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铁椎传(公开课)
《大铁椎传》课件(课件)

对读者的启示
面对挑战
大铁椎在故事中面对了很多的 挑战,但是他坚韧不拔大铁椎的毅力和 坚持,为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而 不断努力。
助人为乐
大铁椎有很多的优点,其中助 人为乐,帮助别人,是最值得 大家学习的一个方面。
结论和总结
《大铁椎传》是一本古老而经典的小说,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勇敢和坚韧的英雄形象,并在故事中展示了人与 人之间友情和背叛、正义和邪恶之间的斗争。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学习团结、努力、爱心和自我奋斗。
友情与背叛
友情和背叛是人类社会中令人动容的一面,大 铁椎和李敖的决斗充满了想象力。
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 崇尚正义
中国文化一直崇尚正义,大铁椎的故事对此进行了充分的体现。
2 英雄崇拜
古代中国社会崇拜英雄和劳模,大铁椎是一个模范英雄的代表。
3 文学创作
通过大铁椎传这样的经典作品,中国古代小说和文学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社会背景
小说中反映了当时人民贫富差距 很大、政治腐败以及社会动荡不 安的局面。
文化背景
书中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学的元素, 如武侠、爱情、以及荣誉感。
主要角色介绍
1 大铁椎
年轻、坚强和勇敢的主角。他拥有许多特别 的技能,并最终成为了一位英雄。
3 程大方
是一位出色的武器铸造师,对大铁椎成为英 雄产生了很大的帮助。
3
大铁椎和李敖的决斗
李敖越来越疯狂,心存妒忌,与大铁椎展开一场生死决斗。
故事主题和寓意
愤怒与勇气
大铁椎的故事充满了愤怒,但通过自身努力和 不懈追求,他最终变成了英雄。
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
故事展示了正义和邪恶之间的斗争,无论面临 多么困难的情境,正义都会取得胜利。
拯救和帮助他人
《大铁椎传》课件

《大铁椎传》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大铁椎传》。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主要介绍了明末清初文学家、抗清英雄大铁椎的生平事迹。
课文从大铁椎的出生背景、性格特点、抗清斗争等方面展开叙述,展现了大铁椎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大铁椎的生平事迹,体会大铁椎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抗清斗争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课文朗读录音带。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学过的课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b. 利用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大铁椎的形象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解决生字词。
3. 课堂讲解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b. 教师详细讲解课文中的抗清斗争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大铁椎的英勇事迹。
c.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大铁椎的爱国精神。
4. 互动交流a.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
b. 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课文句子,并说明原因。
c.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课堂练习a.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6. 课堂小结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大铁椎传生平事迹:出生背景性格特点抗清斗争爱国精神:英勇无畏坚贞不屈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大铁椎的事迹思维导图。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学习大铁椎的爱国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讨论、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大铁椎的生平事迹和爱国精神。
大铁椎传-公开课教案

大铁椎传-公开课教案《大铁椎传》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和提高自学古文的能力,学会质疑;2、进一步熟悉写人的常用方法,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通过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3、扩展阅读,引导学生关注名著,进一步培养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简单了解了《大铁椎传》的故事梗概,解决了文章的重要实词和文言句式。
第二课时:一、导语《大铁椎传》正文前的小序: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
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
(板书:异人)问:“异什么意思?(奇异、怪异)二、感知形象1、⑴文中哪些语句写了大铁椎的异”处?学生讨论后小结环节:⑵作者层层设疑,(左板书)着力渲染大铁椎形象。
读到这里,我们都有哪些疑问?生1 :来自何方?生2:因何而来?生3:因何而去?生4:因何结仇?生5:武功何强?生6:着装何奇?生7:钱从何来?⑶教师小结:能于无疑处生疑,这文章就不算白读了。
文章层层设疑,着力渲染的这个“异人”是个怪人——大铁椎有五可怪处。
一怪,来历不可考;二怪,武器片刻不离身;三怪,着装朴素却腰多白金;四怪,杀人夺财,原因不明;五怪,因何而来,因何而去?也是奇人——一奇:力大威猛却又身手轻灵,武功高强,神乎其神!二奇:自动自发杀贼,孤身一人力敌百人,勇猛无匹;三奇,我觉得很奇怪的是,取胜之后,是不是就不用离开了?如果离开,那离开就是了,为什么还要大呼一声:吾去矣?2、你怎么理解大铁椎的诸多可奇可怪处?(1 )思考:从大铁椎的着装打扮、言行举止中,你怎么理解大铁椎的诸多可奇可怪处?生1 :神秘(来历、身世)生2:神奇(武功,力敌百许人)生3:“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
吾去矣!”寻求助力。
(师:同道中人。
)生4:良善(师:担心连累宋将军)大铁椎传-公开课教案生5:嫉恶如仇(“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
师:杀人夺财,亦盗亦侠。
《大铁椎传》ppt课件(精品课件)

02 《大铁椎传》的主要内容
人物形象
人物塑造
通过描绘大铁椎的外貌、性格和 行为,展现出他豪迈、刚毅、技 艺高超的形象。
对比手法
通过与其他人物的对比,突显大 铁椎的独特性格和非凡能力。
故事情节
情节发展
详细介绍故事开端、发展、高潮和结 局,展示大铁椎的英勇事迹和传奇经 历。
叙事技巧
分析作者如何运用叙事技巧,如倒叙 、伏笔等,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主题思想
民族精神
强调大铁椎身上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以及他为民族独立和家国安宁 付出的努力。
人性光辉
通过大铁椎的形象,展现人性的光辉和伟大,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03 《大铁椎传》的艺术特色
叙事手法
倒叙与插叙的运用
作者采用倒叙手法,从宋将军这个次要人物写起,逐渐引出 主人公大铁椎,使故事情节更加跌宕起伏。同时,插叙手法 的运用,补充了主人公的过往经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04 《大铁椎传》的现代意义
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弘扬民族精神
通过《大铁椎传》的故事,可以 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 怀,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倡导团结协作
大铁椎的形象展示了团结协作、共 同奋斗的精神,对当代社会强调团 队合作和集体主义具有积极意义。
传承历史文化
通过《大铁椎传》的解读,可以引 导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历史 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理,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作品评价
文学价值
评价作品的文学价值,包括语言艺术、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方 面,以及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社会意义
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问题,评价作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个人感受
(2024年)《大铁椎传》优秀课件

3
自强不息
大铁椎在逆境中不断奋斗,努力提升自己的武艺 和修养,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024/3/26
16
侠义精神传承
2024/3/26
扶危济困
01
大铁椎行侠仗义,关心民间疾苦,积极帮助弱小和受困者,传
承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侠义精神。
重信守诺
02
大铁椎言出必行,信守承诺,体现了武林中人重信守诺的品质
2024/3/26
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
分析当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的表现和原因,探讨侠义精神在维护 社会正义和道德秩序方面的作用。
法治建设与侠义精神
探讨法治建设与侠义精神之间的关系,分析在法治社会中如何弘扬 侠义精神,以及侠义精神在法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文学作品中的侠义精神传承
分析当代文学作品在传承和弘扬侠义精神方面的表现和不足,探讨 如何在文学创作中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侠义精神。
本文作为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具有 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被广泛 选入中学语文教材。
2024/3/26
4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大铁椎传》的作者、创作背景、文学风格等基本知识。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 鉴赏能力。
2024/3/26
通过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勇敢、坚韧、忠诚等品质在现实 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作品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大铁椎的性 格特点和英雄事迹,表达了作者对英 勇抗敌、保家卫国的英雄的崇敬之情 。
作品创作于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不安 ,民族矛盾尖锐,作者借大铁椎的形 象寄托自己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2024/3/26
9
大铁椎传公开课教案(5篇范文)

大铁椎传公开课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大铁椎传公开课教案《大铁椎传》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和提高自学古文的能力,学会质疑;2、进一步熟悉写人的常用方法,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通过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3、扩展阅读,引导学生关注名著,进一步培养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简单了解了《大铁椎传》的故事梗概,解决了文章的重要实词和文言句式。
第二课时:一、导语《大铁椎传》正文前的小序: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
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
(板书:异人)问:“异”什么意思?(奇异、怪异)二、感知形象1、⑴文中哪些语句写了大铁椎的“异”处?学生讨论后小结环节:⑵作者层层设疑,(左板书)着力渲染大铁椎形象。
读到这里,我们都有哪些疑问?生1:来自何方?生2:因何而来?生3:因何而去?生4:因何结仇?生5:武功何强?生6:着装何奇?生7:钱从何来?……⑶教师小结:能于无疑处生疑,这文章就不算白读了。
文章层层设疑,着力渲染的这个“异人”是个怪人——大铁椎有五可怪处。
一怪,来历不可考;二怪,武器片刻不离身;三怪,着装朴素却腰多白金;四怪,杀人夺财,原因不明;五怪,因何而来,因何而去?也是奇人——一奇:力大威猛却又身手轻灵,武功高强,神乎其神!二奇:自动自发杀贼,孤身一人力敌百人,勇猛无匹;三奇,我觉得很奇怪的是,取胜之后,是不是就不用离开了?如果离开,那离开就是了,为什么还要大呼一声:吾去矣?2、你怎么理解大铁椎的诸多可奇可怪处?(1)思考:从大铁椎的着装打扮、言行举止中,你怎么理解大铁椎的诸多可奇可怪处?生1:神秘(来历、身世)生2:神奇(武功,力敌百许人)生3:“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
吾去矣!”寻求助力。
(师:同道中人。
)生4:良善(师:担心连累宋将军)生5:嫉恶如仇(“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
大铁椎传 公开课

“最美洗脚妹”刘 丽 她栖身租来的房子, 她不舍得买衣服和 化妆品,只是为了 让贫穷的孩子不再 遗憾。小时候,她 因家贫辍学,外出 打工,被人称为 “洗脚妹”。 10年 来,她省吃俭用, 资助了逾百名贫困 地区的学生。这位 80后女孩叫刘丽, 被老百姓称为“中 国最美洗脚妹”。
畅所欲言
你想做一名具有新时代侠 义精神的大侠吗?你想为国 奉献为民谋利吗?你愿意从 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吗? 请自由畅谈。
再读 感文意
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共出现 了几个主要人物?分别是谁?
三读 探细节
1.作者把主人公塑造成什么形象?通过 什么手段刻画的?结合文本认真思考。
学法指导:可以结合写人的常用方法。
2.宋将军这个人物,对表现大铁椎这个 人物起到了什么作用?
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 … …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 战斗激烈 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 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 响马贼: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 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 从者百许人。 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 人多势众,攻势凶猛 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谁敢破坏滇池,我就和谁拼命。”
“ 滇池卫士”张正祥 他是孤儿,家住在滇 池附近,他曾经只身一 人钻进滇池边的深山老 林,过着“人猿泰山” 一样的日子,义务守护 着这一汪清水。回到村 里后,作为生产队长的 张正祥,给村民们立了 条规矩:不许往滇池里 倒垃圾,不许砍伐滇池 边的树木。“谁敢破坏 滇池,我就和谁拼 命”----这样一个朴素 的承诺,他坚守了整整 30年。他的故事,还 在继续……
大漠飞鹰
上 官 海 棠Βιβλιοθήκη 关 羽 青 龙 偃 月 刀
魔尊重楼
清 魏 禧
大 铁 椎 传
大铁椎传(上课用)PPT课件

简朴、沉静、 直率、英勇、 武艺高强… …
最新课件
13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
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 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 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 … … 战斗激烈
响马贼: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第一部分(1—3):写大铁 椎在宋将军家做客。
窗 户 :窗子和门 古今异义词 不冠不袜:戴帽子,穿袜子
名词用作动词 以 :介词,用 白 金 :银子
重点句子:子灿寐而醒,客则鼾 睡炕上矣。
翻译:陈子灿小睡片刻醒来,
4.一日,辞宋将军曰:“吾 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
第二部分(4):写大铁椎辞别宋
不足用。吾去矣!”将军 将军,并同意宋将军看他与仇者
强留之,乃曰:“吾数 决斗。
[shuò]击杀响马贼,夺其物
,故仇我。久居,祸且及
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 某所。”宋将军欣然曰:“ 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 曰:“止!贼能且众,吾
强:尽力,极力
仇:以……为仇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快:使……痛快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故:本来,向来
最新课件
9
思考、讨论
1.大铁椎说了三次“吾去矣”,讨论这句话与大铁椎的 性格有什么关系?
2.课文描写宋将军这个人物,对表现大铁椎起到了什么
作用?
最新课件
10
1. 一次“吾去矣”,意在突出大铁椎武 艺惊人,迅若飞仙 。第二次“吾去矣”,
点明大铁椎志向是远大的,且鄙视宋将 军。第三次“吾去矣”,说明大铁椎威猛 十足,实战骤捷 ,而且这一次他走后“ 不复至”,有一种浪迹天涯的意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绍侧面描写
扩展阅读 A)《三国演义》片断:云长温酒论英雄 (通过华雄反衬) B)《乐府·陌上桑》:侧面烘托罗敷之美 C) 《林黛玉进贾府》:通过众丫鬟的神情举 止反衬王熙凤。
引导学习关注《水浒》《三国演义》等 名著,研究和探讨“侠义”的文化内涵,
如:见义勇为、一诺千金、 疏财济贫、舍身求义、 爱惜名誉、视死如归……
作者以“不”字串起全文: 不知何许人---饮食拱揖不暂去---皆 不答--言讫不见---不冠不袜---俱不敢问也---然 皆不足用---则不快吾意---客不得已---后 遂不复至
解读
1.传记开篇“不知何许人”类似那篇传记? 2.兵器“不暂去”写出了传主的什么性格? 3.“不敢问”写出了宋将军的什么形象? 4.为什么传主要说“然皆不足用”? 5.“不复至”写出了传主的什么情绪?
工技击 不足用 皆来学 屏息观 衬托大铁椎 勇猛过人 雄健 股粟欲堕
正面描写:
豪爽深沉 侧面描写: 通过宋将军来衬托 武艺高强 肖像、语言、动作 粗犷威严 奇特
宋将军:(主)衬托 大铁椎:(客) 工技击 不足用 健啖: 勇力过人。 皆来学 屏息观 不冠不袜: 粗犷豪爽、简朴 。 雄健 股粟欲堕 不暂去:警惕性高。 不答:性格沉静。
魏禧(1624~1681) 清代散文家。字冰 叔。一字叔子,号裕斋。 宁都(今属江西)人。 清初散文家。
作品有《江天一传》、《刘文炳 传》、《朱参军家传》、《邱维 屏传》、《大铁椎传》。魏禧自 言“少好《左传》、苏老泉 (洵),中年稍涉他氏。”
作者简介
魏禧清初著名的散文家。和侯方域、汪琬齐名, 号“国初三家”。明末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 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明 亡后隐居翠微峰,所居之地名勺庭,人又称他为 “勺庭先生”。 魏禧四十岁始游历大江南北,所至结交皆明遗民。 康熙十八年诏举博学鸿儒,禧以疾固辞。两年后 死去。禧早年有志仕进,且富谋略,论事纵横排 挤,策划卓有经纬。后改变初衷,自以病放废山 中三十余年,对清王朝始终持不合作态度,表现 了对故国始终不逾的感情。
提示:1.《五柳先生传》 2.高度警惕 3.无胆无识,假豪杰也。4.侠客胸中有 志,将军眼内无珠。5.自己身怀绝技, 却不为时所用的不满情绪。
故事情节
第一部分(1——3)写大铁椎在宋将军
家做客。 第二部分(4)写大铁椎辞别宋将军, 并同意宋看他与仇者决斗。 第三部分(5)写大铁椎决斗时从容挥 椎,所向披靡。
右肋夹大铁椎
罕言语
语 言 描 写
皆不足用 吾尝…… 止!…… 但观之!…… 语气短促明快,斩钉截铁, 铮铮有声,显示了他的深 沉和自信。
椎!
吾去矣!
动作描写
不见…… 从容挥椎 东向驰去…… ——精武术,有神力,性格豪爽, 武艺高强,行踪飘忽。
宋将军这一人物,对表现大铁椎起到的作用? (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衬托手法对表现人物 的作用)
概括出本文叙述了有关大铁椎的哪两件事? 从中表明大铁椎是一个怎样的人?
事 夜半外出杀 响马,夺其物。 人的特点 身怀绝技,行踪飘忽。
星夜与强盗决斗。
勇力过人,武艺高强。
大铁椎人物形象的刻画:
外 貌 描 写 貌甚寝,不冠不 袜, 蓝手巾裹头,足缠白 ——朴实 布……
腰多白金……
——暗示他夜半外出, 杀响马贼,夺其物 ——写时刻挟椎,引出 从容挥椎,表现其武艺 出众。
力 许 骑
多力善射(名词,气力。) 力请客(形容词,极力。) 不知何许人(名词,处所,地方。) 杀三十许人(形容词,表示 大约的数量。) 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动词,骑。) 贼二十余骑四面集(名词,骑马的人)
辨识比较,保留原貌
1.大铁锤,不知何许人(
3.右肋夹大铁锥( ) ) )
)
)
2.宋,怀庆青华镇人,精技击( 4.如锁上链,引之长丈许( 5.以蓝手巾缠头,足裹白布( 7.宋将军固自负( ) )
基础知识
1、注音
省兄 (xǐng) 拱揖(yī) 言讫(qì ) 屏息(bǐng) 健啖(dàn) 不冠不袜(wà) 强留(qiǎng) 鼾睡(hān)
2、通假字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椎:通“锤”,锤子。 子灿见囱户皆闭,惊问信之 。 (囱:通 “窗”,窗户。)
3、一词多义: 寝 貌甚寝(形容词,丑陋。) 既同寝(动词,睡眠。)
6.半夜,客曰:“吾去矣!”言迄不见(
8.客挥槌左右击,人马扑地( 9.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坠( 10.尘滚滚向东驰去( )
)
)
热 爱 祖 国 语 言 。
疏通文意
结合书下注释,串释课文。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大意。
解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文的传主神秘莫测,带有传奇色彩,说说作 者行文的奥妙,找出一些标志性的短语来。
《大铁椎传》评论
• 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 中,大铁椎其人与?天生异人,必有所用 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 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于世者,又何多 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与?抑用之 有时与?子灿遇大铁椎为壬寅岁,视其貌 年当三十,然则大铁椎今年四十耳。子灿 又见其写市物帖子,其工楷书也。
探究
1.说说我国的带有侠客精神的成语,词语。 剑胆琴心 嫉恶如仇 仗义直言 不平则鸣 两肋插刀 殒身不恤 为民请命 心怀魏阙 除暴安良 乐善好施 舍生取义 杀身成仁 义愤填膺 侠肝义胆 锄强扶弱 打抱不平 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
秋瑾别号: 鉴湖女侠
我国古语:
李白名句: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佐 罗
蝙 蝠 侠
蜘蛛侠
罗 宾 汉
回来吧,大侠!
本文记叙了一个身怀绝技,行踪飘忽的侠士“大 铁椎”的故事,表现了他惊人的勇力、高强的武 艺和豪爽的性格。 本文的线索————大铁椎的行踪
注意:本文是一篇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传记,其实是小 说性质的传记,大铁椎不一定真有其人,尽管文章为了 加强真实性,提到了很多人名、地名,特别写出了宋将 军、陈子灿、高信之等,但这个侠客仍然可能是虚构的。
魏禧
教学目标 1、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2、进一步熟悉写人的常用方法,了解 本文的写作特色。通过次要人物衬托 主要人物。 3、扩展阅读,引导学生关注名著,进 一步培养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4、学会比较阅读。
博浪沙 (元)陈孚
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
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人间铁未消?
借古喻今,警告元代统治 者,民间的反抗心,靠暴力是 不能消除的。