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滑冰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滑冰基础知识

滑冰基础知识

滑冰基础知识速度滑冰的介绍速度滑冰是冬季运动项目。

运动员足登冰鞋,在冰面跑道上滑行竞速。

1924年第1届冬季奥运会即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速滑比赛速度滑冰又分为大跑道速滑和室内短跑道速滑。

速滑通常指的是大跑道速滑。

大跑道速滑比赛在周长400米的跑道上进行。

跑道分内、外两条,每组2人同时滑跑。

每滑1圈交换1次内、外道。

运动员滑跑时呈蹲屈姿势,借助窄而长的冰刀,通过两腿轮流蹬冰、收腿、下刀、滑进及与全身协调配合而形成的周期性动作来获得滑行的最快速度。

速滑比赛分为全能比赛和短距离全能比赛,通常是分开进行或分为两个赛会。

比赛项目成年男子第1天500米、5000米,第2天1500米、10000米;成年女子第1天500米、3000米,第2天1500米、5000米。

短距离全能比赛男女均为;第1天500米、1000米、第2天500米、1000米。

各单项比赛名次的排列依据运动员滑跑的计时成绩。

全能和短距离全能比赛按4个单项的成绩换算成分数,4项累积分少者名次列前。

冬季奥运会的速滑比赛男子项目,从第1届至第11届一直是5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共4项,从1976年第12届起增加1000米,成为5项。

女子项目从1960年第8届开始一直是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共4项,从1988年第15届起增加5000米,成为5项。

速滑跑道标准速滑跑道是由两条直线跑道连接两条弧度为180°的半圆式曲线组成的两条封闭跑道。

最大周长400米,最小周长为333、1~3米。

国际比赛应在400米周长的跑道上进行,其直线跑道长为111、98米,跑道宽5米,内跑道的内圈半径为25米,外跑道的内圈半径为30米。

假定跑道为南北方向,终点应设在西南角,东边直线跑道为"换道区"。

跑道分界线应用宽10厘米、高5厘米严密整齐的雪砌成(冰刀稍触及即能清楚地看出痕迹)。

除换道区无雪线外,其余均应堆砌雪线,但不使雪线冻结在冰面上。

滑冰教程_速滑教程_滑冰技巧_速滑技巧

滑冰教程_速滑教程_滑冰技巧_速滑技巧

滑冰的技巧知识,学滑冰(一)要学会速度滑冰,必须掌握速滑运动的三项基本技术,即直道滑行、弯道滑行和起跑技术。

为帮助网民们在没有冰的日子里也能从事以滑冰来锻炼身体,特向大家推荐速滑运动的陆地练习法,即诱导动作和模仿动作。

所谓诱导练习就是以滑冰的分解动作,引诱和导入到陆上练习的滑冰模仿动作。

今天教大家直道诱导动作中的两个动作:1.滑冰基本姿势练习。

目的是掌握滑冰的基本姿势。

方法:两脚两腿并扰,两手在背后互握成蹲屈姿势。

(见图1)大小腿的夹角成110度,上体与地面的夹角为15度,小腿尽力前弓,头微抬起,眼视前方5米处。

每次下蹲要静蹲2—3秒。

再站起,站起后要挺胸。

如此反复,一组练习五个,最好做3—5组每组练习后,休息一]分钟,做放松走步练习。

2.蹬冰收腿练习,目的练习蹬冰方向和收腿方法。

在蹲屈姿势的基础上,做左右脚轮流侧出和收腿的练习,脚侧出时脚内沿擦地,两脚平行,两脚尖在一条线上,侧出腿向后收到后位,大腿小腿与脚各成90度,接着收回后位腿,至两脚并扰,换另一条腿重复上述动作。

(见图2)一组左右脚各做五次,可做3—5组。

滑冰的技巧知识,学滑冰(二)第一讲的两个陆地直道诱导练习动作,你们会做了吗?如果练习中有什么问题,请向本站提出,主讲教师会全面地回答你的疑问。

第二讲向你介绍陆地诱导动作练习三:倾倒练习。

一、什么是倾倒练习:倾倒练习就是移动重心的练习,又可称为蹬冰练习,也可以理解为利用体重的蹬冰练习。

二、倾倒动作的练习目的:体会身体重心的移动方法;体会利用体重蹬冰的方法要领和全身协调配合动作。

三、倾倒动作的练习方法:倾倒动作的练习可归纳为两句口诀:蹲提倾蹬移,落并还原一。

练习动作一为"蹲",以滑冰的蹲踞姿势为开始,体重放到蹬冰腿上(如右腿),浮腿(左腿)用大腿带动抬起小腿,脚离开地面。

(见1)练习动作二为"倾",身体要保持三点一线(即:脚、膝、头),先自然向左倾倒(右腿为蹬冰腿时)到与地面成80度~75度时,直到要跌倒为止。

速度滑冰的物理知识点

速度滑冰的物理知识点

速度滑冰的物理知识点速度滑冰是冬季奥运会上的一项重要项目,也是一项很受欢迎的运动。

它要求选手在冰面上以最快的速度滑行,需要运动员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

本文将从力学的角度,逐步介绍速度滑冰的物理知识点。

一、摩擦力速度滑冰运动员滑行的基础是冰面上的摩擦力。

冰面与滑冰鞋之间的摩擦力越小,运动员就能更容易地滑行。

为了减小摩擦力,运动员滑冰鞋的刀片采用了特殊设计,尽量减小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摩擦力的产生。

二、动力学速度滑冰是一个力和速度的博弈过程。

运动员需要在保持平衡的同时,尽可能地加速。

在滑行过程中,运动员利用腿部的力量向外推动,产生向前的力,从而增加速度。

同时,运动员还需要掌握滑行的技巧,通过身体的摆动来利用重力,进一步增加速度。

三、空气阻力空气阻力是速度滑冰中另一个重要的物理因素。

当运动员滑行时,身体和滑冰鞋与空气之间的相对运动会产生阻力。

为了减小阻力,选手通常会采取一些姿势上的调整,如收紧身体、降低滑行姿势等,以减小身体和空气之间的摩擦。

四、重心调整在速度滑冰中,运动员的重心位置对滑行速度有很大影响。

合理的重心调整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掌握力量的运用和平衡的保持。

一般来说,运动员会将重心尽量低,使其在滑行过程中保持稳定,并能够更好地应对力的变化。

五、曲线滑行速度滑冰比赛中,选手需要在设定的赛道上进行滑行,这就需要他们掌握曲线滑行的技巧。

曲线滑行是运动员在弯道上通过合理的姿势和力量调整,使身体得以保持平衡,并且不会因为过大的离心力而摔倒。

这需要运动员通过练习和经验的积累,掌握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

总结:速度滑冰是一个结合了多个物理学知识点的运动项目。

运动员需要减小冰面摩擦力、合理利用动力学、减小空气阻力、调整重心以及掌握曲线滑行技巧,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通过了解这些物理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速度滑冰运动的本质,并欣赏运动员们在赛场上所展现出的精彩表演。

速度滑冰的技巧

速度滑冰的技巧

玩速度滑冰有什么技巧一、速度滑冰的小常识与技巧1.穿着速滑刀在没过刀刃(刀管)的雪里走,不会崴脚。

2.带着刀套在地板上走效果要差,且不保证不崴脚。

3.鞋带要扎得紧一点儿,但太紧时脚心疼。

4.至于初学者,要先掌握双腿支撑,然后是单腿支撑。

在下过薄薄新雪的冰面上滑冰,特别是滑速滑,是初学者的好时机。

平时切不住刃,这时就可以切住了。

5.另外,速滑刀具安装得合适与否和脚的稳定性也很有关系。

安装时刀刃的投影在大趾与二趾的缝隙处趋近大趾。

而对于运动员的左脚刀具安装则趋近二趾,这是为了弯道方便。

二、速滑刀特点1.速滑刀没锯齿,没高绑,不易站立,刀矮而长。

2.速滑刀也叫跑刀,速滑冰刀的刃是平的。

3.速滑刀走直线,速度快,拐弯弧度大且要踮步(倒脚)。

4.而短道速滑刀的位置是可以微调的。

很遗憾速滑运动没有右转弯,刀具的安装规则就不对称了。

租用的有时不合适。

5.速滑滑冰主要的特点就是速度快,所以速滑冰刀刀体很长,刀刃窄而平,这样蹬冰面积大摩擦阻力小,鞋腰矮以便于降低身体重心,减少空气阻力。

综合来看,一方面是器材的合适(就不说“规范”了,舒服合适就是规范),另一方面就是建立大脑(小脑)与脚部肌肉间固定的反应模式。

(不是说脚脖子练硬了而是说肌肉协调了)有时可能需要一些辅助方法,就像前面所说的。

二、速滑刀的保养保养冰刀也算比较容易,每次使用完以后用干布把冰刀擦拭干净,保持干燥就好了。

磨刀(刃):速滑刀容易方便,自己就可以搞定,而花样刀和球刀就比较麻烦,一般需要专业人员出手。

特别注意:初学滑冰的人一般多选用花样滑冰鞋。

通常不推荐球刀,因为不好控制。

速滑刀严禁初学者使用。

速度滑冰技术动作

速度滑冰技术动作

速度滑冰技术动作一、速度滑冰基本动作1、冰上双脚平行站立身体正直,控制重心,保持两脚平行,用冰刀的平刃踩住冰面。

踝关节要紧张、脚跟用力,保持30秒以上。

2、冰上双脚垂直站立身体正直,控制重心,一只脚冰刀向前、另一只脚冰刀的平刃踩住冰面。

踝关节要紧张、脚跟用力,保持30秒以上。

3、滑冰基本姿势双脚平行,膝盖弯曲,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大小腿弯折蹲屈,收腹含胸,两肩内扣,双手背后,抬头,目视前方,脚尖、膝盖、鼻尖在一条垂直线上。

4、冰上蹲起动作冰上双脚平行站立准备、控制好重心,下蹲呈滑冰基本姿势,保持两脚冰刀平刃踩住冰面,保持原地不动。

站立、蹲下、再站立、再蹲下。

5、冰上原地踏步冰上双脚平行站立准备,跟随口令原地踏步,要求高抬腿、平刃着冰,踝关节固定、尽量延长单腿支撑的时间。

6、冰上左右前后移动冰上双脚平行站立准备,跟随口令进行动作,左右前后移动、保持双脚冰刀始终平行、始终平刃着冰,踝关节固定、身体重心保持平稳。

7、冰上八字滑行动作冰上双脚垂直站立准备,后脚(右脚)匀速垂直蹬冰,重心平稳过渡到前脚(左脚)上,向前滑行,蹬冰后后脚随身体重心前移,与前脚交替。

此时,右脚冰刀面对滑行方向,左脚冰刀垂直右脚冰刀,左脚开始匀速垂直蹬冰,依次交替。

控制身体重心,始终用冰刀平刃着冰滑行。

二、双脚支撑滑行八字滑行快起速,双脚支撑低重心,冰刀平刃立脚踝,距离最远才是棒。

技术动作①垂直站立②八字滑行③双脚支撑④站立缓冲⑤八字制动练习方法1.自由直线滑行。

2.固定起点,比一比谁滑行得最远。

3.绕障碍双脚支撑滑行。

三、单脚支撑滑行八宇滑行快起速,双脚滑行做准备。

单脚滑行保平衡,身体重心一垂线。

浮腿后引踝放松,滑行轨迹保直线。

技术动作①垂直站立②八字滑行③单脚支撑④双脚支撑滑行⑤站立缓冲练习方法1.左、右脚单脚支撑自由滑行。

2.固定起点,比一比谁能单脚支撑滑行距离最远。

四、一蹬一收动作一蹬一收,重心移动。

一蹬一收,左右支撑。

一蹬一收,侧蹬侧收。

速度滑冰(课堂PPT)

速度滑冰(课堂PPT)
第十七章 速度滑冰
北京出版集团
BEJING PUBLISHING GROUP
第十七章 速度滑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速度滑冰基本技术 第三节 速度滑冰的安全与竞赛规则简介
2
第一节 概述
滑冰运动在世界上有悠久的历史。 速度滑冰就是在冰场的跑道上作快速滑跑。速度滑冰简称速滑,为了 和短道速滑区别,也称大道速滑。
一、起跑技术 二、直道滑行技术与练习方法 三、弯道滑行技术与练习方法 四、冰上停止技术
4
第二节 速度滑冰基本技术
速滑的合理技术是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滑完规定距离所采用的协调 、省力的全身动作。滑行速度和保持速度的能力,是鉴别滑行技术合理 程度的主要标志。速度滑冰的基本技术包括:起跑、直道滑行、弯道滑 行和冰上停止技术等。
5
一、起跑技术
主要有两种:一是正面前脚点冰起跑法,二是侧面起跑法。优秀运 动员多采用第 1种方法。其主要动作是由静止状态,运用合理技术,迅 速转入快速滑行的技术动作。起跑技术对提高短中距离项目成绩尤为重 要。前脚点冰起跑技术要领是,前脚刀尖为支点,后脚全内刃着冰,两 刀距离略比肩宽,面向前方。蹲屈姿势略高于其他起跑姿势,重心在两 脚之间或稍前。起动时,大腿高抬,上体前倾,冰刀着冰时要紧紧切住 冰面,头几步不要滑动(见图17- 1)。
冰刀用正刃支撑成八字站立或平行站立。然后将身体重心移至一腿上,另一腿稍 抬起,放下,进而练习原地踏步,方法同上,只是两脚交替拍离冰面。
3、直道滑行的练习:初步掌握了一般滑行技能之后,即可进行技术性的练 习。
(1) 向前快走3~4 步后,利用惯性双脚并拢站立滑行。 (2) 向前快跑3~4 步后,利用惯性双脚并拢成深蹲姿势的滑行。 (3) 助跑3~4 步后,做单腿支撑滑行练习。 (4) 助跑3~4 步后成基本姿势滑行开始。身体重心向左腿移动的同时, 右脚冰刀用内刃侧后方蹬出,而后再收回原位。然后,变换支点,做单蹬双滑进 的练习。 (5) 在练习(4 )的基础上,做单蹬单滑进的练习。要求利用体重蹬冰,反 复练习。 (6) 随着单脚支撑滑进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步按正确的蹬冰、收腿、惯 性滑行、下刀等技术动作的要求去练习。

速度滑冰技术动作

速度滑冰技术动作

速度滑冰技术动作一、速度滑冰基本动作1、冰上双脚平行站立身体正直,控制重心,保持两脚平行,用冰刀的平刃踩住冰面。

踝关节要紧张、脚跟用力,保持30秒以上。

2、冰上双脚垂直站立身体正直,控制重心,一只脚冰刀向前、另一只脚冰刀的平刃踩住冰面。

踝关节要紧张、脚跟用力,保持30秒以上。

3、滑冰基本姿势双脚平行,膝盖弯曲,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大小腿弯折蹲屈,收腹含胸,两肩内扣,双手背后,抬头,目视前方,脚尖、膝盖、鼻尖在一条垂直线上。

4、冰上蹲起动作冰上双脚平行站立准备、控制好重心,下蹲呈滑冰基本姿势,保持两脚冰刀平刃踩住冰面,保持原地不动。

站立、蹲下、再站立、再蹲下。

5、冰上原地踏步冰上双脚平行站立准备,跟随口令原地踏步,要求高抬腿、平刃着冰,踝关节固定、尽量延长单腿支撑的时间。

6、冰上左右前后移动冰上双脚平行站立准备,跟随口令进行动作,左右前后移动、保持双脚冰刀始终平行、始终平刃着冰,踝关节固定、身体重心保持平稳。

7、冰上八字滑行动作冰上双脚垂直站立准备,后脚(右脚)匀速垂直蹬冰,重心平稳过渡到前脚(左脚)上,向前滑行,蹬冰后后脚随身体重心前移,与前脚交替。

此时,右脚冰刀面对滑行方向,左脚冰刀垂直右脚冰刀,左脚开始匀速垂直蹬冰,依次交替。

控制身体重心,始终用冰刀平刃着冰滑行。

二、双脚支撑滑行八字滑行快起速,双脚支撑低重心,冰刀平刃立脚踝,距离最远才是棒。

技术动作①垂直站立②八字滑行③双脚支撑④站立缓冲⑤八字制动练习方法1.自由直线滑行。

2.固定起点,比一比谁滑行得最远。

3.绕障碍双脚支撑滑行。

三、单脚支撑滑行八宇滑行快起速,双脚滑行做准备。

单脚滑行保平衡,身体重心一垂线。

浮腿后引踝放松,滑行轨迹保直线。

技术动作①垂直站立②八字滑行③单脚支撑④双脚支撑滑行⑤站立缓冲练习方法1.左、右脚单脚支撑自由滑行。

2.固定起点,比一比谁能单脚支撑滑行距离最远。

四、一蹬一收动作一蹬一收,重心移动。

一蹬一收,左右支撑。

一蹬一收,侧蹬侧收。

速度滑冰的技术要点

速度滑冰的技术要点

速度滑冰的技术要点首先什么是速度滑冰技术:就是指速滑运动员在滑行全过程达到最佳速度所需要的运动动作的总和。

一、滑跑滑跑对于发挥技术、减少阻力、增加推进力,合理、正确的滑跑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滑跑中的阻力。

因此减少阻力和增加动力是滑跑的两个重要的因素。

1、动作概括:(1)上体姿势:上体放松背弓成流线型,上体与冰面平行背部略高于臀部,与冰面形成10°---25°角,目视前方10M-20M。

好处是减少阻力、减少能量消耗、有利于蹬冰、有利于呼吸和内脏器官活动。

(2)腿部姿势:大腿深屈膝关节角度90°---110°,踝关节角度55°---75°,髋关节角度屈至45°---50°,重心线从背部穿过大腿经过膝盖后与脚的中后部相接。

好处是可以保证充分蹬冰,蹬冰距离长而有利于增加蹬冰力量,并可以加快髋、膝、踝关节的伸展速度,完成有效蹬冰动作,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前进阻力和能量消耗。

2、动作练习方法:滑跑目的是掌握正确的滑跑姿势。

(1)惯性滑跑做基本姿势练习。

(2)两腿深蹲,平刃支撑滑行练习。

(3)惯性滑行,上体左右移动、两刀内、外刃的动作练习。

(4)滑行中做单支撑蹬冰前的滑跑练习。

(5)单脚冰刀变换体重滑跑练习。

(6)体会身体重心前后移动练习。

3、动作要点(1)膝关节角度90°-110°。

(2)上体背弓成流线型。

(3)身体重心位于冰刀中后部。

(4)两臂放松背手紧靠上体。

(5)两腿并拢冰刀平刃支撑滑行。

4、常见错误(1)姿势过高。

(2)成“X”型腿。

(3)冰刀内刃支撑滑行。

(4)身体重心位置偏前。

二、滑行滑行是指蹬冰冰刀蹬离冰面后,支撑腿借助前一次蹬冰的惯性支撑滑行至该腿开始蹬冰前的滑行过程。

分界时机是从蹬冰脚冰刀离开冰面起,到横向移动重心支撑腿冰刀变刃滑行为止。

1、动作概括(1)利用蹬冰产生的速度做有效的惯性滑行。

(2)为下一次做好蹬冰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起跑技术
• 主要有两种﹕一是正面前脚点冰起跑法,二是侧面起跑 法。优秀运动员多采用第1种方法。其主要动作是由静 止状态,运用合理技术,迅速转入快速滑行的技术动作。 起跑技术对提高短中距离项目成绩尤为重要。前脚点冰 起跑技术要领是,前脚刀尖为支点,后脚全内刃着冰, 两刀距离略比肩宽,面向前方。蹲屈姿势略高于其他起 跑姿势,重心在两脚之间或稍前。起动时,大腿高抬, 上体前倾,冰刀着冰时要紧紧切住冰面,头几步不要滑 动。
速度滑冰
• 速度滑冰(speed skating)是一项比赛滑行速度的冰上体育运动, 从事速滑运动有助于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心 肺功能,增强防寒能力,培养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速滑项目按 照国际滑冰联盟的规则规定,分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和全能 4 种,每种均分男女组。500米。1000米。1500米。
训练方法
• 间歇训练法 是利用某种手段作某个练习,中间有一定时间间隔的训练法。 • 综合训练法 综合训练法则利用不同手段和各种练习进行训练。采用这两种方法可选用下列训练手段进行训练﹕各种 跑──对提高心肺功能效果较好,在复杂地形上跑还可增强腿部力量;自行车练习──除具有跑的效果外, 还可提高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在山地和沙地上训练──可提高强度﹑难度,对提高腿部肌群力量效果较 好;各种高质量的屈膝走──对心肺系统和肌肉系统都能产生较强的刺激,是现在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各种模仿性跳跃练习──主要提高专项肌群的能力;滑軱辘冰鞋练习──可改进速滑技术和提高专项能力; 滚动跑台﹑模仿动作滑行台﹑滑行板练习──对提高专项能力有显著效果;各种负重练习──是提高绝对 力量﹑力量耐力和静力的主要手段;全面发展力量操和橡皮筋练习──能协调和发展全身力量;各种柔 韧性练习──对发展各种素质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并对防止运动创伤有积极作用。
发展历程
滑冰运动的发展,从滑冰工具的改进上可以看得出来。从10世纪开始,出现用骨制的冰刀滑冰。到 1250年左右,荷兰盛行钉在木板上的铁制冰刀,绑在鞋上,在冰面上滑行。17世纪,铁制冰刀有了 改进,有人发明了管式铁制冰刀,使速滑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国际性速滑比赛,始于19世纪末。1889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了第1届国际速滑比赛。参加国 有荷兰﹑挪威等13个国家,并商定以后每年举行一次世界性比赛。1892年,正式成立了国际滑冰联盟, 它负责组织比赛的项目有速度滑冰和花样滑冰,并规定每年举行1次世界男子速滑锦标赛。1893年, 举办了第1届世界男子速滑锦标赛;1936年,举办了第1届世界女子速滑锦标赛。1924年,第1次举行 冬季奥运会,仅设男子速滑比赛项目;1960年,增加了女子速滑比赛项目。国际速滑运动的发展,促 进了速滑成绩的不断提高。
• 训练时期要根据训练的主要目的和要参加的重大比赛任务,结合少年儿童或运动员的 不同情况科学地加以划分。训练时期可按年度分成几个不同时期﹕准备期,为参加比 赛作好身心准备;比赛期(竞赛期),使身心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参加比赛;过渡期(休 整期),消除因紧张竞赛所产生的身心方面的疲劳;也可按季节或陆地(无冰期) 训练﹑ 冰上(冰期)训练划分时期。无论怎样划分时期,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遵循人体生理 机能和根据训练比赛任务来确定,不能把分期绝对化。
四、摆臂动作
» 主要是用于短中距离滑 行,可起到协调﹑加大 蹬冰力量的作用。现在, 在长距离滑行中采用单 臂摆动的人越来越多, 摆臂用力程度较小,摆 动方向要与滑行方向一 致。短中距离无论采用 双摆臂或单摆臂,都要 用力,特别要注意向侧 前摆动的速度和力量。
犯规介绍
• 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可随时越过对手,但如不法手段,如:故意推 挤其他对手、偷跑、滑出跑道等都会被取消比赛资格。而在接力赛中, 每队有4位运动员,运动员不可故意推挤其他对手、偷跑、滑出跑道、 非法超越、无故慢下来、超越接棒区待都是不法行为,会被取消比赛 资格。
竞赛项目
• 世界锦标赛的竞赛项目,男子为 500﹑1500﹑5000﹑10000米;女子 为500﹑1000﹑1500﹑3000米。世界男女短距离锦标赛竞赛项目, 均为500﹑1000米,世界青少年速滑锦标赛竞赛项目,男子为 500﹑1500﹑3000﹑5000;女子为 500﹑1000﹑1500﹑3000米。冬 季奥运会竞赛项目,男子为500﹑1000﹑1500﹑5000﹑10000米;女 子为500﹑1000﹑1500﹑3000米。各种比赛,除奥运会项目按男子 500﹑5000﹑1000﹑1500﹑10000米,女子 1500﹑500﹑1000﹑3000米的程序进行外,其他比赛如天气情况允 许均应在两天内进行,编排顺序按第1项短距离﹑第 1项长距离和第2 项短距离﹑第2项长距离的次序比赛。
相关技术
一、直道滑行
直道滑行姿势是速滑的基本技术。合理的滑行姿势应是﹕ 上体放松前倾,自然团身与冰面平行或略高于臂部,腿部深屈,
膝关节成90°~ 110°角,踝关节成50°~70°角,两臂放 松置于背后,头微抬起,滑行姿势根据个人形态素质特点﹑滑 行距离﹑冰场条件﹑天气情况等而有所不同。直道滑行,关键 在于要能掌握适宜的蹬冰时间。冰刀切入冰面,获得牢固支点, 同时即应开始蹬冰,最大用力蹬冰,应在两腿交接体重的刹那 间完成。为了利用体重蹬冰,倾倒时体重应牢牢压在支撑腿上, 不要过早交接体重。收腿动作要利用蹬冰后的弹力立即放松后 腿,积极靠拢支撑腿,不要有停顿和后引的动作。下刀动作应 注意膝关节领先,与前进方向一致,向前提拉要快,着冰后动
速滑训练
• 速滑技术水平随训练工作不断改进而有所提高。最初,人们参加速滑运动,只是冬季 在冰上练习,后来有人在无冰期增加了身体训练内容,促进了速滑运动成绩的提高。 到20世纪50年代,世界著名选手已开始进行比较完善的全年训练计划。
• 最近20年来,随着速滑训练理论不断提高,以及由于吸取了其他项目的训练经验并改 进了训练器材,运动技术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速滑是在气温较低的环境里比速度的 一种周期性运动项目,所以速滑训练要把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有氧代谢和 无氧代谢的训练﹑心肺系统和肌肉系统的训练﹑动力性和静力性力量训练密切结合起 来,实施综合性训练。培养高水平的速滑运动员,应从少年儿童时起进行多年系统的 训练。根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在一般情况下,一个训练周期大约 3年左右, 大体上经过3~4个周期,才有可能培养成为优秀的速滑选手。在全年和多年的训练中, 应科学地系统地制定全年和多年的训练计画。
作要轻巧。
二、弯道滑行
• 基本姿势与直道滑行大致相同,但由于向心力作用,弯道与直道动作 又有很大区别。弯道滑行时,身体始终向左倾倒,用左脚外刃﹑右脚 内刃蹬冰。弯道滑行中的惯性滑行阶段很短,右脚尤为短暂,在短距 离滑行中几乎不存在惯性滑行阶段。其主要动作要求是﹕进弯道时右 脚最后1步要进入直道和弯道交接处,深入程度以天气﹑冰质﹑风向 ﹑项目等情况而定。左腿紧贴右脚下刀,指向切线方向,着冰时脚尖 开始逐渐顺送,用外刃紧紧咬住冰面,左肩与新的切线方向一致,不 要扭腰摆臀。收腿动作在蹬冰后即放松,积极向支撑腿方向提拉,膝 关节领先,以利形成前弓角度。在浮腿收回过程中促进身体向左倾倒, 两腿成边收边蹬形式。蹬冰方向,两脚要有“侧送蹬”感觉,上体纵 轴与浮脚着冰方向一致。
70年代初,增加了“世界短距离速滑锦标赛”,80年代初,增加了“短跑道速滑比赛”,由于男子全能 比赛和短距离比赛对运动员的素质和机能要求极不相同, 所以男子全能和短距离项目分别进行训练和 比赛的趋势逐渐明显﹕前者以耐力和速度耐力为主,而后者则以速度力量和速度耐力为主。女子全能比 赛距离较短,对机能的要求与短距离差别不大,因此分项训练的特点尚不明显。
运动配置
• 竞赛跑道 标准速滑竞赛跑道最大周长为 400米,最小为333.33米,内弯道半径不能小于25米或大于26米,每条跑 道宽5米,最窄4米。短跑道速滑跑道周长111.12米,内弯道半径8.25米,直道长128.07米。 • 服装介绍 速滑运动员穿尼龙紧身全连服(衣﹑裤﹑帽﹑袜﹑手套连在一起)。由于尼龙服保温不好,在温度较低的 气候条件下,运动员需穿贴身的棉毛内衣。男运动员还要穿三角裤叉或护身。天气奇寒时则应在膝﹑胸 等部位垫上防风纸或其他物品。做准备活动时,冰鞋要套上保温较好的鞋套,以防脚冻伤。练习时要穿 保暖服,裤子两侧缝上拉锁,以利穿脱。 • 冰刀﹑冰鞋 速滑冰刀刀长刃窄,用滑度好﹑耐磨﹑硬度适宜的轻合金材料制成,冰鞋用优质厚牛皮缝成,冰刀刀刃 厚薄要均匀,两刀刃高度要相同,刀刃要笔直,没有凹凸不平等毛病。冰刀与鞋号相同或比鞋大一号。 鞋穿在脚上要感到舒适,贴脚,又不太紧。刀尖比鞋尖要长8~9厘米,刀跟比鞋跟长5~6厘米,左脚刀 刃与鞋的纵向中线吻合,右脚刀尖稍偏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世纪50年代以前,挪威和芬兰的选手称雄,世称“北欧派”。在50年代,苏联速滑运动崛起,在第 7﹑ 第8﹑第9届冬季奥运会上苏联获得金牌最多,占绝对优势。到了60年代,挪威﹑瑞典和苏联的健儿互争短 长。中国运动员王金玉和罗致焕曾打破世界男子全能纪录,罗致焕并获得1枚世界锦标赛的金牌。70年代初, 荷兰的A。申克曾多年保持世界纪录。进入80年代,第13届冬季奥运会标志着现代速滑水平已经很高,在 男女9个项目的比赛中,有63人共打破106次奥运会纪录,打破1项世界纪录。欧美争夺激烈,过去威震冰 坛的挪威和苏联的成绩下降,而美国的E·海登却独得5枚金牌,成为一时之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