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总复习 (完整版)

统计学总复习  (完整版)
统计学总复习  (完整版)

统计学原理总复习(完整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B )。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

解析标志表现有品质标志表现和数量标志表现之分。品质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述,因此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但对其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数量标志表现是一具体数值,也称标志值。

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B )

A、调查单位

B、总体单位

C、调查对象

D、填报单位

解析: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个别事物

3.2010年11月1日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 C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经常性调查

解析: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借以认识同类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及本质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典型调查要求搜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搞清所调查的典型中各方面的情况,作系统、细致的解剖,从中得出用以指导工作的结论和办法。重点调查是指在全体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取得统计数据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由于重点单位在全体调查对象中只占一小部分,调查的标志量在总体中却占较大的比重,因而对这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所取得的统计数据能够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一次性调查是间隔一定时间而进行的调查,一般间隔时间相当长,如一年以上,它是对事物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进行的登记,如工业普查、设备普查等。一次性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事物在某一时间点上的水平、状态的资料,例如人口普查。经常性调查是指结合日常登记和核实资料,通过定期报表而进行的一种经常的,连续不断地调查.这种调查不必专门组织调查机构,而是利用原有的机构和力量,通过层层上报和汇总资料取得全面资料

4.单项式分组适合运用于( C )

A、连续性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离散性数量标志中标志值变动范围比较小

D、离散型数量标志中标志值变动范围很大

解析:用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形成单项式变量数列,称为单项式分组(Monomial subgroup)。一般适用于离散型变量且变量变动不大的场合。单项式分组在离散性变量范围较小下用,组距式分组离散性变量范围较大下用和连续性变量下用

5.计算向上累计次数及比率时,各累计数的意义是各组( A )

A、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或比率

B、上限以上的累计次数或比率

C、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或比率

D、下限以下的累计次数或比率

解析:向上累计,又称以下累计,是将各组次数和比率,由变量值低的组向变量值高的组逐组累计。祖距数列的向上累计,表明各组上限以下(小于等于上限)总共所包含的总体次数。

向下累计,又称以上累计,是将各组次数和比率,由变量值高的组向变量值低的组逐组累计。(大于等于下限)

6.某组数据为左偏分布时,该数据的众数、中位数、算数平均数的大小关系是( A )

A 、众数>中位数>算数平均数

B 、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 、中位数>众数>算数平均数

D 、中位数>算数平均数>众数

解析:众数、中位数与算术平均数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于总体次数分布的状况。当次数分布呈对称的钟型分布时,算术平均数位于次数分布曲线的对称点上,而该点又是曲线的最高点和中心点,因此,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三者相等。当次数分布呈非对称的钟型分布,由于这三种平均数受极端数值影响程度的不同,因而它们的数值就存在一定的差别,但三者之间仍有一定的关系。当次数分布右偏时,算术平均数受偏高数值影响较大,其位置必然在众数之右,中位数在众数与算术平均数之间,因而有如下的关系:。反之。当次数分布左偏时,算术平均数受偏小数值的影响较大,其位置在众数之左,中位数仍在两者之间

7.设p 表示商品的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1

011q p q p ∑∑说明( B ) A 、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B 、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C 、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D 、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解析:可对照下面第七类型计算题进行理解

8.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 C )

A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

B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

C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差

D 、以上都不对

9.已知变量x 与y 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指出下列回归方程中哪一个肯定是错误的( C )

A 、y ?=–10-0.8x

B 、y ?=100-1.5x

C 、y ?=–150+0.9x

D 、y

?=25-0.7x 解析:可对照下面第五类型计算题(1)理解

10.在回归方程y ?=a+bx 中,回归系数b 表示( B )

A 、当x =0时y 的期望值

B 、x 变动一个单位时y 的变动总额

C 、y 变动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变动量

D 、x 变动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变动量

二、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统计分组 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研究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现象总体按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但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统计分组”。

2.综合指标综合指标是对大量个体指标及其数值进行分组、对比和加变等变换后得到的指

数。是某些个体指标的概括反映。其表现形式主要有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

其中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又可分为许多种类型和计算方法,如平均指标可分为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 3.同度量因素同度量因素亦称“同度量系数”或“指数权数”。是指使若干由于度量单位不同

不能直接相加的指标,过渡到可以加总和比较而使用的媒介因素。在编制总指数时,把不

能直接相加的要素过渡到能够相加的总体的媒介因素。同度量因素在计算总指数的过程中

对各指数因素起着权衡轻重的作用,所以也叫权数。

4. 长期趋势长期趋势是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社会现象表现为持续不断地向上增长或向下降低的趋势。

5. 判定系数

R^2判定系数就是拟合优度判定系数,它体现了回归模型中自变量的变异在因变量的变异中所占的比例。如R^2=0.99999表示在因变量y的变异中有99.999%是由于变量x引起。当R^2=1时表示,所有观测点都落在拟合的直线或曲线上;当R^2=0时,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不存在直线或曲线关系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有何区别与联系?统计指标和标志的区别表现为: 标志反映的是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有能用数量表示的数量标志,还有不能用数量表示的品质标志,而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都能够用数量来表示。指标是通过标志的综合得到的,因此标志是总体指标的来源和基础,指标则是标志的综合。但不能因此而把指标看成仅仅是标志值的量的积累,总体指标能反映出现象的本质属性和特征,获得个体标志难以显现的信息。

2.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一、总体范围应该一致

总体范围与指标数值有直接关系,如果总体范围有了变化,则指标数值须经过调整,使前后时间的数值能够进行比较。例如某市的行政辖区发生了变化,其辖区的工业总产值指标便应随之进行适当调整,才能进行前后对比。

二、指标经济内容应该相同

有时动态数列的指标,在名称上相同而经济内容各异,例如工业企业工资指标,按费用要素分组的工资包括全部职工工资;而按成本项目分组的工资则只包括基本生产工人的工资。如把不同经济内容的工资,混合编成动态数列反映工资的动态,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三、时期长短应该相等

在时期数列中,由于各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因此,各指标所属时间不等,就难以直接比较。但这一原则也不能绝对化,有时为了特殊研究的目的,还要求编制时期不等的动态数列。时点数列因其指标只反映一定时点的状况,一般不要求时间长短相等。还须指出,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都存在指标与指标间距离的所谓“时间间隔”,如果这种意义时间间隔相等,则更便于分析。

四、指标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和计算单位应该一致

指标的计算方法有时也称为计算口径,如指标计算口径前后不一致,则难以进行比较。价值指标的计算价格有多种,如零售价、批发价、出厂价、收购价等,应统一按一种价格编制动态数列,才能保证价格的可比性。计量单位也要一致,如吨、千克、市斤、公顷、亩等,在统计资料中变化很多,要注意调整一致后,再编制动态数列。

3.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影响因素有哪些?满意答案好评率:100%

抽样平均误差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标准差,它反映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与总体平均数(或总体成数)的平均差异程度。由于从一个总体可能抽取之个样本,因此抽样指标(如平均数、抽样成数等),就有多个不同的数值,因而对全及指标(如总体平均数、总体成数等)的离差也就有大有小,这就必需用一个指标来衡量抽样误差的一般水平。

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1)总体单位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差异程度愈大则抽样误差愈大,反之则愈小。

(2)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本单位数愈多,则抽样误差愈小。

(3)抽样方法。抽样方法不同,抽样误差也不相同。一般说,重复抽样比不重复抽样,误差要大些。

(4)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其抽样误差也不相同,而且同一组织形式的合理程度也会影响抽样误差。

4.什么是指数,指数有什么作用?

1. 狭义指综合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总动态的相对数。通称

总指数。 2. 广义指说明同类现象对比的相对数,既包括总指数,也

包括个体指数;既包括时间上的对比,也包括空间上的对比。

作用:

(1)综合反映复杂社会经济总体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

度。这是统计指数的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经济现象中,大量存在着不能直

接加总或不能直接对比的复杂总体,为了反映和研究它们的变动方向和变动

程度,只能通过统计指数法,编制统计指数才能得到解决。

(2)分析和测定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变动受各因素变动的影响。社会经济现

象总体中包含着数量因素和质量因素,通过编制数量因素指数和质量因素指

数,可以分析和测定各因素变动对总体变动的影响。

(3)研究平均指标指数变动及其受水平因素和结构因素变动的影响。平均

指标中包含水平因素和结构因素,因此可以编制可变组成指数,不变组成指

数和结构影响指数,研究平均指标的变动及其各因素变动对平均指标变动的

影响。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某农村供销社下属45个供销点的收购计划完成情况资料如下:

计划完成情况(%)供销点(个)计划收购额(元)

90以下 2 30000

90—100 17 180000

100—110 11 328100

110—120 14 310000

120以上 1 20000 要求计算该供销社收购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

(85*2+95*17+105*11+115*14+125*1)/45/100*100%=103.89%

2. 参考课本254,262 或参考下面第四类型计算题

某学院有4500名学生,随机抽选20%,调查在校期间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篇数,所得分布数列入下表:

按撰写论文篇数分组(篇)学生人数比重(%)

4以下4-6 6-8 8-10 10以上 8 22 40 25 5

合计100

试以95.45%(t=2)的概率推断:

(1)全校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每人撰写论文篇数。

x的平均数=6.94

方差=3.9564

抽样平均误差=0.663

极限误差=2*0.663=1.326

X平均值范围[ 5.614 ,8.266]

(2)撰写论文数在6篇以上的比重。

P=0.7 ,q=1-0.7=0.3

样本平均误差=0.02788%

样本极限误差=2*0.02788%=0.05576%

总体成数取值范围【69.944%,70.056%】

3.某厂产品产量及出厂价格资料如下表: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

产量出厂价格(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

甲乙丙吨

6000

10000

40000

5000

12000

41000

110

50

20

100

60

20

要求:对该厂总产值变动进行因素分析。(计算结果百分数保留2位小数)

基期总产值=6000*110+10000*50+40000*20=1960000

报告期总产值=5000*100+12000*60+41000*20=2040000

甲产品的产量变动 5000*110+10000*50+40000*20=1850000 ,1850000-1960000=-110000 -110000/1960000=-5.61%

使该厂总产值下降5.61个百分点,即下降110000

甲产品的价格变动 5000*100+10000*50+40000*20=1800000,1800000-1850000=-50000 -500000/1960000=-2.55%

使该厂总产值下降2.55个百分点,即下降50000

乙产品的产量变动......

4.已知某企业的产品销售资料如下:(参照课本P163)或参考下面第五类型计算题

年份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销售量(万件) 5.1 5.9 6.7 7.6 8.4 9.3

试用最小平方法拟合该企业销售量的长期直线趋势,并预测2012年的销售量?

更改年份记数方法后如下表:

年份 -5 -3 -1 1 3 5

销售量(万件) 5.1 5.9 6.7 7.6 8.4 9.3

设 y=a+bt

a=(5.1+5.9+6.7+7.6+8.4+9.3)/6=7.167

B=(-5*5.1+-3*5.9+-1*6.7+1*7.6+3*8.4+5*9.3)/(5*5*2+3*3*2+1*1*2)=29.4/70=0.42 Y=7.167+0.42t

2012n年的预测销售量为

Y=7.167+0.42*7=10.1

计算题练习:.

第一类型:

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

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

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计算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

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说明大多数

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第二类型

某地区1995—1999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

年份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粮食产量(万斤) 434 472 516 584 618

要求:(1)计算各年的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

(2)计算1995年-1999年该地区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量和粮食产量

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3)如果从1999年以后该地区的粮食产量按8%的增长速度发展,

2005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将达到什么水平?

解:(1)

年 份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粮食产量(万斤) 环比发展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

逐期增长量

累积增长量

434 - - - - 472 108.76 108.76 38 38 516 109.32 118.89 44 82 584 113.18 134.56 68 150 618

105.82

142.40

34

184

平均增长量=461

518410=-=--n a a n (万斤)464

34684438=+++==逐期增长量个数逐期增长量之和平均增长量(万斤) 成 绩 职工人数 频率(%)

60分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3 6 15 12 4 7.5 15

37.5

30 10 合 计 40 100

(2)平均发展速度%24.10943461840===n

n a a x (3)6008.1618.?==n n x a a =980.69(万斤)

第三类型:

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品种 价格(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万斤) 甲

1.2 1.4 1.5 1.2

2.8 1.5 2 1 1 合计 — 5.5 4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 品种 价格(元) X 甲市场 乙市场 成交额 成交量 成交量 成交额 m m/x f xf

甲 乙 丙 1.2 1.4 1.5 1.2 2.8 1.5 1 2 1 2 1 1 2.4

1.4

1.5

合计 — 5.5 4 4 5.3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

375.145.5/==∑∑=x m m X (元/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

3.5==∑∑=f xf X (元/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第四类型

某工厂有1500个工人,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出50个工人作为样本,调查其月平均

产量水平,得每人平均产量560件,标准差32.45

要求:(1)计算抽样平均误差(重复与不重复);

(2)以95%的概率(z=1.96)估计该厂工人的月平均产量的区间;

(3)以同样的概率估计该厂工人总产量的区间。

解: (1)

重复抽样: 59.45045

.32===n x σ

μ

(2)抽样极限误差x x z μ=? = 1.96×4.59 =9件

月平均产量的区间: 下限:-x △x =560-9=551件

上限:+x △x =560+9=569件

(3)总产量的区间:(551×1500 826500件; 569×1500 853500件)

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

要求:(1)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z=2)对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计。

(3)如果极限误差为2.31%,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

解:(1)样本合格率

p = n 1/n = 190/200 = 95%

抽样平均误差n

p p p )1(-=μ = 1.54% (2)抽样极限误差Δp =z μp = 2×1.54% = 3.08%

下限:-x △p=95%-3.08% = 91.92%

上限:+x △p=95%+3.08% = 98.08%

则:总体合格品率区间:(91.92% 98.08%)

总体合格品数量区间(91.92%×2000=1838件 98.08%×2000=1962件)

(3)当极限误差为2.31%时,则概率保证程度为86.64% (z=Δ/μ)

第五类型

某企业上半年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月 份

产量(千件) 单位成本(元)

1 2 3 4 5 2 3 4 3 4 73

72

71

73

69

6

5 68

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2)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动多少? (3)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 解:计算相关系数时,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不须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考虑到要配和合回归方程, 所以这里设产量为自变量(x),单位成本为因变量(y) 月 份 n 产量(千件) x 单位成本(元) y 2x 2y xy 1 2 3 4 5 6 2 3 4 3 4 5 73 72 71 73 69 68 4 9 16 9 16 25 5329 5184 5041 5329 4761 4624 146 216 284 219 276 340 合 计 21 426 79 30268 1481

(1)计算相关系数:

[][]∑∑∑∑∑∑∑---=2222)()(y y n x x n y x xy n γ

[][]9091.042630268621796426

2114816-=-?-??-?= 909.0-=γ说明产量和单位成本之间存在高度负相关。

(2)配合回归方程 y=a+bx

∑∑∑∑∑--=22)(x x n y

x xy n b =-1.82

x b y a -==77.37

回归方程为:y=77.37-1.82x

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减少1.82元

(3)当产量为6000件时,即x=6,代入回归方程:

y=77.37-1.82×6=66.45(元)

7.根据企业产品销售额(万元)和销售利润率(%)资料计算出如下数据:

n=7 ∑x =1890 ∑y =31.1 ∑x 2=535500 ∑y 2=174.15 ∑xy =9318

要求: (1) 确定以利润率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2)解释式中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

(3)当销售额为500万元时,利润率为多少?

解:(1)配合直线回归方程:y=a+bx b=()∑∑∑∑∑--2211x n x y x n xy =218907

15355001.311890719318?-??- =0.0365 a=∑∑-=---x n

b y n x b y 11=1890710365.01.3171??-? =-5.41 则回归直线方程为: y

c =-5.41+0.0365x

(2)回归系数b 的经济意义:当销售额每增加一万元,销售利润率增加0.0365%

(3)计算预测值:

当x=500万元时 y c =-5.41+0.0365500?=12.8%

第六类型

某商店两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

商品 单位 销售量 单价(元) 基期 计算期 基期 计算期

甲 乙 件 公斤 50 150 60 160 8 12 10 14

要求:(1)计算两种商品销售额指数及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2)计算两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

(3)计算两种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

解:(1)商品销售额指数=%09.1292200

28401501250816014601000==?+??+?=∑∑q p q p 11 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640=2200-2840=-∑∑00q p q p 11元

(2)两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09.1092200

2400220016012608000

==?+?=∑∑q p q p 1 销售量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200=2200-2400=-∑∑000q p q p 1元

(3)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33.118=2400

2840=∑∑101q p q p 1

价格变动影响销售额的绝对额:440=2400-2840=-∑∑101q p q p 1元

9.某商店两种商品的销售额和销售价格的变化情况如下:

商品 单位

销售额(万元) 1996年比1995年

销售价格提高(%)

1995年 1996年 甲 乙 米 件 120 40 130 36 10

12

要求:(1)计算两种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和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额。

(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计算由于销售量变动,消费者增加(减少)的支

出金额。

解:(1)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43.11033.15016612

.1361.1130361301==++=∑∑1111q p k q

p 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额:

67.1532.1501661=-=-∑∑1111q p k q p 万元

(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

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1011110

11

111q p q p q p p p q p q p k q

p 1111

而从资料和前面的计算中得知: 16000=∑q p 32.15010=∑q p 所以:商品销售量总指数=%35.93160

33.150000==∑∑q p q

p 1, 由于销售量变动,消费者增加减少的支出金额: ∑11q p -67.916033.15010-=-=∑q p 第七类型

某地区1984年平均人口数为150万人,1995年人口变动情况如下: 月份

1 3 6 9 次年1月 月初人数 10

2 185 190 192 184 计算:(1)1995年平均人口数;

(2)1984-1995年该地区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

解:(1)1995年平均人口数∑

--++++++=f f a a f a a f a a a n n n 11232121222 =181.38万人

(2)1984-1995年该地区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

%74.11150

38.181110=-==n

n a a x

统计学总复习

《统计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 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预测 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2.要研究某地区570家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A.每个工业企业 B.570家工业企业 C.570家工业企业每一件产品 D.570家工业企业全部工业产品3.为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对鞍钢、武钢、宝钢等特大型钢铁企业的产量进行调查,属于()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简单随机抽样调查 D.整群抽样调查 4.某商品销售量的前三个季度的季节指数分别为:112%,88%,90%,则第四个季度的季节指数为()。 A.102% B.110% C.98% D.100% 5.某厂2009年完成产值2千万,2010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5% B.5% C.115.5% D.15.5% 6.两个性质不同的指标相对比而形成的相对指标是()。 A.比较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7.当相关系数接近于()时,说明两变量间线性相关程度是很低的。 A.1 B.0 C.0.5 D.-1 8.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分类,可分为() A.普查和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 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D.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9.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10.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6年,第二组为8年,第三组为10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30%,第二组占5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A.8年 11.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按题型整理) 一、填空题(10分) 1.统计学的三种含义:统计工作;统计数据或统计信息;统计学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群体现象 3.根据统计方法的构成不同,可将统计学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根据统计方法研究和应用的侧重不同,可将统计学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实验设计法,统计描述法和统计推断法 5.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6.标志按其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两种。按其变异情况可以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可变标志称为变量。 7.统计总体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同质性、大量性和变异性。 8.统计指标按其作用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按所反映总体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9.总量指标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说明现象总体的规模和水平的指标,其表现形式为绝对数。 10.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按指标数值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可以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劳动量指标。总量指标按其说明总体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 11.平均指标说明分配数列中各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变异指标说明

各变量值分布的离中趋势 12.计量尺度的类型有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根据四种计量尺度计量结果,可将统计数据分为三种类型:名义级数据,顺序级数据,刻度级数据。 13.对名义级数据通常是计算众数,对顺序级数据,通常可以计算众数、中位数;对刻度级数据,同样可以计算众数和中位数,还可以计算平均数。 14.全面调查方式有统计报表制度,普查;非全面调查有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15.常用的抽样调查组织形式有简单随机抽样,类型随机抽样,机械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阶段随机抽样。 16.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合理划分各组界限 17.按分组标志的多少,统计分组可以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按分组标志性质不同,统计分组可以分为品质分组和数量分组;按分组作用和任务不同,有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 18.离散变量可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连续变量只能做组距式分组。 19.从统计表的内容看: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两部分构成,从统计表的形式看:统计表包括总标题、横行和纵栏标题、数字资料 20.平均指标可分为两类:计算均值和位置均值。 21.根据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关系,次数分布可以分为对称分布,左偏分布,右偏分布。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1.简述描述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容: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和描述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描述数据的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数量规律。 2.简述推断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容: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统计推断。 3.什么是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指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的围能够明确确定,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的,可数的。 ?无限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数目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总体单位数可用N表示。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记为n。 4.什么是普查?它有哪些特点? 普查就是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它有以下的特点: 1)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3)数据的规化程度较高 4)应用围比较狭窄。 5.什么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 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搜集方法和统计推断方法。 它具有经济性好、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6.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概念及应包括的基本容。 答:统计调查方案就是统计调查前所制订的实施计划,它是指导整个调查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保证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计划书。 它应包括的基本容有: 〈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设计调查项目; 〈4〉设计调查表格和问卷; 〈5〉确定调查时间; 〈6〉组织实施调查计划; 〈7〉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等。 7.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和具体方法。 答:(1)概念

统计学总复习

《统计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B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C.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预测 D .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2.要研究某地区570 家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A.每个工业企业 B .570 家工业企业 C.570家工业企业每一件产品 D .570 家工业企业全部工业产品 3.为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对鞍钢、武钢、宝钢等特大型钢铁企业的产量进 行调查,属于() A.重点调查 B .典型调查 C .简单随机抽样调查 D .整群抽样调查4.某商品销售量的前三个季度的季节指数分别为:112%,88%,90%,则第四个季度的季节指数为()。 A.102% B .110% C .98% D .100% 5.某厂2009 年完成产值 2 千万,2010 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 万元,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5% B .5% C .115.5% D .15.5% 6.两个性质不同的指标相对比而形成的相对指标是()。 A.比较相对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比例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7.当相关系数接近于()时,说明两变量间线性相关程度是很低的。 A.1 B.0 C.0.5 D .-1 8.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分类,可分为() A.普查和典型调查 B .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 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D .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9.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A.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 .众数10.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6 年,第二组为8 年,第三组为10 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30%,第二组占5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A.8 年 B.7.55 年 C.32.5 年 D.7.8 年11.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统计学总复习 (完整版)

统计学原理总复习(完整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B )。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 解析标志表现有品质标志表现和数量标志表现之分。品质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述,因此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但对其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数量标志表现是一具体数值,也称标志值。 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B ) A、调查单位 B、总体单位 C、调查对象 D、填报单位 解析: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个别事物 3.2010年11月1日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 C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经常性调查 解析: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借以认识同类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及本质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典型调查要求搜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搞清所调查的典型中各方面的情况,作系统、细致的解剖,从中得出用以指导工作的结论和办法。重点调查是指在全体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取得统计数据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由于重点单位在全体调查对象中只占一小部分,调查的标志量在总体中却占较大的比重,因而对这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所取得的统计数据能够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一次性调查是间隔一定时间而进行的调查,一般间隔时间相当长,如一年以上,它是对事物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进行的登记,如工业普查、设备普查等。一次性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事物在某一时间点上的水平、状态的资料,例如人口普查。经常性调查是指结合日常登记和核实资料,通过定期报表而进行的一种经常的,连续不断地调查.这种调查不必专门组织调查机构,而是利用原有的机构和力量,通过层层上报和汇总资料取得全面资料 4.单项式分组适合运用于( C ) A、连续性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离散性数量标志中标志值变动范围比较小 D、离散型数量标志中标志值变动范围很大 解析:用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形成单项式变量数列,称为单项式分组(Monomial subgroup)。一般适用于离散型变量且变量变动不大的场合。单项式分组在离散性变量范围较小下用,组距式分组离散性变量范围较大下用和连续性变量下用 5.计算向上累计次数及比率时,各累计数的意义是各组( A ) A、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或比率 B、上限以上的累计次数或比率 C、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或比率 D、下限以下的累计次数或比率 解析:向上累计,又称以下累计,是将各组次数和比率,由变量值低的组向变量值高的组逐组累计。祖距数列的向上累计,表明各组上限以下(小于等于上限)总共所包含的总体次数。

统计学期末复习资料

《统计学》期末考试 题型壹:名词解释 ①统计学:统计学是关于统计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科学。主要研究和阐明收集、整理与分析客观现象统计资料的原理和方法,同时也揭示统计对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书P2) ②描述统计学:描述统计学研究如何取得反映客观现象的数据,并通过图表形式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与显示,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客观现象的规律性数量特征。(书P4) ③统计学研究方法:统计学研究方法是在统计学的研究过程中,根据各不同阶段数量信息资料的处理需要,使用的各种专门方法。概括来说主要有实验设计法、大量观察法、统计描述法和统计推断法。(书P9) ④统计图:统计图是利用几何图形和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现统计数据的一种形式。常见的统计图主要有直方图、条形图、折线图、曲线图、圆形图等。(书P48) ⑤统计数据整理:统计数据整理就是对收集到的初始数据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变成能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数据的工作过程。(书P31) ⑥统计指数:从狭义上说,统计指数是反映不能直接加总计算的多种事物或现象数量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书P156) ⑦因素分析:因素分析就是利用指数体系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变动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书P165) ⑧统计预测:统计预测就是以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统计方法,揭示现象的变化特征、数量关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其未来发展状态做出估计和推断。(书P192) ⑨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将总体单位或全部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志划分成若干组,使组内的差异尽可能小,组间的差距尽可能明显,从而使大量无序的混沌的数据变为有序的、反映总体特征的资料。(书P32) ⑩时间数列:时间数列是指将某一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书P134) 题型贰:填空题 ①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概括来说主要有实验设计法、大量观察法、统计描述法和统计推断法。 ②从统计活动的程序来看,统计工作过程主要包括统计设计、统计采集、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 ③从研究的层次和方法来看,统计学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④根据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变动特征,可供选择的分组方式有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⑤反映标志集中程度的指标主要有算数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⑥反映标志变异程度的指标主要有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等。 ⑦构成时间数列的各种因素,按它们的性质和作用不同,可大致分解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 ⑧按时间数列指标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把时间数列分为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和平均数时间数列。 ⑨按照编制方法的不同,可以将统计指数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⑩按照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可以将综合指数分为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和质量指标综合指数。 题型叁:单项选择题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第一章P11 1.获取直接统计数据的渠道主要有哪些?及区别在于? 普查、抽样调查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这是一种摸清国情、国力的重要调查方法。花费的时间、人力、财力和物力都较大,间隔的时间较长。而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以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连续的统计数据。 抽样调查是统计调查中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调查方法,它是通过随机样本对总体数量规律性进行推断的调查研究方法。存在着由样本推断总体产生的抽样误差,但统计方法可以估计出误差的大小进一步控制误差;节省人力、财力、物力,又能保证实效性 2.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它包括调查方案中有关规定或解释不明确所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不完整的抽样框导致的误差,调查中由于被调查者不回答产生的误差,还有一种人为干扰造成的误差即有意瞒报或低报数据等)。非抽样误差在普查、抽样调查中都有可能发生,但可以避免。 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由于样本只是总体的一部分,用样本的信息去推断总体,或多或少总会存在误差,因而抽样误差对任何一个随机样本来讲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可计量、可控制)。抽样误差与样本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 第二章P51

1.统计的计量尺度 ①列名尺度(定类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之后,对属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大小、高低、先后之别。 ②顺序尺度(定序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等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有顺序的,可以进行排序。 ③间隔尺度(也称定距尺度):是按某一数量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相同数量或相同数量范围的单位或其标志值进行计量的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以进行排序,还可以计算不同数值之间的绝对差距。 ④比例尺度(也称定比尺度):是类似于间隔尺度,又高于间隔尺度的计量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计算数值的绝对差异,还可以计算数值的相对差异。 2.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选择一定的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的统计方法。其目的是使组与组有明显差别,同一组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例:人口按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分组;企业按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作用:1.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2.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 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3.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与应用场合。 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反映了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是一种由位置决定的平均数。可以没有众数也可有两个。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1)

2015秋季学期《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 某厂4月份产量与1月份产量相比增长了10%,若已知4月份产量为1000,那么1月份的产量为(A )。 A.909.09 B.976.45 C.968.73 D.1032.28 2.以下各项属于品质标志的有(B )。 A.工龄 B.健康状况 C.工资水平 D.劳动时间利用率 3.连续变量( C)。 A.表现形式为整数 B.取值可一一列举 C.取值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 D.一般都四舍五入取整数 4.了解某公司职工文化程度情况,总体单位是( B)。 A.该公司全体职工 B.该公司每一位职工 C.该公司全体职工文化程度 D.该公司每一位职工文化程度 5.在某市工业设备普查中,调查单位是(D )。 A. 该市每一家工业企业 B. 该市全部工业设备 C.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D. 某公司新推出了一种饮料产品,欲了解该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公司派人到各商 场、超市随机调查了200 名顾客。该公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C )。 A. 直接观察法 B. 报告法 C. 访问调查法 D.很难判断 7.企业要对流水生产线上的产品质量实行严格把关,那么,在质量检验时最合适采用的调 查组织方式是( D)。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 8. 统计资料按数量标志分组后,处于每组两端的数值叫(C )。 A. 组距

C. 组限 D. 组中值 9.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A )。 A.选择分组的标志 B.划分各组界限 C.区分事物的性质 D.对分组资料再分组 10. 在分组的情况下,总体平均指标数值的大小(C )。 A. 只受各组变量值水平的影响,与各组单位数无关 B. 只受各组单位数的影响,与各组变量值水平无关 C. 既受各组变量值水平的影响,又与各组次数有关 D. 既不受各组变量值水平的影响,也部受各组次数的影响 11. 在组距数列中,用组中值作为计算算术平均数直接依据的假定条件是(D )。 A. 各组次数必须相等 B. 各组必须是闭口组 C. 总体各单位变量值水平相等 D. 总体各单位变量值水平在各组内呈均匀分布 12. 标志变异指标反映了总体各单位变量值分布的(B )。 A. 集中趋势 B. 离散趋势 C. 变动趋势 D. 长期趋势 13. 抽样误差( D)。 A.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 B. 既不可以避免,也不可以控制 C. 可以避免, 但不可以控制 D. 不能避免, 但可以控制 14. 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估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C )。 A. 实际误差 B. 可能误差范围 C. 平均差异程度 D. 实际误差的绝对值 15.凡是用来反映现象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数被称为( C)。 A. 增(减)量 B. 增加速度 C. 广义指数 D. 狭义指数 16.用来反映个别事物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称为( C)。 A. 总指数 B. 类指数 C. 个体指数 D. 平均指数 17.在综合指数的变形中,加权算术平均指数所用权数是(D )。

统计学总复习题

1、某企业某种产品单位成本1998年计划规定比1997年下降8%,实际下降6%;1998年产品销售量计划完成105%,比去年增长6%。 试确定:(1)1998年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 (2)1998年产品销售计划规定比去年增长多少? 2、有甲、乙两个品种的粮食作物,经播种实验后得知甲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998斤,标准差为162.7斤,乙品种实验资料如下: 要求计算乙品种的平均亩产量和标准差,比较哪一品种更具有代表性。 3、某商店1990年各月末商品库存额资料如下: 又知1月1日商品库存额为63万元。试计算上半年、下半年和全年的平均商品库存额。

4、根据我国2000~2005年能源生产量数据填齐下表空栏数据,计算2000~2005年的平均增长量。 5、某商品在两个市场出售资料如下表: 要求:(1)试分析该商品总平均价格指数 (2)对总平均价格变动进行因素分析。(包括相对数和绝对数分析)

6、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00年和2001年其产量和单价如下: 试计算:(1)两种产品的单价指数以及由于单价变动使总产值变动的绝对额; (2)两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而使总产值变动的绝对额; (3)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明总产值(相对程度和绝对额)变动的情况. 7、某厂对产品使用寿命进行检测,抽取100个产品进行寿命调查,测得样本平均寿命为4000小时,样本标准差为730小时; 试:(1)试以68.27%(t=1)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批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进行区间估计; (2)若概率保证程度不变,极限误差不超过70小时,则至少要抽取多少件产品为样本?

8、调查五位学生《统计学原理》的学习时间与成绩(5分制)情况,调查资料如下表所示: 根据资料:(1)计算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 (2)建立学习成绩(y )倚学习时间(x )的直线回归方 程。 (3)若某同学学习时间为3小时,试估计其成绩。 ∑∑=== ++++++=n i i n i i i n n n f f x f f f f x f x f x x 1 1212211 ∑∑==-= n i i n i i i f f x x 1 1 2 )(σ d X M L ??+??+=211 0 d f S f X M m m L e ?-+=-∑12

统计学期末复习-公式汇总

统计报表 专门调查 普查 抽样调查 典型调查 重点调查 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分为 按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分为 按调查单位的范围大小分为 全面调查 非 全面调查 一次性调查 经 常性调查 统计学复习 第一章 1.“统计”的三个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工作与工作成果的关系; 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3.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 4.统计工作的过程一般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5.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区分: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总体或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同一个研究对象,在一种情况下是总体,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成了总体单位。) 6.标志: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A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不能用数值来表示。如:性别、职业、血型色彩 B 数量标志—标志总体单位量的特征,可以用数值来表示。如:年龄、工资额、身高 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指标名称体现事物质的规定性,指标数值体现事物量的规定性 第二章 1.统计调查种类 2.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六项基本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调查) 2)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向谁调查) 调查对象——社会现象的总体 调查单位——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总体单位) 填报单位——报告调查内容,提交统计资料 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格;(调查什么) 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6)选择调查方法。

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 1、统计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 (1)“统计”一词可以有三种含义:统计活动、统计数据、统计学 统计活动是对各种统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做出相应的推断、分析的活动,通常被划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统计数据是通过统计活动获得的,用以表现研究现象特征的各种形式的数据; 统计学则是指导统计活动的理论和方法,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 (2)统计的本质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2、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1、统计学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现象的数量方面。 2、统计学就其学科范畴而言,具有方法性、层次性和通用性的特点。 3、统计学就其研究方式而言,具有描述性和推断性的特点。 3、总体、样本、个体三者关系如何?试举例说明。 总体:就是统计研究的客观对象的全体,是由所有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事物所组成的集合体,有时也称为母体;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区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集合,也称为子样;组成总体的每个个别事物就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1)总体与个体的关系(可变性) 总体容量随着个体数的增减可变大或变小; 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中的个体可发生变化; 随着研究范围的变化,总体与个体的角色可以转换 (2)样本与总体的关系 样本是所要研究的对,而样本则是所要观测的对象,样本是总体的代表和缩影。 样本是用来推断总体的。 总体和样体的角色是可以改变的。 4、理解标志、指标、变量三者的含义?标志与指标的联系与区别? 标志是用以描述或体现个性特征的名称;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从狭义上看,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从广义上来看,变量不仅指可变的数量标志,也包括可变品质标志,因此,可变标志就是变量。 (1)标志与指标的区别:指标和标志说明的对象不同,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标志则说明个体的特征;指标与标志的表现形式不同,指标是用数值来表现的,而标志则既能用文字来表现品质标志,也能用数字来表现数量标志。 (2)标志与指标的联系:标志是计算统计指标的依据,即统计指标数值是根据个体的标志综合表现而来的;由于总体与个体的确定是相对的,可以换位的,因而指标与标志的确定也是相对的、可以换位的;指标与标志同属于变量的范畴。 5、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有哪些表现形式? 同一总体多个反面数量特征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形成的体系称为统计指标体系表现形式: 数学等式关系:若干统计指标之间可以构成一个等式关系 相互补充关系:各个指标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从不同方面开说明现象的数量特征 相关关系:各个指标之间的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原因、条件和结果关系:若干指标中有的是原因,有的是条件有的则为结果

大学统计学简答题复习及答案

习题一总论 1?简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含义及其关系。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统计所研究的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集合体。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简称个体。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所指的具体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研究的目的不同而变化的。总体可以变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可以变为总体。 2 ?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与标志的关系如何? 指标即统计指标,指反映统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标志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与标志的区别:①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②所有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能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却通常不能用数值表示。指标与标志的联系:①指标是对总体中各单位标志表现进行综合的结果,有许多统计指标其数值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品质标志本身虽无数值,但许多指标却是按品质标志分组计算出来的。②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的变化,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就变成数量标志;反之,则相对应的数量标志就变成了统计指标。 习题二统计调查 1.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应包括:①确定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③确定调查内容,拟订调查表;④ 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⑤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2.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 调查对象是指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的现象总体,它是由性质相同的许多个别单位组成的。调查单位是指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它与调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3?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主要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典型单位和重点单位性质不同。典型调查强调被选单位在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中所具有的代表性、典型性,是有 意识地选取的;而重点调查则强调被选单位某标志值在总体标志值总和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客观存在的。 ②侧重点不同。典型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认识事物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调查深入细致,同时也注重定性调查; 而重点调查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总体的数量状况,着眼于普遍情况,注重量的调查。

2018统计学-18总复习资料

《统计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C.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预测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2.要研究某地区570家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A.每个工业企业 B.570家工业企业 C.570家工业企业每一件产品 D.570家工业企业全部工业产品 3.为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对鞍钢、武钢、宝钢等特大型钢铁企业的产量进行调查,属于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简单随机抽样调查 D.整群抽样调查 4.某商品销售量的前三个季度的季节指数分别为:112%,88%,90%,则第四个季度的季节指数为()。 A.102% B.110% C.98% D.100% 5.某厂2009年完成产值2千万,2010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5% B.5% C.115.5% D.15.5% 6.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分类,可分为()。 A.普查和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 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D.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7.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8.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6年,第二组为8年,第三组为10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30%,第二组占5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A.8年 B.7.55年 C.32.5年 D.7.8年 9.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 10.某商品价格比原先降低5%,销售量增长了5%,则销售额()。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统计总体: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客观存在,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由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 样本:是指在全及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的那部分单位所构成的集合体。 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统计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平均数,它的基本计算形式是用总体的单位总数去除总体的标志总量。 调和平均数:是根据变量值的倒数计算的,是变量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也叫倒数平均数。 简单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复合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的多层次分组。 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是表明总体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重的相对指标,也叫比重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之比。 类型抽样:又称分类抽样或分层抽样,它是先将总体按某个主要标志进行分组(或分类),再按随机原则从各组(类)中抽取样本单位的一种抽样方式。 机械抽样:它是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然后按固定顺序和相等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本单位的抽样组织方式。 综合指数: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为观察某个因素指标的变动情况,将其他因素指标固定下来计算出的指数称为综合指数。 平均指数:平均指数法是以个体指数为基础来计算总指数,根据选用的权数不同,平均指数法可以进一步分为加权算术平均法,加权调和平均法,固定权数加权平均法。 相关关系:是指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在数量变化上受随机因素的影响,非确定性的相互依存关系。 回归分析: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虽然不是严格的函数关系,但现象之间的一般关系值,可以通过函数关系的近似表达式来反映,这种表达式根据相关现象的实际对应资料,运用数学的方法来建立,这类数学方法称为回归分析。 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的搜集有关现象的各个单位的资料,对客观事实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的调查资料的活动过程。 统计指数:广义指数泛指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比较指标,及用来表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实际与计划对比变动情况的相对数。狭义指数仅指反应不能直接想家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在数量上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它对总体单位不做任何分类排队,而是直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来组成样本的抽样组织方式。 季节分析的含义:是指某些现象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在一年之内比较有规律的变动。 总量指标:是指反映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某种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统计指标。 相对指标:是指说明现象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指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来求得,其结果表现为相对数,故也将相对指标称为相对数。 平均指标:是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内,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数量差异抽象化的代表性水平指标,其数值表现为平均数。 1计算运用总量指标的原则。 (1)在计算实物指标时,应注意现象的同类性 (2)统计总量指标时要有明确的统计含义和合理的统计方法

统计学简答题

1、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有何区别和联 系? 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 联系: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描述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基础和前提,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和关键。 2、统计数据的类型有哪些?(P5-6) 按照计量尺度不同,可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3、简述数据误差来源?(P33-38) 统计数据的误差来源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误差。非抽样误差是相对抽样误差而言的,是指除抽样误差之外的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样本观察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差异。 4、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有哪些 (P96-104) 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有:1.异众比率,用于测度分类数据的离散程度,衡量众数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2.四分位差,用于测量顺序数据的离散程度,衡量中位数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3.方差和标准差,用于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最常用测度值,衡量均值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 5、为什么说正态分布是客观现象中最主 要的分布?(P142) 正态分布有极其广泛的实际背景,生产与科学实验中很多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都可以近似地用正态分布来描述。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量是由许多微小的独立随机因素影响的结果,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量具有正态分布。从理论上看,正态分布具有很多良好的性质,许多概率分布可以用它来近似;还有一些常用的概率分布是由它直接导出的,例如对数正态分布、t分布、F分布等。 6、有人说,标准化与中心化的两个变量的 协方差就是它们的相关系数,你认为正 确吗?请说明理由? 7、请你说明小概率原理的含义?(P213, 最后一段) 一个事件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小的话,那么它在一次试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但在多次重复试验中几乎是必然发生的,数学上称之小概率原理。统计学中,一般认为等于或小于0.05或0.01的概率为小概率。 8、评价估计量的标准有哪些?并解释它 们的含义(P179-180) 一般地说,一个好的估计量应具备三个标准: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无偏性是指估计量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有效性是指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有更小标准差的估计量更有效。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于被估总体的参数。 9、假设检验的理论基础和推理方法是什 么?(P210-213) 进行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就是小概率原理。小概率原理是说概率很小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根据小概率原理进行假设检验的方法就是概率意义下的反证法,其思想是:为了检验原假设 H是否正确,我们首先假定“0H 正确”,然后来看在 H是正确的假定下能导出什么结果。如果导出一个与小概率原理相矛盾的结果,则说明“ H正确”的假定是错误的,即原假设 H不正确,于是我们应作出否定原假设 H的决策;如果没有导出与小概率原理相矛盾的结果,则说明“ H正确”的假定没有错误,即不能认为原假设 H是不正确的,于是我们应作出不否定原假设 H的决策。 10.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P212-213) 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1.根据所研究问

《应用统计学》复习题库48832

第一章思考题及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2.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3.统计活动具有. . .和的职能。 4.统计指标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数量标志反映的是的数量特征。5.在人口总体中,个体是“”,“文化程度”是标志。 6.统计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运用着各种专门的方法,如大量观察法. .综合指标法.和统计推断法等。 7.统计标志是总体中各个体所共同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它分为和两种。 8.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个体是。9.性别是标志,标志表现则具体为或两种结果。 10.一件商品的价格在标志分类上属于。 11.一项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 .. . 和等构成。 12.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和。 13.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指标称为指标。 14.统计活动过程通常被划分为. 和三个阶段。 15.经过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今天的统计学。 16.古典统计学时期有两大学派,它们分别是和。 17.《关于死之表的自然和政治观察》一书的作者是,他第一次编制了“生命表”。 18. 提出了著名的误差理论和“平均人”思想。 19.统计研究的数量性是指通过数来反映事物的量的.量的.量的和量的。 20.统计学包括和两部分内容。 21.总体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的多少称为;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的多少称为。 22.总体中的一个组或类,可被称为一个研究域或。 23.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称为。 24.统计理论与方法,事实上就是关于的理论和方法。 25.总体的三大特征是. 和。 26.总体的差异性要求体现在至少具有一个用以说明个体特征的。 27.企业性质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产品质量等级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企业利润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企业产量标志适用的测定尺度是。 28.可变的数量标志的抽象化称为。它按其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可分为和两种,按其数值的变化是否连续出现,可分为和两种。 29.个体是的承担者。 30.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现象的时间状态不同,可以分为和两种。 31.若干互有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称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基本统计指标体系是。 32. 统计研究的一大任务就是要用的样本指标值去推断 的总体指标值。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个体是()。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重点

。 统计学原理例题分析 一、判断题(把“√”或“×”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参考答案:× 2.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参考答案:√ 3. 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参考答案:√ 4. 当对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参考答案:√ 5. 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参考答案:√ 6. 我国目前基本的统计调查方法是统计报表、抽样调查和普查。() 参考答案:√ 7. 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参考答案:× 8. 按数量标志分组,各组的变量值能准确的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性质上的差别。() 参考答案:× 9. 在确定组限时,最大组的上限应低于最大变量值。() 参考答案:× 10.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参考答案:× 11. 离散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参考答案:√ 12. 对于任何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参考答案:× 13. 样本成数是指在样本中具有被研究标志表现的单位数占全部样本单位数的比重。() 参考答案:√ 14. 样本容量指从一个总体中可能抽取的样本个数。() 参考答案:× 15. 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对象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唯一的。() 参考答案:× 16. 产量增加,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这种现象属于函数关系。() 参考答案:× 17. 在直线回归方程Y=a +bx中,b值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 参考答案:√ 18. 回归系数b和相关系数γ都可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参考答案:× 19. 平均指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变形。() 参考答案:× 20.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完全相同,因为它们都是将各个变量值的差异抽象化了。() 参考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 参考答案:B 2.某地区有15家生产同种产品的工厂,要研究它们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一个工厂B.每一件产品 C.所有15家工厂D.每个工厂的产品 参考答案:B

统计学简答题(完全)

简答题 1.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 (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 (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2.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 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示。 品质标志本身不能直接汇总为统计指标,只能对其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汇总综合才能形成统计指标即总体单位总量。 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可用数值表示,即标志值。 数量标志值可直接汇总综合出数量指标。 3.时期指标有什么特点 (1)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计数的,表示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生的总量; (2)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 (3)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直接相关,时期越长,时期指标数值就越大。 4.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1)总体各单位标志的变动程度(总体内部差异程度); (2)抽样单位数的多少; (3)抽样组织方式; (4)取样方法(重复抽样或不重复抽样)。 5.品质标志与质量指标有何区别和联系 区别: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只有名称,没有数值;而质量指标是统计指标中的一种,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综合性数值,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部分组成。 联系:品质标志与质量指标之间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可以利用按某一品质标志分组的资料,计算各组某种质量指标,研究这种质量指标在各组之间的变动规律,这时两者之间便产生了一定的联系。 6、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有何区别 (1)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数量 时点指标表示现象处在某一时刻上的状态 (2)时期指标可以累计相加; 时点指标则不能 (3)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计算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 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