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道德含义

?一、职业道德含义

1、职业含义

人类生存、社会发展,需要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需要有人从事各种社会劳动,如做工、务农、经商、从医、执教等等。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劳动,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会灭亡。”孔子曾说过:“吾十有五有志于学,三十则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反映了孔子的职业生涯。 那么,什么叫“职业”呢?“职业”由“职”和“业”构成,“职”指职位、职责,“业”则指行业、事业。

(1)职业是解决自己生活来源的一份工作。一方面,社会的发展需要很多人的参与劳动,另一方面,人类需要劳动给予的报酬才能生活。在国家的法律中就说明:从业权就是生存权。

比如:我是种田的,我的职业就是农民!我是做工的,我的职业就是工人!我是开车的,我的职业就是司机!我是卖烧饼的,我就是小商贩!等等。所谓职业就是我是做什么的一种划分。这样去理解“职业”的名词是没错,但只是理解了职业的一半道理。

(2)职业的另一半道理是指对这份工作的责任和奉献

职业不光是为自己解决生活,同时也是对这份工作的责任、使命感、承诺,是对这份为自己谋生活的工作忠诚度。

比如,交通警察,维护交通次序。首先他是要保证机动车辆有序的行驶,那就是对自己份内工作的负责。同时他还要疏通视线范围内的人流、非机动车、及交通事故的排除,那就是他的工作责任。

什么是对工作的奉献呢?举个例子,四川地震捐献最多的艺人之一——艾薇儿,加拿大一个叛逆的摇滚歌星,国外第一个发起捐款的艺人,向灾区捐款320万之多。她说过的一句话很经典:我来自平民,成名于平民,我得要惠之于平民。那叫奉献。

归纳职业的含义,即是:在我们所承载的工作岗位上同时承担着责任和义务的一系列活动。

2.道德含义

在古汉语中,“道”“德”并非一词。“道”,从首从足,意为路径,与行字相通,故有“可行者为道”一说;后世经引申为一切可行、必行的“道理、规则、规矩”可称之为“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这里所谓的“道”,就包含为人、处事、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原则。而“德”字的使用和记载,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含义颇为广泛。“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在《荀子·劝学》中

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
之谓道德之极”,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人人都按“礼”的规定去做,那么就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

道德是以某种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人们共同生活且相互制约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评价没有成文的条律,而是通过社会舆论或者带有某种阶级性的意识形态宣传,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并建立社会秩序。可以说,道德就是其所在社会群体的不成文的规则。

3、什么是公民道德呢?

公民道德属于道德范畴,也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道德建设是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的前提和条件。

个人品德是指人类个体以心理活动形式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公民个人品德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品德高尚的人,无论在工作、社会交往或家庭生活中都是一个好同志、好朋友、好父母或好子女;而品行不端的人,就可能在社会交往和家庭关系中做出有损于社会、家庭和他人的不道德行为。公民个人品德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公民个人品德具有认知与实践的一致性。认知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认知,就无法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人们只有掌握道德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判断能力,才会有正确的道德行为。实践是检验个人道德行为的标准。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再实践的不断反复的过程。它强调言,更注重行,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体。雷锋、焦裕禄、欧阳海、王进喜、孔繁森等一大批先进人物公而忘私、勇于献身,他们的言与行是社会主义道德认知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光辉楷模。

第二,公民个人品德的养成需要长期的耳濡目染、师教亲行、自我修养、自我实践。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日积月累、逐渐养成的。古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善成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哲学家黑格尔也曾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的固定要素时,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

第三,公民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种意志的行动。个人品德不仅仅在于行为的积累和习惯的形成,更为重要的是,公民个人品德是有意志力的自觉选择。高尚的道德行为绝非一时冲动,而是习以为常的道德思维,一种意志凝结的产物。道德意志坚强的人,不会因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道德信念,也不会因困难和挫折而自暴自

弃。张海迪下身瘫痪,但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与
病魔做斗争,自强自立,自学了大学医学、英语等课程,并以己所长坚持为周围群众看病、坚持文学创作和翻译,成为生活的强者。张海迪被誉为世纪之交的青年楷模,只有具有坚强的意志的人才能拥有这样的品德。

第四,公民个人品德的养成具有社会性。人的道德品质是在诸多社会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古有孟母择邻而居,今有学生择校而习;家长们总想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就是意识到环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个人品德的社会性特点,决定了进行品德教育是一项综合的社会性工程。

个人品德形成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教育条件和修养过程中又不断发生变化,存在着好和坏变化的可能。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现代人讲“学坏容易学好难”,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个人品德存在着可变性。西晋有个名叫周处的人,年轻时横行乡里,同山上猛虎、河里蛟龙一起被当地百姓称为“三害”。后来,他射虎屠蛟,勇于改过,积极为乡邻做好事,成为“浪子回头”的典范。

4、什么是职业道德?

是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范围内应当遵守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存在着社会道德,在职业中,我们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当我们穿上自己的工作制服,就要有一种责任感,尽力去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而不应去做工作之外的事。有的职业道德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出现,要求特定的职业必须遵守;有的却只是大家的共识,无法用制度来约束,就像现在经常提到的潜规则一样,虽然没有制度但却要遵守,否则你就可能无法在这个行业立足。

恩格斯说:“实际上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道德。” 例如:

教师职业,遵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医生的职业遵守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公务员的职业遵守公正廉洁,维护国家和公众利益的职业道德,商人职业遵守货真价实和公平交易的职业道德,服务行业遵守为被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的职业道德。

河北保定一个卖油条的大学生刘洪安,他的油条因坚决不用“复炸油”,而被消费者称为“良心油条”。感动中国人物吴孟超院士,总以无尽热忱善待病人,以赤子之爱对待肝胆外科事业。上至院士,下至“良心油条哥”,触动公众心弦的,也正是他们身上的那种职业道德。马克斯·韦伯认为职业道德就是一种天职,就是最基本的职业底线。

5、职业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



1)职业和道德的关系即是在一个框架里做事。

职业与道德既是活动的行为
要求,也是活动的思维责任。无论你从事那份职业,都要拥有强烈的道德标准,都必须遵守社会分工机构中规定的准则。如果不遵守这个框架里规定的准则,就会出问题,甚至闹笑话.

解放战争时期,原军阀被蒋介石任命为山东省主席的韩复蕖,为了活跃军队的文化生活,附属风雅,建了一支篮球队。他自己根本不知道篮球运动是十个人抢一个球。在场面上看到这情况时,他就开始骂街:为什么要让这么多人抢一个球呢?是欺负我没钱还是说我不大方呢?硬是叫一个管理员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发一个球。韩复蕖不懂篮球运动的规则闹了个大笑话.

2)怎么判断职业道德的标准呢?凡是忠诚地服务团队、服务社会机构的职业行为都是有道德的职业行为,反之,则为不道德的职业行为,甚至是对职业的渎职。

就象篮球运动,蓝筐就是道德范畴,篮球运动员的责任就是投蓝运动。但要是爬到高处送篮球进蓝筐,或者借助器械送篮球进蓝筐,那就是违规。深圳市宝安区有一位交警陪客吃饭,喝了大量洋酒,醉酒而亡。交警大队专门打报告请求上级将其定为因公牺牲,并向民政部门申报烈士。其理由是:陪领导吃饭也是工作,国情如此,不然对不起醉死的灵魂。表面看有点道理,从职业道德看他不是在交警的职责范围内死去的,所以把他申报为烈士没有任何道理。
3)职业与道德的关系也是全社会循环的服务关系——生活链关系。

几乎我们生活中的所有人,都需要他人提供的服务。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找一份职业,赖以谋生。而且,我们在以某种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的时候,谁都少不了其他职业人员提供的服务。

我们都是在依赖他人提供服务的情况下,才得以生存。没有米不行,所以才有种田的农民给人类提供粮食;没有水不行,所以才有供水公司提供水源;没有电不行,所以才有供电公司供电及在电路出故障的时候有电力维修服务。

4)缺少职业道德的使命感是充满危机的

职业的使命依道德观念——忠诚、敬业、进取、负责这四种态度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蒙牛董事长牛根生说:“为什么有人能力大发挥作用却小(不忠诚)?为什么有人似乎无所不知却又无所作为(不敬业)?为什么有人升迁很快而有人遭排挤(不进取)?为什么有人盯着好房好车却不能盯着责任义务(不负责)?因为缺乏职业道德的使命感。缺乏职业道德的使命感是

一种灵魂的缺陷,一种只想到利不想到义,只想到我不想到他,只想到小不想到大,只想到今天不想到明天的灵魂
缺陷。一些人误认为职业道德的使命感是伟人们的事,其实,没有使命感连凡人都难以做好。职业道德的使命感在哪里?不在好高骛远里,也不在轰轰烈烈里,使命感就在你的身边、手中、脚下,就在你平凡的工作里,一个人对待本职工作的态度是半心半意、半推半就、半途而废,还是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全始全终,有无使命感的分水岭就在平凡的表现里。忠于职守就是最大的使命!”

所以一个人如果缺少对职业道德的使命感,一定会对自己的职业带来危机。有人下岗,而有人提拔升迁,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5)职业与道德没有等级的区分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是种田的还是从商的;无论你是集体的还是私有的;无论你是作决策的管理者,还是做具体工作的小职员,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而且,工作越重要,职位越高,责任也越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基层的员工可以轻视自己的责任,基层责任的涓涓细流正是推动着公司这条船前进的动力,管理者的责任则主要负责掌握方向。诚然,掌舵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了动力,即使是航空母舰也只能搁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