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工仪表事故案例2资料
化工仪表事故案例

事故类别:生产事故。
原因分析:
该炉超高压蒸汽汽包的锅炉给水液面小于仪表指示液面,同时液面
调节伐的实际开度小于仪表指示开度,当阀门按自动要求关小到一定程
度时,给水实际已被切断,对流段炉管过热。而当阀门增加开度时,锅
炉给水直接进入已经过热的给水管而发生冷淬,导致给水管爆裂。
表(70AI002A/B/C)时,将三块表同时摘除,造成70AI002A/B/C及
70AI002D(A、B、C平均值)同时回零,触发裂解炉底部燃料气压力高
高联锁(10PSHH113),导致正处于高级控制的3台裂解炉(F1001/3/5)
:
仪表同时摘除70AI002A/B/C,造成热值计算失控,裂解炉燃烧处
即急冷油从裂解气切换阀(XV-102-51)的塔侧返回至炉侧,由于当时
各裂解炉均已退料,且XV-102-51的阀体内是正压,即使反窜也应是窜
裂解气,因此这种可能性极小,予以排除。另一来源是从急冷油电动阀
(XV-102-30)线上流出至急冷器,这条线上有一个电动阀(XV-102-30 ),
一个手阀、两个并行的急冷器出口温度调节阀(TC102-1, TC102-2)。
整改措施:
1、锅炉给水阀门检修回装前,工艺、仪表双方应确认供水调节阀
的最小流量限位,以避免炉管断水事故的发生;
2、超高压蒸汽汽包液面应以现场玻璃板指示为准,操作工应加强
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案例7“”操作不当引发裂解炉燃料气压力高联锁事故
事故经过:
1997年4月8日9时55分,某装置仪表人员在检修燃料气分子量
化工仪表事故案例
案例2 "11. 17',急冷油窜入烧焦线外泄事故
化工企业气化事故案例

化工企业气化事故案例华鲁恒升近两年气化事故案例一.气化炉E炉因HV0704关闭,紧急拍停。
事故原因:中控主操作接班后按上级要求准备提E炉负荷,在调节HV0704E时,突然HV0704E关闭,气化炉和洗涤塔及管线压力很快上升,主操作慌忙中拍停,气化炉停车。
处理措施:停车处理后,检修HV0704E最后说是仪表原因,在开车生产HV0704E作为仪表和气化的特护,尽量少调节或不调节,需通知仪表相关人员监盘。
二.气化炉A炉因P0705A,机封刺漏,造成A炉降负荷事故原因:某班上中班,接班后十分钟中控打电话说现场有人发现P0705A机封刺漏,现场人员马上赶到P0705A处,发现P0705A机封刺漏很严重,雾水喷起5米高,已经无法靠近,班长通知中控A炉降低负荷,又叫人拿来两身雨衣雨裤,操作工换上,冒着淋水,热蒸汽把备泵启动起来,运行正常后,把运行泵进出口阀关闭,交保全检修。
处理措施:拆检时发现有一张叶轮片脱落,保全进行了叶轮更换,检修完毕交工艺试车备用。
三.二期灰水高压闪蒸罐入口管线短节刺漏,D炉降负荷事故原因:主要是因为灰水中含固量严重,长时间对管壁冲刷所造成。
处理措施:将气化炉的排水切往开工管线,降负荷,把高压闪蒸罐切出后对短节刺漏部位进行焊补。
四.气化炉D炉升温时发生爆鸣事故原因:D炉检修完毕,点火升温,当温度升到200°C 左右时,因蒸汽吸引压力不稳,造成回火,灭火,中控人员监盘只是发现温度快速降低,而判断失误,没有及时切断燃料气,造成炉内燃料气过多,发生爆鸣,使预热烧嘴发生倾斜。
处理措施:通知保全调整好预热烧嘴,稳定蒸汽压力,重新点火升温。
五.气化炉B炉工艺气管线泄露,造车停车事故事故原因:B炉工艺气管线在出口向下再向东的拐角处发生泄露,无法处理只好停车,主要原因是工艺气带灰严重对管壁冲刷所致。
处理措施:停车后对工艺气管线拐角处全部割下,更换焊补,经过这次教训,对其他各炉的工艺气管线的拐角处,进行了管壁及时更换。
高温高压稠化仪事故案例

高温高压稠化仪事故案例
以下是一起高温高压稠化仪事故的案例:
案情简介:
在某石油化工企业的实验室中,发生了一起高温高压稠化仪事故。
该实验室使用稠化仪进行不同物质的稠化性能测试。
事故发生时,实验人员正在进行一次高温高压稠化试验,稠化仪突然发生爆炸,导致实验室内部火势蔓延,造成多人伤亡。
事故原因:
1. 设备故障:初步调查显示,稠化仪在试验过程中发生了设备故障。
可能是由于设备的压力控制系统失灵,无法稳定控制试验过程中产生的高压。
2. 操作失误:据目击者称,实验人员在试验过程中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存在疏忽和违规操作的行为。
3. 清洁不及时:在事故之前,实验室存在较为严重的清洁不及时的问题。
稠化仪内残留的试验物质可能引发了事故。
事故影响:
1. 人员伤亡:事故造成了多人伤亡,其中一人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2. 环境污染:火势蔓延导致实验室内部的化学品泄漏,造成了环境污染。
3. 设备损坏:稠化仪因爆炸而遭到严重损坏,无法继续使用。
教训总结:
1. 设备维护:必须定期对高温高压稠化仪等设备进行维护检查,
确保其正常运行,并修复任何发现的故障。
2. 安全操作:实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有疏忽和违规行为,提高安全意识。
3. 定期清洁:及时对设备进行清洁,避免试验物质的残留引发事故。
4. 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加强培训,提高员工对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程度。
该事故引起了企业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全面整改和安全培训工作,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化工行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 原因分析 • 1.临时工安全意识差,用水冲地使污水溅入 控制柜内,造成跳车及电机绝缘低。 • 2.控制柜设计位置不合理,门关闭不严,防 水性能不好。 • 3.车间对临时用工管理不善,无人监护管理。 • 防范措施 • 1.对临时用工要加强教育和管理,临时工在 关键部位干活时,要有人监护。 • 2.对煤磨机控制柜进行技术改造,增设防水 保护设施。
• 2.爆裂的液相软管断裂成3节,其外表有破损痕迹, 内层网状钢丝锈蚀严重,橡胶具有老化特征。经 专家认定软管存在质量问题,也是发生事故的直 接因素。萍乡市某厂有2套液氨装卸软管,一套是 随罐车配带的,另一套是从湖南省某贸易公司购 买的,2套软管经常更换使用。从湖南省购买的这 套软管,既无产品合格证,也没有制造单位,属 “三无”产品。事故发生后,调查组到湖南调查, 发现这家贸易公司已经关闭,在工商部门的注册 已经注销,店主不知去向。
事故4: 关键词 循环泵 电机进水 跳车
• 1995年2月28日,某化肥厂气化车间洗涤塔 循环泵电机进水烧坏,造成系统停车5小时。 • 事故经过 • 28日17时15分,气化203岗位对检修完 的A#洗涤塔循环泵试车。首先对泵进行全 面检查,其中对泵入口管线上的仪表根部 阀用扳手进行确认,
• 当打开泵入口球阀时,大量黑水从入口管 线仪表根部阀喷出,致使正在运行的相邻 的B# 洗涤塔循环泵电机进水烧坏,造成B# 气化炉断激冷水。17时36分,气化炉液位 低引起气化装置连锁跳车。
事故6:化工安全事故集 --液氨软管爆裂
• 2003年9月5日,江西某化肥厂一辆正在充 装液氨的罐车,装卸软管液相管突然爆裂, 液氨大量外泄,致1人死亡。这起事故涉及 到江西、河南、湖南3省4个单位、多名事 故责任人。事故调查难度较大,既有其特 殊性,又有此类事故的共性,事故教训十 分深刻,应当引以为鉴。
化工仪表事故案例

案例2 "11. 17',急冷油窜入烧焦线外泄事故事故经过:1997年11月17日11时35分,某装置按计划停车。
11时35分,2#裂解炉(BA102)由汽油分馏塔( DA101 )塔切出后,不久即发现DA101塔釜液位下降,室内人员联系补调质油。
11时55分,室外操作人员发现BA102的清焦罐上有急冷油飘出,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将BA102稀释蒸汽由放空状态切入DA101塔内,但此时已有少量急冷油飘落在BA102 废热锅炉(TLE)上,由于TLE温度较高,引起急冷油的燃烧,立即通知消防人员紧急处理,将火扑灭。
在这段时间内虽然及时补入调质油,但DA101塔釜液位仍由50%降至6%。
事故类别:生产事故。
原因分析:从清焦罐冒出的急冷油来源可以有两个,一是从裂解气管线倒窜,即急冷油从裂解气切换阀(XV-102-51)的塔侧返回至炉侧,由于当时各裂解炉均已退料,且XV-102-51的阀体内是正压,即使反窜也应是窜裂解气,因此这种可能性极小,予以排除。
另一来源是从急冷油电动阀(XV-102-30)线上流出至急冷器,这条线上有一个电动阀(XV-102-30 ),一个手阀、两个并行的急冷器出口温度调节阀(TC102-1, TC102-2)。
查操作记录,TC102-1, TC102-2于11时32分关闭,但调节阀内漏可能性非常大;XV-102-30控制室内的信号显示此阀在切炉开始即被关闭,但跑油后现场检查发现XV-102-30仍有20%的开度,该电动阀本身存在问题。
操作规程明确规定电动阀关闭后,仍要将手阀关闭。
如果手阀关闭,不可能出现如此大的急冷油泄漏。
因此,操作人员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此外,室内操作人员不细心,判断事故能力差。
根据当时生产状况:DA101塔釜液位下降迅速;BA102急冷器出口温度偏低(正常应350℃左右,但当时低于2000C ),应该能判断出有异常情况发生,如及时正确处理,可以将此次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化工作业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化工作业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一、“消失”的防护栏。
话说有这么一家化工厂,厂里有个大型的反应釜。
这个反应釜就像一个脾气不太好的巨兽,要是操作不当,那可不得了。
反应釜周围呢,本来有一圈防护栏,这防护栏就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在附近工作的人员,防止他们不小心掉进反应釜这个危险区域。
有一天,来了个新的维修工人,这小伙子干活倒是挺麻利,就是有点毛手毛脚的。
他来给反应釜旁边的一个小设备做维修。
这维修啊,得把一些工具和零件搬来搬去的。
这小伙子嫌防护栏有点碍事,就自作主张把防护栏给拆了一部分,想着等修完了再装回去。
可是啊,这维修工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一些,修着修着他就把这防护栏的事儿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时候,另一个工人路过这个区域,他当时正拿着个本子在记录一些数据,眼睛就盯着本子呢,没注意脚下已经没有防护栏了。
结果,“扑通”一声,直接就朝着反应釜掉下去了。
还好当时反应釜没有在进行危险的反应,周围的工友听到声音赶紧跑过来,七手八脚地把他给救了上来。
这可真是差点就酿成了大祸,就因为一个防护栏被拆了又没及时装回去。
二、“调皮”的化学品混合。
在另一个化工车间里,有两种化学品,咱们就叫它们A液和B粉吧。
这A液呢,是一种酸性很强的液体,就像一个性格暴躁的小恶魔。
而B粉呢,是一种特别活泼的粉末,只要和一些东西混合,就容易产生剧烈的反应。
本来在操作规程里明确写着,这两种东西要分开存放,而且在使用的时候要有严格的流程,得先把A液按照精确的量加到一个特殊的容器里,然后在特定的温度和搅拌速度下,再慢慢加入B粉。
可是有一天,车间里的两个工人,一个叫老张,一个叫小李,他俩在工作的时候开起了小差。
老张负责加A液,小李负责加B粉。
老张呢,那天和老婆吵架了,心里正烦着呢,加A液的时候就没太注意量,一不小心就多加了好多。
小李这边呢,本来就有点迷糊,他看老张加完了,也没看温度和搅拌速度对不对,就直接把B粉一股脑儿地倒进去了。
这下可好了,就像点燃了鞭炮的引线一样,两种化学品瞬间就剧烈反应起来。
2022年15个化工行业安全事故典型案例解析

另外再延伸一下,固废处理车间也属于环保设施的范畴,最近两年,确实发生了不少环保设 施的事故案例,基于此,在2022年12月23日,国务院安委办和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 了1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环保设备设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旨在加强化工企业内环保设施 和设备的安全管理,相信在2023年期间,各类型的环保设施类工程项目,应该会面临和主体工程 同样的监督管理,包括三同时制度、专篇审核、风险评估论证等等。
2022年4月16日5时,位于淄博市临淄区的中国 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炼油厂发生一 起坍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80万 元。
事故阶段 关键装置 作业环节 涉及行业 涉及危化品
运行
罐区
违章操作
冶金
煤焦油
开停工
工艺装置
违章操作
石油化工
乙烯、丙烯、 乙烷、丙烷
检维修
工艺装置
有限空间 作业
石油化工 冶金 精细
涉及危化品 蒽油 \ 石脑油
玻璃鳞片 甲醇、氨气
事故案例概况
事故名称
时间
开远市龙腾冶炼厂 “3·23”煤焦油储 罐火灾事故
2022/3/2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3·30”一般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4·16”坍塌事故
受伤。
运行
实验室
违章操作
石油化工
茂金属催 化剂
广西奕安泰药业有限公 司“10·4”一般着火 事故
化工仪表检修事故案例

化工仪表检修事故案例话说在一个化工厂里,有这么一套重要的生产设备,它的运行全靠那些仪表精准地监测和反馈数据呢。
有一天,仪表工小李接到任务,要对一个关键反应釜上的温度仪表进行检修。
这小李啊,平常干活也算麻利,可那天不知道是没睡醒还是咋的。
他到了现场,连基本的安全检查都做得马马虎虎。
按照流程,检修前得先切断相关设备的电源,并且挂上检修的牌子,防止别人误操作。
可小李呢,就觉得自己动作快,稍微看了一眼,觉得电源好像是断了,牌子也没挂就开始动手拆仪表。
当他正拿着工具拧螺丝的时候,突然“啪”的一声,一阵火花闪过。
原来啊,电源并没有完全切断,这一下可不得了,小李的手被电得一阵麻,工具都掉到地上了。
还好当时电压不是特别高,不然可就不是麻一下这么简单了。
这一电,把小李吓得够呛,不过也让他彻底清醒了。
他赶紧重新仔细检查电源,确定切断后,才又小心翼翼地开始检修。
但是啊,因为这一耽搁,整个生产流程都受到了影响。
反应釜的温度数据没有及时得到准确监测,导致里面的化学反应有点失控。
最后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给厂里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从这事儿以后啊,小李可再也不敢这么马虎大意了。
每次检修前,都仔仔细细地做好安全检查,还会反复跟同事确认流程。
这就告诉咱们啊,在化工仪表检修这事儿上,再小的步骤都不能省,再简单的事儿也得认真对待,不然就像小李这样,一个小失误就能引发大麻烦。
厂里有个老张,那可是老仪表工了,经验相当丰富。
大家都觉得有他在,仪表检修肯定没问题。
有一次,一个压力仪表出了故障,显示的数据老是跳来跳去的。
老张接到任务后,就大摇大摆地去了检修现场。
他看了看仪表,心里想:“哼,就这点小毛病,我一眼就看出来了,肯定是传感器有点松动。
”于是,他连仪表的说明书都没看,就直接动手去拧传感器的螺丝。
可他不知道的是,这个仪表是新换的型号,和以前的有些不一样。
老张这一拧啊,直接把传感器给拧坏了。
这一下,仪表彻底不工作了。
更糟糕的是,这个压力仪表是控制一个储存危险化学品容器压力的关键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聚合车间增开降温用风扇,降低主秤周围环境温度,提高主秤
散热速率,并利用交接班机会对班组培训。
案例77
"9. 20”一线挤压机粉料下料旋阀停车事件
事件经过:
9月20日12时58分,聚合车间一线挤压机下料旋阀XR-73511因
国产化减速器卡涩停车,经向调度请示,于9月20日13时04分停车
剂秤干扰的原因并加以解决。
2、对添加剂加入的设定值与实际值进行监控,出现实际值与设定
值平行状态后,立即通知班长及车间主任,对运行的添加剂计量称进行
切换,并对故障称进行维修处理。
3、班组加强现场巡检,每班对添加剂下料管线敲击,防止添加剂
受潮后板结在管线上造成管线堵塞。定期对添加剂计量称进行拆检清理,
防止添加剂受潮后板结在添加剂计量称螺杆上。
3,聚合车间做好类似事故发生的防范措施。
4、更换事故减速器的轴承,作为备用减速器。
案例82
"5. 8',丙烯进料罐液位低事件
事故经过:
2015年5月8日,在四线开车过程中,突然发现R-274101反应
器丙烯进料压力只有3. 5 MPa,丙烯进料泵P-271120出口流量由65 t
降为35 t,立刻通知现场,经检查发现进料泵运行正常,此时进料罐
4、对助剂秤工作原理进行学习,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
案例96
"12. 20”操作失误导致反应波动事故
事故经过:
正常,没有及时补充液位,导致进料罐液位低。
2、操作人员思想麻痹,LS-11603液位低报警时,没有与现场仔
细核对,导致进料罐液位低。
整改措施:
1、中控与现场整点巡检时,对一下中控与现场液位计刻度,确保
一致。
2、仔细巡检,对待报警应当仔细确认后方可消除。
3、加强管理,统一思想,提高操作工责任心。
案例86 "5. 5”载气压缩机气缸冷却水回水温度高事件
(2)添加剂湿度大,板结在添加剂称螺杆上,造成添加剂计量称运
行过程中添加剂无法下料。
(3)车间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对助剂秤的工作原理不清楚,对实际
值的曲线与设定值一致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对操作人员培训不到位,
操作人员在巡检中没有发现添加剂不下料问题。
整改措施:
1、由仪表对实际值的曲线与设定值一致的问题进行处理,查明助
事件经过
2012年1月3日,聚合车间生产的三批粒料1102K20120103C2,
1102K20120103B2, 1102K20120104E2的熔融指数都超出指标范围。经
检查发现2012年1月2日9: 34二线切换到XW-77261A秤使用后,粒料
的熔融指数开始出现上升趋势。联系质检中心对粒料进行分析,发现粒
使设备内热量聚集,从而使温度逐渐升高。
(3)主秤传感器冷却氮气温度无法控制,在主秤温度升高时无法
很好的对传感器进行降温。
(4)聚合车间及仪表车间对挤压机在夏天长周期运行时存在的问
题辨识不到位。
整改措施:
1、仪表车间对主秤传感器在60℃条件下的运行寿命进行确认,如
有必要则对主秤传感器重新选型、采购更换,并利用二线挤压机停车机
2、事故(事件、未遂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 1 )XW-73601主秤传感器选型错误,按照专利商提供的设计文件,
一线粉料仓D-73511内操作温度为600C,而主秤传感器的最高允许温
度只有5 5 0C(仪表车间联系厂家后得到的最高允许值),无法满足生产
需要。
(2)夏天整个挤压机厂房内温度较高,不利于设备的散热,容易
案例75
"8. 6" PP装置一线粉料下料主秤停车事件
事件经过:
2012年8月6日19时52分,一线挤压机粉料进料主秤XW-73601
温度传感器反馈温度达到设定的停车值(500C),导致XW-73601及一线
挤压造粒系统联锁停车。
事故类别:生产事故。
事件原因:
1、事故(事件、未遂事故)的直接原因:
一线挤压机粉料进料主秤XW-73601内温度高。
车
3、事件的间接原因:
XR-73511下料旋转阀更换了5. 0 KW的电机配套摆线针形减速器。该减速器为国产产品。减
速器轴承强度无法保证减速器长期运行。
整改措施:
1,聚合车间将原装备的小功率减速器回装,满足现场的紧急状况,
恢复生产。
2,聚合车间做好旋转阀等关键设备的巡检监护工作。
料中助剂的含量很少,判断在使用XW-77261A秤时,助剂未加入。
事故类别:质量事故。
原因分析:
1、事件的直接原因:
添加剂秤XW-77261A在运行状态,但是助剂未加入,导致产品熔
融指数超标,产品不合格。
2、事件发生的间接原因:
(1)助剂秤XW-77261A在PLC上显示流量与实际设定流量一致,导
致操作人员无法判断添加剂下料。
事件经过:
2015年5月5日早班,本班巡检人员发现四线载气压缩机气缸冷
却水回水温度涨至7 5 0C,经检查发现气缸冷却水处于小循环,从而导
致水温不断升高,现场人员将冷却水流程改至大循环后发现水温仍不下
降,且冷却水回水视镜内浮球浮动很小。经分析,确定为冷却水回水线
上流量计堵塞造成。
事故类别:生产事故。
原因分析:
四线载气压缩机气缸冷却水泵入口过滤器由于长时间未清理,大
量杂物累积,导致冷却水流量下降,且由于过滤器上有一些较大孔洞
杂物经过后累积至流量计处,将流量计堵塞。
整改措施:
定期清理载气压缩机气缸冷却水泵入口过滤器。
2、要求水中心提高所供循环水的洁净度。
案例88
"1. 3" PP装置三批不合格产品事故
上低液位报警LS-11603显示为红色,而液位计L工C-11603显示液位为
60%,怀疑是液位计故障,现场液位计显示只有25%左右,敲击液位计,
液位计显示从60%降为25%,中控立刻开大LV11604给进料罐补充液位。
进料泵出口压力与流量恢复正常。
事故类别:生产事故。
事故原因:
1、由于LIC-11603故障,显示为60%,内操操作人员误以为液位
检修。现场拆卸检查国产化减.速器(检查发现输入轴轴承损坏,此减速
器6月份大检修由外委改造单位拆卸检修过)。检修结束后,于9月20
日21时14分开车。停车时间8小时12分钟。
事故类别:生产事故。
事件原因:
1、事件性质:非责任事件。
2、事件的直接原因:
聚合车间一线挤压机因下料旋阀XR-73511因国产化减速器卡涩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