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整速滑滑冰教程_速滑滑冰技巧_如何选速滑服滑冰服
冰球滑冰技巧

冰球滑冰技巧冰球作为一项激烈而刺激的运动,要求运动员具备熟练的滑冰技巧。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提高冰球滑冰技巧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您成为一名专业的冰球运动员。
一、基础冰球滑冰技巧1. 正确站立姿势站立姿势是冰球滑冰的基础,正确的站姿有助于保持平衡和稳定。
将双脚平行并排,稍微分开,膝盖微微弯曲,上身保持直立,双臂自然下垂,头部向前微微倾斜。
2. 学习前进和后退掌握前进和后退的技巧是冰球运动员的基本功。
在滑冰时,将身体重心放在前脚掌上,用一只脚先踩下去,然后迅速放下另一只脚,以此方式交替踩脚并推动自己前进。
后退则是相反的步骤,将身体重心放在后脚掌上,依次向后踏前。
3. 学会转弯转弯是冰球滑冰中不可或缺的技巧之一。
在滑冰时,将身体的重心稍微向内倾斜,膝盖微弯,然后用脚尖和脚跟的控制刀片,以弧线的方式转向。
4. 培养平衡能力保持平衡是滑冰的关键。
练习时,可以尝试单脚滑行,先用一只脚滑行一段距离,然后换另一只脚,逐渐增加练习时间和难度,以提高平衡能力。
二、提高冰球滑冰技巧1. 加强核心力量训练拥有强大的核心力量对冰球运动员至关重要。
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如腹肌、背肌、腰部和臀部的锻炼,可以帮助提高平衡控制和动作协调性。
2. 提高灵活性灵活性是冰球滑冰技巧的基础之一。
进行适当的伸展运动,如深蹲、俯卧撑和卷腹等,可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肌肉的弹性和灵活性。
3. 增强爆发力冰球比赛中,爆发力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加强爆发力的训练,如冲刺和跳跃训练,可以帮助提高起跑速度和加速度,使您更快地反应和移动。
4. 加强技术训练除了基本的滑冰技巧,还需专业的技术训练。
例如,学习冰球推球、拉球和带球等基本动作,以及传球、射门等球员之间的配合技巧,积极参与冰球训练和比赛,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三、保持良好的体能和健康习惯1. 积极锻炼冰球是一项体力消耗较大的运动,所以保持良好的体能非常重要。
定期进行有氧和无氧锻炼,如跑步、骑自行车和重量训练,以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滑冰比赛中的冲刺和加速技巧

滑冰比赛中的冲刺和加速技巧滑冰是一项优雅而富有挑战性的运动,而在比赛中,冲刺和加速技巧则是取得优势和胜利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滑冰比赛中的冲刺和加速技巧,帮助滑冰爱好者提升赛道上的速度和竞争力。
一、动作准备冲刺和加速的第一步是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和动作准备。
站立时,身体保持挺直,背部稍微向前倾斜,头部向前,目光注视前方。
双腿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外展,以增加稳定性。
双臂自然下垂,保持放松状态。
二、冲刺起步冲刺起步是滑冰比赛中冲刺和加速的关键之一。
在冲刺起步时,先将身体重心稍微向后倾斜,然后突然用力将重心转移到前脚掌上。
同时,用力蹬地,以迅猛的力量向前推进。
记住要保持稳定,避免前倾过度导致摔倒。
三、有效划线在冲刺过程中,划线技巧是提高速度的关键。
划线是指控制滑冰刀在冰上的切割轨迹,以减少滑冰阻力,达到更高的速度。
划线技巧涉及到冰上的力量传递和良好的身体控制。
首先是力量传递。
在每一次滑动中,通过完整地将体重从后脚掌转移到前脚掌,使滑冰刀充分切割冰面,形成更大的推力。
这需要身体的协调和平衡感。
其次是身体控制。
保持身体的稳定性是进行有效划线的前提。
身体的稳定性来自于核心力量的发挥和腿部肌肉的控制。
保持腹部肌肉的收紧,背部挺直,确保身体的稳定性,使划线更加准确。
四、频率和幅度的控制在冲刺和加速过程中,控制滑冰动作的频率和幅度可以帮助滑冰选手更好地发挥速度潜力。
通过频率和幅度的合理控制,可以更好地利用冲刺阶段的力量,将其转化为滑行速度。
频率是指划线的次数,即每分钟进行的划线次数。
增加频率可以增加滑冰速度,但也需要注意保持平衡和稳定性。
幅度是指划线的宽度,即每次划线轨迹的长度。
适当增加幅度可以提高速度,但过大的幅度也会增加阻力。
根据比赛的情况和个人状态,选手可以灵活调整划线的频率和幅度,以达到最佳的加速效果。
五、体能训练和技术练习要提高冲刺和加速的能力,体能训练和技术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增强核心力量、腿部肌肉和爆发力可以改善起步速度和推进力量。
提高滑冰速度的技巧

提高滑冰速度的技巧在滑冰运动中,提高滑冰速度是许多滑冰爱好者和专业选手追求的目标。
快速滑行带来了刺激和激情,同时也展现了个人的技术水平和实力。
要提高滑冰速度,除了需要技术上的精进,还需要合理的训练和注意一些关键的技巧。
本文将介绍几种提高滑冰速度的技巧,帮助滑冰爱好者和选手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 优化身体姿势和力量训练滑冰速度受到身体姿势的影响很大。
保持身体的动态平衡是提高滑冰速度的关键之一。
在滑冰过程中,保持身体稳定且略微向前倾斜,可以减少空气阻力,提高滑行速度。
此外,强壮的身体也是滑冰速度的保障。
进行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重点加强下肢和核心肌肉群的力量,可以提高爆发力和稳定性,从而增加滑冰速度。
2. 改善推动技术推动是滑冰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正确的推动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滑冰速度。
在推动过程中,要注意腿部的力量运用和脚踝的灵活度。
将力量集中在脚尖,通过迅速而有力地向后蹬推,可以增加推动力和速度。
同时,要注意将脚踝保持在弯曲状态,以获得更大的推力。
通过反复练习和不断调整推动技术,可以逐渐提高滑冰速度。
3. 利用摆臂和手势在滑冰的过程中,正确利用摆臂和手势也可以帮助提高滑冰速度。
在滑冰时,将手臂放在身体两侧,保持舒展而有力的摆臂动作,可以增加滑冰速度。
手部的动作也是提高速度的关键。
在滑行过程中,将手臂上下移动,配合推动的动作,可以进一步增加推力和速度。
4. 换位和溜冰技巧换位是滑冰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巧,可以帮助提高滑冰速度和效率。
通过不断改变滑行的位置和方向,可以减少弯道阻力和摩擦,从而提高速度。
另外,掌握一些溜冰技巧,如前撤步、后退步和转弯等,可以在比赛中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场景,进一步提高滑冰速度。
5. 合理的训练和比赛策略除了技术上的训练,制定合理的训练和比赛策略也是提高滑冰速度的重要因素。
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包括集中训练速度、爆发力和耐力等方面的训练;同时,根据自身情况和比赛需求,制定不同的比赛策略,包括起跑、排位和比赛中的踏板使用等。
短道速滑

中国滑冰协会:1980年单独成立。原属中国冬季运动协会。任务是推动全国滑冰运动的开展,提高技术水平; 公布滑冰运动比赛规则和裁判法;审查和公布成绩纪录;组织比赛和学术、经验交流活动等。
短道速滑由国际滑冰联盟管理,该组织于1892年在荷兰成立。国际滑联组织的短道速滑比赛主要有世界短道 速滑锦标赛、世界短道速滑青年锦标赛等。
项目历史
世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
19世纪80年代,冰球运动在加拿大迅速普及,为摆脱严寒,一些地区相继修建起室内冰场。于是,一些速度 滑冰爱好者便经常集聚到室内冰球场进行练习或追逐比赛。
1987年,李金艳在第六届全国冬运会上打破了女子3000米世界纪录。
1992年,李琰在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上获得女子500米短道速滑银牌,这是中国短道速滑第一枚奥运奖牌。
1995年,在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上,中国队获得第一枚集体项目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
1996年,李佳军在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男子1000米项目上夺得金牌,他也成为中国在短道速滑项目上获得的 第一个男子世界冠军。
冰刀
短道速滑的冰刀与长道速滑的冰刀虽然从外观上看有较大的区别,但其结构却是基本相同的。短道速滑的赛 道有许多弯道、倾斜角度大。一场比赛的选手人数较多,比赛时选手躲闪的次数多,滑跑的速度快,这就要求冰 刀能够适应比赛的特点。和普通冰刀相比,短道速滑的冰刀更高更短,弧度更大,这种设计使得转弯更流畅;刀托 是可移动的,滑跑时选手可自行调节刀刃的位置。冰刀管必须是封闭的,刀根必须是圆弧形。最小半径为10毫米。 刀管最少有两点固定在鞋上,没有可动的部分。 冰刀
滑冰技巧内外刃转弯转体

滑冰技巧内外刃转弯转体滑冰是一项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其特点之一就是高速度和多样的转弯和转体动作。
在滑冰过程中,内外刃转弯和转体是技巧难度较高的动作。
本文将介绍滑冰技巧中的内外刃转弯和转体动作,并提供一些训练建议。
一、内外刃转弯内外刃转弯是滑冰技巧中的一项基本动作,也是完成复杂技巧的基础。
内外刃转弯分为内刃转弯和外刃转弯。
1. 内刃转弯内刃转弯是指身体重心偏向内刃进行转弯。
执行内刃转弯时,身体需要稍微向内倾斜,同时脚踝和膝盖也要有所弯曲,以便更好地跟随内刃完成转弯动作。
内刃转弯可以让滑冰者更好地控制速度和方向,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2. 外刃转弯外刃转弯是指身体重心偏向外刃进行转弯。
与内刃转弯相比,外刃转弯需要滑冰者更好地控制身体的平衡,以免摔倒。
在进行外刃转弯时,滑冰者需要将重心稍微向后,同时要保持对外刃的压力,以保持稳定。
外刃转弯是滑冰技巧中的一项重要训练内容,也是进行高难度技巧的基础。
二、内外刃转体内外刃转体是指在内外刃转弯的基础上进行身体转体动作。
内外刃转体动作能够增加技巧难度,提升滑冰者的表演水平。
1. 内刃转体内刃转体是指在内刃转弯的基础上,滑冰者通过扭转身体进行转体动作。
滑冰者需要将身体重心稍微向内倾斜,并迅速扭转身体,使转体动作更加灵活流畅。
内刃转体要求滑冰者具备较高的体力和协调能力,在使用内刃的同时保证转体的稳定性。
2. 外刃转体外刃转体是指在外刃转弯的基础上,滑冰者通过扭转身体进行转体动作。
与内刃转体相比,外刃转体要求滑冰者更好地控制身体的平衡,并保持对外刃的控制。
外刃转体动作需要更强的脚力和平衡感,以完成复杂的旋转动作。
三、训练建议要提高滑冰技巧的内外刃转弯和转体能力,以下是一些建议:1. 坚持基本功训练:内外刃转弯和转体动作是建立在良好的基本功之上的,所以滑冰者需要坚持基本功的训练,包括平蹲、转体、倾斜等动作的练习,以提高技巧的基本素质。
2. 增加肌肉力量:内外刃转弯和转体动作需要较强的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初中体育速度滑冰教案

初中体育速度滑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速度滑冰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提高学生的速度滑冰能力,培养学生的竞技体育精神。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敢拼搏的体育道德风尚。
二、教学内容1. 速度滑冰基本技巧:起跑、滑行、转弯、冲刺。
2. 速度滑冰训练方法:陆地训练、冰上训练、模拟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速度滑冰基本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2. 教学难点:起跑加速、转弯和冲刺技术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陆地训练(20分钟)1.1 热身运动:慢跑、关节活动,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关节活动度。
1.2 起跑训练:采用站立式起跑,培养学生的爆发力和起跑加速能力。
1.3 滑行训练:模拟滑行动作,培养学生的滑行平衡能力和腿部力量。
1.4 转弯训练:采用简单的转弯动作,让学生体会转弯的技巧。
1.5 冲刺训练:模拟冲刺动作,提高学生的冲刺速度和爆发力。
2. 冰上训练(30分钟)2.1 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冰上练习起跑、滑行、转弯和冲刺。
2.2 技术指导: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2.3 小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模拟训练(20分钟)3.1 利用模拟训练器材,让学生进行起跑、滑行、转弯和冲刺的训练。
3.2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训练效果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掌握速度滑冰基本技巧的程度。
2. 学生在冰上实践中的表现。
3. 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陆地训练、冰上训练和模拟训练,让学生掌握了速度滑冰的基本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竞技体育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教学,提高了学生的速度滑冰能力,为培养优秀运动员奠定了基础。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我国速度滑冰事业贡献力量。
滑冰比赛中的短道速滑技术与战术分析

滑冰比赛中的短道速滑技术与战术分析滑冰运动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其中短道速滑更是备受关注。
短道速滑作为一项高强度、高技术含量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具备出色的技术与战术能力。
本文将从技术与战术两个角度,对滑冰比赛中的短道速滑进行分析。
一、技术分析1. 基本动作技术速滑动作包括滑行、刀步、转身、加速和推进等几个基本要素,其中滑行是最主要的基础技术。
在滑行方面,选手需具备稳定的滑行姿势,保持身体重心稳定且低平,膝盖弯曲,脚踝放松,保持双臂自然摆动。
2. 转弯技术短道速滑选手需要经常进行转弯,因此熟练掌握转弯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转弯时,选手需使用自身的重心转移和肌肉力量控制身体的转向,同时保证转弯时的速度和平衡。
这一技术要求选手具备出色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3. 加速技术在比赛中,加速是争取优势的关键。
选手需要合理利用每个机会加速,在直道和弯道等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加速方法。
加速技术涉及到从弧度到直道的转弯加速、追击加速以及对手间的超越等多个方面。
4. 推进技术推进技术直接影响到选手速度的提升。
选手需不断地运用大腿力量和脚部力量,将动力通过冰刀传递出去,形成有效的推进。
同时,选手合理利用上半身的摆动,以提高推进效果。
二、战术分析1. 出发战术开始比赛时的出发决定了后续比赛形势的发展。
选手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出发战术。
常用的出发战术有直线冲刺、抄近路、背靠背等。
出发战术的选择将直接影响选手在比赛开始时的竞争力。
2. 协作战术短道速滑比赛中,选手需要面对多人同时比赛的情况,因此协作战术的实施非常重要。
选手可以通过团队合作,采取分工协作的方式,保持紧密的队形,以增加合作队伍在比赛中的竞争优势。
3. 超越战术在比赛过程中,选手需要通过超越对手来争取更好的名次。
超越战术包括积极选择超车点、制造超车机会以及迅速反应对手的动作等。
选手需要抓住时机,灵活应用超越技术,在比赛中取得领先。
4. 控制节奏战术短道速滑比赛中,选手之间的距离常常非常接近,因此控制节奏成为一项重要的战术手段。
速度滑冰介绍

4 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装备
1.1 短道速度滑冰安全头盔应符合现行的ASTM(美国材料试验学会 )标准。头盔必须有一个规则的形状不能有突起。 1.2 耐切割手套。 1.3 防割、防扎、耐用材料的护腿。 1.4 防切割长袖长裤连身服。 1.5 软垫或软垫的硬壳护膝。 1.6 冰刀管必须是封闭的,刀根必须是圆弧形,最小半径为1厘米 。刀管最少有两点固定在鞋上,没有可动的部分。 1.7 护颈 1.8 每一名运动员应负责保证自己的装备符合安全标准, 最大限 度地保护运动员的安全。
2)穿着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比赛服装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3)参加国际滑联锦标赛及国际滑联赛事的同一国家队的运动员必 须穿着同一设计,又显示其代表国家名称或国际滑联官方简写的 比赛服。其热身服上也必须显示出其国家名称或国际滑联官方缩 写国名。运动员名字可显示在其国家名字的旁边。
2 冰刀
1)冰刀是腿的被动延伸,用以提高滑行的技术。 冰刀是由刀管和在比赛中不易变形的材料做的鞋子 以及连接刀与鞋的装置组合在一起而构成。在不危 害运动员安全的情况下,这个连接装置允许鞋与刀 之间进行任意的移动和旋转,以使运动员最大限度 的发挥体能。冰刀不得含有运动员在比赛中为释放 全部能量而违反规定的任何装置,除小腿和脚的解 剖结构之外,运动员与冰刀之间不得有连接,不得 向冰刀传递能量物质或信息,尤其不允许以外源或 人工机械方式对冰刀的刀刃加热。 2)为了避免对速度滑冰比赛冰刀要求和规定的混 淆,必要时,国际滑联将以公报形式公布有关冰刀 的规格要求,并将在国际滑联公报或通函中发布。
3 其他设备等要求
1.比赛时运动员不允许携带任何通讯设备以试图联络或者从其他人或资 源处获得信息。 2.比赛期间,在比赛区或热身区运动员不允许佩戴任何音乐播放器设备 或其他声音设备。 3.如果比赛中的计时设备要求运动员佩戴仪器或装置以协助计时,参赛 运动员在检录起点须佩戴所需设备并在比赛中一直佩戴。 4.为了确认运动员的身份以及辨明其在比赛中和抵达终点时应该滑行的 跑道,运动员有义务按照技术规则的规定或者裁判长的要求佩戴袖标或 其他身份标识物。运动员有义务在起点检录时佩戴正确的袖标或者其他 身份标识物。 5.运动员违反上述所述佩戴所要求的设备,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AO宝冲冠店可订各种尺码面料 速度滑冰直道滑跑技术讲座——速滑教程、滑冰教程,速滑技巧、滑冰技巧 滑冰的技巧知识,学滑冰(一) 网友们:从现在起进入速度滑冰直道滑跑和弯道的技术讲座 直道滑跑技术包括九个细节,即直道滑跑姿势、单腿支撑蹬冰、双腿支撑蹬冰、收腿、摆腿、冰刀着冰、惯性滑进、摆臂、全身配合。
(一) 直道滑跑姿势 直道滑跑姿势是上体前倾,支撑腿弯屈,双手放于背后(长距离多用背臂,短、中距离多用单摆臂或双摆臂),上体与冰面夹角为10—15度(短距胛?5度,长距离为10度),大腿与小腿的夹角为90—110度(短距离为90度,长距离为110度),小腿与冰面的夹角为50—70度(短距离为50度,长距离为70度)。这一特定的姿势是指单脚支撑蹬冰开始前的姿势,在直道滑跑过程中外型姿势相似,但三个角度是变化的。所以采用这种蹲屈姿势的道理就是为了减少迎面空气阻力,增加腿部蹬冰时的有效伸展距离。(图 1)
(图 1) (二)单腿支撑蹬冰 1. 什么是单腿支撑蹬冰:从惯性滑进结束起(图 2),到浮腿冰刀着冰止(图 3),为单腿支撑蹬冰。也可称为单腿支撑蹬冰阶段或单腿支撑蹬冰动作。
2. 单腿支撑蹬冰的任务:是完成蹬冰动作中最初的蹬冰阶段,也是增速的最有效的蹬冰动作。
3. 单腿支撑蹬冰的技术要点:利用全刀向侧蹬冰,使体重稳定的放在支撑腿上,利用体重和腿的伸展完成蹬冰动作。腿的伸展方法是先展髋、压膝踝、展膝踝、腿还没有完全伸直时,完成单腿支撑蹬冰动作。 TAO宝冲冠店可订各种尺码面料
(图 2) (图 3) (三)双腿支撑蹬冰 1.什么是双腿支撑蹬冰:从浮腿冰刀着冰起(图 4),到蹬冰腿结束蹬冰冰刀离冰止(图 5),为双腿支撑蹬冰阶段。注意,双腿支撑蹬冰不是两条腿同时蹬冰,只是蹬冰腿在蹬冰,此时体重要控制在蹬冰腿上,浮腿在冰面上滑动不承担体重。
2. 双腿支撑蹬冰的任务:是完成高速中的加速蹬冰动作,并做到适时、准确的完成交移体重
3. 双腿支撑蹬冰的技术要点:在单腿支撑蹬冰的基础上,快速伸展蹬冰腿,膝踝关节充分伸直,以展踝结束双腿支撑蹬冰动作。
最近克来普冰刀的出现使速滑的蹬冰技术产生了变化,克来普冰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前刀托为轴,后刀托的鞋与冰刀可以脱离,在蹬冰过程中后刀托的鞋跟离开后,用脚掌完成最后蹬冰动作的过程中,冰刀在冰面上仍是以全刀刃着冰的方式来结束蹬冰动作的。这在过去是速滑冰刀不可实现的梦幻。由于克来普冰刀有这样一个特点,就给蹬冰技术带来了四点变化,新旧冰刀相比,克来普冰刀从一个单步蹬冰的时间比上看,比旧冰刀增加了,由于蹬冰时间加长,蹬冰的距离自然就要加长,蹬冰距离加长了,蹬冰所产生的累加蹬冰力量自然就增大了,由于前三点的变化必然产生最有效的变化点,就是每一步的滑速明显的要高于旧式冰刀。所以穿克来普冰刀滑跑的成绩好于旧式冰刀的成绩,主要的道理就在这。
(图 4) (图 5) (四)收腿 1. 什么是收腿:从蹬冰脚的冰刀离冰起(图 6),到变为浮腿的冰刀收到后位止(即腿成为后拉姿势)(图 7)为收腿动作。 TAO宝冲冠店可订各种尺码面料
2. 收腿的任务:是放松蹬冰后的浮腿,为摆腿做好准备 3. 收腿的技术要点:利用蹬冰腿剩余的肌紧张和冰面的反弹力开始收腿,以屈膝为主,大小腿成一平面,膝内转将腿收到后位,与支撑腿靠拢。
(图 6) (图 7) (五)摆腿: 1. 什么是摆腿:浮腿冰刀从后位摆向身体总重心移动的方向起(图8),到浮腿冰刀着冰止(图 9),为摆腿。
2. 摆腿的任务:摆腿有助于加速移动身体总重心,利用摆腿的反作用力增加蹬冰腿的蹬冰力量。
3. 摆腿的技术要点:摆腿时以大腿带动小腿,膝盖领先以加速方法摆向新的滑跑方向。摆腿的节奏必需与蹬冰腿的节奏配合好。
(图 8) (图 9) (六)冰刀着冰: 1. 什么是冰刀着冰:从冰刀着冰起(图 10),到承接体重止(图 11),为冰刀着冰。
2. 冰刀着冰的任务:确定下一个滑步的滑行方向,准确、适时的承接体重。 TAO宝冲冠店可订各种尺码面料
3. 冰刀着冰的技术要点:冰刀着冰的位置与蹬冰的刀靠边,并超前半刀长着冰,着冰方向与身体总重心新的运动方向相一致,用冰刀的中后部以冰刀的外刃开始接触冰面,到冰刀转变为正刃时体重交给了新的支撑腿。
(图 10) (图 11) (七)惯性滑进: 1. 什么是惯性滑进:从承接体重起,到单腿支撑蹬冰开始止,为惯性滑进。 2. 惯性滑进的任务:保持和利用前一次蹬冰所产生的速度做延续滑行,给下一次蹬冰做好身体姿势上的准备,并要充分利用这一机会放松蹬冰后的浮腿。
3.惯性滑进的技术要点;为了有效的做到延续滑行,惯性滑进时要降低滑跑姿势,减少空气阻力,并为蹬冰做好身体姿势上的准备。在惯性滑进中要保持支撑腿的冰刀、膝盖、头部三点成一线。
(八)摆臂: 1. 摆臂的种类:有二种即单摆臂,双摆臂。 2. 摆臂的目的:摆臂能增加蹬冰力量,提高滑跑频率,促进了上下肢和身体的协调运动。
3.摆臂的方法:两臂为对称前后摆动,每支臂要经过三个位向点,即前高点、下垂点、后高点,当左臂为前高点时,右臂为后高点,当左臂为下垂点时,右臂也为下垂点,当右臂为前高点时,左臂为后高点,以此循环摆动。手的摆动方向,后摆时为侧后,前摆时为新的滑跑方向,前手的高度不超过鼻部,后手不超过肩高。单摆时用右臂,摆动幅度比双摆臂时大,前摆时可以超过身体中线。
(九)全身配合: 全身配合,包括三个配合关系,即两腿的配合关系,臂与腿的配合关系,全身的配合关系。
两腿的配合关系:为四个时期,六个阶段,十二个动作。四个时期:即单脚支撑时期,双脚支撑时期,单脚支撑时期,双脚支撑时期。六个阶段是惯性滑进阶段,单脚支撑蹬冰阶段,双脚支撑蹬冰阶段,惯性滑进阶段,单脚支撑蹬冰阶 TAO宝冲冠店可订各种尺码面料
段,双脚支撑蹬冰阶段。十二个动作为惯性滑进动作,单脚支撑蹬冰动作,双脚支撑蹬冰动作,收腿动作,摆腿动作,下刀动作。一条腿六个动作,两条腿即十二动作,两条腿的协调关系差三个动作。
臂与腿的配合关系:当臂摆至前高点时,同侧的蹬冰腿即将达到蹬冰的结束点,当臂摆至下垂点时,同侧腿位于摆腿的开始点,异侧腿正处于单脚支撑蹬冰的开始点。
全身的配合关系:除要遵照两腿配合关系和臂与腿的配合关系外,在蹬冰过程中上体与臀部要保持平动将体重交给新的支撑腿。在支撑滑进过程中和体重没有交给新的支撑腿之前,要保持冰刀、膝关节、头部三点成一线。
滑冰的技巧知识,学滑冰(二) 起 跑 技 术 起跑是滑跑的开始,它的任务是要求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摆脱静止状态,从而获得本项目的最佳速度。 起跑种类,根据距离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叫短距离起跑法,另一种叫长距离起跑法。 起跑技术由四部分构成,既预备姿势、起动、疾跑、衔接。
1.预备姿势:有两种,一种是侧面起跑法的预备姿势,另一种是正面起跑法的预备姿势。侧面起跑法常用的有三种,一种是两刀平行式的起跑法(图 1--1),既两刀平行用内刃压冰,前刀贴切起跑线,两刀与起跑线成20-30度,重心放在两刀之间,两腿蹲屈,膝内压,前臂下垂,后臂侧后平举,眼视前方8-10米处。另一种是丁字步起跑法,方法基本上同第一种,不同点是前刀与起跑线成90度,用正刃着冰。第三种是点冰式起跑法,做法是两刀平行与肩同宽,无力脚在前,有力脚在后,用内刃压冰与起跑线成10-15度,然后前刀刀跟抬起用冰刀尖内刃紧贴起跑线后用力压冰,两腿蹲屈,体重的2/3,放在前脚上,前臂自然下垂,后臂侧后平举,眼视前方8-10处。
正面起跑法,有二种,一种叫外八字起跑法,两冰刀刀尖紧贴起跑线,两刀的夹角为50-70度,有力脚的臂要放在侧后。 余下的预备动作与其它预备姿势相同。
正面蛙式起跑法,又称蹲踞式起跑法。蛙式起跑法的预备姿势是两刀与起跑线的距离为70厘米左右,两刀成外八字,两刀根相距5-10厘米,两手以大姆指与食指分开成虎口状,两臂比肩稍宽的距离放到紧贴起跑线后,当听到预备口令时,两刀用内刃蹬压冰,双肩探出起跑线,2/3的体重放到两手上。既完成了蛙式的预备姿势。
2.起动 起动为起跑的第一步(图 1--2-4),起动的好坏决定起跑的好坏,所以起动是起跑的关键。要特别注意,侧面起跑法第一步是先出无力脚,正面起跑法是 TAO宝冲冠店可订各种尺码面料
先出有力脚,第一步的主要技术要点是冰刀尽力外转,用内刃踏切冰造成身体最佳的倾斜度。
3.疾跑 疾跑技术是起跑技术的重点,疾跑技术完成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起跑能不能以最经济的体力、最短的距离、最少的时间,获得项目的最佳速度。疾跑的方法有三种,切跑式疾跑法,滑跑式疾跑法,扭滑式疾跑法。所谓切跑法就是以冰刀内刃,两刀成外八字踏切跑的方法。优点是起速快,缺点是体力消耗大,疾跑与衔接间不好掌握。滑跑法褪且哉 5幕 芏 鳎 岣呋 芷德世赐瓿杉才苋挝竦姆椒āEせ ㄊ侵盖信芊ㄓ牖 芊ㄏ嘟岷系姆椒āT诔ぞ嗬氡热 卸嘤没 芊ǎ 小⒍叹嗬氡热 卸嘤们信芊e团せ ā?BR> 疾跑段的距离以短为佳,一般为30-40米,疾跑段分三个小阶段,既起速段(图 1--5-7)、加速段、最大速阶段。
1 2 3 4 5 6 7 ( 图 1) 4.衔接 衔接技术的目的有三点,一是把疾跑段的速度以不减速的方法转移到正常滑跑中去。二是疾跑后的小憩,正常滑跑前的准备。三是完成身体姿势的转移。 所谓衔接技术就是疾跑后采用二---三个单步,利用惯性速度把疾跑中已获得的最大速度转移到正常滑跑中去的动作,就是衔接技术。
四、冲刺 冲刺是全程的最后一段为提高成绩所采用的合理动作。冲刺技术利用的好坏在两人成绩相当的时候,起着决定名次的作用。 冲刺技术的利用决定于冲刺距离的选定,冲刺距离的选定由三个条件决定,既比赛项目距离的长短,训练水平的高低,竞赛当时体能的好坏。 当今冲刺技术有新的发展,冲刺技术分为二小段,一是冲刺滑跑段(图1),二是最后一步的箭步冲刺动作。所以采用箭步做最后一步是因为速滑到达终点是以冰刀触及终点线为准,箭步的动作比正常滑步要早到达终点,同时双臂、上体与前弓腿,用力前送,争取以更大的弓箭步冲向终点。
( 图 2) 滑冰的技巧知识,学滑冰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