表现和应对能力。

- 鼓励学生制作展板或写作防灾心得体会,展示他们的理解和研究成果。

参考资源- 自然灾害防治知识手册- 预防自然灾害课件- 自然灾害实例分析书籍结束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增加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正确识别和应对自然灾害,并具备制定和执行防灾计划的能力。

这将帮助他们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保护自己和周围人的生命安全,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他们在灾难面前的生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灾害的种类:地震、洪水、台风、雷电等。

2. 各类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方法。

3. 紧急疏散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各种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方法。

难点:如何正确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投影仪及PPT课件。

2. 灾害预防和应对的演示模型。

3. 灾害现场的影像资料。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授相关知识和理论。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模拟应对灾害的场景。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真实的灾害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投影仪播放一段灾害现场的影像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讲授新课:教师讲授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包括种类、成因、预防和应对方法等。

3. 巩固练习:学生分组,模拟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场景,进行自救互救的演练。

4. 归纳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七、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测试、小组报告、观察学生的表现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能。

八、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各种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方法。

2. 在家中或学校进行一次灾害应对演练,记录演练过程和心得体会。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篇1一、教学重点:1、洪水、暴雨、雷击、台风等灾害天气预防教育。

2、溺水预防教育。

3、食物中毒预防教育。

4、交通安全教育。

5、用电安全教育。

二、班会环节1、讨论:夏季安全隐患有哪些?2、面对夏季安全隐患,我们给怎么办?三、洪水、暴雨、雷击、台风等灾害天气预防教育1、夏季降雨量充沛,也是洪水、暴雨、雷电、台风等灾害天气的多发季节,这些灾害天气会给学生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2、根据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应对灾害天气方面的安全教育。

遇暴雨、雷电、风雪等恶劣天气,不选择骑车方式出行。

3、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重视学校所在地区关于灾害天气的本土知识的挖掘和开发。

四、溺水预防教育1、夏季天气炎热,游泳和水中嬉戏是学生喜爱的运动和玩乐方式。

同时,夏季雨水多,池塘、河流、湖泊、水库、沙坑水位上涨,积水较深,游泳和水中嬉戏的安全隐患增加,很多水域不适合学生游泳和玩耍。

2、教育学生不要到不安全的水域去游玩。

预防学生发生溺水事故。

3、教会学生游泳,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

要采取必要措施,科学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熟练掌握游泳的基本技能外,还要训练学生在出现溺水的迹象时(如被水草缠住或腿抽筋),如何自救并进行相应的训练。

在开设游泳课的过程中,也要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以防发生意外。

五、食物中毒预防教育1、夏季气候炎热,微生物繁殖很快,食物容易发霉变质,非常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要适时进行食物中毒预防教育和食品卫生教育。

2、学校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工作。

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由于食用不洁食品或误食有毒、有害物质所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六、交通安全教育1、夏季白天时间长,学生放学后户外活动的时间也长,遇到交通安全隐患的机率也会增加。

2、结合学生常规的交通出行方式和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交通安全教育。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_共10篇 .doc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_共10篇 .doc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_共10篇范文一:《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一、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自然灾害,能举些例子吗?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防范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灾害。

首先,我们探讨: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有什么危害?请大家讨论一下。

然后老师总结:1、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2、雷电:雷电流高压效应会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击穿绝缘使设备发生短路,导致燃烧、爆炸等直接灾害。

3、严重暴雨洪涝,使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人们无家可归。

4、泥石流。

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5、滑坡。

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

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6、崩塌。

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二、具体的实例1、1994年,9417号台风灾浙江瑞安登陆,“风、雨、潮”三碰头,全省受灾农作物750万亩,死亡1126人;1996年,9608号台风先后在台湾基隆和福建福清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5400多万亩,死亡700多人;1997年,9711号台风先后在浙江温岭和辽宁锦州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面积1亿多亩,死亡240人;2001年广西连受“榴莲”、“尤特”两个台风袭击,出现大范围暴雨或大暴雨,全区48个县市区上千万人受灾,40多万人一度被洪水围困。

2、1995年7月,广东省遂溪县乌塘镇十多名学生在一棵大树下避雨遭雷击,当场击死2人,伤6人。

3、1995年8月3日,广东省顺德市乐从镇某管理区三个小孩刚刚离水上岸便遭雷击,一名11岁的小孩不幸死亡,其余两个小孩倒在地上4、1996年6月12日下午4时,广东省梅州市丙村一位姓谢的女中专实习生,搭乘摩托车回家途中遭雷击身亡。

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通用7篇)

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通用7篇)

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防范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篇1教学目标:⒈了解自然灾害的可怕性、不可抗拒性,懂得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⒉了解人们为减少和防止自然灾害所做的努力,并且为家乡的减灾防灾出谋划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准备:⒈搜集古代人民和大自然做斗争的故事。

⒉搜集相关的图片资料制作成卡片。

⒊教师准备好“点子卡”。

教学过程:一、故事会⒈教师导入:从古到今,人类都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不懈的斗争。

你们知道哪些这样的故事?请把你收集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吧!⒉学生讲故事。

如“大禹治水”“李冰修筑都江堰”“西门豹”等。

⒊教师:大家听了这些故事,有什么想说的呢?(注意引导学生对那些愚昧的做法进行批判)⒋教师小结,板书课题:大自然,请你息怒。

二、减灾防灾科技展⒈教师: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清楚,科学开始成为人们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

下面我们就来举办一个“减灾防灾科技成果展”,交流大家搜集的资料。

⒉学生分小组交流资料,然后推选有代表性的图片和卡片贴到黑板上,并介绍这些措施或仪器在预测、减轻、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中发挥的作用。

(请参照“资源搜索”中相关资料)三、点子工作室㈠汇报讨论1、你了解到我们的家乡以前发生过什么样的自然灾害?2、为此,家乡的`人们都采取了哪些减灾防灾措施?3、我们可以为减灾防灾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为了发挥我们这些“小诸葛”的作用,咱们成立一个“点子工作室”,为家乡的减灾防灾献献计吧!㈡制作“点子”卡⒈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或两种家乡常发生的自然灾害,研究制作减灾防灾点子卡。

⒉点子卡样式例举:“减灾防灾”点子卡第小组成员:自然灾害名称主要发生时间灾害特征及危害:(简要介绍)减灾防灾金点子:(具体操作)⒊展示“点子”卡,小组汇报。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教案名称: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2.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和预防措施;3.培养学生正确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意识。

教学内容:1.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2.自然灾害的危害和预防措施;3.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危害和预防措施,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灾害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危害,并探索解决方案;3.观察和实践法: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4.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合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意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40分钟)1.导入:播放一段关于自然灾害的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介绍常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并讲解其分类和特点。

3.讨论和总结: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总结不同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

第二课时:自然灾害的危害和预防措施(40分钟)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并讲解上节课讨论的结果。

2.讲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和预防措施: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并提供不同的预防措施。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预防和应对其中一种自然灾害,并展示他们的成果。

第三课时: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0分钟)1.导入:播放一个自然灾害应对短片,引起学生的思考。

2.讲解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介绍应对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避震桌的使用、防洪知识等。

3.观察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在震区进行地震逃生演练、在水边进行防溺水体验等。

第四课时: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40分钟)1.导入:提问学生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个人的行动会对结果有什么影响,并请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学会应对自然灾害,预防灾害风险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学会应对自然灾害,预防灾害风险

自然灾害是无法控制的,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而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应对和预防灾害风险。

进行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地震安全教育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它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威胁。

我们在进行地震安全教育时,应该重点教育以下内容:1. 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立即寻找避难场所,如果无法找到避难场所,应该趴在地上,用手保护头部,等待地震过去。

2. 家庭防震和避难措施建立和维护。

3. 灾后的急救和自救方法。

二、雷雨天气安全教育雷雨天气虽然不像地震那样具备致命灾害的威胁,但却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和不便。

在进行雷雨天气安全教育时,重点需教育以下内容:1. 在雷雨天气中要切勿站在露天场地,或是站在铁桥, 铁栏杆等上面。

2. 车辆驾驶注意安全,一旦遭遇暴雨和雷电暴可以驶入房屋或充足的大型建筑物内进行避雨和避雷。

3. 关注天气预报,避免远离民居和不利疫情防控的集中居住场所,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三、洪水安全教育洪水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它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非常大。

在进行洪水安全教育时,我们应该重点教育以下内容:1. 在发生洪水时,要及时撤离,尽量远离洪水,避免被卷入洪水中。

2. 每个家庭应该建立好自己的避难所,并在平时维护好这些避难所,方便在灾难来临时,立即避险。

3. 灾后的急救救援和自救救援方法。

四、台风安全教育台风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的威胁。

在进行台风安全教育时,我们应该重点教育以下内容:1. 注意收听气象预报,关注台风的走向和风力。

避免在台风来临前出门,做好室内的防台风准备。

2. 维护房屋建筑的防台风设施。

台风来临前,应该加强房屋的防台风措施,确保房屋的安全。

3. 灾后的急救救援和自救救援方法。

五、火灾安全教育火灾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非常大的威胁。

在进行火灾安全教育时,我们应该教育以下内容:1. 防范火灾的发生,注意消灭火源,维护好家中的电器和燃气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自然灾害,能举些例子吗?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是:如何防范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灾害。

首先,我们探讨:台风、雷击、泥石流、洪涝等有什么危害?请大家
讨论一下。

然后老师总结:
1
“跨亡
10
“榴莲”、“尤特”两个台风袭击,出现大范围暴雨或大暴雨,全区48个县市区上千万人受灾,40多万人一度被洪水围困。

2、1995年7月,广东省遂溪县乌塘镇十多名学生在一棵大树下避
雨遭雷击,当场击死2人,伤6人。

……
三、分析台风、雷击、洪涝形成的原因
1、台风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比较高的海洋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

只有在热带的海洋上才是台风生成的地方。

那里海面上气温非常高,使低层空气可以充分接受来自海面的水源。

那里又是地球上水汽最丰富的地方,而这些水汽是台风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动力。

没有这个原动力,台风即使已经形成,也会消散。

其次,那里离开赤道有一定距离,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偏转力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台风发展气旋式环流和气流辐合的加强。

第三,是热带海面情况比中纬度处单纯,因此,同一海域上方的
的人身安全,因此当遇到危险应及时地把有关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

2、如何防范雷击:
??(1)不能停留在建筑物的楼(屋)面上。

??(2)要注意关闭门窗。

??(3)不宜使用花洒冲凉。

??(4)不宜靠近建筑物的外墙以及电气设备。

??(5)不宜进入棚屋、岗亭等没有防雷装置的低矮建(构)筑物。

??(6)不宜躲在大树底下。

??(7)不宜在旷野高举物体。

??(8)不宜在水面或水陆交界处工作、玩耍。

??(9)不宜快开摩托车和骑自行车。

??(10)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

??(11)雷雨天停打手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